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工商部门监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基层工商部门监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近年来发生的海南“毒豇豆”、三鹿奶粉、深圳“9.20”火灾等事件中,一批工商机关领导干部和监管人员因“监管缺失”被问责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监管风险客观存在于基层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实践中,尤其是基层工商部门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第一线,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每天都和市场主体面对面,每事都和当事人零距离,处处事事都处在监管风险的风头浪尖。为此,有效防范监管风险,把监管风险降到最低点,不仅是工商基层干部加强自我保护的需要,更是树立工商部门良好公众形象的迫切要求。
一、基层工商监管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风险一词的含义是指发生损失的损害程度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基层工商监管风险是指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客观条件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面临的有可能给执法对象和社会带来危害,并被司法、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的一种潜在危险。它与职权和责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执法监管人员因主观和非主观因素不依法履行职责、监管缺失而引发的责任风险。是执法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一种自我防范。
从基层工商部门主要职责和近年来发生的工作人员因违纪违规而受到相关部门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理的案例剖析调查来看,监管风险主要存在于市场准入、监管执法两个领域,表现为8种形式。
(一)市场准入环节
一是失职性风险。不按法定程序法定条件登记、变更、吊销、信息传递,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领导指示,有的是地方文件,在地方政府“ 打招呼”、“给压力”式干预下,擅自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为由,把不符合条件或不该进的市场主体放进来,一旦出事,工商执法人员就要承担相应的承担;
二是失责性风险。对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界定不清;对市场主体准入审查不严、把关不到位、准入手续不全或“先上车后买票”;变更手续不符合程序等等。
(二)执法监管环节
一是落后监管风险。因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滞后带来的监管风险。例如对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问题食品以及一些高危行业的监管,基层常常因专业知识的匮乏、监管手段的局限、检测监测设备的欠缺而流于形式的监管,潜在风险日益增大;
二是不作为、不到位的“缺位”风险。“缺位”风险是指没按照法定职责保证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行使到位,导致不良社会后果带来的责任风险。
三是作为不当的“错位”风险。在具体工作中,“错位”风险主要体现为“三化”:执法趋利化,把行政执法权作为谋取部门经济利益的手段,与执法者自身利益挂钩,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导致社会后果;监管情绪化,一些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职,放任情绪,避重就轻、管而不当、难管就放、无利则让,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处罚随意化,不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处罚标准不统一,损害了法律的公平和统一,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四是乱作为的“越位”风险。在履职过程中,行使了一些本单位不能或不该行使的权力,导致乱作为,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带来的责任风险。如将调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运用到生产、消费领域等;
五是暴力抗法的风险。主要是指工商执法人员在查处端掉制假售假大要案、传销案件、取缔黑网吧少数民族人员无证照经营等专项整顿时,当事人以不理智的态度,采取谩骂、围攻自残、殴打、诬陷工商执法人员,制约、阻碍和抗拒执法所造成的风险;
六是理想监管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上级部门对基层严格履职的理想预期与基层实际监管水平、监管力量、监管手段、监管环境不相适应而引发的职业风险。特别是近年各地制定的企业个体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对基层市场巡查监管制定了很多很细且超出法定职责的工作要求,例如对高危行业的监管要求每月甚至半月搞一次实地巡查;又例如国家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提出的两个百分之百,这些工作就基层实际落实而言因诸多原因确难到位,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法院及当地政府、以及舆论都常常拿我们内部的一些工作要求、规定、制度等作为尺子来衡量工作的履责情况,然后以监管不到位而追究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另外,基层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法律竞合的风险。工商是一个综合性的行政执法部门,涉及法律法规、规章400多个,但大多是一些与专业法竞合的一般普通法,因此法定职责的模糊或者交叉不仅易造成基层工商干部角色的错位,也更容易增加监管的风险,导致存在部分不应由工商部门承担的责任,却由工商部门“买单”的潜在职业风险。
二、基层工商监管风险成因分析
基层工商市场监管风险的形成有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大的方面看:既有国家现行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制、文化背景的关系,也有工商系统自身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关系。从小的方面看:现有的干部队伍素质还不适应现行的综合市场监管。
(一)主观因素方面:
一是风险意识淡薄。有的干部职工认为只要自己做事无私心、不吃拿卡要,行政赔偿、职务犯罪离自己很遥远,就不会有问题,更有甚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无风险。
二是法制意识不强。有的干部职工认为只要是为公家办事或谋利,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追究;有的干部职工认为自己只要少作为就少责任,认识不到不作为的行为也将会受到追究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认为违规行政只是吃拿卡要,违反禁令。其实不然,违规行政已经不仅局限于犯“恶意之错”,行政质量不高,效能低下,程序错误都将受到责任追究。
三是依法监管执法观念不够强。在基层,监管执法人员监管执法理念落后,停留于监管就是执法、管理就是处罚层次,对“四统一”观念缺乏清楚认识和正确把握,“重监管、轻服务,重处罚、轻规范,重形式、轻实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野蛮执法”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风险隐患突出。
四是监管水平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受到业务素质不高的制约,不能全面落实好监管职责,在开展新兴市场主体监管、重点行业主体监管、专项检查、行政执法办案、疑难消费调解等工作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处于“不干与错干”都要“挨板子”的两难境地。
(二)客观因素方面:
一是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虽然工商部门建立了各种责任制度,但难以真正全面落实。当前的考核监督机制大多存在着要求严、执行弱的现象,以致考核的目的和意图未能有力贯彻下去,考核压力未能传递到具体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并未落实到人头上,导致部分工商干部责任心不强,甚至存在应付心理,必然导致工作质量不高,容易出现监管风险。
二是问责机制不完善。相对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而言,工商职能具有涉及法律法规多、监管执法范围广、监管对象庞大、工作的群众性强、专业性弱、职能内在联系不紧密等特征,在基层工商部门表现尤为明显。作为运用国家公权力进行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工商部门,在国家政策法律赋予众多行政执法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监管执法风险。以《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为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五项规定的两种行为既可以由工商部门查处,也可以由公安、国土、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安全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进行查处,从追究安全事故责任的惯例来看,多数地方都会将责任划给工商部门,而其他许可审批部门却安然无恙。
