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3: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第一篇: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关于苏尼特左旗芒来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汇报

根据调研安排,现就我旗芒来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发展的现状

苏尼特左旗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位于苏尼特左旗赛汉高毕苏木芒来嘎查境内,距满都拉图镇西北约35公里处。该园区筹建于2009年,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规划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及陶高特音高毕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占地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2011年6月,盟行署以(锡署字〔2011〕62号)文件批复正式设立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纳入盟级工业园区。

(一)园区规划完善情况。目前,园区已编制完成了《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及《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分别得到盟经信委、水利局、环保局批复。《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委托**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初稿已完成,并于10月20日通过盟经信委组织专家评审。《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于今年底编制完成。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园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实施了道路网架、电力网架、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园区生活用水水源地已经明确;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预计2014年底投入运行;园区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园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1-9月份,已建设供排水管网21公里,道路4.6公里(路宽12米),输电线路35公里,绿化600亩,通讯设施建设投入4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560万元。

(三)项目入驻及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3户,建设项目13项,筹建项目1个,其中:续建项目10个,完成项目1个,签约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年度目标数的18.8亿元的70%。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属于盟级批复的工业园区,应属于正科级行政职能单位,但目前机构、编制不明确,园区在管理体系、机制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权限不明、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园区尽管都组建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但普遍存在人手不够、队伍不齐、专业人员匮乏、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严重不足、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到人等现象。

(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配套建设的投资主体单一,由于政府财力紧张,大多靠政府融资建设,加上目前融资又十分困难,导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

第二篇: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安排,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张辉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乡镇、企业,通过发函咨询、现场交流、座谈讨论等方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探讨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全县生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借以谋划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努力破解制约生态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定位和工作部署,坚持既定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思路,以实现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重要支撑,抢抓政策机遇,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项目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保增长、扩投资、变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速度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规划先行,明确了发展方向。修订完善了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产业园区的思路、定位和重点,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工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加大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把园区作为生态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园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8亿元。三是产业主导,形成了规模优势。围绕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选炼和新能源开发,已形成25万吨种子、4.2万吨乳制品、46万吨锰铁、8万吨棉浆粕、5万吨食用酒精、5万吨红枣制品生产加工能力和总装机容量125兆瓦发电能力。四是大力招商引资,夯实了发展基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全民招商机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三北种业、中种国际等知名企业和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五是加快改造步伐,延伸了循环链条。突出培育循环型产业,着力推进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构建了产业大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链条,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发展阶段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承载能力不足,难以支撑生态工业的发展需求。现有园区的建设布局可利用的土地较少,同时随着大沙河开发区和丹霞大景区的建设,原来预留的工业用地被纳入商贸文化旅游产业功能区,已不适宜建设工业项目。二是资源依赖性项目多,“两头在外”项目少。我县工业仍属于资源型工业,产业层次低、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性不强。全县15户规上企业中,种子加工和矿产品企业11户,高新技术类企业为空白,制种业一枝独大,直接影响着全县生态工业发展。三是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弱,带动作用不强。传统工业比重大,工艺装备相对落后,企业“散、小、弱”的现状依然存在;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乏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经营管理不够精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盈利能力普遍较差。规上企业中销售上亿元的企业仅有3户,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2户,千万元以上的1户。作为地方特色的红枣产业,还没有规上企业;全县肉牛养殖规模较大,但没有上规模的屠宰加工企业。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硬环境方面,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分布区域不集中,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可有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较少,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强,增加了项目落地难度。软环境方面,优惠政策不够“优”,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协调服务不够到位,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前期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不够高,影响和制约了一些大企业、大项目的入驻和建设。

