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在地区三干会上的报告摘要
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在地区三干会上的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2011-1-30 19:03:28 被阅览数: 514 次 来源: 阿克苏政府网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十一五”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2010年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农业结构优化,粮、棉、果、畜丰产丰收,林果规模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1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3.7%;新增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27家,区外销售网络拓展,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8.6%。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思路进一步丰富,突出发展石油石化、煤电能源、煤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及矿产开发、纺织工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提升了工业经济质量。塔化350万吨重油改质等项目竣工投产;八钢300万吨钢厂等项目奠基并开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总规通过评审,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达200万锭;各大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8亿元,纺织工业城、沙雅循环经济工业园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20%。
第三产业稳步提升。旅游业恢复性增长,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中介服务发展加速,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9.2亿元、增长14%。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发展。两座“龙头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一批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建设项目取得突破,城镇化率达37%。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
新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2.42万户,廉租房、棚户区改造2.83万户,职工集资和统建房3900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6公里。加大未就业青年以“双语”和劳动技能为重点的专项培训力度,全年实现就业3.3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898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4817户、2.17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低收入贫困线。“两基”成果巩固提高,新建“双语”幼儿园180所,高中入学率达5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在全疆推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步,城乡居民医疗参合、参保率均达98%。人口出生率降至16.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地区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文艺创作异彩纷呈,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在自治区第12届全运会上夺得第三名佳绩。
“十一五”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初步统计,五年间全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9%。其中:地方生产总值增长80.3%、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年均增长2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倍、年均增长22.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5%、年均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6%、年均增长14.7%。
目前,全地区呈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大局稳定、边防巩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1%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指明了方向。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谋划全局,满怀信心担负起"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使命;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考验,凝心聚力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意气风发迎接新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
预计实现全地区生产总值606.3亿元、增长9.2%,其中:地方生产总值282.2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末39∶19∶42调整为29∶32∶39;全口径财政收入127亿元、增长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7亿元、增长44.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8亿元、增长37.7%;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增长2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亿元、增长16.3%;外贸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1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1元、增加10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6元、增加1534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年度目标。
援疆工作扎实推进
2010年,我们依依惜别了河南省、上海市13年对阿支援。13年来,两省市派出539名优秀援疆干部,无偿援助资金物资7亿元。
浙江援阿工作启动以来,按照深化对接、试点先行、民生优先的原则,启动了26个试点项目,投入资金3亿元,项目涉及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和医院、学校、福利中心、节水灌溉等,为全面援疆奠定了良好开局。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等活动,推动各级干部思想解放、风气好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巩固提升。树立“以德为先重品行、以绩为证重能力”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干部选拔任用规程,受到群众好评。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5.2万人次,公开招考、招录、引进1836人充实干部人才队伍。新建、改扩建村级阵地319个、社区阵地36个,选派1488名机关干部进村队入社区,选派102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查办违纪违规案件121件、处分122人,党风、政风进一步净化,社会满意度提高。
社会稳定大局巩固
扎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举办新疆“三史”巡回宣讲等一系列专题教育,“五五”普法成效显著。7个县被自治区命名为平安县,七类犯罪案件发案率下降10.9%,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严格落实“两项制度”,专项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零散朝觐继续保持“零控制”。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构建“三调联动”体系,信访总量、越级非正常上访大幅下降,一批积案得到调处。及时侦破“8·19”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善后处置果断。地区形势总体稳定、总体可控、总体向好。
农一师建设不断加强
农一师党委坚守屯垦戍边使命,妥处三大关系,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取得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1万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8万元的喜人成就,为地区跨越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加快新型工业化突破
加快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力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尿素、百万吨硝基复合肥、二十万吨三聚氰胺等重点产能建设,支持重庆紫光等精细化工项目加快进度,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及煤气化工产业,打造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氮肥生产基地。
加快煤电能源产业发展。抓好俄矿1000万吨产能扩建、浙能拜城2×66万千瓦电厂、徐矿阿克苏热电厂、重点园区自备电厂建设及大石峡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努力形成以煤电为主体,水能、太阳能、风电为补充的电力支撑体系,打造南疆电力能源枢纽。
加快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发展。推进山西金晖一期100万吨焦化、湖北兴发100万吨聚氯乙烯等项目进度,积极发展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基多联产项目,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链。
加快钢铁冶炼和矿产开发产业发展。力促拜城300万吨钢铁基地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推动温宿多晶硅、铀矿等项目开发进度。
加快纺织产业发展。按照装备现代化、产业集聚化、链条完整化的要求,推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建设,确保浙江华孚、雅戈尔等60万锭产能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推动上海百金循环经济特色化纤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纺织品生产基地。
加快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扶持屯河集团、天海绿洲等果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引进一批特色林果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方向,推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车石化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发展特色工业聚集区,鼓励企业自建园区。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少于85亿元,增长20%以上。
加快矿产勘探开发。推进库拜煤田空白区勘探,提高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加强库车、拜城、温宿、乌什、柯坪区块黑色、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加快准油股份煤层气勘查和加工转化步伐,力争在重点矿区、矿种勘查上取得突破。
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配套协作大企业大集团之路,加快形成“日月星珠”企业集群,构建大小兼具、优势互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做强“四大基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落实种粮面积300万亩,实现总产150万吨以上,确保自给有余。棉花面积控制在450万亩左右,实现单产110公斤。年内新增林果面积50万亩,总规模450万亩,挂果面积290万亩,产量140万吨。畜牧业要着力调优畜种畜群结构,提高母畜比例,推进肉羊改良工程,全年完成肉羊改良45万头(只),年末牲畜出栏413万头(只),存栏433万头(只)。
强化“双年”活动。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坚持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和关键环节。全年新增高效节水面积40万亩,完成防渗渠建设300公里。继续深化“林果业管理增效年”活动,促进林果业提质增效。力争全年林果总产值达4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的70%以上来自于林果业。
抓好“菜篮子”工程。力争全年蔬菜总播19万亩以上、总产45万吨,集中育苗基地1000亩,特色作物90万亩以上。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营销队伍,规范运行管理。争取国家现代农牧业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大农牧业投入。
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认真落实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和小麦、棉花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规模发展,促使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完成1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验收,确保1.64万户7.3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稳步脱贫,返贫率控制在4%以内。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强力推进以“两座龙头城市”为区域性中心、其他县城为骨干、中心乡镇相配套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阿克苏市要重点建设新城区、加快改造老城区,推动“阿温联盟”一体化发展。库车县立足“龟兹故地、石化新城”定位,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品位档次,建成既体现龟兹文化特色、又彰显时代特征的新疆龙头县城。其他各县要基于自身特点,统筹城乡、产业支撑、优化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层次。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提升城镇人口集聚和承载能力。着力打造旅游及商贸物流集散地。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7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08亿元。
