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口市姓氏人口普查核查结果的报告
周口市姓氏人口普查核查结果的报告
为配合举办第一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于2004年8-9月对我市姓氏人口状况进行普查,基本澄清了我市的姓氏人口状况,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情况复杂,时间紧迫,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事后我们发现普查结果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些统计人员不够认真,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办,漏登了一些姓氏。二是计生台账上误写姓氏较多。三是受几次文字改革的影响胡乱简化姓氏字。为此,我们于今年上半年开展了对普查结果的复核工作,采取解剖麻雀、典型引路与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办法,终于第二届姓氏文化节前完成了复核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周口姓氏人口概况
据统计,2006年6月底全市共有1084姓,10691620人。其中,1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个(王姓、张姓),215509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0.16%;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8个,6300277人,各占全市总姓氏和总人口的1.7%和58.93%。这18个姓氏依次为:王、张、李、刘、赵、陈、杨、郭、孙、朱、马、周、高、徐、韩、吴、梁、胡;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23个,9931642人,各占全市总姓氏和总人口的11.35%和92.89%;百人以下的姓氏647个,8150人,各占全市总姓氏和总人口数的56.69%和0.08%;10人以下的姓氏441个,1348人,各占全市总姓氏和总人口的40.68%和0.01%;单人姓的有186个,占全市总姓氏数的17.16%。在1084个姓氏中,单字姓氏1069个;2字姓14个,依次为:欧阳7578人,完颜5602人,皇甫4127人,轩辕747人,门东190人,呼延88人,上官36人,诸葛22人,司马11人,娜米2人,赫连、宁成、娜格、尉迟、游子各1人;4字姓1个,奴恩吉雅1人。
周口大姓及分布情况
1、周口的三大姓为王、张、李。人口分别是1124902人、1030191人、971735人。这三姓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9.25%。
从这三大姓人数看,王姓人数超过10万的县市区有8个:依次为太康县176968人、沈丘县154517人、郸城县 140069人、商水县117404人、项城市114077人、淮阳县106237人、鹿邑县107952人、西华县101882人。
张姓1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7个,依次为:太康县165080人、淮阳县133973人、郸城县134026人、项城市131960人、鹿邑县111129人,西华县101882人、沈丘县103348人。
李姓1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依次为:太康县168505人、沈丘县155626人、淮阳县104222人,鹿邑县接近10万人。
2、县市区万人以上姓氏:
川汇区9个:王 李 张 刘 赵 陈 苑 杨 孙
项城市28个:张 王 李 刘 赵 田 马 高 阎 杨 郭 韩 陈 朱 吴 孙 崔 董 夏 周 曹 袁 黄 师 冯 于 傅 樊
商水县28个:王 张 李 刘 郭 阎 赵 陈 梁 朱 杨 许 胡 周 雷徐 苑 苏 党 袁 马 孙 耿 魏 高 韩 黄 贾
沈丘县23个:李 王 张 刘 赵 陈 孙 冯 韩 郭 杨 周 高 范 崔 徐 马 董 胡 吴 卢 郑 程
郸城县25个:王 张 刘 李 赵 陈 郭 朱 于 周 徐 孙 侯 丁 钱 梁 胡 罗 谢 黄 曹 吴 鲁 郑 崔
鹿邑县23个:张 王 李 刘 赵 杨 陈 孙 朱 丁 阎 郭 梁 马 任 周 薛 谢 崔 田 罗 郑 宋
太康县22个:王 李 张 刘 杨 赵 陈 郭 郑 程 孙 吴 马 徐 周 朱 许 高 韩 谢 宋 冯
淮阳县29个:张 王 李 刘 陈 杨 朱 赵 徐 孙 郭 郑 马 黄 雷 宋 牛 于 梁 贾 高 吴 常 曹 胡 许 周 韩 段
西华县17个:王 李 张 刘 赵 杨 高 马 陈 朱 宋 郭 胡 何 金 袁 徐
扶沟县13个:李 王 张 刘 赵 杨 陈 郭 何 宋 高 周 杜
郸城县29个:王 张 刘 李 赵 于 郭 朱 周 徐 陈 高 孙 侯
胡 钱 丁 罗 谢 黄 曹 吴 鲁 郑 崔 马 韩 何
起源或发祥于周口的姓氏
周口市是华夏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经初步统计,起源于周口以及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这些姓氏的来源大致可分为5大类:
一是与伏羲氏有关的姓氏。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死后亦葬于淮阳。因风而生,故为风姓。伏羲之后分衍出伏、羲、牺、庖、包、泡、宓、戏、洑、伏牺等姓,至于由伏羲支裔部族分化出来的姓氏就更多了。按何光岳先生所考,在中华古今姓氏中,与伏羲有关的姓氏有:华胥氏、风胡氏、偑氏、沨氏、颛臾氏、颛氏、臾氏、昊氏、昊英氏、皡氏、呙氏、娲氏、汝氏、女氏、宿氏、缩氏、柏氏、柏侯氏、柏常氏、伯常氏、柏高氏、柏成氏、伯成氏、郝氏、郝骨氏、省氏、有巢氏、密须氏、须句氏、须氏、须卜氏、东方氏、东氏、东蒙氏、中央氏、中黄氏、毋氏、毋将氏、毋车氏、无怀氏、无戈氏、无氏、陈丰(峰)氏、袐氏、秘氏、馝邦氏、馝邗氏、馝刊氏、娥陵氏、尊卢氏、尊氏、罇氏、蹇氏、骞氏、謇氏、沅氏、希氏、潜龙氏、朱襄氏、赫胥氏、赫氏等。
二是直接起源于周口的姓氏。如当代中国第一大姓李姓,人口近亿,其始祖地是鹿邑县,今鹿邑太清宫镇即老子(李耳)故里。李耳别字老聃,相传他的后裔还有聃姓。还有出自古国名或邑名的姓氏。古时候,在今周口境域的小诸侯国有项国(故城在沈丘)、厉国(又作赖,在鹿邑)、长国(长姓、张姓祖先,在鹿邑)顿国(北顿在商水,南顿在项城)、戈国(故城在太康)、古国(故城在鹿邑)、养国(故城在沈丘)以及宛、虞(均在淮阳)等。他们虽为区区小国,但后裔均以国名为姓氏,历经2000余年血脉相继,传承至今,成为中华姓氏的重要成员。
三是来源于周代陈国之姓。周武王灭商后,封舜帝后裔妫满于宛丘建立陈国,是周王朝在东方的重要诸侯国。陈国传20君,历567年,于公元前479年被楚国所灭。陈国灭亡后,其公族为纪念故国,纷纷以国名为氏,就是陈姓。现在,陈姓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五大姓,人口达七千万,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陈姓人口较为集中,为第一大姓,影响巨大。历史上由陈国衍生出来的姓氏甚多,除了由陈国开国君主胡公满直接传承下来的妫、胡、满、陈四姓外,又有夏、田、孔、敬、庆、原、袁、爰、辕、溒、榬、援、盎、仪、招、针、箴、恩、石、子石、献、子献、雠、来、宗、懿、舀、沮、子沮、子舆、子寤、鞅、子鞅、枋、子枋、穆、子穆、芒、子芒、禽、子禽、子梧、子尚、廪丘、颛孙、原仲、公良、斗门、偃师、司城、司徒、子仲、子宋、子夏、少西、胡非、沈陈等,共61姓。这些姓氏中,虽然有些(复姓)现代已不再使用,或者已经改变成其他姓氏,但他们在历史上都曾有名人涌现,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四是出自战国齐国(田齐)的姓氏。战国时期的田齐政权为陈国公子完的后裔所建。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为避难出奔齐国(姜姓),改称田氏。他的子孙后代事齐为臣,逐渐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后来田氏执掌了齐国朝政,取代姜齐建立了田齐政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田齐王族分衍出许多姓氏,主要有王、孙、薛、姚、陆、文、车、法、穰、咸、尝、靖、单、赐、威、威王、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庹、占、子占、與、子與、与、於陵、司马、五王、胡母、胡仰、母、纥干等38姓。这些姓氏的起源地虽然不在今天的周口地区,但都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与陈氏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溯其根源,他们均为舜帝后裔,统出自陈胡公之后。
