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锡公益广告发展现况
无锡公益广告发展现状
在商业广告大量充斥的今天,公益广告犹如一阵清风,摈弃功利色彩,唤醒道德良知,带给人们以启迪与思考,同时也给广告播放赋予了新的涵义。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条件下,进一步回顾我国公益广告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展望今后发展前景,对更好地促进公益广告的发展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我们一般将那些不同于商业广告,旨在引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我们一般将那些不同于商业广告,旨在引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公益广告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这与当时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公益广告本着一种宣传、启示和规劝的意图应运而生,并在日后逐渐传入欧洲、亚洲,再慢慢传遍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观念的萌动和经济的发展,1986年贵阳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独树一帜,首次在黄金时间开辟《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广告新品种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后,各大城市、各个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反映中华好风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全国掀起了公益广告宣传的热潮,它像一股股清新和煦的风,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昭示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区分的良知,使人们倍感亲切和舒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的,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
无锡公益广告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一些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它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作用。
近几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了公益广告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优秀公益广告传入了传播领域譬如“水,是有限的”、“过度包装也是浪费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城管局、无锡工商局、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市广告协会在今年6月起联合开展的“尚德杯”“与文明同行,为城市添彩”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可见,公益广告已经逐步深入人心。
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电视公益广告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节目传播类型,它在现代文化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成为时代文化的窗口,既是时代高科技文化的精品,又体现当代文化发展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无锡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突破发展,广告事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里公共汽车道路两侧、显示屏以及会共场所到处可见而作为世界第三大媒介的电视,广告至今仍成为商家追逐利润进行产品推悄的主阵地:保健品、专治性病与妇女病等营悄性商业广告轮番登场仍占据电视广告市场,即使少儿节目的空间也不例外.因而使社会和现众中产生对广告相当不佳的形象.与之相比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珠的电视节目样式,已在广大现众中有了较强的形响力和认同感。从全国范围看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很不平稳,无锡电视台近年来也增设了公益广告,但不多且创意少。
为此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会议中更提出建议:l、更多关注民生,积极发挥其社会文化承载功能,有力推进和谐幸福无锡建设。弘扬道德新风尚,颂扬人类真善美;净化文化环境,力求品位高雅。如贴近生活的亲情、爱心,关注人文生态和弱势样体的生活和命运等启迪人们的心智,升华人们的心灵,融思想性于艺术性和观赏性之中,传播高尚的文化品质和称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坚决打击和杜绝虚假广告和内容不良广告。
2、打造无锡地方特色,宣传和强化无锡品牌,发挥好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性优势,也更好突显出无锡地方风格和个性化特征.电视公益广告不仅维系了广告延续人类消费文明的技术价值,同时也在文化角度上重新明释了广告的多元化内涵。无锡有自己的品牌,成功的公益广告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巩固以及社会贡献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无法用数字和金钱计算的,也更好的树立企业自身及好的品牌形象.比如“企业署名的公益广告”应是相当可行的,它可以弱化商业化倾向(电视公益广告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它又离不开的支持,这就必然会遭遇商业化倾向的尴尬),也实现电视节目在社会和观众中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1世纪中国将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无论从何种意义来说,都要求我们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建立新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公益广告在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挑战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政府已经意识到并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提出并提倡在全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等理念,从宏观上引导社会向着文明、民主、富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公益广告无疑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规范社会行为、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的重要宣传教育形式。
