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点九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救助
热点九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救助
尊敬的会员现在您的增值学习卡余额为85元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给定材料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由人民网强国论坛、中国政府新闻和民政部网站联合举办访谈。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王副司长。如果您对我国的社会救助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现在就可以发帖留言,参与到今天的讨论中来。
【王司长】: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司长请您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情况好吗?
【王司长】:谈到社会救助的概念,我国的公民由于自然、社会或者个人的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45条已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可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就是具体救助他们的生活困难,是一种具体的保障措施。社会救助主体是政府,同时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大体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比如说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五保户供养,还有灾民的生活救助。第二个层次就属于专项救助,除了基本生活保障以外,在医疗、教育、住房、包括司法方面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专项救助。第三个层次就是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就是在平时遇到一些临时的困难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同时还可以依靠社会的力量,方方面面对你进行帮助。主要是这三个层次。
现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灾民的救助、城乡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还有城市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另外像教育救助、司法援助、住房救助等由国家的相关部门负责,共同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形成社会救助的合力。
民政部低保司主要负责最基本的生活救助,同时也负责一部分的专项救助,比如城乡医疗救助,这是属于专项的。现在,整个民政部低保司负责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城市低保制度是从1997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开始建立,最早是上海1993年开始探索试点,1997年国务院下达文件以后,到1999年全国这项制度已经基本在所有的城市和县城普及了,后来覆盖到所有的非农业人口。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生活标准都可以申请这项制度,这个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到了2002年年底,大体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全国最低保人数基本上稳定在2200万左右,到今年8月底,全国低保人数是2229万人。1~8月份全国发放的低保资金134亿,人均救助水平每人每月75元,全国的低保标准平均是158元(每人每月)。
到今年8月份,全国农村已经纳入最低保障的人数达到1152万人,农村的低保平均救助水平是每人每月36块钱,农村特困户救助相对标准低一些,到8月底救助人数是710万人,救助水平每人每月只有16元。
第三个方面就是农村的五保户供养制度,这个制度是1956年我们国家已建立起来,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五保户农村供养工作条例》,整个五保户供养基本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所谓“五保”就是对农村“三无人员”。“五保”的内容就是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保障。从去年开始,随着我们国家农村税费的改革,整个农村五保供养经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是通过存、提、留来提供资金保障这些人的生活,随着税费体制的改革,农民现在既不交税也不交费,整个农村五保供养的经费改由各级财政承担,从去年开始工作调研,今年年初国务院对“五保条例”进行修订,今年10月1号已经正式实施,这个条例明确规定,五保供养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进行负担,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农村五保供养的五保对象是470万人,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大体年平均保障水平在1千元左右,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人数现在有80.6万人,比现在高一些,平均将近1600块钱。
另外还有两项工作就是农村医疗救助和城市医疗救助。这两项工作是民政部门最近几年刚刚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开展的新的工作。农村医疗救助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由民政部、财政部和卫生部三家联合出台了《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从2004、2005、2006年通过三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农村的医疗救助制度在目前我国凡是有农村人口的市、县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到今年的上半年,(这个统计数据是按照季度来的),整个农村医疗救助的人数是1250万人,这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资助了1121万人参加了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另外,又对129万人进行了直接的医疗救助。整个平均救助水平是每人403元。城市医疗救助是从2005年3月刚刚开始起步,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是城市低保对象当中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同时还有地方政府认定的一些特殊的需要救助的对象。去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民政部、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和财政部四个部门起草的建立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城市医疗救助不像农村推行的速度那么快,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2005、2006年主要在全国进行试点,然后再用2—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
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到了今年6月份,全国实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的城市和县已经达到了1475个,大体占现有全国市县区的51%,已经超过一半了。原来的印象是每个地方不少于五分之一。现在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所以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现在有一半的时间已经建立了这项制度,可能要不了五年,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也会在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城全面铺开。城市医疗救助的人数因为还在起步和探索试点阶段,到今年的6月份,救助的人数是86万人,救助的资金是3.7亿,每人/次的救助水平是433元,比农村医疗救助略高一些。?
【主持人】:王司长介绍得非常详细,可以说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救助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社会救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什么关系?
【王司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城乡的收入分配,包括贫富悬殊之间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保障工作。而且多次强调,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救助体系建设。
大家也非常清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从广义来说,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关系,只不过有些关系紧密一些,有些关系相对松散一些。我个人认为,社会救助工作与和谐社会构建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或者说是更加直接的关系。因此,社会救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个方面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都得到很大改善。在收入分配上,改革开放前,所有的社会成员收入都是处于低水平的平均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拉大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并显现出来。应该说,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全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大障碍之一。社会救助属于二次分配范畴,针对社会贫困的群体,提供直接的现金救助和物质帮助,使他们的收入得到最直接的、明显的改观,这肯定对缩小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有明显作用。
第二个方面社会救助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不会自发的为困难群体提供保护。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成员都可能因为个人、自然、社会,不论是哪方面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贫困。如果得不到外在的帮助,就难以生存下去。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时,社会和谐当然更无同谈起。政府和社会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员提供帮助,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我想这既是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使他们感受互助社会价值观的同时,能够对政府,对社会成员充满认同和信任,不至于分离于社会之外。
第三个方面社会救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社会公正应该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意。市场经济虽然充满了竞争,但也必须考虑社会公正问题,否则必然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分裂。一个陷入贫困的家庭,不一定会嫉妒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但很可能因为自身竞争力不足,而对这个社会产生不满。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贫困家庭肯定会缺乏包括培训、教育等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支出,贫困的代级传递也将成为必然。这当然不能说是“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发展、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的最终责任者,政府理应承担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以确保贫困群体在竞争上的社会公正。
第四方面,社会救助有助于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中央多次强调,要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家庭来说,由于身体残疾或重病在床、年老体弱,以及缺乏就业机会等原因,自然也就无法通过工资或经营提高初次分配的收入。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对他们来说社会发展是与之无关的。在社会救助制度安排下,通过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的标准,使之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实质上就是为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保障。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我国现在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呢?
