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
湘潭大学读书报告
题 目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
姓 名 王许朋
院 系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10社会学系
学 号 2010070328
指导老师 王荷英
2013年4月28日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
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到伤害的不幸事件的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英国哲学家 大卫.休谟
一,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彼得.布劳(1918—2007)出生于奥地利,后移居美国并获得美国国籍,长期任教于美国各个大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劳一生从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问题。布劳的理论起初与交换理论并没有关系,只是霍曼斯在20世纪60年代写作《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一书时,引用了布劳的某些实地调查资料,并认为布劳的观点同自己的观点相接近,因此可以说是霍曼斯把布劳拉近了社会交换理论的阵营。一个人的原有思想和行为往往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使得布劳在之后从事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时总是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将关注的视角永远放在社会结构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布劳能将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结构统一起来从而建立“结构—交换”理论,而不像霍曼斯那样只是研究小群体的社会交换行为的原因。二是布劳在进行社会研究时,注意对经验性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强调将抽象的理论和经验性材料结合起来,关于这点我们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找到很多例证。
另外需要说明和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布劳虽以“结构—交换”理论而闻名于世,但对社会交换的研究从来都不是他的理论重点所在,而毋宁说是对他研究宏观社会结构的一个注脚而已。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劳已经脱离了社会交换理论的阵营,而专心于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研究之中,并以此构筑他的整个社会学体系。所以,当我们在阅读和试图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这部巨著时,我们关注的焦点应是布劳对复杂社会结构的论述,而不仅仅是他对微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交换行为的生动描写,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那样,“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这儿提出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生活怎样被组织成日益复杂的人与人交往的结构。”话虽如此,但是在阅读了不少的相关材料之后,我发现人们往往引用最多的是布劳关于微观社会交换的理论,而对于其在宏观结构中的作用却鲜有提及。这又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许要涉及到对另一个问题的解答,即社会交换理论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衰落。我们知道,一个理论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导致该理论解释力的下降,即它已经不能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么,社会交换理论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它的解释力贫乏又体现在哪里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本文的末尾部分予以讨论。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梳理。二,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概述 无论是古典社会学理论还是现代社会学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可以认为他们都是在试图对“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这一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尽管答案繁多,且众说纷纭,但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或多或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社会的的视角,从而使我们能够对我们所存在且与之密切联系的社会有一个更新、更加深入的了解,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即是如此。当霍曼斯提出小群体社会交换的原则时,布劳敏锐地观察到霍曼斯理论中的不尽完美之处。因为前者一昧地将研究重点放在小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并企图用几个干巴巴的命题解释整个社会的运作,却全然忽视了社会的突然属性,作者说道“社会生活的研究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永远涉及突生属性。”正是由于突生属性的关系,使布劳有了将微观中的社会交换和宏观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的想法,而这一思路也正是布劳理论的独特点之处。如何解读这本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其一是按章节顺序逐章书写其大概内容,但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而只能得到一些片段性的话,并且这一工作早已被作者已经不厌其烦地做过了,之所以说是“不厌其烦”是因为作者前前后后共作了4次总结,前言的后一部分是一次,第一章是一次,每章的最后一部分加起来还算一次,最后第13章又对全书作了一次大的总结。所以采取分段总结的方法不免有“东施效颦”之嫌。其二是按照作者的思维,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微观社会中交换行为的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主题是微观社会是如何与宏观社会联系起来的,第三部分的重点放在讨论宏观社会结构中的交换之上,并讨论社会交换所带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反抗力量的产生。相对于第一种方法而言,第二种方法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整体思路和他试图为我们所描绘的一个世界,所以在写作思路上我选择后一种方法。
在对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之前,首先我们要树立两种观点,那就是作者对书中的社会性质和交往主体的一般性假设。关于本书所描述的社会性质,布劳这样写道“我们所讨论的人际关系过程也许对类似于我们的社会要比由先赋属性制度所统治的文化要更加典型些。在前面那种社会中,人们有许多亲密不等的熟人,群体经常组成和重组。在后面的那种社会中,人们倾向于不是亲属而是仇敌的方式对其他人加以分类。对于反抗的分析主要在民主价值(虽然不一定是民主制度)的框架中加以思考的,而不考虑根本不同的政治气候中的相应冲突。”(P7)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作者看到笔下的社会交换活动是发生在一个以自致性为主的社会之中的,虽然作者说的不一定是“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是这个社会最好的例证。只有在民主社会中,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社会交换行为才会有可能普遍地发生,而不用担心被横枝权力(先赋性社会)冲击和破坏。其次关于社会主体的假设,即书中的所有交换主体都被作为理性人来看待,“没有目标取向的,由无理性的情绪冲动所引起的行为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P5)个人之所以会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交换都因为其中有利可图(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就连非理性因素占很大部分的爱情也被他纳入到理性的讨论中来了(P89)。这两个观点是本书的前提,也是贯穿于全文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开始时就将其点名,从而使我们能更有利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一)对微观社会中社会交换的讨论