新世纪也要求广告业自身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从过去单一的商业广告中走出来,大力发展公益广告,大众传媒和广告人应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全新的文明观念,疏导社会文化心理,建设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帮助社会全体成员在形成共同拥有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公益广告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它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积极参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21世纪公益广告事业的前景将会更美好,为社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福利。
无锡户外广告现状及建议。
现状:
无锡的户外广告呈快速发展之势,但这种超速增长的户外广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户外资源比较松散,户外广告设置不合理,没有和城市景观结合起来;二是户外广告从材质和制作方式上来说都比较传统单一,削弱了广告发布的效果;三是户外广告建筑结构安全没有被充分重视。建议:
1、合理设置户外广告阵地。借鉴国内一线城市户外广告的经验,结合无锡实际情况,考虑无锡经济、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市城管、规划、工商等部门的意见,合理设置无锡户外广告阵地,体现无锡城市特有的风格和定位。
2、有效整合户外空间资源的运作模式。建立城市户外广告空间资源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由政府统一进行资源储备和有偿使用,让广告公司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能够提升无锡城市形象,还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益。
3、户外广告形式的管理。对于户外广告的形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式,在保证美观的同时也保证质量安全。
4、推动公益广告的发展。就公益广告而言,应从全市角度统一规划,可以将公益广告统一由政府指定的国有控股公司负责,在无锡建立、健全和规范一套可操作机制,扶持和培养公益广告、城市形象广告的“新闻发言人”。国有公司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但可以有效地扭转公益广告与经营性广告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同时,也可彰显其注重社会效益、代理政府行使公益广告发布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优越性,对政府形象的提升,城市文化的凝聚进行集中统一的表现与传达。
第二篇:哈密市畜牧业发展现况
哈密市畜牧业发展现况
哈密市是以农为主的半农业半牧业区,‘十一五’期间,哈密市认真贯彻哈密地委、行署结合地区提出的‚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发展饲草料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突出品种改良,推进畜牧业向优质现代型畜牧业转变。随着哈密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南园北牧‛指导思想的实施,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畜牧业逐渐成为哈密市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一、2011年畜牧业生产概况
(一)、2011年畜牧业生产完成情况
2011年底全市牲畜存栏 41.5 万头(只),其中母畜存栏 28.61万头(只),母畜比例达 68.9 %。年内繁殖成活幼畜32.1万头(只),同比增加4.38万头(只),增长了15.6%;年内最高饲养量达119.96 万头(只),同比增加 万头(只),增长了 %;存栏牲畜中:牛2.38万头,占存栏总数的5.74;存栏羊35.75万只,占存栏总数的86.15%;猪2.38万口,占存栏总数的5.74%;其他(马驴驼)存栏0.99万头,占存栏总数的2.37%。
2011年出栏牲畜 78.46万头(只),其中,出栏羊 68.95万只,同比增加3.06万只,增长了4.6%;出栏牛 3.3万头,同比持平;出栏猪5.86万口,同比增加0.55万口,增长了10.4%;
出栏禽类125.1万羽,同比增加16.15万羽,增长了14.8%。
2011年肉类总产量达到 31256 吨,同比增加924吨,增长了4.5%;奶产量达到 31256吨,同比增加了425吨,增长了13.8%;产蛋量 2031吨,同比增加81吨,增长了4.15%;产毛385吨;产皮张62万张。
2011年哈密市畜牧业总收入4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2.4%,牧业人均纯收入149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9.5%。
(二)、园区育肥情况
从2009年开始,哈密市在完善原有养殖育肥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投入资金3073.62 万元,修建了8座规划设施完善、高标准、高起点的牛羊育肥养殖小区,占地面积1110亩,棚圈366座,其中:牛圈84座、羊圈282座。到2010年全市共建成11个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可实现年育肥出栏上市30万头(只)。每育肥出栏一头牛平均可增加纯收入1000元,育肥出栏一只羊平均可增加纯收入100元。2011年全市11个牛羊育肥园区,累计育肥出栏 30 万只标准羊单位。增加纯收入3500万元,养殖户收益可观。通过对育肥园区的技术服务,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哈密市实际的牛羊育肥生产模式,从而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增加养殖户收入,全面推动了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
(三)、游牧民定居工作
哈密市游牧民定居项目于2010年开始实施(工程建设期为两年),2010年完成120套游牧民安臵任务,修建砖混结构住房120套,9720平方米,蔬菜大棚240座,(每座560平方米),工程完成总投资2411.79万元,其中住房建设完成投资956.56万元,蔬菜大棚完成建设投资1455.23万元,2010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安臵120户,346人,其中:德外里乡牧民80户,238人;西山乡40户108人。
2011年完成游牧民安臵600户,项目总投资6850.5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00万元,自治区投资300万元,援疆资金900万元,地区配套240万元,哈密市配套360万元,农牧民自筹840万元,哈密市财政贷款2710.59万元,2011年完成现代农业园区121套住房修建,哈密市新盛小区城市化转移479户。
(四)、越冬度春防灾准备情况
2011年山区越冬存栏牲畜 41.5 万头(只),其中母畜存栏 28.6 万头(只),过冬畜群 736 群,截止到目前山区共有暖圈 736 座,基本达到一群一圈的目标。按照自治区畜牧厅制定的过冬防灾标准,哈密市应储备草 12.45 万吨,储备料 1.25 万吨。据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已储备草 8.71 万吨,已储备料 0.81 万吨。按照自治区防灾‚133‛工程的要求,缺草3.74万吨,缺料0.44万吨(沁城乡小堡村、德外里乡、乌拉台乡、天山乡板房沟村、寒气沟村草料缺口较大)。
(五)、2011年畜产品价格运行情况
从2010年开始,随国内畜产品价格走高的形势,我市各类畜产品价格也呈现出一路走高的状况,奶、肉、蛋价格持续走高。羊肉市场零售价格44—47元每公斤,较2010年平均提高了 7元;牛肉45—47元每公斤,较2010年平均提高了 6元;猪肉价格突破30元每公斤,维持在31—36元每公斤,较2010年平均提高了9元;鸡蛋价格也持续增长,从2011年初的8元每公斤,上涨到10元每公斤,较2010年平均提高了2元;鲜奶市场零售价上涨到 5元每公斤,较2010年平均提高了1.5元。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二是,饲草料价格上涨,畜产品成本增加;三是受疫情影响活畜流通交易不畅;四是,资金缺乏,育肥贷款门槛高、周期短。