【王司长】:这项任务非常繁重。我想要尽快建立健全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个方面就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救助制度,包括基本的生活救助制度。比如前面谈到的低保,目前城市低保已经基本成形,城市已经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但是农村低保制度目前才在十几个省建立,还有12个省没有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还是低水平的特困户救助制度。首先是建立健全各项救助制度,包括农村的低保。另外包括相关的专项救助制度,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等,目前在城市也是起步的时间不长,在农村很多地方才刚刚开始做这项工作。
第二个方面不断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现在整个的社会救助体系的管理工作由政府主导,由相关部门参与,社会参加的体系。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这样共同来做救助工作,这个体系整个管理体制才能够理顺,目前整个的社会救助有民政部门,也有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建设部门、司法部门等等在做,将来这种管理体制也要进一步理顺。
从运行机制来说,目前在基层也要建立基本的平台,特别是街道办事处这个平台,上面的救助内容非常多,但是将来具体的落实和实施主要靠街道办事处作为一个基本的平台,这个管理体制也要理顺。
第三个方面就是抓好基层管理服务网络的建设。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救助工作,无论是基本的生活救助还是专项救助还是临时救助等等,这些都要有基本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组织来做。目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基层在这方面管理力量不足,这项任务越来越重,但是基层的管理力量目前相对薄弱和这项工作的发展目前很不适应。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基层的管理力量也是重要的一环。
【主持人】:目前城市低保的标准才150块钱,这个标准是不是有点太低了?
【王司长】: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到去年年底,每人每月是156元,到今年8月底涨了2块钱。从这个标准的制定标准看起来,100多块钱确实不高。但是这个低保标准的制订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城市低保条例规定,城市低保条例是要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同时适当考虑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的费用来确定,具体的标准制订具体由各市县负责,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各自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根据条例的要求,制订当地的低保标准。从目前150多块钱的标准来看,这是个全国的平均数,全国的情况不太一样,目前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等,现在低保标准都已经超过了300元。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相对偏低,有一些县、市目前才100多块钱,我个人认为这确实低了。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这个低保标准,除了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加上地方财力又比较雄厚,现在的标准应该说不算低了,现在中西部的不少地区,我个人认为也确实偏低。
【主持人】:高中毕业生不能就业的,是不是可以拿低保呢?
【王司长】:不是高中毕业生,应该是高校毕业生。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今年5月份,包括教育部、民政部等由国家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里涉及到短时间内无法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申请享受低保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网上也有一些评论,他们现在认为,高校毕业生短期内找不到工作,就应该享受低保,其实现在不完全是这样子。因为整个低保制度是以家庭为单位核算收入,就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低保标准,才可以申请低保,才有资格享受低保。作为高校毕业生,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工作,可能生活会遇到临时的困难。现在文件当中也明确规定,一定要符合条件,所谓“符合条件”,就是前面我谈到的几个条件。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如果他到他上学前原来的的所在市、县,或者已经在上学所在地落了户口,可以做一个以个人为单位的单个家庭,如果确实生活困难,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我想应该可以申请低保。如果你的户口还和父母在一起,同时还要看你的家庭情况符合不符合条件。
【老标语】:嘉宾,如何防范不该给低保的给了,而该给的却没给这种现象?您们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谁在监督?
【王司长】:按照《城市低保条例》规定,对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核、审批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目前,就整体来看,各地都能够按照《低保条例》的规定和地方实施办法,在审核低保对象的时候,在做法方面都比较规范,对象整体来说,审核的比较准确。而且现在我们所有的对象是准确到户、到人,而且很多地方都已经上了网。但是在基层审核调查过程当中,有时候也难免会存在个别的优亲厚友问题,这些情况是极少数,因为现在审核制度本身都有一套完善的程序。对象的情况不仅要调查,同时还要进行公示,要有群众的认可。但是,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那些极个别的优亲厚友问题。这个问题我调查当中虽然没有发现,但是平时也接到一些这方面的反映。要减少或者制止这种现象,主要还是要加强监督工作,一个就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行政检查,也就是行政监督;一个是群众监督。张榜公示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另外各地也都设有低保监督电话,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举报。第三方面社会监督,就是新闻媒体的监督。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随时曝光。如果发现这些问题,民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余乐】:医疗救助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享受了其他医疗保障之后还能否享受医疗救助?
【王司长】: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是由社会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构成的。这些制度互相衔接,但又不能互相取代。医疗救助与其它两项制度的衔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助贫困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社会医疗保险。二是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在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困难群众交不了,民政部门可以给予医前救助;再比如困难人员发生大病、重病,经新农合或医疗保险报销后,负担仍然很重,就由民政部门救济。可以说,这个制度发挥着最后一道保障线的作用。所以,医疗救助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规定,医疗救助对象享受完相关医疗保障的报销之后依然困难,仍然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hpty】:农民工能否享受城市低保?
