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

时间:2019-05-14 03: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

第一篇: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

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1)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强调过程性,关注个性的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整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及时的给学生积级向上的评价。不但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而且是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真正展现新时代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关键词:激励 及时 多元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达到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要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强调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的根本变革。

1、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众所周知的“举左手和右手案例”告诉我们既然学生站起来,就要让他体体面面的坐下去,以使他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的,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

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然,激励也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2、及时——学生评价的“匙”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怎样艺术地鼓励学生,又怎样科学的评价学生呢?及时给学生的一声赞许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一把“匙”。

口头评价是一种及时的评价,它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黑龙江宁安实验小学尹玉兰老师班里有一名留级女生,学习吃力,常常受到批评,精神压力大,每天总是用怯生生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一天,她的字写得特别认真,尹老师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进步。”放学后,她跑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今天老师和我握手了,我敢和老师说话了。”从此以后,孩子的目光不再躲避老师,每天有说有笑,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却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生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开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实行成功教育。

教师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母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及时有效的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多元——学生评价的“尺”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Howard?Gardner)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考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他试图拓宽人类的潜力,并严肃地指出,一个人的智能不能以他在学校环境中的表现为依据,而是要看这个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1)新型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评价,也是评价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纸和笔的测验,偏重于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却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的、动态的情景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及广泛的背景中,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记录、分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品质、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创造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实验学校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行为习惯”考查中,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将一把扫帚放在教室前面显眼的地方,让被测试的学生走进教室,观察学生是否将扫帚放回原处。在“心理品质”测试中,主要观察学生能否大胆展示特长。在“沟通交流”考查中,除考查学生如何发表见解外,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倾听别人的见解,并做出自己的评价。在“社会责任感”考查中,让学生讲讲2001年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情,谈谈本市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及对策,以此考查学生对国家及社区关注的 程度。

以往的考试,主要是纸笔测验,而且是一次完成。而如今,增加了许多操作性、实践性的内容。如二年级数学测试,要求学生量出小组每个人的身高,并记录下来。到操场上量一量20米有多长?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艺术课的试题是,用歌表演的形式表现美好的春天,用熟悉的乐器演奏一首喜欢的乐曲。让一年级的学生听音乐《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说说音乐里有哪些小动物,并且画出来。科学课让学生讨论“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能用什么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让学生做实验,将乒乓球、鸡蛋、暖壶木塞、蜡烛、玻璃等物品按沉浮分类。检测桌子是否放平了?请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评分标准中增加了“兴趣浓厚、富有情感、表情丰富”等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评价,关注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过程和方法,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许多实验学校,考试还可以不限定在某一时间,而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方法一改变,思路大大开阔。浙江某实验学校设置了三类试卷,即自主答卷、合作答卷,复习题、探索题、谋划题,综合运用题,歌表演题等。开放性试题由教师编制测试卡片,让学生抽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进行答辩、讲解,学生评分,而且提供再次解答的机会。有的学校采取分项考试和分散考试的办法,还有的实行多种水平的分层分卷考试,还有的可以重考和免考。增加对话性题目,使题目变得轻松活泼,具有激励性。如一年级语文试卷“连一连,细心点,你一定能做对。”“看一看,写一写,你一定能写对。”“找朋友”、“给语词找家”等。

这样的考试,无论是观念、内容、方法都是全新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在对考试结果的处理上,也有很大的改变。小学实行等级制,不公布学生成绩,不排名次,全面分析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改进要点,帮助学生制定改进计划。

评价结果的表述,不再只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而是全面地刻画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知识背景、经验、认知特点、思维水平、数学理解、数学才能及其发展过程和数学能力倾向等,还包括一些说明和建议,如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适合学什么、做什么等。它是改进教学的一种参照,是学生终身学习历程中的一种记载。教师极其认真慎重地对待每个学生平时考试、测验的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式中,教师也不断地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成长记录袋

实验学校在传统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同时,使用了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在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等学科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 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客观存在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

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实验学校还通过“档案袋”、“收获袋”等方式,收集起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一件件实物,一篇篇作品,最满意的作业,自画像、寻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学、一题多解、相片里的故事、与各科学习相关的资料、小制作、习作随笔、家长反馈卡、小组评议、统计图表……还有的学生作业做错了,老师鼓励他再做一次,然后将两次或三次作业装订在一起,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进步,而“作品集”、能力汇报会、学习成果展览更是从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如今,立体动态地评价学生,已经成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评价,相比那种板着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了学生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在记录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厚的兴趣。收集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提高过程,每个袋子都是沉甸甸的。捧着它,学生心中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有的学生甚至抱着档案袋又亲又笑。

