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讲稿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讲稿
时 间:2014年11月 地 点:会宁县人民医院 主讲人:高翔
一、背景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时,呼吸道病原的病毒、细菌更容易存活,空气中病原体增多,加之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在两方面作用下,容易诱发或加重包括感冒在内的呼吸道疾病。我们这里已进入冬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二、病原
经由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肺结核杆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另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亦可见。
三、传染源
来自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四、传播途径
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
五、易感状况
15岁以下少儿因缺乏免疫力,尤为易感,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也易感。除老幼体弱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六、临床表现
当有受凉、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原体从呼吸道出入,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及肺病原体的寄生既可引起不同部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七、预防措施
预防冬季呼吸道疾病,我们应注意在生活中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天气转冷,一般都不注意开窗开门通风,室内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极易引发感冒、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常开门窗换气,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和繁殖。
第二,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冬季空气干燥,湿度较低,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不少人感觉特别干燥,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干燥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室内环境比较敏感。其中,空气湿度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影响最大。只有当居室空气湿度达到55%—65%时,才比较有利于各种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第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机会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特别是一些自身抵抗力较强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第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未雨绸缪。尽量少去“高危场所”和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扫室内卫生应采取湿式方法。
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第二篇:如何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如何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风大,加上雾霾天气多发,呼吸道尤其是鼻腔加温、加湿、净化过滤空气的负担加重,这就给各种细菌、病毒以可乘之机,所以冬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下面我针对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及自我保健方法讲几点注意事项:
1、积极学习了解卫生防病常识,树立传染病重在预防的思想意识。
2、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人体任何部位受凉时,都会引起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更容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把两扇以上的窗户各打开15厘米的缝隙,通风10分钟就足以保证一节课的室内空气良好!宿舍应每天如法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保证每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及垃圾食品,忌烟酒。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平时当天气状况许可时,增加户外活动,通过运动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感冒患者应当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
8、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10、早发现、早治疗,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如发现流行病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防止校园内传播。
总之,只有通过完善的预防机制、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才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修好自身的万里长城,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最后祝老师们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把两扇以上的窗户各打开15厘米的缝隙,通风10分钟就足以保证一节课的室内空气良好!宿舍应每天如法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保证每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及垃圾食品,忌烟酒。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平时当天气状况许可时,增加户外活动,通过运动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感冒患者应当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
8、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10、早发现、早治疗,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如发现流行病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防止校园内传播。
总之,只有通过完善的预防机制、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才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修好自身的万里长城,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最后祝老师们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把两扇以上的窗户各打开15厘米的缝隙,通风10分钟就足以保证一节课的室内空气良好!宿舍应每天如法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保证每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及垃圾食品,忌烟酒。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平时当天气状况许可时,增加户外活动,通过运动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感冒患者应当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
8、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10、早发现、早治疗,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如发现流行病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防止校园内传播。
总之,只有通过完善的预防机制、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才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修好自身的万里长城,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最后祝老师们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
第三篇: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讲稿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讲稿
时间:2011年9月24日 地点: 主讲人:
学校是人群中比较密集的场所,学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稍有疏忽,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发生学生传染病疫情,将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
1、背景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时,呼吸道病原的病毒、细菌更容易存活,空气中病原体增多,加之人的 鼻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在两方面作用下,容易诱发或加重包括感冒在内的呼吸道疾病。我省位处北方,已进入冬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病原
经由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肺结核杆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另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亦可见。
3、传染源
来自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4、传播途径
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
5、易感状况
15岁以下少儿因缺乏免疫力,尤为易感,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也易感。除老幼体弱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6、临床表现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病原体从呼吸道出入,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及肺病原体的寄生既可引起不同部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为了保障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切实做好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自身预防保健工作,现将秋冬季节常见呼吸道传染如肺结核、病病毒性感冒、水痘、人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介绍给大家。
肺结核
肺结核病也叫肺痨,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因此青年人更应该注意预防。肺结核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冬季由于关闭门窗通风不好,发病率更高。世卫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7亿名结核病患者,另外,每年约有800万起新病例,也就是说,每小时约有1000人患上结核病。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月。结核杆菌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存活6~8个月,若粘附于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10天。但对湿热、紫外线、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体中加热62~63℃15分钟,直射日光下2~3小时,75%酒精内数分钟即死亡。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有低烧、盗汗、疲乏无力、干咳或痰中带血丝、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症。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受到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当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
病毒性感冒
入秋以来,气候出现异常,给病毒繁殖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温差大等原因而诱发病毒性感冒。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因此一个人可多次感染,发生病毒性感冒,近期病毒性感冒感染性强。“流感”不同于一般“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症状以高热为主,持续时间较长,伴有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等。病毒性感冒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播方式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流行性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国家 卫生部指出: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的流感疫苗,9-11月份是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人禽流感
从事家禽养殖、销售、宰杀业者是患人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同学防范该病的关键是避免密切接触家禽、野禽,进食禽肉、蛋类要煮熟煮透,不要到个体摊点进食禽类,同时勤洗手、勤锻炼、勤开窗,若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12月份进入高峰期。发病一般是在密切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后,经破损的皮肤吸入或经消化道传播,亦可能经鼠类体外寄生虫的革螨或恙螨叮咬传播。典型症状为“三痛”和“三红”,即头、眼眶、腰痛和脸、脖子、胸部红肿及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症状与感冒有些类似,比如发烧、头痛等,因此很容易误诊。预防办法是注意饮食卫生,吃剩饭菜时一定要加热,杀除有可能残留在食物上的鼠类排泄物,尽可能少接触潮湿的草皮和绿地。此外,注射疫苗也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方法之一。
预防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我们应注意在生活中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天气转冷,一般都不注意开窗开门通风,室内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极易引发感冒、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图书馆、教室、宿舍、机房等,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常开门窗换气,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和繁殖。
第二,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秋冬空气干燥,湿度较低,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不少人感觉特别干燥,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干燥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室内环境比较敏感。其中,空气湿度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影响最大。只有当居室空气湿度达到55%—65%时,才比较有利于各种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第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机会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特别是一些自身抵抗力较强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锻炼的方式很多,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等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第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未雨绸缪。尽量少去“高危场所”和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扫室内卫生应采取湿式方法。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愿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愿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梦想成真。
第四篇: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措施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措施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师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请大家关注和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远离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各班积极组织学习和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防病知识,树立防病意识。各班即日起落实晨检、因病缺课及病因追查,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务室,医务室每日全校汇总并报告。
2.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办公室、教室及寝室等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尤其是教室和寝室,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让阳光充分照射。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保证每日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忌烟酒。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等,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7.免疫防预,流行季节前及适龄儿童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麻疹、流脑风疹、腮腺炎及水痘等各种疫苗。
8.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10.早发现、早治疗,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如发现传染病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在校内传播。
总之,通过有效的措施,完善的防控机制,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以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五中医务室
2011.12.7
第五篇:冬季预防传染病讲稿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讲话稿
同学们: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健康。今天的班会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有关冬季传染病的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但不痒不痛。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第一、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预防意识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被传染;
3、可适当接种疫苗,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第二、学会自我调理,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1、多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多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正常机体的需要,还能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净化体内环境;
2、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合理安排饮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要学会劳逸结合。因为充足的睡眠能清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第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患病机率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源,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应特别注意手的卫生;
2、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等应及时遮住口鼻;
3、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店;
4、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
5、平时应多注意教室及个人卫生。
总之,就是要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注意卫生。第四、要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记不要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一年一班
201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