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常监管风险点分析及对策
关于基层工商所开展日常监管工作的思考(葫芦岛市工商局)伴随着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监管领域、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监管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和根本,已被社会和经济发展赋予了更高要求。日常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我部门履职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成为了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科学发展、更好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服务的关键。
然而,由于长期沉浸于“收费监管型”工作模式,“两费”停征后,虽然工商事业甩掉了因收费而担负的各种包袱,部门上下审时度势,正自觉而努力地探索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职能到位的方法和途径,全面转入了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实践,但是,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的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工作,在实践中却总有力不从心之感,在某些环节和工作领域还存在监管不规范、不到位,甚至严重缺位的问题,让监管效能大打折扣。其主要表现是:
一、监管观念滞后,监管手段单一,监管目标浅显,监管思路局限,监管模式没有完全走向“精细化”。
二、日常监管缺位,有效监管纵不到底,横不到边。
三、日常监管常态化、长效性不够夯实,监管难以达到工作预想。工作仍桎梏在定期巡查、突击性整治;走马观花,对监管对象违法经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及时、有效、科学处臵;对市场不能有效掌控。
四、监管行为不规范、不到位,违规违纪执法行为暗藏或多发,有泛滥之虞,使履职风险增大。
五、难以消除趋利取向,不按章办事以及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跟不上监管步伐,使监管与被监管对立矛盾在某些领域、环节上加大。
六、对监管人财物制约、调配、使用不利,造成资源浪费,管理效能低下。
为此,笔者认为,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性工作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分工,合理布局,确保监管职责目标清晰化。
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区域市场经济监管的派出机构,依据授权担负着对辖区内市场各类主体核审、准入、建立经济户口,对市场各类商品质量、经营行为、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受理、调解消费纠纷,开展辖区内广告、商标、合同监管,取缔无照经营、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职责。在繁重而复杂的监管工作面前,我们必须加大对基层“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克服监管资源有限的实际困难,依托网格监管模式,本着合理分工、科学规划的原则将辖区内的监管事项进一步量化分解,划片包干,将具体监管工作落实到巡查组(到人)。实行二级分化管理。即:一是工商所“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努力做到监管责任区、监管责任人、监管工作任务、监管责任追究四明确。二是监管人员依据职责分工,切实开展具体监管工作。努力做到对责任区管理户数清;经营者基本情况清;经营状况清;经营者变动情况清;经营者守法情况清;管区知名商标、名优产品情况清;商标、广告、合同监管情况清;管区龙头企业、主导行业情况清;违法违章发生的行业、时间、地段、特点清;工商法律法规、政策落实情况清等“十清”。将监管对象和目标有效控制在监管职能之下、视线范围之内。
二、统筹兼顾,注重落实,力求监管效能最大化
工作在于落实,关键在于细节。工商所日常监管依靠的主要手段是市场巡查和检查。要实现监管的最大收效就必须有效调配监管资源,制定科学监管规划,以巡查组、市管员为履职主体,划区域、分层次、按类别的对责任区内监管事项在科学的频次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巡查和检查。兼顾的开展梳理各类经营主体经营情况;受理责任区的个体工商户登记、变更、注销、验照和企业年检;做好对新开企业的回访工作;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宣传、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责任区内食品和“高危”行业的监督管理;按要求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监管;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申诉,查实群众的信访和举报;预防重大、疑难和突发性事件;及时准确的录入各类信息;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保证日常监管工作 “铺得开、收得快、效果实”,工作落实有条理、有兼顾、有实效。努力实现:
1、分类监管到位。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准入、市场经营、市场退出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管,使经营行为更规范,监管信息化建设更完善,工商所监职责更落实。
2、市场巡查到位。推行快速反应机制,取缔无照经营对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制止、上报或查处,做到监管痕迹清晰、控制有力、履职到位。
3、维权服务到位。畅通12315受理渠道,做到受理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及时,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满意度高。
4、依法行政到位。及时发现、纠正、查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无过错案、败诉案、违纪案、责任案的发生;有效宣传法律法规和工商职能,树立良好工商队伍形象。
5、专项整治到位。有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净化市场经营和消费环境。
三、规范行为,增强服务,展现工商职能本质变化
(一)规范监管行为。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不越权,不缺位,将各项工作抓“实”做“牢”。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不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严禁违反法定程序、简化执法程序、超越执法权限、乱用自由裁量权、适用法律法规不当执法办案,严禁违反财经纪律执收执罚。始终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作为履行日常监管职责的基本准则,切实保证行为规范、履职到位。
(二)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宗旨,也是社会发展赋予我们新的职责。工商行政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找好自己的职能定位,寓服务于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的日常监管工作中,由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变多检查为多指导、多服务,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与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要求。
1、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彻底摆脱权力型、领导型、管理型执法观念,摒弃对监管对象潜意识的对立态度。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于各类市场主体上。
2.实现监管职能到位。立足能,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权利不能放弃、义务必须履行”,牢记并实践“ 提供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就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大最好的服务”,坚持依法行政。
3.选准服务的方式和着力点。服务的方式和着力点实际就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济发展和各类市场主体监管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1)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监管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2)打击和制止市场主体的各类违法行为,保护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3)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必要的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如指导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商标策略、广告策略等);(4)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监管方式方法、大幅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建设高效率、廉洁奉公、“强而有力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保证管理服务的高供给效率和高供给水平。