活畜储备工作:根据(哈行办发明电[2010]73号)《关于认真做好副食品市场供给和价格平抑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保证哈密市菜篮子市场供应,针对哈密市畜产品价格的上涨开展工作,哈密市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一是,加大补栏,做好活畜贮备,增加市场供应。共发放活畜贮备资金800万元,其中,长河牛羊活畜贮备资金600万元,山南开发区生猪储备资金200万元。二是,协调多方力量,为养殖户发放牛羊育肥贷款。哈密市畜牧兽医局积极与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市财政局协调,共为农牧民发放养殖贷款1266万元。市财政为农牧民育肥提供了350万元的贷款保证金。三是,哈密市利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养殖户积极补栏,截至到目前从外地调入牲畜40万头(只),从而提高商品供应量和出栏量。四是,积极落实奶价补贴政策:2011年1-7月份完成发放奶价补贴964377.5元,其中:地区财政补贴金额192875.5元、市财政补贴金额771502元。
(五)、牲畜品种改良情况
哈密市牲畜品种改良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近几年哈密市实施财政扶持政策及自治区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品种改良工作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全市牛的良种率达到59.5 %,羊的良种率达到 85 %,猪鸡的良种率达到了98%以上。2010年哈密市被自治区评为品种改良先进市。据统计全市良种牛13875头,其中:荷斯坦牛4646头;西门塔尔牛697头;新疆褐牛8532头。
良补项目工作:自2009年在我市实施自治区优质活体良补项目以来,农牧民引种杂交改良的积极性高涨,2011年通过自治区采购招标会议,完成采购620只种公羊(其中绒山羊种羊100只,阿勒泰种羊500只,麦盖提种羊20只)。总采购价139.3万元,自治区补贴49.6万元,农牧民自筹89.7万元。市财政解决引种经费31万元。
二、草场资源
(一)天然草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哈密市天然草地2360.18万亩,可利用草地 2187.10 万亩,草场承包面积 1160.5万亩,哈密市天然草地承载着市存栏牲畜总量的29.7万头(只),哈密市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天山乡、西山乡、白石头乡、德外里乡、柳树沟乡、沁城乡、乌拉台乡等七个乡。
退牧还草项目实施情况:退牧还草项目自2007实施以来总投资5780.6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80万元,地方配套1200.65万元,完成围栏休牧155万亩,围栏禁牧115万亩,人工草地建设35138.17亩,禁牧休牧粮食补助1014.75万元。
(二)天然草地病虫害发生状况
近年来我市山区草场病虫害连年持续发生,主要发生虫害的品种有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螽斯等,每年虫危害面积达80万亩以上,严重危害面积每年在40万亩左右,重灾区主要分布在白石头乡和天山乡夏草场。
哈密市每年都开展蝗虫防治工作,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式。
化学防治,是近几年我市蝗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在蝗虫大暴发时采取的主要应急方法,其灭蝗率高达90%以上。特别是应用飞机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对于大面积、高密度猖獗发生的蝗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市财政今年投入治蝗经费在35万元左右,防治成效显著。
生物防治,一是在蝗虫发生重灾区白石头乡、天山乡人工建巢,招来粉红椋鸟生物扑杀蝗虫;二是人工放养牧鸡鸭治蝗,每年治蝗虫面积在1—2万亩左右。三是在白石头乡、天山乡搭建鸟巢招引粉红椋鸟(蝗虫的天敌)治蝗,帮助自然界建立良性生态平衡。
近几年草场鼠害也非常严重,主要分布于白石头乡草场、平原乡农田、林带及低地草甸草原。鼠害主要危害种类为田鼠、大沙鼠、褐家鼠、灰仓鼠等,治理措施主要采取。
(三)贯彻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补偿机制工作情况
结合自治区和哈密地区《关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哈密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关情况调查工作,根据哈密市的实际,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哈密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其中,禁牧实行五年为一个实施期,2011—2015禁牧面积282万亩;草畜平衡3年为一个周期,计划2011—2015年落实草畜平衡面积1674万亩,草畜平衡涉及牧户4461户,同时《方案》中还涉及到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草地生产力监测等。哈密市畜牧局邀请地区专家对《方案》和五项制度进行了讨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前提是草场承包,为此,组织专人负责认真填报了哈密市各乡镇草场承包情况调查表。编报了有关换发哈密市草原使用证实施方案,成立了哈密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户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德外里乡(686
户)和柳树沟乡(384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户信息采集登记等相关基础材料。白石头乡、西山乡、天山乡、沁城乡已完成90%,9月底将完成乌拉台、德外里、柳树沟乡的信息、录入、上传工作。
三、牲畜品种资源
哈密市域内动物分为兽、禽、蛇虫、鱼等4大类数百种,畜禽类主要有:羊、牛、马、骡、驴、骆驼、鸡、鸭、兔等。牛
我市的牛分为肉用型、乳用型和乳肉兼用型和牦牛类等类型。截止2010年年底牛总数为23312头,其中生产母牛数有16739头;其中:荷斯坦牛数为3656头、西门塔尔牛数为380头、新疆褐牛数为4750头、土杂牛12703头、牦牛1500头左右。2010年出栏牛3.31万头,牛肉产量4300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20.7%。
哈密市乳用型牛主要分为荷斯坦,主要分在我市15个乡镇。中国(新疆)荷斯坦:来源,主要从新疆境内的荷斯坦养殖区伊犁、昌吉等地引进,主要分布在我市农区六个乡镇。
新疆褐牛:品种来源,主要从原产地新疆伊犁州引进,因其适应能力强,耐粗饲等特点,深受我市山区农牧民的欢迎,截止到2010年底新疆褐牛存栏8532 头。
西门塔尔牛:品种来源,是新疆从国外引进通过改良后向全疆推广的一个以乳肉兼用牛品种,目前存栏数为697头。
牦牛:主要以当地土种牦牛为主,存栏在1500头。绵羊
哈密市绵羊的品种有五堡羊、阿勒泰大尾羊、萨福克、多浪羊、细毛羊等多个品种,都是以产肉为主。2010年底绵羊存栏27.07万只,占存栏总数的65.6%。
山羊
我市的山羊主要以绒山羊品种为主,2000年主要是从辽宁、内蒙古、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引进的以产绒为主的杂交品种,截止到2010年底哈密市绒山羊存栏7.96万只,年产绒量在18吨左右,主要分布在山区各乡。猪
2010年全市存栏猪 2.9万头,出栏猪 5.31万 头,猪肉产量3608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17.4%,猪的良种率在100%,主要品种以长白条、约克夏、杜洛克等杂交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农区及城乡结合部,以规模化饲养为主。
马
2010年全市马存栏3245匹,主要品种为巴里坤哈萨克马为主,90%分布在山区。
骆驼
2010年全市骆驼存栏在2021峰左右,主要品种为新疆双峰驼,分布在山区荒漠草场。
驴、骡
全市存栏驴3645头,存栏骡1043头,都是以当地土种为主,品质较差。主要分布在农区及山区。