要了解微观社会中的社会交换,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社会交换”。并非社会中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属于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一个行为要导致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他人的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有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P5)因为这两个条件存在,使我们讨论的范围只限于“价值合理”和“意图合理”的行为中。在明确了社会交换的涵义和其发生的范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即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发生社会交换行为。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以社会吸引和社会报酬作为答案。布劳说道,“支配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源过程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如作为个体目标吸引的情感及获得各种报酬的欲望之基本的过程。这些心理的倾向使它们被看成是已知的,而无须探求他们的进步力量,因为我们只关心他们所产生的社会力量。”(P22)“社会吸引是诱导力量,它使人们主动建立社会交往,一旦形成了交往,社会吸引又会使人们扩大社会交换行为范围”(P22)而社会吸引的潜在意义是对社会各种报酬的期望,即一个基本场景是这样的,如果某一个人期待和另一个人交往以便获得某种方式的报酬,那么这个人将被那个人吸引,他对他所期待的报酬的兴趣使他去接近那个人。而“不管动机是什么,在以下两种期望之间有一种重要的区别。前一种期望是,交往是一种内在性的报酬的经验,后一种期望是外在的利益,如劝告。”为了得到社会报酬(这必须在社会交换中实现),一个人必须证明自己是有吸引力的,从而使别人有意向和他交往,“一个人受他人吸引,对于证明自己对他们有吸引力很感兴趣。因为,他与他们交往并以交往获得他所期待的利益的能力,取决于他们是否发现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伙伴,因而愿意与他互动。他们与他的吸引力,像他对他们的吸引力一样,取决于交往将会获得报酬这种期望。为了唤起这种期望,一个人设法给别人以深刻的印象。在结识和群体形成的初期阶段,人们普遍都试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一个人深刻的印象会使一个人变得吸引力,并且预示着与此人交往会获得报酬。”(P23)布劳在这里引入了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概念(我们也将看到布劳在书中多次引用戈尔曼的观点,并表现出敬佩之情,这使我们有理由将社会交换理论和戈尔曼戏剧理论联系起来看待)。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概念,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影响着另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即使这些评价不太正确),而我们总是希望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布劳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吸引的缘故,而良好的第一印象则有利于原始社会群体的形成。另一个有利于实现社会交换的行为是向别人提供“社会赞同”,因为“人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的决定和行动、意见和建议表示赞同。别人的一致赞同有助于肯定他们的判断,证明他们行为的合理性以及证实他们的信念。”(P72)因为社会赞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它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报酬和社会影响的一个基本源泉。同“印象管理”一样,社会赞同也有利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并且也是社会权力分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进行讨论。
“社会交换”是从经济交换的概念中借鉴而来的(这一点可以从社会交换中“理性人”的假设和布劳对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的比较中看出,P109—113),在经济交换中有一定的交换规则和原则,正是由于这些交换规则和原则的规范和制约,经济交换才得以正常进行。同理,社会交换如想正常进行下去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社会交换的规则和原则又有哪些呢?通过对全书的理解,我们看到,布劳将社会交换中的规则和原则总结为四点:其一是基于信任的互惠性原则;其二是公平性原则;其三是社会交换的不平衡性原则;其四是社会交换中的边际效用原则。对于社会交换而言,基于相互信任的互惠性原则应该说是最重要和最具基础性意义的原则,正如齐美尔所言“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接触都是以给予和回报等值这一图式为基础的。”我们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人和人之间的交换是在信任对方会做以回报的情况下才发生的,因为“这儿所设想的社会交换仅局限于下述行动,这些行动视他人对报酬的反应而定,而且在这些预料中的反应并不马上发生时行动便停止。”(P7)这正如跷跷板一般,规则是必须要在两个人的相互配合之下才能一上一下开始游戏,如果这期间有一人不愿继续配合或中途退出,这个游戏便会终止,社会交换的原则也是如此。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之上,社会交换的公平性原则也对社会交换有重大的约束和指导作用,“有些社会规定了社会利益与个人为生产这些利益而做出投入所应得的报答之间的公平交换比率,共同的规范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发展起来。”这个原则似乎同互惠性原则发挥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换之时所怀有的一种期望,但与互惠性不同,对公平性原则的讨论布劳将之放入了对社会交换的公平比率和现行比率的比较中来。公平正义的社会交换是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社会交换模式,但在现实的社会中却往往是现行比率下的社会交换大行其道,布劳写到“然而,许多群体中的现行比率是从公平比率出发的,对某些人来说,它使得现实以他们的投入为基础的某种公平回报变成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某些人甚至不可能在他们的交换交易中实现现行比率,因为这些社会规范和标准以外的因素也影响着交换过程,尤其是特殊群体中的供求条件以及已经形成的权力关系。”(P181)这并不是说公平性原则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实施的可能)而是它的被破坏的部分以另一种形式被表现了出来,“然而,因为公平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像一种道德原则一样,仅仅规定待遇,在该社区中,第三方将不赞同那个不公平对待处于他权力之下的其他人的人,而公平和公正地对待其他人的人会赢得普遍的社会赞同。最后,内化了的道德标准可能使人们因为不公平的对待了其他人而感到内疚。”(P183)由于公平性原则的存在,使人们对不公平的社会交换产生不赞同和仇恨的心态,甚至在适当的时机有可能出现公开的反抗,“但巨大的权力可以使人们能够阻止那些服从它的人表示他们的否定性情感,它可使人们消除不赞同和不喜欢,如果他们确实发现了公开表达方法的话。”(P184)社会交换的第三个原则是不平衡原则,这一原则的出发点是对均衡原则的讨论,作者写道“有关均衡的论点是,所有科学的理论必须按照均衡的模型去考虑,或者是,任何均衡的模型都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动态。