4、推进工商监管工作社化。以开展“三深入两服务”及“五项工程”为契机,为载体,将工商监管工作寓于社区、村屯、企业建设,融入社会。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实现工商工作与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对接,努力获取社会各界对工商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工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提高能力,规避风险,促进日常监管科学开展
工作目标确定之后,人成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定因素。要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最大化,就必须提高广大监管人员的履职能力,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力。
(一)注重学习,加强自身能力转变。执法的前提是知法、懂法、有效应用法律。熟悉、掌握、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各种办案技能、办案设备,直接关系着监管职责的实现。广大干部职工必须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于学习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工作实践、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教训、学习一切工作需要的的资源,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同时积极参与监管、维权、服务工作实践。在实践中勤于思考,敢于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摔打和锤炼自己、总结和提高自己、充实和完善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和转变工作能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举措和工作手段,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公正廉洁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二)依法行政,有效规避履职风险。一方面注重依法授权,依法用权。在日常监管中严格遵循合法、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工作原则,依法行政。以 “严谨、务实、公正、廉洁、高效”的作风,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强化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的有效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干预、纠正、惩戒、清理,致力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在工作中规避履职风险。一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防止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等制度不落实,“六查六看”不到位、监管程序不完善等问题; 二是在取缔无照经营上,防止出现监管空白、监管缺位等问题; 三是在监管高危行业上,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实时排查、有效监控。四是在注册登记环节上,防止随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越权许可、缺位审核等问题;五是在市场巡查环节上,防止管而不巡、巡而不查、查而无痕,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等问题。六是在消费维权环节上,防止对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处理不及时、不作为、态度粗暴等问题。
七、在执法办案环节上,杜绝违规违纪违反程序办案,禁止违反财经纪律执收执罚。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勇于承担工作和责任,不失职、不渎职;注重提高工作效能,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推进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
执法程序不规范:调查取证,未听取陈述申辩,文书制作和送达
对法律法规理解不准确 其它方面的不规范 宁国市工商局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特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本防范措施。
一、廉政风险点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行政许可类风险点(1级)
1、行政许可相对人向工商部门提供不合格或虚假登记申报材料,为达到取得行政许可的目的,可能会通过吃请甚至行贿手段使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予方便。
2、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办理、拖延办理,不一次性书面告知,借机吃拿卡要。
3、在形式审查过程中,不能做到一次性告知,可能导致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4、在形式审查过程中,违反工作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可能产生提前发照、违规发照,导致不应注册的给予注册,引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的后果。
(二)行政处罚类风险点(1级)
1、办案人员可能存在接到举报或在巡查中发生案源,相对人想私了,办案人员认为不易被发现而擅自不进行立案调查。
2、在调查取证上,如果当事人事前已暗示办案人员或与办案人员达成某种“默契”,办案人员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故意遗漏一些不利于减轻处罚的证据,以达到减轻或者逃避处罚的目的;
3、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可能存在为谋取私利而滥用自由裁量权;
4、在办案过程中可能存在小案大办、大案小办或有案不办,造成人情案、弃案的发生,可能导致不廉洁现象出现。
5、违反办案程序,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或者重责轻罚、轻责重罚或提前预收罚没款,可能导致不廉洁现象,引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
6、在案件调查取证中,未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遗漏证据,可能导致案件定性、裁量不准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
7、暂扣及罚没物品没能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不详,可能导致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数量型号出现差错等不良后果。
(三)监管巡查类风险点(2级)
1、行政不作为,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隐瞒,可能产生收受当事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2、对巡查发现的问题,未按法定程序进行登记、录入,未及时留存文书档案,以及发现的安全隐患不及时给予制止,不及时上报、函告相关单位,可能造成工作失职。
3、在检查、职能帮扶的工作中,可能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难办事,以及提高职能服务门槛,借机索取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4、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缺乏控制力,特别是对重点行业、地区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辖区重大经济安全隐患。
5、对发现的违法隐患查处、指导不及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6、年检、验照期间,故意刁难企业或设臵不必要条件,可能产生给予好处后,才通过年检、验照,或对于涉嫌违法行为,不经批准,私自给予年检。
7、利用年检、验照,搭车收取个私协会员费或其它费用,可能导致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引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不满,诱发申诉、投诉的现象发生。
8、对容易产生问题的行业未制定应急预案,可能导致出现紧急情况时无对策可行,贻误时机,造成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的后果。
(四)人财物管理类风险点(1级)
1、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等方面,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深入基层调查,偏听偏信;泄露相关信息,或私下许诺,可能出现失察失误或用人不当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造成不应有的影响。
2、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利用发展党员的机会,违反组织发展原则,收受被发展对象的好处,可能导致党员标准降低。
3、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不够,查办不深入,可能造成错案。
4、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未经集体讨论,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给工作造成不利。
