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

时间:2019-05-14 03:3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

第一篇: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

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下半年预测的报告

—2010年7月13日在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次会议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现将我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预测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 “港口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惠民利民为目标,戮力同心,开拓进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执行情况良好。

(一)经济运行态势平稳。上半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实现24.2亿元,同比增长28.5%,完成年度计划的4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0.5亿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1.2亿元,同比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25.4%,占全区GDP总量的51.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6:52。全区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9.3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年度计划的35.9%;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4.0亿元,同比增长58.1%,完成年度计划的4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1元,增长12.0%;农民现金收入3279元,增长15.7%。船舶园区工业企业产值达到2.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3.0%。

(二)都市农业初具规模。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实现9670万元,同比增长23.0%,完成年度计划的29.3%。以葫芦山庄为主体集旅游、农业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园;以中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集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深加工等企业已形成规模,“农家乐”休闲农业进一步拓展。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共计218.9万元。春季造林作业面积达3385亩,总计植树60余万株。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兴北、东砬两村饮水安全工程。

(三)现代服务业逐步做强。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5亿元,同比增长22.2%,完成年度计划的56.5%,增幅居全市首位,批发、零售和住宿业分别增长18.9%、25.6%和9.6%。

二、三产业“双轮并驱”的框架已经形成。启动了以“文翠路商业街”为中心的商业圈规划编制和项目布局工作。盛京银行、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的入驻,提升了我区金融保险业集聚力。广汽丰田、雪佛兰等4S店的建成营业,巩固了我区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地位。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上半年开工面积4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7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6%和80%。全区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成功举办了首届商品旅游展销会和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接待中外500家旅行商。

(四)投资规模增幅较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亿元,同比增长42.1%,完成年度计划的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121.8%;房地产开发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7.0%。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船舶园区A区一期3.7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成,达到“六通一平”标准;二期1.89平方公里围堰建设工程竣工,海域回填工程量过半。船舶产业园区现入驻企业10家,总投资预计63亿元。其中,竣工投产4家,部分达产1家,在建5家。项目建设势头良好,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续建项目12个,新建项目14个。

(五)招商引资工作力量加大。采取领导包片,指标分解的方式,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采取定向招商,委托招商的方式,拓展招商渠道。上半年实际利用域外内资14.3亿元,同比增长119%,完成年计划的57.2%;实际利用外资516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5.8%,出口创汇1-5月完成5811万美元,同比增长39.3%,完成年度计划的62.0%,总量排在 全市首位。

(六)城市发展和功能提升迈上新台阶。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回迁1761户,回迁面积12.2万平方米,城市经济适用房已经完工。新建文萃路、龙港路、南一路工程基本完工,荒地路、南二路和龙程街大修工程有序推进。绿化工程完成投资2661.3万元,绿化面积266公顷,滨海公路龙港段绿化面积达到5400平方米。“两河三村”片区整体改造工程全面展开,茨山河治理工程全面推进。老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启动,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已上报至省国土厅。截污管网开始试运行,预计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200吨。

(七)社会其它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下,低于3.0 %的市级标准。城镇实名制就业4980人,完成年计划(年计划4500人)的110.7%。劳务输出561人,完成年计划(年计划800人)的7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283人(含事业单位1992人),完成年计划的110.6%。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259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33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完成扩面指标。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动态管理为零,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社区管理服务率达99%。民政工作深入开展。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总投资400万元的北 港中心敬老院已经建成。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分类救助从原来的70元提高到100元,三无人员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1500元/人〃年,提高到1650元/人〃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教育取得成效。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工程,成功举办了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全面展示了我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最新成果。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纳入计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工作城乡同步推进。辽宁省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正式启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重点,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卫生服务新体系逐步构建。科技创新工作扎实开展,有一项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我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民俗艺术节、参加了市文化艺术节展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人民调解工作稳步推进。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平稳,但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规模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并不乐观,完成全年及“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仍很艰巨。一是经济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不强。工业虽处主导地位,但产业度低,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需激发。二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环境制约依然。由于土地规划瓶颈对项目建设的制约,项目建设 整体推进压力较大,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是经济发展“短板”。三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任务较重,节能、环保设施建设急需加强。四是社会保障压力逐年加大,财政增收任务较重,收入与支出矛盾依然突出。这些问题有待于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全年主要目标及工作措施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5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8%,达到53.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达到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3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48.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达到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分别达到16830元和8000元。为确保完成全年计划,下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园区为载体,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抓好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尽快完善船舶园区B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争取项目尽早落地。推进双树工业小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认真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对统计工作移交到我区的船厂、锌厂等大型企业,加强运行监测,对去年新增的规模企业,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关键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以文翠路商业圈为中心,打造三产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百万人口、百万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的机遇,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市核心商业区。一是以文翠路商业街为依托做细特色商业。二是以“港区联动”战略为依托做优现代服务业。三是以滨海大道为依托做好旅游业。四是以“两河三村”片区开发为依托做强房地产业。

第三、以全域城市化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发展。一是按照 “体现加快发展、体现统筹兼顾、体现创新驱动、体现绿色”的原则,做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按照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三是推进产业农业、休闲农业建设步伐。四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第四、以主题概念招商为重点,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做好主题概念招商。围绕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龙港新天地核心商业圈开展主题概念招商,力求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施招商指标任务分解。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文件,按照计划完成招商任务。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强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招商。三是不断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加大宣传推介,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抓好相关政策落实,完善项目落地机制,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八大民心工程,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推进老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办公条件,进一步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功能。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保障文翠路等线路全线贯通以及部分道路的修整。加快推进望海寺地区“滨海小镇”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牢固树立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

第六、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多层次、广覆盖、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并重的原则,抓好再就业网络建设。调整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做好辉煌学校的接收工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加快推进区医疗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改善服务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卫生、物价等工作监管力度,确保全区不发生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食品药品卫生事件。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融洽军民关系,继续保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施依法治区、维护社会稳定。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研究指南

一、成都市“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及趨勢研究

重點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區域競爭格局的影響下,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以及世界經濟走勢,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取向,及其對我市“十二五”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我市應採取的政策措施等。

二、成都市“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和指標體系研究

按照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與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相銜接,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重點研究提出“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以及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升級、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公共服務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等方面的主要目標和量化指標,並對2020年目標進行展望。

三、“全域成都”下的新型城鄉空間形態研究

深化主體功能區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城鄉空間佈局、產業佈局和具體功能區劃,客觀評估不同功能區塊在城市化發展、產業導向、開發強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出進一步優化城鄉空間形態的舉措;並研究與此相適應的行政區劃調整的思路、原則和目標,提出適應大都市圈建設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四、“十二五”時期加快新興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研究

研究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市場、新需求的發展趨勢,在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新興產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市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佔領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重點及政策舉措。

五、“十二五”時期成都市建立“內需為主”經濟發展模式研究1

根據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深入分析我市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與有效舉措,提出“十二五”時期擴大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環境、轉變消費觀念、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等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以及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的對策建議。

六、成都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資源要素保障能力研究

在分析近年來我市土地資源、水資源、電力、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要素供需的基礎上,科學分析預測“十二五”時期我市資源要素的供求狀況,深化研究“十二五”期間我市資源要素保障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十二五”及到2020年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要素供給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對策措施。

七、成都市生態環境容量及節能減排研究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節能降耗減排要求,深入分析我市生態環境容量及面臨的問題,科學研究“十二五”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基本思路、約束性目標、重大專案和政策措施。

八、成都市“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分析我市人口規模、結構及分佈的變化情況,研究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最佳人口容量及結構;提出我市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所需的人才結構及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對策;提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思路和舉措。

九、統籌城鄉發展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時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任務和對策建議,以及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與措施。

十、建立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及“十二五”時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對策措施及實施步驟。

十一、成都市加快勞動力轉移,擴大城鄉就業對策研究

研究如何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如何進一步破除限制城鄉勞動力流動的各種制度性因素、促進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分析近年來我市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及有關的問題,提出提高就業品質和就業穩定性的思路和對策;如何建立健全支援創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創造就業崗位、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的對策措施。

十二、成都市構建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研究

總結我市在基層治理機制方面取得的經驗或不足,以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和“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為指導,研究提出“十二五”深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構建多元化的社會參與機制、完善鄉村治理結構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以及政策措施。

十三、成都市“十二五”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分析預測新時期成都公共安全(含社會安全、食品安全及環境突發性事件等)發生的特點和趨勢,分析可能產生的公共安全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影響和緊急處置方案,探索構建公共安全應急體系的思路、目標與路徑。

十四、增強成都市文化軟實力研究

重點研究增強我市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思路、載體和對策措施,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思路和對策。

十五、成都參與多層次區域合作研究

基於區域合作的不同層次,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在開放型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找准成都在成渝經濟區、成都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自身

3定位,並立足要素配置、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確立合作重點和突破口,採取恰當的方式,遵循科學的時序,推動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十六、成都市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化水準研究

