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

时间:2019-05-14 20:2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

第一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北京工业大学)

1、夏、商、西周时期(形成期)(插5)(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以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 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思想 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以“礼”和“弄”为治军基础 主要军事文献:《军志》、《军政》

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首先是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期,这个时期是公元前21世纪到前771年,是夏商西周时期,这个时候的军事特点呢,他是以军事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争非常的少,侵略也非常的少。他的军队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武装警察这样的功能,他呢处于统治者对内来统治诸侯来振压奴隶反抗和起义的主要的这样一个手段。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这个时候是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思想,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主要的武装设备,实际上就是战车。如果哪个国家战车多了,实际上呢他的军队就比较强大,就容易取得战争的胜利,第三个特点是以天命观为核心的这种战争观,也就是在每次战争的开始,他们都要到祖庙里面烧香拜佛,祁导祖宗的保佑,祁导神的保佑,甚至对战争出发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进攻,都是通过占卜来决定的,因此他们认为战争的胜利是由天来决定的,第四个特点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军队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主要的是采取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然后加强军纪军规这样的一个教育,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治军,而在古代主要是以礼和刑这样的形式来治军。我们来看一下在周朝,就是对于这种五刑就有三千多条,非常的殘酷,比如说有这个黥面,害割鼻,断足,去势,杀头,举一个例了,如果集合的时候,你迟到了,那没什么可商量的,立马杀头,所以他这个刑法是非常这个严厉的,但是他有一个特点,他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的刑都是对老百姓的,而这个礼是对达官贵人的,所以呢这个礼只能相对来说呢,他要轻一点,所以他对老百姓还是非常严厉的。这是这个第一个时期,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第二个时候,我们称之为成熟期,是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频繁的战争实践和频繁活跃的学术气氛,使许多代表封建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菱不断涌现,军事论著比较全面、深刻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探讨了军事活动规律,也标志着其已基本成熟。这个时候呢,军事思想基本成熟,这里有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我们古代称之为精典的七部兵书。其中五部都是在这个成熟期这时产生的,比如说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他们是《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等这五部著名的兵书都是在这段时间产生的,第三个阶段呢我们称之为发展期,这个时间是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到公元184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期,这个是秦至前清时期,这个时期战略思想成熟,兵法研究深逐,军事理论形成体系,举几个例子,在这个时期我们就出现了,两位由农民领袖最后做上皇帝宝坐的这样的战例,一个是刘邦,刘邦战胜了项羽,最后他当上了皇帝,另外还有朱原章。他由于听取了他的大臣朱升这个建议,造高筑墙,缓称王这样等等这样的毛略,最后他也成为中国的皇帝,还有这个时候大家知道,由于刘备有了诸葛亮,也使他呢在三国立足,所以呢为什么刘邦和朱原章,能够最后做上皇帝宝坐呢,就是因为他们要比别人这个战略思想要成熟。他有很多这种毛略,所以呢这个时候呢,从军事思想上来说呢,除了这些综合性论著呢,出现了专题性的兵书就比较增多了。

第二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同学们好。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目的,是想使大家对其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主要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重点)(教学时间为4学时,理论课与看录相各2学时)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主要承担了相当于今天武装警察的功能。、从兵书上推测,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是探求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来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问题。

2,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1000条、劓1000条、非500条、宫300条、大辟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礼主要是针对奴隶将领,并不对其进行身体的处罚。

3,迷信色彩重。此时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因为在他们看来,战争的起因和胜负都是上天决定的。4,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略)1 总的说来,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谋略在军事中的运用,相反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温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而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毛泽东曾评论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军政》《军志》,现己失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的书。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时代背景27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由于文化的普及、战争的频繁发生、各国君对军事的重视,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军事思想的特点:(略)主要兵书:《武经七书》中的五本:《管子》《孙子》《吴于》《司马法》《尉缭于》《六蹈》《孙膑兵法》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时代背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讨,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项羽败于刘邦,主要原因是在战略筹划方面比刘邦差;有了诸葛亮隆中一对,刘备才有了立足之地s明朝的朱元璋,因为听取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才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以上这些正反事例说明在这一时期比较成熟。

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挚要》《海防图论》等。

其它代表作:《武经总要》《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武备志》等

二、孙子兵法 .

主要介绍五个问题:(一)《孙子兵法》的影响(二)孙子的生平

(三)《孙子兵法》的哲学价值(四)《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

(五)《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一)《孙子兵法》的影响

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记者报道说2500年前的孙子好参加了这次战争;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

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日本学者吉备真贝格《孙子兵法》带回讲授,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称《孙子兵法》为“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把孙武推祟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德皇威廉二世在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曾经兴叹:“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控偬的作战空隙,还手不释卷披阅《孙子兵法》。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会见毛主席时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所有军事学府的教材。英国军事理论家B.H.利德尔口哈特在其代表作《战略论》中引用了七名军事家21条原则,而引用孙子的就达15条之多,远远的排在首位。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位注释家拟文著书,注解《孙子兵法》宋代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三国时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明代的茅元仪则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子兵法》这种承前启后作用。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对《孙子兵法》评价很高:“就中国的历史研究,2000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古代哲学。”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非常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

《孙子兵法》在社会其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商人和管理学家则把《孙子兵法》定为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扩中甚至说“您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 百科宝库。(二)孙武的生平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大约与孔子同代。他的祖先姓陈,是陈国(河南淮阳)入。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战乱到齐国避乱,被齐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业的官,后来改名为田完。几代之后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由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将乐安封给田书。春秋时代,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是族中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就是以田为姓的族中,又以孙为氏的一个支派;后来姓、氏不分,人们把田武又称为孙武。齐国是一个群英荟翠的地方,如齐国的开国鼻祖是姜太公、后来的管仲都是历史上显名的军事家。这些(家世、社会环境)对孙武研究兵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因齐国内乱到吴国(江苏苏州),经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委任为将。孙武为将以后,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记载,孙武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夫差当政以后国事紊乱,孙武的事迹已不见史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建有孙武的坟墓,孙武可能是隐退山林,老死它乡。(三)《孙于兵法》的哲学价值

孙子是;位唯物主义者,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首先取决于敌我客观条件(五事七计),同时他也注意到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他提出的“诡道”“庙算”就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有了胜利的物质条件只是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加上主观的努力。兵力强大时,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用小的代

价取提胜利;兵力弱小时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孙子兵法》中对立统一的概念有85对,使用260次之多;而且它还举例说明对立双方在某;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四)《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

在文学上,它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生动、简练,修辞方式丰富多彩,是一部难得的优秀文学作品。

《孙子兵法》以《计》篇统领全局,层层论证,同时各篇又独立成章、相互照应,从而逐步揭示出战争的基本规律及指导原则。他每提出一个观点,不但讲明其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回答怎么办;比如,在提出战略速决这一观点时,不但说明为什么要速 4 战速决,而且还说明怎样才能速战速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令人信服。

《孙子》语言极为生动。如说明奇正之变循环无穷时:“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在,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孙子》语言极为简练。谈到如何把握虚实夺取主动时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只用了一百三十多个字),而西方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却用了几个章节的篇幅。

(五)《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00余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组成,主要探讨战术问题。第三部分由《火攻》《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下面依次介绍第一部分每一篇的内容。对第二、第三部分各篇内容进行概括介绍,不再一一阐述。

第一篇《计》。“计”为何意?孙子为什么把《计》篇作为第一篇?《计》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认为,将帅在指挥作战之前,首先要能判断战争结局,判断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论。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七事是对五事的具体论述,就是说,判断胜负要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论。孙子认为要获得胜利还要善于运用计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其核心是“攻击不备,出其不意”。解放战争时期,(47年3月),国民党部队对我,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当时敌人的兵力部署,主要在山东和陕北两地,中间是所谓抵得上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企图以东西两翼夹击,聚歼我军于从陕北至山东沿黄河所构成的“乙”字形弧内。而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直指大别山,随后陈谢、陈粟向南挺进,三路大军经赂中原,实施战略进攻,有三点令蒋军“意外”:1,转入战略进攻的时间。(兵力对比还处于劣势)。2,开始进攻的地点(黄河)、前进战线(黄泛区)、展开目标(大别山)。3,进攻的方法(放弃后方)。这种出其不意的战略进攻,加快了蒋军的灭亡。

“庙算”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2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特别强调作战之前要进行周密筹划。赤壁大战时曹操周瑜火攻而大败,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乌林;葫芦口、华容道,分别受到赵云、张飞、关羽的伏击,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擅于筹划。

总之,孙子在计篇里认为,判断胜负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对这些主、客观条件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为什么项羽勇猛无比却不得不霸王别姬自刎子乌江,诸葛亮神机妙算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孙子的《计》篇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上的胜败荣辱。任何一个指挥员,都应该事先“计算”战争的结局,而后决定打与不打。

如果预料能够取胜而决定打,那么进行战争准备筹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孙子第二篇《作战》篇和第三篇《谋攻》篇回答了这一问题问题。第二篇《作战》。孙子认为在作战之前进行战争筹划时就应该立足于“速战速决”。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上承受不起,二是如果时间太长,既使胜利了,自己国力也会衰退,其它国。可能乘机灭掉自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总结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说:“越南战争的结局早己被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战略家孙武揭示出来”当时他引用的话就是“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为了达到速战速决,孙子还提出了两条作战指导原则“因粮于敌”‘卒善而养之”。游击队歌就是因粮于敌的表现;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而归,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切断了它的后勤来源。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18师师长张辉瓒,将其头割下来放在竹筏上顺赣江漂流。第二次反围剿时发现敌军抵抗顽强、投降的很少,事后查明是由于我们妄杀俘虏所致。

第三篇《谋攻》。作者认为:作战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兵不顿而利可全”。为此它提出两个原则:

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原则,另一个是“战而胜之”用兵原则。孙子主要研究第二个原则3要战而胜之必须做到“五知”:—“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3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不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战而胜之”,战前都要知已知彼。

毛泽东同志对知己知彼这一原则给予很高的评价。毫无疑问,任何作战都应该首先做到知己知彼。47年菜芜战役,我军之所以取胜,:7是因为知己知彼,而蒋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将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要做到知已知被,就要“相敌”、“用问”。美军通过我解放军报,就可了解我军的 6 全部动向;有的先进武器,是通过其产品说明书仿造而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相敌”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第四、五、六篇主要回答作战中应遵循的原则。

《形》《势》《虚实》之间的关系。孙子论著认为兵“形”似水,用水的多少来比喻军队的量(取胜的客观条件)。把水放在高处、决其堤口从而形成一泻千里不可抗拒之势,称之为“势”(取胜的主观努力)。“虚实”是形、势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

第四篇《形》。孙子在这篇中有主要观点是:

作战中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主张“先为不可胜,以持敌之可胜”。夷陵之战中陆逊先居险不出,而后待机火烧刘备之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要“胜于易胜”(先胜而后求战)柏举之战前吴王采纳孙武、伍子胥的建议,派三支军队轮番袭扰楚国,使楚军疲于奔命,国力空虚;而后千里奔袭击败楚军,就是先有了取胜的把握才求战。相反仁川登陆中美军虽然胜利,但登陆点的选择风险过大:,此类战役并不可取。

