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

时间:2019-05-14 03:1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

第一篇: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

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

回首2013,对于“智慧城市”这个新名词而言,可谓十分火热。国家相关重大政策陆续出台,国家领导对智慧产业高度重视,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智慧城市试点活动、会议论坛层出不穷,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日益高涨,整个中国似乎陷入了智慧热。2014年作为智慧城市落地的元年,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的不断推进,无论是:顶层设计、标准体系、信息孤岛、总体建设目标与思路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四大方面,对2014智慧城市发展进行预测分析!

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13年11月17日,在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及分析,在第十三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上,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发布。

“标准体系框架包含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建设与宜居、安全与运维、产业与经济5大类标准,分4个层次表示,涵盖16个技术领域,包含101个分支的专业标准,总体涉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共3255个。”

由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因此,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然不可让智慧城市“千城一貌”,而是以适当的尺度,既让智慧城市建设有规矩可循,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和方向错误,又能让各个的智慧城市拥有其地域特色,符合本地民情,促进本地发展。

政府是智慧城市成功落地的保障,这方面,政府有两件事要干:

做好顶层设计

尽管第三方企业和机构会有很多顶层设计的所谓标准,但政府及相关机构才是顶层设计的引导者。现在顶层设计是比较时髦的词汇,用朴实的语言来讲就是自上而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整体有效的规划,实现路径统一的谋划。也就是,从一开始做需求时,我们的计划、路径就要清晰可达。我们一直希望,在智慧城市领域,国家能够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否则就会乱象丛生。事实上,在智慧城市建设前期,确实出现了一些乱象,很多地方宣布已经实施智慧城市了,去评估的话还属于数字城市阶段,无线数字城市阶段。

优化智慧城市标准和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智慧城市平台体系设计不应过于复杂。有些企业已经拿出非常复杂的评判标准,却让人不敢苟同。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由于评价指标过多,那么这个人永远得不到优。智慧城市也是如此,对于各地而言,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差异化的,是与其城市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举例来说,上海的智慧城市和兰州市的智慧城市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一样、历史背景不一样、城市定位不一样,为什么要做成一样,怎么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智慧城市呢?因此,行业中提的标准有些不是可行的。所以,当看到政府已经在推动智慧城市标准设计,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期待。[page]

二、智慧城市建设要落地可持续性进一步落实!也许有些读者会拿智慧城市与前些年的四万亿工程相类比。虽然万亿规模起步的智慧城市整体盘子相比四万亿规模的基建工程虽然仍有较大差距,但毕竟也是同一量级的大项目。但,因此就两眼放光,想削尖脑袋跻身智慧城市建设大军就大可不必了。对此,笔者向来是不遗余力地泼凉水。

毕竟,人家那四万亿是中央拨款为主,地方参与为辅助。可这智慧城市资金,从何而来?哪怕咱们地方政府不差钱,在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上马大开大合的投资工程能乐活几年?早晚被揪出来的事情对嘛。况且,地方政府哪怕有钱没处花,也不会投资所谓全无回报的投资。

因此,有关智慧城市产业的真相是:如果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那么智慧产业只能是空谈、空建,是昙花一现,是空中楼阁,是无根之木。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尽管智慧城市有政府鼎力支持,但是如果不能转化为有利于人民、社会、经济的正能量,不能以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实现投资与回报的平衡,那么这短期内带给百姓的福祉将很快随着资金链的中断而中途早夭。这,就是是智慧城市落地中的最大难题。

如何,才能找到有利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模式,如何,才能找出适合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当下,国内已经有193个城市进入智慧城市试点,此外,还有百余未通过试点申请但已经启动智慧城市实践的城市,这三百余智慧城市,如何找到适合它们的发展模式,谁,又能为它量身定做符合地域特征的智慧城市商业模式? 如果现在有人说,他有办法,你和我,任谁也不会相信。

业内专家认为:智慧城市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实践根本难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脉络,积累智慧城市商业模式的操作经验。只有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经验后,我们才有会有在相似环境下的经验复制和推广可能。中兴通讯也是在数年内对智慧城市的各个垂直领域内进行了大量实践后,才逐步将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正规。

三、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

从宏观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目标有三个:保民生、维稳定、促增长。按照整体规划,这三个维度目标将共同勾画出“美丽中国”的旖旎图景。

可是,在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偏重和先后之分的现象就会十分的明显。由此,专家学者在智慧城市全国试点之初,就适时提出了: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思路,在重视社会管理的同时,绝对不可以轻视公共服务的理念。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相比业内人士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情万丈,为何民间舆论始终存在质疑?有评论人士吐槽:好个智慧城市,且看万亿工程上马后,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雾霭天、就医难还在不在!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关键是惠及民生,打造健康、快乐、智慧的生活,才是百姓对智慧城市的最大期待。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人。智慧城市的一切目标都是使城市中的人有更大、更好的体验、更多的幸福感、更好的幸福感受。