鸡
2010年鸡存栏 22.45 万羽,其中蛋鸡 16.2万羽,2010年全市出栏鸡107万羽,2010年鸡肉产量1284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6.2%。肉鸡的品种有黄麻鸡、三黄鸡、固始鸡;蛋鸡品种有罗曼、海蓝等。
其他禽类还有鹌鹑、鸽子、珍珠鸡、火鸡、斗鸡等存栏较少。
四、哈密市品牌畜产品(制品)及畜产品加工企业
1、肉制品企业:
猪肉系列肉品:奥科生猪屠宰场是经哈密市政府审批、报自治区贸易行办批准成立的哈密唯一一家生猪定点屠宰
厂,注册资金500万,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拥有自动化生猪屠宰生产线和一个分割车间、一个排酸车间,2个速冻库以及600吨冷库,屠宰能力每小时100头。
2、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哈密市红柳清真家禽屠宰加工场市全市唯一一家家禽定点屠宰加工企业,注册资金在200万,建于2003年,拥有自动化家禽屠宰生产线,日屠宰能力在5000只。
3、奶类制品企业: 新疆金牛盖瑞乳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入驻哈密市除了鲜奶外,奶酪、奶油、酸奶以外,也是学生饮用奶项目的唯一企业。每年供应哈密市36所学校35000名学生饮用奶。
4、肠衣加工企业:哈密长河集团是由新疆哈密长联肠衣有限公司、长河集团长青农牧有限公司、哈密长舟皮革有限公司、长兴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4个公司组建而成, 集团内各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同时又相辅相成,互为上下游企业。新疆哈密长联肠衣有限公司是集团的主导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德合资企业,经过几次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主营盐渍羊肠衣的生产、加工、销售。‚长河‛牌盐渍羊肠衣主要用于香肠的外包装,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产品供不应求,95%以上出口德国、日本,产、供、销环节非常稳定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近年来重点针对动物口蹄疫、动物流感(猪、禽流感)、蓝耳病、猪瘟、新城疫防控。要求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70%;逐步实现免疫无规定疫病区标准。
哈密市2011年春季免疫情况:(口蹄疫)应免畜549812头/(只),(口蹄疫)已免畜数562736头/(只):(其中:牛24003头,骆驼1984峰,羊501582只,猪35167口,牛A型口蹄疫已免23585头。猪蓝耳病29438口。猪瘟23391口。禽流感已免数929908羽。新城疫已免数646058羽。
(一)人畜共患病防控
人畜共患细菌病防控:重点针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鸡白痢、禽伤寒、猪和牛副伤寒等)、炭疽、动物衣原体病的防控。动物布鲁氏菌病达到国家规定的稳定控制标准,奶牛结核病逐步达到净化标准。
人畜共患病毒病防控:重点针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控:重点针对包虫病、弓形虫病、囊虫病、的防控。
(二)外来动物疫病和虫媒病防控
外来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针对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羊痒病、猪水泡病、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外来虫媒病防控:重点针对蓝舌病、泰勒虫、骆驼锥虫病的防控。
(三)重要动物疫病防控
(1)禽免疫抑制病防控:重点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
(2)禽呼吸道与产蛋下降综合征疫病防控:重点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3)猪呼吸与消化道疫病防控:重点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肺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
(4)猪繁殖障碍与免疫抑制疫病防控:重点针对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衣原体病的防控。
(5)牛羊传染病防控:重点针对绵羊痘和山羊痘、羊肠毒血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防控。
(6)动物寄生虫病防控:重点针对畜牧业危害严重的球虫病、牛梨形虫病(焦虫病)、新孢子虫病的防控。
(7)马传染性贫血达到国家规定的地区消灭标准。(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求
(1)规定动物疫病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稳定控制、扑灭和消灭标准;
(2)实施强制免疫的规定动物疫病必须达到免疫注射密度100%;
(3)对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达到自治区和国家标准,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具有健全的动物疫情测报、信息网络体系、规定动物
疫病监测体系和先进的动物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试验手段;
(5)具有监督检查无疫区界线,控制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检疫管理能力;
(6)具有健全的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具备规定的冷藏设备、设施和专用运输工具。
六、畜牧业安全生产
畜牧业安全生产主要涉及草原防火、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养殖生产中的消防安全。
草原防火工作:2011年畜牧局专门下发了哈密市‚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方案‛制定了‚哈密市草原防火预案‛做到积极主动的处理草原火灾事故,使扑救工作高效、快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损失。
消防安全:2011年2月26日,哈密市畜牧兽医局特邀请消防部门宣教干警,组织直属五个站所的广大干部职工举办了以《消除火灾事故安全隐患,提高工作人员消防知识》为主题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各单位都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备。为保证养殖小区安全生产2011年11个养殖小区购臵了必备的消防设备、配备了安全消防人员。
食品安全生产(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市畜牧兽医局是哈密市食品安全生产监管成员单位之一。主要职责:把定点屠宰场、动物产品市场、规模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集贸市场、经营动
物产品的门市、摊点、超市、做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主要任务、(一)对辖区内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牛羊定点屠宰场及1家家禽屠宰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屠宰场检疫人员的要求,要求所有驻场检疫人员要严格按照检疫程序操作,尽职尽责,力争使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屠宰检疫上市率达到100%,检疫合格出证率达到100%,屠宰场检出的病害肉,要进行统一集中消毁,不留任何隐患。
