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县申报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工作方案
范县申报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全面促进县级党校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豫组【2009】21号)、《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豫组通【2011】6号)、《关于转发<濮阳市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濮办文【2009】31号)和《濮阳市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濮组【2011】13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7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王海鹰召集各县区委书记,专门就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7月13日市委办公室<领导参阅>第31期):今年下半年,范县县委党校必须参加申报第二批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市委副书记王海鹰指示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我县县级党校工作,推进申报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下半年我县县级党校一次通过市、省的评估验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党校姓党、特色立校、质量兴校、改革强校、从严治校;加强系统业务交流,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行教学业务“六统筹”;坚持以评促建,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县级党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县级党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范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以申报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为契机,努力实现县级党校改革发展的“六个新突破”,即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在改革办学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完善教学布局、创新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突破;汇集优秀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在实施人才强校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制度规范、实行科学管理,在落实从严治校上实现新突破;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在提供基础保障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理论武装、凝聚智慧力量,在服务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通过积极努力,使我县党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保证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申报评估验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委领导,统一工作部署,形成工作合力,推进评估标准落实。要成立范县申报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党校校长何文军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运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荣国、副县长张怀庆、副县长吴海芝为副组长,组织部、党校、财政局、人事局、编制办、国土局、住建局、教育局、职教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党校下设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姜耀初任办公室主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张进发任办公室副主任。确保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领导小组半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相关责任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听取一次领导小组工作汇报,遇有重大疑难问题,特别是校舍改造和设备用具配套资金问题要亲自过问。
(二)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要对照省定评估标准逐项查找我县存在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结时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搞好综合协调,指导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认真履职,主动配合;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找准位置,积极参与,把握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工作;县督查局要细化目标,列入督查事项,跟踪督查问责。
(三)完善资料,自我评估。
县委党校要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按照《河南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标准指标体系》的规定内容,逐项完善相关资料,组织实施校舍整合改造和设备用具配套,在此基础上,搞好自查评估,客观据实写出自评报告,填写表格,一旦达到合格标准,及时向县委提出申报请示。
第二篇: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汇报
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汇报
**县委党校成立于1956年。教学区地处风景如画的汀江河畔、县城中心,紧临如花似锦的江滨广场。现有校园面积11.11亩,其中,**教学区6.66亩、**教学楼2.84亩、城东生活区1.6亩。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建设全省一流党校为目标,以迎接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为契机,着力实施“四个
三”工程,党校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5月,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授予“党校建设发展综合奖”,排名居全市县(市、区)党校第一位;6月,被省委党校授予“先进基层党校”。2008年12月,被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授予“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组织奖”。2009年8月,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县委党校”;11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第十届(2006-2008)文明单位”。2010年6月,被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授予“2009考点分类考评先进单位”;7月,被县委表彰为“2007-2009县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1月,被县委授予2007—2010年“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先进单位;6月,被县直机关党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9月,被县委、县府授予2006—2010年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至2012年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3月,被县委、县府授予爱国拥军先进单位。2009年来有12人次获县级及县级以上单位表彰。