【王司长】:照目前政策,还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因为城市低保针对的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
【市政府办私厅厅长】:领取低保时,发放官员要收取10元/次的管理费,这是根据什么规定?
【王司长】: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这位网友说到的问题是不是低保对象在领取低保金时,银行收取的小额帐户管理费?目前,在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在代发低保金过程当中,有的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我们严格规定,不能从低保对象享受的低保金中扣除,而应该通过其它渠道解决。如果低保工作人员有扣减低保金的这种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子曾经曰过】:嘉宾,低保的资金可以用于哪些投资项目进行增殖管理?
【王司长】:低保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是直接发放到老百姓手中的。目前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私分,更不得用于投资。
【忏悔录】:大家怎么看吃低保的养狗的问题?
【王司长】:这要看养的是什么样的狗,如果是高级观赏狗,价值很高,每年的费用也很大。那么,肯定不能申请城市低保。如果是一些老年人,特别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养的普通狗,并不值多少钱,只是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我想收入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就可以享受低保。
【非如此不可】:象发达国家,社会福利非常好,请问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例如美国、例如北欧。
【王司长】:谢谢这位网友。目前,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北欧,是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健全,社会福利水平非常高。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开展的比较早。像美国,从1933年就出台了《联邦经济救助法》。1935年出台了《社会保障法》,这个制度实行到1991年克林顿总统上台以后。他们救助的内容非常多,有住房救助、最低工资、残疾人、医疗保险、生活补助金等等。1991年11月克林顿做了第42届总统以后,对过去的一些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1996年8月出台了《新福利法》,这个法从1997年7月开始实施。这个法出台以后对过去的一些做法做了一些重大的修订,最主要表现在,它强调有劳动能力的人领取救助和享受福利期间,自己要谋求工作,并且规定了最长的时间,好象规定最长享受时间是5年,而且享受福利和社会救助的每周还要有一定的工作时间,还要接受培训。我想,克林顿对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在这些方面都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实际上目前我们也正在这样做的。就是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者社会救助的同时,我们国家规定,你要参加公益劳动,而且你要参加就业培训,同时在介绍你就业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正当理由不就业,我们国家要取消你的救助资格。应该说,这些都和美国的一些规定比较接近。
欧洲的情况是这样的。北欧的情况我不是十分了解,简单说一下英国的情况。英国是搞社会救助最早的国家,它1601年伊丽莎白女皇出台了《济贫法》,这个法运作了200多年,这个法救助的对象主要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孤儿等等,1948年他们出台了《国民救助法》,一直到1986年出台了《社会保障法》。英国整个救助对象也像我们一样,设定了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他们叫贫困线。这个贫困线和我们不同的是,它是按不同家庭类型,同时还要考虑家庭的储蓄和房产,就是说它的制订标准是二元标准。他们救助的项目有生活需求、住房需求,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需求。英国到1992年,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整个受益的群众大体占到国民人数的12%。
现在,英国目前救助的对象,1601年主要是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现在又增加了一些失业人员和单亲家庭。英国的救助对象规定,和我们国家大同小异。只是,他们现在的标准相对高一些。
目前整个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是这样子。现在国际规定的贫困标准人均一天一美元,但是整个欧洲国家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比如欧盟,现在这些国家制定贫困线是按中位收入的60%,每年每人是8500美元,这是欧盟的贫困线。法国是按照家庭类型,属于单身的每年1200美元,夫妻两口低于16131美元。美国的平均标准单身9570美元,两口是12380美元,三口16090美元,他们年收入低于这个标准都可以享受政府相关的福利和救助。到2004年的统计数据,美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是3700万人,大概占人口的12.7%。我们国家和他们相比,目前我们救助的水平标准相对比较低,我们相对救助的人口比例也低于这些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占国家整体人口大体是在9%到15%之间,城市低保对象目前不到城市人口的6%。
【网友】:有专家提出,当前我国建立“全民低保”的条件已经成熟,你对此有何评价?
【王司长】:我个人的理解,所谓“全民低保”是指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其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都可申请获得低保待遇,也就是说,城乡都应该建立低保制度。
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来看,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针对贫困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社会救助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公民收入之间“结果不平等”问题、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救助是经济建设的减震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2020以前年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地区是低保制度和特困户救助制度并行,救助所需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由于中西部不少地方财政困难,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覆盖面窄、救助水平也很低。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2004年至2006年,我们收到的“两会”有关农村社会救助的提案建议200多份,其中80%的内容涉及农村低保。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到十多个省进行农村低保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计划今年底前将上报国务院办公厅。今后,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行适当补助,指导地方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特困户救助向低保制度转型,尽快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秋风习习】:在当前中国,最贫困的人还是集中在农村,为什么在城镇有完善的低保制度,在农村反而没有?
【王司长】:我国的城市低保制度目前已经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但农村的低保制度还在起步过程当中。前面我已经介绍,全国现在已经也19个省份有2000多个市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另外12个省份也在进行探索和试点。现在农村低保的人数是1152万,另外还有710万人享受特困户生活救助。这个情况说明农村的低保制度已经在建立过程当中。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其中建立农村的保障体系当中低保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民政部也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做了专题的调研和研究,下一步将在全国逐步推进和规范农村低保制度。
【王司长】:感谢网友的关注和参与,谢谢大家。再见!