五是以郡望名著于天下并发祥于周口的姓氏。郡,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建置名称。秦汉时废除了周朝的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每郡统辖几个到十几个县,作为一个大行政区,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吏管辖。郡望,是指历史上聚居于某郡的豪门大族,这些家族世代有人做官,社会地位显赫,在地方上为人们所敬重和仰望,因称郡望,又称“郡姓”、“郡号”或“堂号”。在我国,绝大多数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郡号、堂号,这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今,郡号也是各姓氏族源或祖根的标记。周口地区古时主要为陈郡所在地,部分县地曾属汝南郡管辖,历史上有许多姓氏望族发祥于此,较著名的如阳夏(太康)谢氏,汝南(商水)袁氏,长平(西华)殷氏、宛丘(淮阳)符氏等。这些姓氏有些虽然不直接发源于周口地区,但其家族世代聚居于此,衍为豪门望族,并且都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周口也因此成为这些姓氏子孙寻根谒祖的圣地。
综上可知,起源于周口地区的姓氏甚多,其中一些姓氏现在已成为中华著姓,如李、王、陈、胡、田、孙、姚、夏、陆、袁、谢、薛、文等姓,均位列于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100大姓之中,人口总数约有4亿左右。这些姓族在长达200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他们不仅创造出本姓族辉煌的家族文化,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他们的子孙散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正在为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奉献着才能和智慧。
周口姓氏特点
一、姓氏众多。周口有1084姓,约占全国3000个常用姓氏的36.14%。
二、两头凸现。一是大姓人口比较集中。前3姓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前123个姓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93%。二是百人以下的小姓占大头,达647姓,约占周口姓氏总数的60%,而人口只占0.08%。这部分姓氏大多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入嫁到我市的单身妇女,说明20多年改革开放对人口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作用。据在商水县的调查,该县即有回、白、土、苗、藏、满、傣、侗、彝、朝鲜等10个少数民族,除回族超1000人外,其它民族均不足10人。
三、姓氏观念淡化。其表现是:
一、随意简写现象普遍。有些姓笔画多,该姓不少人在书写自己的名字时,图省事,用笔画少的同音字代替自己的姓氏。如:傅、符写成付,樊写成凡,戴写成代,窦写成豆等等。二是新造姓氏较多。有些姓连姓氏词典上也找不到。
第二篇:联网核查结果证明(精选)
附件1
联网核查结果证明
一、提交核查的公民身份信息
姓名:;公民身份号码:。
二、联网核查结果
(一)公民身份号码与姓名一致,与反馈照片核对:
1.相符;2.不符;3.未反馈照片。
(二)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
(三)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
核查机构(业务公章)
年月日
公安机关核实回执
一、提交核查的公民身份信息
姓名:; 公民身份号码:。
二、核实结果
姓名:; 公民身份号码:。证件照片:; 户籍管理机关:。备注:。
核实机构(业务公章)
年月日
第三篇:周口市党代会报告
科学发展 务实重干 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8月28日)
毛 超 峰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我市积极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务实重干,加快追赶步伐,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加快周口追赶步伐,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是省委的要求,是发展的必然,是周口千万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庄严使命。
一、市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追赶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加快“三大转变”,推进“两大建设”,圆满完成了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追赶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228.3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12930元,年均增长11.5%,实现经济总量超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双突破。财政收支大幅增加,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3亿元,增加1.9倍,年均增长23.5%,一般预算支出接近200亿元,税收和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到70.2%。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3.9亿元,增加1.6倍,年均增长21.3%;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翻一番;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3.9%。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县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在2亿元以上,其中4个县市突破3亿元。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32.5亿元,年均增长29.7%。