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复兴镇在2008年4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一年多来,我镇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贸兴镇”的发展思路下,继续抓“农业基础,民营主体,商贸带动,城镇突破”四个工作重点,推动了复兴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明确发展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1、工作思路
抓住试点契机,在城镇化进程上有所突破;紧扣产业发展,在发展模式有所突破;围绕城镇职能,在空间拓展上有所突破;找准资源优势,在城镇特色上有所突破;促进全面协调,在和谐发展上有所突破。
2、主要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5年,使复兴镇率先成为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工贸型”小城市,成为皖江沿线一流强镇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具体目标是: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复兴镇建成区(含临江产业园)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建成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
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设施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均居全市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二、发展改革试点中上级政府支持我镇的具体政策措施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复兴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复兴镇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按副县级高配,并在本镇连续工作5年方可交流调整;增设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负责临江产业园有关工作;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享受正科级待遇;适当增加复兴镇编制,现退居二线人员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加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建设环保分局、财政分局(以上五个机构为副科级建制)和城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复兴镇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复兴镇。县直派驻复兴镇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得镇党委同意,并参加镇政府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镇党委可以提出调整建议。
2、扩大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责权统一”的原则,将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逐步下放到复兴镇。①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复兴镇办理预审,报县发改委“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复兴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发改委“见章盖章”,予以备案。②镇建设环保分局受县建设、规划、环保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 2 设计条件;核发镇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履行环保相关职能职责。③县发改委、工业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下放到复兴镇的职能权限,由县直相关部门与复兴镇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并由复兴镇承担相应的责任。鼓励县直其他单位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能放则放”的原则,积极向复兴镇下放职能权限。所有下放、委托给复兴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3、强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加快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建材、重化工业、机械(船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物流等产业,力争三年成型、五年见效,将临江产业园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之一。力争一年内通过省级开发区申报批复。
4、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下一步将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使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三、一年来发展改革的主要成效
1、城镇建设见成效。复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努力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复兴镇的整体功能,不断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前,2007年的GDP是3.2亿元、财政收入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镇区人口1.6万、镇区面积3.2平方公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发展改革试点后的 3 GDP达到了4亿、财政收入1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0元,镇区人口2.1万、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临江产业园1平方公里)。与全县其他建制镇数据对比如下:取各镇平均值:GDP2.1亿,财政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不包括孚玉镇县政府所在地)。
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和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建设的奠基性工程。2009年6月,我们聘请了安庆规划设计专家,在去年临江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对我镇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规划成“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所谓一轴三区一带:是指以安九公路为发展轴,镇区、临江产业园区、孤山旅游休闲区和滨江绿色生态带,在镇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启动规划编制临江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及镇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临江产业园起步建设,构筑产业集聚区。为筑巢引凤、打造产业集聚基地、整合资源、盘活用地、开发长江黄金水道。起步区正在抓紧建设,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同步规划,将为产业向园区集中提供良好的生产场地和优越的发展环境,给未来的发展留下充足空间,为复兴镇的发展定位规划好了蓝图。
抓好建设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创新融资机制,积极筹建复兴镇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多元化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试点这一年来我们投资300多万对镇区复兴路十字路口的人行道、下水道进行了改造,亮化了街面,华复小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安庆市农行银行的大力支持,成为全省首个在乡镇一级办理按揭买房的小区。为复兴镇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带来了资金的支持。
2、商企繁荣,市场活跃。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了果品干菜批发市场、农机销售市场、建筑材料批发市场、工贸市场和农贸市场。4 建成了两个大型百姓超市,解决了一批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加强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利用资源禀赋,认真做好万亩粮油示范基地建设,聘请了农业专家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支持和鼓励棉花和油菜加工纵深发展,延伸产业链,实现订单生产,有40家棉花加工作坊,12家油菜加工厂和800多个商业网点遍布全镇,是皖西南区域内较大的商品集散地。
3、按照市场化动作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我镇坚持“发展抓项目”的方针,把抓好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引进了上海德正化工、东林磁性、泰丰棉业、生威纺织、盛丰棉业等发展潜力大、联动性和辐射性强的外商企业,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带动了全镇的快速发展。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工业企业20个,吸纳农民工就业6300人,外来务工人员3200人。
4、以小孤山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完善小孤山风景区卫生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建和扩宽复小公路,进一步便捷交通。利用位于长江优势、位置条件,与龙宫洞、石钟山串起精品旅游线,并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
总的来说,我镇发展和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镇党委、政府将会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把我们复兴镇建设成为长江边上一颗璀璨明珠!