在线交流结束后,有不少网友发表了如下的帖子:
网友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可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可见,民政部低保司主要负责最基本的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不属于其负责的部分。
网友乙:政府和社会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员提供帮助,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既是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使他们感受互助社会价值观的同时,能够对政府,对社会成员充满认同和信任,不至于分离于社会之外。网友丙:目前城市低保已经基本成形,城市已经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但是农村低保制度目前才在十几个省建立,还有部分省没有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网友丁:由于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长期在城市居住中的农民工,在符合有关政策的条件下,能享受城市低保。
网友戌:现在我们制定标准应该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低保标准,因为我国部分城市低保标准太低,不能达到其基本的生活水平。
网友巳: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其中完善城市保障体系当中的低保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申论要求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王司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0分)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王司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对与王司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400字的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30分)
3.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构建新型农村救济,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200~1500之间。(40分)
参考答案
1.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救助”的问题,王司长与网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谈话要点主要包括:
(1)目前城市的救助制度相对来说完善一些、进展快一些,在农村这项工作还在推进过程当中,起步和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今后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的工作。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属于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就是说,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构建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和完成。可见,社会救助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3)我国大部分省和县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的框架,但是离体系建设的规范和完善任务还任重道远。
(4)现在我们可以吸取西方国家的有益做法,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使我们整个社会制度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并且逐步的能和国际社会进行衔接,我想这是我们今后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5)城市低保制度早已建立已经成型,应该说尽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2.网友甲:《宪法》45条已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可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王司长人为民政部低保司主要负责最基本的生活救助,同时也负责一部分的专项救助,比如城乡医疗救助,这是属于专项的。
网友丁:在给定的材料当中有一个叫[hpty]的网友问到:农民工能否享受城市低保? 王司长则说:照目前政策,还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因为城市低保针对的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
网友戌:王司长说因为现在我们制定标准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标准,标准低了不能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标准太高也不利于他们再就业。现在我们吸取西方国家的有益做法,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使我们整个社会制度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并且逐步的能和国际社会进行衔接。
网友巳: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其中建立农村的保障体系当中低保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民政部也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做了专题的调研和研究,下一步将在全国逐步推进和规范农村低保制度。
3.努力构建新型农村救济制度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政府的职能,最初主要指政府对贫困人口的救济和帮助。几年来,全国各地就开展社会救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表明,“社会救助”应是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即通过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办法,在保障贫困者温饱的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和摆脱贫困,以切实维护和保障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新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就是政府的农村救济制度和社会的互助帮扶制度相结合的体系。保障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权益是其基本宗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相结合是其基本方法;政府恪守其责,社会自愿参与,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是基本原则;从整体上解决贫困是其根本目的。
从材料中可知,农村救济制度,是对政府救济农村各类贫困家庭所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主要由农村低保制度(含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灾民生活救济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专项救助制度组成。它以解决贫困群体的温饱为主,兼顾发展,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为此,努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群体温饱问题的救济制度,救济对象主要是农村常年特困户、因灾致贫的家庭也可以进入农村低保,具有长效、稳定的特点,是农村救济的最基本的制度。农村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差额补助,一般一个县一个标准,保障资金主要由市、县、乡财政解决。由于低保对象常量大、变量小,资金需求相对多而稳定,因此,目前应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的实质是低标准的定期定量救济,应当看作是农村低保制度的低级形式。它的资金来源可以多渠道,不局限于地方财政的预算。
2.灾民生活救济制度。它是国家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灾民进行救济的制度,具有对象不确定、变量大的特点,救济的重点主要是灾民“双缺户”。灾民生活救济制度的核心是规范运作。一是要通过排查摸底核实,登记造册,建立灾民生活救济档案,二是要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发放灾民生活救济卡,按照灾民缺粮时间长度发卡,注明救济的粮款数量,灾民凭卡到粮店、银行领粮领款。
3.五保供养制度。农村五保户是农村的特殊群体,目前实行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制定的五保供养政策。从实践看,这项政策已有很多不适应。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导致五保供养资金不足,供养水平下降。解决五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改革、完善五保政策入手,关键是畅通五保供养资金的渠道,改村集体负担为财政列支,使农村五保对象的衣、食、住、医、葬(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专项救助制度。它是政府在保障贫困群体温饱的同时,对其特殊生活困难给予专项救济的制度。建立专项救助制度,应当把握好三个方面。第一,长效性。即要使专项救助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使之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规范性。即专项救助必须有明确的救助对象,固定的资金来源,统一的救助标准,严格的操作程序,形成规范有效的管理。第三,定向性。专项救助不用于解决贫困家庭的温饱,而是解决他们的医疗、建修房屋和教育问题,专款专用,不能改变资金用途或擅自挪用。目前,在农村专项救助制度建设上,要分步实施,应以医疗救助最为急需。当然,各地可以立足实际,确定专项救助的实施规划,经过一定时期的探索,把专项救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
以上四项制度,是农村救济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把这四项制度建设好,农村贫困群体就可以得到多层次、全方位的救济,就会为农村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立临时救济制度作为应急和补充。
第二篇: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社会救助 构建和谐社会
——2005年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新进展
洪大用
2012-10-23 20:48:31 来源:《东岳论丛》(济南)2006年3期第22~26页
【作者简介】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通过对2005年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总结,提出应当反思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中的6个关键问题: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保障的公平性问题、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社会救助的积极取向问题、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平衡问题、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问题、社会救助与社会建设问题。换句话说,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应更加关注社会救助六大原则的确立和应用,这些原则就是社会救助的公平原则、最少原则、积极原则、平衡原则、整合原则和配套原则。
【关 键 词】社会救助/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5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6)03—0022—0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动和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重大机遇,但是,对实践中的社会救助工作而言,也可以说是提出了重大挑战。2005年,全国民政系统积极贯彻中央精神,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着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使我国社会救助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社会救助的相关研究也成为热点,正在逐步深化,一个面向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正在构建之中,这样一个救助体系的形成无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一、2005年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初步形成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救济等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框架。整体上讲,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社会救助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速改进和完善。