三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体现在:一是各部门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利益最大化趋势,在现实工作中,有利益就上,没有利益就推。工商部门由于职能涉及面广往往承担其他诸多部门推卸而来的风险。二是地方利益。为了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往往要求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工作中予以权限制约或放大,导致潜在的风险。三是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不断增强,管理相对人违法获利、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屡禁不止,导致工商部门存在潜在的风险。
三、基层工商部门规避监管风险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工商干部抵抗风险能力
一是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教育。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引导干部树立“法无授权即禁止”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理清、履行职能,明确每一岗位的职权和责任,有效控制风险。该主管的要认真履行主管职责,该牵头的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该配合的积极予以配合。
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应结合各地工商部门行政问责及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对监管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必要时邀请司法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将防范责任风险的意识灌输到每一干部职工的脑中,引导工商干部走出风险认识的误区,促使他们强烈意识到履职缺位、越位、不到位都将给风险爆发埋下伏笔,留下问责隐患。
三是加强执法风险意识教育,确立“责任”新理念。现在,行政问责制越来越完善,问责力度越来越大,只要有了过错,就必须承担责任,这是躲不掉也绕不开的。所以,基层工商部门和工商干部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对等的理念,敢于正视风险,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新理念,才能规避、减少和化解风险。要从以往“我有多大权力”转到“我有多大责任”的理念上来,实现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每一位工商干部充分确立“全面履职就是全面承责”的意识,尽职尽责。要充分认识到工作意味着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要确立“自己的作为只有自己负责”的理念,一旦有了过错而被“问责”时,不要指望上级领导为自己开脱责任,也不要指望他人来替自己承担责任。
(二)是梳理职能职责,明确岗位责任
明确职能职责和岗位责任,是确保工作规范有序的重要前提,是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实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非规范的和模糊的职责权限,将严重制约和影响工作职能的正确履行、权力的正确行使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将无法实施责任追究。
从过去的实践和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1、理清并明确界定工商部门与公安、商务、质监、卫生、农业等部门在市场监管中职能交叉的领域,防止监管真空、相互推诿等问题的出现。
2、根据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调整规范各级工商机关内设机构与基层工商所的职能,依法明确其职责权限。
3、按照明确的职能职责和权限,科学确定人员岗位职责。按照新“三定”方案核定的职能,围绕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干部人事权、财物管理权等的行使,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权限和运行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合理编制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实现部门职能法定化、岗位职责明晰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链接无缝化,切实解决工作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提高行政效能。
(三)完善、落实制度,有效规避风险
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在梳理职能职责流程的前提下,努力构建科学的监管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体系。按照“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对内部有些不合适的制度要适时进行清理,建立相应的确实能起作用的制度,使监管风险防控机制真正融入到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通过推行分类分级履职考核办法促进履职到位,减少履职缺位风险。考核组直接对基层同志进行考核评定,通过直接考核到人,减少考核层级,畅通压力传递渠道,迫使基层同志增强责任意识,严格依法履职。提供履职指南,减少盲目履职风险。设定基本、良好和优秀三个等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三是严格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对执法监管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坚决进行责任追究;要开展执法监管风险防范承诺,在查找风险点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每名工商执法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防范书面承诺,提醒自己做一名廉洁奉公的工商人;要强化落实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
四是完善内部监管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讲,要防控风险,特别重要的是从完善内部制度入手,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制度的完善来堵塞监管过程可能出现的漏洞。
五是强化巩固外部监督机制。人一旦没有监督就很容易犯错,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监督是促进办事公正、控制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广泛发动群众查找风险环节,更要充分依靠群众监督制度落实。要把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并同干部的考核奖惩相结合,特别是跟评先选优和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使人人感到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有责任,切实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监督有效、考核科学、奖惩分明”的管理新机制,努力实现对风险岗位的全程监控。最后在开展各项监管执法工作中,都需要以制度管人、管理,坚决改变以往“巡而不查、查而无痕”的做法,保证每个环节都留下工作“痕迹”,提高执行力。同时,还需要在过程控制方面突出制度的刚性,采取有效措施,对工商干部执法实行全程控制、预警、处置,做到监督关口前移、防范预警前推,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同时,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案源线索,固化流程条件和处理时限,减轻基层干部的管理难度和运转时间,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
(四)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建立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模式
监管风险防范工作,应是一个持续管理过程,只有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实施质量管理方法,才能形成长效推进机制。所谓风险防范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就是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将执法工作分为计划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检查考核阶段、修正提高阶段“四个环节”实施系统管理。