第五篇《势》。主要观点是“勇怯,势也”。作战中人有勇有怯,但勇、怯不是天生的,与生长地无关,关键在于如何的运用,去创造有利于我的态势。“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要创造好的势,就要“以正合,以奇胜”

第六篇《虚实》。作战中最主要的(作者也首先提出)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避实而击虚”才能力争主动。怯弱乱饥劳寒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

“避实而击虚”的表现形式:

先处战地(先战领有利的地形,相当于把“水”放在安全高处,有利于形成势能,也是以正合)“凡先处战术地而持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攻其必救(打击敌人的要害和弱点,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时,就要尽力使水流向低的地方,打击处于“低洼处”的敌人)把握战机(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而敌又不处在易于被打的“低”处时,应该想方设法如通过动敌、以利诱之来诱使或持敌走向“低”处,使强敌变弱,而予以打击)我专敌分,我方应注意集中力同时迫使敌分散力量;

因敌制胜。项羽过漳水以后破釜沉舟取得了救赵的胜利,韩信背水列阵也取得了井陉之战的胜利,马谡将部队放在孤山之上却失去街亭。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是项羽、韩信能正确理解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这一原则,而马谩却生搬硬套。

以上是《孙子兵法》的前六篇。因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下面从整体介绍《兵法》中有价值的军事思想。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重战。“兵者,国之大事,死后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十一家注孙子》:兵之外死,系国内之亡,是故兵败长平则赵亡。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之一(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8世纪己不复存在,就是因为战败而亡。可见战争实在是“不可不察也”。

慎战。孙子不是好战主义者,相反,他对战争是非常谨慎的。“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伊拉克没有对国际社会的反应作充分的估计,草率发起入侵科威特特的战争,结果使伊拉克人民陷入苦难之中,可谓战而不慎。刘备为报私仇,率而起兵,结果兵败夷陵。

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战争的立足点应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起进攻)。瑞士之所以近二百年无战事,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中立国,而是因为它的战争潜力;在宣布中立后,更加重视国防建设,二次大战时其防空洞大多是几十米,95%的人员可进入地下,据说是人手一支枪,所以希特勒不敢动它。三峡工程早在50年代就动议建设,但一直拖到94才“动工,原因之一是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发后,如果敌炸我大坝,会使我下游遭受水灾。

去年8月9日,日本国会通过法案,把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日之丸”“君之代”作为其国旗国歌,其军国复活倾向昭然若揭。在其它国家并没有对美构成威胁的情况下,美仍在增加军费。对于这样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还是想用孙子的这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和平不是别人的恩赐,而是靠我们手中的实力;和平也不是我们的口头呐喊,而是必须为之作出切实的准备;我们的和平在于我们自己。天下虽安、妄战必危,科威特不正是被自己的阿拉伯兄弟赶出家困吗?在去年5月8号之前,谁能预料我们的大使馆会遭到野蛮轰炸。让我们牢住祖先们的谆谆教诲,为我们的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吧。

第三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这在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有集中阐述。孙武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兵法》作者孙膑,《吴子》——作者吴起,《六韬》——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也就是说这是戚继光打鬼子的经验总结。另外再推荐一本《周易》(或称《易经》),“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出自《明朝那些事儿》,据此书说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就在《周易》中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一之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值得一说的是俞大猷有可能最早提出了海战的大炮巨舰理论,其所著的《正气堂集》明确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另外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著作中可能也有关于军事方面的论述,据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和日本江户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佐久间象山都是他的粉丝。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最开始主要受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影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克劳塞维茨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出自《战争论》,第1卷。这是西方早期军事思想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大区别。另外西方对军事思想比较有影响的军事著作还有美国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产生了海权论,对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大炮巨舰产生了直接影响。还有意大利的杜黑的《制空权》核心是空军制胜理论。其思想影响了当今西方主要大国乃至全世界军事建设的方向。另外我所知道的西方的军事著作主要以阐述战术思想为主,很少有像《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阐述战争核心思想的。比如隆美尔的《步兵攻击》核心思想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隆美尔的另一部著作《进攻力学》主要阐述进攻的槓杆战术,其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後方或一侧,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第四篇:讲稿:论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大纲

前言

一、军事思想的意义 所谓“军事”,系战争形式一切军事行动的总称,而“思想”则为经验和思考所发生的意识现象。军事思想,是应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其亦是支配战争行为的原动力。故军事思想的内涵,首须对战争有所认识,了解预想战争的特质、目的、型态及决胜因素,而后产生指导战争的构想──亦即如何准备战争、如何遂行战争。准备战争是建立战力,遂行战争是运用战力。就军事思想而言,前者属于建军思想,后者属于用兵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重要性

人类自有史以来,即有战争的记载,历代民族国家的盛衰兴亡,多取决于战争的胜败,而战争的胜败,则植因于军事思想的有无与臧否。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前,德法两国军事思想,均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法国方面,强调守势作战,忽视运动战功能,否定了福煦的攻势主义,构建马奇诺防线。其次是建设大量的陆军步兵部队,以阵地防御为主,甚至认为如果擅离筑城地带而出击的,应受法律制裁。在德国方面,以攻势速决为军事思想主流,在建军方面致力装甲部队的扩展与创新,采用杜黑的空权论,大量建设空军,其目的在增强打击力及机动力,企图以压倒力量,一举击灭敌人,即所谓“闪电战术”。结果战端既开,法国以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陆军强国,仅六个星期时间,就被德国彻底击败而投降。其主要原因,完全取决于德法两国军事思想的正确与否,足见军事思想对战争胜负有决定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军在中南半岛之反共作战,因未能掌握思想战争的本质,仍图藉单纯的武力战与优越的物质力以取胜,导致造成战争思想之错误而失败,给予我们的教训更为深切。

军事思想发生的方式与背景因素

一、军事思想发生的方式

军事思想有个人的来源,也有集体的来源。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都能产生不同的军事思想,譬如:十九世纪的欧洲军事思想、大英帝国的军事思想、苏俄共产党的军事思想等。个人思想往往开风气之先,对集体思想产生领导作用;反之,集体思想又经常构成个人思想的基础,并再由个人集其大成或产生结晶作用。这种交相为用的循环不断地刺激思想的演变,产生了适合时代的新思想;构成了战争指导的意识形态,或演化为战争原则,或采用为建军政策,或创造成典型战法,以支配一个国家或一个武力集团的战争行为。例如,所谓德普学派(Prussian-GermanSchool)的军事思想,是奉克劳塞维茨为其祖师,而老毛奇(HelmuthVonMolthe1800~1891)和史里芬(AlfredVonSchlieffen)集其大成。李德哈(B.H.LiddellsHartl885~1973)的“间接路线”观念,则发源于英国传统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发生的背景因素

不管那一种思想,不论是个人的或集体的,它的发生或兴起,都由许多不同的因素交相为用,一般统称之为背景因素。

(一)时代背景

法国战略大师亚洪(RaymonpAron)曾有一句名言:“军事思想是在每个世纪中,或在历史的每一时刻,从事件本身所提出的问题吸取其灵感。”因此,在研究军事思想时,首先必须彻底明了此种思想是属于那一时代,其所代表的是何种时代精神。如马基维利(NiccoloMachiavelli)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时代精神,而十九世纪的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虽国籍不同,出身经历也不同,却同时受拿破仑和腓特烈大帝的影响。

(二)地理背景

国际关系学者史特劳兹胡比(RobrtStrauszHupe)说:“地理大致决定在何处制造历史,1 但制造历史的还是人。”就长期观点来看,人固然可以改变环境,但就某一时代而言,人类的思想又还是深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如英国是一岛国,故重海权;法国位居欧陆边缘,故陆海并重;苏俄是大陆国家,即使有强大海军,但其军事思想仍不脱陆主海从的窠臼。

(三)社会背景

国际关系与战争型态都常随着社会型态而改变,并进一步带来军事思想的改变。例如十八世纪欧洲的社会型态还相当安定,军事思想的发展也属温和,但到这个世纪最后十年,社会组织扩大,并与战争结合成一体,战争的暴力随之升高,而军事思想亦发展出新的面貌。

(四)文化背景

文化是以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为根源,其最明显的表现即所谓民族性。军事思想会由于民族性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风格,例如我国的文化自成一格,所以中国人的军事思想是内御型的;至于美国文化则是一种工业社会的产品,其军事思想重技术不重思想,重管理不重战略。

(五)技术因素

二十世纪后,技术不仅改变战争的型态,甚至于还能够改变社会组织与经济结构。当面对这些改变时,军事思想也自然会呈现出适当的反应,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发明,而导致近代陆权、海权、空权思想的产生。

中国军事思想

在我国的典籍中虽无“军事思想”这个名词,但我国早有兵家和兵法,其中所述的即包括战争哲学、建军思想、军事制度与野战用兵的方法。军事思想在我国的演进可分三大阶段,即在古代有其非常辉煌的发展,中古以后逐渐颓衰,而到现代则有再兴之势。

一、中国军事思想的起源 公元前二七九八年,黄帝立国于有熊,因苗族蚩尤为乱,起而号召诸夏各氏族对南方黎、苗等八十一族进行抗战,最后,在涿鹿一战,擒斩了蚩尤,收降黎、苗各族,进而征讨四方,开创中国。黄帝虽以武力平服了黎、苗侵略的战祸,却用以德报怨的度量,化之为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开创了战争虽是“以暴制暴”,但最后目的则是和平的追求,孕育了中国军事思想的雏形。

尔后王朝更迭,至夏桀,暴虐无道,成汤起兵革命取而代之;及至商纣,亦暴虐无道,周武王乃起兵革命而诛灭,史称汤武革命。上述均是顺乎天应乎人的正常使用军力,中国传统上认为战争是“行仁”的军事思想于乎建立。

二、中国军事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一)上古时代:秦统一中国以前(221B.C.以前)

周代的开国元勋太公姜尚可算是我国最早的军事战略家;太公留有《六韬》、《三略》,强调兵法的灵活运用,一方面要使敌人疏忽,再将敌人孤立;另一方面要争取盟友,等待时机的来临,使用谋略将其颠覆,乃兵法的鼻祖;周公的井田制,奠定中国数千年兵农合一制度。及至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法及诸子百家并起,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主张虽各有不同,但对军备却都极为重视。如儒家的“子之所慎、齐、战、疾”、“足食、足兵,民之信矣”、“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墨家虽倡“非战寝攻”,但重视武备,主张抵抗侵略;道家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其基本思想,均可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任何思想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军事问题的认知和分析。

1.孙子

《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计十三篇,约六千余字。其十三篇的军事思想就在“先知”、“先算”、“先胜”的三个“先”字,与“全胜”、“全民”的两个“全”字。”先知“即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先算”是在国家庙堂精打细算中的“校索其情”,仔细的把敌我条件加以比较。”“先胜”是“胜兵而后求战”。“全胜”就是要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全民”是“全 2 民战争”的缩语,孙子书中未提到“全民”,但其“令民与上同意也”一语中却充分表露出全民作战的军事思想。因之我们称《孙子》一书为中国最完美的军事思想,亦为兵家之圣。