(二)对动物产品、主要农贸市场及经营动物产品的门市、摊点、超市的监督检查,在检查中,要求所有经营者所经营的动物产品都要持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标志,对不符合动物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对在整治行动中发现的违法经营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的肉。
(三)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指导,建立用药记录制度,完善兽药使用档案(内容包括用药名称、用药方式、剂量、停药日期等);监督规模养殖场,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在监督检查中,加大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药知识,确保科学合理用药,从源头抓起,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对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督检查,要求辖区内的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必须持有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车辆准用证,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持有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人员培训要有培训档案和记录,有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生鲜
乳收购时,分户留样并保存3天,且有日常计量,建立健全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并保存2年,对挤奶设备设施要进行消毒并有记录,有完整的生鲜乳收购记录,有与收奶量相应的冷却、冷藏、保鲜设施和低温运输设备,生鲜乳运输车辆要有畜牧兽医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生鲜乳交接单要有生鲜乳收购站的名称,生鲜乳数量,交接时间,由生鲜乳收购站经手人、押运员签字。
(五)哈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成立监督检查组,对辖区内的定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集贸市场、等场所开展不间断的循环检查,做到工作到位、不留死角,确保监管工作覆盖每个环节。从源头上为全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哈密市畜牧兽医局 2011年10月19日
第三篇:中国公益广告发展评析
中国公益广告发展评析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区别于其他广告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以赢利为目的。中国公益广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至今也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年中,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漏洞。
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验播出,但由于当时各种原因,它没有立刻成为公益广告的载体。在经历了20年之后,1978年中央电视台才开始以文字或画面的形式播出类似今天公益广告的节目。但这只是为公益广告提供了传播的载体和平台,它和其他广告一样仍处于朦胧状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唤醒。中国公益广告、乃至整个广告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是1979年1月14日丁允朋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为广告正名》一文。这篇文章从真正意义上唤醒了中国广告业,与此同时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一些地方电视台也陆续开辟栏目进行公益性的宣传活动。
中国公益广告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在1986年,贵阳市节水办公室和贵阳电视台联合发布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区别于之前说教式的传播形式,1986年的《节约用水》广告运用艺术化创作手段,给大众以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响。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首次推出一档特殊的电视专题栏目——《广而告之》。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而告之》节目一直承担着中国公益广告传播的重大责任。每天一至两次, 每次30秒或一分钟,虽然时间很短,却是个不可忽略的开端。
1999年是中国公益广告快速发展前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家广电总局第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除此之外,许多企业也开始在电视上投放公益广告。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但广告本身却也起到了很好的公益方面的传播效果。其中效果比较明显的是由哈药六厂投放的《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广告涉及三个人物,母亲为奶奶洗脚,而孩子看到后受到启发,端着水花四溅的脸盆也为母亲洗脚。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主题,却很好的达到了对“传递爱心”的宣传,广告也可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公益广告,脱离了对技术的要求,更注重于人性化的发展,使观众在情境中自然地得到教育。
此外,这个时期的公益广告的另一个亮点是在电视新闻栏目中插播公益广告。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该台广告部完整策划并制作的广告《相信篇》,广告中以著名演员淮存听真挚感人的话语, 消除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不信任, 唤起人们内心的公德意识和行动
信心, 阐释了“ 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 的中心思想。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有着它不可忽略的特殊的社会价值。中国公益广告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仍处于做做停停、时断时续的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
电视商业广告占去了大部分的公益广告的时间段。公益广告与其他广告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点,相比于那些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电视商业广告, 公益广告的竞争力微乎其微,除了中央台播放外,其他省级地方台很少有愿意空出时间段来播放的。即使有,播放的广告质量也良莠不齐,达不到较高的宣传效果。