“十二五”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64122”工程,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把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南疆中心城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任务。
“十二五”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16.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000亿元、年均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省区平均水平,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工作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及地区"十二五"规划安排,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力推进“64122”工程,创新思路、强抓项目,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力强现代农牧业新基础、力推新型工业化新突破、力保民生水平新提升、力促社会事业新进步、力创团结稳定新局面,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工作预期目标
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2%(工业增加值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今年新建安居房2.43万户
全年完成9个示范村建设,新建安居房2.43万户、游牧民定居4120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以上,新增农村安全饮水入户2万户、解决8万人饮水安全。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房8900套、公共租赁住房5700套、各类棚户区改造2.4万户,加快职工集资和统建房建设,有效推进房地产开发。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扩大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突出“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新建学前“双语”幼儿园100所,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58%以上,提高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比例。启动2个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各学科专业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加大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全力争创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育人质量。
突出就业再就业工作
重点做好“零就业”家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困难家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巩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体兴业和灵活就业。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完成职业培训12万人。实施“预科制、就业式”万人培训计划,培训合格产业工人不少于5000人。全年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3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转移城镇就业2.2万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努力推进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转变。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完成295个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水平,突出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的防控,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新增领取“两证”家庭1.1万户,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9‰以内。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5个县(市)进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实现全覆盖。加强社保基金规范管理。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保障水平,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重视和加强老龄工作。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逐步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水平。新建3个县(市)综合社会福利机构、推进6个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孤老、孤儿保障水平。
增进各民族大团结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加强民族团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清真寺、进家庭,扎实开展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深化“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基础。要大力开展民汉结对、联谊、帮扶活动,扩大各民族交往与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互信、互助与合作。要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加大力度、发挥作用。要着力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意愿、行动统一到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上来,同心同力同向同调开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繁荣进步的美好未来。
(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社会治安管理、宗教事务管理、社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等重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试点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居住证制度,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全面实行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分类、分级、动态管控,推进重点人员帮教转化。建立军警兵民联勤协作长效机制,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人民武装等基层基础建设,发展群防群治队伍,壮大专群结合防范力量。
(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着力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爱国宗教人士聘用、管理、培养、培训、生活照顾等制度,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推进“平安清真寺”建设,引导宗教界做好解经、讲经工作,规范讲经内容和形式,把伊斯兰教教义中含有和平、团结、爱国的思想贯穿到解经、讲经、学经过程中,抵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健全“两项制度”责任倒查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建立取缔非法宗教活动会商机制,下大气力整治非法宗教活动,努力把各族信教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引导到促发展、谋就业、保稳定、求和谐上来,坚决遏制宗教狂热,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做好有组织、有计划朝觐工作,保持零散朝觐“零控制”。
(四)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立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理念,积极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深化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落实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帮扶救助机制,集中研究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着力化解“钉子案、骨头案、无头案”。狠抓信访责任制落实,强化首访解决、基层化解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全面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工作机制,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调解”格局。
(五)严打严防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密切关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活动动向及规律,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坚决将敌对分子的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果断处置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坚持“除恶务尽、穷追猛打”,绝不允许漏网分子继续危害社会。完善党政军兵警民反恐处突体系,加强边境地区管控和社会面综合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篇:在全镇三干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三干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三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镇党委政府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三级干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市三干会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工作,表彰先进,部署2008年工作任务,动员全镇广大干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又好又快实现小康黄甲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个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55万元,增长10%,财政收入164万元,增长41.5%,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招商引资1000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 “产业兴镇”的方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年新辟茶园800亩,基本实现了山区人均一亩茶的目标;杨头等地约1000亩有机茶园连续第二年通过了中国农科院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尝试开发夏秋茶,取得初步成功;在创牌上,2007年杭州“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获一等奖,有力提升了黄甲茶叶的知名度;在增效上,2007年全镇产干茶680吨,实现产值900余万元,人均产值近700元。香菇、中药材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培育了年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36户。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桐城市京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金蓝密封件厂已正式投产,南京润邦桐城分公司第二爆破点建设正稳步推进,市新型烟机配件厂扩建征地进展顺利。目前几家企业发展平稳,已逐步成为我镇财税的主要来源。
过去的一年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的一年。全年共完成沿库公路二期工程和原黄铺乡政府进出公路的建设,启动了黄铺至中义贯通公路建设。政务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政府综合办公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楼主体已完工,现已进入装修阶段。人畜饮水工程。在黄铺、三新、水岭等村相继实施,近3000人受益,中国移动公司相继在我镇境内建塔,消除了移动通讯盲区,方便于外界沟通,集镇建设开始起步,村庄改造力度加大,全镇镇域面貌大为改观。