總結我市對外開放的成功經驗和存在不足,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參與國際競爭、吸引利用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等。

十七、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改革及政策研究 總結我市在“試驗區”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分析深入推進“試驗區”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實施步驟以及政策支撐。

十八、“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研究

分析“十一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功經驗與存在不足,根據“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總體要求,在結構升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新農村建設等領域梳理形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明確建設內容、投資規模、推進時序及責任主體。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日趋协调。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路网、管网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日趋完善,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得到改造提高,部分城乡结合部、城市背街小巷等得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山体绿化、荒山绿化、“因景植绿”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增造林合格面积6667公顷,新增城市绿地405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济青高速南线*段、昌国路立交桥、高淄路新城至张店段等7项交通重点工程按期完成。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强区县发展取得新成绩。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活跃,支持菏泽东明、西藏昂仁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建设迈出新步伐。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五大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04亿元,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了农村和城市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对城市低保对象适时发放了价格补贴。教育、文化、卫生等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全部免除了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了资助政策,建立完善了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区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参合农民达到229.91万人,参合率达到91.37%;改造1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处服务站和400处村卫生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6.5以内。饮水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新增受益村316个,受益人口15.37万人。绿色蔬菜的生产、流通、检测体系日趋完善。新建社区药店53家,调整布局75家,社区药店服务人口达到158万人,服务面达到93%。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个。在中心城区新开公交线路3条,新增环保型公交车67台。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49元和6465元,分别增长14.9%和14.62%。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双拥共建、市志、档案等其他各项事业,以及文明*、平安*建设都取得新成绩。市政府为群众所办实事如期完成。

同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有效投入和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结构层次不高,农业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偏低,传统工业项目投资仍占工业投资的70%以上。二是制约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因素较多。全市工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受中央省属企业的影响较大。企业的物流、用工、财务成本有较大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出口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投入不足、载体不强、开放程度不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服务业统计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能源结构调整进展不快,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仍居全省前列。按照国家、省新的认定考核办法,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难度很大。五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不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呈攀升趋势。另外,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使外贸出口面临较多困难,社保资金支出压力较大,企业关停带来新的职工安置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与部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并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总的发展环境比较有利,但困难和挑战也比较多。世界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基本趋势预测不会有大的改变,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增多等,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既是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全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要素制约长期存在等,也使发展面临诸多制约。

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工作指导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均增长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4%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主要约束性目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COD排放量削减4.5%,SO2排放量削减8%。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深入推进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节约农业。继续实施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和20万亩优质棉花工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300万亩,总产130万吨以上。突出抓好生猪、奶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改造提升30个标准化规模畜牧养殖小区。新建11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2个农产品质量、20处蔬菜质量速测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集中支持10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加强以标准化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太河、马扎子等大型灌区改造建设,完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40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78个村、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完善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等工程,扩大覆盖率,增加受益面。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个。加强乡镇驻地、农村社区道路标志规范化建设。三是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综合直补政策。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年内力争培训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林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改革。继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试点范围。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突出抓好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培育20—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突出抓好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氟硅产业园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东岳集团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2个国家863项目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尽快研究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意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对机械、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大企业信息化助推工程,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推广运用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搞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渗透。三是着力打造优势工业板块。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突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发展,巩固提升石油化工等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改造升级机电、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的产业增长极。四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八个必须”的条件,引导资金投向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改造,投向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坚持关口前移,提高门槛,坚决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落后的项目。继续做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稳妥有序地关停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不安全的“土小”企业,引导一批资源环境不能支撑的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有序转移。五是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工业有效投入。继续实施“双百工程”。突出抓好华电*热电和白杨河热电两个2×30万千瓦热电、博汇35万吨高档包装纸板、东岳氟硅材料、科勒卫生洁具、金晶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重点项目的策划储备和推进力度,按照增量优质和存量盘活的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研究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能够带动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并争取更多的项目由国家、省核准并列为重点项目。六是繁荣发展服务业。围绕服务业八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全力培植“三大载体”,集中抓好6个省级服务业重点城区、10—20个集约化园区和50个重点企业的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入,筛选并抓好10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策划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列入省、市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领导和工作机构,理顺工作职能,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七是努力扩大消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城镇消费规模,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调整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扩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消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倾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力度,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和集约用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认真落实全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带动,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培育清洁型生产企业。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启动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市建设。根据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分类制定重点工业产品能耗定额。落实钢铁、铁合金、电解铝、烧碱、水泥等八大行业差别电价政策,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强化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和148家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抓好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和被污染主要水体的生态功能恢复工作。继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抓好光大水务南、北厂改造、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高青污水处理厂二期、周村王村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抓好市垃圾焚烧电厂正常运行,加快建设博山垃圾焚烧电厂,年内全面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搞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和城区集中供热锅炉二氧化硫治理。搞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年内实现农作物秸杆全面禁烧。继续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成猪龙河综合整治任务,推进孝妇河、淄河、涝淄河等的综合整治,努力构建特色城市水系和水体景观。加快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水库周边生态建设,继续推进荒山绿化、农田林网以及沿河、沿路、环城、环村、环企业林带建设,继续实施“因景植绿、因景治污、因景修路”,加快实施马踏湖及原山、鲁山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工程。着力建设城市便民绿地和精品园林,切实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四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深入研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努力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矛盾。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我市12个省级以上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制定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园区内产业退出机制,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协作、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积极推进发展新材料、化工、医药、建材、机电泵业、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解决化工产业布局散乱和“污染围城”为重点,加快推进张店东部化工区布局调整。二是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根据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下放行政许可,理顺市与区县经济管理权限,调动区县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毫不放松地做好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加快发展工作,促进两个经济欠发达县尽快实现赶超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三是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互动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推进融入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各项工作,抓紧建立合作平台。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昂仁、菏泽东明工作。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城区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市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综合体育馆、运动员公寓等新城区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老城区的升级改造,改造升级杏园东路、太平路、世纪路铁路桥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排水排涝等工程建设。加大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抓好中心城区东外环与南外环、火车站与汽车站周边、昌国路立交桥周边、健康街中北段等区域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层次衔接、功能互动的要求,协调发展组团城区。二是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工建设新区客运中心,更新改造部分公交车辆。开工马公祠隧道和国道205白塔至青石关段、省道238高青至新城段、省道235寨里至南庄段等一批交通干线公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适时开工建设引太入张城市供水工程。三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规划引导、试点先行,加快编制完善全市城乡建设的“一张图”规划。以经济强乡镇为重点,在试点基础上,推进整建制城镇化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合村并居,努力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强分类指导,集中搞好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创建活动。

(六)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规范运作,积极推进危困企业的资产重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动境外上市和跨国并购,力争年内5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积极做好股份制银行、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争取工作,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争取,周密运作,推进市政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试点工作,支持发行高新区债券。积极探索推行资产证券化。继续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发挥财政税收的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二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积极调整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具有比较优势的精细化工、机电、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以及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国际合作。突出抓好利用外资大项目,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链延伸,精心策划一批利用外资项目并进行全力推介,集中力量支持科勒卫生洁具等一批在谈在建项目建设。积极寻求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重点出口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在发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电、轻工等传统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适应政策调整变化的需要,研究出台《*市20*鼓励外经外贸发展的有关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关键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及短缺资源进口。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境外投资为契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到市外、境外投资创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抢占先机。积极支持推动崇正集团、南金兆集团、兰雁集团等一批境外投资的在建项目建设。

(七)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前景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各类服务业实体,努力开拓新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城乡“双零”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年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6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做好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突出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推进工作。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面发放租房补贴。加快建设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更新、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工程。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作基础上,实现免费提供教科书,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落实普通高校资助政策。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30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搞好150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改造。规划新建市中心医院病房楼,继续改造建设400个村卫生室。理顺区县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建设老年福利中心和儿童福利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抓好11届全运会协办和22届省运会承办的各项筹备工作。继续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防震减灾等其他社会事业。三是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争创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营造安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太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2018年9月25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莉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3 次会议汇报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以港强市、融入上海、绿色发展、民生共享五大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两地两城”建设,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表)1.“经济强”指标。13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高层次人才总量、货物吞吐量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集装箱吞吐量3项指标达到序时目标;城镇化率、最终消费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项指标虽未达到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扩大内需、提升服务水平,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数该指标为省监测指标,近年未作监测,暂未取得数据。

2.“百姓富”指标。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5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3.“环境美”指标。10项指标中,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地表水全要素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耕地保有量、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2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林木覆盖率2项指标虽未达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造林面积,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4.“社会文明程度高”指标。8项指标中,每千人口执业医师 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率4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3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或序时目标要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虽未达序时目标,中后期通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47.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0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9.5%。年产值超百亿企业2家、超50亿企业3家、超亿企业361家。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4.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产品2个、首台套产品5个。太仓汽车产业(关键核心零部件)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口水娃”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入选长三角县域商业十强县(市)。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35.3%。全市列统物流企业1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82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2.1%。港区入选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高新区总部企业集聚区入选苏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天镜湖电竞小镇、沙溪生物制药小镇入围苏州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双凤镇获评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镇。大学科技园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健雄学院获评省级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慕贝尔汽车被认定为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认定4家市级总部企业。大宝赢、龙达入选苏州市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名单。斯凯奇、似鸟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大文旅城开工建设,复星文旅项目成功落户。