在此,谨让我代表县委、县府向长期指导、关心与支持我县党校工作的领导、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近年来**党校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汇报。
一、“认识、领导、班子”三个到位,凝心聚力建设一流党校
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党校,是县委提出的党校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强的长期性工程,要顺利实施这项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党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着力提升全县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解决好认识到位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帮助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好领导职责到位的问题;必须选好配强党校班子,发挥其火车头的作用,解决好班子建设到位的问题。近年来,县委、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长远的目光,高度重视党校工作,着力抓好“三到位”,凝心聚力建设一流党校。
1、提升党校姓党意识,营造建设一流党校的思想氛围
党校姓党意识的强弱,是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的最为重要的标准。近几年来,县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广大干群意识。
一是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高度,深化党校姓党意识。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培养理论骨干,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也是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就是党校的地位和应尽职责。”“一个坚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具有理论研究和创造活力,必须造就一批优秀的理论人才。党校在这方面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性质任务职能作用也进行明确科学定位:党校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党校是为立党、兴党、强党而建立而工作的,是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建立而工作的。**县委县府历来重视党校工作,县委坚持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大局,来审视党校工作,来规划建设党校。《党校工作条例》出台以来,认识更加深入、到位。县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胡总书记有关讲话和《党校工作条例》以及省市委贯彻《条例》意见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在全县开展学习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县上下的党校姓党意识,深化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强化党性意识,尊重办学规律,培育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十年树材,百年树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劳永逸。教育功效,更多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以潜移默化方式实现。同时,党校教育,是干部教育,其教育对象、需求、目的、要求等都存在许多特殊性,与一般国民教育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更多差异。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不管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党校姓党的原则绝不能变,忠诚于党的立场绝不能变。”他强调,抓住了这个原则也就抓住了党校的灵魂,同时也体现了党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区别。基于以上认识,县委、县府努力纠正和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情绪和认识偏差,克服包治百病,注重知识与技能培训而弱化党性锻炼的倾向;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党校性党原
则,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指导规划建设党校,抓好党校工作:办学方向上,以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为目的;在教学上,突出教“党”学“党”;在科研上,突出宣“党”研“党”;在管理上,突出修“党”炼“党”。
三是立足现实,谋划未来,以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为契机,加快全省一流县级党校建设。县
委提出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党校的目标,这既是重视党校工作,落实《党校工作条例》的体现,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要求,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十二五”的目标任务:要实现“二个突破、三个翻番、四个提升”的目标,努力打造国家生态县、文化强县、教育强县、平安和谐县、巩固提升全国优秀旅游县,力争进入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的任务。在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是决定性因素,建设一流县级党校,发挥党校主阵地熔炉作用,充分发挥其为县委、县府决策服务作用,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需要。为此,县委提出要以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面推进全省一流县级党校建设。
2、履行职责,强化领导,上下协调,构筑齐抓共建格局
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强化领导。党校是县委的重要部门;党校事业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强化对党校工作的领导,是县委的重要职责。我们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入手,使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委直接领导、县政府联系党校工作制度,明确县委每年要召开1次以上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党校工作;将党校工作列入县委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工作整体,进行统畴谋划、部署安排、展开督查。2009年以来,召开17次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会议),就干训工作、全省一流县级党校建设、新校建设、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等,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过问党校有关工作,经常深入党校调研,现场办公,谋划发展大计,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如县委赖继秋书记,帮助解决6个高讲职数问题,使**党校高讲职数居全市七县市前列。
建立并实行党政领导到校讲课、作报告制度,每个主体班均安排1人次以上领导,给学员讲课或作报告。县委赖继秋书记亲自到校给第1、2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学员讲课。2009年至2012年,到党校讲课、作报告的县领导达18人次。
二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强化协调。为推进县干部工作、全省一流县级党校建设和抓好迎接党校办学质量评估的工作,县先后成立了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新校征地建设领导小组、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组长、副组长由县党政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的部门、乡镇领导组成。明确各工作小组工作职责、任务,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重视,责任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乡镇积极主动支持、配合的齐抓共建格局。
