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高技术产业)
2008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高技术产业)
一、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2007年,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批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产业融资实现新突破。在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着高位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位快速增长
据省统计局测算,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2624亿元,增长25.5%;实现增加值861亿元,增长26.3%,是“十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5%,较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从具体行业来看,除电子信息行业增幅相对偏低外,其它三个重点行业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新材料行业完成增加值231.2亿元,增长33.7%,增速较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先进制造行业完成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29.8%,继续保持“高位”快速增长;生物医药行业完成增加值79亿元,增长20.3%,实现较快增长;电子信息行业完成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14%,较上年下降了14.8个百分点,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从地域来看,武汉市持续高位增长对全省产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武汉市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4.8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5.1%。宜昌、襄樊、黄石、鄂州等市高新技术产业也均实现了26%以上的高速增长。
2、产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21.1亿元,增长2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亿美元,增长50.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8.4%;实现利税269.1亿元,增长31.3%。其中,新材料行业受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及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影响,价格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张,利税较去年同期增长35%。先进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利税水平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也分别达到了25.7%和42.3%。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了生产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3、重点高新区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全省13个高新区(园)2007年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87.8亿元,增长24.5%;实现增加值362.1亿元,增长23.3%。其中:东湖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16.9亿元,增长22.5%;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增长21.1%;襄樊高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96亿元,增长22.4%;宜昌高新区完成高新产业总产值47.5亿元,增长33.3%;葛店高新区实现高新产业总产值40亿元,增长26.7%,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到2007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2家,较上年增加了10家,较2002年增加了29家。42家企业2007年共实现产值1481.9亿元,增长21.4%,对全省高新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其中,长飞完成产值24.4亿元,增长28.4%;邮科院完成产值40亿元,增长29%;华工产业集团完成产值17.4亿元,增长20%;多普达实现产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倍多。凡谷电子、武汉生物所、宜昌劲森、荆门格林美、天喻信息、安琪酵母、华中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也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4、邮政通信业实现快速增长 2007年,全省通信邮政业完成业务收入254.6亿元。其中邮政业完成业务收入27.8亿元,增长16.8%;随着电信业务资费的逐步降低,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226.8亿元,增长12.8%。电话用户较去年底累计净增212万户,达到3219.5万户,增长7%,电话普及率达到56.6部/百人。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242.万户,增长34.6%。
5、重大引资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在省、市及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一批重大引资项目强力推进。中芯国际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综合办公楼、厂房等内外装修已基本完成,将于2008年4月正式投产。富士康科技工业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电脑项目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近期将投入使用;数码相机项目厂房已全部封顶,正进行装修和内部机电安装调试;一期项目将于2008年3月正式投产。宜昌多晶硅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土建工程已全面动工,一期项目计划于2008年9月正式投产。此外,世界500强、世界最大的IT服务外包企业--美国EDS公司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也正式落户武汉光谷软件园,武汉也成为EDS在全球的四大服务外包中心之一。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取得新突破
1、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批复
经多方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以发改高技[2007]1230号文正式批复认定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2007年6月全国首届生物产业大会上,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作为国家发改委认定的第三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授牌。这是继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之后,国家发改委在湖北批准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湖北,对加快我省生物产业发展,促进东湖开发区和葛店开发区的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产业结构等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积极争取,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13780万元,国家计划安排12000万元,这也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首次落户湖北。中科院武汉分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也相继获得国家批复,国家共计划安排补助资金717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成为我省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等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国家项目争取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我委围绕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3G等专项,先后组织申报了1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并有武汉虹信公司TD—SCDMA直放站、宜昌劲森公司液晶显示背景光源、省化学研究院挠性高密度印制板用关键材料FCCL、省种子集团公司国优超级杂交早稻等1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纳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加上先期申报的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重大科学工程,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EC增资,省信息院、烽火网络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等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驻地网建设等7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至此,我省2007年共有2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获得国家批复,20个项目总投资23.4亿元,国家计划安排补助资金26560万元。省专项的组织实施进展顺利。2007年省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专项4800万元的专项资金共安排了66个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带动银行贷款12.6亿元,引导境外省外资金投入4.8亿元。预计二年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80.7亿元,新增利税17.2亿元。
在国家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由我委主管的列入国家2006年项目验收计划的29个项目,有26个已按照国家要求如期完成验收,项目验收率达到90%,名列全国前茅。我委在加强项目管理,按计划组织项目验收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专门通报表扬。2007年,我省又有宜昌劲森公司液晶显示背景光源CCFL、武汉中百集团规模连锁经营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按期完成竣工验收,华工科技智能网络存储系统等7个项目也将在近期完成验收工作。在深圳高交会期间,宜昌人福麻醉系列新药等9个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授予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牌匾,至此,我委已累计有21个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牌匾。
4、产业融资工作有所突破
为有效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200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首次拿出部分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按照国家要求,我委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向省内相关企业宣传国家政策,经过精心筛选、实地考察,联合组织了4家企业申报,其中,荆楚种业、蓝星科技等2家企业的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备选项目名单。此外,经过积极培育,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东湖开发区上市企业直接融资也突破100亿元。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产品呈负增长,导致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速度放缓 2007年,武汉NEC、随州波导等手机生产企业大幅减产;显示器生产企业武汉冠捷显示在经过了投产初期的高速增长后逐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冠捷显示全年实现产值84.8亿元,增长40%,而2006年则增长了2倍多。同时,由于没有新的拉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较大规模项目建成投产,我省电子信息行业2007年完成增加值131.5亿元,仅增长14%,较上年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放缓。
2、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
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属装配加工型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进步对产业成长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我省科教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支持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有待完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已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加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领域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的战略核心地位,以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一主两副”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市州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预期目标
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较2007年增长20%以上。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0亿元,比2007年预计增长25%左右。
全省通信邮政的普遍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型业务在全部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显著提高。全省新增电话用户180万户,电话普及率基本达到60部/百人。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加强集成创新,保持重点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开放引进为关键手段,积极推进在鄂投资的国内优势企业和国际跨国公司的研发本地化,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开展技术合作;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源建设,并力争在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先进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大力争取国家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在信息、生物、节能减排等领域积极组织策划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加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重大科学工程、中科院武汉分院知识创新工程、武汉国家生物安全P4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能力项目建设。继续利用省专项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扶持建设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着力解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问题,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和分析监测工作 围绕我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等专项规划,检查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重点任务的建设进度,总结规划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一步做好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完善保障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及责任分工的要求,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做好产业规划编制等工作。继续抓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扩大部门联席会的范围,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与信息共享,适时研究启动全省生物产业及生物基地发展监测和评价工作。
(三)突破性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
1、完善和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规划的总体布局,指导各地结合实际,从大中小企业互动、上下游产品配套、创新平台联动等层面,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做好重大支撑项目和关键核心产品的区域布局。引导市州和开发区围绕全省的产业布局,以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为基础,加强配套协作,进一步做专做精和做大做强,加快发展。
2、大力夯实和强化产业基地支撑。按照“将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创新型基地”的发展目标,促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实现从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从营造引资环境向完善创新环境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推进“走出去”转变。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重点抓好软硬环境、重大项目和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光通信、激光等优势产业的战略性重组和联盟,积极扶持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移动通信、软件与服务外包、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光电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光电子信息产品检测中心、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产权交易所等产业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速扩张,辐射和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吸引省内外企业向光谷集中集聚,进一步增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东湖、沌口为主要依托,建设武汉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巩固和发挥武汉市信息产业现有基础和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将武汉市建成国内领先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和产品制造基地。
着力加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省长专题会明确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分类指导,整体联动,协同推进。以武汉关山至鄂州葛店道路两侧作为生物产业集中发展区域,加快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将生物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新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撑点。
在襄樊、宜昌等已有一定基础的区域,积极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
3、着力构建特色产业群。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集成优势资源,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加快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着力招商引资,重点引进能填平补齐我省产业链、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和产品,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示范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形成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突破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软件与服务外包、新型显示器件、移动通信、信息家电等,尽快形成以武汉市龙头,以光谷和沌口为主体,以襄樊、宜昌为两翼的集基础材料、芯片、元器件、模块与组件、系统设备及终端产品于一体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生物制品、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产业链,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市场主流新医药产品的引进、研发和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新材料产业方面:立足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多晶硅、化成箔等电子信息材料,巩固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优势地位,加强新型复合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努力构建融合地方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特色产业群。
(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1、抓好重大引资项目建设和配套工作。加大力度,创造良好环境,着力把中芯国际、富士康、宜昌多晶硅、EDS、普诺等重大引资项目建设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志性工程。抓好项目的配套工作,围绕中芯国际项目,积极引进上游的芯片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下游的芯片封装测试企业,同时争取再引进数条技术成熟、收益稳定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努力形成集聚态势。围绕富士康项目,积极引进消费类电子产品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尤其是能够填补省内国内技术空白的企业,同时引导省内电子信息企业加强与富士康的配套协作,争取进入富士康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本地配套的份额。围绕宜昌多晶硅项目,加快发展化工原料、单晶灌注、提拉、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业,支持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EDS项目,加大对软件及服务外包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加强企业创业、软件开发、生活环境的建设,着力引进高端人才,支持大学教育与企业的对接,着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软件外包中心。围绕普诺移动项目,加大3G产业链的培育,逐步从零部件生产向产业核心逼近,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争取成为国内重要的3G产业研发与生产基地。
2、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建设。认真做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组织策划和申报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要求,做好项目筛选、策划和前期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省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企业有条件建设,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突破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等关键环节重要项目的组织申报上。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落实土地、规划、环保、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充分利用专家、咨询评估机构和行业部门的力量帮助做好项目申报的基础工作,加大汇报衔接的力度,提高项目申报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在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管理和验收工作。抓好国家资金的及时到位、银行贷款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实施情况检查等工作,抓好宜昌劲森公司液晶显示背景光源、省化学研究院挠性高密度印制板用关键材料、武汉虹信公司TD-SCDMA直放站、东风电动公司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控制系统、武汉生物所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武汉华丽环保公司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荆门格林美公司无铅焊接材料等58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建设工作,促使项目尽快建成达产,发挥效益。
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化的投入力度。继续做好省光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支持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辐射联动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大力支持围绕我省在建重大引资引进项目建设,能填补省内空白,形成配套协作,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配套项目;积极支持具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化集成能力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推动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及规模化应用;对一些技术含量高、能填补省内空白、市场前景好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前期项目也给予必要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五)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