过去的一年是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一年。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村为主”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有效地扭转了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为重返全市计生先进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教育硬件投入不断加大。投资60余万元的葛湾小学于去年八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教育教学成果不断提高,中考升学率又创新高。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门诊大楼已破土动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覆盖率进一步扩大。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胜利,武装工作扎实推进,超额完成了全年征兵工作任务。卫星接收设施转星任务顺利完成,电话增容和有线电视覆盖率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成效显著,目前已建立了五保户集中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库区移民补助等,使全镇各阶层群众真正享受了党的惠民政策。扎实推进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展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严打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来信来访得到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全镇上下形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过去的一年是党的建设有效开展,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的一年。扎实开展农村“小学教”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镇、村两级干部工作作风,增强为民服务意识,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争创 “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狠抓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
值得一提是,春节前夕,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突袭我镇,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给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关键时刻,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协力抗天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保障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了灾后重建扎实开展,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黄甲人民的时代风彩。
同志们,2007年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更是全镇上下通力协作,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黄甲镇党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不大,特色经济依然不强,缺乏支柱型、规模型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财政增收乏力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倍加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强解决。二、二OO八年工作安排
今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理念,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和镇域经济发展,努力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黄甲的历史进程。
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50万元,增长15%,财政收入220万元,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2327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达到了3453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
为顺利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强势招商,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基础
培植桐城市新型烟机配件厂、桐城市京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润邦桐城分公司三个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三个企业年纳税额分别超50万元;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搞好镇内丰富的石灰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的勘测、调查论证工作,为后期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同时要强化招商服务,坚持以优质服务引商,以优良环境留商,使全镇上下在理念上“重商”、在行动上“扶商”、在感情上“亲商”,真正做到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在此,我呼吁在座的全体干群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向亲朋好友,本镇能人,黄甲籍志士宣传黄甲、推介黄甲,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质的服务,欢迎各方能人志士到黄甲投资兴业,赚钱发财,实现地方经济和个人事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进一步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围绕特色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茶叶的八字方针,今年认真落实800亩茶园春栽发展任务。支持正艺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申报茶叶QS认证;注重品牌建设,力争在省、市级展览会评比中取得好成绩,提升我镇茶叶的知名度。加快茶叶制作技术更新,今年政府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在夏秋茶开发上取得新突破,提高现有茶园的经济效益;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茶叶的质量档次,增加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带动茶农增收,确保茶叶第一镇位置不动摇。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建设60亩左右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和100亩左右中药材基地,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使之成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亮点工程。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适度引导农户发展香菇生产。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定不移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完成沟通三新、向阳两村的镇级循环公路建设,争取沿库公路三期工程的立项,协助市开展好桐庐线改造工程建设。加大水利兴修工作力度,做好水库、塘塥等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工作,增加防灾抗灾能力,确保农业增收。大力推广沼气建设,黄铺、三新两村被列入市政府08年沼气建设试点村,从而有效地推广生态村建设。按照建设新村镇的要求,认真落实村庄布点规划,以水岭村毛河康居工程点和镇政务新区建设为龙头,推进康居工程点建设,从而形成集镇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加快“和谐黄甲”进程,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坚持教育为本、教育优先的原则,把发展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争取黄甲镇中心学校建设项目早日立项。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健康文明、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时代风尚,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计生工作在巩固现有计划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健全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完善计生经费投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队伍管理机制,发挥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服务平台效应,确保在全市计生工作中“保类进位”。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镇卫生院建设,确保今年投入使用。做好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继续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做好“平安黄甲”的创建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健全治安防范网络,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民生工程。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和技能扶贫力度,不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常效机制,从而实现我镇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三、强基固本,为黄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为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保证。
要以创建“五个好”标兵为目标,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刚刚圆满完成的村两委换届,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的干部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大大提升了村级组织战斗力与凝聚力,新领导班子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真正成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各党支部要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村级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工作,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和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认真规范落实党员承诺制与设岗定责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扎实开展党员先锋号、党员示范岗(党员中心户)等创优争先活动,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确保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整体处在全市前列。
(二)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执行力,也是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作风,再好的思路,再宏伟的目标也只能纸上谈兵。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是要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特别是农村困难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干部动真情、办实事。二是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大力提倡说真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提倡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增强工作的韧力,确定的任务,看准的事情要“不断线、不缺位、不走神”地抓下去,决不能因为思想上的摇摆导致工作上的大起大落。
要树立良好公仆形象,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实开展廉洁从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诚勉谈话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同志们,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市“三干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团结拼搏,为建设和谐、富强的新黄甲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在乡三干会上的报告(1稿)
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奋进争先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建设步伐
——在中共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党委扩大会议上的
报 告
中共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委员会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
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奋进争先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建设步伐
——在中共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党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谭子来 2009年2月 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地区三干会和市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8年工作经验,规划部署2009年的工作任务,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 ,创新思维, 抢抓机遇,加快帕哈太克里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步伐!
