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举报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内部举报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一、案情:
甲、乙、丙为某公司派驻A地的业务员,乙是A地销售业务的负责人。1998年初因工作调整,甲调往B地开展业务,后甲将其在A地办理的业务同丙进行了交接。1998年4月甲以B地业务客户的名义,将原A地客户的货款5000元电汇至公司帐户。同年10月乙、丙认为甲有约15000元的货款没有交接,便以A地业务处名义,向公司领导写了一份报告,乙、丙在报告上签了名字。公司根据这一情况,在让甲核对帐目期间,甲认为乙所反映问题不实双方发生纠纷(已诉讼处理),甲一直未上班。后公司两次通知甲如有经济事宜,到公司保卫处书面讲清,并重新分配工作,但公司一直未与其进行核对。甲认为乙、丙系捏造事实、侮辱诽谤,而公司则以乙、丙二人包庇纵容,均侵犯了其名誉权,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丙及公司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10万元及其误工收入2万元。
二、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指以侮辱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败坏他人的人格或以诽谤方式隐瞒真象,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以诋毁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尊严,致使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的过错行为。
本案甲由于工作调整,未能及时全面的移交工作并说明情况,致使业务接收人乙、丙对其移交工作产生疑问,并将有关问题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反映,属于其应尽的工作职责,也是公民正当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不属于故意捏造也不存在非正常传播,其行为不存在违法性,因此甲主张乙、丙侵犯其名誉权的主张不予支持。甲所在公司未能及时落实乙、丙反映的问题,并告知甲已上交的部分货款,属工作方法欠妥。公司虽两次通知甲到公司保卫处报到并重新分配工
作的行为,虽然提出“如有经济事实”书面讲清的要求欠妥,但属于正常行使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管理权,亦不构成对甲名誉侵权。因此法院判决驳回甲的诉求。
三、分析:
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权。《贯彻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8月7日法发[1993]15号)第七条关于侵害名誉权责任如何认定的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上来认定。”
因此本案中乙、丙、公司的行为是否侵害了甲的名誉权,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损害后果。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一般有三个方面:名誉损害、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
在名誉损害方面,受害人只要证明有损害名誉权的行为存在即可,不需证明实际损害的发生,因为根据一般人的经验可以推断其损害后果,法律并不苛求原告人提供名誉损害的事实依据。精神损害则是指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精神利益的损害,因为不同的人精神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在确定精神损害程度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受害人的外部反应是否强烈,还应考虑此
种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可能给受害人造成怎样的精神痛苦。就本案来讲,甲提交了医院门诊病历证明其“精神压力过大、神经性头痛等”名誉及精神损害后果,另甲还提供了一些媒人的证言,证实在介绍对象时女方听说甲存在经济问题而介绍对象未成,以此证明被告侵权行为对其造成的不良的社会影响,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10万元,应当讲证据是不充分的。
在财产损失方面,甲应负主要举证责任。就本案讲,甲所要求的经济损失主要是误工收入,一是影响的业务提成、二是其停止工作期间的经济损失。而甲主张的依据则是其自己制定的一份营销方案,而未能提供其它证据,不应予以支持。且甲的该项主张涉及其与公司间的劳动关系,与本案非同一法律关系,可另行主张。
(二)行为的违法性。•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方式的主要有两种:侮辱和诽谤。本案中乙、丙所写的报告中,反映甲有部分货款没有交接,要求公司领导核实。且就在该案中所查明的事实看,甲也确有部分款项没有交接清楚,如其在交接后,又在B地以B地客户的名义,将A地的货款汇至公司。货款原告称已支付了房租费、广告费等,先不考虑其真实性,但其将所付款项的票据,未在财务报帐处理。因此乙、丙写报告向公司反映甲货款交接不清的问题,要求公司核实,不能认定系捏造事实对甲进行侮辱诽谤,且乙作为公司驻A地的业务负责人、丙作为甲A地业务的交接人,有义务和责任就有关问题向公司进行汇报,因此乙、丙写报告的行为不存在违法性。