第二篇:2012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在2008年4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2011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三化联动、滨江突破、东进西联、外向带动、基础先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和扩权强镇试点镇的机遇和政策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宿松“双核”和滨江新城的既定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了复兴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发展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1、工作思路
抓住试点契机,在城镇化进程上有所突破;紧扣产业发展,在发展模式有所突破;围绕城镇职能,在空间拓展上有所突破;找准资源优势,在城镇特色上有所突破;促进全面协调,在和谐发展上有所突破。
2、主要目标任务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复兴镇建成区(含临江产业园)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建成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设施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均居全市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二、发展改革试点中上级政府支持我镇的具体政策措施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复兴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复兴镇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按副县级高配,并在本镇连续工作5年方可交流调整;增设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负责临江产业园有关工作;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享受正科级待遇;适当增加复兴镇编制,现退居二线人员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加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建设环保分局、财政分局(以上五个机构为副科级建制)和城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复兴镇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复兴镇。县直派驻复兴镇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得镇党委同意,并参加镇政府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镇党委可以提出调整建议。
2、扩大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责权统一”的原则,将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逐步下放到复兴镇。①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复兴镇办理预审,报县发改委“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复兴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发改委“见章盖章”,予以备案。②镇建设环保分局受县建设、规划、环保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履行环保相关职能职责。③县发改委、工业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下放到复兴镇的职能权限,由县直相关部门与复兴镇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并由复兴镇承担相应的责任。鼓励县直其他单位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能放则放”的原则,积极向复兴镇下放职能权限。所有下放、委托给复兴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3、强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加快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建材、重化工业、机械(船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物流等产业,力争三年成型、五年见效,将临江产业园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之一。临江产业园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4、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使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三、发展改革的主要成效
1、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势头良好。复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努力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复兴镇的整体功能,不断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4亿元,同比增长30.1%;全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收入2830万元,同比增长2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35元,同比增长22.1%。镇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家。总面积79.4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镇区人口2.1万人,城镇化率达35%。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壮大了棉花加工产业集群,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招商引资成果喜人,引进龙华精细化工、亿嘉仁棉业有限公司、华茂农业有限公司、浙江东阳定达皮具有限公司、鑫一明(晋江)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市场前景良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商贸流通非常活跃,市场不断繁荣。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政策机遇不断涌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复兴镇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坚实的工作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禀赋,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2009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10年镇域内省级开发区——宿松县临江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筹建。2011年荣获全省优秀旅游乡镇。这一切成绩的获得彰显出复兴镇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多的先试先行权和率先发展的机会,形成加快复兴发展的强大推力。在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复兴镇又被确定为宿松县两城八镇“双核”之一,县域经济的副中心,“滨江新城”的起步区。面对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镇政府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先后邀请专家修编了复兴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制定2010年-201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了“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和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框架。