2004年12月29日,民政部李学举部长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2005年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初步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以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完成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各项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配套和衔接,力争90%的省份、70%的县(市)初步建立起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以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重点,将各项为民解困工作落到实处。要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2005年7月4日,李学举部长在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上进一步指出: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为保障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保证制度实施的体制、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因素的有机整体。要针对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配套制度欠缺、财力支撑不足、工作管理多头、工作体制不顺、工作机制不活、工作力量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大力改进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在民政部的大力推动下,2005年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发展。上半年,各项救助资金增加,整体救助面扩大。其中,救灾支出1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农村定期救济支出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农村共有1434万困难群众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比上年同期增长16%。截止到2005年8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184.2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52.4万人,农村居民传统救济对象918.3万人,救灾、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定期救济支出达到173亿元[1]。
2005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推进。2004年,有14个省(区、市)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文件。在此基础上,2005年又有一些省份出台了相关文件,例如甘肃、内蒙等地。
2005年,全国有更多的地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在2004年8省(市)、1206个县(市)的基础上,又有陕西、河北等省出台了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有关文件。
2005年,城市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更加细致,分类施保的地区增多。一些地区在促进低保对象就业方面作出了努力,一些地区尝试救助低保线上的边缘人群。例如,杭州市将所有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20%之间的困难家庭和家庭成员中有年自负医疗费4000元以上,家庭年收入减去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20%以下者,以及家庭成员中有就读于全日制高等院校且家庭年收入减去高校学费后,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20%以下者,全部纳入帮扶救助范围,由民政部门统一发放《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
2005年,灾害救助更加规范。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上半年,全国共发放1549.4万张灾民救济卡,救助灾民4552万人。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按照灾害损失情境,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定为四个相应等级,明确规定了应对不同等级自然灾害的工作规程。
2005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逐步深化。各地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进救助管理工作。
2005年,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8月份,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121号),要求针对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各地工作进展不均衡,一些地区工作进展缓慢,医疗救助资金筹集不足,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政策不公开、管理不规范问题等,进一步推动农村医疗救助工作。
二、2005年社会救助研究不断深化
整体上看,2005年,实际工作部门和学术界对社会救助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社会救助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从中国民政论坛(2005)收到的论文看,在救助福利类的93篇论文中,关于社会救助的论文有46篇,约占50%。在学术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甚至也有专门著作出版。
一些研究者从我国改革以来贫困形势的演变出发,论证了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比如,有学者认为,尽管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大幅度改善了居民生活,但是并没有消除贫困。当前贫困形势出现了以下特点:从社会成员普遍贫困到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从绝对贫困为主到相对贫困为主,从农村贫困突出到城市贫困问题凸显,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从社会分割性贫困到社会转型性贫困,从暂时性贫困到持续性贫困。新的贫困形势表明,单纯靠经济增长是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必须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社会再分配体系,特别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2]。
一些研究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研究了社会救助的重要性,指出社会救助是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利益、体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融合、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一些研究者就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说,有的学者将社会救助体系直接等同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指出“社会救助体系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款物救济与服务,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3]。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社会救助体系是指支撑社会救助制度并确保其有效运行,以满足救助对象需求的一整套相互联系的观念主张和资源、制度、组织、人员、程序、技术安排,它内在地包含各项具体的社会救助制度,但决不仅仅是这些制度的总和”[2]。有很多学者对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可能的模式与路径。这些研究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是有重要启示的。
一些研究者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实践中的新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说城市低保制度实施中的没有预期到的后果、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援助对策、农业县(区)城市低保问题、城市救助管理制度实践中的恶意求助问题、流浪儿童救助管理问题、农业税全免后对农村社会救助的影响、农村低保的操作模式问题、乡镇贫困问题、医疗救助的落实问题、利用保险公司和保险机制进行城乡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社会救助与慈善福利事业的结合问题,等等。这些研究无疑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者还对一些特殊对象的救助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比如说河南省民政厅杨文涛先生撰写的“河南省艾滋遗孤救助政策分析”,就是很有分量的论文。该文阐述了河南省艾滋遗孤救助政策出台的特定环境,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河南省艾滋遗孤救助政策的特点及其与现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差异,并对艾滋遗孤救助政策的立意、遴选、执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体系相连接的思想。
一些研究者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能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是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挑战。大体上,研究者提出了社会救助覆盖农民工的三种模式:一是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建立农民工相对独立的社会救助体系,三是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救助研究中,来自美国的一种所谓“以资产为本”的理论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主任迈克尔·谢若登(Michael Sherraden)教授。该理论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该教授1991年出版的《资产与穷人——美国的一项新型福利政策》一书中,这本书今年已经在国内翻译出版。
“以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主要是相对于以前基于收入或消费而制定的社会政策而言的。这种理论认为,关注穷人的收入或消费只能改善其当前和近期的状况,无法激励并促使穷人自我摆脱贫困,只有帮助穷人积累具有长期和多种效应的资产,才能真正改善穷人的境况。目前,这种理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所试验,但是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学者主张在中国应用“以资产为本”的理论,建立穷人的个人发展账户,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帮助穷人积累有效资产,从而促进穷人持续地摆脱贫困状况。这种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是,应该注意到,它在中国真正付诸实践还有很多障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三、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反思
整体上看,我国社会救助实践与社会救助研究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呈现出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研究者的很多问题直接来自实际工作,研究者的很多研究成果也直接服务于实际工作。