2.吴子

《吴子兵法》全书六篇,约五千字;就理论而言,《吴子》是远不如《孙子》那样高深,但在这本书中有两点似乎是超越了《孙子》的境界。《孙子》从未讨论战争的性质,也很少触及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但《吴子》在这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因为他的书颇有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意味。吴子曰:“凡兵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禁暴救乱曰义,恃众以伐曰强,因怒兴师曰刚,弃礼贪利曰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五者之数各有其道:义必以礼服,强必以谦服,刚必以辞服,暴必以诈服,逆必以权服。”这一段话可以算是一篇简明扼要的“战争论”。首先分析战争的起因,其次为战争定名,将其分为五类,并对每类战争的性质作简明的界定,最后再概述对于每类的战争应该用何种方法来加以克服。此种对战争性质的探讨,在其它兵书中很少见,其次,吴起重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并认为必须作总体性的考虑而不可偏重某一方面,当他第一次与魏文侯见面时,即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总体战略观念。

3.尉缭子

《尉缭子》全书二十四篇,约九千字,自始至终都是尉缭子答复梁惠王“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一个问题。作书人的基本思想,认为战争是罪恶的,不是人类所爱好的。由于没有人愿意舍弃性命,因此要将人民召集使之不惜牺牲从事战争,必须先要使其知道为何而战?唯有政治上以民生为目标时,人民才会为保障自己的生活舍命战斗,所以军政上必须赏罚严明与确立指挥系统。

4.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全书三十篇,约一万一千字,其主要特点为: a.必攻勿守,战则必胜

孙膑以宇宙循环,消长盈亏,及相生相克之哲理用之于军事,孙膑不计较敌我兵力之多寡强弱,但要随时设法造成胜之形,故说:“兵无不可胜,智者斯胜也。”

b.制胜之道,在于诱敌进入我预设之陷阱而击灭 孙膑主张用一部兵力作佯攻,假以败退诱敌主力则预伏于既设阵地,待敌进入而侧击之。孙膑自己指导的桂陵及马陵道两战役,皆用此法以歼灭魏军。

c.慎战思想

孙膑在“篡卒篇”说:“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在“月战篇”说:“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祸者也。”孙膑之意,是说要使国家强盛,必须让人民休息以养精蓄锐,若频频征战,纵使十战而十胜,也是贻国家无尽无穷之祸。

5.司马法

《司马法》司马穰苴所著,全书只有五篇,约三千二百字;书中用博爱的仁心立国,用公益的义行治国,是中国历来遵行的政治原则,还有“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深入中国每个人心中的战争认识。该书所列周代之五五军制,也是现存的我国古代记述军事制度最完整的古文献。

宋神宗元丰三年以六韬、三略、孙子、吴子、尉缭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颁行武学,号称武经七书,迄今九百余年,历代军人莫不熟读,其影响中国军事思想之深远可想而知,故自周武王克商(111B.C.)迄秦始皇统一中国(221B.C.)约九百年的先秦时代,是中国军事思想的开创期,亦为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中古时代

1.秦汉时代(221B.C.~220A.D.)秦之统一,其成功是“农战”思想和“远交近攻” 3 战略运用的成功。惟对思想言论自由严加限制,许多先秦遗产均遭破坏,军事思想也不例外,而军事理论也自无进步可言。秦帝国崩溃之后,经过一段混乱,中国才又统一;这个中间阶段就是楚汉相争的时代。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是他强调“吾宁斗智不斗力”。汉初三杰: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的决胜疆场、萧何的后方支持,均是刘邦一统天下的关键辅佐人物。相传张良思想系得自黄石公之”三略”;而韩信之用兵乃是将孙子的理论付诸实行,尤其他所指挥的垓下之战,几与西方著名之坎尼会战同一模式。汉朝最大的敌人乃是匈奴外患,为抵抗侵略,汉文帝即讲求移民实边,建立国防经济政策,使民养马一匹免除兵役三人,这是中国军事史上“车战”、“步兵”转为“骑战”的转折点,也是为了对付匈奴控御数十万骑所逼出来的进步思想。及至汉武帝,除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并采行碉堡政策,修复秦长城诸塞,迫使匈奴进不得展,退不得安。汉末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的特长是在“用兵”(作战)方面,其所批注的孙子兵法,尤为后世推崇;至于在军事方面,屯田以足食,精练以足兵,挟天子以民信,作为亦卓越。但诸葛亮后来居上,联吴抗曹,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从功业的观点来看,从秦统一六国到汉分裂成为三国,这个阶段中人才辈出,代不绝贤,他们具体实践了古代军事思想。故就军事思想的演进言,秦汉时代算是我国军事思想的阐扬期。

2.魏晋南北朝至宋(220A.D.~1280A.D.)秦汉的大一统体系到东汉末开始解体,从此中国分崩离析,走上衰颓的途径,史家称此时为魏晋南北朝。此期中,政府无能,民生疾苦,乃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期间除西晋人司马彪着《战略》一书,乃我国“战略”一词首见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没有值得推崇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形成停滞现象。迄唐太宗即位并用“国内安定、繁荣”和“攻势扩张、防止外来侵略”两大政治与军事路线,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唐代留下来的兵书有《李卫公问对》及《太白阴经》,《李卫公问对》其内容主要是解说孙、吴、太公、尉缭兵法;《太白阴经》为李筌所著,虽是书生谈兵,却是唐代留存至今唯一的兵书。宋朝建国后,重文轻武,抑制军权,以致国势积弱不振,但政府提倡武学却不遗余力,首先设立武学堂,制度化培养军事人才,神宗元丰三年时(1081A.D.)又校定武经七书,对我国军事思想虽非创新,但系统化整理古代军事思想仍不失为重大贡献。惟两宋三百年中,在军事思想著作方面虽有成就,但大都仅限于空言而无补时艰。

3.元至清末(1280A.D.~1842A.D.)元代以异族入主中国,其武功之盛可谓空前。尽管朝代很短,但在军事战略的领域中却有优异的成就。成吉思汗以骑兵及简化的后勤为主,创建优势的武力,在军政府制度和驿站制度支持下,强调大规模的运动战,善用大迂回、大包围和大规模袋形阵地等战法,均具现代机动作战思想。可惜在扩展武功后,却忽视了文治;有明一代,兵学著作颇多,从军事思想“史”的观点来看,要算是一个相当辉煌的时代,有很多伟大思想家和著作出现。如茅元仪的《武备志》,直到今天,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学者仍视其为重要资料来源;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是第一部军事地理巨著;魏禧的《兵迹》、《兵谋》、《兵法》,系有系统的对《左传》的研究;唐甄的《潜书》,倡兵与仁、义三结合的“全学”。而明代在军事思想上更重要的是海权思想的萌芽,除了郑和的大舰队外,郑若曾(1503A.D.~1570A.D.)所著《筹海图编》列举海防战略三大原则“御海洋、固海岸、严城守”,其制海观念实较马汉思想早了三百年。可惜明代自公元一四二三年行海禁,使中国从此丧失海权优势。清代似乎是元代的再版,其文治固然优于元代,但武功却较为逊色,满人于天下已定后,对汉族的读书人采高压手段极尽迫害之能事,因之除明代遗老王余佑的”乾坤大略”叙述战争的一般原则外,经世之学乏人问津,军事思想领域一片空白,满清帝国的飞黄时代也正是中国军事思想史的另一个黑暗期。直到公元一八四二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对冬眠的中国军事思想产生空前巨大的冲击,从军事思想的发展来看,元、明、清三代也因汉族思想与外族思想融合而各有特色,与以前的各时期比较,更是有明显的差异存在,故可称中国军事思想的蜕变期。

(三)近代(1842A.D.~1945A.D.)鸦片战争的失败导发了中国现代化运动,军事思想和作为也不例外,开始在西方和日本的后面追赶。但不幸的是,自强与洋务运动仅限于练兵制器,在物质上模仿西洋皮毛,以图提早赶上洋人的坚甲利兵,洗雪国耻,而排除任何政治、教育与军制的根本改革,虽经三十年的努力,却在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之役中毁于一旦。在满清专制的束缚下,军事思想之发展,鲜能突破传统创造改变环境之新理论。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割据,长期混乱,使民初的军事思想亦无显著的改善,但有两个例外,即蔡锷(1882~1938)与蒋百里(1882~1938)。他们不仅介绍了不少当代的外国军事思想,也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蔡锷倡征兵制及普及军训,期经由军事化的全国国民教育,唤起尚武精神与国魂。蒋百里则倡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行总动员制度,首倡国防经济学,将中国之人力与资源组织起来,增加国防力量。综观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蒋百里逝世,中国历经军阀混战、北伐及抗战,在此长期的战乱中,虽延迟了军事现代化的努力,但由于外国留学返国的青年精英与国内革命运动培养出来的干练之士的大力倡导,中国军事思想适时吸取西方思想,而加以开创,奠定当前的现代化基础。

(四)现代(1945年以后)鸦片战争之后近百年,中国军事家对西方军事理论始有融会贯通,发展出新的军事思想,它是富有时代及环境特色的一个新思想。那就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和蒋介石的军事思想。

1.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所谓“人民战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将广大的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直接的结合军队,建立一个可使其党、政、军赖以依托的基地,对敌作战。美国海军少将韦理(AamiralJ.C.Wylie)于一九六六年出版的军事战略《权力控制概论(Militarystrategy:Ageneraltheoryofpowercontrol)》一书,将其与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并列为当代世界四大军事理论之一。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主要是强调人在战争中的地位,他认为精神因素胜过物质;要建立人民军队,即正规军、地方军与民兵的之结合,来遂行人民战争;在用兵的战略战术方面,则充分掌握“诡道”的原则,也就是奇、正、虚、实之运用。

2.蒋介石的军事思想 蒋介石的军事思想,源于中国的一贯道统暨国父孙中山革命思想,并撷取外国兵家名著精华及凝和革命战争实战经验融汇而成。特别是针对与中共作战的构想,而创造出的独特革命战争艺术。

a.在战争观方面战争的目的是“行仁”与“以战止战”,战争的本质是仁爱,而方法是残忍的,故须忍以济仁,杀以止杀。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达成和平的不得已最后手段。所谓“以战止战”,战争的目的为“保民”,出发点还是为了“行仁”。

b.建军思想方面建立以三民主义为中心思想的革命武力,强化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指导原则的总体战力,并讲求精兵主义,俾建立以寡击众的先决条件。

c.用兵思想方面强调“全程战略”,用兵自始至终要有总体构想,充分发挥统合战力与优势作为之运用,创立“以武力战为中心的思想总体战”的反共复国战争之战略指导。

三、中国军事思想之特质

一个国家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军事战争思想,通常都要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当然也不例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悠久高明、博大精深,军事思想自姜太公作《六韬》以开其宗,孙子著以《十三篇》集其大成,至***融合古今中外贯通之,成为中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所以我国军事思想自有其优越、丰硕而独特的一面。

(一)在“史的发展”方面 1.先秦时代思想影响至今 研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人,多数集中于先秦的作品,很少花费精力于秦汉以后的著作。5 但此一厚古薄今的现象并未造成基本理论上的遗漏与偏见,其原因正如陆达节所说的:“孙子与吴起乃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学家。孙吴以前之人所有的思想已为孙吴所继承,而孙吴之后的人所建立的理论,又都受孙吴之影响。虽然在过去几千年来,中国兵法已有重大发展,但这些变化并未偏离孙吴所创立之轨道。因此可说孙吴以后出版之兵书,和孙吴之书并无二致。”