加快构建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创业风险投资为发展方向的多元化投资体系。进一步开拓资本市场,抓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试行创业风险投资的机遇,争取国家支持。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共同推动我国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信贷支持,创新和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设立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采取打捆方式发行企业债券。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政务公开、电子服务、部门协同”的目标,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我省骨干支撑产业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信息技术在企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经营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和开展实施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试点工程。加快发展以系统集成、软件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软件开发和定制、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通信邮电行业发展,推进普遍服务。积极做好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无线宽带建设的准备工作,加快推动新型增值业务的发展。继续加大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依托全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农村信息化骨干支撑项目的建设,支持电信企业加大对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资源整合和扩展运用,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七)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高的产业,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食品、能源、交通等领域,加快现代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加快研发和应用重大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努力解决重点产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制约,加大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力度。
第二篇: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研究指南
一、成都市“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及趨勢研究
重點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區域競爭格局的影響下,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以及世界經濟走勢,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取向,及其對我市“十二五”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我市應採取的政策措施等。
二、成都市“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和指標體系研究
按照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與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相銜接,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重點研究提出“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以及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升級、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公共服務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等方面的主要目標和量化指標,並對2020年目標進行展望。
三、“全域成都”下的新型城鄉空間形態研究
深化主體功能區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城鄉空間佈局、產業佈局和具體功能區劃,客觀評估不同功能區塊在城市化發展、產業導向、開發強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出進一步優化城鄉空間形態的舉措;並研究與此相適應的行政區劃調整的思路、原則和目標,提出適應大都市圈建設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四、“十二五”時期加快新興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研究
研究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市場、新需求的發展趨勢,在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新興產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市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佔領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重點及政策舉措。
五、“十二五”時期成都市建立“內需為主”經濟發展模式研究1
根據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深入分析我市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與有效舉措,提出“十二五”時期擴大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環境、轉變消費觀念、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等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以及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的對策建議。
六、成都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資源要素保障能力研究
在分析近年來我市土地資源、水資源、電力、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要素供需的基礎上,科學分析預測“十二五”時期我市資源要素的供求狀況,深化研究“十二五”期間我市資源要素保障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十二五”及到2020年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要素供給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對策措施。
七、成都市生態環境容量及節能減排研究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節能降耗減排要求,深入分析我市生態環境容量及面臨的問題,科學研究“十二五”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基本思路、約束性目標、重大專案和政策措施。
八、成都市“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分析我市人口規模、結構及分佈的變化情況,研究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最佳人口容量及結構;提出我市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所需的人才結構及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對策;提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思路和舉措。
九、統籌城鄉發展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時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任務和對策建議,以及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與措施。
十、建立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及“十二五”時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對策措施及實施步驟。
十一、成都市加快勞動力轉移,擴大城鄉就業對策研究
研究如何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如何進一步破除限制城鄉勞動力流動的各種制度性因素、促進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分析近年來我市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及有關的問題,提出提高就業品質和就業穩定性的思路和對策;如何建立健全支援創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創造就業崗位、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的對策措施。
十二、成都市構建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研究
總結我市在基層治理機制方面取得的經驗或不足,以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和“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為指導,研究提出“十二五”深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構建多元化的社會參與機制、完善鄉村治理結構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以及政策措施。
十三、成都市“十二五”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分析預測新時期成都公共安全(含社會安全、食品安全及環境突發性事件等)發生的特點和趨勢,分析可能產生的公共安全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影響和緊急處置方案,探索構建公共安全應急體系的思路、目標與路徑。
十四、增強成都市文化軟實力研究
重點研究增強我市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思路、載體和對策措施,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思路和對策。
十五、成都參與多層次區域合作研究
基於區域合作的不同層次,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在開放型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找准成都在成渝經濟區、成都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自身
3定位,並立足要素配置、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確立合作重點和突破口,採取恰當的方式,遵循科學的時序,推動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十六、成都市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化水準研究
總結我市對外開放的成功經驗和存在不足,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參與國際競爭、吸引利用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等。
十七、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改革及政策研究 總結我市在“試驗區”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分析深入推進“試驗區”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實施步驟以及政策支撐。
十八、“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研究
分析“十一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功經驗與存在不足,根據“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總體要求,在結構升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新農村建設等領域梳理形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明確建設內容、投資規模、推進時序及責任主體。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日趋协调。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路网、管网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日趋完善,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得到改造提高,部分城乡结合部、城市背街小巷等得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山体绿化、荒山绿化、“因景植绿”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增造林合格面积6667公顷,新增城市绿地405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济青高速南线*段、昌国路立交桥、高淄路新城至张店段等7项交通重点工程按期完成。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强区县发展取得新成绩。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活跃,支持菏泽东明、西藏昂仁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建设迈出新步伐。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五大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04亿元,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了农村和城市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对城市低保对象适时发放了价格补贴。教育、文化、卫生等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全部免除了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了资助政策,建立完善了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区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参合农民达到229.91万人,参合率达到91.37%;改造1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处服务站和400处村卫生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6.5以内。饮水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新增受益村316个,受益人口15.37万人。绿色蔬菜的生产、流通、检测体系日趋完善。新建社区药店53家,调整布局75家,社区药店服务人口达到158万人,服务面达到93%。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个。在中心城区新开公交线路3条,新增环保型公交车67台。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49元和6465元,分别增长14.9%和14.62%。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双拥共建、市志、档案等其他各项事业,以及文明*、平安*建设都取得新成绩。市政府为群众所办实事如期完成。
同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有效投入和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结构层次不高,农业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偏低,传统工业项目投资仍占工业投资的70%以上。二是制约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因素较多。全市工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受中央省属企业的影响较大。企业的物流、用工、财务成本有较大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出口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投入不足、载体不强、开放程度不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服务业统计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能源结构调整进展不快,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仍居全省前列。按照国家、省新的认定考核办法,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难度很大。五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不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呈攀升趋势。另外,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使外贸出口面临较多困难,社保资金支出压力较大,企业关停带来新的职工安置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与部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并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总的发展环境比较有利,但困难和挑战也比较多。世界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基本趋势预测不会有大的改变,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增多等,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既是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全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要素制约长期存在等,也使发展面临诸多制约。
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工作指导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均增长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4%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主要约束性目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COD排放量削减4.5%,SO2排放量削减8%。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深入推进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节约农业。继续实施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和20万亩优质棉花工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300万亩,总产130万吨以上。突出抓好生猪、奶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改造提升30个标准化规模畜牧养殖小区。新建11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2个农产品质量、20处蔬菜质量速测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集中支持10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加强以标准化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太河、马扎子等大型灌区改造建设,完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40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78个村、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完善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等工程,扩大覆盖率,增加受益面。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个。加强乡镇驻地、农村社区道路标志规范化建设。三是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综合直补政策。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年内力争培训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林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改革。继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试点范围。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突出抓好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培育20—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突出抓好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氟硅产业园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东岳集团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2个国家863项目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尽快研究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意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对机械、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大企业信息化助推工程,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推广运用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搞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渗透。三是着力打造优势工业板块。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突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发展,巩固提升石油化工等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改造升级机电、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的产业增长极。四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八个必须”的条件,引导资金投向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改造,投向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坚持关口前移,提高门槛,坚决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落后的项目。继续做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稳妥有序地关停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不安全的“土小”企业,引导一批资源环境不能支撑的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有序转移。五是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工业有效投入。继续实施“双百工程”。突出抓好华电*热电和白杨河热电两个2×30万千瓦热电、博汇35万吨高档包装纸板、东岳氟硅材料、科勒卫生洁具、金晶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重点项目的策划储备和推进力度,按照增量优质和存量盘活的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研究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能够带动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并争取更多的项目由国家、省核准并列为重点项目。六是繁荣发展服务业。围绕服务业八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全力培植“三大载体”,集中抓好6个省级服务业重点城区、10—20个集约化园区和50个重点企业的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入,筛选并抓好10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策划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列入省、市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领导和工作机构,理顺工作职能,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七是努力扩大消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城镇消费规模,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调整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扩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消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倾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力度,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和集约用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认真落实全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带动,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培育清洁型生产企业。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启动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市建设。根据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分类制定重点工业产品能耗定额。落实钢铁、铁合金、电解铝、烧碱、水泥等八大行业差别电价政策,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强化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和148家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抓好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和被污染主要水体的生态功能恢复工作。继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抓好光大水务南、北厂改造、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高青污水处理厂二期、周村王村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抓好市垃圾焚烧电厂正常运行,加快建设博山垃圾焚烧电厂,年内全面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搞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和城区集中供热锅炉二氧化硫治理。搞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年内实现农作物秸杆全面禁烧。继续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成猪龙河综合整治任务,推进孝妇河、淄河、涝淄河等的综合整治,努力构建特色城市水系和水体景观。加快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水库周边生态建设,继续推进荒山绿化、农田林网以及沿河、沿路、环城、环村、环企业林带建设,继续实施“因景植绿、因景治污、因景修路”,加快实施马踏湖及原山、鲁山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工程。着力建设城市便民绿地和精品园林,切实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四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深入研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努力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矛盾。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我市12个省级以上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制定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园区内产业退出机制,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协作、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积极推进发展新材料、化工、医药、建材、机电泵业、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解决化工产业布局散乱和“污染围城”为重点,加快推进张店东部化工区布局调整。二是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根据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下放行政许可,理顺市与区县经济管理权限,调动区县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毫不放松地做好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加快发展工作,促进两个经济欠发达县尽快实现赶超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三是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互动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推进融入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各项工作,抓紧建立合作平台。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昂仁、菏泽东明工作。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城区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市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综合体育馆、运动员公寓等新城区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老城区的升级改造,改造升级杏园东路、太平路、世纪路铁路桥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排水排涝等工程建设。加大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抓好中心城区东外环与南外环、火车站与汽车站周边、昌国路立交桥周边、健康街中北段等区域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层次衔接、功能互动的要求,协调发展组团城区。二是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工建设新区客运中心,更新改造部分公交车辆。开工马公祠隧道和国道205白塔至青石关段、省道238高青至新城段、省道235寨里至南庄段等一批交通干线公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适时开工建设引太入张城市供水工程。三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规划引导、试点先行,加快编制完善全市城乡建设的“一张图”规划。以经济强乡镇为重点,在试点基础上,推进整建制城镇化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合村并居,努力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强分类指导,集中搞好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创建活动。