三、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考

用生态工业的基本要求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来衡量,我县生态工业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工业经济处于从以规模、速度促发展到以调结构、提质量、重升级促发展的转折期,实现生态工业的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县第十四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不污染人居环境为前提,以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和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坚持园区带动、开放驱动、产业联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绿色取向,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做精农畜产品深加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好玉米制种、奶肉牛、蔬菜、红枣、葡萄五大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种子加工方面,围绕打造金张掖国家级现代化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植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骨干企业。玉米加工方面,加大医药中间体产品研发力度,重点推进雪晶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以雪润生化和大北农饲料公司为依托,发展甜高粱种植和生物饲料加工转化。红枣加工方面,调动红枣企业协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力争进入规上企业、扩大增量上“谋实招”。引进亚盛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加大红枣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做优产品,做亮品牌,彻底扭转红枣产业“有市无价”的被动局面。草畜加工方面,依托专业合作社和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养殖、集中交易和物流配送,建立起有效的市场体系。依托雪莲乳品公司的品牌优势、基地优势、基础设施和人脉资源,积极推进与伊利、蒙牛等省内外乳品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发展。坚持内引外联,力争盘活新华镇的牛羊屠宰加工厂,使已有的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实施好升华农生物科技公司4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等项目。果蔬加工方面,扩大番茄、中药材、酿酒葡萄等基地规模,建设小包装番茄酱、中药饮片、高端葡萄酒等加工项目。实施蔬菜深度加工,重点利用冷链、分级包装、真空保鲜、脱水冻干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设施,发展清洁蔬菜、脱水冻干蔬菜、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立足现有基础,围绕1500兆瓦规划做大新能源产业。深入研究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吃透电价补贴、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县光伏产业的支持,力促我县“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规划列入省市盘子,在“路条”争取上力争占有更大的份额。具体工作方面,应全力组织实施1500兆瓦光电产业园发展规划,确保新疆特变电工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早日并网发电;已取得“路条”的万新伟业、振泽公司各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按照承诺及早开工建设,年内并网发电;积极做好中节能和黄河上游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路条”争取及审批,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华兴公司2号特种合金炉具备投资建设的机遇,加大高载能项目的引进和扶持力度,大幅度增加用电负荷,提升电能就地消纳能力,为今后项目的争取创造条件。同时,应做好评估论证工作,加快启动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

(三)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三个百万吨项目做强矿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锰铁、凹凸棒、原煤“三个百万吨”矿产资源开发目标,全力抓好宏鑫公司100万吨锰铁选炼扩产改造,延伸锰铁矿加工产业链;抓紧前期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印尼力宝集团、兰州天阳公司100万吨凹凸棒粘土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及早开工建设;引导华腾矿业公司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推进红柳园150万吨原煤开采及精深加工项目。加强沟通衔接,及时跟进服务,确保银先建材公司10万立方米商砼站建成投产、富海金泽公司闪佛寺山金矿资源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招商引资。首先应对近几年参加节会招商签订的项目进行“回头看”,通过抓责任制的落实来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和落地率,借以坚定各级干部抓招商引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应在全员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招商上下功夫。全员招商。强化“无中生有抓项目”的意识,动员县内外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充分利用血缘、亲缘和地缘等人脉资源,搭建平台、推介项目,宣传优势、促进合作,实现由职能部门抓招商向全县上下全员抓招商的转变。以商招商。通过已在我县成功投资建设的外来客商和企业,借助他们的信息、商务渠道和人脉资源,大力宣传推介我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临泽发展。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协会联系广泛、示范带动性强的作用,把县内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依靠县内外的资源和地域优势,采取合资、独资、参股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以商招商。重点招商。围绕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强县”目标,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七彩镇、梨园新村、丹霞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区、西游文化主题公园及星级酒店等项目进行大力推介,并精心筹备参加好兰洽会等招商节会,通过节会招商、网上招商,在“大景区”建设上有新的作为。另外,应围绕玉米制种、红枣、蔬菜、奶肉牛、葡萄等五大特色产业,力争在牛羊屠宰、乳制品加工以及红枣产业开发上取得突破。强化责任招商。继续将招商引资任务量化分解到乡镇及重点职能部门,通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促进任务落实,并根据省市的最新要求,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办法,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力争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工率和落地率有新的提升。