“为了使人有这样好的体验,必然要做好两个基础:环境和产业。这两个是以人为核心的基础。我们认为,做好智慧城市,尤其是让智慧城市在中国成功的落地,也是我们体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上文中提到的环境指的是公共安全、环境、环保、医疗、食品、教育等一切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智慧行业,因此,要让智慧城市真真切切的具备落地能力,单凭产业之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公共安全、环境、环保、医疗、食品、教育等一切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智慧行业的整体提升与发展,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才会更进一步![page]

四、智慧城市技术、信息孤岛、资本难题进一步解决!从权威机构、行业媒体、专家学者对智慧城市产业的分析与预测,智慧城市作为一个上万亿规模的产业,不是哪家企业就可以独享的。理由很简单,智慧城市涉及到从感知层到网络层,再到平台层,最后到应用层共计四层架构。单单应用层的智慧城市行业细分就有包括:平安城市、智慧交通、食品安全、智慧医疗、应急联动、电子商务、智慧园区等十余个;平台层则涉及数据支撑、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融合数据库、能力引擎、开放环境、运营支撑等众多系统;网络层则包含了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以及有线、无线、3G、4G、5G、LTE等多种网络环境;感知层更将覆盖物联网传感层的全部体系。从智慧城市建设三大平台和行业细分,我们能够清晰得看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只有参与其中的企业不断壮大与技术革新,智慧城市得整体技术水准才能迎来更大的突破!庞大的智慧城市体系,谁来建,怎么建? 尽管政府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提出了整体方向,但不可能涉及过多的细节,因为智慧城市庞大的技术体系与各地不同的智慧城市诉求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是难以用过于细化的条条框框约束的,这也同样意味着,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将更侧重技术指导和管理约束,而涉及具体的方案与技术实现细节,更多需要依赖具体的解决方案商,一家,几家,甚至数十家共同参与实现。正如我们上面列出的智慧城市复杂而庞大的技术体系,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是根本难以实现的。哪怕能做到局部,也往往难以顾及全局,若是如此,岂不是又犯了早年在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其频频出现的各业务系统缺乏横向交互的“信息孤岛”老毛病。

另一方面,除了技术,资本在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少研究者所忽视的。由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属于万亿规模得大项目,但主要资金还是源自地方,甚至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厂商。这就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必将复杂与多样性。这方面,业内专家和学者也曾经探讨过智慧城市建设的七大模式:

1、运营商建设和运营

2、政府牵头BOT模式

3、政府和运营商共同投资

4、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

5、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

6、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

7、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

可以看到,尽管政府独资是业界认为最容易落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但对于涉及到如此科技密集、对民生有诸多诉求的大型项目,运营商、第三方的参与其实非常重要,甚至它们在程度上有助改变智慧市建设究竟是政绩工程还是民生工程的属性定位。另外,以运营商和第三方为主体的运营方式,对于智慧城市项目的运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也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从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长远角度来看,上述模式中,2、3、7三项或是既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又具有智慧城市建设切实可执行性的选择。这里所指的第三方,特指三大电信运营商之外,具备智慧城市建设资本和运营能力的厂商或财团。由此可见,当前的智慧城市产业环境下,没有强大的资本整合能力,是玩不转智慧城市的。

在党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智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稳健,迈入2014。如果说智慧城市在2013年是星星之火,那么,在2014年,将是我国面进入智慧城市落地的星火燎原之年,历史的大幕将由此拉开。

(来源:物联中国,2014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 产业发展现状预测分析,添加日期:14年01月17日)

第二篇: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智慧城市全面起航

智慧城市深度研究: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智慧城市全面起航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尹沿技,李晶 日期:

2010-07-20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相信,正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样,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推动力,也为智慧城市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随着各种智能化应用的兴起,城市信息化正向智能化发展,我们已进入智慧城市时代。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随之而来引发交通拥堵、能耗增加、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问题,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城市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有效途径。

在智慧城市各领域,根据受益于城镇化加速的程度,以及市场发展前景,我们看好以下领域:

1)智能交通: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预计城市交通行业IT 应用市场在2011年达到93.3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

2)节能建筑:中国建筑耗能已超过经济可负荷程度,节能市场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服务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

3)医疗信息化: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庞大,2011年医疗信息化的市场容量预计达到179亿元,且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

4)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需求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3-5年中国数字城管的市场容量每年可达到120亿元,且后续维护与升级的市场潜力巨大。

5)B2B 电子商务: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的重要程度日渐凸显,预计未来几年B2B 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复合增长可达到39%。

6)城市安防:伴随着“平安城市”和“3111”工程的推进,国内各行业对安防监控需求激增,其中视频监控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可达到24%。

在从事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中,依次推荐:数字政通(开创数字化城管模式)、银江股份(智能交通与医疗信息化领先厂商)、达实智能(节能建筑开拓者)、焦点科技(B2B 领先厂商)、同方股份(智能建筑领先企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视频监控DVR 领导企业)、浙大网新(杭州市民卡系统建设者,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特别提示:考虑到创业板与中小板次新股第一批限售股陆续进入解禁期,预计之前将会出现较好的投资时机。

第三篇:中国梦征文: 让梦想起航

中国梦征文: 让梦想起航

临床12-3班梁素兰

满眼尽看四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你我共同来奋斗,让梦想在今天起航!