2008年的主要工作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帕哈太克里乡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2008年全乡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经济,求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广开门路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帕哈太克里乡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
2008年我们坚持“优粮、扩菜、强畜、输劳、招商”的工作思路,保持了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0083.15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去年同期增加2044.32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一产完成6838.3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10.53万元,同比增长13%;二三产3244.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33.79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971.39元,超出年初计划121元,较去年增加698.51元,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人均增收77.21元,增长6.7%;畜牧业人均增收372.91元,增长60%;二三产业人均增收266.38元,增长18%)。
(一)粮食丰产丰收,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1、不断优化水稻种植,做强水稻产业。一是建立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拱棚育秧,统一时间插秧,统一田间管理的“四统一”生产管理模式。正复播水稻总面积13500亩(正播8082亩、增加188亩,复播5418亩、增加388亩)。二是实施品种改良。组织专人从阿克苏引进“新稻11”、“于田3号”两个新品种进行试种,新稻11取得了亩产813公斤的好收成,为我乡改良品种,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奠定了基础;三是培育新型农民。为实现标准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对农民进行了水稻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种田技术,为生产优质、绿色的水稻提供了技术支撑。
2、提高复种指数,实施稻田复播小麦。针对秋季水稻收割后土地一直闲臵制约农民增收这一现状,通过深挖排碱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新建排碱支渠26公里,修建防渗渠350米,修建桥函25个,耗资20万元修建防洪坝1公里。完成4村600亩条田建设和1000米防渗渠建设,改善了土地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复
种指数。全年水稻地复播小麦5800亩,复播率达到43%,亩产达到442公斤,总产量4596.8吨,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防疫服务到位,加快牲畜出栏周转,争取贴息贷款,大力发展家庭养殖,全年新增养殖大户11户,达到47户,培养科技示范户5户;牲畜存栏18329头(只),出栏牛994头、羊51921只,家禽28715羽,产肉1588吨、乳2329吨、蛋81吨。今年全乡制作青贮饲料5850吨,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和科学饲养。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果菜发展。
1、积极创建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坚持以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围绕春提前,秋延迟,越夏补,果套菜,推广地膜黄罗卜种植1000亩。亩均效益比传统陆地菜提高500元,比粮食作物提高1000元。辐射带动了周边三个村(1、3、6村)种植蔬菜,为全乡调整产业结构和蔬菜种植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因地制宜,在4村探索性的采用地膜直播方式发展了100亩红枣示范基地,目前3万余株苗木长势良好。今年我们还加大了造林工作力度,新种植防护林140亩,6万余棵,长达36公里,绿色通道工程已基本完成。
(四)招商引资项目成效显著。
我乡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强化责任意识,完成了市政府安排全乡全年的工作任务总体要求。全乡共引进项目9个,总投资1670.00万。同时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今年对劳动力培训共计2100人,全年完成劳务输出3100人,总收入3244.78万元,人均收入达1727.9元。
二、抓综治,求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优条件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 “迎奥运、保稳定、谋发展、促和谐”这条主线,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全乡稳定工作成效显著。
(一)总揽全局,建立维稳长效机制。积极构建乡、村两级巡防网络,形成全乡点、线、面的机动巡防工作格局。一年来,全乡各类案件发案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共计接出警49次,同比去年下降 54 %;发刑事案件2起,同比去年下降 94 %;治安案件16起,同比去年下降 34 %。实现了市委提出的“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维稳工作目标。
(二)强化责任,狠抓维稳措施的落实。
一是扎实开展万人宣讲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针对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分三个批次在全乡开展了揭批“3.14”事件、8.4袭警案件及“伊扎布特”反动本质大宣讲活动,并在年底全面深入进行了“大宣传、大教育、大发动、大揭批”活动,加大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力度,确保对社会面的控制。二是把宗教管理工作作为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周五宗教人士例会制度,严格落实宗教管理“两项制度”,开展制止零散朝觐宣传活动16次,下发宣传单3500余份,实现零散朝觐零人目标。三是做好奥运期间的防范工作。自三月份以来,在全乡主要路段设立路卡8处,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清查,开展治安大清查13次,出动乡干部、派出所民警、乡巡防队员2200余人次。查出一批非法音像和书籍,配合市公安局抓获“3〃23”反标案主要嫌疑人1人,共摸排布控抓获“伊扎布特”组织成员4人。清理整顿安全、治安隐患8处。全年,乡、村两级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0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全面排除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奥运火炬在喀什
传递和喀交会期间我乡政治大局稳定。
(三)整合力量,提高应急能力
加强民兵应急处臵突发事件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年以来,共扑救火灾和处臵应急突发事件9次,出动巡防队员429人次,最大限度的挽回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圆满完成了上级党委布臵的任务。特别是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乡巡防队员出色完成警戒任务,受到上级部门的褒奖。
三、抓全面,求进步,为社会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2008年,帕哈太克里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目标,形成了“三个文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一)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利用印发短讯、出板报、广播、下基层面对面宣讲、座谈会等形式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各村、学校和乡机关联合举办“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迎奥运、树新风、促团结”为主体的黑板报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反分裂、保奥运、促团结”意识。同时,加强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农家书屋作用,进一步落实“东风工程”,并积极争取文化站项目,目前资金已到位,计划明年开工。
(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迎国检工作,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四方努力,加大保学控辍力度,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巩固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45%,巩固了两基教育成果,通过了地区、自治区“两基”验收。
(三)全面落实计化生育基本国策,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
动。农民婚育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审核落实领取“两证”农户已达到241户,截止目前已发放南疆三地州特殊奖励金和扶助奖励金44万元,并保证了各种待遇全部落实到位。今年,全乡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达100%,结育率达68.9%,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2.69‰。
(四)为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优抚、低保、五保、助残、老龄、救助、捐赠、技能培训、扶贫、共建等活动。全年共捐款15.32万元。全乡有10335人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乡合管站一年来共承兑合作医疗款26.74万元,有力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2008年全乡抗震安居任务762户,目前已开工762户,完成计划的100%;竣工212户,主体完工526户,在建24户。同时,乡村道路,学校、村阵地等一批基础设施得到建设和发展,使广大群众和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了党和政府阳光雨露般的温暖和发展带来得的实惠。
四、抓党建,求创新,为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按照“抓重点求突破、抓延伸促发展、抓巩固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全乡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发挥乡党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的思想工作特点和农村实际,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按照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要求,加强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2008年乡党校共举办政治理论等各类培训班20期,共培训1876人次。
(二)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乡党委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着力发挥乡党委的“龙头”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建
设,党委班子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既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又体现了党内民主,使乡党委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了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2008年2月27、28日在全乡六个村按法定程序进行了正式选举,产生了34名村民小组组长,250名村民代表。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并实现了党委意图和群众意愿统一的一肩挑。