3、基础建设步伐加大,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了各电力排灌站,对后湖圩堤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强干渠、斗沟清淤,顺利完成中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善了田间排灌体系。完成了占峦村土地复垦项目,投资830万元的水利血防项目进展顺利,投资2669万元的梁公、中棚土地整理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土地置换工作,完成了2007、2008年置换面积273亩,完成了先行复垦项目92亩。扎实推进占峦、王营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快城镇建设。加大了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力度。逐步健全完善了镇区道路、排水、供水、绿化、美化及亮化工程,强化了规划建设的宣传,加大了执法力度,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规范了城乡建设行为。华复新村和书香苑建设初具规模,东区建设稳步推进,西区建设有序启动。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创新了城镇管理方式,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2008年荣获安庆市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三等奖,2010年荣获全县“城乡建设突破年”活动三等奖。2011年荣获“松滋杯”小城镇建设二等奖。以小孤山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完善小孤山风景区卫生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建和扩宽复小公路,进一步便捷交通。利用位于长江优势、位置条件,与龙宫洞、石钟山串起精品旅游线,并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改善交通环境。五年来,完成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和复小公路改建工程,积极实施“一事一议”民生工程,五年共投入资金约5700万元,改善了农村道路,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城乡电网改造取得成效。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切实改善了用电环境,满足了发展需求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临江产业园征地拆迁稳步推进。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成立了临江产业园拆迁安置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共交地1970亩,保障了临江产业园的建设顺利进行,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4、“以人为本”,民生工程快速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及时有效。城乡困难群众实行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到2011年年底,全镇城市困难群众享受低保146户、219人,农村低保678户、1814人农村五保对象202人,年发放保障金共449.97万元。自2008年以来,连续投入资金共150余万元,加强敬老院建设,现敬老院的供养能力已达到100个床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年扩大。多年来,我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连年均达到98%以上,连续多年受到县政府表彰。同时还实施医疗救助,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的问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以来,全镇上下大力宣传,积极实施,参保人数已达29465人,参保率90%以上,60岁以上老人均按时领取了养老金。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居民廉租房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资金349万元,为446户困难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其中新建353户,改造93户。发放廉租房补贴72万元。大大改善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按计划完成农饮项目工程。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共解决4474户21225人饮水困难,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逐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厕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厕工程,美化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5、多方协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水平明显提高。认真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大计生投入,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及时兑现人口计生优惠政策,依法行政,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连续几年位居全县先进行列。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复兴镇中心卫生院成功申报“宿松县第三人民医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镇村村覆盖,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有效推进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新农合政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大血吸虫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2010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了复兴、华农两所高级中学合并,基本完成农村小学的合并和中心小学的搬迁,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壮大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着力加强校安工程建设,完成了各学校的危房改造。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积极筹集资金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免费向社会开放。“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实现了全镇村村覆盖,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科技知识的需求。篮球队、太极拳队、腰鼓队等组织的群众集体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依法治镇工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启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连续多年考核均名列全县先进行列。安全生产警钟常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顺利完成第七届、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阳光村务工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和三资清理工作扎实推进。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人民武装、统战、妇女儿童、工会、民政优抚、统计、保密、档案、老干部等工作都有新的明显进步。
总的来说,我镇发展和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凝集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的滨江新城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复兴镇2009年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2009年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在2008年4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2009年,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全镇广大干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工贸兴镇”的发展思路下,继续抓“农业基础,民营主体,商贸带动,城镇突破”四个工作重点,推动了复兴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发展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1、工作思路
抓住试点契机,在城镇化进程上有所突破;紧扣产业发展,在发展模式有所突破;围绕城镇职能,在空间拓展上有所突破;找准资源优势,在城镇特色上有所突破;促进全面协调,在和谐发展上有所突破。
2、主要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5年,使复兴镇率先成为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工贸型”小城市,成为皖江沿线一流强镇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具体目标是: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复兴镇建成区(含临江产业园)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建成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
