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时间:2019-05-14 21:1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一篇: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编号: 河南大学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 曲晓丽 作者学号: 2009340130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 会计专业 导师姓名职称: 王国运 论文完成时间: 2013-3-24 1 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所以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设置的有会计学专业。有数据表明,会计专业的学生达到在校生的近十分之一,以2010年为例,高校毕业学生631万人,就意味着有60余万会计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但这些学生是否真的能够找到工作,找到的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要论一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及对于该问题我认为的 一些改良措施。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生 就业问题 教育

Theory of accounting major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needs more accountants, so mos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hav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Settings.Data show tha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achieve almost one over ten of students, in 2010, for example,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6.31 million people, means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60 accounting major students toward society.But if these students really can find a job, find out if you like? Today let's thesis of accounting major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bout the problem I think.【key words】Accounting major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education

一、引言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按这种说法,学会计的学生应该很好找工作,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找不到一个好工作呢?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呢?

二、正文

(一)会计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1、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对学历的要求不高,他们主要看中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虽然包括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但企业中的会计人员一般都是核算一些会计数据,就是偏重一些实务操作,所以对于有些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来说,他们更青睐那些由工作经验的,一进企业就很快能上手的,这样就能免去一些培训费和时间。所以对初级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这样,学生就会说,我们刚毕业就没有工作经验,而且应聘的岗位都是一些初级的,这样,我们的机会不就更少了吗?

应届毕业生也不是毫无机会。工作经验具体到毕业生身上就是他们的实务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会做基础的会计工作,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

2、会计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会计人才稀缺。

按理说我国每年增多那么多的企业,应该需要很多的会计人员的,但为什么真正需要的那么少呢?

因为现在的初级会计人员太多了,已经饱和了。据统计,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会计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而高端出彩的毕业生太少,大部分毕业生只能胜任低端的基础工作,造成高端领域供不应求,而低端岗位却又供过于求。所以,一般的毕业生就更不好找到好工作。

(二)会计服务行业人员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从事会计服务行业的人员包括两部分:持“证”的和无“证”的。持“证”主要是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证)。《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由财政部制定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财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和发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以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要求和条件,是进入会计岗位的 “准入证”,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11年我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的总数为967万4567人。知其中还包括很多非会计专业的。

很多有会计证的人员找不到会计工作,但无证上岗从事会计工作的却大有人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小公司规模小甚至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基本上是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这种落后的观念也给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是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完善的会计就业准入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善的职业标准体系。各级政府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导致在进行行业指导与管理时缺少依据,无法对就业者普遍提出具有职业资格的强制性要求,导致出现了劳动者不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照样可以就业的状况。

本来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不好找工作,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这些人不仅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和会计工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三)根据麦可思的有关调查结果,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基数大,呈现“双高”现象。所谓“双高”,即高就业率与高失业量并存。《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以94%排名第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同时,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的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5。“双高”现象的存在足以表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基数很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

二是就业容易择业难。《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年高于平均月薪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中,会计学的平均月薪为2861元,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815元,但并不是传说中的“高薪”。2010年度求职强度较大的本科专业排行榜中,会计学毕业生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投出的求职简历份数为13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份。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一名会计本科毕业生,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却不那么简单。但一般毕业生心气都是比较高的,都想找个好工作,进个好企业,所以就更难了。

(四)针对以上问题,作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怎样做才能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呢?

1、学校方面应该做怎样改进帮助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

目前学校选用的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教材,基本上是注重理论阐述,虽然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但缺乏实践知识,趣味性不高,如果依然采用高中时 “满堂灌”、“填鸭式”的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学习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有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有约1/3的同学入学后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大学的学习和专业相关要求,能够自主学习和进行专业知识扩展,并且安排有序;有2/3的同学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的主动性迅速下降,被动学习、应付学习,很多时间用于聊天、购物、聚会等;学习安排失当,往往满足于几本教科书,范围狭小,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扩展和发展。还有少部分学生把学业和能力对立起来,轻视课堂,弱化专业学习。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我觉得学校首先应该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状况、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院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感想。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其次公开教学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任课教师在讲课前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知晓所开设的课程及教学计划进程,明白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便学生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奋斗目标。最后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工厂、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会计工作。