(六)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规范运作,积极推进危困企业的资产重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动境外上市和跨国并购,力争年内5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积极做好股份制银行、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争取工作,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争取,周密运作,推进市政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试点工作,支持发行高新区债券。积极探索推行资产证券化。继续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发挥财政税收的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二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积极调整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具有比较优势的精细化工、机电、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以及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国际合作。突出抓好利用外资大项目,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链延伸,精心策划一批利用外资项目并进行全力推介,集中力量支持科勒卫生洁具等一批在谈在建项目建设。积极寻求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重点出口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在发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电、轻工等传统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适应政策调整变化的需要,研究出台《*市20*鼓励外经外贸发展的有关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关键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及短缺资源进口。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境外投资为契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到市外、境外投资创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抢占先机。积极支持推动崇正集团、南金兆集团、兰雁集团等一批境外投资的在建项目建设。
(七)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前景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各类服务业实体,努力开拓新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城乡“双零”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年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6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做好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突出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推进工作。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面发放租房补贴。加快建设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更新、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工程。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作基础上,实现免费提供教科书,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落实普通高校资助政策。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30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搞好150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改造。规划新建市中心医院病房楼,继续改造建设400个村卫生室。理顺区县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建设老年福利中心和儿童福利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抓好11届全运会协办和22届省运会承办的各项筹备工作。继续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防震减灾等其他社会事业。三是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争创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营造安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太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2018年9月25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莉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3 次会议汇报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以港强市、融入上海、绿色发展、民生共享五大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两地两城”建设,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表)1.“经济强”指标。13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高层次人才总量、货物吞吐量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集装箱吞吐量3项指标达到序时目标;城镇化率、最终消费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项指标虽未达到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扩大内需、提升服务水平,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数该指标为省监测指标,近年未作监测,暂未取得数据。
2.“百姓富”指标。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5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3.“环境美”指标。10项指标中,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地表水全要素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耕地保有量、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2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林木覆盖率2项指标虽未达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造林面积,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4.“社会文明程度高”指标。8项指标中,每千人口执业医师 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率4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3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或序时目标要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虽未达序时目标,中后期通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47.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0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9.5%。年产值超百亿企业2家、超50亿企业3家、超亿企业361家。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4.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产品2个、首台套产品5个。太仓汽车产业(关键核心零部件)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口水娃”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入选长三角县域商业十强县(市)。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35.3%。全市列统物流企业1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82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2.1%。港区入选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高新区总部企业集聚区入选苏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天镜湖电竞小镇、沙溪生物制药小镇入围苏州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双凤镇获评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镇。大学科技园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健雄学院获评省级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慕贝尔汽车被认定为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认定4家市级总部企业。大宝赢、龙达入选苏州市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名单。斯凯奇、似鸟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大文旅城开工建设,复星文旅项目成功落户。
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十三五”以来,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2.6万亩、向村集体流转土地1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9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1万亩,全面完成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创新粮食购销模式,建立现代粮食仓储物流格局。新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家。建成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56个、康居特色村1个,新增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6个。市现代农业园获评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省主题创意农园。电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孟河村入选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农业电子商务全面提速,位列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前十。
(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港口经济跨越发展。“十三五”以来,太仓港新增各类泊位9个,新辟国际国内航线19条。2017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49亿吨、集装箱运量451.2万标箱,分别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2.1%和21.7%,跃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5位。太仓港成为省内唯一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对外开放口岸。润禾码头开港运行,集装箱四期加紧实施。千亿制造、千亿物贸等先导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综保区二期、生物港二期、欧美工业园等平台载体扎实推进,港城功能不断完善。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十三五”以来,引进上海项目722个,新增注册资本近100亿元。成功签订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框架协议,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与嘉定、宝山实现生态环境共管共治。沪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开工建设,岳鹿公路与城北路加快对接,11条与上海对接的断头路写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对接上海嘉闵线,太仓航站楼完成扩建。沙溪至嘉定北站、璜泾至美兰湖站、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直达电站村旅游专线先后开通。与上海九院集团、上海儿童医院组建跨区域医联体,沙溪医院挂牌上海十院分院。
对德合作巩固深化。高新区获评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太仓中心等项目,德资企业增至300多家。德国中心开业。中德制造业科创联盟产业园竣工投运。中德双元制本科培养项目开班。2018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德国太仓日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德故事—从太仓出发”主题摄影展、中德马拉松友谊赛等文化交流深入开展。与德国于利希市缔结友好交流城市。
对外开放深入拓展。“十三五”以来,新增引进内资注册资本503.17亿元,注册外资15.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1亿美元。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9.68亿美元,其中出口60.85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8.9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3.16亿美元。中美冠科、昭衍新药跻身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十三五”以来,太仓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直接投资2.68亿美元。
(三)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2017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4%,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0.19个百分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5.7%,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75件,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8.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4.36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7.8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太仓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太仓分中心揭牌成立。高新区入选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获评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大科园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机电装备科技产业园获评省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同创空间、倾爱电竞获评省级众创空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创新支撑体系有力构建。“1+X”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全面启动。“人才新政20条”正式实施。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63人、姑苏领军人才78人、高技能人才4.06万人。“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拥有校企联盟125个、产学研联合体292个,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3家。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同济大学、中 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落户,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2018级工程博士正式开班。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失业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蝉联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高新区、科教新城实现“区城合一”,沙溪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浏河镇纳入全省新一轮试点。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不见面审批”模式加快构建,“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线下一窗、线上集成”不动产业务新模式全省首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38万户、新增注册资金22.68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27万户,新增注册资金646.51亿元。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整合设立5大国资集团。
(四)田园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片区、管理区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慢行交通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三年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全国示范点工作有序开展。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三优三保”行动和土地整治深入实施,荣获省土地执法模范 市。港区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获评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十三五”以来,疏浚整治农村中小河流282公里,新增生态河道15公里,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35座。
绿色智慧城市加快建设。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验收。“263”专项行动、“散乱污”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河长制”全面落实,三级河长网络基本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主城区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十三五”以来,新增林地绿地374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沙溪获评国家园林城镇,双凤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璜泾获评省级水美乡镇。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全省领先,荣获2018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
基础设施承载力有效增强。沪通铁路太仓段加紧施工,G346太仓段路面养护改善等工程顺利完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沙溪、双凤、浏家港客运站建成投用。“十三五”以来,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57条,新增城区停车泊位3838个。公共自行车城乡一体化工程新建站点27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辆。环卫保洁机械化率达91%。第二水厂取水改移工程全面完成。220千伏璜泾变、110千伏高桥变等电力工程投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应急填埋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及16个村级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项目竣工。中心公园、滨河公园东延、西庐园整治提升等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西城区防洪包围圈建设全面完成,主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五)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高质量就业成效显现。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86%。“十三五”以来,完成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新增就业2.94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6%。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突出扶持特殊群体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技能工人培养,每年投入就业创业资金超8000万元。
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出台富民增收相关政策,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458元和30026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6.6%和17.1%。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7.8%。启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四星级高中实现全覆盖,推进和完成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健康“531”系列行动深入实施。市一院和中医院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建设,浏河新医院启用。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出台《养老服务工作标准》。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等重大赛事。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获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
民生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养老保险覆盖53万人,医疗保险覆盖62.5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平均保障水平分别达90%和75%。医疗救助向基层、老人、特殊疾病、特殊人群倾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困难群体“一户一档一策”机制。“十三五”以来,全市保障性 安居工程新开工11128套、建成8092套。