二是强化帮扶措施。继续抓好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制度的落实,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原料供应、产品外销和改造升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经营、有序运转。对于一些企业存在的招工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中层管理人员不足影响项目争取和行政许可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应适时组织用工招聘活动,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结合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对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应采取推荐大学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和选派优秀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多种途径,帮助企业配强中层管理者队伍,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加强园区建设。坚持以生态理念引领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培育发展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成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吸引民间资本等措施,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科学设置管理、信息、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网络,健全园区管理服务机构,根据生态工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建设用地供应,及时解决工业发展无地可用的困局,把园区打造成为聚集生产要素、配置优势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应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全市“两个园区、千亿产值”的生态工业发展格局,对于我们落地有困难的企业和项目,积极予以引导,向“两个园区”集中,从而在支持全市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借力发展壮大我们的县域经济。

四是全力推进项目。项目是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抓好重点项目,将为加快生态工业发展、实现转型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应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抢抓“3341”项目工程机遇,想方设法谋项目、千方百计引项目、主动出击争项目,坚持“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实现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转型。应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找准项目工作与产业政策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上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争取的成功率。按照“在谈项目抓落实、签约项目抓到位、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扩产”的思路,强化机制保障,加大落实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是做好融资工作。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项目建设、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首先,应落实好全县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保障生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以奖代补”等方面,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应抓住国家加快“新三板”扩容降低准入门槛和上海股权交易所在我市建立孵化基地的有利时机,举办专题辅导会议,对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培育,引导更多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股权交易等途径实现直接融资。第三,应推进银企对接与合作,争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对于国家已经允许,在我县还没有落地的政策,引导各银行结合县域实际和企业情况,加快落地步伐,并不断开发金融产品,创新融资方式,切实缓解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第四,应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广泛吸引各类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搭建平台。

第三篇:2010年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工作计划

2010年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全年总体工作思路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铜都’的目标任务,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为主线,切实创新经济环境,大力促进铜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铜产业循环基地建设各项进程。

围绕今年3月份确保国家环保部对拆解加工区顺利验收,4月份拆解区内铜拆解加工企业开

始投产,全年投产企业15家以上,实现年拆解量2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总体目标,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将不断完善拆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紧加快“无水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无水港”项目的道路、办公楼和货场等土建工程,监控系统等在内的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鹰潭市物流中心,解决企业的运输瓶颈问题。二是抓紧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调试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污水处理的需要。三是尽早启动铁路专用线路的建设。并尽快启动铜精深加工区4.18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土地审批、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 铜都”建设。同时,加强拆解加工企业建设。一是配合相关部门为入园企业办理准入的相关手续,提供自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立项、环保审批至规划建设等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制定入园管理办法,提高园区建设品位。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入园企业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管,要求企业环保设施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促进企业早日投产。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完善管理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加大检查力度,形成有效监管机制。

为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将努力营造投资环境,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完善投资协议内容,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并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行项目责任制,开展针对性强的上门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专题招商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力量,围绕铜产业配套进行招商引资,打造一批铜特色品牌。同时,不断强化园区内部管理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事务公开制、联席会议制等一系列效能服务制度,提高为企业服务的速度和质量,从企业入驻、项目建设、操作流程、跟踪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第四篇:红旗区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红旗区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总体概况

(一)园区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国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装备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特别是围绕工业园区内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以此为指导形成了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坚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并举,坚持总量增长与节能降耗并重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6年我区抓住区划调整的大好机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和“配套关联、协调发展”的原则,经市政府批准,规划建设了红旗工业园。园区总占地1700亩。规划标准厂房区面积30万平方米。

(二)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园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0万元,规划建设了道清路、规划路、纬三路、文岩路4条园内道路,形成了“三横一纵”路网;园区自来水、上下污水管道、燃气、通信、高压输电及路灯等设施已全部铺设完毕,园区内“七通一平”覆盖面积达1200亩。

截止08年9月,园区共入驻企业17家,总投资10.6亿元。已开工建设16家,建成投产13家。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大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日升数控为支撑的装备业产业聚集群,以巴山协裕为支撑的新材料产业聚集群,以博源医疗有限公司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群,预计年产值17亿元,年创利税1.5亿元。从选项和趋势分析上看,巴山精密滤材、巴山协裕微细丝、日升数控设备、轻机股份果蔬汁处理生产设备以及博源医疗器械等项目,均属于低能耗高产出、高附加值的项目,发展潜力很大,前景良好,轻机股份的果蔬汁处理生产设备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列入食品机械产业化国债资金或贴息支持项目,日升数控公司年产200套数控轴承设备(替代进口)项目正在申报省结构调整支持项目。