2.内涵范围兼顾军政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既不限于兵法书籍,也不限于兵学家的作品;像儒家、道家、法家及其它有关学派之著作,均或多或少地含有军事哲学。反之,所有的兵法著作,也并非单纯的讨论军事,而是以人为中心。提到政治问题,如孙子“五事七计”的说明,吴子“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尉缭子“兵胜于朝廷”,都含有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兼论政道。

(二)在“内涵”方面 1.对战争的认识方面 a.战争的本质──行仁

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经艰苦奋斗;黄帝开国,有阪泉、涿鹿之战,乃民族求生存的战争;尧、舜治国,有窜三苗、殛伯鲧的戡乱战争;有汤放桀、武王伐纣以仁易暴的革命战争。这些战争,性质虽不同,而其目的皆为“保民”,其出发点是“行仁”,是民族道德的积极表现,是中国基本战争理念“王师义战”的典型战争。周代以后,战争迭继,起因与目的,多为遭受异族侵凌起而抵御外侮。即便是汉、唐的对外用兵,其真正目的,仍在彻底消灭外患,而非开疆拓土,乃以攻势手段达成守势防卫的战略指导,然用兵上仍以仁爱为本,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全国全军为上”的王道精神,这是都是自卫而不是侵略。

b.战争的目的──以战止战

我国传统思想是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残暴行为。孟子痛恨战争但不反对战争,主张予打击者以打击,才是制止战争的有效办法,所以他说:“筑斯城也,凿斯池也,与民守之效死而弗去,是乃可为也。”司马法也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为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因之,在正常的德化礼治而仍然无效的情况之下,只有从权出于一战。

c.战争的态度──慎战备战 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一方面强调重视战争,另一方面则须极为谨慎处理战争。汉武帝勤远略,开疆域,功业彪炳,但晚年颁历史上有名的轮台之诏,对连年征战,国力大耗,民生疾苦,深表痛悔;明太祖遗诏诫子孙,非夷狄来侵,不得用兵,均为慎战思想的诠释。但为求得长治久安,建设武力的最高原则是备而不用,纵然要用也必须十分审慎。故司马法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d.战争的立场──拥护义战

古代所谓义战,约可分为三类:一种是中央讨伐叛逆的地方诸侯;其次是革命战争,当统治者极度暴虐无道,造成严重灾害和人民疾苦时,如汤放桀、武王伐纣;第三种义战,乃是在中央政权衰微,地方诸侯互为求正义伸张,除暴求良之战。孙子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危不战”,尉缭子亦说:“故王者伐**,本仁义焉。”强调须“顺天应人”、“师出有名”的义行,非此不足以言战。上述这些措施,着眼于政治经济方面之仁政,经由国富民治,以致近悦远来,并去乱源。除此之外,国家仍须注意武备,所以孔子说“足食足兵”才算是个善政,而法家的政治和军事家则采取耕战并举政策。注意农耕则国富,教民习战则兵强,国富兵强,进可攻,退可守,自可消弭战争危机。

第五篇:毛泽东军事思想讲稿

毛泽东思想讲稿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独特理论贡献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活的灵魂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从上世纪40年代,从古老的黄土高坡,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当时处于苦难中的亿万中国人民朴素的“救星”思想,到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毛泽东可能在黑暗中还要摸索更长时间的科学论断。毛泽东用他的智慧、人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全新的社会制度。他好比是一位天才的历史的总导演,凭借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大舞台,导演了一出出石破天惊、扭转乾坤的革命活剧;出神入化、千古绝唱的战争活剧,安帮定国、主导格局的政治话剧;深邃磅礴、雷霆万钧的理论活剧;叱咤风云,驾驭大势的战略活剧;以及笔飞龙、鲲鹏展翅的艺术活剧。我们通常把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独到见解的人称作“家”,那么我们归纳总结一下毛泽东是什么家? 革命家——开天辟地; 军事家——天才绝世; 政治家——卓越无比;

理论家——拓荒求是、勇开先河; 战略家——运筹帷幄、气吞山河;

思想家——跨越地域、党派、民族、历史 宣传家——深入人心 外交家——世界共鸣 哲学家——传承古今 书法家——世界文化瑰宝 诗 人——豪迈雄放

毛泽东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和骄傲。没有毛泽东,20世纪的人类历史就会暗淡。

在上下万千年的中外历史上,没有人能够象毛泽东一样集如此多的大“家”于一身;没有人能够在漫漫历史进程中留下惊雷巨响、推动社会全面变革的人物;没有人能够象毛泽东那样赢得那么多的赞誉、歌颂、尊重和身后若干年仍有一批崇拜者的人物。

毛泽东如此伟大我们学习他还必须从最基本的学起: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 思想

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

思想

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思想?

翻开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思想的,思想是概念、判断、推理,是相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结果,属于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定义、特征、分类、发展规律)

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主要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特征:

军事思想源于战争实践是大量战争实践的总结,随着战争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战争,对战争有指导作用和意义。军事思想有四个特征: 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突出的时代性 第三明显的实践性。第四明确的继承性。

鲜明的阶级性。

军事思想作为人类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势必要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种种观念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军事思想总是以阶级利益为目的来研究战争问题的。任何一种军事思想都是一定的阶级利益在军事问题上的反映,不同的阶级所奉行或推崇的军事思想,体现各个阶级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和立场。不同的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这就是说,军事思想带有强烈的阶级性。突出的时代性。

军事思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总是处在人类社会发展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各有着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最能反映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和军事实践活动的总体水平。由于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任何时代的军事思想都具有局限性。军事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时代环境的改变,会使军事思想的内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军事思想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明显的实践性。战争不是神物,乃是世界的一种客观事物,作为战争与军队问题集中反映的军事思想,其全部内容都必定来源于军事领域客观存在和军事实践。正如毛泽东指出:“一切带有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军事实践不仅是军事思想的来源和基础,而且是军事思想发展的动力。军事领域是一个充满变革精神的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革、作战方式的变化,军事思想也相应地要以新的理论、原则和方针加以充实和发展,否则就不能适应未来作战的要求。反过来,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指南,对军事实践活动与客观存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明确的继承性。

战争特性之一,是强制人们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一致才能取胜。所以,历史上所形成的许多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有些因其反映了军事活动的共同规律,而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续使用,并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发展。可以说,军事思想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对以往军事思想的扬弃,是人们以往军事实践认识成果中正确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分类

按时代区分,有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区分,有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

按地域和国家区分,有外国军事思想和中国军事思想

按人物区分,有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发展规律

人类军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人类军事思想的发展有三个里程碑。

一、孙子及《孙子兵法》。它代表的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包括《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二、克劳塞维茨及《战争论》。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对军事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战争的本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军队的建设、战略与战术的区分、攻防作战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1838)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具有奠基性质的理论名著。从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获得重大发展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的时期。

三、毛泽东及《论持久战》。毛泽东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闪耀着普遍的真理光芒。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启始的第三次飞跃,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则代表了这次飞跃的最高成就。

毛泽东军事思想 定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是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它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 础;(《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发展历程:

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经过了完整的科学演变过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1921.7——1927.7)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阶段,是在大革命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1927.8——1935.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此期间,毛泽东以农村根据地为依托,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并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从此,毛泽东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思想开始产生。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建立(1935.1——1945.8)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建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所阐明的内容,包括了毛泽东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成熟(1945.8——1949.10)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成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以其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统帅千军万马,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1949.10——今)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是在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使我军进入了建军的高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组成及相互关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非常丰富。

有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理论、人民战争理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理论和国防现代化理论。

其科学体系是由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基本原理、原则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这个整体中,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整个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从事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理论是建设人民军队的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原则和作战方法,是人民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进行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实践意义:

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这场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影响之深远、指挥艺术之高超,在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人民革命战争,以其辉煌的胜利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遭受列强侵略与欺凌的耻辱,使中国 人民重新获得自豪、自信和自尊,表明中华儿女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驾驭这场战争的最高统帅是毛泽东,指导这场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创造了以弱胜强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

根据美国人杜普依主编的《世界史百科全书》统计,从公元前3500年到本世纪70年代,人类经历了约1、5万次战争。

古今中外的战争各不相同,激烈的竞争的基本的现象,没有可比性,但战争指导艺术高低却具有可比性。一般说来,在力量上拥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赢得战争胜利,所以战争艺术的最高荣誉从来属于那些以弱胜强的统帅。西方历史上的亚历山大、恺撒和拿破仑等人,都因此而摘取并获得了 “战略之父”、“战争巨人”等桂冠和荣誉。相比之下,毛泽东的战争艺术更为高明。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在我党我军的发展中,大部分岁月里,我军的劣势程度,从数量上,远远超过西方战史上那些最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

例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前四次反“围剿”,敌我兵力分别是:10万人比4万人,20万人比不足3万人,30万人比3万人,50万人比7万人,平均比差6、5倍,最大的一次10倍。而世界上公认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中,马拉松战役两军的兵力对比为1万人比4万人,坎尼战役为5万人比8、6万人,马伦戈战役为2、7万人比3万人,平均比差1倍多,最悬殊的一次也仅4倍多。以往世界战史上的以弱胜强,基本上是总兵力对比上的以少胜多,而在武器装备上则相差不大。具体到历史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刀、红缨枪对步枪,革命的武装不断的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小米加步枪,赶跑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两条腿跑过了敌人的四个轮子,把反动派赶到了台湾。抗美援朝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帝国主义者。

在如此悬殊的劣势兵力和装备下,却数十次、上百次地创造了辉煌的战争奇观,这就足以使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在世界军事理论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独特贡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一生中有过许多敌人。然而,他那深刻的洞察力、坚毅的性格和高超的谋略艺术,即使是有头脑袋的高明的对手也不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毛泽东在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前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心悦诚服地对毛泽东当面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构思了一篇文章,开创了一条道路,打造了一个政党,创建了一支军队,组成了一个战线,实行了一个转变,奠定了一个基础,指出了一个危险。

二、独特的理论贡献

1、血论——完整的战争本质学说

2、能论——战争中的强弱转化学说

3、桥论——军事辨证学说

4、节论——战争指导枢纽学说

5、绝论——党管武装学说

1、血论——完整的战争本质学说

理论:

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代表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列宁把战争的本质概括为“战争是这个和哪个阶级的政治的继续”,就是在克劳塞维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从而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毛泽东指出:文明史以来,战争就是一种流血的政治;战争的目的决定其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军事目的服从并服务于政治目的。

战争作为政治的特殊手段,具有其特殊性:组织特殊,过程特殊,方法特殊,经验特殊。所以,不能用一般政治的观点来看待战争,必须按照战争规律去指导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应用:

(1)政治贯穿军队建设始终

战争的本质决定了政治必将贯穿战争的始终,所以政治要想发挥全部的作用就必须贯穿战争的方方面面,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全面的进行管理,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控制人,控制人最好的方法就应该建立一个核心。将支部建在连上无疑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军队的其它组织机构中设立党的组织,保证组织的目标从二个系统传达和执行,起到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作用,将决策层和执行层区别开。以上措施和办法从制度上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政治优势是胜利的基本条件