另从甲所主张的公司侵害其名誉权的证据,即两份通知的内容分析,只是通知其到保卫处,以便于以后的工作安排,如有经济事宜书面讲清。并未认定甲存在其所述的“贪污、挪用”行为。且甲亦承认对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至今公司未作出结论,因此甲以此认为公司侵害其名誉权证据不足。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02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9月15日起施行)第四问,“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对其管理的人员作出的结论或者处理决定,当事人以其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损害后果中的名誉损害和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的损害,对其认定,往往需要通过推定方式完成,但这种推定应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并不是主观臆断或者毫无根据的推测。就本案讲,乙、丙写报告的行为在不能认定其违法性的前提下,亦无法认定被告行为与原告所主张的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且原告主张的经济损失涉及甲与公司间的劳动关系问题。
(四)侵害人主观的过错。侵害名誉权所要求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就本案来讲,甲只要证明乙、丙存在过失即可。本案诉讼中甲称,被告乙因私怨而诽谤,但就双方所争议的报告来看,只是反映了货款交接不清的问题,且根据审理查明的情况,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基本存在的,不能认定报告系对甲侮辱诽谤,因此可以排除乙、丙故意或过失损害原告的名誉。另公司未及时对报告的所反映的问题做出结论,以致甲与乙发生矛盾,只能说明公司工作方法欠妥,但仅以公司的两份通知认定侵害甲名誉权的故意或过失,证据不足。
综上所述,不能认定乙、丙写报告向公司反映甲货款交接不清的问题的行为违法性及主观过错,亦不能认定原告所认为的侵权行为与其所主张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认定乙、丙、公司侵害甲的名誉权,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第二篇:针对事实发表声明是否会构成名誉侵权
针对事实发表声明是否会构成名誉侵权?
案情简介
胡女士、陆女士均系A小区业主,物业公司系A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因胡女士、陆女士在房屋装修过程中与物业公司产生纠纷,胡女士、陆女士为此起诉至法院,经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诉讼请求。2016年10月14日,胡女士、陆女士在物业公司办公室与物业公司管理处主任李先生发生肢体冲突,李先生拨打电话报警,当天在派出所双方达成《治安调解协议书》,胡女士、陆女士支付李先生损失2.5万元。后胡女士、陆女士对公安机关处理上述纠纷中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被法院予以驳回。针对双方上述冲突,胡女士、陆女士在A小区业主QQ群里发表了言论,其他业主纷纷发表意见。后物业公司于2016年11月9日作出《关于个别业主在QQ群中捏造“物业打人”事件的证明》,并在小区岗亭、电梯等显要位置张贴以告知小区业主。告知内容主要是:自2016年10月17日起,本小区XX幢X楼某两户业主在业主QQ群等公众场所屡屡捏造、散布“物业打人事件”等不实言论,煽动业主与物业产生对立情绪,对小区和谐环境造成影响,针对此事件说明如下:2016年10月14日上午,XX幢X楼某两户业主到物业管理处主任办公室就违规装修整改事宜索要赔偿,管理处主任人情接待,在谈话期间,其中一位业主突然将水杯里的热水泼到管理处主任脸上,并对管理处主任进行殴打(有照片及派出所出境出警证明),造成管理处主任软组织挫伤、肌腱损伤(有医院诊断书、监控录像、派出所出警记录),被公安机构严肃处理后,在QQ群仍然捏造不实之词,中伤公安机构、物业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开发商。此XX幢X楼某业主在向物业提出占用公共绿地、扩大自家北面院落等侵害全体业主利益的要求被拒后,多次冲砸物业管理办公室、向物业人员发送辱骂短息及恐吓短信、殴打物业人员、捏造散布不实言论,打着物业管理不公的旗号煽动不明真相的业主共同抵制物业。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言论自由必须在其合法的边界范围内,不得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等。物业公司支持业主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解决问题,但对不够小区利益、损害小区业主利益的行为,物业公司坚决制止。XX幢X楼某两户业主在QQ群里捏造、散布的不实言论,给物业公司员工、企业品牌和声誉带来的侵害,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后胡女士、陆女士认为物业公司的该证明侵犯了其名誉权,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停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本案中,原告胡女士、陆女士系因房屋装修与被告发生纠纷,针对装修纠纷原告已诉至本院,本院经审理后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也是由于装修纠纷,原告与被告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经公安机构处理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原告赔偿被告工作人员2.5万元损失。此后原告在小区业主QQ群里对上述事件发表言论,给被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被告的行为是否侵犯原告名誉权,本院评析如下: 首先,被告针对原告在业主QQ群里的言论通过书面形式,以张贴在小区岗亭、楼梯等显要位置的方式进行说明,在整个说明中并未提及两原告的姓名,而是以XX幢X楼某两户业主代替,并未直接对两原告信息进行披露,也未造成原告人格的贬损和社会评价的降低;
其次,被告作出书面说明针对的是两原告在业主QQ群里的言论,说明的内容也是双方发生冲突一事,事件本身系真实发生,且经公安机关处理,并不存在诋毁、诽谤的情形,没有侵害原告的名誉;
最后,无论是双方之间的装修纠纷还是此后的肢体冲突一事,均已经被法院或公安机关予以确认处理,原告主张的理由并不充分,也不能成立,且被告没有过错。