电视媒体自身减缩了电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时间段。由于公益广告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制作一个广告又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同时又要占用商业广告的时间段,使得这对许多电视媒体来说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而,目前在许多地方台都缩减了公益广告的制作费用,并且能少则少地降低公益广告的时间段。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广大受众抛弃了公益广告。随着科技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媒体。年轻一代的受众已经很少关注电视,更不用说广告。而对于其他观众来说,那些陈词滥调的公益广告已经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更不用说起到警醒的目的。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抛弃,是公益广告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21世纪中国将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但政府在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仍应关注社会道德提体系的发展,提升人民综合素质,而公益广告在改变社会不良现象中有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建立完整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和组织机构将是未来几年公益广告发展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30年大盘点(1978—2008)》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公益广告》
第四篇:公益广告的发展
浅谈我国公益广告发展流变
【摘要】:如果说商品广告推销的是商品,那么公益广告作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则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每一条公益广告,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人们接受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解读过程。中国内地电视公益广告诞生以来,经历了社会性告知、公益性的标语口号宣传、公益活动、公益广告直至企业署名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纪实先行、情感共通的中国特色电视公益广告叙事风格。
关键词:公益广告
广告主题
发展特点
发展趋势
中国内地电视公益广告主题主要有优生优育、晚婚晚育、防止交通事故、绿化造林、预防火灾、早期政治宣示板性质的电视公益广告片。最初,公益广告只是以社会性告知、公益性的标语口号宣传等形式在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体上进行知识性和宣传性教育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人们公益意识的提高和公益宣传的大量出现,为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繁荣创造了条件。1986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则经过专业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片—贵阳电视台播出的《节约用水》,这则公益广告密切关注贵州地区持续干旱、不少地区供水不足的严峻现实,通过专业性创作,以广告艺术表现紧密配合主题进一步向群众解说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1986年,贵阳市节水办公室和贵阳电视台联合发布《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这是中国第一条经过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该电视公益广告一改以往标语式、口号式的说教方式,运用专业的艺术化创作手段,将“节约用水”这样一个现实主题融入到形象生动的电视画面中,再现了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条电视公益广告播出后,引起了贵阳市市民的强烈反响,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当时,电视公益广告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新事物,而且也并未马上引起广告业界和学界更多的关注,不过这种状况很快就得到改变。
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首次推出一档特殊的电视专题栏目——《广而告之》。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在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公益广告”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在《广而告之》开播之初阐明宗旨时明确提出:“它通过提醒、批评、规劝,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目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宗旨,《广而告之》栏目播出了大量契合社会现实、主题多样、传播效果较好的电视公益广告。据统计,1987~1995年,《广而告之》栏目播出的电视公益广告达到844条。
1989年至1998年,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呈现出主体多元化、主题系列化、组织规模化、融资多样化等特点。
(一)主体多元化。这段时期电视公益广告活动的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的3,除了政府和电视媒体之外,还包括企业、广告公司、社会团体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企业的介入,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企业参与电视公益广告事业,一直到1994年,才开始有企业介入公益广告活动。
(二)主题系列化。这段时期,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活动紧扣社会热点,每年都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集中的重大主题。同时,围绕这些重大主题也形成了系列电视公益广告,如20世纪90年代,国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推行下岗再就业政策。1998年,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一题材,中央电视台制作一系列鼓舞斗志、感动人心的公益广告,其中包括《从头再来》、《支持就是力量》、《脚步》等,这些公益广告片全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制作而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些系列电视公益广告播出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组织规模化。1996年到1998年期间,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公益广告活动:
1、1996年4月22日-24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组织召开“首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题材会”,全国15个省、市电视台参加了这次活动,极大的促进了电视公益广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1996年9月1日至10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开展以“中华好风尚”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活动。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公益广告活动,这在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这也标志着政府主导下的全国性公益广告活动的全面展开。