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设施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均居全市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二、发展改革试点中上级政府支持我镇的具体政策措施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复兴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复兴镇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按副县级高配,并在本镇连续工作5年方可交流调整;增设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负责临江产业园有关工作;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享受正科级待遇;适当增加复兴镇编制,现退居二线人员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加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建设环保分局、财政分局(以上五个机构为副科级建制)和城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复兴镇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复兴镇。县直派驻复兴镇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得镇党委同意,并参加镇政府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镇党委可以提出调整建议。
2、扩大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责权统一”的原则,将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逐步下放到复兴镇。①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复兴镇办理预审,报县发改委“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复兴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发改委“见章盖章”,予以备案。②镇建设环保分局受县建设、规划、环保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
设计条件;核发镇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履行环保相关职能职责。③县发改委、工业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下放到复兴镇的职能权限,由县直相关部门与复兴镇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并由复兴镇承担相应的责任。鼓励县直其他单位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能放则放”的原则,积极向复兴镇下放职能权限。所有下放、委托给复兴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3、强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加快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建材、重化工业、机械(船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物流等产业,力争三年成型、五年见效,将临江产业园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之一。临江产业园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产业园在等待批准筹建。
4、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下一步将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使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三、一年来发展改革的主要成效
1、城镇建设见成效。复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努力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复兴镇的整体功能,不断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同比增长41%;财政收入1286万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收入4048元,同比增长19%。
镇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家。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镇区人口2.0万人,城镇化率达35%。临江产业园区建成面积8公顷,园区道路建设1.5公里。村村通工程36公里。
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和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建设的奠基性工程。请省经济研究院为复兴镇 量身制订了《复兴镇2010年-201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细化阶段性任务。请安庆规划设计院专家,在临江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对镇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规划成“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所谓一轴三区一带:是指以安九公路为发展轴,镇区、临江产业园区、孤山旅游休闲区和滨江绿色生态带,在镇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启动规划编制临江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及镇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临江产业园起步建设,构筑产业集聚区。为筑巢引凤、打造产业集聚基地、整合资源、盘活用地、开发长江黄金水道。起步区正在抓紧建设,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同步规划,将为产业向园区集中提供良好的生产场地和优越的发展环境,给未来的发展留下充足空间,为复兴镇的发展定位规划好了蓝图。
抓好建设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创新融资机制,积极筹建复兴镇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多元化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试点这一年来我们投资300多万对镇区复兴路十字路口的人行道、下水道进行了改造,亮化了街面,华复小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安庆市农行银行的大力支持,成为全省首个在乡镇一级办理按揭买房的小区。为复兴镇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带来了资金的支持。
2、商企繁荣,市场活跃。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了果品干菜批发市场、农机销售市场、建筑材料批发市场、工贸市场和农贸市场。建成了两个大型百姓超市,解决了一批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加强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利用资源禀赋,认真做好万亩粮油示范基地建设,聘请了农业专家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支持和鼓励棉花和油菜加工纵深发展,延伸产业链,实现订单生产,有43家棉花加工作坊,12家油菜加工厂和820余个商业网点遍布全镇,是皖西南区域内较大的商品集散地。
3、按照市场化动作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我镇坚持“发展抓项目”的方针,把抓好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引进了上海德正化工、东林磁性、泰丰棉业、生威纺织、盛丰棉业等发展潜力大、联动性和辐射性强的外商企业,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带动了全镇的快速发展。2009年镇域工业企业20个,吸纳农民工就业6300人,外来务工人员3200人。
4、以小孤山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完善小孤山风景区卫生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建和扩宽复小公路,进一步便捷交通。利用位于长江优势、位置条件,与龙宫洞、石钟山串起精品旅游线,并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
总的来说,我镇发展和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镇党委、政府将会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把我们复兴镇建设成为长江边上一颗璀璨明珠!
第四篇: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汇报