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1%,比“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区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1万人,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贾鲁河桥、大庆路桥、周口大道、周口公园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小街小巷全部硬化亮化;建成八一路110千伏中心变电站、110千伏东郊变电站、220千伏谷庄变电站,实现双环网供电,供电可靠性得到提升;累计发展天然气用户3.5万户,普及率达到45%;改造低压供水区28处,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净增1.0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1公里;完成涡河航运开发一期工程;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6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09元,均增加近1倍,年均增长14%以上。1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逐年增长,连续三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50%。五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完成投资7.5亿元,累计解决162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5%和23%;完成中心城区“一建五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班额”问题;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建成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市中医院病房楼、市疾控中心、市血液中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84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达96.6%。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土地资源有效保护,新增耕地12399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涌现了杨正超、李灵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形成了“周口英模群体”。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馆、市科技馆等文化项目建成投用,填补了我市历史空白。“周末一元剧场”获全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中宣部在全国推广;新编历史剧《老子》荣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太昊陵公祭大典、越调、官会响锣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淮阳县成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周口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翻一番。外部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弘扬了团结向上的新风正气,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打造了开放开明的发展环境,塑造了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周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政府机构、医疗卫生、财税金融、农村综合改革等积极稳妥推进。创新投融资机制,成立市政府综合投资公司、市财政信用投资担保公司等五大公司;县市区全部建成投融资平台,在全省率先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把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市城市信用社成功组建为周口银行,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建设、移交方式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五年累计新批外资企业73家,大用集团、五得利集团、雨润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周口,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亿美元,年均增长21.8%;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6.9亿美元,年均增长25.5%。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西华凯鸿、扶沟宝昌等19家制鞋企业。我市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市”,被命名为“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
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民主法制日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坚持和加强,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取得新成效。平安周口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得到全面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省农村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依法治市有序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军民共建深入开展,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全市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民主团结的生动局面,凝聚了追赶跨越的强大合力。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领导方式进一步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探索创新“量化比选”办法选拔干部,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精心组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大力倡导“三少三多”、2 “五要五不要”、“七坚持七反对”等,积极开展“三走进三走遍”活动,全市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愿干肯干、会干能干、干成干好的良好风气,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思想作风基础。