3、1997年9月1日至9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再次组织开展以“自强创辉煌”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月活动。
4、1998年,中央精神文明办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组织开展了题材广泛的公益广告活动。
(四)融资多样化。在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初期,制作发布电视公益广告所需要的费用基本上是由各电视台承担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电视台开始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有的电视台采用企业赞助的融资方式,有的电视台则采用公开拍卖公益广告的所属权的融资方式,如1996年2月28日,大连电视台将其制作的公益广告《欢呼生命辉煌》予以拍卖,开创中国电视公益广告公开拍卖的先河。
从1999年开始,中国电视公益广告步入一个政府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方位的快速发展阶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力度加强。为了规范电视公益广告活动,相关主管部门对电视媒介刊播公益广告提出了一些标准化措施。如国家广电总局第17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
媒体和企业强强联合。由于电视公益广告对于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电视公益广告事业中,成为电视公益广告的热心支持者和赞助商。例如,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在中央电视台和绝大多数省市电视台全天候(包括黄金时段)播出系列公益广告,每月一个版本,每年共12个主题,每天播2~5分钟。除了哈药集团制药六厂之外,热心电视公益广告的企业还有海尔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统一集团等。
电视公益广告大赛如火如荼进行。2001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际市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等几大部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大赛”。中央电视台组织了76家广告公司参与思想道德公益广告的制作工作,从11月1日起在《新闻联播》前、“国歌”之后的这段时间,每天播出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包括《共同的力量》、《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片)、《爱我中华,再创辉煌》等,每条长度在30秒到60秒之间,在中央电视台11个频道中播出,每天播出不少于22次。2002年2月1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首届CCTV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次专门以电视公益广告为内容的大型比赛。2006年初,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大部委联合举办“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征集比赛”,作为联合举办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为21条入围公益广告作品提供了高频次的播出平台,在一套、二套、三套、四套、七套、新闻频道等频道播出。此外,还在央视国际网站和《中国电视报》上开设了本次大赛的专题和投票专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兼具国际化因素与中国特色,先后经历了公益理念启蒙、公益行动探索、普及社会共识等阶段,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公益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走过了一条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曲折之路,现在,一种东方化的“中国式公益慈善”理念正在激荡中成型。纵观我们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当代中国公益慈善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运而生的民间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公民日益增强的公益慈善意识,为我国公益慈善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执政党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时至今日,我国公益事业实力不断增强,作用日益扩大,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多种形式教育、引导、鼓励和制度化保障,必将让公益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应尽义务。从身边开始、从方便处开始现代慈善之路,这是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全民公益,全天候公益,全身心公益,人人为社会,社会为人人的时代正在到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公益慈善事业必将成为核心动力,公益慈善必将达到人人可为、人人乐为、人人自觉而为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现代广告学概论》陈培爱
《中外广告史概论》陈培爱
《从“中国公益”走向“公益中国”》张弦
魏宇
第五篇:我国二手车发展现况分析
我国二手车发展现况分析
我国二手车市场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形成,起步虽晚,但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二手车市场发展速度惊人、前景明朗,尤其是这两年二手车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增长快速:自从1998年,国内贸易部门颁布了《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后,我国二手车市场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二手车交易量就翻了一翻。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190.59万辆,同比增长31.5%。在我国,二手车交易增长速度快于新车交易增长速度,2006年新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5%,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31.5%,快于新车销量六个百分点。
地域性发展突出:在我国,二手车市场还凸显出如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二手车交易量越大。据统计,2006年经济发达地区二手车交易量名列前茅,全国排前10名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山东、云南、河南、重庆、新疆、福建。其中,北京32.2万辆,同比增长57%;广东30.73万辆,同比增长90.12%;上海22.23万辆,同比增长34.28%。而且在我国过二手车市场上,私人买卖占绝大多数,据相关统计,2006年全国二手车私人购买量占二手车交易总量的70.97%。