综上,被告的行为并未侵犯原告的名誉,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二项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本案中,物业公司发表的证明里面没有涉及两原告的个人信息,不会造成两原告人格的贬损和社会评价的降低,且物业公司发表的证明里面所涉及的内容也仅是在阐述事实,不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因此,物业公司的行为并未侵犯两原告的名誉权。
第三篇:常用姓氏申请商标注册是否构成侵权?
常用姓氏申请商标注册是否构成侵权?
【案情介绍】
以姓氏或姓名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上海振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海斯鞋业分公司在第25类鞋商品上提出“格拉芙GRAF”商标的注册申请,却被商标局驳回。商标局驳回商标申请的主要理由是,申请商标“格拉芙GRAF”侵犯了他人姓名权,故依据修改前的《商标法》第8条第1款第9项及《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6条的规定,予以驳回。申请人不服商标局的驳回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申请人认为:“格拉芙GRAF”作为一种姓氏,普遍存在于英语国家和拉丁语国家,尤其是后者。如果说姓名是有所指的话,那么姓氏是没有具体含义的,不存在侵权之说。因此,请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准予其商标注册申请。经评审,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格拉芙”是“GRAF”一词的中文译音。“GRAF”在德语中表示人物的姓氏,而不是姓名,“GRAF”作为常用的姓氏,并不特指某人。因此,以“格拉芙GRAF”申请商标并未侵犯他人姓名权,申请人的复审理由成立,可以准予申请商标初步审定。
【评〒析】
本案主要涉及申请商标注册时关于在先权利的保护问题。《商标法》第9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另外《商标法》第31条中也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一些国家规定了涵盖广泛的在先权利范围,它可以是商标权,也可以是著作权或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其他知识产权,以及姓名权、肖像权等其他一般的民事权利,还可以是他人就其经过长期使用,已建立起商标信誉的未注册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在我国近年来的知识产权执法实践中,也对上述在先权利提供保护。若申请注册的商标违反了《商标法》关于商标注册的禁止性规定,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商标局将对其予以驳回。本案的关键是如何认定“格拉芙GRAF”商标侵犯他人的姓名权。
姓名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权利。姓名包括登记于户口簿上的正式姓名和艺名、笔名、雅号等非正式姓名。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由此决定了姓名权的主要内容包括:(1)姓名决定权,又称命名权,是指自然人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的权利。(2)姓名变更权,又称姓名改动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3)姓名使用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它包括积极行使和消极行使两个方面。前者如在自己的物品、作品上标示自己的姓名,作为权利主体的标志;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姓名,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后者如在作品上不署名;为特定行为后,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干涉,即针对他人姓名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以妨碍他人姓名权的行使;(2)盗用,即未经权利人的许可或者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姓名实施有害于权利人或者社会的行为;(3)冒用,即冒充他人姓名进行活动。未经他人许可或者授权,将他人姓名申请注册为商标侵害了该他人的姓名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盗用他人姓名,这种行为也为《商标法》第9条和第31条所禁止。按照民法的一般原理,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一个必备要件是须有特定的损害发生,无损害即无责任。本案中,“GRAF”在德语中表示人物的姓氏,而不是具体的姓名,“格拉芙GRAF”作为一种姓氏,普遍存在于英语国家和拉丁语国家。如果说申请注册的商标侵犯特定人的姓名权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不能获得商标注册,那么由于姓氏没有具体含义,不存在侵权之说。因此,以常用姓氏“格拉芙GRAF”申请商标并未侵犯他人姓名权,可以准予申请商标初步审定。
第四篇:双规期间检举他人举报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立功
双规期间检举他人举报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立功.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
双规期间检举他人举报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立功? 作者: 贾莉 发布时间: 2011-04-21 15:55:18
【案情】