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十三五”以来,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2.6万亩、向村集体流转土地1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9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1万亩,全面完成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创新粮食购销模式,建立现代粮食仓储物流格局。新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家。建成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56个、康居特色村1个,新增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6个。市现代农业园获评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省主题创意农园。电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孟河村入选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农业电子商务全面提速,位列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前十。

(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港口经济跨越发展。“十三五”以来,太仓港新增各类泊位9个,新辟国际国内航线19条。2017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49亿吨、集装箱运量451.2万标箱,分别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2.1%和21.7%,跃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5位。太仓港成为省内唯一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对外开放口岸。润禾码头开港运行,集装箱四期加紧实施。千亿制造、千亿物贸等先导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综保区二期、生物港二期、欧美工业园等平台载体扎实推进,港城功能不断完善。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十三五”以来,引进上海项目722个,新增注册资本近100亿元。成功签订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框架协议,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与嘉定、宝山实现生态环境共管共治。沪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开工建设,岳鹿公路与城北路加快对接,11条与上海对接的断头路写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对接上海嘉闵线,太仓航站楼完成扩建。沙溪至嘉定北站、璜泾至美兰湖站、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直达电站村旅游专线先后开通。与上海九院集团、上海儿童医院组建跨区域医联体,沙溪医院挂牌上海十院分院。

对德合作巩固深化。高新区获评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太仓中心等项目,德资企业增至300多家。德国中心开业。中德制造业科创联盟产业园竣工投运。中德双元制本科培养项目开班。2018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德国太仓日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德故事—从太仓出发”主题摄影展、中德马拉松友谊赛等文化交流深入开展。与德国于利希市缔结友好交流城市。

对外开放深入拓展。“十三五”以来,新增引进内资注册资本503.17亿元,注册外资15.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1亿美元。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9.68亿美元,其中出口60.85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8.9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3.16亿美元。中美冠科、昭衍新药跻身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十三五”以来,太仓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直接投资2.68亿美元。

(三)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2017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4%,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0.19个百分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5.7%,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75件,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8.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4.36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7.8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太仓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太仓分中心揭牌成立。高新区入选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获评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大科园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机电装备科技产业园获评省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同创空间、倾爱电竞获评省级众创空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创新支撑体系有力构建。“1+X”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全面启动。“人才新政20条”正式实施。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63人、姑苏领军人才78人、高技能人才4.06万人。“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拥有校企联盟125个、产学研联合体292个,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3家。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同济大学、中 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落户,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2018级工程博士正式开班。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失业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蝉联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高新区、科教新城实现“区城合一”,沙溪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浏河镇纳入全省新一轮试点。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不见面审批”模式加快构建,“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线下一窗、线上集成”不动产业务新模式全省首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38万户、新增注册资金22.68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27万户,新增注册资金646.51亿元。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整合设立5大国资集团。

(四)田园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片区、管理区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慢行交通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三年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全国示范点工作有序开展。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三优三保”行动和土地整治深入实施,荣获省土地执法模范 市。港区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获评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十三五”以来,疏浚整治农村中小河流282公里,新增生态河道15公里,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35座。

绿色智慧城市加快建设。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验收。“263”专项行动、“散乱污”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河长制”全面落实,三级河长网络基本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主城区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十三五”以来,新增林地绿地374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沙溪获评国家园林城镇,双凤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璜泾获评省级水美乡镇。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全省领先,荣获2018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

基础设施承载力有效增强。沪通铁路太仓段加紧施工,G346太仓段路面养护改善等工程顺利完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沙溪、双凤、浏家港客运站建成投用。“十三五”以来,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57条,新增城区停车泊位3838个。公共自行车城乡一体化工程新建站点27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辆。环卫保洁机械化率达91%。第二水厂取水改移工程全面完成。220千伏璜泾变、110千伏高桥变等电力工程投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应急填埋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及16个村级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项目竣工。中心公园、滨河公园东延、西庐园整治提升等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西城区防洪包围圈建设全面完成,主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五)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高质量就业成效显现。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86%。“十三五”以来,完成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新增就业2.94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6%。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突出扶持特殊群体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技能工人培养,每年投入就业创业资金超8000万元。

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出台富民增收相关政策,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458元和30026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6.6%和17.1%。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7.8%。启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四星级高中实现全覆盖,推进和完成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健康“531”系列行动深入实施。市一院和中医院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建设,浏河新医院启用。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出台《养老服务工作标准》。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等重大赛事。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获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

民生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养老保险覆盖53万人,医疗保险覆盖62.5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平均保障水平分别达90%和75%。医疗救助向基层、老人、特殊疾病、特殊人群倾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困难群体“一户一档一策”机制。“十三五”以来,全市保障性 安居工程新开工11128套、建成8092套。

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活动有效开展。2017年末,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8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2.28万册,开放各类档案2.75万卷。“十三五”以来,完成113个村(社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旅游文化节暨江海河三鲜美食节荣获苏州优秀旅游节庆三等奖。电站村生态园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六)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法治太仓建设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有序,“建立涉诉行政执法跟踪查纠机制”获省政府法制创新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太仓模式”全省推广。璜泾镇永乐村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测法治建设满意度99.5%。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深入推进。“政社互动”签约和双向评估流程进一步优化,“政社互动议事间”实现村(居)全覆盖。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均达100%。“邻里家园”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有效运作。开发“e太仓”微信公众平台,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政社互动”实践项目名列“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首。沙溪镇中荷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综合信用指数评分名列全国前10。社会公共秩序和谐稳定。社会综合治理推行“六个一”联动机制,全面开展“331”专项行动。实施平安太仓“护堤工程”。推进“雪亮工程”和“技防城”建设。刑事案件和“八类案件”破案率始终位列苏州大市前列,违法犯罪警情连续12年保持下降。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及指挥监控中心建设顺利推进。重大隐患政府三级挂牌督办项目全部完成。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全面开展,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省测社会治安安全感98.5%,位居全省前列。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评估分析,应该看到,对标十九大新部署,对照“六个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市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和举措还有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力度还需持续加大,一些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较重,在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十三五”以来,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工业投入占比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占比偏低,涉及高附加值产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投资比重不高,缺少新的具有支撑作用的特大型项目。由于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长,实体经济运行困难较多。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外贸出口需要寻求新的支撑。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尽管近两年R&D经费支出持续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但科技资源与经济结合度还有待提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和团队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亟待破解。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幅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超过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序时进度,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还不够强,居民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优质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资源配置尚需均衡。四是统筹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繁重。环境容量较小,排污总量仍然较大,环境风险点仍然较多。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民生改善还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不足,资源配置尚需优化。受老龄化、保障待遇刚性上调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保、医保基金压力加大。

四、下阶段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质效

聚焦主导产业,实现“1115”产业发展目标。围绕“1115”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融合,着力发展通用和专用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精密机械等高端装备大类,形成富有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超1000亿。新材料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化,到2020年实现产值超1000亿。加快港口物贸转型和总部资源集聚,全力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培育后备总部企业,到2020年,实现物贸经济、总部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均超1000亿。面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重点发展医药研发试验、医疗器械、酶制剂、新型药物、检测试剂,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为打造500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聚焦“1123”,大力发展民营实体经济。实施扶优扶强重点民营企业“1123”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现代金融助力和项目支撑,推动更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着眼全球引育产业发展人才,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数量质量,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吸引优质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度迈上新台阶,引进培育100家以上优势民营科技企业,扶优扶强100家现有骨干民营企业,形成20家以上的民营IPO上市后备企业,培育30多家民营“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聚焦业态创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数字创意、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 数据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太仓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电竞龙头企业,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重功能的天镜湖电竞特色小镇。加快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丰富沙溪古镇、浏河古镇等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太仓长江口恒大文旅城、复星冰雪世界等项目建设,打造长三角知名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优化“一核、一轴、三园、三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研发产业主体技术模式,加快建设智能农业,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优化合作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辟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培育“电商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园一品”。做强做细一批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和特色休闲农业景点,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四个十万亩”保有量稳定在48.6万亩左右,获苏州市级及以上认定的农业园区达8个。

(二)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能转换

搭建创新载体平台。一是深入实施大院大所战略。提升现有“一院三所”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西工大太仓校区和长三角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和创业家学院。进一步强化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吸引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来我市落户,设立联合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成果转化,孵化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柔性引进人才。二是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推动我市各板块围绕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起点新建创新载体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大科园、创业园、软件园等现有载体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社会资本,根据各自发展情况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转型。三是高水平建设高新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众创集聚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