这一论点忽略了一个要点,即社会生活的某一水平上维持均衡的力量在其他的水平上构成了打破均衡的力量。”(P31)最基本的一个事实是个人对于时间的利用,为了获得个人期望的某种报酬,一个人必须放弃A而将时间花在B上,就如有的学生将赚钱视为第一目标,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他必须放弃上某些课或看某些书的机会,“社会交往的某一平衡是由同一交往在其他方面的不平衡造成的。”(P32)社会交换的第四个原则是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其核心内涵是“某一利益的增加量有可能首先造成增长,但最终总是他们的边际价值(即另一个单位对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的一种递减。这个原则是态度分歧的最终根源,没有态度分歧,交换就不可能发生。两个人参加一个自愿的社会交换的原因,是两个人都从中受益,只有在他们具有不同态度时,他们两才都能受益。”(P197)以劝告为例,由于群体成员对劝告的需要和专家顾问对劝告的拥有权,使共同体内的成员与专家顾问的社会交换活动成为了可能,随之而来的“当一个顾问越是越来频繁地接受到一个同事对劝告的需要,他作为对他的劝告的报答而得到的尊敬和服从的价值也就下降了。”(P198)虽然对这一原则的集中讨论作者是放在对群体结构的变化和调节中来的(第七章),但它同时也是社会交换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原则。
当我们对微观层次中的社会交换活动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不应将之视为一个静止不变的过程,事实上它是动态变化的。而这一动态变化的推动性因素就是反抗的力量。我们在这此所讨论的反抗力量,其存在的场景是在具体的个人之间,而非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对于后一种情况中的反抗力量的讨论我们将放在宏观层次的社会交换之中进行讨论。布劳对反抗力量的描述充满了他对辩证法的深刻理解,即他认为当一个事物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时,它的消极之处也会时不时地被暴露出来。在微观层次中反抗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一体化的自相矛盾,其次是共同体成员对公平正义的期望的无法满足。一体化的过程是由相互的社会吸引开始的,而社会吸引又来源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品质”,当他人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时,反抗便产生了。对此布劳解释道“由于我们期望从与一个给人以深刻印象者的交往中获得报酬,所以这种期望中的报酬就使他具有了吸引力。同时,这种期望中的报酬也会使我们依赖于他并服从他的指挥。因为,按照本性,报酬性的社会经验同时产生着社会吸引和社会依赖。自相矛盾的是,使一个人吸引其他人的属性本身也引起了对于依赖的恐惧,恐惧使他们不愿承认他们被吸引。”(P50)而当这种依赖过于频繁时就会对对方产生地位威胁,从而形成地位的分化,但同时这也是个人反抗的开始。其次,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期许如何产生反抗的力量呢?有关这一点我们已在前文中有所论述,这里再做以简单的回顾。不平等地对待他人,会使他人在心理上产生不满的情绪,虽然由于地位权力等的限制这种不满的情绪不会过于公开地表现出来,但还是会通过表示不赞同等行为进行发泄。另外“按照流行的公平标准,只要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仍然服从统治权力,他们就将继续接受不公平的对待(虽然他们和其他人表现了他们的不同意和敌视)”(P184)但当这种不满情绪逐渐扩大并弥漫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时,大规模的剧烈的反抗运动就会产生。
(二)微观向宏观的过渡
探讨社会由微观向宏观的发展,是布劳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即他称之为基本问题的“社会生活怎样被组织成日益复杂的人与人交往的结构。”(P2)但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点是人与人是如何被组织或纳入到一个个的集体之中的,在有了一个集体的基础之后,社会结构才能被发展出来。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交换,这一点我们已在前文做了大致的探讨,一个基本的动机是社会吸引,那么人与人又是如何被组织成集体的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一体化的推动力量。
在个人由于受到社会吸引而发生社会交换之后,更多的人会参与到这一社会交换交换活动中来,社会交换的规模开始扩大,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社会集体具有了最初最原始的形态。为了能够使集体长久地保存下去,就必须使它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提供社会支援的功能和满足个人社会期望的功能。社会支援使得个体在从事社会交换时有了某种自我保障的机制,而这种机制越是对他有用,他对社会支援的依赖也就越强,从而也就会进一步强化他对集体的依赖感,“群体凝聚力是社会支援和规范性控制的一个重要根源,凝聚力的这两种意义是有关联的,因为广泛的社会支援在凝聚性的群体中可作为有效的控制机制。”(P71)个人社会期望的满足,是促使个人加入到社会交换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期望,会自愿地加入到某一集体之中(只有集体可以满足这种期望),比如员工为了获得固定的薪水而为某公司工作。集体生活对他以及他的个人期望的满足决定了他是否会继续留在该集体之中,如果一个人对原有集体的依恋性超过了其他集体对他的吸引,他就会留下来,同时,整个集体的凝聚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在集体被组织起来之后,权力便随之产生了。对于权力的分析向来就是社会学讨论的重镇,但在此我们只想将其作为一个铺垫,我们的讨论重点在于作者对“合法性权威”的论述。权力的产生也来源于社会交换,具体来说他源于社会交换的不平等性。当甲与乙进行社会交换时,他们之间就会有五种可能的情况发生:第一种情况,甲和乙的手上都有各自所需要的资源,此时他们的交换性质是相互的;第二种情况,乙有甲所需要的资源但甲可以在别处获得相同的资源,“这也将导致相互性的交换,然而是在不同的伙伴关系中。”第三种情况,甲能够强迫乙为他提供这种资源。这样,甲将确立他对乙的统治;第四种情况,甲可能学会在没有这种服务的情况下继续生活,“也可能找到一些东西来替代它,这将要求他们改变那些决定着他们需要价值准则。”但是“如果他们不能或不愿选择这些方案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他们就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服从他的愿望,因为他能继续的提供那些依他们的服从情况而定的必要服务,在特定的情景中,提供服务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力。缺少前四种选择规定了一般权力的条件。”(P139)但权力的实行多少都带有点强迫性,这会对集体组织带来一些极为负面的影响,因为“人们可以被迫从事劳动和服从命令,但强迫地使用权力会导致对抗,有时是积极的对抗。”(P230)所以为确保组织的长治久安,必须缓和这种由强迫使用权力所带来的不满情绪,这就要求人们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即“稳定的组织权利要求合法化”。使权力合法化,即在集体组织中形成“合法性权威”,这是使一个组织有效运作的必然渠道,特别是在这个卡利斯马型权威和传统权威已经逐渐淡化,法理性权威已然成为主流的现代社会之中。比如“一个组织的某个管理人员对于下级有某种正式权威,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完成分配给他们的任务的合同义务,他对他们有巨大的权力,因为他手头有法定的制裁办法可以使用,通过这些制裁,他们可以影响他们的职业机会。”(P237)管理人员之所以有权威,是由组织赋予他的,具体来讲是由“合同义务”赋予他们的。如果他们仅仅依靠个人的权力而行事,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只有当他现拥有了合法性权威之后,他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培养出他的个人权威,但这也要受集体组织的制约。合法性权威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组织大规模的集体努力去追求共同承认的目标,这与我们在前文中所论述的社会期望也有关,正是由于众人对于某个共同目标的追求而或自发地或由几个人牵头而组成了一个集体。这是我们想在此处对合法性权威的一个重要论述,想说明的是它是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一环,就像我们滴在车轴上的润滑剂一般,有了它之后社会这辆大车才能飞快而平稳地转动起来。