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活动有效开展。2017年末,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8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2.28万册,开放各类档案2.75万卷。“十三五”以来,完成113个村(社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旅游文化节暨江海河三鲜美食节荣获苏州优秀旅游节庆三等奖。电站村生态园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六)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法治太仓建设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有序,“建立涉诉行政执法跟踪查纠机制”获省政府法制创新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太仓模式”全省推广。璜泾镇永乐村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测法治建设满意度99.5%。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深入推进。“政社互动”签约和双向评估流程进一步优化,“政社互动议事间”实现村(居)全覆盖。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均达100%。“邻里家园”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有效运作。开发“e太仓”微信公众平台,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政社互动”实践项目名列“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首。沙溪镇中荷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综合信用指数评分名列全国前10。社会公共秩序和谐稳定。社会综合治理推行“六个一”联动机制,全面开展“331”专项行动。实施平安太仓“护堤工程”。推进“雪亮工程”和“技防城”建设。刑事案件和“八类案件”破案率始终位列苏州大市前列,违法犯罪警情连续12年保持下降。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及指挥监控中心建设顺利推进。重大隐患政府三级挂牌督办项目全部完成。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全面开展,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省测社会治安安全感98.5%,位居全省前列。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评估分析,应该看到,对标十九大新部署,对照“六个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市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和举措还有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力度还需持续加大,一些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较重,在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十三五”以来,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工业投入占比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占比偏低,涉及高附加值产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投资比重不高,缺少新的具有支撑作用的特大型项目。由于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长,实体经济运行困难较多。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外贸出口需要寻求新的支撑。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尽管近两年R&D经费支出持续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但科技资源与经济结合度还有待提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和团队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亟待破解。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幅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超过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序时进度,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还不够强,居民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优质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资源配置尚需均衡。四是统筹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繁重。环境容量较小,排污总量仍然较大,环境风险点仍然较多。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民生改善还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不足,资源配置尚需优化。受老龄化、保障待遇刚性上调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保、医保基金压力加大。
四、下阶段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质效
聚焦主导产业,实现“1115”产业发展目标。围绕“1115”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融合,着力发展通用和专用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精密机械等高端装备大类,形成富有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超1000亿。新材料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化,到2020年实现产值超1000亿。加快港口物贸转型和总部资源集聚,全力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培育后备总部企业,到2020年,实现物贸经济、总部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均超1000亿。面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重点发展医药研发试验、医疗器械、酶制剂、新型药物、检测试剂,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为打造500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聚焦“1123”,大力发展民营实体经济。实施扶优扶强重点民营企业“1123”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现代金融助力和项目支撑,推动更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着眼全球引育产业发展人才,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数量质量,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吸引优质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度迈上新台阶,引进培育100家以上优势民营科技企业,扶优扶强100家现有骨干民营企业,形成20家以上的民营IPO上市后备企业,培育30多家民营“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聚焦业态创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数字创意、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 数据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太仓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电竞龙头企业,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重功能的天镜湖电竞特色小镇。加快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丰富沙溪古镇、浏河古镇等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太仓长江口恒大文旅城、复星冰雪世界等项目建设,打造长三角知名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优化“一核、一轴、三园、三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研发产业主体技术模式,加快建设智能农业,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优化合作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辟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培育“电商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园一品”。做强做细一批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和特色休闲农业景点,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四个十万亩”保有量稳定在48.6万亩左右,获苏州市级及以上认定的农业园区达8个。
(二)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能转换
搭建创新载体平台。一是深入实施大院大所战略。提升现有“一院三所”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西工大太仓校区和长三角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和创业家学院。进一步强化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吸引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来我市落户,设立联合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成果转化,孵化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柔性引进人才。二是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推动我市各板块围绕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起点新建创新载体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大科园、创业园、软件园等现有载体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社会资本,根据各自发展情况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转型。三是高水平建设高新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众创集聚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
集聚创新企业群体。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我市高企培育库,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持续产出创新成果。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或区域性研发中心落户我市。三是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联系,探索引进由项目团队、龙头企业、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研究院。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推动开放协同创新。一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发挥我市 沿江临沪、对德合作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产学研活动,巩固提升与以色列、芬兰、俄罗斯等国,开拓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开展“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实施海智计划。二是积极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机遇,借力中科院育成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机构,做好科技项目的引入工作。探索实施科技服务业“沪太通”,积极联办科技项目对接会、科技论坛、项目路演等,促进沪太资源双向流动,加快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三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分行业、分领域组织专题对接活动,重点推进各区镇与名院名校的合作对接。
强化领军人才支撑。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优化各类引智平台,鼓励社会各界举办科技人才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参与和承接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产业研讨会,增强引才的针对性,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活动,提供创业辅导服务。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人才项目实现“加速跑”。排摸人才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各区镇全覆盖。三是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为外国人才拓宽绿色通道。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人才宣传服务月等活动,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 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四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推动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尝试将股权融资与传统信贷相结合。做优各类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金融路演活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对优质科创企业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三)突出改革开放,做优三篇文章
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深入推进与上海干线铁路、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城市道路的全面接轨,打造对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张江、金桥、漕河泾、紫竹等科创载体的合作对接,加快与宝山、嘉定相邻地区的合作发展,建立承接上海人才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积极推进创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逐步实现三地规划、科创、产业、交通、民生、生态“同圈”。充分发挥我市中德合作汽车核心零部件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与嘉定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和上海国际汽车城等重点区域的对接融入。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飞地经济”性质的嘉太科创产业园。积极筹划三地联合举办“嘉昆太科技博览会”。
打造对德合作城市典范。高层次高质量推动对德合作,加大对德招商引智力度,继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持续吸引德国高端产业资源,深化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中德人才跨区域创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建设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建成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德企与本地 民企科创合作,鼓励德企技术成果在太仓转化为知识产权,构筑“企业+大学+政府”的多边合作体系。争创全国中德“双元制”职业培训典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太仓产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深化拓展中德城市交流,深化在城市建设、企业合作、友好城市对接、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对德合作城市典范。
深化以港强市战略。一是推进大港口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进集装箱四期建设,构建公铁水立体型港口对外集疏运交通网络。力争建成投产码头泊位30个,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超600万标箱。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升口岸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大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强智能装备、功能材料、绿色能源、健康诊疗四大新兴产业,提升电力能源、轻工造纸、石油化工三大骨干产业,进一步做大物贸经济总量,高质量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三是推进大港城开发。加快港区医院、港城二小、港城中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五洋滨江广场等商业形态,完善港城商业配套。完成老闸、九曲、时思、浏家港、牌楼管理区和浮桥老镇区的提档改造。
提升改革开放质效。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全面对标各项改革任务。部署落实党政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大先进制造业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引资质量,鼓励本土企业 通过境外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走出去市场结构,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四)突出绿色智慧,彰显城市品质
加强规划引领。启动修编《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深化“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市域空间结构,主城建成宜居之城、商务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之城,港城建成为太仓港生产、生活配套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沙溪片区建成历史文化名镇和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片区要融入上海、建成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临沪地区特色引领的服务型城镇、融合江海文化和滨江风貌的美丽特色城镇,璜泾片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及城镇功能配套完善的田园镇,双凤镇建成以湿地为特色,兼具福地文化特征和江南水乡风韵的集休闲旅游、生态居住、高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城镇。推进娄江新城规划实施。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的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以上。
优化城市管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综治中心、联动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实现智慧化城市治理。建设“雪亮工程”,搭建全市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治安防控、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建设智慧交通,建成“高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重点梳理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建设,构建一体化“公共安全”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有效对接苏州“城市大脑”、“警务大脑”建设。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抓好中心镇区范围的镇容环境、基础设施,落实长效管理,凸显特色内涵。到2019年完成13个管理区的整治提升工作。积极引导乡镇争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镇以及苏州市级、省级相关创建示范。
强化生态治理。全面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断面水质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立行立改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能快则快高标准推进实施行动计划项目,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加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强化城市排水管理,推进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主城区水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推进十八港等骨干河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控燃煤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强化燃煤锅炉整治,严控城市扬尘污染,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积极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推进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建立第三方核查机制,有序对接国家、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探索独具太仓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耕地基本农田化、基本农田标准化。严格保护 “四个十万亩”总量空间,在保持动态平衡基础上,合理完善布局,优化农业结构,展现太仓“鱼米之乡”风貌。培育特色田园乡村,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到2020年确保完成120个重点村、特色村的三星级康居乡村和5个康居特色村的建设,鼓励一般村庄建设不少于8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五)突出富民惠民,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立体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太仓港港口支线铁路建设,加强与上海轨交、市域铁路对接,加快沿江高速太仓段改扩建、沪宜高速金仓湖互通等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干线公路和农路提档。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快站点建设,新辟与娄江新城、恒大等重要节点的公交线路。启动娄江新城高中建设,新建、改扩建小学7所,初中4所。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点,新建美术馆,推进沙溪、浮桥、娄东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启运娄江新城医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建成省级体育公园2个,步道200公里,打造“竞走之城”。以设施现代化、生活品质化为目标,完善提升菜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着力提 升百姓生活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社区10分钟就业、社保、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更加完善,形成更为优质均衡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和产品更加丰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供给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实现城乡和区域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新格局。鼓励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形成高品质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机制,提高高品质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便利化、精品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重点推进户籍灵活就业人群、新业态就业人群等参保覆盖工作。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金标准。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股份收益分配,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
守护城市和百姓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持续深入开展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实施成品油仓储基地、管道燃气进重点场所等工程,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消防安全治理,提升消防装备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品供应标准,提升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完善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制。
附表:《太仓市“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中期评估表》 23
第五篇:17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范文模版]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1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形势.....................................................................................6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7 第四节 发展理念.................................................................................................11 第二章 推进创新湖北建设........................................................................................12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12 第二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4 第三节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15 第四节 推进人才强省建设.................................................................................16 第三章 构建发展新体制............................................................................................17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17 第二节 强化市场主体地位.................................................................................19 第三节 完善要素市场体系.................................................................................20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1 第四章 推进富强湖北建设........................................................................................22
第一节 拓展有效需求.........................................................................................22 第二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3 第三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25 第四节 提高制造业竞争力.................................................................................27 第五节 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30 第六节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32 第七节 推进质量强省建设.................................................................................34 第五章 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35