(3)多主体评价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一般说来,多主体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如学生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家长评价学生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第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能主要是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让家长对学生具体的学科学习进行评价,家长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样做还会造成家长感觉教师推卸责任,教师感觉家长不负责任。同样,学生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三,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第二篇: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

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

上一篇 / 下一篇2010-09-25 10:17:38 / 个人分类:添加

查看(14)/ 评论(3)/ 评分(5 / 0)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强调过程性,关注个性的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整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及时的给学生积级向上的评价。不但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而且是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真正展现新时代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关键词:激励 及时 多元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论文百事通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达到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要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强调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

观、人生观、质量观的根本变革。

1、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众所周知的“举左手和右手案例”告诉我们既然学生站起来,就要让他体体面面的坐下去,以使他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的,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课,每一

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

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然,激励也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2、及时——学生评价的“匙”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怎样艺术地鼓励学生,又怎样科学的评价学生呢?及时给学生的一声赞许

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一把“匙”。

口头评价是一种及时的评价,它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黑龙江宁安实验小学尹玉兰老师班里有一名留级女生,学习吃力,常常受到批评,精神压力大,每天总是用怯生生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一天,她的字写得特别认真,尹老师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进步。”放学后,她跑

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今天老师和我握手了,我敢和老师说话了。”从此以后,孩子的目光不再躲避老

师,每天有说有笑,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却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生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开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前

提下,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实行成功教育。

教师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母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及时有效的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多元——学生评价的“尺”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Howard??Gardner)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考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他试图拓宽人类的潜力,并严肃地指出,一个人的智能不能以他在学校环境中的表现为依据,而是要看这个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在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1)新型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评价,也是评价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纸和笔的测验,偏重于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却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的、动态的情景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及广泛的背景中,通过

多方面的观察、记录、分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品质、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创造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实验学校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行为习惯”考查中,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将一把扫帚放在教室前面显眼的地方,让被测试的学生走进教室,观察学生是否将扫帚放回原处。在“心理品质”测试中,主要观察学生能否大胆展示特长。在“沟通交流”考查中,除考查学生如何发表见解外,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倾听别人的见解,并做出自己的评价。在“社会责任感”考查中,让学生讲讲2001年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情,谈谈本市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及对策,以此考查学生对国家及

社区关注的程度。

以往的考试,主要是纸笔测验,而且是一次完成。而如今,增加了许多操作性、实践性的内容。如二年级数学测试,要求学生量出小组每个人的身高,并记录下来。到操场上量一量20米有多长?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艺术课的试题是,用歌表演的形式表现美好的春天,用熟悉的乐器演奏一首喜欢的乐曲。让一年级的学生听音乐《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说说音乐里有哪些小动物,并且画出来。科学课让学生讨论“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能用什么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让学生做实验,将乒乓球、鸡蛋、暖壶木塞、蜡烛、玻璃等物品按沉浮分类。检测桌子是否放平了?请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评分标准中增加了“兴趣浓厚、富有情感、表情丰富”等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评价,关注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过程和方法,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许多实验学校,考试还可以不限定在某一时间,而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方法一改变,思路大大开阔。浙江某实验学校设置了三类试卷,即自主答卷、合作答卷,复习题、探索题、谋划题,综合运用题,歌表演题等。开放性试题由教师编制测试卡片,让学生抽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进行答辩、讲解,学生评分,而且提供再次解答的机会。有的学校采取分项考试和分散考试的办法,还有的实行多种水平的分层分卷考试,还有的可以重考和免考。增加对话性题目,使题目变得轻松活泼,具有激励性。如一年级语文试卷“连一连,细心点,你一定能做对。”“看一看,写一写,你一定能写对。”“找

朋友”、“给语词找家”等。

百事通

这样的考试,无论是观念、内容、方法都是全新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在对考试结果的处理上,也有很大的改变。小学实行等级制,不公布学生成绩,不排名次,全面分析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改进要点,帮助学生制定改