(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抓好服务群众工作,大力实施无职设岗定责、党组织、党员公开服务承诺等活动。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村、乡干部驻村、村干部坐班代办制度。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2008年共接待18名来访者,其中解决15人反映的问题,对3人进行调解,处理案件1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积极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三比三学”、“争创劳动能手”等活动;大力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工作,远程教育终端站建设达到100%,为农民科技致富提供了帮助。同时,规划建设了一村办公场所和六村篮球场,加强了村级阵地建设。
(四)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强化。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发放了150多份廉洁倡议书,对乡村领导干部、站所、学校负责人共48人建立了廉洁档案。修防渗渠,防洪坝、修路等公共设施,资金使用都经“一事一议”决定,收入开支情况每季度公开一次,乡政府定时检查。乡农经站负责核实公开情况。通过有效落实廉政勤政制度,全乡积极干事、干净干事的风气盛行。
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我乡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表现在“有规模的没优势,有优势的没规模”,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虽然乡政府已大力推行产业结结构调整,但步伐较为缓慢。二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条件落后,对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撑作用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受环境条件制约和资金来源途径的束缚,建设速度慢、难度大。三是乡村干部队伍的潜力没有充分得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较弱,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009年的发展设想
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市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农业总收入1.18亿元,较2008年增长17%,其中:一产8159.47万元,增长21.5%;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3640.53万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增加658.34元,增长16.6%。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文化及社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紧紧抓住国家关于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农业项目支持,大力开展排碱渠、防渗渠、条田平整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5村2组和3组修建两个闸口,解决1村、6村农用水调配问题,在2村、3村各打一个机井,缓解这两个村季节性缺水问题,利用“一事一议”修建30公里排碱毛渠,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小麦复播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积极引导种植高产优质水稻1.5万亩以上,在粮食生产上积极开展种子统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生产性服务,2009年引进新稻11和于田3号102,使良种正播稻达到7200亩,复播达到6300亩,力争粮食单产增产20公斤以上,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探索稻田综合开发,实现立体种养殖,提高附加值。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等高效益作物,在4村发展1000亩果树+套种黄萝卜+套种洋芋+秋种大白菜,投资1.5万元对100亩红枣苗进行嫁接。在6村建立胡萝卜、洋芋等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进行拱棚示范种植,推动蔬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要明确工作思路,层层落实责任。制定“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工作制度,把蔬菜种植管理等情况与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考核挂钩,奖罚分明。二要做好引导服务,强化宣传推动。组织村干部、菜农到兄弟乡参观,把“一亩菜十亩田”的道理给农民讲清楚。三要在生产中积累经验,对重点环节重点指导,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协调解决。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按照“扶持大户、发展特色、加快畜禽产
业化养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畜牧业。着力转变养殖观念,改良畜禽品种;争取贴息贷款资金,建立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防预体系,降低养殖风险;依靠水资源优势,鼓励引导发展特色家禽、水产养殖业;狠抓畜牧业的短、平、快项目,进行牛羊养殖良种、良料、良养。大力培育扶持农村经纪人协会和农村经纪组织,依托南达乳业等龙头企业,努力把我乡建成输送鲜奶和酸奶的重点乡。力争年末牲畜存栏18842头(只),出栏牲畜65391头(只),出栏家禽35809头(只),肉产量达到2326吨,奶产量达到2284吨。
(二)加大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强化农民实用技能和定向培训,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收,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常年在外就业。实施绿色水稻标准化种植,推广大米精深加工技术,拉长稻米产业链条,开发米粉类产品,创建稻米品牌,推行分类包装、统一销售。尝试在稻壳、稻草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米加工企业落户我乡,开发稻米精深加工项目,提高附加值。全年确保新增农村二三产业5家,就业150人以上。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有发展潜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聚集,推动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争转移劳动力3400人,转移劳动力收入37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鼓励大户联合,在1村在建立芦席编织合作社,在2村建立奶制品合作社,在3村建立绿色稻米合作社,在4村建立
蔬菜种产销合作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以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把喀什建设成国家级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景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两代领导人回信和自治区级爱国主义基地的政治优势,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积极申报规划启动红色旅游项目,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积极引导组建民间文艺团,发展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努力把帕哈太克里乡建设成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农业观光、休闲渡假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乡。
二、全面落实维稳措施,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进一步落实责任,健全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稳定工作,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筑牢反分裂斗争的群众思想基础;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击“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保持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进一步落实“两项制度”和“三管一加强”措施,确保实现制止零散朝觐“零控制”和“决不允许反弹”的目标,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获取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不断提高分析研判能力,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专项治理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大排查
社会矛盾的力度,确保不留死角,加大化解矛盾的力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加大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的力度,努力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合理整合教育资源,规划90亩地将3村、4村、5村小学和24中学合并,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提高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入学率,全力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完善乡文化站配套服务功能,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搭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平台,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摆脱封建迷信和宗教意识的束缚,积极投入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4个村新建卫生室,配备完善基本医疗设施、药品,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9.8%以上。加大农村脏、乱、差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设立村务公开栏,完善村规民约,倡导睦邻友好、团结互助。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402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四、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32号文件和自治区干部大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抓作风聚民心,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加强理论武装、转变思想观念为核心,以面对面宣传和培训干部
为依托,以落实“六种责任”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基础,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为保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动真碰硬的干部考核机制,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机制,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决把帕哈太克里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六种责任,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以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为载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大规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及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青少年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活动。加强群团组织工作。抓好乡干部驻村、村干部轮流坐班代办制,抓好“三项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和乡领导蹲点联系村制度。认真制定和完善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分解和考核办法,积极推行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制度。为促进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同志们: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起直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增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四篇:2007年地区三干会经验交流材料