但是,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反思并关注目前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保障的公平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很明显,这里的“公民”是指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权利保障是有差别的,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要明显优于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几近于无。即使是在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保障方面,我们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有别的情况。一方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制度体系。
为了促进在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保障方面的公平,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问题。因为,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制度。为了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我们应当强调各级政府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同等责任,我们需要突破农民有土地提供保障的错误观念,需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实上,由于农业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市场化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土地和家庭对于农民的保障作用已经明显衰减,对于农村贫困居民提供制度化的社会救助已经迫在眉睫。而一些地区的试点表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全可行的,在财政上也不会增加过大的压力。当务之急是总结经验,广泛推行。
第二,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我们应当注意,造成目前社会分配严重失调、贫富差距过大、需要救助的对象较多的原因,既有再分配方面政府职能不足的一面,更有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初次分配的不公平的一面。
比如说,由于公民的劳动就业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失去了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保障的机会;比如说,在就业竞争中,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通过就业获得的实际收入比应得收入要低,从而导致自我保障的能力较弱;比如说,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基本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从而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由此造成了不平等竞争,使得一些社会成员无法公平地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自己的利益;再比如说,由于公权介入市场,权钱交易现象严重以及垄断利益的作用,导致市场竞争的失序和不公正,也妨碍了很多人通过市场竞争获取利益。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作为实现初次分配之重要机制的市场,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向“坏”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迹象。这样一种状况加大了社会救助制度所承受的压力。
前几年,在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时候,民政部门由于所谓“应保未保”问题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批评。比如说,一些地方计算所谓“虚拟收入”的做法就被认为是错误的做法,妨碍了居民接受救助的权利。的确,当居民实际生活陷于困境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作为主管救助工作的民政部门都应该先将他们纳入救助制度覆盖的范围。但是,救助之后还是应该深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量社会成员陷入困境,落到所谓“最后的安全网”上来?在这些人陷入困境的过程中,肯定是有些制度安排不足或者制度安排失效的。一些地方计算“虚拟收入”实际上也是有其道理的:这些收入本来是人们应该得到的,比如说劳动者的最低工资、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等等。如果这些收入都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救助制度就将不堪重负。
为此,我们在完善社会救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完善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功能,使市场经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使在市场竞争中跌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人最少化。今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把维护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三,社会救助的积极取向问题
我始终认为,社会救助不能使救助对象边缘化、耻辱化,不能实际上维持或“制造”一个最低收入阶层,而是要使受助者享有必要的尊严,能够借助外力摆脱贫困。为此,需要转变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
我所说的积极救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那些必须依靠救助才能生存的人,应当惜尽政府之责,传递仁爱之心,关心关怀他们,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而不是沦为被动接受施舍的对象;二是对那些尚有脱贫潜力的人,一定要注重其能力建设,努力增进其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
具体到实际工作,积极取向的社会救助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要改变救助工作者对于受助者的对象化态度,加强施助者与受助者的互动,促进受助者的社会参与;二是要适当丰富救助项目,不能把救助工作理解为简单地提供现金或物质支持,要拓展有助于受助者社会参与和社会竞争能力提高的服务项目;三是要允许受助者在一定的范围内积累资产,不能简单地把赤贫作为接受救助的前提,不能使受助者面临100%的收入税而失去增加收入动机;四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五是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非政府组织介入社会救助事务。
第四,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平衡问题
社会救助实质上是指:当社会成员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社会生活困境或无法伸张其权益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现金、物资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旨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救助内在地包含了政府救助和民间互助两个部分。
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社会救助几乎就是不能实现的。这与西方一些国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说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育还不是很健全,公民的互助意愿还有待增强,互助机制还有待完善,互助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力度是一个重要方向。可以说,一个社会中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程度不仅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明显影响着社会救助的实际效果。因为,政府救助除了在提供资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外,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没有发达的社会互助作为依托,单纯的政府救助很难满足救助对象的实际需要,很难实现助人自助。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适度平衡。
第五,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问题
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整合的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为了因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事实上还构不成体系。这种状况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明显妨碍着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相称。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在新的形势下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项考验。
我们认为,近期一个很迫切的任务是推动社会救助立法,这是促进社会救助整合的重要基础。从国外经验看,社会救助立法在社会保障的各项立法中是予以优先考虑的。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所依据的还是各种“条例”、“决定”、“通知”和“办法”等,没有一部明确、统一的法律。我们建议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对社会救助意义和地位,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原则以及社会救助的主体、对象、类别、标准、程序、机构、人员、管理和资金来源等等进行明确规范。
此外,我们认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应以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着眼于不断完善这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在救助内容上做到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提供相结合;在救助方式上做到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管理上做到部门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救助主体上做到政府负责与社会互助相结合。
第六,社会救助与社会建设问题
完善的社会救助不仅意味着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全面、合理、协调与整合,而且意味着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有着适宜的社会环境。这样就涉及到社会建设问题。当然,社会救助也可以说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因为它体现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支持,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防止社会分裂。
但是,社会建设的内容更为广泛,其中很多方面直接影响着社会救助体系能否良性运行。比如说,社会利益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民间组织的培育、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公众参与的促进、法制建设的加强,等等。如果这些方面做得好,社会救助就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救助对象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救助对象也更有可能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好,社会救助制度也就不能发挥最佳作用,甚至出现种种问题。在此意义上讲,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就不仅是一项局部的、部门的工作,而且是一项全局性的、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工作。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在完善社会救助中推动社会建设,同时又在推动社会建设中完善社会救助。