一是计划准备阶段(Plan)。主要任务是查找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并认真、全面、细致制定防范监管风险具体措施。根据谁主管谁防控的原则,按条线组织干部职工根据岗位实际进行自查、互查、公示,认真研究部门法定职责,分解工作事项,制定工作流程图,从自身思想道德、岗位监管职责、廉政纪律三方面,找准单位、岗位、个人易发风险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措施和后期处置措施,经分管领导审查后报领导小组确认认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相关标准科学、客观评定风险等级,征求意见后公示执行。
二是组织实施阶段(Do)。主要任务是落实风险防范工作各项措施,发挥“三道防线”对监管风险的防范作用,防止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开展执行情况检查。每季度结束时,根据统一安排,抽取10%的单位,通过听取汇报、检查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各部门各单位风险防范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形成检查记录,提出评价督导意见;其次构建风险监控网络。畅通监管风险监督渠道,通过利用电子监察系统、设立监管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设网上投诉专栏等方式,及时收集各类反映意见。综合运用行政监察手段,定期汇总分析信访举报、行政投诉、政风行风热线、案件检查相关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全面监控。最后实施风险处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阶段性检查和风险监控情况,研究讨论各种风险表现,明确本阶段风险处置任务。对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规范意见;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等惩戒性处理措施。
三是检查考核阶段(Check)。主要任务是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按照单位定期自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动态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核评价各单位及个人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情况,形成全年考核报告。
四是修正提高阶段(Action)。主要任务是改进完善风险防范工作和运用评价结果,按照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查漏补缺、纠偏纠错、超前设计防范,及时进行总结提高,进一步优化风险防范措施,形成阶段性、相对完善的防范工作体系,为启动下一防范周期奠定基础。
第二篇:武汉市工商局关于基层工商部门执法办案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建议(廉政风险·重中之重)
武汉市工商局关于基层工商部门执法办案风险分析及
防范对策建议
2010年11月10日来源:武汉市工商局
区(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第一线,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每天都和市场主体面对面,每事都和当事人零距离,时时处处事事都处在监管执法风险的风头浪尖。为此,基层工商部门非常有必要对一线执法办案人员执法责任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症下药寻找防范风险的相应对策,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办案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减少一线工商执法干部的工作压力,促进其更高效地履行职责。
一、执法办案风险分析
(一)执法素质和能力欠缺造成的风险
1、案件事实不清风险: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未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未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遗漏证据,导致案件定性,裁量不准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销,行政诉讼败诉。
2、程序不当风险:⑴执法少于2人,不出示执法证,不告知当事人合法权利的;⑵当事人要求执法人员回避不回避的;⑶一般程序案件未经立案擅自调查的;⑷证据材料不全或未经当事人确认的;⑸相关文书未按法定程序送达的;⑹未经审批擅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⑺应适用一般程序案件而采取简易处罚的;⑻超出管辖权进行行政处罚的;⑼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告知未告知的;⑽超出法定期限进行行政处罚的;⑾处罚文书应告知当事人权利而未告知的;⑿重大案件或重大决定未经集体讨论而擅自决定的;⒀案件核审阶 段,核审机构不详细记录审理意见,并登记造册,案件核审人员失误造成不当核审意见的。
3、办案失误风险:暂扣及罚没物品不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的型号数量等登记不祥,可能导致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数量型号出现差错等不良后果。
4、行政乱作为风险:超出职责监管范围乱监管,无法定依据乱处罚,导致行政复议被撤销,行政诉讼败诉。
5、玩忽职守不作为风险: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等不上报,不登记,对发现的违法隐患查处不及时,以致造成重大的损失或影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登记,未及时留存文书档案,以及发现的安全隐患不及时给予制止,不及时上报,函告相关单位。
6、野蛮执法的风险:粗暴管理、野蛮执法、耍威风、搞特权、刁难群众等执法扰民行为。
(二)主观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的风险
1、不遵守办案纪律风险:在查办案件前,对发现的案件线索不核查,有案不立;在查办案件过程中,不遵守办案纪律,向当事人泄漏案情,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收受当事人的好处;在行政处罚中为谋取私利,贪赃枉法,甘当“保护伞”等情形。
2、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风险:根据领导或个人意愿、好恶进行裁量,甚至以人情、物质作为自由裁定的交易砝码,致使案件的处罚出现的畸轻畸重现象。
3、截留私分罚没物品风险:将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截留私分,变相私分。
4、办假案风险:为了某种利益,利用捏造证据的手段办假案,人为将大案分拆成若干小案。
5、不移送风险:收受当事人的好处,对应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不予移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6、内部说情风干扰的风险: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办案,导致案件无法独立处理,其中容易出现收受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等问题。
(三)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风险
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执法办案的风险:地方政府为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指令”往往导致案件“缩水”,如果按其指令执法,会造成廉政方面和法律方面的风险,不按其指令执法有可能造成“政治风险”。
2、执法办案与依法执收执罚的风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经费仍无法保障,客观上必然导致有些工商部门的执法办案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出现执法争利、执法损民、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等执法办案与经济利益挂钩的行为等问题发生。
3、职责不清的风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各地、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有的工作要求工商部门唱好主角,有的工作需要工商部门当好配角。但现实监管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应该由政府或者其他部门组织牵头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却把工商部门推到了执法办案的最前沿,工商部门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中蕴涵了巨大的执法办案风险。
4、外部说情风干扰的风险: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办案,其 中的执法风险却要执法办案人员承担。
(四)意外风险
1、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风险:当某种违法行为在一地形成了习惯,再去就该行为进行执法,就得预防群体事件的发生了。
2、暴力抗拒执法,危及工商干部人身安全风险:如采取威胁、谩骂、围攻、殴打执法人员或者冲击办公场所等方式干扰、阻碍行政执法,这种暴力抗拒执法,直接危及工商执法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被诬告、陷害的风险:违法当事人对工商执法人员的正当执法不满,当面不说,事后乱说,捏造事实,采取向有关部门或媒体、网络等举报、申诉、投诉、目击或者自述经历等形式,诬告、陷害执法办案人员。