经营模式有所转变:当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二手车经营主体出现了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在部分有实力、有条件的新车供应商的组织带动下,一批新车经销商纷纷尝试二手车经营业务并且在品牌效应、连锁经营、售后服务等更高层面上开始了规模化运营的尝试。一个以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经纪公司为传统力量,二手车经销、拍卖等众多新兴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二手车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初步实现了二手车经营主体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新车市场与二手车市场的联动效应更加明显,两个市场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
二手车置换大规模兴起:近年,我国二手车置换业务的广泛开展为新旧汽车两个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促进了新车销售的同时,也为二手车市场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经营资源。与此同时,品牌二手车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相继进入二手车领域,并陆续开展业务。例如2004年8月,全国13个城市的16家经销商成为首批开业的一汽大众认证的二手车样板店。2004年9月,一汽大众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正式启动奥迪“3A二手车”业务。2004年8月,上海大众在全国30个城市的50个经销商开始进行“特选二手车”业务。2005年4月,广州本田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尝试开展二手车置换业务等。虽然我国二手车市场相比以前有了长远的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无论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还是经营管理上都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二手车交易的税收标准不统一:各地区对二手车交易中的税收基本上按照当地的有关政策,有的按照增值税,有的按营业税征收,最高的17%,最低的2%,税收高低相差悬殊,这造成了一些地区二手车的成本过高,经营二手车的企业利润薄弱,这样他们便采用交易不过户来逃税,场外交易,私下交易,非法交易等方法,这样扰乱了二手车交易的秩序,可以说税收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评估体系不健全:在二手车交易中价格的评估是很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经
过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估价师数量并不多,而且估价的标准全国不统一,在交易中存在着定价不合理,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有的地方为了抢二手车生意,故意低估价格,竞相压价。评估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二手车技术检测不完善:在发达国家的二手车交易中有着完善的检测体系和检测方法,只要通过检测,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后可以放心地使用。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国家并没有二手车在交易前必须经过有关的技术检测,这样就很难保证二手车的行使安全和购车者的利益。
功能单
一、缺乏现代营销手段: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旧车交易市场,在收购、寄售、租赁、拍卖信息服务等方面与市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基本靠收取交易费生存。旧机动车交易市场除了为交易的旧车提供建议价目、买卖场所、收取过户费外,其它的售后服务措施均为空白。
市场网络不完善:各地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在准入、交易方式、交易功能和交易程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地交易市场的业务主要是面向本地区,缺乏跨地区旧机动车流通的市场网络,如信息不畅、运输成本高等,以及各地对旧机动车档案移送、落户的要求不同,这些原因妨碍了旧机动车的异地流通无法形成规范稳定的旧机动车交易氛围。
缺乏诚信机制:在旧机动车交易中,诚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消费者是信息的弱势群体,在旧机动车交易中,由于消费者对旧机动车的质量状况难以做出判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交易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买方对卖方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主要表现在对车辆事故违规责任、性能、里程真实性的怀疑上。
二手车售后服务力量薄弱:目前我国新车品牌的销售基本上建立了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车保险等一条龙服务。而二手车的售后服务还没有建立。二手车售后服务的缺失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信心。(文/远山)
近几年,家庭用车从高端奢侈品,逐渐成为了一种“钢性”的需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辆,不仅成为一种象征,并且转变成一种个性的体现,更是能使车主的交友圈得到扩大。随着家庭用车的增加,新车市场不断发展,在经济危机的大前提下,中国的新车市场依然长势良好。而新车市场的壮大,必然会逐步推动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08年国内二手车市场总销售量为270万辆~300万辆。但这一数字只占国内新车市场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而相比之下,国外的二手车市场成熟许多,特别是发达国家,车主基本上3~5年就会更换一辆车。也正是这样的换车频率,使得二手车市场品牌丰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美国的二手车销量是新车销量的3.5倍,德国是2倍,而同样是亚洲国家的日本是1.4倍。由此看出,中国的二手车市场还很不成熟,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
一辆汽车,在国内的报废年限是15年,在国外平均报废周期为8~12年。而国外汽车人均更换周期为4年,一辆汽车从出厂到报废,一般会经历2~4位车主,因此,二手车在市场内的流通量是十分巨大的。
发达国家的二手车经营方式,已经形成了品牌专卖(例如国内4S店的二手车回收、置换)、大型超市(比二手车市场更规范的二手车选购地点)、连锁经营、旧车专营、旧车拍卖(例如国内现有的二手车拍卖行)等多元化体系,加之
直销、代销、租赁、拍卖、置换等立体式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不仅使二手车市场规范和完善,更使得经营利润远远超过了新车市场。
在中国,很多人在选择车辆时依然推崇新车,对二手车不屑一顾,对于自己的第一辆车来说,尤其如此,在中国,84%的车主表示,自己第一辆车会购买一辆新车,而在国外,70%的车主表示,自己的第一辆车会选择二手车。究其原因,除了购物心理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二手车辆品质表示怀疑。“这辆车凭什么卖这个价钱?我凭什么要相信这个价钱?”这两个“凭什么”,说出了很多放弃购买二手车购车人的原因。
在发达国家,健全的评估监管体系,在二手车行业中的健康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的“日本汽车评估协会”和瑞士的“二手车协会”都是权威的二手车评估机构。而在中国,这种权威的专业评估机构还很匮乏,而创建这种专业机制也正是“阳光第一车网”不懈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