发挥政治优势,切结自己,战胜敌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次革命战争能以弱制强、最后战胜敌人的奥妙,就是党中央、毛泽东善于发挥政治优势,高举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旗帜,从而能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上调动浩浩荡荡的大军,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还成功地运用了“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并举”的战略、策略,在强大的军事攻势的震撼下,采用各种形式,对敌人进行政治攻势,争取敌人起义和公开劝降。解放战争四年中,争取敌人起义84.69万人,投诚 63.35万人,和平改编 29.3万人。(3)政治斗争的高级形态武装斗争 通俗的讲法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对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使我们从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历史角度再次认识了它的作用,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性,我们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共同开展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我们的党有了发展,但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党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应该是从党懂得掌握“核心竞争力”开始的,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直到现在西方霸权主义国家能够指手画脚,核心的原因还是它们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武器装备。(3)政治斗争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中国人民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革命的胜利,基本地是依靠了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组成了一条“统一战线”。落后的近代工业,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毛泽东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要达到革命胜利,就必须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他把“统一战线”当成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始终结成坚定同盟,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结成可靠同盟,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买办资产阶级也结成过同盟。但是,毛泽东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实行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方针;实行统一战线下的教育转化,促进统一战线中友好阶级共同进步;实行统一战线下有理、有节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毛泽东所说的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不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而是体现在根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思想意识形态上。毛泽东说的统一战线不是搞和稀泥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兼顾其它阶级的利益的同时,始终不忘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共产党的阶级阵线,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在重大是非、方向路线问题上不含糊,而不是做其它阶级的尾巴,使中国革命保持了正确的方向。

(4)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中国革命必须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也不能够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毛泽东十分重视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相互配合。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工人的斗争、青年的斗争、妇女的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开展起米以配合武装斗争。没有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胜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蒋介石提出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时间国民党文武官员大惑不解。蒋介石为了向世人表明他对国共和谈的诚意,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8月28日,毛泽东赴渝谈判,毛泽东向国民党代表提出八条谈判要点,率先表明了中共对和谈的诚意。此时,蒋介石正加紧破坏和平。他命陈布雷重印《剿匪手本》,又暗命国民党十九军围剿山西上党地区的共产党军队。毛泽东则以中国的前途命运为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出重大让步,显示出了非凡的斗争才华。在决定让出江南解放区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秘密下发《剿匪手本》的阴谋,使蒋介石非常难堪。经过43天的反复谈判,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协议。

2、能论——战争中的强弱转化学说

理论

提问: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那些?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也许可以达到成千上万种,好像没有人准确统计过。尽管因素非常之多,但总体上看,仍主要受到这几种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士兵训练程度、指挥官的能力、武器装备以及军队的士气。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是不同的。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一条河、一座山、甚至是一段城墙或者一条沟都会影响战斗的进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条件对战争的影响变小了。指挥艺术和训练程度以及军队的士气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变化最大的是武器装备,同样也是由于科技的原因,导致武器对战争的影响要比过去大得多。从总体上看,这几项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影响力大小 有了改变,例如自然条件的影响在降低,而武器方面的影响有很大提高。归纳起来:

西方一个著名的军事学家曾经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至少有上千个”;(多元论)

孙子认为:道、天、地、将、法;(五元论)马克思认为:与经济、军事实力、人心有关;(三元论)毛泽东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概括为,“客观物质基础”和“人的自觉能动性”两大范畴。(二元论)

“客观物质基础”包括政治、军事、自然、国际援助等方面的条件;

“人的自觉能动性”不仅包括军人的勇敢、士气,指挥才能、军事技能,还特别包括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作用。毛泽东认为,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既取决于武器装备等物的因素,更取决于人的因素,是“人”与“物”两种因素的结合。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坚持两种因素的建设齐抓并进。对于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人民军队来说,人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良精神品质是较之旧军队的一大优势。著名的观点:“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和武器是构成战斗力的两个基本要素,正确处理人与武器的关系,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战争是人和武器的综合竞赛。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唯武器论”的观点,科学地阐明了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战争问题上对人与武器关系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

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战争中的人包括人力、人心、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人心是人的能动性的动力,人力是物质的力量,人心、人的能动性是精神的力量。因此,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是具有精神活动的物质力量。任何武器和物质,都要靠人去掌握,从而构成了人和武器之间的主导与非主导的关系。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谁充分发挥了人的能动作用,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武器是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毛泽东重视武器这个重要因素的作用。以往战争年代,在我们没有军事工业的条件下,毛泽东采用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的办法,以缩小敌我武器的差距,建国后又强调说,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迅速建立起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毛泽东历来反对忽视武器装备片面夸大精神作用的“唯意志论”,同时又反对片面夸大武器作用的“唯武器论”。

毛泽东综合以上理论提出“能”论。他认为: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是相对的,战争中力量对比的转换是可能的;进而指出,战争的正义性是强弱转化的基本条件;正确的指导是转化的关键。是毛泽东第一次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关于战争中的强弱转化问题。从而揭示了战争中的一个特殊规律。

应用

(1)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能转变敌我力量对比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抗日的政治动员”一节中是这样写的:“如此伟大的民族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其次,还要说明达到此政治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政治纲领。再次,是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结,靠干部人员去动员。最后,不是一次动员就够了,抗日战争的动员是经常的”。通过上面的论述,结合毛泽东同志的其他军事著作,许多时候毛泽东用政治立场来阐述军事理论。在实践中他经常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军事问题。在战略战术的使用中,军事策略从属于政治策略。他将政治和战争(军事)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创造性的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

通过动员和教育,人民群众和官兵都能够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惟一的政治目的,就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使人民和官兵都清楚,他们是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战的。

事实证明,向人民群众申明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方针、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条重要的战争指导规律。

这条战争指导规律所获得的战略效益,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例如:以淮海战役为例,我军参战人员60万人,自愿参军10万人,支前民工225万人,常备民工130万人,担架18万付,手推车41万辆,扁担4万2千条,运送粮食5亿7千斤,弹药物资330万吨。

例如:1947年10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定下决心准备在河北省清风店举行一次大的战役,为了使我们的晋察冀野战军提前到达指定地域展开伏击阵地,就必须有效的阻止由石家庄出来的敌军。但是,敌人是机械化行军,速度非常快,而我军不但靠两条腿走路,而且按正常的速度根本无法实现预先进入指定地域的任务?人民战争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聂荣臻司令员马上把正在军区开会的冀晋军区政委王平招来,命令他迅速向敌人行进的沿途党组织传达指示,无论通过什么方法一定要有效的阻止敌人的前进。王政委接到命令迅速行动。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发动了群众破坏公路、坚壁清野、小股游击队袭扰,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真正体现了寸步难行。敌人所有的行动计划全部落空,本来二天的路程走了五天,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赢得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战后,聂荣臻为人民群众对赢得胜利人民群众的伟大功绩给于了极高的评价。

通过战争动员,使毛泽东提出的,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变成了现实。使战争强弱转化理论得到了例证。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找八路”。说明了一种人心之所向,使老百姓能够主动自觉的参军参战成为可以理解的原因。

人民战争就是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就是在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以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进行战争动员,充分发挥战略后方的作用,保障战争胜利。毛泽东指出,要战胜强敌,必须进行军队、人民、政治、经济总动员,以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采取后方供应、就地取给和取之于敌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战争的物质保障问题。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耕战互助”、“一切服从战争”等方针、政策,动员、指导后方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全力以赴支援战争,保障战争的胜利。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淮海战役强弱转化。

(2)战略藐视敌人能转化为战胜敌人的信心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一切反动派看作纸老虎,从理论上讲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决策思想和“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决策思想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在对客观实际的全面分析下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也成为毛泽东科学预测事物发展的理论基础。比如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3)精神激励能演化成直接的战斗力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首先提出的是在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某部班长阳廷安,后来经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毛泽东汇报后,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并指示全军作为基本的战争精神来提倡。

这种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精神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张扬,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并转化成一种无坚不摧、移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没有这样的精神,人们会相信红军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军队吗?没有这样的精神,长征后只有不足三万人的革命队伍能打跑日本鬼子、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正规军、夺取全中国的胜利吗?

这种精神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往而不胜的奇迹,甚至使一切强大敌人闻风丧胆,出现了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这种精神在和平建设中创造了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难关、建伟业、“当惊世界殊”的无数奇迹,创造出任何金钱物质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

出现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之魂。

邓小平将我军的这些精神风貌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4)集中兵力能使局部变的强大起来

战场作战的基本方针是歼灭战。歼灭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毛泽东的解释是: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歼灭战的基本方针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主要作战方法;先打弱敌,后打强政;在战役、战术部署方面,每战集中六倍,至少三倍于敌的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务求速决、全歼、不使漏网;在战略部署方面,集中一个或两个野战军和军区的主力,实施一个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围歼敌人的战略集团。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毛泽东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论述特别精彩,令人回味无穷。他作了前人所没有的独特的贡献。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毛泽东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的奥妙所在。一是重点用兵

要想集中兵力,必须重点用兵。二是后发制人

以劣胜优、以弱胜强,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古今中外,先弱后强,弱者胜强不乏其例。

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把以弱耗强,以散耗集,后发制人,作为我军以弱胜强的基本战法。这种打法,刘帅比喻为“猫盘老鼠”战术。意思是说,同强大的敌人作战,要象猫盘老鼠一样,盘软了再吃。盘的过程,就是调动敌人,将肥的拖瘦,瘦的拖疲,疲的拖垮,使其由强变弱。尔后集中兵力,加以各个歼灭。三是击其要害

先弱后强,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并不排除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打“强”敌。打敌要害,往往能够取得全盘皆活的效果。

1947年,蒋介石以重兵进攻山东,妄图消灭我华野主力。在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陈毅元帅在孟良崮投下了一着奇正相济,反常用兵的活棋。孟良崮战役,在选择歼击目标上,华野陈粟首长认为,强与弱是相对的。其强点是:整编第74师全部美式装备,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师长张灵甫精明强干,敢打敢拚。从这些方面来看,是强敌。

但也有其弱点:一是该敌是重装备部队,进入沂蒙山区,机动受限制,坦克、火炮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师长张灵甫因是蒋介石黄埔嫡系,平时骄横狂妄,不把其他将领看在眼里,同友邻敌军矛盾很深。这些,又是其致命的弱点。陈老总认为,74师孤军冒进,在我围歼该敌时,友邻敌军不会奋力救援。同时,74师是国民党5大主力之首,歼灭该敌,必将给敌人以重大震慑,其他各路敌人将不战自退,于是定下了歼敌74师的决心。不出陈老总所料,孟良崮战役打响以后,友邻敌军行动迟缓,坐山观虎,见死不救。结果我军如愿以偿,74师3万2千人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林彪说集中就要像一把尖刀直戳敌人之弱点。1946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命令。要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效果:一能全歼;二能速决,这是我军“战胜蒋介石进攻的主要方法”。(5)集小胜为大胜能变局部的胜利为整体的胜利 “零敲牛皮糖”。最早是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后,为了对付美帝国主义新的作战方式,经毛泽东提示由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总结并实施的,在常时间没有和敌人进行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如通过小的战役、战斗中的优势和主动,通过数量的积累,最终实现大的方面,战略上、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性的变化是完全可能的。

(6)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能变被动为主动。

3、桥论——军事辨证学说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指导军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对创立和推进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和现代哲学,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 史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深刻的揭示了战争是有许多矛盾所组成,这些矛盾在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被认识,并且可以被利用。提问:那么战争中到底有多少矛盾呢?