二、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执法办案工作,风险无处不在,但只要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有正确的方式方法,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办案纪律,有领导的爱护和支持,有防范意外风险的预案,工商执法干部在执法办案中,只要能克服侥幸心理和执法恐慌症,从自己做起,警钟常鸣,尽职尽责,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办事,就一定能把执法责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采取措施,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1、认清形势,提高执法办案人员思想认识。首先,认清形势,提高对办案质量的认识,是提高办案水平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们不重视办案质量,不注重基础工程,就会冒行政败诉的风险。其次,认清形势,提高对办案质量的认识,是 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依法办案的迫切需要。其三,认清形势,提高对办案质量的认识,是解决当前执法办案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2、强化培训,提高执法办案人员综合素质。执法办案人员是行政法律规范的最终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办案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必须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法律素质。一要加强教育。使行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促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程序执法、规范执法、为民执法。二是强化培训。培训应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明显。使其熟悉法律知识,提高其业务技能。三是要严格用人制度。所有执法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执法。四是实行激励措施。对于那些素质低下、违纪违规的执法者坚决清除,对素质高、业务精的执法者给予奖励或晋升机会。
3、规范办案程序,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一是建立执法办案全程网上监控制度。利用全市案件网络平台,实现案件市局、县局、工商所三级网上流程监管。所有一般案件必须从案源申报、立案、调查终结到核审、审批、下达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全程网上操作,实现网上全程监控。二是建立办案、核审、督查分离制度。实行案件主办人制,案件主办人只办案不决定案件处罚额度;处罚额度由办案单位相关人员集体决定,重大案件必须报县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法规科负责对案件进行核审,对新领域案件和重大案件必须报局领导集体核审;监察科负责定期对办案单位及人员廉洁办案情况进行督查,并在系统内定期通报。(二)加强廉政教育,提高防腐能力
1、常抓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一是经常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紧紧围绕“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要求,突出抓好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增强公仆意识,切实树立起团结务实、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二是开展工商文化建设教育活动。开展以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继续巩固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加大投入,利用各种形式,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工商工作的宣传教育总体框架内,培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价值观的工商廉政文化。三是举办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电教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提高干部职工自觉廉洁从政的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案件的监督。一是健全执法责任公示制度。在县局红盾信息网站和单位公示栏上公示本局执法人员照片、姓名、执法证号;工作职责、管辖范围;行政处罚权限、处罚依据、处罚程序;举报电话;公示执法单位、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和工作纪律。二是建立案件回访、评议制度。回访和评议结果在本局公示,对反映有违规问题的案件进行复查,该追究的追究,该纠正的纠正。同时,通过信访举报、行风评议、行政投诉、群众反映、人大、政协及纠风办等渠道广泛收集廉政风险信息,查找可能涉及廉政风险的风险环节、风险岗位和风险人员,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三是建立重点案件通报制度。对政府交办和群众关注的重点案件,在案件事实调查清楚后,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或通过辖区媒体向群众通报,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建立过错 责任追究制度。办理的案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办案的相关人员要对案件的质量承担责任,对案件质量有问题,对故意或有重大过失的人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定期调研,积极预防。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廉政风险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做到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行为的风险点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1、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要凸现服务发展这个主旋律,赢得政府支持,积极把握好时机,为工商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程度决定了我们工作环境的好坏,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最终成效。工商部门要在服务市场主体,培育商标品牌,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地方经济竞争能力上做好、做足文章。要立足服务,要了解群众想我们做什么,不想我们做什么,凡群众不想我们做的事,我们要克制自己,千万不去作为,群众想我们做的事,我们就要有所作为,我们要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我们工商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感到这个社会没有工商部门不行,少了也不行。
2、重视同内外环境的沟通和协调。沟通和协调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沟通和协调工作做好了,能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一是做好工商部门的大宣传工作。通过我们的宣传能让社会知晓工商部门的工作,从而减少基层执法办案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关爱。凡重大、重要案件的查处,坚持事先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 持。如果自身职能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发生冲突,要做好解释,必要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三是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当我们的执法活动和其他部门严重交叉重叠时,必要时应提请政府决断,减少我们的执法风险。在市场监管执法中,我们既要做到到位不缺位,有位必有为;又要加强协作,积极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做到不推诿扯皮,不敷衍塞责,努力形成整治合力,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整体功能,共同推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工商部门的经费保障支持。五是正确对待和处理说情风。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风,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既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又要做好沟通、协调、说服工作。
(四)认真分析研判,搞好全程应对
1、做好预防意外事件的预案。一是做好预防群体事件发生的预案。二是做好暴力抗拒执法的预案。三是充分做好执法前的准备工作。四是要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文明,讲究策略,不要激化矛盾。五是多请求政府和公安部门的支持。