另外学校应当采用新的教育观念,从学习方法、实践操作等角度精选教学内容,把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使会计职业入门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即将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基于企业运营及会计工作流程传授会计核算基本技能。如模拟一个商业企业连续几个月的经纪业务活动,综合会计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采购、销售、费用等业务以及期末计算税费、结转利润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学习并操作填写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并熟练该过程,做好到工作中可以不用很长时间培训就能上岗的准备。

有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80%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能直接上岗,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仍感陌生,无法迅速上手。即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有一定的适应期,不能达到企业“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用人标准。还有部分快毕业的学生认为所学与企业实际差距太大,感叹“好像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怎么就要毕业了”。这也反映了目前各院校专业规划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因此,缩小专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零距离”对接,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在这方面就有很深刻的体会,今年我在某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我终于体会到了。工作时我才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好少呀,能用到的很少,很多东西都得从新开始学,很耗费时间,因为这方面知识你不了解,工作你就做不完,工作之余还得搜资料学习,所以实习期间挺累的。

2、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应该如何修炼自身,做好就业准备呢?

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1.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针对以上问题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己: ⑴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平时学习之余多看些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可以拓展自己的专业范围。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学期间考注册会计师,虽然不一定能过,但多学些知识是没有错的,还可以给以后找工作时加分。

(3)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4)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5),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个体在就业中存在差异,同时,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份好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学生就业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减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另外现在人们的就业观念差异较大,主流想法是“先择业,再就业”,考研深造,或自主创业,分别占52.8%,10.4%和15.8%。数据显示,在新的形势条件下,选择继续求学深造已不再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找工作和自主创业将更加适合大学生的发展。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学,而是愿意在其他领域开拓。当代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都与自己的专业不符,这说明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肯定意识已明显增强,就业观明显开放。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一定学什么就找什么工作。

三、结论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切困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我们身上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尤其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在这个社会立足是艰难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向上,时刻准备着,因为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为了自己很好的未来,我们仍需努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心的培养,因为在哪里都需要它。

最后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杰.以用为本_原则指导下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构建.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12月 第12卷第6期.[2]麦晓雨.对高职会计专业会计职业入门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6月第15卷第11期.[3]刘东辉.改革会计服务行业人员准入制度的思考.哈尔滨金融学院科研项目《“十二五”时期会计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4]张华.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习引导及规划研究.中国农业会计,2011—2.[5]武舒婧.关于会计行业发展与就业调研报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学年论文.[6]韩彩霞.基于会计人才市场主体的塑造.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9.

[7] 李莹 会计行业人才市场的就业短缺与前景发展的分析 http://home.51.com/?u=a175864953&_sid=132 2008-11-15.[8]肖瑞利.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思路[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49-51.[9]吴慧萍.就业导向下的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6-21.[10]吴陵玲.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中职会计一体化教学.商场现代,2011-02-01.[11]上官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中国职业教育,2012-08-2.

第二篇: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唐来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以解决共同努力应对。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时的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臵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臵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探讨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

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臵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

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注释: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来源: 马超山的日志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若有省信息网锁定之后(即2010年6月23日后)再与用人单位新签约的情况,请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或改派手续(具体程序详见部分就业知识问答)。报到证改完后方可修改户口迁移证上的地址以及修改档案转寄地址等。

毕业生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信息,毕业生签约、解约、派遣、改派、档案转寄等手续全部在“信息网”(网址:http://)上办理。

部分就业知识问答

一、报到时间及程序?

1、报到时间: 7月1日---10月15日

2、报到程序:(升学的毕业生和支援西部毕业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单位要求的有关材料直接到接收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内毕业生: 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网上报到”栏目,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后,持签发到各市、县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外毕业生:持签发到各省、市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二、户口问题(有其它具体问题请咨询学校保卫处)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报到和户口迁转手续。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接收单位报到证明、《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要办理落户手续的,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迁入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在其家庭户口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

三、毕业生档案去向

档案去向与就业报到证派遣地址一致,若有其它情况请尽快联系辅导员。

1、在就业信息网上录入升学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的升学地址发放;

2、已在就业信息网上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录入的 “档案去向”发放;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发回生源地,与报到证地址一致。

4、支援西部的毕业生:档案先存留学校,服务期满后请尽快联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提醒注意:毕业生毕业后请于三个月内咨询接收单位是否已收到档案;档案没有收到的同学,请尽快联系学院辅导员老师。

四、若就业报到证已派回生源地后又签就业协议怎么办?