集聚创新企业群体。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我市高企培育库,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持续产出创新成果。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或区域性研发中心落户我市。三是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联系,探索引进由项目团队、龙头企业、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研究院。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推动开放协同创新。一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发挥我市 沿江临沪、对德合作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产学研活动,巩固提升与以色列、芬兰、俄罗斯等国,开拓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开展“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实施海智计划。二是积极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机遇,借力中科院育成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机构,做好科技项目的引入工作。探索实施科技服务业“沪太通”,积极联办科技项目对接会、科技论坛、项目路演等,促进沪太资源双向流动,加快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三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分行业、分领域组织专题对接活动,重点推进各区镇与名院名校的合作对接。

强化领军人才支撑。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优化各类引智平台,鼓励社会各界举办科技人才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参与和承接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产业研讨会,增强引才的针对性,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活动,提供创业辅导服务。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人才项目实现“加速跑”。排摸人才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各区镇全覆盖。三是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为外国人才拓宽绿色通道。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人才宣传服务月等活动,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 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四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推动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尝试将股权融资与传统信贷相结合。做优各类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金融路演活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对优质科创企业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三)突出改革开放,做优三篇文章

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深入推进与上海干线铁路、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城市道路的全面接轨,打造对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张江、金桥、漕河泾、紫竹等科创载体的合作对接,加快与宝山、嘉定相邻地区的合作发展,建立承接上海人才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积极推进创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逐步实现三地规划、科创、产业、交通、民生、生态“同圈”。充分发挥我市中德合作汽车核心零部件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与嘉定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和上海国际汽车城等重点区域的对接融入。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飞地经济”性质的嘉太科创产业园。积极筹划三地联合举办“嘉昆太科技博览会”。

打造对德合作城市典范。高层次高质量推动对德合作,加大对德招商引智力度,继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持续吸引德国高端产业资源,深化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中德人才跨区域创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建设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建成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德企与本地 民企科创合作,鼓励德企技术成果在太仓转化为知识产权,构筑“企业+大学+政府”的多边合作体系。争创全国中德“双元制”职业培训典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太仓产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深化拓展中德城市交流,深化在城市建设、企业合作、友好城市对接、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对德合作城市典范。

深化以港强市战略。一是推进大港口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进集装箱四期建设,构建公铁水立体型港口对外集疏运交通网络。力争建成投产码头泊位30个,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超600万标箱。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升口岸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大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强智能装备、功能材料、绿色能源、健康诊疗四大新兴产业,提升电力能源、轻工造纸、石油化工三大骨干产业,进一步做大物贸经济总量,高质量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三是推进大港城开发。加快港区医院、港城二小、港城中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五洋滨江广场等商业形态,完善港城商业配套。完成老闸、九曲、时思、浏家港、牌楼管理区和浮桥老镇区的提档改造。

提升改革开放质效。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全面对标各项改革任务。部署落实党政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大先进制造业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引资质量,鼓励本土企业 通过境外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走出去市场结构,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四)突出绿色智慧,彰显城市品质

加强规划引领。启动修编《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深化“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市域空间结构,主城建成宜居之城、商务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之城,港城建成为太仓港生产、生活配套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沙溪片区建成历史文化名镇和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片区要融入上海、建成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临沪地区特色引领的服务型城镇、融合江海文化和滨江风貌的美丽特色城镇,璜泾片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及城镇功能配套完善的田园镇,双凤镇建成以湿地为特色,兼具福地文化特征和江南水乡风韵的集休闲旅游、生态居住、高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城镇。推进娄江新城规划实施。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的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以上。

优化城市管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综治中心、联动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实现智慧化城市治理。建设“雪亮工程”,搭建全市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治安防控、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建设智慧交通,建成“高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重点梳理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建设,构建一体化“公共安全”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有效对接苏州“城市大脑”、“警务大脑”建设。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抓好中心镇区范围的镇容环境、基础设施,落实长效管理,凸显特色内涵。到2019年完成13个管理区的整治提升工作。积极引导乡镇争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镇以及苏州市级、省级相关创建示范。

强化生态治理。全面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断面水质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立行立改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能快则快高标准推进实施行动计划项目,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加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强化城市排水管理,推进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主城区水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推进十八港等骨干河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控燃煤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强化燃煤锅炉整治,严控城市扬尘污染,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积极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推进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建立第三方核查机制,有序对接国家、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探索独具太仓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耕地基本农田化、基本农田标准化。严格保护 “四个十万亩”总量空间,在保持动态平衡基础上,合理完善布局,优化农业结构,展现太仓“鱼米之乡”风貌。培育特色田园乡村,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到2020年确保完成120个重点村、特色村的三星级康居乡村和5个康居特色村的建设,鼓励一般村庄建设不少于8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五)突出富民惠民,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立体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太仓港港口支线铁路建设,加强与上海轨交、市域铁路对接,加快沿江高速太仓段改扩建、沪宜高速金仓湖互通等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干线公路和农路提档。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快站点建设,新辟与娄江新城、恒大等重要节点的公交线路。启动娄江新城高中建设,新建、改扩建小学7所,初中4所。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点,新建美术馆,推进沙溪、浮桥、娄东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启运娄江新城医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建成省级体育公园2个,步道200公里,打造“竞走之城”。以设施现代化、生活品质化为目标,完善提升菜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着力提 升百姓生活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社区10分钟就业、社保、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更加完善,形成更为优质均衡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和产品更加丰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供给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实现城乡和区域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新格局。鼓励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形成高品质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机制,提高高品质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便利化、精品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重点推进户籍灵活就业人群、新业态就业人群等参保覆盖工作。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金标准。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股份收益分配,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

守护城市和百姓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持续深入开展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实施成品油仓储基地、管道燃气进重点场所等工程,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消防安全治理,提升消防装备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品供应标准,提升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完善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制。

附表:《太仓市“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中期评估表》 23

第五篇:湘潭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范文模版)

湘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加快建设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和长株潭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三个基地”,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市经济总量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2%,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已连续四年保持高于11.5%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92.3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亿元,增长12.4%。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全市大力推进公路、水利、电力、通讯“四大工程”建设和改路、改水、改灶、改栏、改厕、整治环境卫生“五改一整治”,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亿多元,实现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较大改善。全市完成乡村道路建设1464公里,通畅行政村797个,新增通畅村426个。新建沼气池7012个。烧窑港二期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城市防洪闭合圈基本形成。100个示范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524.8亿元,增长22.9%。全部工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18.6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3%,较上年提高 2.8个百分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6家增加到38家,产值过2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20%和39%。新增城镇人口4.94万人,城镇化率达45.5%。

实事工作圆满完成。通过省委、省政府考核验收,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20项指标完成情况全面达标,其中新建农村沼气池、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等12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实施顺利。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6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通过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推广节能技术及发展循环经济,湘钢、电厂、电化等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明显,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5%。

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2.0 %,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6.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4.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4%。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3.3%。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节能降耗任务较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57.7万吨,增长1.3%;出栏肉猪572.1万头,增长5.8%;出栏牛1.2万头,增长5.3%;出栏羊8.6万只,增长5.8%;出笼家禽1084.5万羽,增长3.5%;水产品总量7.2万吨,增长4.9%。

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巩固了5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新增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示范和推广超级稻40.96万亩,增长16.7%。蔬菜、湘莲、水果、茶叶、油菜、果用瓜、食用菌、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6.3万亩,总产值11.19亿元,分别增长4.2%、7.3%。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实力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3亿元,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5亿元,增长20.4 %。工业对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0.2亿元,增长32.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4.4%,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工业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工业投资99.7亿元,增长12.7 %。共完成191个工业技改项目,湘潭电厂二期及一期脱硫工程、湘钢600万吨配套项目及宽厚板、湘机大电机生产能力改造、韶峰水泥二号窑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九华吉利汽车成功下线,钢材压延加工基地已确定,工程建筑机械制造业正在按规划实施,矿山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壮大。冶金、机电、新材料、化纤纺织四大产业产值3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66.2%。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9.9亿元,增长29.7 %。市政府重点扶持的50户中小企业产值70亿元,增长25.9%,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7家,过2亿元的8家。工业园区新增入园工业企业逾50家,园区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9.5亿元,增幅超过20%。

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重点扶持的30个品牌产品和2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展较好,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6亿元,增长2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6.3 %。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3家,实现利润 0.8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52.6 万平方米,增长25.9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439.4 万平方米,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达210亿元,增长24.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86亿元,增长5.3 %;房地产开发投资23.6 亿元,增长41.3 %。商品房销售面积166.4万平方米,增长38.2 %。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8亿元,“打造一个中心,贯通一条环线,构筑一道景观”的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市人大办公大楼、市政协办公大楼、报业中心、消防指挥中心均完成主体工程。金湘潭商业广场、莲城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抓紧实施。湘江四大桥钢拱合拢,人民路、中山路、潭下路完成提质改造,板塘大道、昭山大道、北二环西引线等道路正在施工,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河西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河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动工,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投资4032万元,提质改造城区小街小巷70条,新建公共厕所18座,建成垃圾中转站10座,旱改水厕所16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加大,中巴车全部退出城市营运,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1%。