2007年地区三干会 典型发言材料
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乌什县委员会 乌什县人民政府
乌什县委、政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精神,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05亿元,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6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953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8.3%、27.74%和9.11%。2007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及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地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乌什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2007年,我县将以发展棉花为主的高效种植业为突破口,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促进“生产发展”。一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东南部四个植棉乡棉花面积的基础上,加快更新品种,强化技术管理,将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2万亩,促进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二是在抓好现有10万亩核桃,8万亩杏子,10万亩沙棘的管护,尽快提升其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集中连片和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行林果
训党员干部及群众达到4万人次以上。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初、高中生职业技术教育,以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准确把握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动向,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为企业输送合格劳动力,加快我县劳动力转移步伐。四是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牧民短期内快速增收和有效改善农牧民收入结构的系统工程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以外出务工与就地转移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实现长期转移劳动力1万人,季节性转移5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均增收800元的目标。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乡风文明” 2006年,通过深入有效地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和向卡德尔〃巴克学习等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大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快基础薄弱学校的改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对农村中小学有重点地实行民汉合校、民汉混合编班,加大推行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学力度,在重点抓好现有“双语”教学班的基础上,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民办“国语”幼儿园在农村的发展,从学前教育入手坚定不移地抓好“双语”教学。二是以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增加投入,重点抓好103个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相关设施的配备,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效解决农牧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以开展平安建设为契机,加快平安村(镇)建设步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场所的作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
合开发、塔河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完善农田水利配套体系,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兴办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三区”分离的标准,统一规划人居、养殖、种植区域,抓好基础工作,逐步形成优美整洁的新农村环境。
五、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完善管理体制,促进“管理民主” 2006年,我县狠抓村级班子队伍的组织管理,及时对13个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的村级班子进行了整顿,规范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稳步推进“村帐乡管村用”管理模式,全县107个行政村村务、财务公开率和规范率均达97%以上,全年减轻农民负担3075.18万元,人均减负199.79元。2007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依法办事,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管理民主”。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及成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增强村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对村级财务、政务严格执行民主、透明管理,通过发扬民主,进一步凝聚和赢得民心。三是严格落实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把农田水利、村组道路、植树造林、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全部纳入“一事一议”范畴,真正体现出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民主管理要求。四是严格区分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活条件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积极维护群众的参与权、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民主管理。
第五篇:副县长在教育三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是在世纪之初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1995年全县教育三级干部会议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的又一次专题研究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会议。是我县贯彻落实全国、全盛全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实施“两基”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会议。会议期间,李正有书记和邓小礼县长都作了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好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把我县的教育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下面,我就实施“两基”和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再讲几点意见。
一、“九五”教育回顾
“九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按照《XX县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和“九五”规划,以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落实办学责任,深化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县实际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坚持农科教结合,认真贯彻落实《XX州民族教育条例》和全国、全盛全州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一)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
“九五”期间,我县把“普六”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措施,狠抓入学率、巩固率和十五周岁教育完成率,特别是1998年换届后的新一届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抓“普六”工作,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救助困难学生,出台了《XXXX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强化依法治教的决定》(屏政发〔2000〕53号),有效地遏制了大量辍学的被动局面。通过努力于1998年完成了“普六”,顺利通过省州验收,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95年的95.4%上升到2000年的98.95%,在校生巩固率从1995年的88.8%上升到2000年的98.29%,教师学历合格率从1995年的75.8%上升到2000年的88.55%,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从1995年的4.31平方米提高到5.5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由1995年的13.54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6.59平方米。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从1995年的34.04%提高到2000年的45.24%,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从1995年的69.3%上升到2000年的88.01%。
(二)以扫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步伐加快
“九五”期间,我县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把扫盲教育和推广农业科技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技校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扫盲工作,五年内共扫除文盲16816人,文盲率从1995年的22.68%降至2000年的1.61%,劳动者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三)基础教育的延伸教育稳步发展
幼儿教育有新发展,全县现有幼儿园2所,学前班7班,幼儿入园率为15.26%,县机关幼儿园按《规程》要求建成了全县的示范幼儿园。
高中教育在艰难中前进。虽然受早就业思想的影响,“九五”期间,我县的初中毕业生大都报考中师、中专,和个旧一中、建水一中,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报考我县高中的人数很少,在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教学质量仍不断提高,升学率已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九五”期间我县按照进得来、留得注学得好、用得上、富得快的要求,共开办了农、牧、林等适合XX实际的专业,培养了大批职高毕业生,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奠定了基础,职业中学顺利通过省级二级合格验收,已成为XX县农科教结合的龙头,正在成为全州乃至全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
(四)资金筹措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困难学生得到有效救助