春天已向我们走来,迎面而来的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此时此刻,正是梦想起航的好时机。梦想如帆船,能载着我们驶向美好的远方。每个人肯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但我们又共同生长在这片国土之上,所以我们又有着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中国梦!

祖国有梦想,梦想着更加富强,梦想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里有期盼,期盼着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当然也有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是美好的,奋斗是辛酸的。昨天,祖国遭受日寇的蹂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面临时代的考验:文化大革命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依然屹立于东方。伟大的中国梦---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齐身于强国之列。我们接受水浪的拍打,接受这风雨的洗礼,仍然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今天,祖国要让“中国梦”航行的更远,实现百年圆梦!这就需要我们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顽强拼搏。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梦,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阻挠,依然朝着梦想的方向远航,我们身为朝气蓬勃的90后,未来的国之栋梁,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自己的梦想呢?

我带着父母的喜悦来到这个世上,同时也带着父母的愁苦面临人生的考验。五六岁的儿童应该是活蹦乱跳、惹人喜爱的,而我却过着小心翼翼害怕摔倒的生活。同龄的他们娱乐玩耍,而我却只能在一旁欣赏。上学时每个小孩都想做的事,而我也不例外,但我却多了他们都没有的艰辛。每天上学的路上,我都会和土壤接吻。除此之外,我还得用左手写字,这使得他们无法理解,因为背后的故事我从未跟他们提起。祸不单行,本来腿脚就不灵活的我还要面临足廯的考验。只要脚步一停下来,就不能再行走,因为脚底的裂口会产生剧痛。为了上学,为了梦想,我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克服了疼痛,一直步行,距离远之,脚底的疼痛就会变得麻木,就不会再感觉到痛。久而久之,它成了我生活里的一部分。及时这样,我依然坚持上学,依然时刻为我的梦想准备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祖国面临如此坎坷曲折的探索之路,仍然勇往直前。让我们为中国梦,我们共同的梦想做好准备,让梦想在今天起航。

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求学生涯十二年,充满风风雨雨,饱经磨难,但我是幸福的,我从不孤单。因为一路上有为我撑伞的人,有为我这烈日的人。面临摔跤的艰难,弟弟给我背书包,让我能够更好的行走。面临脚底的疼痛,姐姐拉着我的小手,陪我一起走,并告诉我:会没事的,等一下就不痛了,在坚持一会儿。面对下雨天,泥浆路的挑战,父亲背着我而其弟弟于不顾。他们给予我的帮助和爱,是我用一生都难以回报的。因为他们,我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为梦想好好准备着,让梦想起航。

一路的拼搏,我走进了大学的校园,我选择向梦想的方向前行,所以我选择了学医。至今我还记得入学时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老是也经常说:“你们作为一位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没错,这就是我的梦,做一为尽职尽守的医生的梦。但我不选择高呼“救死扶伤”,我选择努力学习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因为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担负救死扶伤的使命;只有这样,< 课 件>未来才能称得上白衣天使;只有这样,梦想才能更好的起航,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梦—中国梦。

记得托尔斯泰将人生梦想分为一辈子的梦想、一个阶段的梦想、一年的梦想、一个月的梦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梦想。短暂的梦想是为一辈子的梦想准备着。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分发向上,为梦拼搏。虽然前方会有巨浪滔天,但也会有长虹贯日;虽然拼搏是苦的,但收获的果实是甜的。眉毛上的汗水,眉毛下的泪水,我们总得选择一样,而且没有付出的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让我们选择眉毛上的汗水,收获成功的泪水;让我们顽强,让梦起航,为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

祖国百年沧桑,为共同的中国梦准备着,并在今天起航。我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为做一个尽职尽守的的医生的梦准备着,也在今天起航。祖国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着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步。我战胜了昨天的苦难,迎接着仍需要努力的今天。也将为辉煌的明天奋斗。只需要我们齐努力,共奋进,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十三亿人凝聚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更是梦想起航的季节。让我们拿出“吹进狂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使梦想起航,为共同的梦想---中国梦,去拼搏,去奋斗。共同迎接祖国灿烂的明天;为属于自己的梦想努力,收获人生的累累硕果!