3、严选配,重培养,着力建设一流的校委班子
领导班子是党校核心,领导班子建设是党校建设的关键。县委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环节,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基础,高度重视抓好党校班子建设。一是选好配强班子。按照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推动党校改革与发展能力的标准,选好配强党校领导班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党校第一校长,设校长1名、副校长2名,其中,以公开选拔方式提拔1名年轻、素质高的党员干部为副校长。2012年,县委调1名乡镇党委成员到党校任副科级干部,任命了8名校委,校委由原来的5名增至8名,大大增强了校委班子战斗力。
二是建立完善制度,使班子建设和校委会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9年以来,先后建立完善了《校委会议工作制度》、《校委会关于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工作制度》、《领导班子建设十条规定》、《廉洁自律规定》、《专家咨询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使班子建设和校委会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大大提高了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是重抓以“理论武装”和“道德教育”为主的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和督促党校班子开展有计划、成系统的学习活动,注重抓好“理论武装”和“道德教育”,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各级党政重要决策部署,认真研读《党校工作条例》和《干训工作条例》(试行);督促校委班子成员带头钻研业务,成行家里手,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一流县级党校班子,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
四是督促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争创“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四好领导班子。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会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认真制定整改措施;会后,着力整改,对于因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说明情况,逐步解决。督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切实把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营造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督促完善和落实校务、党务公开制度,建立校务、党务公开栏,实行信息公开。以组织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全面贯彻落实“阳光工程”,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组织校委参加“红土清风•党风党纪教育活动”,接受警示教育等,开展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党性锻炼。
二、“输血、造血、活血”三措并举,打造一流县级党校队伍
**县委党校,内设办公室、教研室、科研室、电教中心、培训中心;设党支部、工会、女工委等党团组织。核定编制31名,其中,行政党务工作人员编制9名、专业技术岗位22名。2012年底,在编在岗人员22名(校长不占编),其中,行政后勤人员7名,占在岗人数31.8%,专职教师15名,占在岗人数68.2%,全部为本科学历(其中,高讲6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0%;讲师3名,占20%;助讲6名,占40%)。近年来,县委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人才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校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党校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三项措施,努力打造一流县级党校队伍,全面提升党校教的施教、服务水平。
1、输血----以选调招录、内聘外请,充实壮大党校队伍
为解决党校队伍年龄老化、学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县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党校工作汇报,研究党校工作尤其是队伍建设:同意以选调招录等方式,充实队伍。2009年以来,共新进入10名,其中,招录大学毕业7名,从教育部门选调本科学历教师2名,为党校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
为提高施教水平,提高干训实效,我县重抓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底聘请43位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第一批兼职教师;2012年底,对兼职教师进行调整充实,聘请36位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第二批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还请省委、市委党校教师和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杭上课、开讲座、作报告,大大提高了党校施教水平,提高了干训实效。
2、造血----以学习培训、健全制度,提升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
一是着力实施学习培训工程,提高队伍素质。本着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打造能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的教职工队伍。完善教职工集中学习制度,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引导教职工认真钻研业务;健全定期培训或挂职锻炼制度,把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09年至2012年底,派到福建省委党校、龙岩市委党校、晋江市委党校、梅州市委党校、浙江桐乡市委党校、江苏江阴市委党校等,参加培训的教师达 27人次,抽派到村任第一支书,到县重点工程项目、公选办、县委考核组等锻炼的达8人次。
二是建立运行长效机制,激发教职工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修订出台《党校各科室、岗位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了《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老干部工作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教学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党校培训需求调研制度》、《科研工作制度》、《党校科研工作管理激励制度》、《图书资料室规章制度》、《图书资料借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工作制度》、《环境卫生制度》和《门卫制度》等。对各工作任务予以细化,人员予以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办公室、教研室、科研室、电教中心、培训中心、图书室等科室职责;明确了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校委)、分管科研副校长(或校委)、分管后勤副校长(或校委)、教员、班主任、会计、出纳、保管员、水电管理人员、服务员、门卫、驾驶员等工作岗位职责,做到有人办事、循章办事。建立健全教学、服务约束激励机制,把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把服务保障能力与实效,同每位教职工的考核、评先树优及绩效工资挂起钩来,逐步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以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活血----开展系列活动,激发队伍活力