2、支持、关爱执法办案人员。执法办案人员身处执法第一线,常常受到各种威胁、谩骂、甚至围攻、殴打,也会受到莫名的诬陷,正是因为如此,领导更要支持、关爱执法办案人员。一是从生活上关爱他们。二是从工作上支持他们。三是适当的待遇倾斜。四是及时处理他们的被诬陷事实,根据是非曲直分别情况进行处理,保护好他们的执法办案积极性。五是正确面对媒体、网络等的批评、建议,及时予以澄清。
第三篇:浅谈基层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及防范
浅谈基层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及防范(邵武市工商局,南平354000)
内容摘要:食品安全监管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部门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热点问题,引发了对工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的深刻思考。本文试从基层工商部门工作实际出发,浅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及防范。
关键词:工商 食品安全 监管 风险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法律和政府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道关键屏障,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责任重大。明确监管责任,找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措施,切实履行监管职能,是基层工商部门促进职能到位,开展执法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基层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风险
(1)食品流通许可风险。在食品流通许可受理过程中,存在没有严格按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存在渎职风险。在许可证发放过程中,实地核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渎职风险普遍存在。在食品流通许可的咨询、受理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日期和程序办理相关许可事项,以及文书制作不规范等情况,一方面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另
一方面也使得许可过程出现瑕疵,导致履职风险。
(2)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但是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数量多,情况复杂,食品流通又是食品从工厂、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环节的中间链条,流通环节和生产、餐饮、种养殖等环节仍存在界限界定不清的问题,在监管上与其他执法机构经常发生职能重叠,执法范围模糊不清的问题,有时还出现在某些领域的多头监管,从而出现步调不一致、监管不力的情况,工商部门有行政不作为之嫌。比如现制现售小作坊和食品小摊贩的监管问题。
(3)食品安全执法风险。包括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因为对《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学习不透彻,不精通,造成实际工作中法条适用不准确的情况;食品案件查办的热情不高,使得一些违法违规的食品经营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带来后患;行政执法中的不廉洁行为、滥用自由裁量权,损害了法律权威,给单位和个人带来风险;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或是行政处罚程序不当而带来败诉的风险。
(4)食品抽样检验风险。一方面是越权抽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工商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然而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复杂性与动态性,界定抽样检验对象是否属于流通环节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抽样检验程序风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中规定,“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所抽检食品的进货查验情况;应当要求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取样,并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若没有很好履行这些程序性的义务,则面临着行政行为有重大瑕疵的风险。
二、基层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商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增强责任理念意识,有效控制职能风险。该主管的事要认真履行主管职责,该牵头的事要义不容辞地发挥牵头作用,该配合的要积极予以配合。其次,细化岗位职责,全面排查岗位责任风险。针对食品流通许可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将岗位风险点的防范工作贯彻于始终。第三,要增强协调沟通意识,尽力化解职能风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依靠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监管任务,是一个职能明晰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担风险的过程。第四,建立“五分钟廉政课”教育制度,在工商所的每周例会上推行,勤敲廉政钟,打好预防针,以此来警示全体干部职工加强廉洁自律,防范风险。
(2)强化学习培训,夯实基层工商监管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监管技能,组织专业学习培训:一是积极引导增强责任风险意识,提高工商监管执法人员的履职风险识别能力,学习开展好对工商监管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今年4至7月份,省局部署开展了为期十期的全省工商系统工商
所监管执法业务全员培训,邵武市工商局积极响应,组织基层工商所干部认真学习,大大提高了监管能力和风险意识,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中真正依法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二是通过完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技术、食品类商品信息识别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广大食品监管人员的能力和信心,提高监管、执法的效能,有效地化解监管风险。开展定期不定期教育、培训是切实提升工商监管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强化监管执法人员风险意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3)坚持“痕迹管理”,促进监管、记录一体化。为进一步规范流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好地落实监管巡查任务,防范监管风险,有效手段之一是推行食品安全痕迹化管理。今年来,邵武市工商局在全市2400余户食品经营户中全面实行了“巡查留痕迹制度”:一是制订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登记簿。监管登记簿内容应涉及经营户的基本情况、经营食品品种、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品种、检查结果等内容,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每一次巡查,食品安全监管员必须按巡查表要求逐项检查,并填写处理结果,监管对象要核对签字确认。二是确定食品安全痕迹化管理的关键部位。集中清理规范经营主体资格,重点检查农村集镇、学校周边和城乡结合部,对无证无照和制假售假的食杂店、小摊点,坚决予以取缔;其次,对食品经营户进货验收进行专项检查,要求经营户建立健全购销台帐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一旦发现经营户未履行相关规章制度,执法人员一方面会在食品安全监
管登记簿上详细记录,另一方面则会下发整改通知书。三是利用好现有系统实行“痕迹监管”,今年来,我局通过POS机巡查个体工商户、企业844次,巡查商品9046个;上传各类数据票据413份、上传台帐1645条,并要求经营户对POS机巡查记录进行备份。“巡查留痕迹制度”既促进了干部履职到位,又有效规避了执法风险,防范了只巡不查,只查不纠的现象。