第四篇:智慧城市成就美丽中国

智慧城市成就美丽中国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长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美丽中国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应对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更是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福祉、保护和开拓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空间的百年大计。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中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绝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态文明的视野中,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多维度、多任务、多进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过程。

“智慧城市”是“美丽中国”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作为未来长期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必须要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方面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其中,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和“美丽中国”是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智慧城市”是“美丽中国”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美丽中国”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程综合推进的一个过程,“智慧城市”则是“美丽中国”在现实中扎实落地的基本支柱。在当代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智慧城市”恰恰是新四化的交汇之点,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国家全面发展的历史方向。“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更高程度的现代文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根本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加速提高,这些努力方向和着力点都恰恰是我们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说,没有“智慧城市”的普遍发展,“美丽中国”就缺乏坚实有力的现实物质基础。

“美丽中国”是“智慧城市”题中应有之义。如前所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现有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很难想象,“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脱离开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持续发展,脱离开决策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工作机制更灵活的政府,脱离开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的文化环境,脱离开民生更幸福、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而这些,恰恰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美丽中国”的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就成了镜花水月。

图 美丽中国和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需解决五大问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从中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到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建设目标与标准、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前期实践情况提出各自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等,各个城市差异很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推广,也没有成熟的参照标准供各级政府部门借以判断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不具备大规模建设和普及的条件,智慧城市建设不得不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投资与回报的平衡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资建设智慧城市,都要把握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点,探索运营和服务模式;二是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各委、办、局等相关部门协调统一,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三是安全可靠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网络安全、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安全等等;四是资源共享和标准化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行业壁垒;五是智慧城市建设效果评估问题。为此,我国需要先在比较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凸显的问题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评促建,亟需能够全面系统、突出城市特色、权衡城市差异、促进问题解决的创建指标体系。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在综合比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考虑城市信息化成熟度和区域特性等背景的基础上,广泛参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家发展规划,结合智慧城市的基本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的研究。

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一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中心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政策法规、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因素,同时包括交通管理、医疗教育、环保网络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软件条件,将抽象的智慧城市概念具体化、指标化,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套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分析体系。通过运用该体系进行评价工作,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建设者完整、清晰地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导引。同时,还可以为中央主管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高效、科学地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比较依据。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能够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为城市信息化建设者提供比较依据。纵向方面主要指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通过每年的评估,能反映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进步,找出需要着力提升的指标项;横向方面主要指同一时期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通过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分析体系,能够为各城市提供一套可比性强的评测依据,客观地认识自身在智慧城市创建中所处的阶段,并根据不同城市特征和发展阶段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SIP基于对 “智慧城市”建设和“美丽中国”历史任务两者

间深刻联系的理解,在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处处体现了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考量。智慧城市创建要实现体系化,从整体规划入手,再分步实施。智慧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以评促建,希望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引导性,使智慧城市的建设能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结合点。尤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信息化典型应用的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够作为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在推进我们社会管理创新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和做法?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信息化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前景

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技术这么普及,这么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项重大技术的产生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信息技术带来信息社会,带来信息时代,不仅从工具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行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理念层面、价值层面上也对社会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进展:一是关于技术产品的演进;二是关于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三是关于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这三方面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乃至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去思考、依托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础。

(一)信息技术产品的演进。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大定律或者是三大法则。

第一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它反映了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的演进速度。信息技术产品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性能迅速提高,但成本又在迅速降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法则,信息技术产品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每个人,甚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可以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

第二是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并预言将来上网会免费。

第三是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在农业社会,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社会地位。在工业社会,拥有了资本,就可以当老板,社会的分配机制就是以资本作为基础的。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是核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分享、信息传播本身就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价值。通过网络,通过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一互联,每个接点的价值都在迅速提升。

不过,前几年有人预言这些定律一二十年就会失效。因为光刻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某种工艺技术)到极限了,已经到了分子级,甚至到原子极了,摩尔定律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这时,有人提出新摩尔定律。最开始一台电脑可能需要占用好几间屋子,现在,一部手机、iPad就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电脑,而且性能比前几年电脑的性能还要高得多。甚至是手表、跑步记步器、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可以由一台微型电脑控制。这些事物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芯片技术演进的情况,这遵循于摩尔定律。但如果这个设备不单单进行信息处理,还要进行信息感知,有传感设备等。而传感设备在原来的技术范畴里算是一个机械产品,不遵循摩尔定律。只有芯片遵循摩尔定律,这个设备却不能小型化,也不能移动化,不就对技术的发展产生制约吗?所以,不单单在微电子行业遵循新摩尔定律,在电源技术、生物技术、微机械技术等行业也遵循新摩尔定律。东西可以越做越小,性能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便宜。正是因为新摩尔定律起作用,又出现了所谓的智能技术、感知技术,让一个手机既可以在信息层面用来通话、发短信,又可以用来定位、拍照片。新摩尔定律使得信息技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越来越智能化了,越来越移动化。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这个趋势为智慧城市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基础。

以上是从产品本身来说,智慧城市之所以能够被大家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和平台,是和智能终端(如手机)紧密相关的。如果每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还背着一台电脑,而这个电脑的供电只有两个小时的话,那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则有非常大的制约。

(二)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

从网络环境来说,信息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单个的产品,它的价值的最核心增长在于这些产品之间能够联网,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网络平台,这种平台使人们分享、传播、使用信息变得更加可能。