进计划。

评价结果的表述,不再只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而是全面地刻画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知识背景、经验、认知特点、思维水平、数学理解、数学才能及其发展过程和数学能力倾向等,还包括一些说明和建议,如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适合学什么、做什么等。它是改进教学的一种参照,是学生终身学习历程中的一种记载。教师极其认真慎重地对待每个学生平时考试、测验的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有针对

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式中,教师也不断地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成长记录袋

实验学校在传统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同时,使用了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在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等学科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反映

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 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客观存在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

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

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实验学校还通过“档案袋”、“收获袋”等方式,收集起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一件件实物,一篇篇作品,最满意的作业,自画像、寻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学、一题多解、相片里的故事、与各科学习相关的资料、小制作、习作随笔、家长反馈卡、小组评议、统计图表……还有的学生作业做错了,老师鼓励他再做一次,然

后将两次或三次作业装订在一起,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进步,而“作品集”、能力汇报会、学习成果展览更是从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如今,立体动态地评价学生,已经成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评价,相比那种板着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了学生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在记录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厚的兴趣。收集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提高过程,每个袋子都是沉甸甸的。捧着它,学生心中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有的学生甚至抱着档案袋又亲又笑。

(3)多主体评价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

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

我。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一般说来,多主体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如学生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家长评价学生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

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第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能主要是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让家长对学生具体的学科学习进行评价,家长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样做还会造成家长感觉教师推卸责任,教师感觉家长不负责任。同样,学生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

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三,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

和不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我们教师要反思两点:一是评价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是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了。二是评价是否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不断的思考和创新评价,才能促使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才可能培养出新时代合格的公民和人才,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篇:解读新课改

义务教育学科标准解

——2011年版新课标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主科和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

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

有关负责人指出,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同时,为了使母语教育符合不同年龄孩子特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回归传统:学生应学写毛笔字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培养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老师们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以地理学科为例,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PS: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

2、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应在认真总结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按照民主、科学的程序进行。为此,教育部特别设计了以下工作程序。

一是开展实验情况的调研。2003年和2007年,先后组织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来自国家级实验区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约11.7万人的大规模调查,全面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

二是确定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修订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三是加强力量,建立机制。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共遴选了172位专家,组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

四是组织开展修订工作。2004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重点加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2007年根据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开始对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为贯彻落实有关任务要求,再一次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是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过程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深入教学一线跟踪研究,召开近千场(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修订工作基本结束后,向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11家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征求关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得到反馈意见两万余条。同时还向近三年对课程建设提过建议的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了意见;就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以及地理课程标准向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分别征求意见;就有关学科课程标准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征求了意见。

3、看来各学科课程标准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请问最后对修订结果是如何把关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为保证课程标准修订结果的科学、适宜,特别安排了审议环节。审议工作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参加审议工作。另行组织了包括课程、学科教育、学科、德育等学术领域的专家和来自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研人员、教师、校长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审议组,共154位。其中,两院院士和著名学者20余人,一线特级教师36人,保证了审议工作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第二,严格审议程序。设计了综合审议、学科审议、再综合审议、投票表决的基本程序,并严格按照这一程序开展审议工作。与以往仅重视学科审议不同的是,这次特别强调了综合审议,对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学科和学段间的衔接、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整体把关。

第三,加强专业咨询,提升审议质量。审议中,教育部特别提请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专业咨询,参会的24位院士和著名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4、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如何进一步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答: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如何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据了解,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写字量做了调整。请您介绍一下调整的原因和考虑。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母语教育非常重要,但其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必须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依据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学生语言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6、课程标准修订后课程容量与难度上有没有变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下一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教育部对落实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二是根据修订后印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科书的修订和审查工作。三是要指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四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五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六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切实解决好师资、实验仪器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第四篇: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范文]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具体而言,包括:

1、道德与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用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达。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此外,还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这是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所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显性、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对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

地理备课组 唐炜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行为来培养人才,学生要以科学的学习观(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来进行自我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应当是一个指挥棒,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显然,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我们的改革有点“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平时的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改革再怎么好,老师和学生还是要面临一张卷子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成绩高的是好学生,对老师来说,班级成绩差就代表自己的教学水平差。最后我们又不得不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阿基米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我以为,一套科学的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是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上升的支点。而这一点也早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们的同行也做了许多的探索,今天我就学生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思考一:看现实,找本质