制定《校党支部、工会工作制度和有关岗位职责》,充实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发挥校机关党支部以及工会、女工委等党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校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进党校文化建设,丰富教职工生活,激发教职工队伍活力。
(1)组织开展以“三比三争当”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三比“即:比奉献、比服务、比业绩。“三争当” 即:立足本职争当先锋、服务群众争当先锋、促进和谐争当先锋。一是开展“争当名师,创‘精品课程’”竞赛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测评、学员评课、领导教师听课评课等,调动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施教能力,增强干训实效。二是开展“争当课题攻关先锋,做‘三服务’表率”活动,建立“课题攻关先锋小组”,围绕我县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课题调研。三是建立“党校宣讲服务队”,深入开展“宣讲服务”活动。2009年至2012年底,教师下乡入村进单位宣讲180多场次,较好地发挥了党校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重要阵地的作用,发挥了党员教师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先锋的作用。四是做好挂钩帮扶工作,积极参与协助挂钩村、乡镇,做好扶贫解困、计划生育、平安建设等农村工作。同时,发动教职工与挂钩村农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个方面服务。
(2)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推进党校文化建设,丰富教职工生活,激发队伍活力。近年来,党校党支部以及工会、女工委,围绕“弘扬光荣传统,传承优良作风;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宗旨意识;强化学习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员工视野,激发工作热情;丰富文体活动,提高身心素质;强化校际交流,广借他山之石”等七个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提素质、增友谊、重协作、健体魄、陶性情的目的。
三、“教、学、研”三路突破,创建全省县级党校一流业绩
近年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教育”、“治学”、“科研”三路并进,“教、学、研”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至2012年底,共举办或联办各类培训班38期,参训人员5390多人次。其中,主体班18期(科级干部培训班1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期),干训工作成效显著。此外,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红色、客家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与市外、省外兄弟党校联办短训班50多期次,培训1400多人,使党校成为外界了解**的重要窗口、宣传**的重要阵地。
1、创新培训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教育管理,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三年来,18期主体班的827位学员通过网络学习考试,合格率100%;集中培训考试合格达99%;结业学员798位,结业率达96.5%;从对教学质量测评表、问卷调查表进行汇总统计结果看,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是满意的:课程设置的三年平均满意率为92.8%,教师授课的平均满意率为93.9%。三年干部培训效果抽样测评统计结果:认为理论知识、政策水平方面培训效果好的占89%,党性锻炼效果好的占96.33%。
(1)推行和完善 “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异地培训)、网络自学、社会调查”“四位一体”培训模式。一是课堂教学与网络自学互补。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主课,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党校教育全过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按精、实、新的要求,分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文化素养、政策法律、岗位能力五大模块,组织教师开发课题,建立课堂教学课题库。2009年来三年内开发新课题100多个,课题库课题近120个。开课前,根据教学目的,结合班次特点、学员情况,从课题库中选定教学课,设置课程,开展课堂教学。同时,为丰富学员学习内容,又切合学员工作实际,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根据各班次特点、学员特点,从建立的网络学习课题库中,选择课题,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作为学员网络自学内容;要求学员利用**县干部教育培训网,进入“空中课堂”自学。三年共有800多位学员完成网络自学,每人自学20个课题,课时达19时。
二是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异地培训并举。为提高干训实效,我县于2008年初开始筹建现场教学基地。2008年底,16个现场教学基地挂牌并开始运作。三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绿色等教育资源,依托16个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和“上红课”“读红史”“走红路”“唱红歌”的“红色激情教学”活动。18个主体班都举办了“红歌赛”,每位学员从“红歌一百首”曲目中挑选歌曲进行演唱,并在每期培训班中评选出“十佳红歌手”。同时,广借他山之石攻玉,建立异地培训联系点,组织培训班学员到连城、长汀县,到我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到江西、长三角等地开展异地培训。组织第1、2、3、4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第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到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第5、6、7、8、9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第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外,到连城、长汀、瑞金开展异地培训;组织第10、11、12、13、14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分别到江苏江阴市委党校、浙江桐乡市委党校、晋江市委党校,开展为期6天的异地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开展社会调查、论坛研讨活动。围绕培训目标,结合县委、县府的工作重心,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提供能学以致用、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选题,作调研参考题目,圈定学员调查范围;由学员自由组合,到当地或相邻地区,开展社会调查,单独撰写调研文章。集中培训时,学校开办学员论坛,由学员根据自身的调研文章进行发言,组织其它学员和教师针对其观点进行讨论、互动交流,实现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互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年内,800多位参训学员撰写了800多篇论文,并参加了学员论坛研讨,并评选出优秀论文100多篇。
(2)着力开发新课题,科学设置课程,推行“一班一策”,改进教学方法。一是通过发放书面调查问卷、毕(结)业调查表,召开各种层次的座谈会等渠道,全面掌握培训需求。向乡镇、县直部门发放问卷调查表500多份,向每位参训学员发放1 份意见反馈表、每堂课发放1份教学质量测评表、每个班召开一次班干部、学员代表座谈会,全面了解掌握培训需求、教学情况。二是在在准确把握干训规律,把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全年干训计划;选定开发课题,丰富充实课题库。三年内,共开发新课题100多个,课题库的课题达到116个(不包括异地培训)。三是完善16个现场教学基地的同时,建立异地培训联系点:连城县委党校、长汀县委党校、晋江市委党校,瑞金市委党校,江苏江阴市委党校、浙江桐乡市委党校、广东省增城市委党校、重庆市委党校、江苏省昆山市委党校等9个。四是根据各班次及其学员的特点,确点培训侧重点,确定本班次培训课程,选定现场教学点、异地培训点,开展“菜单式”、“点题式”教学。四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研讨教学。第1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开展为期半天的现场教学活动外,其它17期主体班都组织了为期4天的现场教学活动,并开展异地培训。三年内,开发案例教学课题20个,设置案例教学课程90个;开展研讨式教学课题22个,开设研讨式教学课程115个。