一是计算机网络。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联网。曾经很多人都在思考:现在基于IPV4的第一代互联网,从带宽上、从用户的容量上、从安全性上,能否支撑未来那么大的网络需求?能否支撑网络安全的需求?就像我们的电话号码一样,原来六位,后来到七位,不够用了,又升到八位。第二代互联网的产生,既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用户规模的问题,也解决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传播速度的问题。我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第二代互联网,已在教学科研的范畴里使用,将来一旦扩展到社会,网络应用将会发展更快。在第二代互联网上下载一部电影可能只要几秒钟,比读取本地硬盘上的文件还要快。这些技术本身也是一会要说到的云计算产生的条件之一。如果网络存储技术不过关,很多东西还要装在自己的硬盘上,那么终端就不可能小型化,也不可能较好地移动化。

二是通讯网络。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城市宽带、wifi结合,将智能化的感知设备应用到网络之后,网络不仅让人跟人之间能够交流,而且人与物体之间也能够交流,就出现了物联网。物联网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平台。人们在谈到智慧城市往往和物联网分不开。除了网络,现代通讯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通讯,从最早的模拟信号到GSM。GSM也就是所谓第二代通讯,语音通讯和简单的文本通讯都没有问题,但视频通讯或电话对讲等其他的多媒体通讯方式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所以后来又出现了3G。现在,3G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国家就开始普及4G了。我国在一些地区也开始试运行4G。计算机网络适合大规模、大容量、快速的传输,但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之间。而通讯网络使手持终端之间有了非常快速的沟通方式。

三是广播电视网。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讲,它的覆盖范围更广。我们思考这三个网能不能联起来?让手机随时可以和电脑相联,让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手机都联起来。未来网络的规模所产生的潜在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发展三网融合。我国从2010年开始发展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在我国推行比较慢,是因为三网融合技术本身相对容易,但三网融合主要是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些利益格局、权力配臵问题,单从技术层面促进三网融合很困难。但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为:2015年实现全面三网融合。

随着网络发展的演进,我们未来所面对的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现在有时都不提互联网了,而称为泛在网。所谓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都能有网络接入,任何人在这个网络上所分享、传播的信息是多媒体的、智能化的。

网络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是什么?从技术层面上看,它可能带来的是一些工具层面的变化。很多人认为工具层面的变化不是我们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它只不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实际上,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是因为工具的变化才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虽然手机、电脑现在看来只是一个工具,但如果做个小测验,一个部门把电脑、手机全关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部门的工作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一个人几天不使用手机,不使用电脑,他发现他可能在社会上简直没法生活。你会发现你对这些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强,强到和它难以分离的程度,甚至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理念等很多价值层面的东西都和它有关。这是网络不断演进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移动化之后所产生的一些网络应用。比如微博、微信,这些应用使得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演化出一种新的形态。以前我给大家做报告,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即使我的话再没有用、再空泛、再毫无价值,讲完了之后大家一定都会鼓掌。但如果我们采取的是网络交流的形式,我的微博空话、套话连篇,我相信大家不仅不看,不会成为我的粉丝,而且还会给我带来一个巨大的网络灾难。现在,人们在网上都不敢随意笑,也不敢随意哭。这就是网络给大家带来的一个行为方式上的变化。

还有就是物联网,它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和物之间的交流。以前看到西方警匪片有辆车带有导航,车开到哪里就能算出路径。当时我们觉得很神奇,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为什么能够对移动的车进行准确定位?因为车里有一个装臵,通过卫星,这个装臵不仅可以把你的位臵信息给记录下来,还会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你的GPS上,会以语音的方式、以图片的方式告诉你路该怎么走,而且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人干预的,是靠卫星定位的感知装臵。所以,物联网不单单改变人的行为,还改变人和自然界的交流方式。

(三)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

大家在思考信息技术时,可能更多地从前两个层次出发,例如用的是什么样的新手机,使用的是2G还是3G网络等。其实,未来能让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是计算方式的改变。我们最早的计算机都是放在机房里的,因为成本太高,每人不可能拥有一台计算机。到后来,每家都可以有一台计算机,甚至是每个人有一台。再后来,有了互联网之后,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要和别人分享信息的时候,要怎么获得信息呢?是拿U盘拷,还是把信息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谁都能从上面获取,而且数据平台越来越虚拟化,最后就变成我们说的云计算。

云计算是什么?我们常讲,数据在云端,软件在云端,服务在云端,管理在云端,那云端到底是什么?是东西都在天空中飘着,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没有吗?我想花钱了,在网上一敲,就把东西买了,就把钱支付了。我用百度搜索信息,信息从哪儿来的,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这种搜索工具能够获得信息。

云是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就像家里自来水一样。为了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我们家里有没有必要建一个自来水厂?显然不需要。只需要把水龙头打开就可以获得要喝的水。云计算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模式,其实就类似自来水一样。未来你想获得什么东西,不需要有很大的硬盘,也不需要你的电脑有非常强的处理能力,只要需要,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这种新型计算,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得方式或者是信息使用模式。另外,由于云计算,终端也发展。以前,我们要背个挺沉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只要带一个手机或是iPad。而且终端还在进一步演化。现在微软、谷歌、苹果都在研发智能眼镜。云计算甚至能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得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的想法变成现实。