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复兴镇的发展改革和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县直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广大群众的自觉服从和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自2010年元月1日起扩权强镇工作按新体制运行,将服务临江产业园建设和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彰显优势的重头戏,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制订的《复兴镇2010-201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务实拼搏,开拓进取。现将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扩权强镇成果充分涌现,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着力服务于临江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坚持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双轮驱动,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建设滨江新城夯实基础。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小城镇建设明显增强。完成了孤山西路和复兴西路的下水道建设,2010年1月制定了2010年-2015年宿松县复兴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评审。二是临江产业
园开发进度明显加快,2010年底基本完成临江产业园港口大道458.65亩土地征地工作,2011年初全面启动了明星路和经五路、安置房、污水处理厂、龙华二路的征地工作,为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同比增长6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47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收入2182万元,同比增长74.5%;农民人均纯收入4890元,同比增长20.8%。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十分关注、县直机关部门大力帮助。自试点镇获批后,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和顺利开展明确了思路、硬化了要求、制定了目标。县人大、县政协也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工作,为试点工作出谋划策。县直相关部门悉心指导,精心帮助,大多数部门都制定了支持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但目前有些部门存在“惜权”现象,“放小而不放大,放虚而不放实,放权而不放心”,对于新体制的运行设置了一定障碍,请求县直相关部门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力度,尽快按放权目录下放到位。
三、政策健全完善,人事改革亟需到位。镇党委、政府坚持“首先制章做事”原则,及时搭起相关机构框架,迅速进入角色,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没到位,事要做好”,镇 建
设环保分局主要负责人已配备到位,镇内设机构按照要求规范化、常态化运作。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恳请县委、县政府根据试点方案人事政策尽快安排人员进岗到位,将政府正职向市委组织部请示按副县高配,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正科待遇明确,党政副职配齐,二级机构负责人尽早考察,建设环保分局计划编制人员招录到位,及时引进急需的城镇规划专业人才。
四、扩宽资金渠道,构建投融资平台。随着发展的需要,“无钱办事”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多途径融资,多方式运作,政府引导,市场调配,成立担保公司或村镇银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在镇域内设点营业。县投资担保公司加强对此方面的技术指导。镇政府已对镇域内国有资金摸底登记,打包办证。
五、发挥比较优势,破除用地瓶颈。
城镇建设是复兴镇扩权强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势版块。城镇总体规划已经评审通过,政务新区框架全面细致铺开,但受到用地政策的严重制约,无法拓展。请上级部门按照试点方案用地支持政策,2010年,我镇已完成土地置换任务240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合理倾斜,并利用毗邻华阳河国有农场的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合作融合,捆绑前进。
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科学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临江产业园是复兴镇扩权强镇至关重要的经济依托,急需安
九高速、王家洲码头、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支撑,从而带动镇区的迅速繁荣,吸纳人气,激活商机。为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环境吸引力,镇区垃圾处理站的立项建设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第五篇: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汇报
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复兴镇的发展改革和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县直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广大群众的自觉服从和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自2010年元月1日起扩权强镇工作按新体制运行,将服务临江产业园建设和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彰显优势的重头戏,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制订的《复兴镇2010-201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务实拼搏,开拓进取。现对照2009年11月4日复兴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现场对接会议纪要将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和工作要求、建议请示如下: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十分关注、县直机关部门大力帮助。自试点镇获批后,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和顺利开展明确了思路、硬化了要求、制定了目标。县人大、县政协也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工作,为试点工作出谋划策。县直相关部门悉心指导,精心帮助,大多数 部门都制定了支持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但少数部门存在“惜权”现象,“放小而不放大,放虚而不放实,放权而不放心”,对于新体制的运行设置了一定障碍,请求县直相关部门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力度。
二、政策健全完善,人事改革亟需到位。镇党委、政府坚持“首先制章做事”原则,及时搭起相关机构框架,迅速进入角色,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没到位,事要做好”,镇 建设环保分局主要负责人已配备到位,镇内设机构按照要求规范化、常态化运作。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恳请县委、县政府根据试点方案人事政策尽快安排人员进岗到位,将政府正职向市委组织部请示按副县高配,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正科待遇明确,党政副职配齐,二级机构负责人尽早考察,建设环保分局计划编制人员招录到位,及时引进急需的城镇规划专业人才。
三、扩宽资金渠道,构建投融资平台。随着发展的需要,“无钱办事”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多途径融资,多方式运作,政府引导,市场调配,成立担保公司或村镇银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在镇域内设点营业。县投资担保公司加强对此方面 2 的技术指导。镇政府已对镇域内国有资金摸底登记,打包办证。
四、发挥比较优势,破除用土瓶颈。城镇建设是复兴镇扩权强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势版块。城镇总体规划已经评审通过,框架全面细致铺开,但受到用地政策的严重制约,无法拓展。请县委、县政府按照试点方案用地支持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合理倾斜,并利用毗邻华阳河国有农场的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合作融合,捆绑前进。
五、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科学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临江产业园是复兴镇扩权强镇至关重要的经济依托,急需安九高速、王家洲码头、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支撑,从而带动镇区的迅速繁荣,吸纳人气,激活商机。为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环境吸引力,镇区垃圾处理站的立项建设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以上汇报和请示如有不妥,敬请领导指导。
中共复兴镇委员会 复兴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