镜头1:镜头2:镜头3:镜头4:(多媒体,略)《思考二:他山之石

以上的评价从表面看似乎没有瑕疵,可是深入思考,这些评价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观。新课改要求必须做好两个转变: 一要改变学生评价的理念。要改变评价理念,首先要更新学生观,要把学生作为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对待,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其次,要更新评价观,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甄别与选拔,注重的是知识学习,评价态度要求冷静客观,评价整体划一;新课改要求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重视对学生的诊断与帮助,重视全面育人,态度上要充满人性关怀,评价要由单一向多元、个性化过渡。

甘肃省天水市廿十里铺中学除过考试评价之外,还从以下方面来评价:作业——作业已经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外,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业开始进入学生的学习中;成长记录袋——在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创造了诸如学习活动记录卡片(分门别类记录)、每日反思语录(每晚睡觉前写)、心得体会薄(有感而发)、单元小结册、成长白描记等多种记录观测学生成长变化的方法,成为当前中小学学生评价的一大亮点。在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开始改变教学语言,更多地运用激励、尊重、赏识的教学工作语言,关爱学生,倾听学生。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上写评语时,教师开始运用描述性、激励性的语言,变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变定性结论为温情寄语式的叙述评语,倾注了人文关怀,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二是要改革以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新课改倡导开放型考试,不片面追求客观、准确性,强调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采用考试的方式上要探索时间(不是120分钟,可以是几天)、内容(如:考试的内容的可选择性和答案不确定,不是唯一答案)、情境(如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合作完成)、命题权(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命题)等方面的开放性,要正确认识与处理考试的结果(如事后百分制度、自我纠正分数)。三是要重视和形成个性化学生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甘肃省的一些学校,在学生的评价方法上,开始打破传统纸笔测试、分数评定、重在排名的单一做法,加人口试、面试和实践创新能力等考查项目,并探索出了采用“成绩+评语+等级”的成绩评定模式(这三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如甘肃省天水市廿十里铺中学,考试形式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可以有:选考、免考、多次重考(成绩不理想者);开卷考试有:演讲、朗诵、表演、制作、创造、背诵、研究性学习等。考试试题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以由学生命题(经教师组合)的多样性考题;可以由学生抽签随机考试(用于开卷),有必答题、有选做题、也有一次考试的多套试题,由学生选做一套;考试时间有固定时间(期中、期末),也有随机时间(早读、自习、上课期间等,主要用于多项测试)。三.可否攻玉

(一)面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 论指出:每个人都同时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对学生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而忽视个体差异。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改革考试制度

我们应把考试形式的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突破口。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试分数仅仅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教师教学得失,从而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考试以后,不排教师名次,不排学生名次,只要求教师做好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并认真讲评试卷,为学生补上缺漏的知识。

在考试命题上,注意测试的评价目标层次与教学大纲要求层次相一致,力求体现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的内容上要作到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编排合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难易不同的试卷,让每个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体现评价的促进功能。我们还可将考试分为书面闭卷和综合实践题课外开卷两部分。课外开卷突出四个原则:即学生主体性原则、贴近生活原则、科学探究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在内容上,充分考虑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在阅卷评分时,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评分时统一从宽把握。

2、开展等级评定

在评定学生时,可以把德智体美劳整合成具体的评价项目,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例如,可以分为5项,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为劳动素质。每项素质包括5至6个子项目。评定操作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日常学习、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的各项表现来评定学生。通过每周的考核结果汇总,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表现有所记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则起到激励作用,对于该周表现差的学生也是一种警戒,以促使他下周努力。评定的步骤分别为自评、集体评(利用周会课)、任课教师评(利用平时的上课记录)、班主任评、家长评五个方面相结合。每周评出优、良、中三个等级,每月一大总,向家长通报情况,学期末的“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也据此选拔。等级评定方法,要克服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弊端,使学生可以在若干方面争得优秀、良好。既发展个性特点,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批评、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便于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关心他人,团结互相的好风气。

3、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因为组织参赛的过程就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如校园歌手大奖赛、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运动会、书法绘画等比赛,都是培养特长生的好机会。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设立一定数目的“奖章”,如体育活动,我们就设“体育章”,文艺活动就设“艺术章”;学习竞赛活动就设“学习章”,生活自理活动就设“自理章”。活动结束后评比、总结、奖励。评出“单项积极分子”。再如保洁、劳动、值日、体育、图书管理,经典诵读等多项活动的积极学生,都作为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奖励,扩大奖励面。