总结起来讲,以上对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反思,事实上涉及到社会救助需要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公平原则、最少原则、积极原则、平衡原则、整合原则和配套原则。笔者认为,今后在研究和实践中,应更加关注这些原则的确立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网站.上半年民政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DB].http://;民政部网站.2005年8月份民政事业统计月报[DB].http://admin.mca.gov.cn/mztj/yuebao0508.htm.[2]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34,10.[3] 郭万超,董险峰.加快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6).^NU1
第三篇: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开放经济,完善社会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奇迹。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其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丰厚,可谓硕果累累,从宏观上看,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领域即为基本民生建设。因为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各项相关社会建设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逐步推进、落实。
所谓基本民生,就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的主要民生领域。就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基本民生应当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重要领域。这些领域也就是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1中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人民的最基本需求。本文主要从民生建设领域着手例举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三方面基本民生问题的现状,并分析相应民生建设领域政府出台有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
一、全民医保制度
在现代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根基。在不同社会事业领域,社会建设的模式应当有所不同。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机会结构,需要更多地重视公平。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经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的保障机制基本得到发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在一亿多参保人员中,65%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据统计,190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2001年分别降低为9%和5%。
二、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策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
教育是中国的未来,在教育建设方面,我国仍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为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体现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作为农村教育核心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可以作为晴雨表直接反映出来农村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的匮乏、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还体现在城市的择校问题上,城市中少部分的学校集中了相应地区绝大部分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造成学生报考目标集中,引发应试学生应试教育高分数、录取高择校费等教育问题。
教育内容过度注重于书本也是中国教育现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是因为前文所提及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了保证更优质的升学率,以吸纳更好的生源,各学校的教育内容过分重视书本,应试教育的形式化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内容。
但在近年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的教育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的共识。提出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义务教育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2011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相比2010年增长14.6%,中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是中国普及全民教育,发展优质教育的根基。
三、住房与社会保障体系
住房问题近期已经成为社会反响巨大的社会问题,以南昌地区房价发展走势为例,南昌楼市在2000-2007年间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在2008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震荡、楼市反复的困局,在之后的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房价筑底之后的强劲反弹,并持续一路飙涨。南昌楼市近十年的走势基本代表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近十年的房价走势,房价过高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子。
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多次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其中,2009年7月首套房贷款利率7折回调至8.5折,成为楼市新政转折的一个分水岭。国家在2010年4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俗称“新国十条”政策),与此同时,政策调控还打出了组合拳:央行3 次加息、6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购房优惠利率被取消、房贷利率上涨,严格首付比例、限制二套房贷„„直至2010年4月,我国首个限购令在京正式出台,上海、广州等几十个大小城市递次跟进,2011年1月21日,南昌房产限购令出台,房价涨势才被基本控制住。调控期间,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下跌,虽然房价不再高速增长,但是经过几年疯狂的涨势,楼市调控并没有给居民带来几年前的房价,仍然有大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子。
从表面看,是房价过高导致需要购房者买不起,实质问题则是缺少对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房产供给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因此房产政策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以此为突破口,促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除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问题之外,应当说,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从种类上看已经相对齐全,但存在着尚未实现全民覆盖、水平较低以及各项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要注意到,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落实转移支付时还具有某种程度的收入分配逆向调节效果。有鉴于此,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一是要继续扩大覆盖面,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三是要逐步建构相对统一的全国城乡保障体系,四是要提高社会保障供给的公平公正性,解决目前社会保障存在的逆向调节问题。
四、小结
中国的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加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建设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多次被国家领导人重点提及,强调其重要性。本文选取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生建设领域是因为其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深,是当今社会矛盾主要集中的领域,切实的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关乎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在医疗、教育、住房与保障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从大局出发,权衡社会群体之间的利弊,慎重作出的改进举措。所以和谐社会民生领域的社会建设更被大家所关心与重视。本文即契合社会舆论关注重点,简要分析了中国社会医疗、教育、住房与保障方面的社会现状,并根据各现状政府出台的改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仍然面临挑战,中国政府为建设和谐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的结论。
第四篇: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
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
——城乡统筹
摘要:实现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目标,而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它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共享国民财富的基本制度安排。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城乡统筹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相关关系,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近二十多年来总体上是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阶级斗争年代逐步向和谐社会迈进的进程的同时,还必须承认现阶段确实存在着差距、矛盾、冲突,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格局日益显现,部分社会矛盾甚至在日益尖锐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既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分化加剧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得以化解的敏感、复杂时期。
一、问题提出背景
在中国现阶段面临的诸多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中,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劳动关系的失衡,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等,都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着直接的负面影响。而在这些差距、矛盾与问题中,又几乎都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残缺不全、有效性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不时还有扩大的趋势,使得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
二、城乡和谐发展的策略