正因为云计算的这种模式,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而这种网络化资源一定是全球性的。个人的电脑配臵再高、硬盘再大,计算能力和存储量始终是有限的。以前,我们写论文、查资料,收集很多东西,就用硬盘存下来,越存越多,硬盘越换越大,但等真正要用的时候,就发现从硬盘里找太难,反而回头再到网上去搜索。将来移动硬盘的容量就没有必要那么大了,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存,因为在网上就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云。有了云计算这种模式,那么全世界的资源就可以为我所用,而且这些信息不在我的个人电脑里。即使我的电脑坏掉了或者被偷走了,但由于信息都存在云端,就像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再换一个水龙头,水还是一样流出来。云计算使得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变成个人的计算平台、分享模式。所以,云计算远远超过了单个设备的能力,使所有的扩展性资源实现按需服务。云计算是共享性的,加上在信息技术里的开放性意识,甚至开放原代码,甚至有人讨论这种网络分享形态到底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是贡献的信息多,收益就多;还是所有知识都是开放的,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有人说未来的网络、云计算会导致所谓的网络共产主义,实现按需服务、按需供给,这方面与共产主义的概念是一致的。

再举个例子,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智能交通取决于道路基础设施、采集设备等。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摄像设备、电子指示牌,还有交警手持设备终端、GPS等。这些东西要么是感知设备,要么是信息获取设备,而政府的管理都体现在后台非常巨大的数据系统,或者将来一种云服务的概念。虽然现在叫云,但更多的还是数据平台。如果真正是一个交通云,它就不单体现交通部门的信息,人口、道路情况,甚至是小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布情况都集中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通管理更容易、更方便,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配臵最先进的设备,没有必要使用一些昂贵的平台。云平台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廉价、更加有利于分享的平台。

云计算的成本如何?首先,它有更低的硬件成本。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硬盘了,也不需要那么快的处理速度,硬件可以做的更小、更省电、更容易携带。其次,云计算的资源是通过泛在的网络来提供的,因此有更高的利用率。如果使用云计算,成本将便宜30倍,这就带来了收益率。

总结一下,从信息技术看,信息技术产品本身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存量越来越大,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从网络技术来看,带宽越来越宽,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网络越来越泛在。再加上新摩尔定律,感知技术、电源技术、物联网等的发展,以及新计算的模式。信息化给大家展示了有以下特征的一个美好前景:第一,泛在性,无所不在;第二,虚拟化,是一种云计算的模式;第三,智能化;第四,交互性。这些特征将显著改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和模式。

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层面的发展,未来会进入一个智慧时代。智慧时代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智慧的理念、工具、平台使用好,融入到我们政府管理里面去,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前景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不断演进的一个最典型的应用。正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未来改进管理和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应用和发展到底体现在哪个层面上?国内外的智慧城市战略是什么?

最早,IBM在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基于3S技术提出的,即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些传感器、感知设备把政府要管理的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联网,与人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更加动态化的管理。

2009年底,IBM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世博会的门票里有一张芯片。这个芯片不单只是进门刷卡做一个记录,芯片记录参观者信息,提供参观者在何处参观,各个场馆人流情况等信息。世博会就像一个示范区一样,让大家真正体验到智慧城市的理念。

IBM提出智慧城市有三个特征: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一是透彻感知的物联化。所谓智慧,首先是要有一个判断力,对周围的环境、状态能够自觉识别、检测,然后能分析、处理。就像交通管理的摄像头一样,把现场的情况记录下来,再通过互联网或政府专网或通信3G网络传到控制平台上。在控制平台上就可以对现场进行监测、控制。如果某处交通拥堵,就可以联系到距离较近的交警手持设备上,让交警到现场处理了。其次是更全面透彻的感知。例如,一个社区被分成很多网格,每个网格有自动化的感知设备。目前我们用的是摄像采集装臵,甚至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感知,将来有其他的感知方式。比如,将来给社区里的每个老年人配一个终端,就可以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状态,如果独自在家的时候发生紧急状态,一个按键就能启动他家的摄像头。如果身体不舒服,老人身上的血压仪、心脏监视器等数据发送到社区医生那里,社区医生马上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施救。更加透彻的感知,这是物联网、智慧城市最具特征的特点。

二是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光感知是不行的,现场的信息怎样和系统连接在一起?那就必须有广泛的连接。现在咱们用的就是城市宽带,或是互联网,或者有线网络。

三是更加集中有深度的计算。假设一个老年人在家里生病了,一个医生到现场给他处理,而他的身后有一个更大的平台,一旦有需要很多专家可以进行会诊。这种处理的方式会更加有效。

如果抛弃理论层面的定义,按照IBM的观点来讲,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把城市功能的六大核心系统--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利用技术集成起来。比如,新闻里曾听说小孩被落在校车上,长时间没有发现,最后发生死亡的事故。如果每个孩子有带着感知设备,少一个小孩,系统就报警了,就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智慧城市应用促使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或者说做出一些新的技术选择。当然,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公共安全,包括社会管理创新,其中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市民服务。