二、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节能降耗,环保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任务,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对园区内工业企业按照循环经济“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低污染物排放”的发展模式,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企业从规划、开工、投产之日起就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初见成效

红旗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已初见成效,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速;企业自主创新提速,技术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构建逐步完善。园区内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9家分别是:日升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巴山精密滤材有限公司、巴山协裕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新乡轻机股份有限公司、雨林教育工程有限公司、博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达克罗金属涂覆有限公司,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70%。

08年园内自主创新项目共5个,其中达克罗金属涂覆有限公司的“达克罗全自动金属特种喷涂工艺项目”已通过省科技部门验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日升数控公司的中小型圆锥轴承套圈磨削生产线数控设备项目,已投入生产并获得国家三项专利及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园区围绕日升数控公司数控装备产品链,引进的数控装备研发及商贸基地、滚动体工业园等数控装备配项目正在实施中;围绕巴山精密、巴山协裕公司新材料产品链,引进的金属微细丝屏蔽布、汽车安全气囊滤网、美国新型防火材料等项目已逐步成型。

(二)企业节能降耗效果突出

园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主动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全面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我们主要做法是:

1、在节能设备的引进方面,江源铜业有限公司从无锡花重资引进数控水型圆柱牵引生产线,该生产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煤炭、重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相比传统生产模式每年可节约支出100万元。并出资10万元引进德国诺比节能技术,对电机变频调速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省用电 度;引进回收型热泵热水机组,利用冷却塔中冷却水的次高温进行温度转换,实现厂区内暖气、生活热水的联供。

2、在节能技改方面,达克罗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金属特种喷涂工艺改造项目,实现了涂覆机械的自动化,克服了人工涂覆的弊病,提高了工效4—8倍,不污染环境,保护员工身心健康,节约达克罗溶液20—40%,节约用电10%,综合降低成本30%以上。

3、在节能科技产品应用方面,园区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计划,在园区内推广使用高效照明光源取代白炽灯和低效光源,普及节能灯。目前园区已完成初步统计工作,正在积极推广。预计全面推广后,可节约用电20%。

(三)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选择。为推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工业园区,园区及时成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招商引资企业的准入制度,规定了“优先引进一类,限制引进二类,坚决杜绝三类”的项目审批原则,园区内的产业集中在装备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服装生产等领域,均为国家一类环保企业。

(四)土地集约利用 园区根据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等基本原则在一、二期800亩工业用地上,规划了面积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区,在原本只能入驻13家企业的工业用地上入驻了17家企家,使亩均产值由原本的 万元/亩提高到 万元/亩。截止2008年9月园区标准厂房动工面积达27万平方米,投入标准厂房建设资金1.5亿元,已建成使用2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区平均容积率达1.42,是我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较好的园区之一。2007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在我园区召开了标准厂房现场会。

(五)资源综合利用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再生循环率,减少资源浪费,并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园区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搞好废物回收利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为企业想办法、出点子。目前,园区废弃物回收利用比较成功的例子有:

1、海马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将生产箱包、皮具时产生的大量边角料制成钥匙扣等小饰品,不但解决的皮革边角料处理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2、巴山协裕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将微细丝拉拔过程中断裂的金属丝回收后,用于制作防电磁辐射手机外壳,目前该产品在国外市场非常紧俏。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没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建议上级部门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企业要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品的深加工上做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文章。

2、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而区财政又远不能满足需要,建议上级部门通过调整税收分层比例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3、园区内工业企业大部分处在发展初期,产业层次低,企业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靠自身力量无法满足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建议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大力拓展融资、信贷渠道。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领导职能,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节约文明,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企业围绕节能降耗、废旧物资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环节,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减量技术和替代技术,能量梯次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再生利用成本等,探索出一条适合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3、建立健全监督监察机制,完善奖惩制度

参照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园区实际的企业清洁生产、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废弃物排放等标准。完善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的能效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产品的入园标准。