主要工业产品新增生产能力:原煤16.2万吨/年,水泥147.7万吨/年,火力发电180万千瓦/年,化学原料药120吨/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亿元,增长15.2%,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0.7亿元,增长15.4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0.0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3.2亿元,增长15.7 %;餐饮业22.5亿元,增长15.5%;其他行业5.0亿元,增长5.5 %。

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加快。8个现代物流建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3.1亿元。其中步步高物流配送中心完成了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河西中心港区完成了三个千吨级泊位建设并投入使用,铁牛埠码头已进入二期工程建设。万博港工业物流中心集批发、零售、订单、仓储、展示、维修、运输于一体,成为工业现代物流的领头雁。

商务企业改制继续推进。年内已有27家企业完成改制,实现“两个退出”,变现资产1801.8万元,安置职工1004人。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9.97亿美元,增长49.4%。其中出口 7.3亿美元,增长73.3 %。出口商品结构改善,钢材、化工、机电产品、农产品出口仍占主导地位,高能耗产品出口下降,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市场多元化初见成效,传统的东南亚、香港、日本等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印度、中东等新兴出口市场得到有效开拓。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8.9%,创历史新高。招商引资持续增长。全市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突出重点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产业招商。成功组织与举办“港洽会”、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论坛、首届“中博会”、第三届中德(湘潭)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大会等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5个,实际到位外资1.87亿美元,增长20%。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5.9亿元,增长32%。

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打造出“花枝精神”和红色旅游两个品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分别增长8.5%和 9.8%。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1亿元,新增公路里程57.2公里。四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26亿元,我市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全年货物周转量24.3亿吨公里,增长19.4%;旅客周转量13.3亿人公里,增长16.7%。全市完成通畅工程道路建设1464公里,建成通乡公路57.2公里,通达公路187.6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53.9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37万户,增长15.7 %,其中:固定电话71.3万户,移动电话 65.7万户,分别增长3.5%和32.7 %。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25.1部/百人, 移动电话普及率23.1部/百人,分别比上年提高0.9部/百人和5.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 15.1万户,净增 3.6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稳健运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7.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1.0亿元和3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51.7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有市级保险公司14家,实现保费总收入9.9亿元,增长23.0%。其中财险2.4亿元, 增长16.0%,寿险7.5亿元,增长26.0%。年末共赔(给)付2.9亿元,其中财险赔付1.7亿元,寿险赔付1.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全年新增科技成果52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7.7%。完成专利申请923件,增长24.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8.8亿元,增长27.3%。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8个重大科技专项共获专利43项,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4项,一大批科技成果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4项,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共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48项,争取资金4015万元,增长2.59倍。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义务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小学生、初中生年巩固率分别为100%、99.3%,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7.7%,高中毕业生会考合格率96.3%,均居全省第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5199人,职业高中招生2450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在全国高中奥赛中,全市共有10人获省一等奖,58人获省二等奖,获奖总数全省第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6人获全国竞课一等奖,44人获全省竞课一等奖,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校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5.1万平方米。推进教育公平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11万余人次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金额达822万余元;有2.2万人次享受免杂费,减免金额196万元。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在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上,大型现代花鼓戏《三个堂客们闹一房》荣获“田汉艺术新剧目奖”;美术、书法、摄影类作品获6个金奖、14个银奖,获奖总成绩全省第一;群文类《花枝俏》等4个剧(节)目获2个金奖、2个银奖,获奖总成绩全省第二。市直专业剧团全年共演出215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8场。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创新。全年共有19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湖南新闻奖、湖南广播电视奖,其中电视消息《我是导游、先救游客》获中国新闻三等奖。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卓有成效,到2006年底,全市已发展入网农户29.51万户,入户率达49.5%。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842个,拥有床位总数8594张;卫生技术人员1078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781人,注册护士 3120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进展顺利,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26所,新建、扩建医疗卫生业务用房9163平方米,改造维修业务用房面积1.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17.1万人,总参合率达70%。启动城区合作医疗制度,总参合率达54.04%。继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000例,手术成功率为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参加省第十届运动会,共夺得金牌64枚、银牌51.5枚、铜牌66枚,荣获综合总分第三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超过全市总人口的36%。年内,体育中心的提质改造工程开始启动。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2006年,全市建设占用减少耕地3610亩,其他减少1402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增加耕地面积2612亩,异地补充增加2447亩,增减相抵,盈余47亩。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为216.2万亩。

城市环境治理取得成效。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先后取缔了10多家非法涉镉企业。继续做好烟控区的创建工作,淘汰、改造了一批污染严重的锅、窑炉,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5.6%。严格项目审批,共审查环保建设项目125项,其中审批118项,拒批7项,环保审批率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进步。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93.62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72‰,计划生育率96.14%,出生性别比(男:女)109.98:100。全市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11.26万元,共有3521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较上年增加649人;发放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18.66万元,共有311名扶助对象受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5元,增长13.0%,人均消费支出7893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0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3054元,增长15.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1.4平方米和49.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6.6万人,发放企业养老金7.4亿元,调整补发养老金1.34亿元。全面推行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提高到70%,城区合作医疗实现了当年启动当年受益,并为4.7万多名低保、五保人员全额提供参合经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低保制度启动,受益农民达2万多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湘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富民强市”目标要求,通过实施强工富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三大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三新进程”,建设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和长株潭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三个基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增长2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7%;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全市人均GDP为19036元,增长12.8%。

“三新”进程稳步推进。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达713.7亿元,增长30.3%;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6.3亿元,增长23.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并通过了国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46.6%,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8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乡村道路建设1220.7公里,新建沼气池4839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8.1万人,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0个,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7所;积极实施“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技能,增加务工收入,农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到2377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上升到76.8%。

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5%,衣着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0%,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8%。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较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增长4.3%;农村转移劳动力4.2万人,327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推广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 “五小”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湘钢、电厂等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5%。

省、市实事工作圆满完成。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23个项目全部达标,其中建成县到乡镇公路、建成乡到村水泥(沥青)路、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等12项目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顺利实施到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物价上涨、市场波动给经济运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总产量达158.70万吨,增长0.6%;水果产量4.8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132.4万吨,增长5.3%;出栏肉猪603.4万头,增长5.5%;出栏牛1.2万头,增长1.7%;出栏羊8.9万头,增长2.7%;水产品产量7.6万吨,增长5.3%。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稻种植面积170万亩,增长19.1%,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50.3%。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16家,增长35.1%。14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实现利润3.0亿元,分别增长68.0%和77.0%。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增长33.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增长4倍;农业机械总动力199.2万千瓦,增长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4.5亿元,增长3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47.3亿元,增长33.3%;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7.2亿元,增长4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3亿元,增长25.5%。

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企业裂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不断向优势产业集群集中,钢材压延加工、汽车制造及零配件、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等10大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企业34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36.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1.8%。

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目前8个园区已开发面积3.7万亩,累计入园企业543个,投产企业达348个。全年园区工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5.2亿元,增长77.2 %;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40 亿元,增长67.7 %;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09.9亿元,增长43.5 %;上交税金总额达5.0亿元,增长41.2%。部省市三级共建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取得重要进展。