“九五”以来,共争取国家主渠道投入10507.1万元,其中教师工资8438.4万元,其它费用2068.7万元。在国家主渠道投入的基础上,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乡镇和部门紧紧抓住省内外各挂钩帮扶单位对口帮扶XX的良好机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帮扶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九五”期间共争取到社会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98年以来就争取到600多万元,在原来兴建了XX电力希望小学、马鹿塘林业希望小学、白云中学林业希望楼、半坡中信希望小学、湾塘铁路希望小学、徐屏友谊中学、上海阿碑希望小学的基础上,又兴建了牛碑人才希望小学、沪滇科技希望小学、中山希望小学、宋庆龄希望小学、平田中信希望小学、龙电希望小学、巴金希望小学、坡背电力希望小学、徐屏友谊中学综合楼、原XX五中中信实验楼等。全县校舍面积从1995年的125246平方米增至2000年的160414平方米,净增校舍面积35168平方米。目前全县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1校,理科教学仪器达标50校,中学教仪配备一类2校,二类7校,教仪总值48.8万元,图书量达61070册,生均14.65册。小学教仪配备一类11校,二类15校,教仪总值43.55万元,图书量达244913册,生均13.33册。
在争取资金改善条件的同时,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还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救助困难学生,每年有1000余名学生得到救助,降低了辍学率,为完成“普六”奠定了基矗
(五)勤工俭学成绩显著
为缓解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的矛盾,改善办学条件,救助困难学生,并为农村发展经济提供示范,根据我县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发展八角、桔子、核桃、板栗、秃杉、茶叶、龙眼、肉桂、蔬菜、花生、黄豆等1700多亩,并采取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办法,几年后,每年可有数百万元的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救助困难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贯彻全国、全盛全州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实现和巩固“两基”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加大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一)实施“两基”的目标任务
“十五”期间,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两基”和巩固“两基”。到~年,全县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5至45周岁人员中的文盲),~年,完成“两基”巩固任务,~年,在巩固“两基”的基础上使我县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
按规划我县2001年11月完成玉屏镇、滴水层乡的“两基”,2002年11月完成湾塘、新华、白云、和平、新现、白河乡的“两基”。~年10月以前对“两基”进行全面的自查、评估,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检查验收。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分五大项29条,五大项是“普及程度”、“教师校长”、“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五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普及程度”:“普及程度”分“适龄少年入学率”、“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残疾儿童入学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其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分值分别为10.5分,属于一票否决的指标,2000年我县初中毛入学率为58%,距“普九”指标95%以上相差37个百分点;到~年我县适龄少年8845人,按95%的毛入学率计必须有8403人在校,加上其他年龄段的学生,预计到~年应有在校生8666人,入学率的指标任务重、难度大。2000年初中辍学率为7.36%,指标要求控制在3%以内,工作难度大。此外,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是普及程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指标要求达到90%以上,而我县2000年才完成69.81%,差35.19个百分点。
2.“教师校长”:在“普九”阶段,由于学生急剧增加,教师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而XX县的师资补充多年来处于不平衡状态。“教师校长”共五项指标,其中问题较大的是“教师编制配备率”,指标要求达95%以上,根据测算到~年将有初中在校生8666人,按1:50的班额比为173个班,按师生比1:16计应有专任教师514人,减去现有的初中专任教师292人,全县还差初中专任教师250人。
3.“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中“在校生品德评定合格率”、“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体育合格率”都可以按指标要求完成。但我县的难点是缺少一些专业课教师,如外语、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教师。
4.“办学条件”:在“办学条件”10项指标中,按~年初中在校生8666人计算,全县还需要净增土地41亩,校舍还需增26871平方米,课桌椅2560套(双人套),床2532张(双台),需增图书43944册,全县各中学教仪应按12个班以上二类标准配备,使之达到“普九”验收标准。
5.教育经费:县乡两级财政应努力保证三个逐年增长,城乡教育费附加必须严格足额征收,同时搞好勤工俭学,并通过内引外联,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指标分五大项9条,五大项是“扫除青壮年文盲程度”、“成技校办学情况”、“机构人员”、“经费”、“其他”。各乡镇人民政府必须按指标要求,按照“一扫、二堵、三提高”的原则,完成扫盲任务。
(二)完成“两基”任务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依法治教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召开会议,布置落实当地的“两基”工作任务。根据我县中小学校管理上的相应独立性,“普六”、“普九”之间需要加大协调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普六”与“普九”的衔接及中小学之间工作的分工与合作。要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培训好包括乡镇领导在内的各乡镇“两基”工作人员。各级领导要带头执法,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推卸“两基”工作责任。
要加大对“两基”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要继续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宪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等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普九”和扫除文盲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和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支持和关心“两基”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的约束手段,强化“两基”意识,依法实施“两基”,确保“两基”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收集好各种资料数据,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档案,拍摄一部反映实施“两基”的专题片,建立一个展室,写好一个验收报告,出好一套实施“两基”的专辑,做好实施“两基”的总结。
2.坚持标准,分步实施,如期完成乡镇“两基”验收
实施“两基”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我县劳动者素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矗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两基”教育的艰巨性,我们必须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才能保证“两基”目标的实现,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两基”工作。实现“两基”任务,就我县的经济状况,教育基础而言,困难是很大的,对此,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要克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准,认真做好工作;要建立和完善“两基”工作制度,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和成人复盲率;加强和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使“两基”各项指标达到验收标准。
3.实行目标责任制,如期实现“两基”目标
实施“两基”教育,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的措施,采取联动手段,狠抓各级各部门责任的落实。要把“两基”目标分解为逐级考核乡(镇)、村委会和学校的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
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工作方针、政策、规章,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和义务教育、扫除文盲的规划、实施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制定规划,统筹实施,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学校要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全面贯彻和执行教育方针,按照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授完全部课程,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要协助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实施“两基”的重要意义,使“两基”工作深入人心。总之,只有各级各部门采取措施,明确职责,加快实施步伐,才能如期实现“两基”目标。
四、当前我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九五”期间,我县的教育发展是健康的,成果是明显的,但在推进“两基”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形势严峻。这些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
(一)巩固率难以提高。在巩固“普六”推进“普九”中,部分家长对子女受教育认识不足,加之贫困面大,经济困难,无法解决子女读书的费用,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等各种负效应因素而导致学生辍学。
(二)经费严重不足,各中小学校舍建设、软件建设、绿化美化规划均不能按“普九”要求达标。欠帐太多,难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实现“普六”目标,我县校舍建设已欠债1200余万元,要完成“两基”任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三)文盲人员流动性大,年龄相对偏高、零星分散不易集中,难以开班办点扫除文盲。
(四)教育执法力度不够,严重影响教育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校点分散,一师一校校点太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教学方法老化问题仍然存在,难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七)教育经费投入少,标准低,到位率低。
五、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由分散办学向相对集中,规模化办学转化。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由单一文化知识的传授向综合性转化;培养实用性人才向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转化等。
(三)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化。
(四)由齐步走、一刀切向因人施教转化,改变学生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状况,使肚子大的能吃饱,腿长的能快跑。
(五)由培养大众型向培养个性化、特长化人才转化。注重对实用型、技艺型、学科型、组织管理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加以引导,发挥他们的特长。
(六)对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将有更高的要求。
1.要逐步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2.教师在学科上既要精,又要广(知识面广),要努力成为多面手。