(三)对于宏观社会结构的论述
在上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下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社会交换以及在此之上的集体组织的形成,下面我们所要讨论的也是本书所要讨论的终极问题,即对宏观社会结构的论述。由于我们在前文已经使用了大段的篇幅来讨论微观社会交换和微观向宏观过渡的过程,所以在对宏观结构的进行论述时我们会尽量简洁一点,即我们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维系宏观社会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根据对全书的理解,我的回答是,维系宏观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中介价值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制度化。
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大时,社会成员之间的直接交换关系就少了,“因为在一个大型社区或整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之间没有直接社会互动,所以某些其他的机制必须传递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而“价值共意就提供这种传递机制。”(P292)各个社会机制之间如何互动,人与社会机构之间如何互动的,这是中介价值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在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价值的指导之下,社会结构中的正常交换是难以想象的,比如个人如果到某机构去办事,这所涉及的是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某种互动和交换,当机构中工作人员在处理客户的问题时,他与客户是不存在直接交换的,客户是为了获得既定的服务而职员则是为了获得机构给他提供的工资。关于这一点,布劳写到“专业的和科层制的超然性的一个主要成分是缺少与顾客的交换关系。”否则的话“交换交易形成了义务,它们使人们不可能坚定不移地遵从专业的或科层制的标准。按照这些标准对待顾客阻止了与他们的直接交换并用集体与它们的个体成员之间以及有时是在集中的一系列简介社会交易取代它。”(P303)间接交换和共同价值在建构社会结构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社会沟通媒介共同价值还承担着“扩大社会交往与交易”的作用。在书中,布劳主要列出了四类社会价值,即“作为团结媒介的特殊主义的价值,作为交换和分化媒介的普遍主义价值,作为组织媒介的合法化价值以及作为再组媒介的反抗理想。”在这些价值中,前两个和后两个都是以相对的关系存在的,即他们的关系是:特殊主义—普遍主义,合法化价值—反抗理想。特殊主义价值和普遍主义价值在不同的群体中是能够相互转化的,在亚群体中是特殊主义的价值保证了他们的集体凝聚力,是普遍主义的价值使他们之间存在权力和地位的分化。关于合法化的价值这一点我们已在前文中做了重点的论述,它是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而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些许的反抗力量,这些反抗力量在开始时可能是微小的不起眼的,但一有机会它就会壮大起来,这就是反抗理想的价值所能发挥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有了这些中介价值,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长治久安,“合法组织在所有时间内都面临着它们永远存在的问题。”它们不可能仅仅只靠这些不断变化的中介价值就可安然无事了,它必须被制度化,“一种合法社会制度的生存若要超过个体们的生命长度则要求特殊的制度。”(P314)制度化就像是我们在做豆腐时点的卤水,只有在稀稠的豆浆中点入了适量的卤水,豆腐才能凝结成形。而只有一个社会中有了制度,它的整个社会体系才会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而不至于“中道崩阻”,“制度化包括了使社会生活的原则一代一代永远存在下去的形式化的程序。”(P315)当然,社会制度的存在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来说维持社会制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这种历史现实在没有文字的社会中,基本上是通过口头传播加以传递,而在有文字的社会中,它基本上是通过书面文献进行传递的。其二是,“对社会制度外在形式的历史性传递进行补充的,是社会化制度中像往常一样给这些形式以血肉和持续生命的基本文化价值和规范的传递。”(P317)第三个因素是“他们扎根在权力结构中”,即“变得制度化了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安排是该社会中的统治群体与他们强烈认同的那些文化价值和社会安排,因为这些群体有权力使它们的信念占据优势并加强有关的社会规范。”(P318)综合起来表述即社会制度的维系是由于基于口头或文献的社会形式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并且经过社会化而内化到个人的价值信念中,同时它必须得到有权阶级的赞同和维护。
行文至此,我们对宏观社会结构的论述也已然结束了,我们了解到宏观社会结构的维系是由于中介价值和制度化过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使得宏观社会结构有了精神上和行为上的纽带。三,对开篇所提问题的回答
在本文的开头部分我们讨论到在查阅了与社会交换理论有关的很多资料之后,我们发现人们往往只是对其中有关微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感兴趣,对于布劳所毕生关注的社会的宏观结构却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在回答这个疑问时我们提到必须先对社会交换理论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走向衰落这个问题进行回答。社会交换理论的出现是因为有些学者不满足于结构功能理论只重视结构而忽视人的作用,所以他们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来建构整个社会。但是他们在分析社会交换时同样存在巨大的问题,这就是将社会中的人过渡“理性化”,他们认为凡是处于社会交换中个人天生都是经济学家,都在算一笔账,这使得这一理论在解释人际关系时趋于程式化,没有灵活性可言。同时在对微观和宏观的处理上社会交换理论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虽然布劳说他在本书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打通微观与宏观的理论界限,给我们展现一个由微观社会一步步构筑起来的宏观社会。但是布劳的理论解释在最后却偏重于认为宏观结构对个人有巨大的影响,而个人的行为到底是怎样与宏观结构发生互动这一点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运用交换理论时总是偏重于微观部分,因为这部分最容易理解,也往往最有针对性。
在社会交换理论之后兴起的是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可以说是对社会交换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同样将关注点放在个人的社会行为上,讨论的重点是在一个网络之中个人是如何透过关系,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这不但影响了个体的行动,也会改变相互的关系,从而影响整体结构。以一种“蝴蝶效应”式的理论思路来理解个人行为对整体结构的巨大作用,使得这一理论“一方面保留了个人是自由意志,一方面又把个人的行为置于人际关系互动网络中观察,强调行动者在做一项决定时有其自由空间,固然有自己理性的计算和个人的偏好,但他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做出行为决定的,他会和周遭的人际社会网不断地交换信息,搜集情报,受到影响,改变喜好。所以行动者的喜好即是“自主”的,也“嵌入”在互动网络中,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先天不足之处。
罗家德 “社会网络分析讲义” 9—10页。
第二篇: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
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关系?