(4)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依法行政。工商所应当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切实把监管责任落实到岗、责任到人,推行网格化监管,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实现全方位监管。一方面,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经营者,应当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发现不符合食品经营要求情形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不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相关许可。今年来,邵武市工商局开展包括“地沟油”、“明胶及明胶食品”、“松香脱毛”、“食品添加剂”等在内的专项整治30余次,办结食品安全案件64件,有效地避免了履职“缺位”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监管执法中正确应用法律程序,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监管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同类案件要统一处罚标准,尽量做到罚责相当,杜绝行政处罚“畸轻畸重”现象,从而避免出现履职“错位”;坚持“法无授权即禁止”理念,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有效履行法定授权职能,真正做到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5)规范食品检测程序和方法,提高食品检测效率。工商所在日常监管中可以采用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消费者申诉举报多的食品进行初
步筛选。对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将食品样本送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重视食品抽检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统筹食品申诉投诉举报信息、专项整治工作、媒体舆论关注焦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进行抽检。2012年1至8月份,我局共开展快速检测食品次数1109次、检测品种22个,送样抽检3个批次,有效地防止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增添先进的食品检测仪进行抽检,食品集中地设立快速检测室接受群众送检,配备流动检测车进行巡检,同时引进食品专业对口人才,从人员和设备上加以保障,确保食品质量监测的准确、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巴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足与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0(33)
[2]曾玉林.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
[3] 周清杰.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北京模式[J].工商行政管理.2009(23)
第四篇: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防控 对策 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 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已成为现有监管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尚不成熟、部门间职能不清等方面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领域与灰色地带。如处理不当,既有可能影响金融创新,也有可能
带来监管套利,影响金融秩序稳定。
(三)技术漏洞和信用缺失风险。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首先,互联网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由于互联网传输故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互联网金融交易面临网络瘫痪的技术风险。二是互联网相关技术障碍问题。既有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风险,也有互联网技术支持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客户身份认定问题。客户在身份认定上采取非实名制,且缺少对于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二是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虚拟化程度高,真实性不易考察验证。三是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增加反洗钱的难度。
(四)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般市场风险的同时还具有特殊市场风险。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账户是短期的、甚至即时的,而其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却是较长时期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严重错配。二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投资到房地产、私募基金等具有相对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一旦遇到投资者大量同时撤资,管理方很难提供即时流动性。三是信用风险。由于P2P 等网上借贷机构缺乏信用担保、违约处置和资本金约束等信用担保要素,风
险防控机制和措施缺失,一旦发生违约等情况,风险也较大。
(五)互联网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冲击,加剧银行间竞相抬升利率,并改变负债结构。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中,银行业面临存款被分流、利差空间被压缩的风险。一些银行开始竞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以及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夺客户资金。同时,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金融产品分流后,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和同业存款增加,导致银行负债结构改变。此外,互联网金融创新对货币市场也有负面影响。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是互联网金融蕴含的风险较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主体多,既包括工信部、公安部等,也包括一行三会等。
(一)网上银行。
2005年11月,在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历程、借鉴国际电子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与变更、风险管理、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业务外包管理、跨境业务活动管理、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细则。此外,为了推动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银监会还发
布了《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07年,银监会引发《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积极防范针对网上银行的不法活动,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权益。
(二)网上证券。
2012年5月18日证监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在证
券委托方面,2000年3月,证监会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证券网上委托的业务规范、技术规范、信息披露、资格申请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网上委托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4月,证监会依据此办法制定《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
(三)网上保险。
2011年4月,为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防范网络保险欺诈风险,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监会起草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针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的资质条件、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年9月,保监会印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互联网销售保险的准入门槛、经营规则以
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网络支付。
2005年10月,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明确将电子支付业务纳入监管范畴。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办法和细则向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对应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起网络支付监管体系。