敌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目的、意图)

正反(侦察、摧毁、干扰、监视、控制、突击、伪装、破坏)

客观(军与政、官与兵、平时与战时、有利与不利、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优势与劣势、内线与外线、强与弱、集中与分散、软杀伤与硬杀伤)

主观(全与破、打与走,战争与和平、胜利与失败、进攻与防御、进攻与撤退、持久与速决、歼灭战与击溃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作战方向的流动性与固定性、连续作战与休整部队)

信息化战争产生的新的矛盾(军事技术的综合与分化、军兵种的分化与融和、信息改造与系统集成、表面透明与深层模糊)

如何正确处理军事活动领域的种种矛盾,历来是战争指导上最感吃力的难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军事统帅,往往由于用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而招致失败。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观点和中华民族历代兵学的辩证思维精神运用于战争指导实践,一贯强调处理军事上的各种矛盾时,不要企求以径情直遂的方式去实现目的,而应注重把握矛盾两个方面之间的联结与转化,通过“相反”达到“相成”。

规律之为物,有个独特的品性:“顺我者昌,逆找我者亡”。

当顺应规律办事、事情进展顺利时,人们往往不大会感到它的存在;相反,常常是在违背了规律、受到惩罚时,才能对它产生感触尤深的认识。毛泽东所说的“从战争学习战争”,不仅包括从正面经验中认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还尤其包括总结反面的教训,从教训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如,以消灭敌人作为保存自己的主要手段;以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达成战略上的内线持久防御;通过无数局部的优势和主动,逐步改变战争全局上的劣势和被动;通过巧妙的必要分散去调动和扯散敌人,以便使己方在决战时节和决战地点达成集中优势兵力;通过必要的“走”,为有把握地“打”创造条件,等等。

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过程看,这种相反相成的方法,贯穿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整个理论与实践之中,构成了他用兵艺术的一大特色。毛泽东综合以上观点毛泽东得出这样的理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39页《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认为我们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到“桥”或“船”。这就是“桥”论,关于军事辩证法的学说。

为此,毛泽东为我们取得胜利总结了大量的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桥”。应用:

(1)战争中学习战争

战争从来不是预演室内的活动,中国革命战争更不是事先学成、有了现成答案之后才进行的。

毛泽东的名言“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曾经是革命战争年代全党全军的座右铭。正是靠着这一条,我们党从战争实践中逐步摸索到战争的制胜法则;我们军队从“土包子”中涌现了一大批灿若群星的帅才、将才,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许多奇迹。

(2)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毛泽东指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不能实行正确的作战指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指导每次革命战争,总是首先找出敌我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点和弱点,据此制定战略战术,用于指导战争和作战。具体使用中灵活多变。⑴因时用兵

自古以来的兵家,多重视时间因素。

所谓因时,即天时,指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场情势变换无穷,战机稍纵即失。

因时用兵,要抓住战机,分秒必争;

定下决心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疑寡断,贻误战机;古今中外战例无数因时用兵者胜,反之则败。例如平津战役一开始,我华北野战军扬成武部,在新保安以9个师的兵力包围了敌35军3个师,形势对我十分有利,但毛泽东考虑到我对天津、唐山等地的敌人没有形成包围,过早的消灭35军,其余的敌人就会失去向西逃跑的希望,进而从海上跑掉,对整个战役不利,因此,对敌35军围而不歼,静待时机成熟,不久对上述之敌形成合围,我军发起攻击一举全歼敌35军。扬成武等待时机是因时用兵。扬成武急行军抢时间也是因时用兵。当时,为了打通四川通往康藏地区的咽喉泸定桥北渡大渡河,实现继续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时任我红2师2团政委的扬成武,率领部队一昼夜冒雨急行军二百四十里,抢占泸定桥西,进而打过桥东夺桥成功,圆满实现战略意图。都是在因时用兵。毛泽东的这个方法在西方军事界称作:“用时间换空间,用空间换时间” ⑵因地用兵

“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孙子所讲的意思就是天时地利。

战争指导者不仅要巧借天时,还要会妙用地利,根据战场环境摆兵布阵。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决定首先发起辽沈战役,集百万大军谋取关外,应用“关门打狗”的战略战术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东北背靠苏联,东临朝鲜,南是大海,西有高山、长城,我军进可控制关内,退可自保有关,战场环境对我十分有利; 战前选择歼敌目标上,毛泽东决定置沈阳、长春两地的敌人于不顾,南下北宁线,首攻锦州城。毛泽东身在华北的西北坡,为何如此看中东北的锦州呢?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攻克锦州,即可彻底切断东北和华北之敌的联系,造成对东北敌人的“关门打狗”之势。在前线指挥的林彪另有自己的打算,面对中央坚决要求打锦州,内心的矛盾和大战前的焦虑,使他在整天在小院内渡步,多次打只有4岁的豆豆,所以有的人说:“不打锦州打豆豆”。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到元帅的心力交瘁的思考。

辽沈战役战役打响以后,我军先克锦州、后取沈阳和营口。我军以百万大军对卫立煌55万人马,历时52天,就地歼灭了卫立煌集团38个师47万人,取得了我军第一次战略大决战伟大胜利!⑶因敌用兵 解放战争,对国民党军队作战,我军多以大兵团决战,一次歼敌几万乃至几十万人;

朝鲜战争,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且战术上采取集团滚进、齐头并进。尤其是作战初期,遭到几次惨败以后,变得谨慎小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毛泽东变换战法,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

牛皮糖是湖南乡村中用稻米精制的一种粘力很强的传统糖块,一般是几斤或十多斤重一块,糖味很甜,当地群众很喜欢吃。但吃起来很费力,必须用铁占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才便于吃。

1951年,毛泽东用这种“零敲牛皮糖”的方法,启发在朝鲜指挥作战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创造了痛打美军的? “零敲牛皮糖战术”。彭总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用这种战术,指示志愿军广泛开展? “你歼敌一个班,我歼敌一个排”的小歼灭战运动,一口一口地吃,集小胜为大胜。

我志愿军第42军,约10个月没有正面接敌,但“敲”掉美李军5027人;阻击英雄张桃芳,一个人在33天时间里以422发子弹,敲掉美军214人;仅在上甘岭地区,敲掉美李军2、5万人。⑷因己用兵

毛泽东因己用兵,有两大要则: 一是择其优,避其弱。

参战部队情况不同,有的强,有的弱,有的能攻,有的善守,有的能攻善守。指挥员必须是明白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流行一句口头语,“大炮不动,准时十纵”,说得就是宋时轮司令员领导的十纵的特点,善于防守。

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 这里,我又要把蒋介石和毛泽东作一个简单的比较。蒋介石在用人选将上多不是以才取人,而是以是否嫡系来划分亲疏,尤其对黄埔生宠爱有加,并委以重任。对其他派系则进行排挤打击,或削弱其兵权。

而毛泽东恰恰相反,他既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法,又懂得用才之道。我军初创时期,我军的一些高级领导人来自于不同山头。毛泽东从不以山头分亲疏,而以才华委大任。

毛泽东对其统领的将帅知仁善任,非常了解,非常信任,除委以重任外,还赋于其指挥决策权。而各路将帅都能根据毛泽东总的战略意图,临机处置,灵活指挥,在各自统领的战场上,打得有声有色。⑸因势用兵

势指态势、气势。简明地说,孙子兵法中,将“势”解释为“水库中储集的水”,“搬上山的石头”,也就是军队实力的发挥。因势用兵,要因势而乘,因势而动。

因势用兵,就是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态势,充分发挥压倒敌人的气势。

毛泽东向来重视谋势,解放战争之初,原计划要用4~5年的时间解决问题。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蒋军主力分散在5个战场上,态势非常孤立,对我集中兵力歼敌非常有利。毛泽东决定因势而动,加快这一进程,他抓住了非常有利的歼敌态势,以伟大的胆识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连续发起了三次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性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控制了大半个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已基本解放。这时,国内外许多人提出了穷寇莫追,划江而治的主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吸取了项羽未能乘势击败刘邦,纵虎归山,最后落得霸王别姬、自剔乌江的教训,乘势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

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一声令下,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三路突破国民党70万大军防守的长江天险。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对敌实施战略追击,夺南京、战上海、攻武汉、取重庆,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各省,终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3)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积极防御和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战略思想体系的一个基本点。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积极防御”是这样解释的:“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地打击组成的盾牌。” 毛泽东认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 基本原则是:在战略防御中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实行“ 诱敌深入 ”的方针,以“走”创造歼敌良机;通过大量的战役、战斗的进攻战,消灭敌人,逐步创造有利战略态势,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

1956年3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以积极防御作为我军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始终是清醒的,到了晚年,他更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他说,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先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然有枪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遇到荒年,地方无粮、棉、油等储备,依赖国家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第三是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这用着想。“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毛泽东经常向人民灌输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思想,提醒人民绝不要相信什么持久和平或者所谓一代人的和平。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我们充分地准备战争,敌人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即使战争来了,我们也能应付裕如。

(4)“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用军事术语将就是:“运动中歼灭敌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战略战术的精髓。古今中外,聪明的军事家都力争打运动战。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军队的机动被他简单地称之为“走”。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颇为有趣的计算:从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率军实际作战的时间,远不如他率队转移的时间。毛泽东善打运动战。为此,西方军事界称毛泽东为“东方运动战的大师”。还有人称毛泽东是以走起家的统帅。

在战争指导上,毛泽东从不按常规办事,他的办法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战争年代,我军除济南战役等少数战例外,大多是运动战。如被毛泽东称为“一生中的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河战役、三次反围剿战役,都是运动战。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运动战规模越打越大,从几万人的仗发展到几十万乃至上 百万军队参加的大战役。毛泽东说:“大踏步进退,不拘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主动作战,....调动敌人各个击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具体应用还有: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你时,就能吃掉你;你打我时,叫你看不见,打不着。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十六字决”。(5)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毛泽东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保持主动地位,最主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在战略上处于劣势、被动地位时,要通过许多战役、战斗的进攻战,造成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逐步夺取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地位;用战略进攻夺取绝对的战略主动权。

(6)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紧密结合,适时的进行转化

毛泽东用兵如神,不拘一格,依据战略形势,适时改变主要作战形式。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弱小,敌人强大,红军以游击战为主。1930年 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实施了第一次战略转变,开始以运动战为主,赢得了四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抗日战争开始时,依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实施了第二次战略转变,转变为以游击战为主,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八年抗日游击战争中,歼灭日军 52.7万人、伪军l18.6万人,对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日本宣布投降后,为粉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实施了第三次战略转变,转变为以运动战为主,并把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运用,四年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抗美援朝战争中,指导志愿军实施了第四次战略转变,把国内正规战争转变为世界型的正规战争,五次进攻战役中,以运动进攻战为主,以后转入以坑道为主体的坚固阵地防御战为主,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歼敌 71.8万人。

(7)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毛泽东认为这是战争的军事目的和基本原则。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在军事方面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是“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一切技术、战术、战役、战略的原理原则和行动,都必须遵循这个战争的目的。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10)科学的预见未来的战争。(1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2)中国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13)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14)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4、节论——战争指导枢纽学说 理论:

局部与全局,是战争中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关系。毛泽东作为大军统帅,历来强 调战争指导者必须关照好全局,不能顾此失彼。但是,他所说的关照全局,不是半斤八两式地面面俱到,而是强调围绕枢纽去统一筹划全局。“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是他的名言。所谓枢纽,就是那些对全局具有关键意义的局部。先敌一步抓住枢纽,就能夺得全局上的主动地位,整个战局就活了。“抓住枢纽,统筹全局”,就是任何一级指挥员都要懂得:对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全局来说,本战区、本部队的全局只是其中的一个局部,本部队、本战区的“枢纽”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全局枢纽中的一个环节。

各级指挥员必须根据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全局及其枢纽,来统筹本部队、本战区的全局,确定本部队、本战区的“枢纽”。也就是说,各级指挥员不仅要有本部队、本战区的全局观念,尤其要有全党、全军的全局观念。战争年代,我军所以能以弱胜强,屡屡以劣势装备打败拥有优势装备的国内外敌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全军指战员特别是各战区、各部队的领导人高度自觉地坚持以革命战争的整体利益为重,自觉以局部服从全局,紧紧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和各项部署,统筹本部队、本战区的全局,抓住本部队、本战区的枢纽,实现了高度的团结统一和协调一致。只要是大局需要,再艰巨的任务也争着上,再大的局部利益也肯于牺牲,从不计较谁啃“骨头”谁吃“肉”。

辽沈战役中先打锦州,淮海战役中攻取宿县,平津战争中控制张家口和塘沽两点,即是抓枢纽的范例。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从战略全局出发,通过分析比较沈阳、长春和锦州各个守敌在整个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攻克锦州是全战役带有决定性的一着,它不但可以关闭东北大门,切断东北国民党军回撤关内的退路,而且还可以实现攻锦打援,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因而明确指示东北野战军,必须把中心注意力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务求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也正是由于抓住了攻克锦州这一事关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因而取得了就地歼灭东北守敌的重大胜利。例如,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敌人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而被迫实行“重点防御”,企图撤退东北,巩固华北,确保华中,经营华南。正在敌人举棋未定之际,毛泽东从战争全局出发,权衡利弊,毅然决定首先在东北与敌实行战略决战。辽沈战役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辽沈战役结束后,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为了稳住华北守敌,保证平津战役顺利进行,毛泽东又立足全局,暂时放弃了淮海战役一些局部的有利战机,对杜聿明集团做出了暂不做最后歼灭的决策,从而使平津战役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综合以上毛泽东认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那么什么是战争中的关节或枢纽呢? 应用:

(1)拣弱的打

“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认为,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一是易于全歼,二是可以速决,三是利于从整体上削弱敌人,进而达成各个歼灭之目的。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之前,红军在讨论先打哪一路敌人时,曾就先歼灭弱敌,然后打强敌,还是先攻坚、打主力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毛泽东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摆事实,讲道理,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各个歼灭敌人的大体设想,统一了大家的思想。会后,毛泽东在闲谈先打弱敌还是先打强敌的问题时说,他们不懂得在战略上也应先打弱敌的道理,是古已有之的。《管子》中说:“故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 毛泽东所引用的这段话,出自《管子•制分》。意思是说,用兵的一般道理是,进攻强点会碰钉子,一时难以取胜,进攻弱点易于速决和成功;攻强点攻不下来,弱点就会变成强点,攻弱点成功了,因强点失去友邻,也会变成弱点。

先拣弱敌打的思想,在毛泽东指导的战争中比比皆是。如在正太战役期间,毛泽东就明确作过“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指示。在定陶战役中,毛泽东根据徐州之敌较强,郑州之敌较弱,敌两个系统指挥不一,嫡系与杂牌又有摩擦等情况,确定先打郑州出动之敌。而在郑州各路敌军中,整编第三师和整编第四十七师的战斗力又较弱。其中,整编第三师又是郑州诸敌中惟一的嫡系蒋军,并与其他各敌都有矛盾,先歼该敌,可造成敌人全线溃退和被我各个歼灭的条件。我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利用徐州和郑州两敌尚未合拢,郑州各敌仍处分散状态,以及敌整编第三师陷于孤立疲惫之机,以主力对敌整编第三师发起猛攻,致使该敌全师覆没,并活捉该师中将师长赵锡田。继而,我军又抓住有利时机,集中主力对敌整编第四十七师侧背实施猛烈卷击,将该师全部歼灭。此役共歼敌4个旅1.7万余人。莱芜战役时,毛泽东于1947年2月3日给陈毅等人的电报中,也曾明确指示:先打弱者,后打强者。可能进攻之敌的22个旅中,战力较强者8个旅,较弱者14个旅,如我能首先歼敌较弱的14个旅,此次进攻即算打破,然后再歼敌较强的8个旅,便很从容。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中,毛泽东指示志愿军先打伪军,后打美军,由弱及强,各个歼敌。结果,在此战役过程中,我军先歼灭敌伪军几部兵力之后,敌军甚为恐慌,我军接着又在云山地区将伪军1个团和美军1个团大部歼灭。(2)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以战略决战解决战争命运。毛泽东指出,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目的,是“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以战略决战“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解放战争第一进行战略防御,歼敌 l12万人,打退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于 1947年 7----9月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经过备战场上的攻势作战,举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百万雄师过大江实施战略追击等战略行动,于 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中国大陆。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47页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2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5页)(3)慎重初战,首战必胜 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中,都要“慎重初战”。第一仗,是战争或战役的“序战”,它的胜败能极大地影响于全局。打第一仗,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到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简称“初战三原则”。(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会很快的。”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给当时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回信,意在帮助林彪转变对中国革命的悲观思想认识,指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1930年新年刚过,在刚刚结束的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军事力量,对时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一股悲观情绪,认为中国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来,因此,应采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写信人是红四军一纵队司令员、前委委员林彪。

(5)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回顾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法国的“巴黎公社”,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中心城市。

毛泽东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基础上,对马克思列宁军事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当时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旧中国,是基本的特征,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毛泽东还认为,旧式的人民战争,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不能巩固胜利果实,没有战略后方的支援。

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历史和当时的现实给我们的唯一选择。

在巩固的根据地,建成了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成为了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提供了一个巩固的后方,占据天时地利的条件,实现和达到了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在南方和陕甘地区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19个大型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东北根据地,发展了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根据地扩大了解放区。

关于根据地的影响许多人是山寨式的,是点的概念,固定的东西,静态的东西。然而,毛泽东所建立的根据地是面的东西、动的东西。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是这样,当年红军活动的范围大约有800平方公里,我们熟悉的茅坪和茨坪相距在30多公里。

通过对中国革命的历程回顾,就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就不能巩固胜利果实,就没有战略后方的支援,人民战争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形成这样的的生动局面,“根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实践证明,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

5、绝论——党管武装理论 理论:

苏联红军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就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个事实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在长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我们的人民军队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没有象苏联红军那样成建制的向敌人投降。和前苏联的军队相同的是在现代企业中,困扰许多企业家的是“职工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或管理高层的集中叛逃”。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原因呢? 由于历史条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是有过完整的理论的,但他们没有真正的建立过一支军队。列宁曾经创立了第一支人民军队,但用日本的一位军事专家的话说,列宁的革命是“趁火打劫”。他利用了沙皇政权昏庸腐败的空子,即少数派的布尔什维克巧妙地利用时机,夺取了权力。当然,我并不觉得这样做是可耻的;相反,我以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正因为如此,革命成功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军事问题才突出出来。八国联军的入侵,迫使托洛茨基急忙从旧沙皇军队中挑选了三、四万军官,加上士官共20万人,把这些职业军人编入自己的部队,建设了红军。这些职业军人的存在,尽管后来加强了党的监督教育,但军队的性质始终无法加以纯洁。近年,一些学者甚至把今天苏联的解体联系起来。

熟悉毛泽东生活起居的人都知道,中晚年的毛泽东生活中有一大难题。就是睡觉难。我党著名的军事家--黄克诚大将,在回顾毛泽东脑子紧张过度的原因时曾说过:造成这种入睡难,恰恰始自上井岗山。面对当时的险恶形势,毛泽东吸取了中外军事家的管理军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套马克思主义的治军方略和建军原则。其中核心思想就是党对于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毛泽东曾经说过,孙中山和蒋介石都非常重视兵权,在这一方面他们是我们的老师。非常重视兵权,器重兵权,是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亲身体验,也是他通览古今中外历史,以史为镜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这样说,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的形成,就是从遵义会议起,他开始掌握兵权时形成的。我们通常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实在建立这条原则的时候并没有“绝对”二字。当时还没有用“绝对”这个词,“绝对”是后人加上去的。绝对其实也就是非常可靠的意思。即便你把“绝对”念上一百遍,一千遍,乃至一万遍,还是绝对不了。可靠当然要靠精神,但也不能仅仅靠精神,也要靠一种机制。而毛泽东伟大的功绩和具有跨越时空的指导性,在于毛泽东找到并实际应用了“精神”和“机制”,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绝对。

从“精神”和“机制”二个方面毛泽东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应用:

(1)党指挥枪保证了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党开始创建工农革命武装。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在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929年12月底,根据红军第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1938年1月,针对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争个人兵权的分裂主义,用事实说明党指挥枪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往常毛泽东在《战争与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性的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党对于军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从政治领导上,就是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军的思想行动,使军队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为保证和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军队内部设立了严格的政治学习制度,以及各种各样的政治审查、政治考核、政治检验制度。

从组织领导上,思想领导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部队,提高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为保证和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人民解放军中建立总政治部,作为全军最高政治领导机关;在团以上单位,建立党委和政治委员;在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将“支部建在连上”作为部队最基层的党组织。从思想领导上,为保证和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各级机构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围绕该内容开展活动,如思想汇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谈心制度等。党的绝对领导需要有制度作保障。它就是:坚持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的制度;坚持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连上”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思想。我军在战争年代,打不垮、拖不烂,在和平年代拒腐蚀永不沾,都同支部建在连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分不开。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整团整师的向德国人投降,然而,翻开我军历史,个别的投降有,但成建制的向敌人投降的绝对没有。这是中外建军史上的伟大成就,所以直至今天,仍然是我军遵循和坚持的根本原则。

党对人民战争的绝对领导。人民战争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认为它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必然”是因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一个政党或团体能够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选择”是有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党对于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的军队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2)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了党的领导

军队宗旨,又称建军宗旨,是指建设军队是干什么的,是为谁服务的;军队的宗旨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是军队性质的集中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唯一宗旨。

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就提出红军建军的目的是“挽救民众疾苦”、“为工农群众打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年,“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铸造了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代表了先进军队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我军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我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可靠保证。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军队的显著标志。军队性质的不同反映了军队本质的区别。其一,军队的职能不同。正如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反动阶级的军队是“压迫工农、侵略殖民地的工具”,“而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是解放工农群众的武装力量”。其二,内外关系不同。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军队官兵对立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军队体现了和谐的内外关系,实行官兵平等,红军的“一切礼节,只以表示亲爱和整齐为主”。人民军队热爱人民,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军事需要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考察一个军队宗旨之时。国民党政府为阻拦日军的进攻而炸毁黄河大堤的事件。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开封,直逼郑州。国民党军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堤,但未能阻止日军南下,却淹没豫、皖、苏44县,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淹死89万人,国民党军死于洪水人数达到7452名,成为一场人祸。

(3)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保证了党的领导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军的政治工作,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官兵一致的原则:体现了我军内部尽管职务上有上下之分,军衔上有高低不同,但在政治上都是一律平等的阶级兄弟关系。军民一致的原则:是人民军队本色的体现。