(3)从严施教,提高施教水平。一是突出抓好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掌握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师德师风方面的反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也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我县始终抓好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制定完善《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形成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制定发放教学质量测评表,由学员对教师授课内容、方法、效果及教态教风等进行测评。以此增强教师备课、授课责任心,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施教水平。
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把教师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授课方法、理论水平、教学态度、作业批改、论文指导等方面纳入考核内容,并与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推动教师业务素质和施教水平的提高。
三是开展集体备课、教案交流、新课试讲、新教师试讲、领导听课评课活动,开展“争当名师,创‘精品课程’”竞赛活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从严治学,强化管理,培育良好学风
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强调:党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重要阵地,特别需要树立好的学风;要把党校姓党原则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要求贯彻到党校全部工作中、落实到具体制度上。学风建设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一是建立完善《学员守则》、《学员党性锻炼制度》、《优秀学员评定细则》等,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制定完善学员管理制度,对学员党性锻炼、考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成绩、社会调研等进行登记汇总,并将汇总情况记入学员培训档案,并向干部管理部门反馈,促进学风转变。制定优秀学员和论文评定细则,每期培训班结业,开展 “优秀学员”、“综合优秀学员”和“优秀调研论文”“三优”评选表彰活动;并将评优情况反馈学员所在单位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评先评优、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从而调动学员参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明确班主任职责任务,每班配备正、副2名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跟班制度、学员上课活动点名制度,加强对学员的服务和管理。三是运行领导督查机制,强化督导。办班期内,县有关领导,组织部、党校领导对教师授课进行旁听;对班主任、后勤服务工作,对学员学习、活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年内,举办18期主体班,共评选出优秀学员90名、综合优秀学员近200名、优秀论文100多篇。有29位参训学员因缺勤缺考不予结业或参与补训。
3、夯实基础,提高“三服务”能力,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着力抓好科研这一党校教育的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能力,科研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完善并落实党校科研工作奖惩规定,强化教师科研责任心,提高科研积极性。对2008年制定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于2010年出台实施科研工作奖罚规定。分县、市、省三等级,拨给每个调研课题不同等次的调研经费,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按级别给予奖励。三年来,拔放调研经费和奖金共计4.9万元。二是围绕我县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为县委、县府决策服务。三年内完成了12个县级课题调研任务,在县《调查研究》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县村级后备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12篇调研文章。三是开展专业性学术研究。三年内,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5 篇,其中CN级论文29篇,内刊发表论文36篇;获省级表彰奖励2篇,市级表彰奖励6篇。
四、“服务、设施、信息”三向跟进,努力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
提供扎实有效的后勤服务,是党校发展的前提;提供经费保障、完善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各项工作实效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以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党校为目标,以迎接党校办学质量评估验收为契机,着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逐年增加办学经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创造一流办学条件。
1、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提供优质后勤服务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后勤保障工作实效。认真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三比三争当”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着重加强“以教学、科研为重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质量”的思想教育,从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入手,认真查找党校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帮助每个职工发现自身的工作差距和工作薄弱点,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为“中心”服务的能力,积极开展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活动,提高后勤保障工作实效。
二是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优质高效服务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实施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物资采购、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环境卫生和门卫工作制度等,使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有章可依,进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制定了相关科室、岗位工作职责,对相关科室职责加以疏理,进一步规范相关科室的职责任务,对交叉工作以厘清、职责任务含糊的,给予进一步明确;同时明确会计、出纳、保管员、水电管理人员、服务员、门卫、驾驶员等工作岗位职责,对各工作任务予以细化,人员予以调整,做到有人办事、循章办事。把各科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各人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考评、奖励相挂钩。
2、逐年增加经费,确保党校工作运转顺畅