5、购臵资产时,违反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
6、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
7、罚没物品管理不严格,不能按规定出入库,可能造成物品丢失或损坏。
(五)思想道德及制度机制风险点(3级)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有注重业务知识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
2、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工作中有为难情绪,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产生工作一般化,不能开拓工作局面。
3、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办案,可能导致收受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
4、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些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时效性,没有约束力,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可能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
5、对制度监督检查不够,可能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廉政风险点的防范措施
(一)行政许可类风险点防范措施
1、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大宣教格局。重点加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价值观教育,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和“用权为公、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活动。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提高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利益诱惑的能力。
2、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并严格责任追究。
3、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形式审查),按照“一审一核”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审核相互把关,相互监督。
4、在形式审查中发现的质疑点要逐级向相关领导汇报。防止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的后果。
(二)行政处罚类风险点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市局《市场巡查监督管理办法》,巡查监管组不得少于2名执法人员,具体负责网格监管区内日常巡查工作,并承担具体监管责任。
2、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办案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两人,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不准遗漏证据,以保证案件定性、裁量准确。
3、发挥案件评审委员会作用,对案件严格把关。办案人员认真执行省局《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不得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好处,防止行政处罚出现畸轻畸重现象。
4、办案中要遵守实事求是原则,执行回避制度,避免办案的随意性,防止小案大办、大案小办或有案不办问题发生。
5、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范办案程序,预防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的情况发生。
6、办案人员对暂扣及罚没物品要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清楚,防止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三)监管巡查类风险点防范措施
1、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及时登记、录入、上报,防止收受当事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2、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认真留存文书档案,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制止,函告相关单位,防止造成工作失职等后果。
3、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查。深入推进工商企业联络员制度,防止出现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难办事,以及提高职能服务门槛的行为。
4、巡查人员要严格执行市局《市场巡查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重点市场主体及其经营活动的,实行重点巡查监管,避免辖区重大经济安全隐患的发生。
5、按照市局、巡查单位下达的巡查指令实施巡查,完成规定巡查频次或巡查任务,真正做到管到边、管到底、不留死角,及时发现违法隐患,防止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6、从事年检、验照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年检、验照程序,不得故意刁难企业或设臵不必要条件,对于涉嫌违法行为,未经批准不得私自给予年检。
7、严格执行市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年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城市局工商监(2009)107号文件“关于转发省局《关于严格追究搭车收费行为责任的通知》等文件的通知”,加强督察,坚决杜绝搭车收费行为,防止引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不满,诱发申诉、投诉的现象发生。
8、对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行业制定应急预案,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贻误时机,要及时启动预案,及时应对,及时查处。防止造成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的后果。
(四)人财物管理类风险点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先、定职、定级等方面的各类规定,坚持干部工作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弄虚作假,深入基层调查,不偏听偏信,不泄露相关信息,不私下许诺,防止失察失误或用人不当等事情发生。
2、严格执行党章,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按照党员标准,组织发展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出现收受被发展对象的好处的不廉洁行为。
3、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防止发生错案。
4、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确保大额资金使用正确,减少失误。
5、购臵资产时,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防止产生不廉洁行为。
6、固定资产管理要到位,录入要及时,加强对各所、分局、科室、协会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丢失。
7、罚没物品管理要严格,按规定出入库,要与相关办案单位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监督,防止物品丢失或损坏。
(五)思想道德及制度机制风险点防范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风党纪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大力宣传勤廉兼优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坚持局所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大力推行责任型工商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
3、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防止出现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办案,导致收受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4、要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各项制度,充分运用制度管人、管事。
5、各所及市局各单位要加强制度落实,尤其是要加大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办案以及人财物管理使用方面制度的执行力度;要加强对执行制度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办违纪违规案件,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三、防范责任与监督
1、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风险防范责任制。一级廉政风险点,在主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市局主要领导负责;二级廉政风险点,在工商所、分局、科室、协会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主管领导负责;三级廉政风险点,由工商所、分局、科室、协会负责人直接管理和负责。