品牌工业产品产量升降互现。湘钢优质高速线材产量186.3万吨,增长2.0%;吉利轿车、江南奥拓轿车产量1.5万辆,增长 4.8倍;湘机交流变频电机570.3万千瓦,增长24.9%;电化电解二氧化锰4.2万吨,增长3.8%;湘铝氟化盐9.5万吨,增长9.4%;韶峰优质水泥210.6万吨,增长75.9%;江麓压路机80台,增长81.8%;江麓塔吊1.8万吨,增长47.4%;迅达燃气具297.1万台,增长28.9%;湘机大中型直流电机27.2万千瓦,同比下降19.3%;湘机工矿电机车533辆,下降24.2%。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0.8亿元,增长45.2%;实现利润27.2亿元,增长10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达201.2%,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增长3.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0家,实现利润1.4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4.3万平方米,增长10.7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5.7万平方米,增长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调控中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64.2亿元,增长25.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增长26.4%。城镇以上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115.2亿元,增长3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2亿元,增长48.8%。商品房竣工面积138.2万平方米,增长47.9%;商品房销售面积187.0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地产销售额33.6亿元,增长35.4%。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89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2亿元。北二环西引线、富洲路拓宽、醴潭高速、湘江四大桥等全线通车,板塘大道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天然气利用工程已完成管网主干线44.2公里及场站建设;农网改造完成6260万元、城网完成7080万元;白石商业广场主体工程建至地上五层,莲城商业步行街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金湘潭商业广场一期主体工程全面投入使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2亿元,增长17.3%。按城乡市场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7.1亿元,增长16.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1亿元,增长18.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3.9亿元,增长16.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6.4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2亿元,增长22.0%;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5.7亿元,增长11.0%。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7倍,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2倍,家具类增长18.2%。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2.8亿美元,增长27.8%。其中出口8.8亿美元,增长19.7%;进口4亿美元,增长50.0%。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8.3%。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年引进制造业项目185个,引进了韩国三星、台湾华商电子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全年新批外资项目77个,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21.2%。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7.9亿元,增长25.5%。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8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亿元,分别增长29.1%和41.9%。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十分火爆。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7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成绩显著,长潭西线、醴潭高速已相继建成通车,韶山高速、潭衡西线建设全面铺开。通畅工程新增建设1226.4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363个。全年货物周转量28.0亿吨公里,增长15.3%;旅客周转量14.3亿人公里,增长7.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9亿元,增长7.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54.5万户,增长12.8%,其中:固定电话73.3万户,移动电话81.2万户,分别增长2.8%和23.6%。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25.9部/百人, 移动电话普及率28.7部/百人,分别比上年提高0.8部/百人和5.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7.8万户,净增2.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455.2亿元,比年初增加63.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73.1亿元,比年初增加54.7亿元。其中农业贷款42.1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9家,实现保费总收入12.9亿元,增长29.5%。其中财险收入2.9亿元, 增长32.6%;寿险收入9.3亿元,增长2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7亿元,增长30.5%。年末共赔(给)付4.4亿元,其中财险赔付1.7亿元,寿险赔付2.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3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科技成果48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7.9%。完成专利申请1181件,增长28.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59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0.4亿元,增长40.0%。组织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共有48个重点科技项目进入到国家和省级,争取经费支持3741万元。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8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2项,居全省前列,并有1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6.9万人、8.3万人和2.3万人。“普九”成果不断巩固,全市小学生、初中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和0.5%,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7.4%,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6.4%。高中、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6万人。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普通高中3所,将市八中、市九中、市工贸中专合并,并投资1.6亿元新建市工贸中专,省、市示范性高中占到全市高中学校总数的42.0%。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国第十二届中小学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我市有17人获国家一等奖;在全省中学生独舞、独唱、独奏“三独”比赛中,11人获一等奖。推进教育公平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8.9万余人次享受免除学杂费,金额达4265万元,免除率为100.0%;7550名贫困家庭寄宿生享受免生活补助共计151万元;55936名困难学生家庭领取了免费教科书,金额达840.4万元。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和我市首届全市群众文化调演。参加全国书法作品“群星”奖复赛和决赛,实现了我市“群星”奖零的突破。《骆驼树》获第二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二等奖,《白石卖画》获中国戏剧·小型剧二等奖。市直专业剧团全年共演出226场,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22场。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创新。全年共有23件作品荣获国家级或省级奖励,其中电视专题片《诗魂》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身边》栏目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记录片栏目评比二等奖。全市共计投入资金436.9万元,完成广播电视盲村(组)建设160个,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16905人收看电视困难的问题。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内建设了19个卫生服务中心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17所,新建、扩建医疗卫生用房1.7万平方米。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159.8万人,参合率提高到89.8%,较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共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500例,手术成功率达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建成11个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点20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95次,创世界记录2次。组织市直属单位和五县市区约10万人同步进行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拉开迎奥健身的活动序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伟人故里行”中国门球冠军赛及第六届城市运动女子足球赛(预赛)、全省青少年足球和网球比赛。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年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1881.9亩,其他减少55.2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增加耕地面积3399.7亩,净增耕地1462.6亩。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为216.4万亩。

城市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8%,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全市城区范围内共有25家单位50多蒸吨燃煤锅炉完成改用清洁能源。继续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先后淘汰、关停了污染严重的小皮革、小造纸、小油脂企业17家。加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监管力度,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率达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进步。年末全市总人口数29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3万人,乡村人口156.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2‰,计划生育率96.3%,出生人口性别比109.9:100。全市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41.1万元,共有4019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较上年增加498人;发放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107.6万元,共有972名扶助对象受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42元,增长16.4%;人均消费支出8970元,增长13.6%;恩格尔系数为3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37元,增长15.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87元,增长8.7%;恩格尔系数为47.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9.3平方米和48.9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城区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城镇居民达13.5万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受益农民达4.2万人。筹集(新建)廉租住房3.6万平方米,为660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事故1226起,较上年下降19.9%。事故死亡187人,下降9.2%。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28人,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3.0%,同比下降7.1%。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下降27.0%。

综治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年内开展了“三打三整治”、“利剑一号”、“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6836起,刑事拘留2012人,逮捕1785人,劳教211人;摧毁黑恶势力团伙18个,抓获成员137名。

注:

1、本公报2007年数据均为年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湘潭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面对特大冰灾影响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31.4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30.42亿元,增长13.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3672元,增长13.1%。全市财政总收入48.77亿元,增长2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88亿元,增长27.6%。

“三新”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1000.25亿元,增长40.0%。全部工业增加值298.11亿元,增长18.4%,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5%,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城建投资14.98亿元,增长23.8%。河东大道改造提质,体育公园、湘江防洪景观道城区段和福星中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河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河西污水处理工程竣工验收。湘潭、湘乡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湘潭火车站站房面积将扩大到2万平方米,成为规模始发站。全年新增城镇人口9.1万人,城镇化率达49.4%,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共投入资金3.65亿元,建立“一村一品”基地79个,建设养殖小区10个。全市农村新建沼气池5152个;建成县到乡镇公路114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015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1个;帮助7.4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

“两型社会试验区”起步良好。全市策划“两型社会”建设重大项目170个,其中147个进入长株潭城市群重大项目库,总投资5241亿元。开始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中村”改造、土地预征等改革试点,确立了九华、昭山、天易等三个示范片区先行改革的推进路径。

节能降耗取得较大进展。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13%,下降率为全省第一;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2%,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率由上年全省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

市场物价调控得力。城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4.9%,较年内最高涨幅下降2.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7.2%。

省市实事工作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任务,其中14项超额完成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0.36万亩,粮食总产量163.24万吨,创历史新高。全年出栏肉猪543.08万头,同比增长6.1%;出栏牛0.64万头,增长6.7%;出栏羊9.16万头,增长5.3%。水产品产量6.34万吨,增长5.0%。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全年示范和推广超级稻55.28万亩,增长18%,建立了6个500亩以上基本连片示范基地。全市新增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9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46家,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167.23亿元,增长34.0%。农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全市已有认证的农产品品种112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达41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3.14亿元,完成水利工程0.25亿立方米土石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年末农机机械总动力231.32万千瓦,增长16.1%;农作物机耕化程度达80.9%。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0.4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496.8亿元,增长40.1%;民营工业企业产值433.6亿元,增长4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9.32亿元,增长19.9%。全市工业技改投资126.02亿元,增长18.8%。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683.72亿元,增长42.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8.4%。全市新产品产值113.43亿元,增长66.2%。

园区发展提质提速。全市8大园区已入园企业641个,其中投产企业423个。全年园区工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0.51亿元,增长47.7 %;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81.39亿元,增长65.6 %;上交税金总额7.11亿元,增长42.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升降互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粗钢产量555.53万吨,增长1.3%;钢材产量514.91万吨,增长7.6%;发电量62.83亿千瓦小时,下降19.4%;水泥产量1.49万吨,下降10.6%;纱产量1.5万吨,下降10.6%;轻革产量2093.81万平方米,下降34.8%;碳酸钠(纯碱)产量13.25万吨,下降35.2%;颜料产量1.02万吨,增长46.4%;电解二氧化锰产量3.17万吨,下降24.5%;卫生陶瓷产量87.18万件,下降5.2%;铁合金产量1.23万吨,下降8.3%;燃气灶具及热水器产量281.56万个,下降7.1%;起重设备产量2.46万吨,增长40.2%;交流电动机产量553.9万千瓦,下降4.3%;电力电缆产量9628千米,增长1.02倍;汽车产量3.77万辆,增长1.54倍。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1.2亿元,增长39.5%;实现利税63.7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8.2%,比上年提高28.9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34亿元,增长0.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41家,实现利润2.01亿元。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6万平方米,增长9.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4万平方米,下降2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达317.47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2.16亿元,增长24.3%。全年施工项目1405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725个。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全年95个在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投资162.8亿元,增长27.2%。其中,工业技改及园区建设投资99.5亿元,占全部重点工程投资的61.1%,湘钢、湘机、江麓等企业的重点技改项目均如期完成。交通项目潭韶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潭衡西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6条干线公路建设已全面启动。商贸物流项目投资额达4.28亿元,超年计划25.9%。莲城商业步行街、白石商业广场、汽车物流中心、中南农机市场等已初具雏形。