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大变化、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周口形象改善、人气提升的五年,是周口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正确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周部队、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周口二届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周口经济社会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遵循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急、不能慢、不能乱、不来回变,持续不断地创造积累;必须坚持统筹推进,按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党的建设核心、把握和谐稳定重心、紧贴民心的工作布局,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不偏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靠改革完善机制,靠创新破难解缚,靠开明聚集人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尽心竭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必须坚持扭住作风建设不放松,抓深入、抓具体、抓落实,务实重干、求实求效,营造心无旁骛抓发展、心齐风正不折腾的浓厚氛围;必须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各项建设统筹安排、统一部署,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为追赶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五年的实践,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低,尤其是人均财力低,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3;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层次低、链条短,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心城市实力较弱、发展缓慢;“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高,历史欠账较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工作理念还不能适应转变领导方式的需要,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总体上,我市仍然是一个综合竞争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需要加快追赶跨越的欠发达地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第四篇:核查报告
鄂伦春自治旗XXXX部门
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情况报告
根据〘呼伦贝尔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呼机编发〔2014〕2号)、〘鄂伦春自治旗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鄂伦春自治旗深入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机编发〔2014〕4号)精神,我单位组织实施了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和人员编制具体情况
(一)批准机构和实际设置情况:
1.批准机构情况:行政机构
中:全额拨款家;差额拨款家;经费自理家);
派出机构家(其中:垂管派出机构家;政法类派出机构家;政法类直属机构家;政法类专门机构
家);开发区管理机构家;街道、乡镇家。
2.实际设置情况:行政机构
中:全额拨款家;差额拨款家;经费自理家);
派出机构家(其中:垂管派出机构家;政法类派出机构家;政法类直属机构家;政法类专门机构
家);开发区管理机构家;街道、乡镇家。
(二)核定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
1.核定编制情况;行政编制名(其中:政法专项编制
名);事业编制名(其中:全额拨款名;差额拨款名;经费自理名);工勤编制名;机关其他编制名。
2.实有人员情况:使用行政编制人员
用政法专项编制人员人);使用事业编制人员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差额拨款人;经费自理人);使用工勤编制人员人;使用机关其他编制人员人。
(三)领导职数核定和实际配备情况
1.领导职数核定情况:部门领导职数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名;其他领导职数名。(其中:县处级领导职数名;乡科级领导职数名,股级领导职数名)。
2.实际配备情况:部门领导人;部门其他领导机构领导职数人;其他领导职数人。(其中:县处级领导职数人;乡科级领导职数人,股级领导职数人)。
(四)非领导职数情况
1.核定非领导职数名;正副主
任科员名)。
2.实际配备非领导人员人(其中:正副调研员人;正
副主任科员人)。
(五)编外人员情况
编外人员数合计人。
二、核查组织实施情况:
1.整理机构编制审批文件
2.公示期间,共收到举报和反映行变更修改件,未办结,未办结原因是:。
三、核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机构的情况。
2.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机构设置形式的情况。
3.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加挂牌子的情况。
4.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机构名称的情况。
5.超编人;超职数配备部门领导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领导人。
6.“吃空饷”问题合计
7.除上述六类问题以外的其他问题。
(二)主要问题简要说明及处理情况
四、对上报核查信息的承诺
我单位上报的核查信息已经单位自查、联合审核、公示监督,并进行了汇总。我单位对录入和上报数据进行了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核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无虚报、瞒报的情况。如出现错填、漏填及不按照统一安排时间报送现象,影响今后一切涉及本人切身利益的不良后果由人员所属单位负责!
专此报告。
责任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经办人签字:
2014年月日
第五篇:联网核查结果证明
附件
1联网核查结果证明
一、提交核查的公民身份信息
姓名:公民身份号码:
二、联网核查结果
(一)公民身份号码与姓名一致,与反馈照片核对:
1.相符;2.不符;3.未反馈照片。
(二)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
(三)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
核查机构(业务公章)
年 月日
公安机关核实回执
一、提交核查的公民身份信息
姓名:公民身份号码:
二、核实结果
姓名:公民身份号码:
证件照片:户籍管理机关:
备注:
核实机构(业务公章)
年 月日
公民身份信息核实申请表
公民身份信息核实情况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