第一节 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36 第二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38 第三节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40 第六章 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41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41 第二节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43 第三节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44 第七章 构筑基础设施新支撑....................................................................................46
第一节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6 第二节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50 第三节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51 第八章 推进绿色低碳新发展....................................................................................53
第一节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53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54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55 第四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58 第五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58
第九章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60
第一节 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60 第二节 培植开放型经济新优势.........................................................................61 第三节 优化开放发展环境.................................................................................62 第十章 推进文明湖北建设........................................................................................64
第一节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64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6 第三节 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67 第十一章 推进幸福湖北建设....................................................................................69
第一节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69 第二节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71 第三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72 第四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73 第五节 筑牢社会保障网.....................................................................................75 第六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77 第七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79 第十二章 推进法治湖北建设....................................................................................80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1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81 第三节 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82 第四节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83 第五节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84 第六节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86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87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87 第二节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87 第三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88
前言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松劲,遵循“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始终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6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9万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占生产 总值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达到54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发展质效不断提高。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5∶48.6∶37.9调整为2015年的11.2∶45.7∶43.1。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较“十一五”末提高6.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一五”末的48%提高到54.9%,全省市场主体总户数达到412.78万户,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两圈两带”、“一主两副”等战略稳步推进。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启动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等跨省合作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9%,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地级市由“十一五”末的3个增加到10个,武汉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襄阳、宜昌均超过3000亿元。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区域协调互动、多极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省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管道、邮政、城市交通)五年累计达到513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06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2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1738公里。汉宜、石武高铁和武咸、武冈、武黄三条城际铁路建成营运,武十高铁、蒙华铁路全面开工。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游首个亿吨大港,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启动建设,神农架、武当山机场相继建成。武汉轨道交通建成4条、在建12条,投入运营里程达到125公里。举全省之力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江汉运河、兴隆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建成运行,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启动,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施,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速,宽带网络出口达到7000G,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3244万户、比2010年增加70.7%。全省发电装机达到6411万千瓦,电网建设、改造五年累计投入约590亿元。油气管道新增1500公里,总长度达到6740公里。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051元和11844元,年均增长11%和13%。五年累计新增就业突破4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合并,连续11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县域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5%。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实现省内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五年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193万套,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80%,建制村基本实现客车通达。
生态文明加速发展。大力推进美丽湖北建设,启动实施主体功能区、生态省建设等重大规划,十堰(含神农架)、宜昌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咸宁市、郧阳区、石首市、京山县、罗田县成为国家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扎实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提前一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五小”企业关停目标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22%左右。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共创建6大类19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环境安全得到保障。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的任务。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量稳居全国首位。长江、汉江、清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梁子湖、洪湖等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提前一年按新标准监测并发布全省空气质量。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到41.2%。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90%。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一大批重大改革事项取得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累计取消、下放和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68项。全省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建成运行,武汉城市圈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国企、金融、财政、价格等领域改革步伐加快。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率先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十 3 条”,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居全国前列、中部领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新增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和黄石棋盘洲、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开通至东盟四国集装箱试验航线、至日韩集装箱快班和“汉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天河机场开通国际航线37条。武汉在中部率先实行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全省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达到292.2亿美元和89.5亿美元,均比“十一五”末翻番,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由“十一五”末的87家增加到241家。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4家。
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湖北和法治湖北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府、社会、居民“三位一体”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武汉百步亭社区管理、宜昌网格化管理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增强。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的第三方调解组织初步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实现“三调对接”。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宜昌、武汉先后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酝酿新变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力量逐步趋向平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总体和平环境,整合各方面资源谋求发展。国内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利于我省分享整体良好环境,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我省作为中部重要省份,国家层次战略机遇累积,宏观层面全局使命叠加,省域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气场强大,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发挥各方面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优势,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江及周边省市合作,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我省将科教优势更大程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我省发挥内需前沿优势,激活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有利于我省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形成东西并进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进,不仅能把现有机遇、基础、条件、优势等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还将通过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等全面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升华荆楚儿女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加快构建促进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长期存在,化危为机、变不利为有利的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挑战更加严峻,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不断培育和增强发展竞争力的任务艰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颠覆重构传统发展模式和增长格局,“互联网+” 6 时代去中心化趋势导致要素大跨度流动,我省发展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培育新优势的任务艰巨。新形势下,我省发展不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不高的省情仍然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巨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面临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体制机制活力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偏弱,民营经济不强,科教优势发挥不够,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面临创新驱动不足和要素驱动减弱的双重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偏弱,“四大片区”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生态环境改善任务艰巨,面临四化同步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责任;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省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综合优势转化期、四化同步发展加速推进期,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必须正确判断形势,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全力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省,坚持扩大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切实遵循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固确立“三维纲要”,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继续秉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在 7 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效发展。经济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领先,在结构优化、转型提质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提前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培育2个以上收入过万亿元的产业和5个以上收入过5000亿元的产业,基本建成“四基地一枢纽”。工业化和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个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并向更高水平迈进。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脱贫目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取得实质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意识显著增强。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荆楚文化品牌更加响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迈入文化强省行列。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目标全面实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水、大气、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在长江经济带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制度性成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政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 8 义得到有效维护,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
经过五年努力,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和品质,持续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总量基础、结构基础、产业基础、动力基础、“底盘”基础、社会基础和生态基础。9
第四节 发展理念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开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新局面。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发展全过程,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基础、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推进全面创新,推动发展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发展平衡性。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引领,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全面优化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发展可持续性。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发展新局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加强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改革决心,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必须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灵魂大革命,办好市场大学,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更自觉地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11 的问题,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
第二章 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同步推进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转变。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创新强省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和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落户湖北,建成16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0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公共检索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整合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加快建设面向企业的行业公共技术研发、产品研制、质量检测、信息咨询和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服务平台。围绕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推进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加快推进襄阳、宜昌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支持襄阳、宜昌、孝感、荆门、随州、仙桃等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孕育若干战略性技术和产品。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主导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各类科技创新计划。实行创新绩效评价、择优扶持制度,引导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加快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一批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健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实行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改革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强制许可实施办法。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发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武汉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和襄阳、宜昌分中心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科技十条”政策。建设长江经济带(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市场。支持全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分中心或工作站。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四、同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互动,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顺应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服务,发展“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试点、应用和推广,支持企业探索适应产业融合特点的经营管理、渠道管理和价值链收益方式。改进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加强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要素支持,营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环境。
专栏3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验证能力,推进布局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提高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创新能力,认定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在战略层面增强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合作水平,搭建和完善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
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建设覆盖科技成果登记、发布、交易、管理的服务平台,建设湖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重点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以及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创业创新服务工程:启动实施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盘活老旧厂房、库房等闲置资源,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创业场所。建设湖北省创业创新云服务平台。
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建设工程: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支持其他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省级高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和创新体系,鼓励县(市、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鼓励高新区开展“一区多园”合作,发展“飞地经济”。