房地产开发产销回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4.39亿元,下降2.2%。商品房竣工面积103.63万平方米,下降25.0%;商品房销售面积119.75万平方米,下降36.0%;商品房销售额24.01亿元,下降28.5%;商品房空置面积11.51万平方米,增长27.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58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9.51亿元,增长23.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7.07亿元,增长19.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9.36亿元,增长1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63亿元,增长2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87亿元,增长20.7%;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6.72亿元,增长18.2%。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09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家具类增长14.5%;金银珠宝类增长6.01倍。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18.53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其中出口11.24亿美元,增长28.6%;进口7.29亿美元,增长82.3%。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8.25亿美元,增长49.7%,占进出口总额的9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0.25亿美元,增长19.0%。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成功引进美国铁姆肯公司、韩国三星、中国五矿集团等13家经济实力强、符合“两型产业”要求的战略投资者。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6亿美元,增长27.1%;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33.7亿元。

旅游业继续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67.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85亿元,分别增长9.4%和6.8%。“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形象进一步凸显。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货运量1.2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1%;货物周转量42.98亿吨公里,增长15.3%;客运量0.34亿人,下降4.5%;客运周转量15.21亿人公里,增长6.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1.29亿元,增长2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79.06万户,增长20.9%,其中:固定电话64.1万户,移动电话114.96万户,分别增长3.1%和33.8%。全市电话普及率61.7户/百人,比上年提高7.6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7.8万户,净增0.5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5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2.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0.43亿元,比年初增加76.7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62亿元,比年初增加46.57亿元。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7家,实现保费总收入19.69亿元,同比增长53.1%。其中财险收入4.18亿元, 增长31.1%;寿险收入15.51亿元,增长60.4%。年末共赔(给)付6.3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36亿元,寿险赔付2.9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6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44.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27 %;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54%。全年共产生对接合作项目42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近4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410件,增长19.4%。工矿企业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53件,增长20.5%。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市考核,并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称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 5.98万人、8.27万人和4.72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3.8%、2.8%和增长1.9%。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13%、0.44%。初、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分别达97.43%和96.38%,均高于长株潭平均水平。普通高考上线率61.38%,超省平均3.14个百分点。全年春秋两季共减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81395人次,免除率达到100%。新增湘潭生物科技学校、湘潭县第二职业中专2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新增湘钢职中的焊接、湘潭生物科技学校的牧兽医、湘潭市工贸中专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4个省级示范性精品专业。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农村电影放映19399场次。市直专业剧团全年演出246场,其中下乡演出143场,元旦、春节送戏下乡演出12场,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12场。在全省少儿音乐舞蹈大赛中,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1个;在全省少年儿童美文诵读比赛中,获金奖1个。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有37件广播电视作品在省里获奖。其中《一位母亲的生死大爱》获湖南新闻奖二等奖,8件作品获湖南广电奖一等奖。“村村通”工程共投入资金294.38万元,完成广播电视盲区村组建设156个,解决1.5万人收看电视的问题。完成数字电视平移12.6万户,累计平移17.6万户。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医疗机构991个,床位总数9506张,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其中职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992人,注册护士3609人。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180.73万人,参合率92.81%。年内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000例,手术成功率达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市第十届运动会有61支代表团(队)、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规模创历届市运会之最。成功举办第七届“伟人故里行”门球赛,共有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86支代表队近千名运动员参与角逐。圆满完成奥运火炬的传递工作。积极筹办第十一届省运会,体育公园项目于11月8日举行开工典礼。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年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165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增加耕地面积600亩,净增耕地435 亩。

环境保护进展明显。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6.4%,较去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易家湾断面达到三类水质,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水质。全市完成“三同时”验收项目80余家,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4.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年末全市总人口293.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35万人,乡村人口148.6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4‰,计划生育率为93.2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4。全年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63.22万元,共有4387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较上年增加287人;发放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124.92万元,共有1130名扶助对象受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77元,同比增长15.2%;人均消费支出10112元,增长13.0%;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083元,增长16.4%。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2.99平方米和47.7平方米。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登记的“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对8053户农村贫困家庭实施了转移就业援助。全年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费用17.7亿元,其中按时足额支付10.4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1.2亿元,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43.8万人。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273人,同比下降29.3%。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3.4人,下降24.4%;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3.95人,下降22.4%。

综治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8414起,破案率达到64.7%,较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逮捕2061人,劳教76人;摧毁黑恶势力团伙33个,抓获成员239名,有效维护了湘潭社会的稳定。

湘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型社会”与“百千工程”建设,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过渡下滑,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6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8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08元,增长13.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0.6:35.2调整为12.1:52.4:35.5,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1亿元,增长25.4%。

“三新”进程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93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市建设投资50.7亿元,城镇化率达49.9%。年内完成对25条城市主次干道实施路面硬化及人行道修整,改造小街小巷79条,并实施公园改造、景观道建设等提质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深入推进“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农村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设农村公路614.8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115个,通畅率达94%。完成水利建设投入3.7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座,解决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8138个,完成119个村农电改造任务。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镉、砷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五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99.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

省市实事工作顺利推进。200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全年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8232户,完成目标的117.6%;新建廉租房20.16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0倍;新建乡镇卫生院9所,超额完成3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超额完成2所。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增效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2.5万亩,同比增长3.7%;粮食总产达到150万吨,增长3.8%。水稻复种指数为189%,粮食单产达465公斤。全年共出栏生猪558万头,同比增长4.0%;出栏牛0.73万头,增长14.1%;出栏羊9.88万头,增长7.9%;禽蛋产量2.92万吨,增长5.3%。水产品产量6.75万吨,增长5.2%。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较上年增加32家。全市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全年规模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5.0%。

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水利工程0.25亿立方米土石方,治理水土流失20.12平方公里,增长26.0%。农业机械总动力250.56万千瓦,增长8.3%;机械化耕作程度达到81.02%,超过长株潭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19家,较上年增加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20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9家,过1亿元的179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4.6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7.75亿元,增长5.9%。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10.99亿元,增长60.4%。

优势产业主导作用日趋明显。2009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75.17亿元、84.78亿元、23.05亿元、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1.7%、97.7%、193.2%,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6.8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8%。

园区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园区和“两型”建设示范区5个,市级园区2个,入园企业达841家,已投产企业53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2 家。2009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4.96亿元,增长65.7%;实现财税收入16.74亿元,增长52.3%;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78.17亿元,增长53.4%,园区正成为湘潭工业的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5.88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33.5亿元,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1.3%,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5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83亿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强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96亿元,同比增长52.8%,增幅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7.46亿元,增长57.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年104个在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08.2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7.9%。这些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农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对全市投资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起着支撑作用。

民间投资活跃。全年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09.86亿元,同比增长60.2%,增幅高出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个百分点,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9.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是民间投资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全年完成投资8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2%。

投资结构日益优化。2009年,全市民生工程投资和生态环境投资均得到迅猛发展,投资额分别达到16.32亿元和9.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和457.9%,投资方向较以往更为健康、合理。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2亿元,同比增长19.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6.05亿元,增长22.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19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5.89亿元,增长1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0.05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48亿元,增长20.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7.81亿元,增长16.3%。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住房消费快速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4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47.3%;房地产销售额突破40亿元,达41.2亿元,增长71.4%。汽车销售市场较为红火。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销售实现零售额4.8亿元,较上年增长13.9%。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电子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51.8%。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4%、29.3%和22.4%。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减少。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4.29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出口5.26亿美元,下降53.2%;进口9.03亿美元,增长23.8%。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通过成功组织参加 “港洽周”、湘商大会等五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58个,签约金额近441亿元。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引进省外境内资金80.99亿元,增长28.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4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8.7%和40.2%。湘潭作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地位更加明显。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货运量5241万吨(不含铁路),同比增长21.5%;货物周转量46.9亿吨公里,增长9.1%;客运量3656万人,增长14.2%;客运周转量16.6亿人公里,增长9.1%。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6.24亿元,增长16.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01.8万户,增长17.7%,其中:固定电话60.8万户,下降5.1%;移动电话141万户,增长22.6%。全市电话普及率68户/百人,比上年提高7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8.5万户,净增0.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90.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4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53亿元,较年初增加66.83亿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438.18亿元,较年初增加117.81亿元。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8家,实现保费总收入21.4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财险收入4.9亿元, 增长19%;寿险收入16.55亿元,增长7%。年末共赔(给)付5.0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74亿元,寿险赔付2.2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9%;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1.62%;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达到72.4%,新型工业化考核的三项科技指标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位置。2009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全市总数达到3家,占全省的50%)、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全市总数达到5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全市总数达到8家),新增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4家(全市总数达到13家),湘潭电机风力发电技术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湘潭市获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35万人、8.05万人和5.19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0%、2%和增长10%。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9%、0.05%,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与第二。初、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分别达97.44%和96.64%,均居长株潭第一。全年春秋两季共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46.61万人次,免除率达到100%。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年全市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演出423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7场(次)。在2009年省艺术节上,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花鼓戏《哭泣的灵魂》获“田汉新剧目奖”;在省艺术节群文类“三湘群星奖”、“三湘蒲公英奖”比赛中,全市获得5金15银的好成绩。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医疗机构979个,拥有床位总数10166张;卫生技术人员1.23万人,其中执业医疗及执业助理医师0.52万人,注册护士0.4万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内,全市共投入资金1961万元,完成了1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为17860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82.01万人,参合率93.84%,共筹措合作医疗基金达1.82亿元。全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5.4%。