(五)网络借贷。
目前,在国内成立一家经营性网络借贷平台一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获得由工商行政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第二,向通信管理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范围,并办理相应的经营性网站备案,这一过程并不需
要金融监管部门的介入。而且,我国尚未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借贷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2011年8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P2P 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2013年1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旨在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促进民间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金融搜索
金融搜索作为金融产品的搜索比价平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货比三家”的需求。由于金融搜索平台只是充当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自身并不参与金融产品供求双方的交易环节,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管。
(七)网络金融超市
网络金融超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如2012年12月,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但是在具体管理措
施方面,现行监管政策仍留有空白。
四、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的建议
(一)全面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
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应鼓励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和方式。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了一定风险,部分原因是监管措施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同时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规范,并通过设计相应制度和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互联网金融过度发展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体系。
1.要防范法律制度风险。应构建多层次互联网相关法律监管体系,既要修补现有法律法规漏洞,又要根据新变化制定专门规范规则,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政策变动随意性,并强化对监管者和监管措施的硬约束。
2.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框架,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共同提高监管效率。一是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确保提高银行、证券、保险、工信等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既要避免业务过多交叉,又要避免出现真空领域或灰色地带。二是采取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并重的模式,既重视机构监管,也重视业务监管。三是处理好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监管部门履行他律性监管,行业协会要形成自律。四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并进行稳健合规经营。
3.采取适度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是放宽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明确业务范围,通过设定特定交易条件强化监管来保证交易安全。探索国内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同时,从资本充足金、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合理确定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二是对业务规模较小、处于成长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合规性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加以引导。
(三)完善配套措施,营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应通过制度创新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
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并加强投资者与管理方相互监督、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税收征管,互联网金融交易符合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应按规定纳税,研究完善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征管方式。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相关国家和国际机
构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上的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完善监管框架、提高监管能力。
第五篇: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防控
对策
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已成为现有监管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尚不成熟、部门间职能不清等方面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领域与灰色地带。如处理不当,既有可能影响金融创新,也有可能带来监管套利,影响金融秩序稳定。
(三)技术漏洞和信用缺失风险。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首先,互联网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由于互联网传输故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互联网金融交易面临网络瘫痪的技术风险。二是互联网相关技术障碍问题。既有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风险,也有互联网技术支持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客户身份认定问题。客户在身份认定上采取非实名制,且缺少对于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二是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虚拟化程度高,真实性不易考察验证。三是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增加反洗钱的难度。
(四)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般市场风险的同时还具有特殊市场风险。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账户是短期的、甚至即时的,而其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却是较长时期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严重错配。二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投资到房地产、私募基金等具有相对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一旦遇到投资者大量同时撤资,管理方很难提供即时流动性。三是信用风险。由于P2P等网上借贷机构缺乏信用担保、违约处置和资本金约束等信用担保要素,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缺失,一旦发生违约等情况,风险也较大。
(五)互联网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冲击,加剧银行间竞相抬升利率,并改变负债结构。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中,银行业面临存款被分流、利差空间被压缩的风险。一些银行开始竞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以及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夺客户资金。同时,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金融产品分流后,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和同业存款增加,导致银行负债结构改变。此外,互联网金融创新对货币市场也有负面影响。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是互联网金融蕴含的风险较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主体多,既包括工信部、公安部等,也包括一行三会等。