2、各所、分局纪检监察员及市局纪检监察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
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 防范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是拓展工商部门行风廉政建设领域,完善具有工商特点的惩防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和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临沂市工商局河东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及省、市、区各级纪委关于预防腐败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上级工商部门要求,积极开展了关于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工作实践,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监管的现实考量 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把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的一种创新,其提出和实践具有具体的社会背景。随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明确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些都为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重点和前进方向。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由于工商部门作为具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政府部门,在行使权力时还可能出现由于监管不到位、违规执法等原因导致的监管风险,与廉政风险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因此,需要紧密结合 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对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同时查找、同时防范。
具体到我局工作实际,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就象个人需要健康查体一样,单位每年也应当“健康查体”,具有现实需要。一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两费”停征以来,基层工商部门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上来,必然导致监管执法力度的加强,发生廉政、监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需要提前防范;二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作为基层工商部门,我局掌握着部分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等权力,客观存在着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廉政风险以及监管不到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等监管风险,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可以有效把这些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建设和谐机关的需要。对于分局系统内部的财务、人事管理工作,牵涉每一名干部职工切实身利益,通过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系统和谐;四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推进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能够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防止因权力滥用导致干部职工受到党纪政纪甚至法律追究,达到关心和爱护干部职工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具体实践 为确保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我局大力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围绕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精心设计实施步骤,突出“防、查、控”三项措施,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立足“防”字,筑牢反腐防线。我局采取“讲、学、提”的办法,引导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工作开展打好思想基础。“讲”即“会议讲”。召开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会议,学习传达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工商局关于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精神和要求,同时,在多层次会议上多次强调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学”即“集中学”。把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上级部门、领导的要求作为分局政治学习的一项重点内容,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讨论,引导全局人员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的意识。“提”即“常提醒”。把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工作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创建廉洁勤政好机关”活动,在分局机关和各工商所制作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格言警句,在内部信息网上开辟“廉政之窗”专栏,在全系统办公电脑上设臵了廉政屏保,为全体干部职工制作廉政桌牌,为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立足“查”字,找准廉政风险点。查找廉政、监管 风险点是开展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分局采取“岗位查、单位找、条线审、小组评”相结合等方法,全面查找廉政和监管风险点。“岗位查”,即每名干部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工作职权行使的每个环节查找可能存在的岗位风险点,填写“个人廉政风险点排查登记表”。“单位找”,即各科室、所和直属单位分成内部管理科室和执法科室两个层面,内部管理科室查找廉政风险点,执法科室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还要查找监管风险点,全部填写“部门(单位)廉政与监管风险点排查登记表”。“条线审”即个人岗位排查的风险点,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查后,再由分管领导进行审核,各单位排查的风险点,由分局主要领导进行审核。“小组评”,即个人及单位风险点查找完毕后,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各单位和各岗位确定的风险点进行认真评议、审定。
通过这种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查找方式,河东工商系统共查找廉政风险点116个,监管风险点96个。在全面查找的基础上,河东工商分局认真开展对风险点的评析确定工作,以明确防范重点,为落实防控责任打好基础。分局把风险点分为五类。一类为行政审批类,二类为行政处罚类,三类为人事管理类,四类为行政事务管理类,五类财务管理类。领导小组根据可能发生廉政与监管风险的高低程度,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凡是容易造成严重违纪违法 行为的廉政与监管风险点,而容易造成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均应评定为“一级风险”;凡是容易造成一般违规违纪行为的廉政与监管风险点,而容易受到内部责任追究,被党政纪处分的,均应定为“二级风险”;凡是容易造成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廉政与监管风险点,而容易受到内部责任追究,被通报批评、诫勉或提醒谈话的,均应评定为“三级风险”。