党校姓“党”名“校”,党校主要任务就是抓教学、抓管理,不应让党校在人、财、物的问题上分心,不要让党校的同志在“钱”的问题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党校基本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党校工作所需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五项经费财政预算2009年28.75万元、2010年30.2万元、2012年38.25万元。函授教育停办后办学经费由2009年46.75万元、2010年59.9万元,提高到2012年104.5万元,并从2012年起列入县财政预算。参公人员津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由财政拨付,三年共拨付40多万元。
3、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党校办学条件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党校。现校址,面积较小,发展受严重制约,设施难以完善。县委、县府决定对县委党校进行整体搬迁、异地新建。2009年2月,成立了**县委党校搬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新建党校的定位、规模和功能分区、新校区地址、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等有关事项,并请厦门大学建筑设计院进行了初设。后因规划调整,对县委党校新校区进行了重新选址,将新校区选定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石壁寨,新校区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约60亩)。2012年底,已完成征地和出具用地红线图、编制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工作。为配合古蛟新区,县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年初会议精神,准备在**建设新党校。现新党校建设工作,正筹划之中。
二是着力完善培训设施。三年内,投入近万元建多媒体教室5个;为图书资料室配电脑2台,一体化打印机1台,添置电子阅览设备;投入12万元,购置书籍资料,图书资料室藏书超万册。投入 万多元添置教室课桌椅、办公室桌椅。投入近万元,对教室、办公室进行修缮。投入25万元,完善16个现场教学基地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
三是努力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成校园宽带信息网络,逐步添置电教设备,建立多媒体电化教室,改善教学手段,推行现代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2001年3月,我校顺利开通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C级站,成为全省第一家县级党校网站。2006年,设立了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中心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中央卫星远程教学网**接收站。投入近万元,购置台式电脑25台、笔记本电脑19台,实现教师每人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台式电脑,三年内党校校内授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平均达70%,2012年党校教师授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达100%;校外宣讲普遍运用多媒体手段。各科室配备电脑,除服务员、门卫外,教职工每配备一台电脑,加快办公现代化进程。2009年以来,编发工作季报4期,《**党校信息》8期。18个主体班的全部学员参加网络学习,并通过网络考试。
第三篇:市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市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一、市委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20分)
(一)把握党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1、市委重视党校工作,把握党校教育总体要求,党校办学方向正确,办学目标明确。
2、市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并进行督促检查。
3、把党校工作纳入市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列入市委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每年至少一次研究党校工作。
4、市委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给党校出题目,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
5、市委制定下发或转发党校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准确,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6、市委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党校改革和发展问题。
(二)加强党校工作的具体措施
1、市委重视干部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干部教育资源配置,实行以党校为主题的“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办学模式。
2、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政策,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培训轮训计划,严肃调训调学纪律。
3、严格执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学员的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4、坚持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每年至少4次到党校讲课、作报告或与学员座谈的工作制度。
5、按照预算,党校办学需要的基本建设经费和重点专项经费投入由财政全额投入,经费使用和管理规范。
6、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为市委党校提供必备的办学条件。
(三)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
1、市委党校实行校委会领导体制,校委委员由同级党委任命,校长或常务副校长主持校委会工作。
2、党校校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校长每年不少于4次到党校召开会议、现场办公或调研指导党校工作。
3、党校常务副校长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并作为同级党委成员提名人选和党建领导小组的必要成员。
4、党校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高组织领导能力、熟悉党校教学业务的人员组成。班子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占50%以上。主管教学的班子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5、根据编制要求,落实市委党校体制规格政策到位全面。
6、市委配备和考核党校领导班子,党校领导班子结构健全。
(四)动态指标
二、党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18分)
(一)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1、根据干部轮训规划举办进修班,轮训副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正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办班不少于4期,学制不少于20天,规模不少于200人次。
2、开设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主要培训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培训办班不少于2期,学制不少于2个月,规模不少于100人次。
3、根据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在党校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研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培训办班不少于2期,学制不少于7天,规模不少于300人次。
4、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党校可以主办、承办或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社会培训。
(二)宣传重要阵地作用的发挥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每年深入机关、企业和基层宣讲不少于4批次。