智慧城市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的技术都在不断渗透、不断延伸。各级部门都在思考、利用一些新的管理技术、方式和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服务。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智能医疗,因为有了网络,有了云计算的模式,可以实现一个整合的医疗平台,就像北京现在搞电子病历一样。电子病历一旦建好,今天在空军总医院看病,第二天跑到别的地方看,尽管看的不是一个病,但只要把我的病历打开,关于我的所有记录就全有了,那么就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进行治疗。当然不单单在电子病历上,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利用这样更加有效率的、效果更加好的整合性平台。

“两会”后,国家开始对我们的房产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其实,一些与公民权利相关的信息比房产信息还重要,包括政府最基本的一些服务,比如说个人社会保障等,需要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目前,全国社保还不能联网,很多地方的系统还不全。将来一个人的社会保障号就能记录这个人一生享受到的各种基本的服务信息和各种个人信息。我们构建个人房产系统,更多是从政府管理角度,甚至是从反腐败的角度出发的,特别是一些名人一个人拥有多户籍的事情曝光后,大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其实房产登记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房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财产事项,从开发建设到居民购买,政府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手段和程序。按道理说,在此基础上搞信息化,比社会信息化来得容易多了,但目前我们没有这些基础的信息。就像现在的社保系统,数人头我们都数不准。

再比如中国移动开发的“车务通”。车务通主要是对公车进行管理。其实公车管理,从技术来看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现成的GPS,还是中国移动的车务通,还是电子车牌,只要在车上装上一个装臵,就可以随时管理监察,因为现在网络已经初步泛在化了。当然,公车管理不是技术本身的事,还牵扯到管理层面,甚至牵扯到利益分配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政府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或精准性。

智慧城市是在原来的数字城市或无线城市的基础上,逐渐扩展起来的城市信息化战略。现在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比较好的有首尔、纽约、伦敦、新加坡,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无锡去调研,提出一个“感知中国”的计划。“感知中国”计划提出来后,各个地方也纷纷推出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北京的一些城区、上海浦东、宁波等地已经有一些较好的平台了。

对我国而言,智慧城市有很多层面,刚才讲的智慧城市更多是在产业层面,因为经济发展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很多地方借助智慧城市这个发展机遇推动与智慧城市有关的各种产业、项目的引进,有的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智慧城市有非常大的技术依赖性、技术平台依赖性。就像智能交通光有摄像头还不行,还要有设备能反映道路的情况,并进行识别。但是,我们现在一提智能交通就限于摄像头,而没有往其他方面扩展。那是因为在道路建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去思考怎么让道路、车辆具有感知功能。如果道路、车辆有感知功能,那么发展智能交通就更加容易了。所以,智慧城市对基础设施有很大的要求。而我国更多是应用导向性的智慧城市。我国基层政府来做智慧城市,主要是应用导向,关注于利用智慧城市为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所提供的应用性平台。

三、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对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作用,这个工具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某种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环境、产品不断演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型。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原有模式越来越朝着管理—治理—善治的模式来发展。

善治的模式是什么?联合国概括了政府善治的八个特征:参与、法治、透明、回应式治理、共识、公平和包容、有效和效率、问责。这八个特征也贯穿于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中。

第一,社会参与。这种理念使我们政府不再更多关注于政府自身,而是更多关注外部,尤其是关注政府和外部的关系,强调参与的治理。我们的社会管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强调公众参与,强调社会管理。在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过程中,这种理念得到彰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建设行风政风评议平台,让社会对政府的运作进行打分,进行评价。像政务公开,让政府文件、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向老百姓公开。公开,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让老百姓的诉求能够得以体现。另外,很多地方还搞了很多诸如听证会、网络问政平台、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就是想建构一个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参与。特别是web2.0出来以后,政府的管理从单向到双向互动式发展。而web2.0相当于政府实施管理从原来贴公告的模式转变为市长现场办公会模式,利用一个让公众都可以访问的微博平台、问政平台,像开现场办公会一样地解决问题。第二,依法行政。第三,透明化治理。政务公开和参与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回应性治理。北京市西城区构建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什么是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就是政府部门能够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服务对象也能够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响应,特别是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推进和深入使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回应老百姓的诉求,政府可能在某些方面就会受到挑战。第五,共识取向治理。从政府合法性角度来讲,政府和社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个理念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甚至在价值观念上也影响我们。网络一旦泛在化之后,每一个人都想表达,可以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麦克风,使每个人都成为政治活动中的一员。将来政治的模式要转型,转向全民政治或全民参与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网络表达。如果政府的一些做法不能形成共识的话,有时候会有风险。第六,公平公开。第七,效能效率。第八,尽职尽责。这就是信息技术给政府自身转型所带来的一个基本取向。