三是立足“控”字,科学制订防范措施。首先,是制定了工作规范。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我局对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内部管理等方面重点方面,对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流程进行了梳理、修订、改善,形成一整套的工作规范,防止因工作不规范产生廉政和监管的风险。其次,是落实了防控责任。分局确定每年开展一次风险点的查找和分析、评定,根据廉政、监管风险点的分析评定,划分了一、二、三级风险的防范和监控责任人,一、二级风险点的由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进行重点防范和监控,三级风险点由分管负责人进行防范和监控。第三,是健全了防控机构。在分局党组领导下,成立了由纪检组牵头,监察室、人事科、财务科、办公室、法制科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廉政、监管风险点督察小组,定期对风险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和戒勉谈话,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第四,采取了多种措施。我们不同的岗位和风险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比如,针对行政审批岗位的风险点,督察小组采取每月一次明查暗访,每月一通报,同时不定期开展督察活动,采取约谈行政相对人、走访新办理行政许可或已办完行政许可的企业等方式,了解行政审批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对发现的轻微问题下发监察整改建议书,一般性问题下发监察整改通知书,要求问题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严重问题提议党组进行岗位轮换或调离,直至给予以行政处分;针对行政执法岗位的风险点,一是采取案后回访制度,对已办结案件进行随机回访,了解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处罚结果是否合理、执法人员是否文明执法、是否存在不廉洁行为;二是开展案件文书审查,每季度检查一次办结案件的文书,重点检查办案程序是否规范、自由裁量是否合理、查扣物品具体情况等;三是建立罚没物品统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扣留物品台账》、《罚没物品台账》、《出库物品台帐》,杜绝私分罚没物品现象。其他人事工作、财务管理、行政办公岗位的风险点也都采取了针对性的具体措施。第五,强化了监督措施。我局针对查找廉政风险点与监管风险点的实际情况,签订“科室(单位)廉政风险和防范承诺书”20份,“个人廉政风监管险防范承诺书”96份,制定防范承诺措施129条,全部向系统和社会公开,公开接受监督。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局务公开、政务公开、开展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行政处罚案件廉政监督回访、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等规章制度,充分利 用行风热线、12315申诉举报中心、信访举报等手段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对廉政与监管风险点进行动态监督。第六,是完善了考核机制。将风险防范管理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把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作为各单位工作考核以及干部评先树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行政过错及廉政责任问责制,形成了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立体防控体系。
三、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初步成效 一是监管执法水平得到了提升。通过开展自下而上的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排查工作,使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对各自的岗位职责和行使行政权力的整个流程进行认真的梳理,明确了工作程序和环节,强化了监管执法的过程控制,从而提高了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廉洁自律意识得到了增强。通过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订措施,人人参与监督,使系统内的干部职工切实认识到廉政、监管风险防范不是远不可及、与我无关的事情,而是近在身边,涉及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情,是现实监管工作的迫切需要,从而增强了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绷紧了廉洁勤政这根弦。
三是服务工作效能得到了提高。通过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的工作过程,避免了行政审批中存在的不廉洁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质量,优 了了发展环境,对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内外监督机制得到了强化。通过公开廉政、监管风险点和防范承诺,使干部职工感到压力,也方便了社会各界对工商工作的监督,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的互相结合,从而使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五是整体工作机制得到了完善。通过制订防控措施,不断完善了系统内部涉及全局决策、干部行为、财务管理和执法规范、业务处理程序、行政审批流程等相关制度,从而使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四、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的下步计划 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是构建具有工商特色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工商系统廉政思想教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政思想教育,科学制订廉政思想教育的长远规划的计划,逐步逐项予以落实,丰富教育形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和认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二是建立规范廉政风险点规章制度机制。制度建设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保证,是管理公共权力部门公平正义的章法。作为基层工商部门,主要是加强“三个规范”的建设。“行政执法规范”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包含行政指导、合理裁量、统一掌控、案后回访“四项制度”和网上办案、重大案件集体核审、说理式行政处罚等内容的工作规范,公开各项处罚依据、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案件质量评审等活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许可规范”的建设。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各项审批制度。严格落实“政务服务承诺制”、“一审一核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实行疑难许可事项集体讨论制度,不断提高行政许可的规范水平和工作效率。“政务公开规范”的建设。进一步实施政务、局务公开,增强工商工作政策的透明度,真正把工商行政监管、执法工作和内部管理臵于“阳光操作”之下。
三是建立和完善对廉政风险点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加强监督是防止廉政风险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工商人员履行监管市场的职能,监督“常在河边走”者的权力行使更为重要。第一,实施全面监督。健全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明查暗访力度,形成定期、不定期查访的常态工作机制,积极参加行风评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把开门总结、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聘请特邀监督员等形式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保持下去;第二,突出监督重点。以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重点对象,以查找出的廉政、监管风险点为重点内容实行监督,充分发挥风险防范管理的作用。第三,转变监督方式。逐步从以单纯的事后监督为主逐步转向以事前和全程监督为主,将监督机制从单一型监督转向复合型监督,并努力发挥预警机制的监督作用。第四,健全考核机制。将风险点防范管理系统与岗位履职相对接,修订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风险防范管理的督查考核,把日常考核与全年考核相结合,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办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切实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监督有效、考核科学、奖惩分明”的管理新机制,努力实现对风险点的全程监控。
五、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粗浅建议
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我局只是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经过我们的总结、思考,认为在其他部门和单位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确保廉政风险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适时、准确的识别风险点是廉政风险点管理的关键,所以,廉政风险点评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查找风险点并 进行分析评估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客观标准,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所以,要根据不同部门、单位的特点,围绕本部门、本单位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针对性的提出风险防范的具体标准,确保查找出的风险点客观、真实。