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去发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事和时事。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主题,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时,我们可以选择爱心传递为主题开展教学,整节课以给四川的小朋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为主线,将电子邮件的原理、特点、地址格式要求一起融入进来,使整节课水到渠成,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爱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的选择应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那么怎样的“任务”才是真实的呢?具体地说,任务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教学中,对教材经过一些处理和再加工,设置了一些生活化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名片、请柬,目睹了简单的名片和复杂的名片,比较中学生的欲望高涨,“我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名片或请柬来吗?”,进而“制作名片”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通过为将来的自己制作一张精致而富有个性的名片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想在名片上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也渗透了德育。让任务从生活中来,又用于生活中去,或许他们的语文、数学并不一定学的很好,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是平等的,也许因此而使他跨出了自信的第一步。
三、导入、学习过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1.导入生活化 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信息技术的学习。“生活化”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共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生活化”的新课导入有三种模式,即学生周围环境导入,社会热点导入和生活需求导入。学生周围环境导入就是以学生生活、学习的真实生活,如: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景物,运动场上玩耍的情景等进行导入。如在教学演示文稿----《学校介绍》的制作时,以介绍学校来进行导入,先让学生口头介绍学校,“你对学校知多少?”,学生相互补充,气氛热烈。然后老师通过“现在就让我们的介绍更加精彩!”引入到运用Powerpiont来制作介绍学校的多媒体。社会热点导入就是以近期社会所流行的最热门的话题进行导入。2008奥运会是当前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奥运福娃更是深入人心。在画图单元的教学时,我上了一堂《奥运邮票设计》的综合练习课,把奥运吉祥物“福娃”、奥运会标等图片作为邮面图案,在课上学生兴趣十足,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利用了画图软件中复制、粘贴方法及一些工具的设计了邮票齿孔,既达到了对技能的有效复习与巩固,加深了对奥运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合理运用的能力。
第三篇: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夏洛克
一、课标要求:
1.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有时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4.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5.懂得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规则,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有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二、学习目标:
1.初步树立公平意识,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能够理解公平的重要性,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3.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重要知识点能够理解运用。【课前延伸】
一、基础知识我梳理
阅读课本,找一找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并读一读。阅读P3-P8(我们向往公平),知识点: 阅读P9-P13(为正义高歌),知识点: 阅读P15-P18(责任对于你我他),知识点: 阅读P19-P23(面对责任的选择),知识点: 阅读P23-P29(让社会投给我造成票),知识点:
二、知识网络我构建 【课内探究】
一、课前学习成果交流
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三、考点分析
考点一: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分析: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国家为维护公平正义而采取的措施、公平正义行为、如何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是当前中考热点之一,常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出现。例题:
1.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此类事件受到谴责是因为()
①期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量身定做”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1年,我们身边悄然出现了一批平常但不平凡的“哥”:挺身而出,将撞伤交警的肇事车围住的“逼停哥”;自费创办反毒网站,誓将公益禁毒进行到底的“反毒哥”„„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培养自己的正义感就要
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②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③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分析:“责任”这个知识点,是中考题常考查的内容,常以人物事迹、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人们的行为要求等作为考查背景,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出现。常见设问,先进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志愿者行为有什么意义,你有何感想等等。
例题:
场景一:一位中学生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叫醒我。” 场景二:一位同学拿着不理想的试卷,心里暗暗埋怨:“语文老师上课特没有劲,我一点也不感兴趣。”
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题提示:个别青少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这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影响将来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
解题规律:解答体会感想类试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出要说明的观点。其次,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原因,揭示影响。最后,要联系实际落实行动。
四、经典演练: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冬雪在上学路上,发现马路上的井盖破碎,成了一个陷阱,行人都在绕行,冬雪停下车找了些砖块在危险处围了个警戒圈,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结果她上学迟到了。下列对冬雪的行为评论正确的是()
A.关爱他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费力不讨好,不值得去做
C.超出了自己的责任范围
D.没有时间观念,不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2.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①看到爸爸醉酒驾车,又不听劝阻,小勇及时拨打“110 ” ②小英将同桌小兰考试作弊的事告诉了老师