瓦解敌军的原则:瓦解敌军,其实质是从精神上给敌以威慑、瓦解和征服。毛泽东历来重视攻心制敌。他说:“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策反国民党军队的军官和士兵

在平津战役中,北京能够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堪称是一个奇迹。

当时,以傅作义为首的55万国民党军队盘踞京津地区。如果硬打,只能是城毁人亡,其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一方面在军事上兵临城下,以造成大军压境之势;一方面开辟第二条战线,进行政治瓦解。最后迫使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名城丝毫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作为二朝古都的北京,我军在兵临城下,万炮待发的情况下,通过瓦解敌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以和平解放的方式,使这座文化历史名城完好的回到人民的手中。是我军应用三大原则取得的辉煌业绩。提到北京和平解放和我们山西大学还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和平谈判的整个过程中,山西大学教授、中共党员杜任之受党组织的委派,利用自己和傅作义的特殊社会关系,从策划到谈判成功参与了全部过程,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北峰是国民党二个谈判代表之一,他也曾在山西大学任教,谈判中杜和周都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傅作义:山西省,永济人。杜任之,山西省,万荣人。1927年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聘为山西大学教授。周北峰,山西省,永济人。1932年起任山西大学教授,在学校期间和杜为好朋友。

优待俘虏

基本内容。战争年代,我军官兵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敌军,敌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我所用。对待俘虏不歧视,不虐待,只要志愿加入,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从而增强了战斗力,瓦解敌军士气,在军事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实践精粹。1928年2月18日,工农革命军在数千群众的配合下,攻克宁冈县治新城。赣敌第三军独立营及县靖卫团基本被歼,150多人成为俘虏,被押往茅坪。随着湘赣敌军的频繁进剿,红军在战斗中抓获的俘虏越来越多。5月下旬在永新县草市坳,红军全歼敌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俘虏官兵300余人。朱德与军参谋长王尔琢等人经过紧急计议,考虑到红军缺乏医疗条件,决定对这些俘虏全数开释,用船送往吉安。下午,这300余敌方官兵乘坐租来的4条船,顺着禾河前去吉安。这件事就像晴空里的响雷,在国民党军队引起普遍的震惊,许多不相信红军优待俘虏的人,这回深信不疑了。相隔了1个多月后,在6月23日的新老七溪岭战斗,打垮了“江西两只羊”的朱毛红军,又全部开释了数目更多的国民党被俘官兵。有少数的俘虏两次、三次地被红军释放。有个叫曹福海的敌军班长,就是在红军连长杨至诚手上两次放走。至同年11月中旬在永新烟阁的一次战斗中,曹福海带了全班的人员投奔了红军。

作用:彻底消除管理中人对人的歧视;红军从组织上,从制度上彻底革除了在一个团体中最容易受虐待、歧视的人能得到平等对待;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威力,以不可抑制之势显示在对敌军的分化瓦解上。(4)政治工作的三大民主保证了党的领导 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执行特殊任务的团队,古今中外的军队没有敢于讲民主的,普通认为叫民主肯定要削弱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国民党和许多反动军队甚至提出“军人不过问政治”,搞“愚军”政策,简单把军队变成某一个阶级或集团统治的工具。

1927年9、10月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宣布实行军内民主制度,规定官兵待遇平等,经济公开,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团以下各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代表士兵利益,参加部队管理。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写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规定: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坚决废除肉刑,禁止辱骂,让士兵有说话的权利,反对打击报复;克服极端民主化,保证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那么毛泽东是怎么考虑的呢?

毛泽东后来在一九三八年五月写作的《论持久战》中,总结了它的出发点:“军队应实行一定限度的民主化,主要地是废除封建主义的打骂制度和官兵生活同甘苦。这样一来,官兵一致的目的就达到了,军队就增加了绝大的战斗力,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就不患不能支持。”

民主主义的巨大作用: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由于士兵委员会参与军队管理,代表士兵利益,在军中享有一定的权力,深受士兵的拥戴。在当时不少军队干部来自旧军队,打人骂人的军阀作风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士委会”挺身而出与之斗争,维护士兵们的权益,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和俘虏兵,影响更大。“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这是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论断。

有一件“徐彦刚受罚”的事情,在部队中影响很大。徐彦刚是1926年入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秋收起义时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担任过袁文才部的军事教官,袁文才的部队升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三十二团后,徐彦刚担任三十二团特务连连长。有一天,徐彦刚和几个人在一起玩牌九赌钱,被连士兵委员会主任吴照明发现,上报到军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那里。陈毅当即差人把徐彦刚批评了一通,表扬了特务连士兵委员会。徐彦刚在陈毅的开导下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处分。结果,徐彦刚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受罚站岗三天。这件事传开后,“士委会”在部队中威信大震。红军中的这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不但把红军士兵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且有力地分化瓦解了敌军。敌人对此惊恐万状,连杨池生部办的《九师旬刊》对于红军的这种办法也有“毒矣哉”的惊叹,所以不少敌军俘虏会在精神上醒悟出一个真理: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红军是两个世界,虽然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谭冠三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对于克服军阀主义残余,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俘虏兵,起的作用更大。他们来到红军部队后,感觉与白军中不一样,觉得很舒畅,心情愉快。同时士兵委员会也教育士兵由不自觉到自觉遵守各种纪律,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士兵委员会有一定的权力,在平时可以和政治部一起出布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也由士兵委员会来解决。”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内部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民主主义制度是一大创举,也是红军区别于白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团结广大的士兵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红军的民主主义像一座红色的大熔炉,熔炼着每一个红军战士。毛泽东在向中央汇报说:“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三大民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政治民主。官兵政治上一律平等,只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军人都享有公民权利和规定的基本政治权利。主要制度包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军队建设,参与军队管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提出建议;揭发批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现象,反对一切不良倾向;通过会议、书信、谈话等形式,按照规定的组织程序对上级提出意见和批评;表扬好人好事,评选功臣、模范和英雄;对土兵入学、选拔培养技术兵、提升正副班长、选改专业军土进行推荐;依照法律提出控告和申诉。上级尊重和保护下级的民主权利,重视和听取官兵的合理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官兵打击报复。

经济民主。官兵有权管理、监督经济生活,通过军人委员会了解和反映官兵对伙食的意见,提出改善办法,发展以养殖、种植为主的业余农副业生产,实行经济公开,维护财经纪律,监督经费开支。定期检查公布连队伙食帐目,防止贪污盗窃、铺张浪费、多吃多占等侵占土兵利益的现象,以及其他违反经济政策的行为,不断提高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

军事民主。在军事训练中,实行官兵互教,兵兵互教,开展群众性的评教评学。在执行作战、训练等各项任务中,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发动官兵出主意、想办法,讨论如何执行命令,解决难点,使领导的意图变成群众的决心;完成任务后,进行群众评议,总结经验教训。在军事学术研究中,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自由讨论的风气。三大民主,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军队官长压迫士兵的不平等关系,废除了旧军队的管理制度和带兵方法,建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使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团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军队现代化和官兵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扬民主的条件将更加充分,军队内部民主生活将更加丰富和成熟。(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加强革命纪律,并严格执行统一的纪律,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成为党领导军队的保证。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部队进驻遂川县城,分散到县城周围农村发动群众时,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同年3月间,部队到达湖南省桂东县沙田村,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从而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

1929年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又将“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也逐步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这就是我军现在执行的并谱成歌曲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言简意赅,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格纪律,以及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等具体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人民军队内部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关系,是达到全军高度集中统一,保证军队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胜利完成各项任务最基本的纪律要求。一切缴获要归公,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充分利用缴获敌人的物资发展壮大自己的原则。不虐待俘虏的规定,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政治胸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官兵来自人民,具有高度的 革命事业心,自觉地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行为规范严格遵照执行,从而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和欢迎。(5)三项任务保证了党的领导 第一次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是: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组织革命委员会。(6)人民军队是四队保证了党的领导 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宣传队。

毛泽东提出,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和宣传队,这在世界治军史上都是独一无二,只有真正的人民军队才能够做到,人民军队也确实做到了。(7)长征三大作用保证了党的领导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毛泽东在1935年写成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三、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精髓、根本点、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就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的生命力是永恒的。我们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发扬毛泽东思想。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也不能以对错标准来衡量,更不能以实用主义来解释,而要完全忠实于毛泽东思想,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系统的而不是割裂的研究、分析、归纳、概括、总结。

1、群众路线——人民观 毛泽东的人民观,可以称为天下第一观。人民路线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条生命线。

人民观就是对人民的地位、作用和生活所持的态度、看法和行为。毛泽东心中装着人民,人民心中也装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崇高、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观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民本思想。殷周时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战国时期有孔子的“仁政”、“爱民”和孟子的“民贵君 轻”,汉唐时期有贾谊的“民为政本”和柳宗元的“吏为民役”,明清时期有张居正的“知人安民”和乾隆的“以民为本”,民国时期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种民本思想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在中国的传统治国之道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毛泽东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最高成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一种崭新的人民观。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人民观,践行人民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和最长远的价值取向。

2、阶级路线——矛盾观 毛泽东的矛盾观,是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阶级路线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二条生命线。毛泽东认为:在阶级社会始终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的历史转变时刻,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创立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不同的两类矛盾。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方法。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成新的团结。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个总的原则。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例如,在经济方面实行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的方针等。

3、政治路线——政治观

毛泽东靠什么打败了蒋介石?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发挥“两杆子”的作用,都是要靠武装人民力量,枪杆子是武力武装,笔杆子是精神武装。二者相结合,就把美式装备的蒋家军打得跑到了台湾。但指挥“两杆子”的是政治,不是别的。毛泽东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观点决定一个人的立场,你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还是站在私企老板的立场上?你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官僚买办汉奸的立场上?这是个政治问题。

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指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或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提出的党在不同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或总政策。党的政治路线决定革命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党制定各方面工作方针和政策的根据。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

4、认识路线——实践观

实践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毛泽东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石之上的。有了科学的实践观,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具有唯物、辩证、发展的性质,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一切都导源于实践的观点,导源于对实践的科学理解。因此,从强调实践观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上讲,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哲学、实践历史观哲学,也可以称为实践论哲学。

5、文化革命路线——文化观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毛泽东十分重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性地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批判性的总结,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他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西方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意义。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形形色色的文化观相比,毛泽东的文化观旗帜鲜明,对今天和未来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

结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从上世纪40年代,从古老的黄土高坡,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当时处于苦难中的亿万中国人民朴素的“救星”思想,到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毛泽东可能在黑暗中还要摸索更长时间的科学论断。

下载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录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讲义 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寓言故事,已经具有了志怪小说的苗头;《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记述人物言行的史书,又给小说创作以启发;经过相当长时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上古——口头歌谣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与......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 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先秦时期 诗歌的源头是 歌谣 ,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 305 首。《诗经》分 三部分。 《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5篇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

    军事高科技概述讲稿

    第一节 军事高科技概述 导课:“一个谎言改变了一个时代”:1983年,一位演员出身的,拥有众多女粉丝的美国总统,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演说,演说中描述了未来10年美国开发太空......

    中国国防概述讲稿剖析

    中国国防概述 教学对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教学题目:中国国防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国防的内涵与基本类型,熟悉国防的基本特征,明确中国国防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建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