二是要保证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常规性和长效性。只要公共权力存在,腐败就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预防腐败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不能虎头蛇尾,成为一种暂时性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长抓不懈。只有把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制度化、具体化、细致化,并坚决执行的切实落实,才能保证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常规性和长效性。
三是要注意风险点防范管理的片面性和风险性。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一个创新的工作,其自身也存在由于制度设计不够全面、缺乏配套措施、各部门和单位之门衔接不够、工作保障不力、部分人和单位产生抵触等问题导致流于形式的风险。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坚持“科学设计、民主决策、程序公开、运行规范”的方针,吸收和借鉴预防腐败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保持开放性,强化群众参与、公众评价和专家评估,凝聚多元化的风险防范管理的合力。
四是要保持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创新性和发展性。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体制的改革和完成,腐败会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廉政 风险点也会出现在新的领域,发生新的变化或者表示出新的形式。所以必须紧跟时代脉搏,顺应我国目前反腐倡廉形势,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平台和模式,与时俱进的推动廉政风险点防范机制的创新和发展。(临沂市工商局河东分局)
第三篇:关于廉政与监管风险点)
关于廉政与监管风险点 自 查 情 况 汇 报
县局监察室:
为切实落实县工商局在全县工商系统推行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针对汪洋所工作的特点,将容易引发职务腐败、犯罪的重点岗位、工作环节进行分解,主动防范和化解监管过程中的风险,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因此必须积极加以整改,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现将此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了两个“风险”防范领导小组
2009年7月31日和8月11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关于廉政风险与监管风险防范的相关文件,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所长凌志勇担任组长,副所长崔正建、彭峰担任副组长,为两个“风险”防范工作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认真组织排查
在组织学习了县工商局廉政和监管风险防范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按照个人排查风险点要“准”,部门排查风险点要“全”,重点排查风险点要“深”的工作要求,全所职工针对自己的工作特点,在会上开展了自我查找和集体讨论的方式,紧紧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巡查监管、财务管理、行政收费等重点岗位和市场监管的重点环节,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层面,组织干部职工通过自己查、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等方法,认真查找廉政和监管风险点。
三、对查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领导岗位风险
1、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监管等方面,可能产生违反法律和纪律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2、对分管的工作人员或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严,管理有漏洞,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二)业务岗位风险
1、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重大疑点,疏忽或故意隐瞒、可能产生行政处罚未到位或难以到位的后果。
2、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因业务不熟,不能做到一次性告知,给申请人带来不便,往返多次跑腿,使其产生不满情绪,可能导致其进行投诉。
3、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违反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可能产生提前发照,导致不应注册的给予注册,出现了失职行为。
4、违反办案程序,滥用裁量权,重责轻罚、轻责重罚,可能造成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
5、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未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未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遗漏证据,可能导致案件定性、裁量不准确。
6、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未坚守办案纪律,向当事人泄漏案情,或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好处,不能严格执行案件处罚标准,可能导致行政处罚出现或轻或重现象。
7、对暂扣及罚没物品没能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不详,可能导致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数量型号出现差错等不良后果。
8、由于历史的或其他原因,重点地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准入条件不具备,致使辖区可能潜伏着重大安全隐患。
9、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不上报、不登记,可能造成工作失职或产生收受当事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10、发现违法隐患后查处、指导不及时,错过了整改时机,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11、对不参加年检的企业,不认真核查,违规操作年检系统,造成数据不清,错误吊销,可能导致行政行为不合法。
12、对辖区内市场巡查制度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可能使假冒伪劣产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导致群众购买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13、对辖区内涉安行业(烟花爆竹、液化气、市场设施、矿山企业)巡查不到位,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14广告审查不严格、广告宣传监督不到位,辖区内可能出现违法广告事件的发生。
15、在处理消费者申诉、调解消费者纠纷过程中,不公平、公正,可能导致当事人上访或群访等后果。
(三)、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
1、平时抓业务知识学习多,抓政治理论学习少,出现重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
2、工作中不敢大胆管理,是非观念暧昧,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助长不良行为。
3、工作缺乏责任心,主动想事、干事不够,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可能导致工作落后。
4、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可能导致收授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
5、对自身要求不严,工作纪律松懈,工作期间吃东西、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利用电脑玩儿游戏或上网聊天、着装不整或打瞌睡等,可能被暗访人员录下,在有关场合播放,给工商形象造成影响。
(四)、制度机制方面的风险:
1、通过实践检验,发现有些规章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有效性,没有约束力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由此可能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
2、对制度监督检查不够,可能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防范措施:
--抓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警钟长鸣,将防范责任风险的意识灌输到每一干部职工的脑中。建立预警制度,定期对当前面临的责任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专人监督实施。安排定期学习时间。
--加强业务培训。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知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努力降低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的执法风险。
--加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廉政文化,树立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工商干部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忠于职守,勇于负责。