③小明为给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小刚痛打一顿
④学校取消了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小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因他从学校图书馆偷了一本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某校8(1)班与8(2)班学生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比分只是一分之差。在比赛结束前3秒钟,8(1)班的队员不慎摔倒,8(2)班队员趁机得分,比分反超,哨声结束,8(2)班获得冠军。8(1)班不服,认为不公平、不公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应该重新调整比赛规则,再比赛 B.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要因人而异
C.维护正义与公平必须以遵守规则及其程序为前提 D.讲公平更要讲人情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为,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薄弱环节„„”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工作报告再次把民生问题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这说明改善民生()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能使我国迅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从2011年秋季开始,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启动实施这一计划()
①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的营养健康问题 ②有利于促进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③有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承担卫生监督员的工作。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二)非选择题
2012年4月27日,东营市委书记姜杰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担当成就伟业》的重要讲话:„„一句话,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就是一事当前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奋力开拓。
为学习担当精神,同学们搜集到了孟佩杰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对“担当”的理解。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人物”的荣誉。
【我思考】你认为孟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 答案提示:
(1)她多年来细心照顾养母,体现了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2)她对养母不离不弃,扮演了女儿的角色,积极承担了女儿的责任。(3)她从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养成了负责任的习惯。
(4)她既照顾养母,又刻苦学习,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做到了统筹兼顾。
(5)她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赢得了社会赞成票。【课后拓展】
一、选择题
1.毅然辞去沿海城市年薪百万工作的王晰昧,来到新疆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义务支教,用自己的学识打开贫困牧区孩子的心灵之窗。她的事迹说明()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义务支教、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③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小明在球队与对手比分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远投入篮,赢得一片欢呼,可被裁判误判而未能得分。此时,小明及其队友应该()
①和同学一起表示抗议
②保持冷静与裁判交涉
③因裁判不公终止比赛
④积极寻求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3.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的烟台女孩刁娜,在珠江边勇救落水女子的菏泽小伙牛涛,义务“反扒”40多年被誉为“农民神捕”的六旬村民朱守营„„被这些“山东好人”大爱感动后,你肯定也会做到()
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 ②寻找机会,只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把雷锋精神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④参加志愿活动,在奉献中体验快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公安部在2012年组织打击“瘦肉精”“地沟油”犯罪、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和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三大战役”,全力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和用药安全。如果你发现了这些犯罪行为,应该()
A.事不关己,漠然视之 B.免惹是非,远远躲避 C.寻衅滋事,报复商家 D.积极举报,维护正义
二、非选择题
小魏是某校9(1)班的学生。一天,他在上学途中看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急忙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求助路人呼叫“120"。等医护人员赶到后,他说明了情况,就匆忙地赶到学校,被值班老师登记迟到了。小魏所在的班一直是学校的“文明班级”,同学们对他迟到的事都非常气愤和失望,班长抱怨地说:“因为你的迟到可能会影响我们文明班的评比!”。小魏深感内疚,再三道歉,并把迟到的原因告诉了同学们,班长马上向他表示歉意和认可,同学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小魏同学的言行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作简要概括。(2分)(2)班长和同学们得知真相后的言行表现了哪些优秀品德?(3分)(3)请你简要评析小魏和班长的上述言行。(6分)
三、选一个你最喜欢的“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写一写你最喜欢他(她)哪些品质,打算怎样向他(她),与同学交流。
答案:(1)乐于帮助他人,敢于承担责任。(2分)(2)①理解、宽容他人: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③欣赏他人,赞赏他人。具有正义感;不推卸逃避责任。(3分)(3)对小魏的看法:(3分)①他及时帮扶老人等行为,是积极维护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
②敢于负责任。当他被大家指责时,他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承认错误。
③做到理解和宽容他人。小魏对同学们的指责,表示内疚并道歉。
对班长的看法:(3分)①能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班长能从班集体利益出发,敢于指出小魏同学的违纪行为,是维护集体利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的表现。
②做到理解和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班长能够主动向小魏道歉,并认可小魏的做法,表现出他宽容豁达的胸襟。
第四篇: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学科:初三政治主备:胡江杰校审:胡江杰八 年级:学生姓名:领导签字:
第六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学案