另外,对于个人特长的认定,我们应该把结果认定,同平时形成性的认定相结合。而且更加重视日常的、多项、多次的活动组织及表彰奖励,因为培养学生提高素质是在平时细致的教育过程而不在最终。

(二)针对不同的学科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学生学科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是新课改的最直接的实践者。各学科应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建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学科评价体系。各学科评价方案中都应该包括具体的评价指标、操作细则、学科成长记录、学生过程性评价初评表和过程性评价总评表。应该坚持综合评价和学科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学科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尝试建立了“学生发展性个人成长小档案”

“成长小档案”能比较充分地展示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反映学习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使每位学生获得自信。①评价的主体多元互动性:成长记录袋中有一些内容是学生自评、互评自己满意的作品;还有教师日常评价、家长平日和假期评价等内容,让学生在与伙伴交流、与家长、教师对话中不断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②评价内容多样化:一张试卷、一份与课文有关的联想材料、一份调研报告„„成长记录袋中评价内容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它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优势和不足,对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成长状况都进行了记载,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③评价过程的开放性:成长记录袋所记载的材料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内学到的,而且还延伸到社会、家庭中。为使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个性正常的发挥,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评价自己。

2、尝试期末考试免考制

平时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免试学生只需要经过如下程序:①个人和家长提出免试申请②班级民主推荐③平时作业综合评定为A。这是给学生的荣誉,激励了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也实行了过程性评价。

3、尝试“学科发展性评价”:

①评价内容上从听、说、读、写和学习行为五个方面采用等级评价方式来认定,除了知识点要掌握外,还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情感的养成,既有书面测试,又有口试,对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参与合作均进行评价。②评价方法上注意测试性评价(测验、听写)与非测试性评价(观察、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改进学习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考试结果不满意,教师应允许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了原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以鼓励性的评语,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种“延后式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结束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我们要通过改革和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是泥土我们要把它烧成砖瓦,是矿石我们把它百炼成钢,是金子我们让他闪闪发光,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人才辈出、百花满园。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具体而言,包括:

1、道德与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

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达。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此外,还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收集和分析放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

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这是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所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显性、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

第五篇:广西省南宁市新课改解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录 简介 2 原因 3 改进内容 4 突出变化 5 课改难点 6 遵循原则 7 师生关系 8 重修规定 9 教材变化 10 学习难点 简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原因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改进内容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突出变化

从长远看,这一轮高中课改对传统高中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但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需要的是看准方向和坚定信念。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为了有利于学生选课,教育部把高中课程分为8大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一部分);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一部分);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学生只要“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至于在一个领域内学哪门课,学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选语文而不选外语。

新课程还将同一学科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教科书也按模块编写,一般一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选思想政治,还可进一步选《经济学常识》模块,或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其他模块。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实也是为了与学生选课相适应。课改难点

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这其中,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有家长的问题,家长期望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能满足吗?还有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新课改的方向是对的,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但在短期内完全“达标”是不现实的,说“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有道理的。

就目前而言,我们应当积极去做的是: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的意愿选课,学校要探索有利于学生选课的“走班制”教学模式,《通用技术》课程要认真开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要做好并发挥作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衡量新课改到底有没有真正启动的主要标志。遵循原则

1、新课改应遵循基础性原则

2、新课改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3、新课改应遵循民主性原则

4、新课改应遵循个性化原则 师生关系

10到12人 配备一导师

课改后,高二第一个学段学完,新生将逐渐接触选修课学习,这也是他们和之前学生最本质的区别。今后高中每10个到12个学生将配备一名专门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计划、发展方向、选修课程。

今后的高中学习将重点培养学生志向和愿望、公民意识、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等六方面的能力。在三年8大领域15个科目的学习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分别选择文理、艺术类、研究类或技术类模块的学习。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将由学生和导师、家长共同研究决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去渗透,在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管理中应该体现。本文提出了在新课改形势下,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富有人道精神,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人文素材,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构建表现人文精神的平台。重修规定

可补考重修

在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选修课程比例只占总课程的1/5。但选修课开始后,由于学生可在每个学习科目中选择不同的模块,因此传统的行政班将在选课制下被打破。选课后,学生将在不同模块学习中形成新的班级,也就是“跑班”上课。因此,今后每名高中生将拥有自己的个性课表。