--加强对“一把手”决策权的廉政风险防控。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接受民主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决策透明度。
4--加强财务管理权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系统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财务公开制度,杜绝暗箱操作;重点防范和查处违规开支、设立帐外帐、坐收坐支、隐性债务等问题。
--加强行政许可权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全面公开登记、年检等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服务规定;进一步明确登记、年检中关于收费、提交手续、审计验资等各项业务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纪律;规范和控制行使“合理变通”权力,涉及对合法前提下形式上的“合理变通”或有原则依据下的“放宽条件”,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并做好记录,同时要兼顾规范与快捷高效相统一。
--加强行政执法权廉政风险防控。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实施,进一步细化完善有关操作程序和纪律规定,推进规范化、制度化;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实行案件核审前集体讨论制度,涉及突破法定处罚下限的减轻处罚必须经案件讨论小组研究,做好记录,实规范执法行为,防治执法腐败。
--狠抓市场巡查制度。对本辖区内松峰乡一建材生产企业违规从事水泥生产的行为发放了停止经营通知书,对汪洋镇一石英砂开采企业的无照经营行为发放了停止经营通知书,对销售液化气的一经营户因人照不符要求其立即改正完善手续。针对集贸市场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指导市场经营者限期整改,确保安全。
汪洋工商所 2009年8月13日 关于廉政与监管风险点 自 查 情 况 汇 报
为切实落实县工商局在全县工商系统推行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针对汪洋所工作的特点,将容易引发职务腐败、犯罪的重点岗位、工作环节进行分解,主动防范和化解监管过程中的风险,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因此必须积极加以整改,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现将两个风险点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1、在额度较大的资金使用上,把关不严,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造成损失。
2、“一岗双责”履行的不好,领导和监督不到位,可能导致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3、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监管等方面,可能产生违反法律和纪律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4、对分管的工作人员或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严,管理有漏洞,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二、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
1、平时抓业务知识学习多,抓政治理论学习少,出现重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
2、工作中不敢大胆管理,是非观念暧昧,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助长不良行为。
3、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可能导致收授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
4、自身要求不严,工作纪律松懈,工作期间吃东西、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利用电脑玩儿游戏或上网聊天、着装不整或打瞌睡等,可能被暗访人员录下,在有关场合播放,给分局造成影响。
三、防范措施:
--抓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警钟长鸣,将防范责任风险的意识灌输到每一干部职工的脑中。建立预警制度,定期对当前面临的责任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专人监督实施。安排定期学习时间。
--加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廉政文化,树立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工商干部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忠于职守,勇于负责。
--加强财务管理权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系统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财务公开制度,杜绝暗箱操作;重点防范和查处违规开支、设立帐外帐、坐收坐支、隐性债务等问题。
--加强行政执法权廉政风险防控。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实施,进一步细化完善有关操作程序和纪律规定,推进规范化、制度化;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实行案件核审前集体讨论制度,涉及突破法定处罚下限的减轻处罚必须经案件讨论小组研究,做好记录,实规范执法行为,防治执法腐败。
汪洋工商所——凌志勇 二00九年八月二十日
第四篇:风险分析及对策
风险分析及对策
项目风险通常包括以下方面: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客户风险、资金风险、配套风险、协作风险.本项目主要潜在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
一、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从本公司创立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应对策略:
(1)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提炼最佳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盒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物流行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
应对策略:
现代市场经济已步入以顾客为核心的3G时代(顾客、竞争、变化),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飞速变化,公司需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实现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包括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络化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推进集团化管理;发展加工中心,强化生产/质量管理等等。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销售、采购、加工和配送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3)财务数据从业务数据自动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资金周转效率.(4)建立科学、实时、准确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满足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需要.(5)实现全过程的客户关系管理,密切顾客联系,科学进行顾客需求和行为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实现与供应商流程、数据集成,密切供应商联系,及时掌握资金和订货动态。
(7)实现业务与工作流整合,流程推动业务,提高办事效率。
(8)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单、销售、竞价、状态查询、资金结算。
(9)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能力,确保战略实施。
(10)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支持管理决策。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而对企业投资者的收益产生的不确定影响。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接入资金利息率差额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的大小.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应对策略:
(1)实行严格的资金借贷和运用审批制度,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资金市场成本变化,调整资本结构;
(2)使投资项目尽快产生效益,提高资产盈利能力,降低投资风险;
(3)加强对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日常现金等的管理,在保持较高的流动性的基础上,减少资金占用,为公司扩大投资提供现金流;
(4)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构筑和拓宽畅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资金供应建立稳固的渠道,为公司的发展不断输入资金,同时完善公司自身的“造血”机制;