【单元主题】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目标】
1、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3、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知道人因不同的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4、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重点复习题】
1、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2、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承担责任的意义。
4、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追求之一。下列各项能体现社会公平的是()
①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向农村学校、边远学校倾斜 ②小江的自行车被盗,他就把别人的一辆占为己有 ③政府全面启动国家助学体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④为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无论收入多少缴纳税额都应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生活中正义情感和行为随处可见。下列行为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A.同学生活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B.拾到物品,据为己有C.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自认倒霉D.同学与人闹矛盾,为同学大打出手 3“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任。”这是因为:()
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④人都是自私自利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九年级同学周某在帮同学做值日关窗户时,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玻璃。事后,他主动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为教室补换了一块新玻璃。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①有过失后,勇于承认过失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②做事不能失信于人。③是帮别人值日时打碎的,不必承担责任。④承担自己的的过失所导致的后果更能考验人的勇气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5、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职位取消户籍限制,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没有性别、身高、体重、外型、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明确规定中央机关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职位专门用于招考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国家的这一举措()①有利于选拔人才,服务社会 ②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③体现了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④范围太宽,人员复杂,C.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制定的D.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一些有理没钱、打不起官司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无偿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在基层较好地维护了司法公正,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法律援助的实施体现了()A.公平正义B.竞争合作C.权利义务D.公平合作
7、前男子百米世界记录保持者、美国短跑名将蒙哥马利因服用兴奋剂被国际体育仲裁庭做出取消记录、禁赛两年的处罚。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蒙哥马利的行为对比赛是不公平的B.蒙哥马利的行为违反了比赛规则,是非正义的行C.蒙哥马利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他的运气不好D.国际仲裁庭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是正义的行为
8、下列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公平的是()A.小强将别人写的作文署上自己的姓名在学报上发表B.小军在期末考试中靠与好朋友小刚的“合作”获得了高分C.小红因各方面全面发展被同学们评为“三好生”
D.小华将与他人合作的一项科技作品用个人名义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并获奖
9、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是为()
A.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的B.党员和干部的利益制定的10、下列名句不能体现中华民族崇尚正义美德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三、非选择题
1、某销售公司业绩本来不错,员工工资发放执行“高台阶、低差距”原则。个别销售能力强的人觉得多干不多拿吃了亏,跳槽另谋高就。经理为此改变分配方法,使员工的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并且以合同的方式规定提成比例。年终结算时经理见个别推销员提成收入过高,因而不予以兑现。员工不答应,都想拿钱走人,纷纷提出辞职,公司陷入混乱之中。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该公司陷入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个公司陷入混乱的实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你是怎样理解的?
(3)如果你是经理,你的一个下属愤愤不平地说:“我跟某人是同时金公司的,学历一样,干一样的电脑工作,为什么他的薪金比我高呢?”你如何对答?
2、小杰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进入初一时担任班长之职,由于平时行事刚正不阿,得罪了班级里的一些同学。升至初二时,班里进行了班委的改选,小杰落选了。可是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感觉到还是小杰当班长是班级的管理工作开展得较好。因此在老师的协调下,小杰又重新被推上了班长的职位。就在老师和铜门同学期待小杰的出色表现时,小杰却退缩了,看到班级的不良现象,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干大胆管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勇于批评指正同学的错误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和一些同学感到不满,小杰自己也很矛盾„„
若你是小杰最要好的朋友,在小杰如此困惑矛盾之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材料一:2008年元月中旬,一场50年罕见的大雨雪,半个月内席卷大半个中国,到应得的利益。
严重影响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2月6日,河北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的13位农民,顾不上和家人团聚,千里迢迢自费租车赶赴湖南受雪灾最严重的郴州市,要帮助当地民众抢险救灾。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下面是几幅抗震救灾感人照片。
(1)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国政府和海外媒体称赞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社会民众表现出什么精神?