需要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手续。二次派遣是指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自派遣之日起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负责签证的人事部门办理的派遣手续。2010届毕业生二次派遣手续自2010年7月16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

1、在省内落实接收单位的手续办理流程: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与用人单位在网上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用人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单位公章,到生源地人事局开退函。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退函等材料到用人单位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2、省外就业的手续办理流程:在“高校就业网”上向学校提交“省外就业”申请,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约,并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签约信息。派回生源地的,到生源地开具退函;已签过就业协议的,由原接收单位出具解约函,然后持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和退函(解约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派遣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五、若就业报到证已派遣到就业单位,但又想改变报到单位怎么办?需要自行办理调整改派手续。调整改派是指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自派遣之日起一年即2010年7月以前)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协议后,申请回生源地就业或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2010届毕业生调整改派手续自2010年8月15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1、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就业协议,可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打印出解约函;也可由原接收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

2、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接收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公章。

3、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就业协议书” 到新接收单位的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新接收单位是外省的由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省内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到生源地人事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省外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接收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改派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六、升学的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就业怎么办?

对已明确为专升本或录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再继续上学的,本人应及时提出补办就业报到证的申请,补办时间最迟到今年12月前,凡跨的一律不再办理。补办报到证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

3.学校的正式报告(9月1日前办理的,不需要此证明);

4.分批次集中办理。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七、已回生源地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升学怎么办?

已明确为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毕业后需升学的,本人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时间最迟到今年8月1日前。办理相关手续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报到证正、副本;

3.学校的正式报告;

4.分批次集中办理。注: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各学院。

八、2010届毕业生忘记用户名、密码怎么办?

毕业生本人联系辅导员老师进行操作。

九、“报到证”丢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遗失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请办好以下手续后到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办理。

具体程序:

1.持报到证副本到当地日报登报挂失。

2.持挂失声明报纸、个人申请、毕业证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所需材料出具遗失证明。

4.毕业生持挂失声明报纸、学校证明、报到证副本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申请补办。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十、山东高校就业信息网技术支持咨询电话:0531—88366858

十一、省外单位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流程?

1)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注册用户,则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的网上签约和省内单位的网上签约相同。

2)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非注册用户,则按以下流程来办理:

① 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向学校提出“省外就业”申请;②到学院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一份,并到学院加盖学院公章;

③ 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请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

心264209);

④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省外协议书“用人单位”部分内容;

⑤学校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审核毕业生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审核通过后转入就业方案库。

十二、省内就业签约程序

1)毕业生搜索意向单位并向其发送电子简历。

2)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

3)毕业生应约,网上签约成立,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

4)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书并盖章,毕业生签字。

5)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64209);

十三、解约程序

1)省内单位:

毕业生向签约单位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内签约单位同意解约——系统自动生成一份解约函——单位打印解约函并盖章——毕业生签字并持解约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2)省外单位:

毕业生网上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外单位出具同意解约函原件——毕业生持解约函原件到院系盖章——然后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第四篇:论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所以大学生应该抓住机遇、培养能力,早日成才。尽快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同学,如何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态度。其次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过于拘谨畏缩,缺乏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便无从谈起。再次,应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培养挫折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漫长的人生历程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失败和挫折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失败原因,要把失败当成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去总结原因,向成功的目标继续奋斗。因此,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一种乐观、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挫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中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变得越来越

残酷。为能在步入社会之前,早日成为一个符合目前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大学生们应该遵照以上几方面要求去做,端正好心态,把握好机遇,努力奋斗,在漫长而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中,尽快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别从供给、需求和供求匹配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分析,找出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与这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是正相关的。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了50%,如加拿大、芬兰、韩国等国,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超过了80%,而中国200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22%,显而易见,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一方面急缺大学生人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说明,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这一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正在被浪费。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本质,我们认为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就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乎劳动者的发展与提升;关乎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动每年我国有近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21世纪头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亿人。“十五”期间(2001~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1360万人。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1亿左右的需就业青年。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比例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因此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岗位增加极为有限。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就业问题将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

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

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方面,与市场对这类人力资源的需求基本平衡,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客观要求。而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这种供求的不一致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的直接原因。

从总量矛盾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突出。

从结构矛盾讲。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这是结构性失业的最显著特点。

第五篇: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整理

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就业协议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又叫三方协议。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 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二、如何领取就业协议?