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必修和选修课程累加学分不低于144分方可毕业。目前一个模块学习为36学时,共两学分。如果学生在某学分考试中没有通过,可参加补考。补考不过则进入学分重修环节。

目前针对高中课改后的会考制度正在研制中。今后的高中生,将通过会考、学分修习和综合素质评价得到整个高中学习的总成绩。教材变化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以北京市举例),目前全市各区县使用的教材已基本确定,除政治、化学和体育全市采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各区县根据安排选用指定的一套教材。北京市高中课改选用的教材多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地图出版社、岳麓书社等出版的教材也入选了此次高中课改。

课改后学生教材也将按模块进行设置,因此部分学科教材数目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但“学生实际修习内容总量和过去比变化不大。”过去学生教材以学期为基础,课改后一个学期等同于两个模块的教学时间。

本市高中以往教材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代发展课改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现当代知识内容。“教材选择和结构设置,更倾向于时代性,使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发展。”

语文教材的新变化:网络语言进入语文书

北京高中语文课改选用的教材包括北京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两种。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门头沟、顺义、昌平、延庆、平谷9区县语文将选用北京版新教材,崇文、宣武、海淀、丰台、房山、燕山、密云、怀柔、大兴、通州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教材。

北京版新语文教材变化: 作为北京版语文课改教材编委之一,北京市东城区语文特级教师薛川东介绍,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新鲜的网络语言》首次将当代著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学生们将在语文书中见到“:-)”、“:-(”等熟悉的网络符号。

课程改革后如果学生要参加高考,要学完9本语文,至少修完18个语文学分。必修系列的教材编写以“文体阅读”为线索,而选修系列则根据“专题阅读”引导学生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高三继续学习自由选修模块,包括“交际语言应用”、“通俗文学”等。

人教版新语文教材变化: 与过去的语文教材相比,人教版新教材撤掉了一些说教性的文章,更加强调了新收入作品的文学性。为配合高中课改,人教版教材将给学生配发辅助光盘和参考书。光盘与课本同步,介绍每篇文章的背景、作者等内容。参考书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海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人教版课改教材将过去3年要讲的内容,压缩到1年半讲完,因此普遍感觉教学“密度”加大。学习难点

新的高中课程中,学生将通过8个大类的学习领域修完144个学分,并通过高中会考,才能毕业。而与以往高中分为期中、期末考试不同,今后每学期考试次数将根据学生本学期研修的模块数量而定。

新课改将原有高中课程分成8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又划分若干模块,今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将从以学期为单位转变成以模块为单位,这将使老师面临很大压力。

“按模块时间安排,则现在的教学紧迫度将会增加。”模块教学也将增加学生的考试次数。但为避免学生因节奏过快造成的学历疏漏,在高中模块教学中,部分学习内容难度将略有下降。

新课改解读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下载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解读(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作文《我看范仲淹》

    我看范仲淹 作者:何凯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一生真实的写照。 范仲淹,他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百姓奔走效劳,他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四川普通高中新课改 将评价学生六大素质(本站推荐)

    四川普通高中新课改 将评价学生六大素质 今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课改将正式拉开序幕。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操作?学籍管理会否发生变化?近日,省教育厅下发了有关新课改的实施意见,进......

    新社会保险法解读之:我看养老保险

    [导读]:新社会保险法有不少突破和创新之处,如:养老医保异地漫游、工伤费用先行垫付、失业人员也能享受医保、全职太太生小孩有报销等等。那么对于人人都必需面对的养老问题,此次......

    六看六评价

    “六看六评价”,全面掌握乡镇领导班子情况太白县在乡镇换届考察和班子研判过程中,采取“六看六评价”的方法,重点对乡镇领导班子在学习培训、推动科学发展、处置突发事件、为民......

    我的学生评价方案

    2017-2018学期一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城北中学小教部 一年级一班 数学 王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

    如何看头颅CT解读

    一、检查方法 颅脑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断面。横扫多采用以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眦联线)为基线,依次向头顶扫描10个切层,层厚10mm,层距10mm.根据病情平扫之后再行增强扫描。......

    在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是

    在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是:“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其中学生的操行评语就是学生评价......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一般性的教学评价 1、评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