(一)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也与国家福利资源分配的不公直接相关。如国家财政中的公共福利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住房福利资源等)主要用于城市居民,占总人口40%的城市居民至少占有70%以上的国家公共福利资源,而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占有不足30%的国家公共福利资源,这种长期畸形的公共福利资源分配体制,进一步弱势化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福利资源、公共卫生资源、住房福利资源等配置的失衡,揭示了这些基本福利制度的非公平性,它已经成为拉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两种教育体制、两种就业制度、两种财政税收体系等不平等的制度,导致了中国城乡之间的隔阂,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民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是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平稳,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大问题。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因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重点。要把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讯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农民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作为投资重点。国家应该改革目前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农民投资建设为主变成以国家财政投资建设为主,让农民在公共产品享用上能够获得“市民待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支持、项目支撑的原则,采取农民出工出力、社会扶智扶资、市场方式运作的办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
与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相比,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更为突出。促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抓紧解决农村教育和卫生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如果不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但不能解决农村现在的贫困,注定将来还会贫困。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除增加对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外,还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增加投入与改革并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把增加公共卫生资源和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农村,引导农村建立医疗保障;加快构建最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工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大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中,让农业生产兴旺发达起来,让农村经济繁荣进步起来,让农民生活文明富裕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起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要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大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中,让农业生产兴旺发达起来,让农村经济繁荣进步起来,让农民生活文明富裕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起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要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总结 实事求是地讲,能够适应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还未真正形成。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漏洞很大,大多数城乡居民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等事实,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适应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改变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使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实现城乡利益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范伟达.中国社会调查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曹新.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制度[N].经济参考报,2007 [3].徐佳.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济南市财政局,2007 [4].刘春玲.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J].新长征,2011 [5].龙云生.浅析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消费导刊,2008
第五篇:和谐社会建设社会调查报告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调查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了深入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情况,我在福州市范围内随机对108人进行了调查。
l超过五成的人对实现和谐社会有信心
调查表明,除了7.4%的人的认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一般以外,92.6%的被调查者都对和谐社会的举措非常满意.而对于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12%的被调查者对实现和谐社会很有信心,47.2%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有信心,36.1%的则认为一般,4.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信心。
l对于政府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感到满意
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政府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36.1%的人认为能解决部分问题,12%认为政府的作用一般,1.8%的人认为基本不能解决.从被调查者口中了解到,大多数的贫困人群现在都有保障了,特别是一些老人和残疾人,现在政府都有补贴.一些农村的老人也都成了城市户口,每月都有钱拿,生活都不成问题了.l“看病难,看病贵”“执法公平性”社会问题严重
在调查的108人中,有75.8%的人认为看病难,19.4%的人认为比较容易,4.6%的人认为看病容易.而认为看病难的只要原因是收费太高.其他的原因还有医德医风差和医院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但被调查者对于政府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的满意度不佳。62.5%的人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不满意。调查者表示部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状况都并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些显失公正的案件,对于一些身陷腐败的司法人员,他们都表示不满。从他们的愤愤不平中,让我明白。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国家公器,作
为公民权利救济的重要保障,司法机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一旦司法机关自身出了问题,人们就很容易丧失对自身权利保障的信心,丧失对社会公正的信心。l生活幸福划入和谐社会建设调查范围
从调查数据中,看出“生活幸福”的调查基本可以从收入、就业、居住状况等方面观察出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在108份调查表显示:在评价生活幸福程度方面,11.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生活非常幸福,43.5%的人认为生活比较幸福,37.1%%的人感觉一般,8.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所有调查的问题中最满意的,有15.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和周边的人相处很和谐;77.7%的人表示比较和谐,6.4%的被调查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和谐。44.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居住条件表示比较满意。对于个人收入和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25.3%和31.8%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伟大事业。调查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调查也是微不足道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神圣、任重道远。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美好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我们中国最广大人民生活的幸福现实。
另附和谐社会建设调查问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从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学院组织我们学生开展和谐社会调查。希望您可以认真填写本问卷,请在您认为的选项上打[√]。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您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感到满意吗?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2.您对您目前的收入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3.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 B.基本正常 C.形势较好 D.不了解
4.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5.您对目前您的居住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6.您对当前房价是否满意? A.房价太高 B.房价偏高 C.房价适中 D.房价偏低
7.您对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8.您觉得现在看病容易吗? A.很容易 B.比较容易 C.一般 D.不容易
9.您觉得当前医疗机构存在哪些问题? A.收费太高 B.医疗条件差 C.医德医风差 D.医院之间差距大 E.其他
10.您对当前中小学校的收费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1.您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2.您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3.您认为目前反映民意的渠道畅通吗? A.很畅通 B.比较畅通 C.基本畅通 D.不畅通
14.您对政府处理环境污染觉得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5.您认为政府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吗? A.能解决 B.能解决部分问题 C.作用一般 D.基本不能解决
16.您认为现在社会上的道德风气怎么样? A.良好 B.一般 C.不佳 D.恶劣
17.您认为爱心捐赠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A.应该支持公益活动 B.一种形式,无关紧要 C.一种欺骗手段 D.没想法
18.您认为您和自己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A.很和谐 B.比较和谐 C.基本和谐 D.不和谐
19.您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吗? A.很幸福 B.比较幸福 C.一般 D.不幸福
20.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信心吗?A.很有信心 B.比较有信心 C.一般 D.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