原则上进入就业程序的同学(满足条件详见研究生处主页就业政策)凭学生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领取,定向委培生不需要领取。

三、签署就业协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用人单位名称、性质与单位机构码等信息,避免填写错误;

2、就业协议相应位置应填上当年年份打头的7位数字信息号码,外地单位不要求;

3、用人单位承诺的待遇,一般要在协议书上表述清楚;

4、违约金、服务期等问题双方可协商确定;

5、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在就业协议上签字盖章即生效;

6、盖章后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没能在用人单位约 定的时间内将用人单位一联送达用人单位的,后果自负。

四、签署就业协议后需要做些什么?

1、到学院辅导员处登记确认;

2、登陆学校研究生处主页--信息管理系统--毕业学位管理,将“毕业去向”一栏填写完整;

3、到研究生就业办公室盖章(徐汇:综合楼505,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1:30-4:30);

4、将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一联寄送给用人单位,务必留存其他联以备办理毕业离校、就业报到等手续;

5、请及时关注学校研究生处(http://yjsc.shnu.edu.cn)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http://.cn)网站公告,规定时间内上报上海市户籍;

6、及时关注户籍、档案转移,以便未来买房、婚姻等事项办理。

五、重新领取就业协议的条件是什么?

原则上一名毕业生只能领取一份就业协议书。如确需领取第二份就业协议书,必须征得原用人单位同意且出具毁约证明,凭证明,重新领取就业协议书申请(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和已签的就业协议书方可领取。

六、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如何申报上海户籍?

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在规定的申报上海户籍截止时间内签订就业协议书者,均可同时申请上海市户籍与人才居住证。一般情况下,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根据当年户籍政策(详见http://.cn)规定申请户籍。如户籍未获批,直接进入申请人才居住证。

七、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如何转移?

毕业研究生的人事档案一般按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写的邮编、地址寄送。共分三类:

1、办理《上海市居住证》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转移;

2、获得《关于同意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

3、其他情况毕业生档案的转移。具体信息详见研究生处网站就业政策一栏。

八、毕业生的户口如何转移?

外地生源毕业研究生留沪工作且获批上海市户籍的,凭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上海市户籍审批表及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外地生源未获批上海户籍的凭报到证和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九、毕业生的党团关系如何转移?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学校负责党团组织关系的部门办理手续,持有关证明将党团组织关系转到报到证指定的报到单位。

十、什么事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称为“派遣证”,其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授权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育 部直接签发)。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派遣的书面依据,是毕业生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

十一、报到证的作用有哪些?

1、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 续和户口关系;

4、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不要丢失。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须及时向原毕业院校报告遗失过程,由学校报请市就业指导中心(学

生事务中心)核准后予以办理新证。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十二、什么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批准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劳动等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办理:

1、人事档案管理;

2、因私出国政审;

3、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

5、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

6、其他需经授权的人事代理事项。

十三、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人事代理?

对于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人事代理由毕业生的接收单位统一负责委托管理;对于离校时未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个人委托政府批准的人事代理机构办理委托管理。

十四、什么事派遣?什么是二次派遣?

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派遣回生源地后落实具体单位,由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再进行派遣的过程,称为二次派遣。

十五、什么是改派?

改派是在择业期内对已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因身体不能适用某项工作或其他原因,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原接收单位或市地、县(市)同意,报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调整工作单位的一种派遣方式。

十六、超过择业期怎么办?

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择业期两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超过择业期的毕业生手续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人事调动或直接到相关人才交流中心办理。

十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2、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享受培训补贴;

4、免费创业服务。具体可参见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网站有关内容。

下载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生档案及就业问题

    毕业后的档案问题——详细流程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

    采访毕业生就业问题(本站推荐)

    问题: 1、您觉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如果难,难在哪儿? 2、您觉得在就业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是什么?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优势的是? 3、您对行业的选择主要基于......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班级: 姓名: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已经愈发的明显,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我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各大高校毕业生的......

    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共五则范文)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80年代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生一直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

    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摘要]: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临近毕业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毕业以后去干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总结到一句话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可针对大学生就 业难这个尖锐的......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它不仅使毕业生资源得到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促进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