第二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培育催生新企业,开发推广新产品,开辟拓展新市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一、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创业创新需求导向,支持在开发区、高新区、高校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专业服务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强创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应用创业移动服务客户端等创业服务信息平台。支持建设互联网众创空间,依托互联网服务载体,拓宽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对接通道。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和创业创新模式。营造公共机构支持、企业个人互助的众扶文化,共助创业者成长。稳健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提供快速便捷的线上融资服务。
二、大力发展创新型创业
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促进科研人员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设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 14 业专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青桐计划。全面推广城市合伙人计划。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的资助和服务力度,吸引海外留学回国人才来鄂创业创新。鼓励农村劳动者创业,支持返乡创业,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鼓励龙头企业结合乡村特点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动农村依托互联网创业。
第三节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推动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和开放包容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减少对具体研发活动的直接干预,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建立和实施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健全政府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推行第三方管理人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增强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行中长期目标导向,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支持自由探索,包容非共识创新。
放宽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加大财政科技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改革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全面推动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二、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强化对创新产品研发的首购、订购支持。进一步壮大省级创投引导基金,鼓励地方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完善天使投资优惠政策。健全创业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在科技园区内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大力发展“政银保”联动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贷联动、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健全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许可权、股权与其他资产组合的新模式试点,加快培育专利保 15 险市场。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行简易注销程序。
三、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良好氛围。鼓励社会力量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
第四节 推进人才强省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推动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着力构建“人才+项目+平台”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深入实施千名创新人才计划、万名创业人才计划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优化整合全省重大人才工程,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品牌,深入推进创业创新战略人才团队建设。
推广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户籍、出入境、职称评审、医疗、保险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便利条件。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以打造一流企业家队伍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123”企业家培育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和知名企业培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引导企业重视、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社会培养和企业培养相结合、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等方式,造就一批适应走出去战略需要、推 16 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家,培养一批精通国际经济业务的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关心企业家在政治上的成长进步。
三、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扩大数量、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加快培养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实施“金蓝领”开发工程,完善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和首席技师制度。立足企业需求,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全面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特色鲜明的培养示范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培训力度。以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为重点,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探索专业技术职称与技术等级互通互认,实行专业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政策。
第三章 构建发展新体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服务引导作用,改进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增强依法全面履职能力。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约束政府行为。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一律转移给社会组织;面向基层且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市县管理。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 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监督问责。清除互为前置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在国家级开发区推行行政审批“园内办结”。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政策,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施跨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继续抓好财政资金整合与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间接税比重,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营造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制度,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实行备案管理。完善全省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实现所有审批事项网上并联审批。创新融资模式,更好发挥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基金、信托等不同融资工具的功能。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租赁经营、购买服务、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发展。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四、完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放开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将企业检验制度改为报告公示制度和抽查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补贴措施和规章制度。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综合执法机制,推广随机抽查监管,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智能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健全社会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行业自律,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 18 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成立独立公正的中介服务组织,承担部分市场监管事项。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第二节 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依法保护各类产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一、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落实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落实国有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严格执行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财产权不受侵犯。鼓励民营企业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完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决策程序,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权利。
二、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对国有企业实施分类改革和监管,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积极稳妥规范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更有活力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系。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加大在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力度,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和市场流动性。探索实行员工持股试点。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企业监管和考核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三、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进一步拓宽非公有资本投资领域,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非公有资本开放。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及特许经营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 19 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
第三节 完善要素市场体系
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有序流动。
一、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体系和收益分配办法。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依法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收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开展宅基地融资抵押、适度流转、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并适时推开。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扩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适用范围。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
统筹规划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人力资源在地区、行业、单位之间顺畅流动。规范和落实国有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建设全省集中的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库,构建覆盖全省、连通城乡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推进信息资源共享。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流程,改进服务运营模式。鼓励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中介监管,严肃查处和打击非法中介活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统计发布制度,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
三、完善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
加快培育壮大金融市场主体,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鼓励发展专业保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或挂牌融资,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大力推动票据交易和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鼓励金融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加快发展基 20 金市场,发展和引进风险投资、证券投资等各类基金,鼓励设立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全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区域性产权和股权交易中心发展,提升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广“政银保”合作模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航运交易、水权交易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
四、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改进政府定价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定价项目,严格执行政府定价目录,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的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价格体系。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健全价格总水平调控预期目标责任制,完善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健全市场价格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机构权威、法律完备、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市场价格监管体系,完善市场价格监管规则。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稳步放开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筑牢信用信息共享基础,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市场信用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建成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有序推进资源开放共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信用信息目录,规范数 21 据归集和信息管理。加强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及数据库建设,完善失信记录和披露制度。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和信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二、建立激励惩戒机制
实施湖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综合运用守信激励政策和市场性、行政性、行业性惩戒措施,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强化行政监管性惩戒,实行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惩戒联动。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自律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各行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大力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信用服务组织体系。支持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征信机构发展成为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拓展信用服务产品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体制,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
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普及诚信教育,倡导诚信理念,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加强信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性示范试点。
第四章 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以有效需求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行动计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能力强、智能水平高、品质服务优、环境友好、协作紧密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
第一节 拓展有效需求
破除制约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的体制机制,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产业升级协调共进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促进消费升级
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激活消费潜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稳步扩大居民消费。稳步促进住房和汽车消费,支持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模式发展,着力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维护良好信誉,全面提高消费品和生活服务质量。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维护,完善消费基础设施网络,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打造面向全国的消费市场。
二、优化投资结构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以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供给结构调整,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扩大适应新消费增长和传统消费升级需要的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加强有利于推进结构升级、弥补小康短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投资。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国家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引导金融机构为重大工程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引领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政策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政策集成和资源整合,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专栏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等领域。到2020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高端装备与材料:加快发展激光、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智能装备产业,着力提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23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竞争力,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推动非金属功能材料产业突破性发展。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北斗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生物技术:巩固化学合成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现代中药等优势特色领域,培育医药商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潜力领域,布局生物技术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服务业等前沿领域,到2020年,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绿色低碳: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积极开发新能源及其系统技术,提高新能源消费占比。到2020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业化,重点支持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储能系统、整车控制和信息系统、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研发。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和专用汽车产值达到1000亿元。
数字创意:加快发展数字传媒产业,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支持设计创意与工业、时尚、建筑、城市规划等融合发展。
一、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材料、生物技术、绿色低碳、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细分领域,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和专用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力争在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空天海洋、核技术等领域,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拓展发展空间。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着力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创新型经济新业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小微创新型企 24 业。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加强产业链协作配套,建设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和存储芯片生产基地,打造千亿元北斗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集聚创业创新要素资源,努力将武汉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支持襄阳、宜昌等发挥特色优势,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强化产业协同,加强区域合作,培育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集群,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三、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清理和完善不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管理规制,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更好发挥创投引导基金作用,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若干子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探索投保贷联动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第三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突出绿色、特色、品牌、效益、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安工程”建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现代高效节水灌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绿色增产、智慧农业等领域技术攻关,推进高产优质品种、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集成和应用,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实施湖北种业振兴计划,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龙头企业。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建立健全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推进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 25 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绿色农产品等生产,提高市场影响力和效益。实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高山蔬菜和水生蔬菜,推进茶叶、水果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加快发展中药材和木本油料产业。加快发展富硒产业,支持“中国有机谷”建设。科学布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和优质高产饲料粮,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巩固生猪、家禽、禽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草牧业。深入推进“一鱼一产业”战略,推广小龙虾产业发展模式和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壮大河蟹、鳝鳅等特色淡水养殖规模。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以上。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有效衔接。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业专业化服务能力。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 26 务能力,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