李某某于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任某县林业局局长。2005年12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李某某利用职务之便,累计挪用公款460万元,现已全部归还。2009年4月底,李某某听说县纪委、县检察院组成联合办案组调查林业局的财务问题,即主动找到联合办案组中纪委监察局、检察机关的负责人员,交代其在任林业局局长期间,曾有过挪用公款的情形。相关人员嘱其回家,随时听候传唤。之后,李某某又找到县长,交代其任林业局局长期间,曾有过挪用公款的情形,同时表示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组织任何处分。2009年5月6日,李某某接到检察机关电话通知后,主动到案,随即被双规。期间,李某某如实交代其全部违法违纪挪用公款的行为。另据查明,李某某在从林业局调任审计局之后,有群众向其检举他人滥伐林木的事实。归案后,李某某将此事记起,并向办案单位进行检举。经县森林公安局查证,其检举内容属实,并已立案进行侦查。
【分歧】
双规期间检举他人举报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立功?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立功。因为李某获得该立功线索是基于他之前所担任的林业局局长之职,故其举报不能构成立功。
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某的行为构成立功。因为李某在获得该立功线索时已经调任至审计局其职务职责发生变化,故其不再具有查禁滥伐林木行为的职责。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法律规定,在认定是否构成立功,要从线索来源和是否查证属实二个方面来考虑。
1、李某某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是否能成立立功? 两高《意见》中关于立功的认定和处理中规定: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认定为立功:(1)本人通过非法手段或非法途径获取的;(2)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3)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4)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
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法《意见》)中关于立功线索来源的具体认定中规定:犯罪分子将本人以往查办犯罪职务活动中掌握的,或者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李某某获得立功线索是在其从林业局局长调任至审计局党组副书记后由群众向其提供举报的,此时其已不具有查禁滥伐林木犯罪的法定职务,那么对于其先前的林业局局长身份是否影响其立功线索、材料来源的认定?二审法院认为,对于滥伐林木犯罪来说,此时仅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从另一个普通公民口中得知滥伐林木犯罪事实,可以认为该线索来源符合立功线索、材料来源的规定,不应因其获取前的身份而有所不同。故本案中,李某某通过正当途径、正当手段从非负查禁职务人员处获得该立功线索,不属于上述两个《意见》中的排除情况之列。
2、如何认定成立立功中的“查证属实”? 最高法《意见》中规定:根据被告人检举揭发破获的他人犯罪案件,如果已有审判结果,应当依据判决确认的事实认定是否查证属实;如果被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案件尚未进入审判程序,可以依据侦查机关提供的书面查证情况认定是否查证属实。
两高《意见》中亦规定:审查是否构成立功,不仅要审查办案机关的说明材料,还要审查有关事实和证据以及与案件定性处罚相关的法律文书,如立案决定书、逮捕决定书、侦查终结报告、起诉意见、起诉书或者判决书等。
可见,对被告人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事实,若尚未进入审判程序的,如果有侦查机关提供的书面查证情况认定其属实,可成立立功中所要求的查证属实。而侦查机关提供的书面查证情况应该包括立案决定书、侦查终结报告、逮捕决定书等相关文书。本案中,虽然李某某所提供的犯罪事实尚未进入审判程序,但是已有某县森林公安局关于李某某提供的犯罪线索侦查情况说明及立案决定书。故可认定李某某所提供的立功线索已得到查证属实。
综上,李某某的立功线索符合法律规定,且已经查证属实,其行为成立立功。
第五篇:内部举报管理制度
内部举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有效防范经营管理风险,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管理,及时监督和举报公司内部运营缺陷或违规行为,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原则
(一)员工广泛参与;
(二)实时监督举报;
(三)处理及时有效;
(四)严格责任追究;
(五)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条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 设立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
公司设立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为内部举报工作领导机构。总裁任组长,分管总裁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负责人任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第五条 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内部举报工作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实施;
(二)受理员工举报的内部运营缺陷或违规行为,并组织对该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和性质认定;