(5)加强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施财务预决算制度;
(6)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把可能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7)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风险,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火灾、战争、政策变化、人为事故等。为避免企业在发生意外及其它各种不可抗拒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将在财务预算中拨出专款,购买各种保险以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
四、管理风险
公司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周期,涉及的环节也较多,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将会大大影响项目的进展或收益。
订单接收成功后,相应在项目管理、资金运筹等诸多方面对合作公司均提出了高的要求。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如成本控制、人员变动、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为公司的运营带来风险.如何减少管理风险是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
应对策略:
(1)订单接收成功后,吸收具有丰富投资管理、运营管理方面经验的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管理层;
(2)规范公司治理,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障股东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管理人员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4)推行目标成本全面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5)倡导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五、技术风险
大多数成长型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自身问题和技术问题,其中技术问题又是根本性的问题。而人才优势技术的关键,如果企业缺少人才就会使公司生产能力和整理竞争力降低,造成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经验等。最终导致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短,性能不稳定,不能使顾客满意。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应保持人员的稳定性,还需要不断招聘专业人员,维护并开发新技术.应对策略:
(1)拓宽对人才的招聘渠道,主要以网络招聘、招聘会、内部推荐、报纸刊物为主。
(2)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
(3)向广大客户征求意见,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增强竞争力。
(4)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团队,保持农业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并以分配股权的方式,共同发展。
第五篇:出纳岗位风险点及对策
出纳岗位风险点及对策
出纳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岗位。但事实上“会计无小事”,要想把出纳这个工作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出纳人员,必须对其工作任务有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出纳工作的特点,熟知出纳的纪律和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和权限,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称职的专业出纳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出纳岗位风险日益突出,现归纳如下:
一、人员选择:
现状:一般认为出纳岗位业务简单,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诚实、心细一点的人即可胜任。
风险点:(1)如果出纳员专业技能较低,未能很好地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而这些又直接关系到职工个人、单位乃至国家的经济利益。(2)工作出了差错,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策:出纳岗位,它要求出纳人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在用人方面应从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作风、安全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加以考察。
二、报销制度
现状:企业未能形成真正有效的报销制度,有权审批人签字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出纳人员碍于情面,往往使报销制度形同虚设。甚至出现原始凭证无相关人员签字的情况。
风险点:(1)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大量的个人往来帐。(2)容易导致产权不清,股东纠纷。(3)极易发生经济犯罪。
对策:(1)建立报销制度,企业全体人员共同遵守。(2)出纳人员把好关,遵守财经纪律,切实维护企业利益。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三、保险柜管理:
现状:(1)出纳人员保管的保险柜一般置放于财务室,输密码时未能有效回避他人视线,特别是保管印鉴或支票的会计人员。(2)保险柜说明书丢失,无法更改密码。(3)密码一成不变。(4)密码锁坏了,将保险柜改装成小挂锁。(5)密码记录在笔记本或小纸条上,与保险柜钥匙同放一处。(6)未指定专人单线移交。
风险点:容易造成密码泄露,增加他人拥有钥匙和密码的机会,加大经济犯罪隐患。
对策:(1)增强出纳人员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好保险柜密码的保密工作。(2)输密码时做好遮掩。(3)密码要经常更换。钥匙做到随身携带,不与密码条放在一处。(4)人员变动时钥匙、密码应单线移交(自始自终管钥匙的人不管密码,管密码的人不管钥匙),双方当面清点保险柜内实物,并做好交接记录,及时更换密码。
四、交接制度 现状:实物、账册保管人员变动时无交接记录或未能当面交接,缺乏监督机制。
风险点:容易产生实物、账册丢失现象;责任不清。
对策:(1)保管人日常应设登记簿登记各类实物、账册。(2)人员变动时交接双方应当面清点实物,与相关账册核对。核对不符的应及时查找、注明原因,做好交接记录。交接记录应环环相扣,不错不乱。对较重要的实物、账册交接(如人员变动),企业应指定专人监交。(3)所有交接记录视为会计档案,按《会计法》中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年限保管。
五、对账制度
现状:银企对账、出纳员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对账、出纳员与相关人员资金往来的对账,一般只核对余额,不核对发生额,或者根本不对账。
风险点:(1)日积月累,发生差错不易查找,最终导致账务混乱。(2)容易发生业务入账不及时,贪污、挪用等违规现象。
对策:(1)日常对账,出纳人员每日做好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载工作,做到日清月结。经常与会计人员的现金、银行存款总账、分户账核对,还有表外科目的核对,做到账、实、款相符。(2)银企对账,每月根据银行对账单,逐笔勾对,查看是否存在漏记、串户等差错。核对不符时,及时查明原因,如属未达账项造成的,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属于银行方差错,应及时与银行联系,进行差错更正。(3)与相关人员的资金往来核对应当面核实,并做好记录。(4)会计主管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重要物品进行清查,并做好记录。
六、网上银行管理
现状:(1)岗位级别设置不合理,对外转账金额权限过大,易发生差错。(2)密码未能及时更换。(3)输密码时未能有效回避他人视线,特别是拥有网上银行操作权的会计人员。
风险点:(1)岗位级别设置过低,不利于业务操作,级别设置过高,不利于监督,容易产生差错事故。(2)密码和U盾管理不到位,加大经济犯罪隐患。
对策:(1)密码与U盾的管理可参照保险柜的钥匙与密码的管理。(2)岗位级别设置应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合理设置级别。(3)为防止转入户名、账号差错,可要求转入方提供书面的户名与账号,这样即可防止差错,又可避免发生差错时责任不清,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七、真假币识别
现状:(1)出纳人员未能真正掌握真假币辨别方法。(2)误收假币时,企业规定可承担部份损失。
风险点:容易给贪小便宜的人钻空子,给企业造成损失。
对策:(1)配备验钞机,并能正确使用。请专业人员传授辨别真假币方法。(2)误收假币责任自负,以增强出纳人员的责任心。
八、银行预留印鉴及空白支票的保管
现状:未能真正实现分管,在人员请假或变动时,随意交由他人代管。
风险点:容易产生银行预留印鉴及空白支票一人保管,存在安全隐患。
对策:(1)可参照保险柜的钥匙与密码的管理。(2)设登记簿登记支票使用情况,建立支票领用人签收制度。
九、缴款、领款安全问题 现状:对领取、缴交大额现金单人前往办理。
风险点:目前社会治安较差,容易发生尾随抢夺事件。
对策:(1)对大宗交易,尽量使用转账结算方式,特别是使用网上银行办理业务。(2)发放职工工资可采用银行代发。(3)对确需领取、缴交大额现金的,企业应派人、派车护送,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