专栏5 农业区域布局
优势农业区:包括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沿江区域,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
特色农业区:包括我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大洪山在内的山地农区,是全省果、茶、药、桑蚕、食用菌、木本油、魔芋、肉牛、肉羊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都市农业区:包括武汉、襄阳、宜昌等大中城市郊区,是全省设施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发展区和畜禽水产业适度发展区。
第四节 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推进“双九双十”行动,推动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绿色低碳型、智能融合型、生产服务型转变,不断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由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一体化服务转变,由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过度供应,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
坚持“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规模。加快淘汰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为先进产能释放腾出空间。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制定全面配套 27 的政策体系,构建分类有序处置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增强工业基础能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优势产业,依托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搭建国家级“四基”研发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加大基础材料的研发力度,突破一批先进技术工艺和产品技术基础瓶颈。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服务政策,支持“四基”成果的推广应用。
专栏6 制造业重点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工业机器人计划,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区。布局推广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鼓励省内汽车、装备、石化、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行业的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互联网改造和智能化提升。统筹布局建设省内物联网和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云端监测和智能管控,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服务型制造工程:在船舶、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具等行业,推行定制化生产模式,打响“湖北定制”品牌。引导冶金、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向提供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等一体化服务的系统集成商转变。鼓励产品量大面广、配套较为复杂的企业,联合零售商、物流商、供应商,开展供应链协同管理。
工业强基工程:选取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汽车轮毂轴承以及发动机、冶金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开展强基工程。搭建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食品、石化化工等产业实现规模稳步扩大、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建设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及平板显示、光通信及激光、软件及信息服务、北斗应用等全产业链的集聚区,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过万亿元。推进汽车品牌化发展,破解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其他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制约,提高零部件自给率,增强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支持力度,培育世界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在 28 提高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和加工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开发适应制造业整体升级需求的成套装备,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壮大食品产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产业集中度,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食品制造精细化率和产地初加工率,实现食品产业产值过万亿元。推进石化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重点发展炼化一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做精做强磷化工,加强煤、盐化工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改造。
推进冶金、建材、轻纺等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提高在细分市场的占有份额。推进钢铁、有色等产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增长,满足汽车、装备等行业升级对金属材料的需求。提高纺织服装设计能力,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知名品牌,实现产业链攀升。
三、提升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
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打造一批市场影响大、产业配套能力和创新活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武汉及周边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总部经济区,做强武汉至十堰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工业走廊,做精宜荆荆及沿江化工、新材料产业带,做优鄂东地区冶金及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群,做大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打造襄阳、江汉和鄂东等纺织工业组团,推进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资源开发型工业发展。推进企业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加强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配套,培育“专精特新”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集群,建成一批百亿园区和千亿集群。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采取代管、托管、飞地经济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率。加快推进黄石、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武汉市硚口区等老工业区综合改造,引导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搬迁集聚,同步推进技术改造和改制重组。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
四、推动建筑业现代化
推进建筑业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引导和鼓励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鼓励发展建筑产业联盟,支持大型设计、建筑企业拓展业务,发展成集设计、咨询、施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9 构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各类企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平台,形成勘察、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关键产品供应联动的产业协作机制。鼓励企业向轨道交通、装饰装修、建筑智能化等专业领域拓展,提升高端市场的设计和专业施工能力。鼓励创建精品工程,提高建筑业品牌附加值。
第五节 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更高水平的融合,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
一、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立足我省制造业基础,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分工效率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商务咨询、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引导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打造一批会展产业平台,发展一批软件产业园,建设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中央商务区。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多样化的新要求,以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服务、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体娱乐、法律服务及家庭服务等领域,丰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多种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跨界发展,促进服务产品和业态创新,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智慧社区等,推进生活便利化。
二、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围绕现代物流、金融、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旅游等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基 30 地。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和襄阳、宜昌、荆州等区域物流节点城市,推进南北物流通道和长江物流通道中心枢纽建设,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
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吸引功能性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其营运机构总部等入驻,加快发展本土金融机构,发起组建长江银行。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物流航运金融等新业态,构建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的区域金融体系,建成中部金融中心和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推动襄阳、宜昌两个省域金融中心建设,构建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金融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中等城市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打造特色产业金融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研发设计基地。推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大力开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工业设计服务,提升城市规划、建筑等设计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促进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以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培育一批设计服务企业。
建设中部电子商务中心。加快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物流配送、电子认证标准、在线支付、信用评估、安全保障等支撑体系。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小微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鄂州葛店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建设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和宜昌为两翼、长江和汉江流域各城市多级发展的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提升各级商业中心能级,发展无店铺销售等新模式。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拓展精细化定制,提升社区网点服务功能。推进商业体验服务、移动网络销售等新型业态应用。推动武汉核心商圈及汉口北市场群等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辐射带动其他大中城市商贸集群 31 发展。推进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一批面向全国、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
建设中部旅游核心区。围绕生态和文化旅游,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廊道、鄂西山水民俗旅游廊道、汉江国脉探秘旅游廊道、鄂东红绿经典旅游廊道,打造武汉商贸休闲、三峡国际度假、神农架生态体验、武当山水养生、隆中文化休闲、清江生态民俗、荆州荆楚文化、大洪山生态休闲、咸宁温泉疗养、大别山红色生态等十大旅游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引导、激励与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示范点、专业村(名村)、特色镇(名镇)、示范县(强县),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产业集聚,推动服务业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经营性社会服务业。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实施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实施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抓好100个服务业改革试点和示范园区,重点培养100名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重点扶持100家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00个服务业知名品牌,滚动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第六节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
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实施网络强省战略,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拓展信息经济发展新空间。
一、夯实信息网络基础
加快建设“宽带湖北”,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及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扩容提速工程,优化宽带网络结构和性能。完善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大幅提升网间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加大“光进铜退”推进力度,实现宽带接入网的光纤化。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推进城市热点区域内无线网络覆盖和开放,重要公共场所建设免费无线网络。建设覆盖全省的北斗卫星导航 32 地基增强系统,推动相关行业应用向北斗系统迁移。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骨干网建设,推进全省广电网络双向化、宽带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电信业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
二、构建互联网产业体系
推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计算、存储等资源租用类和应用软件开发部署类云计算平台服务,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向云服务企业转型。建设全省统一的楚天云服务平台,推动省内各行业云和区域云向楚天云汇聚、对接,打造以楚天云平台为中心的“1+N”湖北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推动物联网器件及终端制造、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运营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聚焦工业制造、农业生产、节能环保、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全面加强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
三、实施大数据战略
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提高信息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统筹规划全省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对现有数据中心及服务器资源的改造和利用,建设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率、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区域性、行业性数据汇聚平台。推动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建立和完善全省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以及就业、社保、能源、信用、统计、质量、国土、城乡建设等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加强与社会大数据的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积极探索政务大数据运行、开放管理机制,有序推进政务大数据开放和社会化利用。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以大数据应用为中心,加速大数据企业、人才和项目汇集,推动大数据交易存储、分析和应用服务等行业加快发展。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实施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加固、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云计算及大数据安全防护等行动计划,保障网络产品、网络运行、网络数据、网络信息安全。加强网络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33 和自主可控水平。加强无线电管理,优化频率资源配置,提升无线电安全保障水平。
专栏7 信息经济重大工程“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互联网+”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教育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为重点,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拓展有机结合、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互联网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
大数据专项工程:整合全省政务、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建成湖北大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初步建立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开放共享、深度应用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产业链。建立华中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大数据研究院。
云计算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建设工业云、农业云、金融云、物流云、旅游云、教育云、健康云、文化云、环保云、政务云等一批国内领先、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云服务平台。
物联网推广工程: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务、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动物联网的集成应用。扶持一批物联网骨干企业,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城区光纤到户、宽带乡村建设、4G网络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等工程,推进城市区域实现全光网覆盖,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以上灵活选择;农村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以上灵活选择;实现4G网络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第七节 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围绕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实施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从标准体系、质量监测、质量分级、社会共治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提升质量整体水平
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 34 县创建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汽车、石化、冶金、轻纺、建材、电子信息、船舶和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普及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建设和完善一批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实施一批精品服务工程,带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推行重大工程和设备监理制度。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专项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检测、标准引领、品牌孵化、安全预警等平台建设。
二、大力培育精品名牌
实施品牌强省战略,开展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名优特色产品创建活动,建立品牌价值测算制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品牌培育、评价、扶持机制。打造一批国内有影响力、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完善和落实各级政府对创建名牌产品的鼓励政策。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宣传,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三、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坚持从源头抓起,规范准入审核。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制定重点监管产品目录。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对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及新消费类等重点产品和国防、电力、交通等重大设备的质量督查力度。实施质量标准提升工程,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重大技术改造、技术突破的标准化研制力度,鼓励成立产业标准联盟,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标准体系。
第五章 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
抢抓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深化“中三角”城市群合作,推进“两圈两带一群”协调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 35 间,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引领,深入实施“两圈两带”和“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等战略,培育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彰显的新型城市群和经济带,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推动“两圈两带”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圈域一体化和同城化,构建大武汉都市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率先在体制改革、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率先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构建生态型产业、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家园协调推进的绿色发展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和科学发展圈。大力推进十大旅游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充分发挥山水自然原生态优势和土家族、苗族等特色民族风情文化资源优势,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带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建设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加快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构建绿色生态长廊,打造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重点,统筹发展多种运输方式,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以武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引领,培育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发挥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的引领作用,推动跨江、跨区域合作,打造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