(一)网上银行。
2005年11月,在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历程、借鉴国际电子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与变更、风险管理、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业务外包管理、跨境业务活动管理、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细则。此外,为了推动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银监会还发布了《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07年,银监会引发《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积极防范针对网上银行的不法活动,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权益。
(二)网上证券。
2012年5月18日证监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在证券委托方面,2000年3月,证监会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证券网上委托的业务规范、技术规范、信息披露、资格申请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网上委托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4月,证监会依据此办法制定《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
(三)网上保险。
2011年4月,为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防范网络保险欺诈风险,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监会起草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针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的资质条件、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年9月,保监会印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互联网销售保险的准入门槛、经营规则以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网络支付。
2005年10月,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明确将电子支付业务纳入监管范畴。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办法和细则向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对应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起网络支付监管体系。
(五)网络借贷。
目前,在国内成立一家经营性网络借贷平台一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获得由工商行政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第二,向通信管理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范围,并办理相应的经营性网站备案,这一过程并不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介入。而且,我国尚未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借贷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2011年8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2013年1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旨在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促进民间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金融搜索
金融搜索作为金融产品的搜索比价平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货比三家”的需求。由于金融搜索平台只是充当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自身并不参与金融产品供求双方的交易环节,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管。
(七)网络金融超市
网络金融超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如2012年12月,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但是在具体管理措施方面,现行监管政策仍留有空白。
四、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的建议
(一)全面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
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应鼓励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和方式。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了一定风险,部分原因是监管措施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同时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规范,并通过设计相应制度和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互联网金融过度发展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体系。1.要防范法律制度风险。应构建多层次互联网相关法律监管体系,既要修补现有法律法规漏洞,又要根据新变化制定专门规范规则,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政策变动随意性,并强化对监管者和监管措施的硬约束。
2.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框架,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共同提高监管效率。一是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确保提高银行、证券、保险、工信等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既要避免业务过多交叉,又要避免出现真空领域或灰色地带。二是采取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并重的模式,既重视机构监管,也重视业务监管。三是处理好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监管部门履行他律性监管,行业协会要形成自律。四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并进行稳健合规经营。
3.采取适度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是放宽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明确业务范围,通过设定特定交易条件强化监管来保证交易安全。探索国内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同时,从资本充足金、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合理确定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二是对业务规模较小、处于成长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合规性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加以引导。
(三)完善配套措施,营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应通过制度创新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并加强投资者与管理方相互监督、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税收征管,互联网金融交易符合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应按规定纳税,研究完善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征管方式。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上的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完善监管框架、提高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