(2)面对这两场灾害不同角色的人承担着不同责任。请列举两个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3)结合青少年崇高使命,谈谈灾后为了振兴中华、重建家园你能做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B 5.A 6.A 7.C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1)该公司陷入混乱的原因一是在分配上失去了公平,二是因为公司
领导对员工的承诺言而无信。
(2)这个公司陷入混乱的实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公平,而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需要公平。这是因为: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
良好的合作,而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失去了公平,合作就很
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
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和统一,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
(3)公平是相对的。薪金公平哟看收入与付出。所以要考察每个人的付出与业绩,再来谈收入,才是公平的。
2、帮助其明确班长的职责,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要用于指出,维护班级的正义,如果对于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态度,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班级的整体利益,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帮助小杰重树信心,告诉他再次当选班长是同学老师的信任,不要辜负了同学和老师的期望;在处理班机事务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等等。
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站在一线科学指挥,抗击灾害 解放军:救助受困群众,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医生:救死扶伤、救治受伤的民众。
全国民众:互帮互助,勇于奉献,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3)崇高使命是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青少年:①要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报效祖国。②树立责任
意识,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为灾区公众服务,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③为了振兴中华,争当志愿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④发扬艰苦奋斗和民族
精神,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第五篇: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2、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调查、访问
2、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看他们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调查了吗?(调查了)谁来汇报一下。
是呀!不管是居委会的干部,还是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打开书翻到40页。
二、学文明理
1、你看见过哪些选举活动?(农村选村干部、居委会选干部„„)
2、在电视里、报纸上看见过哪些选举?(县、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当时的情况怎样?(会场人多,人们既高兴又严肃,又庄重)
师:是呀!因为代表们要慎重的选出自己的父母官,国家领导人,就要庄重严肃。
4、出示课件(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情景)
5、我们小学生参加过什么选举?(班队干部竞选、少代会)
三、开展民主选举知识抢答,在班上或四个参赛组,答对一题加一面红旗。
1、在我国的民主选举中,哪些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人代会代表、少代会代表等是怎样产生的?
3、居(村)委会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4、我们小学生可以参加人民代表的选举吗?
5、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四、师小结
结合比赛结果,教师小结,从这些问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针对家里水费上调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在班上进行模拟听证会。
2、民意测验活动
①设计一份民意调查表
调查主题:小学生要不要统一着装()应该统一()不用统一()可以有一套统一的服装,但不用每天必须穿
②根据所设计的民意调查表,让学生在课外选择不同的调查群体(本校师生、家庭成员、生活区居民、路边行人等)进行调查。
二、谈话导入:民主对话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与群众进行沟通、了解群众意愿的有效方式,也是群众向政府和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今天,我们就来搞一次模拟听证会。什么是听证会呢。
三、模拟听证会
1、确定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水电局局长、主管干部、水电专家、普通群众)
2、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群,根据课前的调查进行陈述。
3、师小结:通过模拟听证会,让学生了解了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制度,听取了各方人士的意见,使决策更加合理,更能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除了听证会是一种民主对话方式,你们还知道哪些也是民主对话。(新闻发布会、民主测验、民主调查等)
活动天地——民主调查
1、把课前准备的民意调查表在小组里进行统计。
2、在班上进行公布,做成统计表,应该统一的多少人;不用统一的多少人;可以有一套但不用天天穿的有多少人。
3、根据调查情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五、说收获:请学生根据两次活动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结合少先队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我给县长(校长)”提建议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完成一份建议信。通过邮局、意见箱等恰当途径送到相关部门。
2、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我的祖国多辽阔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
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中国政区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祖国有多大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
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台湾的美丽和他渊源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台湾,进一步去了解台湾传统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
1、了解台湾的习俗。
(1)课件展示或者图片欣赏台湾的习俗(也可看书上60页的插图)(2)交流看后的感受。
(3)师小结:闽台一水之隔,同根同源,台湾的民俗大多是从闽南传来,和祖国大陆有很多同样的传统习俗,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一年中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两岸民众最主要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因为一年到头工作辛劳的人们,要乘春节期间好好享受一番悠闲,人们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玩好,为此台湾民众在节前忙得不亦乐乎。
(4)请知道的同学演一演台湾人民怎么过春节。然后大屏幕上出示教学用书资料袋中的《台湾人民过年》。
(5)你还知道台湾与大陆有哪些相同的方面?节日风俗、、饮食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
(6)师补充:如:速冻食品中的汤圆,快餐食品中的台湾方便面,餐馆中的台湾菜,台湾电视剧,台湾新闻节目等。
2、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
(1)了解台湾故宫博物院、孔子庙。大屏幕展示博物院和孔子庙内部结构。
(2)简单了解台湾作者写的一些书。比如:蔡志忠的漫画或者其它文学作品、青少年读物等。
三、两岸情深
师:同学们,台湾和祖国大陆虽有一峡之隔,可它隔不断我们的血脉相连,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无法阻隔的,请读于右佐的感叹吧——(书61)
1、自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