越来越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一种善治的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透明性,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强调一种共识取向,强调公平和效率。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基本取向,它是一个社会规律,而且会随着网络越来越泛在化,这方面的诉求会更多。从最初的一些网络开发建设,到越来越多地强调资源共享,强调结构重组,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政府一种运作模式的改变,一种范式的变迁。

信息化越来越强调更多的公众参与,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所以,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信息技术电子化服务演进的趋势,从内部逐渐往外部扩展,从原来强调单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双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对外部的支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时,强调知识的共享,强调各种工具、业务的融合,强调政府机构的重组。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例,为什么要把服务集中在一个办事大厅里面?每项职能、每项业务都由不同部门来管理,原来老百姓、企业办事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现在强调管理的创新,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再让老百姓、企业四处跑了。这里面牵扯到信息的共享、业务的融合,还有组织结构的调整。说到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实质是什么?大部制的实质是减少行政事项,缩小行政权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精简机构。如果这些东西不改,那就是简单的合并。

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或者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时候,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之所以加强社会管理或者强调社会建设,根本目的是维稳。通过社区摄像头也好,各种信息采集也好,对人财物进行登记管理,就是为了掌握情况遇到问题好处理、好应对。第二种观点是,社会管理创新是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管理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平台的改进,业务的整合,让老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加便利、更加好的服务。在现实中,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都存在。

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平等性。由于我们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层级制,在西方也叫官僚制。纵向是分层的,横向是专业化划分的,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如果我们过于强化层级制,任何事情都要去审批,一旦有跨部门的事项需要合作、协商,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或智慧城市更强调网络化,而不是等级制。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面,大家都一样。所以,我们在引入信息技术的时候,层级制在某种层面上和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太符合的。第二,强调非实体性。办事大厅、服务中心,往往有一些人员、一间房子、一套东西,还不可能做到上门服务。信息技术能够给我们提供非实体化的管理、服务,就是所谓虚拟化的。第三,强调集成化。纵向的每个部门就是条,横向的部门之间就是块,条块化管理上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信息技术恰恰强调集成化。业务通过信息技术集成,利用网站或其他平台,提供一个非应急服务,上网或打电话各种问题都能在社区里解决。这是我们依托信息技术、依托智慧城市所强调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思考的东西。

基于信息技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政府2.0”。我国改革的目标是服务型政府,美国叫企业化政府,英国叫现代化政府。每个国家提法都不太一样,但实际上都蕴含着刚才提到的治理理念,强调回应、参与、公开、透明、公平、效率等。从研究信息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强调政府2.0。

政府2.0是一个什么概念?希望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第一,智慧城市一定要以公民需要为中心,来思考社会管理原有业务模式、管理方式。第二,提供有选择性的服务,提供可行方案。因为在社区里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化的服务,特别是很多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往往都是个性化的。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服务和互动,允许公民随时随地以各种设备完成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降低政府的成本。这是政府2.0的服务模式。

政府服务2.0的模式对应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基本模式。从理念上,我们更多强调管理和服务,而不是监管。从服务的提供上,更多是靠一站式的服务、集成化的服务。从支撑平台上,强调智慧政府。所以,基于这些理念,地方政府依托智慧城市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产品、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管理、计算模式整合起来,为社会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如果想要发展智慧城市,我们不一定一步到位,因为我们要有物联网,要有采集设备,网格化如何分布,如何采集信息,采集完信息,要有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的平台,这些数据平台要和移动终端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领导提供一个管理决策的渠道,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个服务的管道,形成数字城市的基本理念。

我们现在应用最多的是平安城市建设。平安城市建设更多的是社区大街小巷的探头,这是智慧城市最基础的东西,或者是最浅层次的智慧城市。在某种情况下,它也叫智慧城市,但是它更多的是获取现场的信息,以便政府部门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平安城市建设更多是以维稳为主。现在城市里的摄像头不单单是公安系统的,如果这些信息能够集中、共享,对我们的管理服务将更加有利。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协同性、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将来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管理创新里面来。

下载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力促中国智慧城市梦想起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智慧城市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 按: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发布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

    创新构建“社区党委+”大党建模式 推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

    创新构建“社区党委+”大党建模式推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一、背景与动因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人口总量增加迅猛、社会结构趋......

    乘百年“红船”中国梦想再起航

    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嘉兴南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我......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 作者:何海兵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

    《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让梦想起航

    《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让梦想起航 “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很少有人愿意改变自己。”很简单的一句话,却鞭辟入里。当我们看见网游魔兽世界吞噬青春学子如花的面容时,当......

    创新模式探新路 力促干训出奇效

    创新模式探新路 力促干训出奇效 摘 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的参与和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作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主阵地的作用,创新干部培训模式,提高培......

    市审计局运用“党建+”模式 力促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市审计局运用“党建+”模式 力促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市审计局以党建为统领,将“党建+”模式运用到局机关各项实际工作之中,形成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双融合、双提升的党建新格局......

    中国梦作文:梦想扬帆起航(含5篇)

    梦想扬帆起航 天津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硕士 12 级 魏庆 2013 年 04 月 15 日 09:4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没有理想,既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