(三)讨论研究运营缺陷或违规行为的补救和整改措施上报公司;
(四)依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出具运营缺陷或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上报公司。
第三章 举报内容
第六条公司所有部门、所有环节的运营缺陷、管理漏洞或违规行为都列为员工举报范围内。
(一)经营管理中违反公司制度、监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财务制度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员工招聘、干部聘任中违背公开、公平原则的暗箱操作行为;
(四)公司物品采购、公务消费、公务接待等方面存在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五)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漏洞和隐患;
(六)其它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声誉损失的行为。
第四章 举报程序
第七条 举报
员工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公司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情况。
第八条 受理
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受理举报,做好记录。
第九条 召开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会议
举报情况经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初审后,于受理举报2日内提交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召开办公会议。会议由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对举报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性质认定,并制定责任追究方案和补救整改措施上报公司。需要进一步调查的,责成相关部门具体负责,限定期限摸清情况,再提交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召开办公会议。
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将每次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经与会小组成员签字后存档。
第十条 举报情况处理
公司根据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的意见,对举报情况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一条 为举报人保密制度
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负有为举报人保密的义务。
第五章 引咎辞职
第十二条 对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主要责任部室负责人必须先行引咎辞
职,再视案件结果进行处理:
(1)案件和违规问题是由员工举报、上级领导询查或上级监管机构检查、违法违规行为人逃匿等非自查方式发现的;
(2)发生重大案件和严重违规问题隐瞒不报,或上报上级领导或监管机构时弄虚作假的;
(3)查处整改工作不力的。
第十三条 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在其任职期间内(未换岗或轮岗),其部室发生三次重大案件时,应引咎辞职。
第十四条 分管总裁、总裁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但却包庇、隐瞒,没有及时向董事长报告的,导致案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影响恶化或损失扩大的,应引咎辞职。
第六章 员工抵制
第十五条 员工原则上不得对抗上级领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有关规定布置的合理合法操作,如确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领导说明原因,得到许可,否则公司可追究其责任。
第十六条 员工有权拒绝执行上级领导布置的违法违规操作,上级领导也不得对此借机进行徇私报复,否则将追究其领导职责,予以降级或免职。
第十七条 员工执行上级领导交办的操作前,已明确此行为违法违规,却仍照此执行的,公司将追究其责任,予以换岗或辞退;
员工执行上级领导交办的操作前,不知道此行为违法违规,遵照执行的,公司将视后果轻重给予处罚。
第七章 检举奖励
第十八条 公司将对检举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成功堵截案件的员工,实行保密制度,并将在案件处理完毕两周内直接奖励有功人员。
第十九条 检举奖励标准按挪用资金或挽回损失的比例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挪用资金或挽回损失在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的,奖励标准为3%; 挪用资金或挽回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内的,奖励标准为2%;
挪用资金或挽回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含100万元),奖励标准为1.5%; 检举奖励的最高奖金可达5万元。
第二十条 对于涉案的举报人员,则按照挽回损失和影响的程度,予以减轻处罚。
第二十一条 对于弄虚作假、蓄意栽赃、恶意诽谤他人的举报,且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举报人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由内部举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