2、校报校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坚持正确办刊导向,为推进理论创新服务,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每年出刊不少于4期。
3、党校设立党建理论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开展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4、在省市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宣传理论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或出版学术专著,每年累计不少于20篇部。
(三)决策思想库作用的发挥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市委、市政府指定课题的调研任务,并形成研究报告。
2、注重申报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一篇调研报告被党委或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四)党性锻炼“熔炉”作用的发挥
1、开设党性锻炼课程,把党性锻炼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党校常规班次的教学中,提高学员的思想道德品行和思想境界。
2、通过入学教育、党性分析、警示教育和参观考察等形式,把党性锻炼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3、对学员的党性锻炼情况做出分析和评判,并纳入到对学员培训鉴定和考核内容中。
(五)党校业务指导作用的发挥
1、对县级党校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意见。
2、对县级党校教学、科研、师资培训、信息化建设等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3、按照“以评促建,质量第一”等评估原则,对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的建议意见。
(六)动态指标
三、党校的内部管理(22分)
(一)教学管理
1、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党校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优化教学布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每年教学专题更新率不低于30%。
3、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形成以需求调研为基础的培训计划制定机制。
4、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科学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党校各常规班次培训目标明确、特色鲜明。
5、推行研究式教学方式,根据培训需要,倡导实行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式。
6、积极采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7、重视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实行测评制度,常规班次学员满意率须达到80%以上。
8、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新课试讲、课题招标和集体备课等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
9、加强党校教材建设,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或采购适合干部培训要求的教材。
10、重视学科建设,根据干部成长和党校教育培训的需求,充实和完善党校的学科建设体系。
(二)科研管理
1、按照《条例》提出的党校科研的“四个服务”方针和坚持正确的导向,切实发挥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作用。
2、建立开放的科研管理体制,注重加强与上级党校、实际工作部门、科研院所、党委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党校科研水平有效提升。
4、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研究制定科研管理、项目立项、经费配套、考核表彰等办法,推动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水平。
5、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机制,注重把优秀的科研成果、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优良的教学效果。
6、党校每年确定若干重点科研课题,重点科研课题引入并实施项目招标管理机制。
(三)学员管理
1、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党校学风纯净。
2、党校常规班次建立学员党支部,学员党支部作用有效发挥。
3、党校注重各班次组织员或班主任的选配,组织员或班主任由相应级别的干部担任。
(四)行政后勤管理
1、行政后勤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能积极为党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2、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有效满足党校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动态指标
四、党校的队伍建设(16分)
(一)队伍的规模与结构
1、按照办学规模与在职职工人数3.5:1的要求,党校工作人员的编制总数应不少于100人。
2、党校实有在职职工人数应不少于编制总数的80%。
3、党校教研人员的数量应不少于在职职工总数的55%。
4、党校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研人员的数量应不少于教研人员总数的60%。
5、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建立起适应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不少于15人。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党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或培养优秀人才工作成效明显。
2、党校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人员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考核等机制完善。
3、党校根据岗位设置和聘用要求,专业技术评聘工作机制完善。
4、党校注重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联系,制定并实施干部内外交流工作制度。
5、党校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人才成长的奖励机制。
(三)思想作风建设
1、党校建立机关党组织,注重加强对教职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清正廉洁的教育,党校校风风清气正。
2、党校注重加强教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守“科学研究无禁区,党校课堂有纪律”的要求,绝不转播和散步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
3、党校机关党建工作富有成效,能够为各项任务完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党校重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职工精神状态好。
(四)动态指标
五、党校的办学条件(24分)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党校校园占地面积应不少于30亩。
2、党校具有办学必须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室)、宿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设施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功能齐全,运转良好,能够满足正常办学需求。
3、党校校舍总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2000平方米。
4、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标准化教室和教学场所应不少于5个,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平方米。