全面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绿色发展,加快绿色、富强、幸福、安澜、畅 36 通“五个汉江”建设,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影响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流域生态建设,支持中国水都·丹江口建设,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加快滨水生态宜居城镇建设,优化城镇布局,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打造汉江新型城镇连绵带。加快推动江汉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
加快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进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跨省区域开放合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持续发展能力。
二、增强“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功能
增强武汉、襄阳、宜昌中心城市功能,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壮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带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加快发展。推动3至5个经济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地级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新兴增长极。促进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全面深化省级战略实施,比学赶超、竞相发展。支持20至30个发展潜力大、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建设成为新的增长节点,开创多级带动、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
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幸福武汉,全面提升创新引领功能、交通枢纽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产业带动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向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支持襄阳加快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支持宜昌建设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继续走在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
支持黄石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 37 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十堰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休闲养生之都,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实施“壮腰工程”,加快建设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荆楚文化传承创新展示区,打造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荆门加快建设“中国农谷”,推进柴湖振兴发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支持孝感加快汉孝经济一体化,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鄂州与武汉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示范、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枢纽新城和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支持黄冈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跨省合作先行区、大武汉功能疏解承载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核心增长极。支持咸宁绿色崛起,加快武咸同城化,提升“香城泉都”品牌。建设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支持随州建设全球华人“谒祖圣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积极融入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打造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恩施州加快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富硒产业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综合扶贫改革创新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打造绿色、繁荣、文明、开放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打造生态宜居的水乡园林城市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天门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棉都茶城”、国家生态城市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潜江开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打造充满魅力的水乡园林城市和融贯“两圈两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神农架林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完善主体功能区政 38 策,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形成不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更加突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的省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
加快实施《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发布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加快构建以“一主两副、两横两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以“三区七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以“四屏两带一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化地区,要强化城镇空间管控,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适度提高开发强度,适度扩大先进制造业空间,扩大服务业、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把握开发时序,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实施有序开发,对目前尚不需要开发的区域,应作为预留发展空间予以保护。城市规划和建设应预留吸纳外来人口的空间。
农产品主产区,要以县城为重点,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避免过度分散发展工业带来的对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科学编制农业布局规划,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维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镇建设与工业开发要依托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城镇,集中布局、据点式开发。
二、加强空间开发管控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对空间开发利用的管控。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实行开发许可制度。健全覆盖省域空间的监测系统,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坚持空间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严守农业空间和生态 39 空间保护红线,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在城市建设空间中,主要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和绿地等空间,适度规划工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村公共设施空间,根据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逐步调整农村生活空间,将闲置的农村居民点等复垦整理成农业生产空间或绿色生态空间。适度扩大交通设施空间,重点扩大城市间和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空间。
三、完善差别化配套政策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环保等配套政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政策导向机制。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管控,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实行各有侧重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提高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环境质量、社会保障覆盖面等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引导各地区按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第三节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深化与湖南、江西战略合作,加强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协调互补,强化公共服务交流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一、促进城市群联动发展
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重点发展轴线,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支撑能力。完善统一市场机制,探索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规范发展一体化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强省际毗邻城镇的协同发展,实现毗邻城市在功能布局、产业、生态环保等方面融合发展。支持武汉与长沙、南昌开展合作,带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咸宁与湖南岳阳、江西九江加 40 强合作,推进通城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支持黄石、黄冈与江西九江的跨江跨区域合作,加快推动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发展。支持荆州与湖南岳阳、常德等市共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推进“中三角”与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协作联动,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二、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扩大与湖南、江西相互投资,推动企业跨省兼并重组、协作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开放,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共享共赢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
三、推动生态文明共建
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共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共建城市群“绿心”,构建以幕阜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城市群生态屏障。加强环境准入与管理合作,推进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通报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
第六章 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3个百分点以上。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长江、汉江和重要交通干线为城镇化主轴,以城市群为主体,以省域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其他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为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一主两副、两横两纵、三群联动、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提升城市群主体作用,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一体化进程,使三大城市群成为全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人口密集区。增强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县级城市发展水平,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
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行不同规模城镇差别化落户政策,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居民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职业和一定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为迁移落户的基本条件,用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武汉市人口均衡布局。完善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
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严肃性、强制性、公开性,加强空间开发管理,合理划定城市边界。统筹城市地上与地下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严格建设规范和质量管理,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42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建筑材料。积极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科学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式。加强污水处理及再生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统筹协调城市经济产出、人口承载、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旧城改造与文化保护并重,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坚持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与行政区划相协调,高标准推进新城新区建设。支持武汉申报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支持襄阳建设汉江新区,支持宜昌建设三峡经济枢纽新区。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试点。
第二节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将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以“一主三化”为方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完善城市功能,使之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载体。
一、强化县域产业支撑
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依托县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县域产业发展与信息化融合,促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县域产业园区提质扩容,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大力实施县域金融工程,提高县域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一批有实力的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二、培育发展新生城市
推进经济实力强、发展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和重点镇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 43 资源集中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拓宽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探索多元化设市模式,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三、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加强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推动中心城市周边的重点镇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加强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特色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专栏8 城市建设重大工程
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武汉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武汉、十堰等国家级及省级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示范。
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10万户。
城乡规划体系与制度创新工程:建立湖北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实施制度体系,创新全域规划、多规协调等规划编制模式。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PPP)创新工程:
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试点,形成投资、建设、运营的市场化体系和投资、补贴、价格等政策要素的协同机制,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融资渠道体系。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建立城乡(乡镇)规划督察制度,推进市、县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改革,实现机构统一设置、队伍统一管理。推广数字城管新模式。
第三节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分类指导城郊型、迁建型、提升型等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 44 设,推动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危桥改造、饮水安全、山区“五小水利”、农村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统筹安排国有林场、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就近上学需要。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养老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管理。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民政事务、综治警务、环境养护等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农村邮政服务,完善农村物流网络。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专栏9 美丽乡村建设重大工程
农村交通:推进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满足客车通行要求。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探索多样化农村客运发展模式,引导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建立村村通客车长效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集中供水,综合采取新建、改造、升级、配套、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太阳能、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鼓励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被动式太阳能房等。
农村文教卫体: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少年活动中心等建设。支持一批农村职业学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扶持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农村智能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民健身等工程。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业废弃物、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利用设施建设,45 普遍建立农村保洁制度,推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农村河塘整治:开展农村小河道、小河沟、小塘坝、小湖泊、小泵站的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渠连通等,完善农村灌溉排水体系,实现引排顺畅、水源互济、水清岸绿。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绿色村庄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化,建设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推进农膜、秸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实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修复力度,突出“荆楚派”村镇风貌与建筑风格,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七章 构筑基础设施新支撑
坚持适度超前、突出优势、补齐短板,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更好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交通运输先导性作用,畅通大通道、完善大网络、建设大枢纽,加强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形成连通城乡、辐射中部、沟通全国、联通国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客货运输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建成“祖国立交桥”。
一、强化综合运输通道支撑
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网络,完善以长江黄金水道、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骨架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
推进铁路快速发展。以“扩充高铁网、完善城际网、加密区际干线、加强点 46 线配套、发展旅游观光特色铁路”为目标,重点加强高速铁路建设,逐步完善城际路网,巩固武汉全国铁路枢纽地位,提高襄阳、宜昌铁路枢纽整体能力,实现“一主两副”之间高铁直通、各市州通高铁,形成省内相邻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武汉与周边省会城市2-3小时内到达,与全国主要经济区中心城市间5小时左右通达。打通铁路运输瓶颈,实现主要交通走廊客货分线运输。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5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里程2100公里以上。
加快公路提档升级。以形成互联互通、衔接顺畅的高速公路网为目标,实施高速公路路网完善工程,建成我省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密地方高速公路网,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大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基本消除国道断头路,所有省际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实现乡乡通二级。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500公里。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特色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农村公路向规模以上自然村延伸。合理布局过江通道,推进不同交通方式共用过江通道资源,实施一批跨江桥梁隧道工程,增强跨江通过能力。
推动水运振兴发展。有序推进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启动宜昌至武汉段部分航道建设,加快完善三峡枢纽综合运输体系,配合国家开展三峡水运新通道研究,开展荆汉新水道工程研究,提升黄金水道航运功能。实施汉江航道渠化整治工程,提升汉江、江汉运河通航能力。建设清江旅游客运体系。推动长江沿线港航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武汉新港、宜昌港、荆州港、黄石港、襄阳港等内河港口,加快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促进港产园协调发展。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500万标箱。
促进民航全面发展。建成武汉天河机场三期,为加快打造全国重要枢纽及中部门户机场创造条件。完善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支线机场,推进军民航资源共享,形成“一主多辅”的机场格局。建设以货运为主的机场,大力发展专业货运航空,打造全国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拓展国际直达和经停航线,加快发展国内、省内航线。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通用机场,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通用机场群。积极发展临空经济和通航产业,推动爱飞客航空综合体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