3.要逐步实行几证换一证(用普通话合格证、微机操作合作证、基础外语合格证换教师上岗证)。
4.要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汉语教学和外语教育并举,用外语教其他科目)。
六、要始终抓好以下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一)抓投入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中央、省州的投入;按时按量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抓好城镇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争取社会各界和挂钩帮扶单位、地区的投入和捐赠。
(二)抓管理
抓好管理工作,营造良好学风、教风、校风,净化育人环境,同时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要使管理规范化,上档次,上水平,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三)抓改革
1.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危机感,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做到不错位,各得其所。要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全县中小学校教师大流动。
2.合理调整校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重组。校点分散、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规模小,效益低,教学质量不高,是我县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要继续以调整校点为突破口,合理布局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收缩校点,提高办学效益。要根据“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宗旨,以集中办学为方向,需增则增,宜并则并”的原则,对小学校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调减的重点是一师一校办学点和规模过小的村级中心完小,一个乡最多办好两到三所完全小学,玉屏镇最好能集中办好半坡小学一个完校各乡镇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要通过校点调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在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好生源调查,一次性规划好学校建筑面积,规划好校园环境设施建设,作好可持续发展和校园绿化美化规划。校点调整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转变教育理念,改请教师进村为送学生出村,这是对社会也是对自己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举措。
(四)抓教师培训,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教师队伍
1.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采取离岗长期学习形式,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
3.采取走出去短期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素质;
4.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规模化培训;
5.采取在职在岗自觉学习的方式,自我提高;
6.采取校内、乡内互相交流学习方式,共同提高;
7.要着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批过得硬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抓好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教法,探索适合当今教学对象的新的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1.要不断总结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要努力学习借鉴外地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教法,采劝拿来主义”把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拿来为我所用;
3.要努力探索新的适合我县教学对象的教学教法;
4.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特别要在县内乡内校内组织观摩教学,让大家品头论足,在讨论的同时得到提高;
5.要借助远程教育体系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逐步变窄领域、小容量的抽象的简单说教为具体形象的宽领域、大容量的教学。
6.要抓好小学外语教学的试点和推广以及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我县外语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水平。
(六)抓校园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抓学校勤工俭学和教育绿色希望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救助困难学生,实现以校养校,并发挥试验示范作用
1.学校勤工俭学的作用:(1)可以增加收入;(2)可以改善办学条件,走以校养校之路;(3)可以救助困难学生,减少甚至杜绝辍学现象;(4)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种养技术和致富技能;(5)可以为当地种养业的发展作实验、示范,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培植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2.方法和措施:(1)种植业;(2)养殖业;(3)第三产业;(4)有条件的学校可走产业化之路;(5)要把校园的绿化美化与校园经济结合起来,推行六小工程(小猪厩、小菜园、小果园、小门市、小XX圃、小加工厂),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勤工俭学的目标
到2001年生均40元以上,2002年生均60元,~年生均80元,~年生均100元,之后保持稳定,逐步提高。
(八)抓职业教育,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培植,为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人才、技术基础,逐步实现人口负担向人力资源的转化
1.要深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越是贫困的地区越要抓好职业技术教育,越是贫困的家庭越要送子女到职中读书学习。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措施:(1)高级职业技术教育;(2)初级职业技术教育;(3)农村技术技能培训教育;(4)建立教育教学基地;(5)实现“进得来、留得注学得好、用得上、富得快”的目标,逐步形成校园化、农场化、基地化、园林化、产业化五者统一。
3.分别不同情况,走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升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相分离之路。
(九)抓延伸教育,实现基础教育与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同步发展
1.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每个乡镇都要创造条件,创办幼儿园或学前班,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也要创办幼儿园,使更多的幼儿得到教育。要加快县机关幼儿园建设并发挥其对乡镇办幼儿园(班)的指导作用。
2.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中规模,争取在2010年实现高、初中分离。要提高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采取特殊措施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高中教师队伍,并采取奖励措施,调动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考升学率
(十)抓学校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提高认识,采取措施,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校舍安全、用火安全、饮食安全、出游安全,做到学校安全万无一失。实现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化。
(十一)抓教育扶贫和救助困难学生的工作
1.推行县乡机关、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县属各单位在抓好挂钩帮扶工作的同时要抓好学校挂钩帮扶工作,切实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2.抓好上海徐汇区、蒙自县、弥勒县的学校结对帮扶我县学校的有关工作。
3.抓好社会各界人士帮扶救助我县困难学生的有关工作。
4.多渠道筹措资金10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困难学生的救助,切实解决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
5.落实具体措施,把教育扶贫工作做得更好:(1)成立领导机构,有领导分管,教委、团委、妇联、各学区、各中学有具体人员负责;(2)建立结对学校,结对学生档案;(3)建立救助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收到钱要反馈,每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要反馈);(4)逐步实行救助资金向劳动所得转化(通过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如承包厕所的清扫、绿化带的管理、环境卫生、帮厨、参与养殖业、种植业等勤工俭学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自强、自尊、自立意识,减少负面效应。
(十二)抓教育执法
要继续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宪法》、《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等法律法规,按照《
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强化依法治教的决定》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实行“两基”工作目标责任的一票否决,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各项目标的实现。
要明确乡镇、村和学校的责任,辍学学生的返校工作主要由乡镇、村委会(含村民小组)负责,学校配合做好工作,学生的辍学情况由学校向学生家庭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供。
(十三)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要建设一支懂教学、善管理、会经营、政治强、有魄力、能容人容事、口碑好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要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方式,使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工作中来,要通过培训和不断的实践,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逐步使学校领导成为既会抓教育又会抓管理,还会抓勤工俭学和思想改造工作的多面手。学校领导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勤工俭学,一手抓师生思想工作,努力使学校领导成为教育家、管理家、企业家,既能当好校长,又能当好老板;既能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抓好勤工俭学,增加学校的收入。
(十四)抓好协调配合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各届人士的共同关心和积极参与、帮助、支持,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为全县的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同志们,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又指出,民族兴亡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当前教育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关系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狠抓落实,攻克“两基”难关,努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为我县在新世纪的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