5、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食堂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3平方米。
6、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宿舍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5平方米。
7、党校应具有文体活动场所并配有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
8、党校校园干净卫生、绿化美化、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
(二)图书资源建设
1、图书馆(室)含阅览室按同期可接待不少于100人的规模,其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
2、图书馆(室)纸质文字图书资料应不少于5万册,其中近三年出版的新书应不少于其总数的5%。
3、图书馆(室)年征订各类综合性报刊和学术期刊应不少于50种。
4、图书馆(室)电子类图书和期刊资料应不少于3万册。
5、图书馆(室)建有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等终端设备,可供40人同时使用。
6、党校系统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程取得明显进展。
(三)信息化建设
1、建有校园网,校园网覆盖办公区、教学区和学员宿舍区。
2、校园网出口带宽10M以上,网速较快,能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需求。
3、建有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接收设备运行正常。
4、实现与全省党校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开设VPN专网,网关设备运行正常。
5、建有不少于2个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多媒体教室。
6、建有OA或协同办公系统,逐步推行校内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和无纸化。
7、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配有2名以上专业为计算机或信息技术相关的专职人员。
8、重视信息技能培训及推广运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信息技术培训或讲座。
(四)动态指标
附:指标说明
1、市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共设立三级指标。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90个。每个三级指标1分,每个“动态指标”2分,指标体系总分为100分。
2、为了充分调动各地加强党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了使指标内容更加符合各地实际,增加指标体系的弹性,特别设置“动态指标”。“动态指标”内容由各地自行确定,得分情况在自评的基础上由专家评审组最终认定。
3、“常规班次”是指以前所称的主体班次,主要包括《条例》规定的班次和由党委及其部门调学的其他班次。
4、指标体系其它未尽事宜由省市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虹桥路小学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
对照《瑞安市小学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方案》,我校经过广泛宣传、自查自评、创建动员等阶段,现已启动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迎检工作。
我校是市内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人文丰厚。现有
30个教学班,1493名学生,在职公办教师77人。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实验学校研究会成员单位、浙江省科研200强学校。2010年6
月,学校被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授予“创新型学校”荣誉称号,温州地区小学组本仅此一所。创新教育是我校办学核心理念践行的精髓,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学校就承担以创新教育为内涵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并荣获全国先进集体。
近年来,学校师资实力更加雄厚,名师荟萃。77人组成的教师团队中,有省市级“教改之星”、“教坛新秀”22人。温州、瑞安市级学科骨干、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及相关市级以上名优教师41人。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多次在国家级、省级获1
奖。学校每年还多次成功承办温州、瑞安市级教科研活动。近年来,在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的努力下,学校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全市教学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我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每每在瑞安市教育的前端。众多学生在市、省、国家级的各类竞技比赛中屡屡获奖。例如2010年12月,我校学生参加温州市小学六年级学生科学现场实验竞赛获团体一等奖,此奖项,温州市众多学校中仅有三所小学。
今后,我校将以“留给孩子影响一生的坚实起点”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朝着“省内外知名学校”的目标发展,不断促进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现在我们根据瑞政督(2010)4号文件精神,认真对照《瑞安市小学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方案》的各项标准,对我校办学水平进行了自我评估。43项C级指标自评结果如下: 35项达标,6项基本达标,2项不达标。特此,恳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评估验收小组的领导、专家在2011年5月份莅临我校评估验收。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
2011年4月7日
第五篇: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田营中心校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市市教育局:
对照《界首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我校经过广泛宣传、自查自评、创建动员等阶段,现已启动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迎检工作。
我校坚持走创办人民满意学校之路,努力探索,不懈追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发挥教育教学的优势。现有11个教学班,405名学生,在职公办教师50人。
近年来,学校师资实力更加雄厚,全校教师数量按编制配齐,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岗位明确,教师业务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有专任教师42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17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7%,本科学历教师14人,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多次在市级获奖。近年来,在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的努力下,学校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今后,我校将以“留给孩子影响一生的坚实起点”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朝着“阜阳市知名学校”的目标发展,不断促进 1
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现在我们根据界教督[2012]14号文件精神,认真对照《界首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的各项标准,对我校办学水平进行了自我评估。38项C级指标自评结果如下: 35项达标,2项基本达标,1项不达标。特此,恳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评估验收小组的领导、专家在份莅临我校评估验收。
2012年5月田营中心校 年4月7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