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湘潭市有13名运动员代表湖南出征,共夺得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1枚。年内,成功举办第八届“伟人故里行”门球赛,全国16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6支代表队共1200多名运动员参与角逐。积极筹办第十一届省运会,主会场体育公园整体工程进展顺利,体育场、综合训练馆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2010年5月30日之前可全部建成进入调试和试运行。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发展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得到兼顾。全年全市批准建设用地1.35万亩,建设占用耕地0.63万亩,补充耕地0.63万亩。处置国企改制土地165.6亩,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298.9亩。2009年,有1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年末耕地保有量为229.8万亩,较上年增加20.93万亩。

城市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去年增加11天,达标率为89.04%,较上年提高了3.24个百分点。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涟水桥断面的水质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易家湾断面达到三类水质,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水质,易家湾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9.3%。全年完成10家企业40余蒸吨的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120余家三产业大灶清洁能源改造。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年末全市总人口295.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45万人,乡村人口147.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9‰,计划生育率为90.6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91:100。年内,出台了有关计划生育女儿户的优惠政策48项。全年奖励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21275人,特别扶助独生子女家庭3696人,奖励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335户。年内,完成对符合条件再生育夫妇免费检测626例,免费检测到位率达10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09元,同比增长12.1%;人均消费性支出11532元,增长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782元,增长11.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3.3平方米和48.8平方米,较上年分别增长1%与2.4%。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8万人。全市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5.2万人、2.1万人、5.1万人、4.3万人、4.1万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期末参保人数50.04万人,较上年增加6.24万人。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全年共支付五项社会保险费22.4亿元,较上年增加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00%按时足额发放。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1起,死亡151人,同比分别下降44.1%、16.6%,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2.98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3.09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57,均为三年来最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7人,下降18.2%。

综治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6130起,破案率达到55.3%,逮捕1655人,劳教41人;摧毁黑恶势力团伙11个,抓获成员66名,有效维护了湘潭社会的稳定。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湘潭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准确研判、科学决策,领导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4.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2%,增幅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99.38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98.59亿元,增长11.5%。

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1:52.4:35.5调整为10.7:55.9:33.4,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4.9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0%。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与上年相比,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85.8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1.2%。COD、二氧化硫、砷、镉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4.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0%。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2010年省委省政府下达湘潭的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等18项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其中实施对城市困难职工大帮扶行动、提质改造城区农贸市场、继续实施“百村帮扶工程”等6件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30万亩,同比增长2.3%。油料种植面积29万亩,增长325.6%;蔬菜种植面积 77 万亩,增长3.4%。粮食总产量达到150.97万吨,增长0.7%,连续七年保持稳产高产。全年共出栏生猪574.78万头,增长3.0%;出栏牛1.07万头,增长46.6%;出栏羊10.33万头,增长4.6%;禽蛋产量2.98万吨,增长2.1%。水产品产量7.02万吨,增长4.0%。

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快。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38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4家,较上年增加6家。全市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3家,过1亿元的38家。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7.44亿元,增长2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4.1亿元,增长9.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8.22万千瓦,增长3.1%;机械化耕作程度达到83.0%,较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硬化通村公路168公里,通乡公路12公里;完成97座水库的除险保安任务,解决8.7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4289个,太阳能路灯230盏,太阳能热水器800台,新推广农村清洁工程5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治理,村容村貌变化喜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51.34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370.44亿元,增长24.3%;轻工业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9.1%。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280.42亿元,增长26.9%。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8.69亿元,增长27.7%;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业增加值127.63亿元,增长21.7%;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增加值24.26亿元,增长33.4%;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93.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粗钢719.61万吨,增长23.9%;钢材641.64万吨,增长13.0%;生铁686.23万吨,增长20.6%;发电量80.32亿千瓦小时,增长11.6%;水泥650.04万吨,增长18.0%;起重设备1.66万吨,增长11.6%;交流电动机573万千瓦,增长28.7%;汽车11.38万辆,增长51.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5.74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利润45.91亿元,增长3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2.2%,较上年提高29.1个百分点。

建筑业运行平稳。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0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9.31万平方米,增长21.5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6.20万平方米,增长3.9%。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9亿元,增长1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3.26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城镇以上投资576.37亿元,增长34.8%。城镇以上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345.08亿元,增长32.3%。

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全市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308.84亿元,增长31.2%;民生工程投资23.85亿元,增长46.1%;基础设施投资114.21亿元,增长37.2%。

房地产投资适度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9.91亿元,增长24.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分别为907.62万平方米、145.21万平方米、201.6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5.6%、7.8%、14.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66亿元,同比增长19.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8.51亿元,增长1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15亿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4.77亿元,增长27.5%;零售业零售额195.34亿元,增长17%;住宿业零售额4.56亿元,增长38.1%;餐饮业零售额31.99亿元,增长24.7%。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出口恢复较为强劲。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额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出口总额7.77亿美元,增长47.6%;进口总额13.82亿美元,增长53.1%。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通过组织参加 “粤洽周”、“沪洽周”和湘台经贸活动、中博会、湘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

共计签约项目40个,投资总额538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增长15.1%;引进省外境内资金99.88亿元,增长23.5%。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3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50.7%。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62.67亿吨公里,增长33.7%;旅客周转量22.13亿人公里,增长33.5%。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8.48万辆,增长31.1%。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11万辆,增长37.5%。

邮电业继续增长。全市邮电业务总量55.19亿元,较上年增长15.1%。年末电话用户总数229.17万户,增长14.4%。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77.45万户,增长28.3%,固定电话用户51.72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4.9万户。

八、金融、财政和保险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市财政总收入75.6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4亿元,增长25.8 %。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780.98 亿元,较年初增加89.7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2.1 亿元,增加54.3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45.9亿元,较年初增加107.37亿元。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4家,股票市价总值达210.75亿元,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9.4亿元。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5家,实现保费总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08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62 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75亿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4.98亿元,同比下降1.4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和初中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5.08万人、8.0万人,分别下降5.0 %和0.7%;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4.79万人,下降7.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全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5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率达到100%。高考成绩创新高。全市18074人参加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5178人,上线率28.7%,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20亿元,同比增长30.8%;研发(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8%,居全省第一。列入国、省科技计划项目52项。全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3项,14项科技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奖励,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和关键部件研制及产业化”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引进13项国际国内先进适用技术,完成技术合同贸易额4.2亿元。全年共申请专利1895件,增长25.4%;专利授权1113件,增长52.7%,其中工矿企业专利授权650件,增长 62.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加大。年内新建 270家“农家书屋”、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年完成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演出181场,参加各种重大演出活动26场,进企业社区演出70余场。全市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文化工作者获省级各类重大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金奖10项,银奖17项,铜奖及优秀奖40项。

医疗卫生水平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487 个。其中,医院49家。共开放床位1114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3.8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40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8.36万人,参合率为96.3%,全年共补助参合农民96.76万人次。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实现全覆盖。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承办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湘潭体育代表团共夺得金牌80枚,居市州代表团金牌榜第二名,成年组金牌数及总分第一名。发展各类社会体育组织50多个,晨晚锻炼健身辅导站点120多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49平方米。全市体育彩票发行总量7036万元,增长59.0%。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9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11641元,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17元,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3600元,增长25.0%;家庭经营收入3465元,增长3.9%。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211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73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3%。城镇居民人均建筑住房面积33.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9.8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34万人,较上年增加1.3万人。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补偿率55.0%。全市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6.6万人、3.3万人、2万人、3.3万人、1.8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登记参保人数69.8万人,17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领取了基本养老金。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持续平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3个,建设规模2478.77公顷,新增耕地75.38公顷。批准建设用地1038.20公顷,建设占用耕地495.85公顷。年末耕地保有量229.4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1.55万亩,连续十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88%。湘江湘潭段及涟水、涓水全年80%以上达到Ⅲ类标准。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涟水桥断面的水质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易家湾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全年完成造林8.15万亩,退耕还林1.3万亩,森林蓄积量年增长率5.67%,森林覆盖率46.13%。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67起,下降0.7%;死亡178人,上升17.9%。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0.199人,下降4.8%;工矿商贸发生事故死亡69人,上升130%;道路交通发生事故死亡105人,下降10.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3.08人,上升1.3%。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下载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详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XX县十四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 关于XX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1年1月日在XX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

    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九页)

    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以脱贫攻坚为引领,坚决贯彻市委X届X次全会和全县20xx年干部会议的各项部署,始终坚持......

    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报告

    **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1-6月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年7月*日在**县第**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县发改局局长 郝全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XX区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

    2014年凭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4年凭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4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九五"时期,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

    2014 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告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新常态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