红旗工业园管委会2008年9月28日

第五篇: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在制定“xx”规划中,紧紧抓住我市资源富集和基础工业较好的优势,把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要求,贯穿于“xx”规划的全过程。为全面落实规划,市委还结合发展实际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的指导思想,各县(特区、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坚定了增比、进位、突破的信心和决心,抓机遇,抓关键,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为突破口,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换代,适时调整工作机构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思发展、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对此,我们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xx月以来,我市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平台,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在建或正在规划的产业园区共12个,规划面积总的为平方公里。其中,省级产业园区2个:一是红桥新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将原水城县红山工业集中区和石桥工业集中区合并开发建设,4月正式组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二是两河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市级产业园区5个:一是盘县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含鸡场坪园和柏果园,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二是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包括董地园、老鹰山园,面积约平方公里。三是钟山区水月产业园区。包括月照乡部分村、水钢片区、老鹰山镇部分村,面积约70平方公里。四是六枝特区木岗产业园区。包括木岗镇全部行政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五是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郎岱镇政府所在地及陇脚、洒志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在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各园区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规划”的路子,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强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如红桥新区已于11月29日前完成各项规划,并通过省市城规委审查;两河新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研究两个规划已通过评审,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认证之中;董地产业园区生产发展规划,已于6月经省经信委审查批复,园区控制性规划在7月经市城规委专家评审通过。目前,各产业园区在空间上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在产业布局上,基本形成了互有依托不重复、紧密相连而相互独立的格局,初步构建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破解了项目用地、村镇规划、城市特色三个难题。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三)抓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各产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结合当地资源秉赋和特色产业,突出园区功能定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1至10月,全市各园区修建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建成园区主干道总里程公里;12个园区签约项目194个,开工项目114个。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五)抓制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一是各园区编制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项目准入办法》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对招商引资项目免费代办各项手续等工作机制,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卡片和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无缝隙”服务模式。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组,加快园区建设用地报批速度;三是实行一个窗口办事、建立健全客商审批一条龙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开展了行政许可审批、非行政审批、缩短办事时限等工作;五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大服务”的模式,建立起高效优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一站式”办公、政务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提高为入园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六)抓整合,多种投资模式运行。一是通过银行贷款,建立健全还贷机制,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通过负债加大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的办法和渠道;三是放宽政策限制进行融资,引进具有资本和建设实力的大型企业和投资集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城市经营;五是充分利用各类开发投资公司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和放大效应。

三、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迅速加快,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果,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但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建设滞后。我市12个产业园区中,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部分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保田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市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等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成企业服务中心等设施外,大多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难题,园区整体档次还不高。

(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统一。在园区建设中,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建设用地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的标准给予补偿。但是部分群众以土地补偿低为由上访,并且到现场阻碍施工,导致场平工作进度慢。

(四)项目招商难度大。部分园区开发建设受地域条件制约,投资成本高,园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引进的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占地面积大、产业关联度弱,项目质量不高、且污染环境;有的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存在“饥不择食”现象,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配套。

(五)管理体制亟待规范。一是管理机构不明确,干事力量难凝聚。虽然大部分园区都分别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或指挥部等机构,也组建了园区开发建设领导班子,但有的园区管委会和指挥部都是临时机构,人员从不同单位借调,影响了园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有的园区至今无任何规划和审批手续,工作不知从何开展。如保田产业园区、盘北工业园区和发耳产业园区至今总的发展规划还未制定出来。

(六)园区建设进度不一。全市12个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只有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水月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和两河新区抓得较紧,成效比较明显,其他园区抓得不紧,强调客观原因多,等待观望,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主观努力欠缺。以致形成市里抓的几个园区速度快、成果显著;县抓的园区在动、应付检查;乡镇园区不动、强调客观条件的态势。

四、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布局,推动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规划。根据“xx”规划及全市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各县(特区、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加快集聚。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促进资源共享。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重点扶持积极性高、抓得扎实的园区,打造集聚效应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力争经过5年努力,率先把红桥和两河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打造成“省示范园区”。三是集约用地。大力推行园区向山要地,建设山地梯田式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代建或租(购)标准化厂房工作,建设多层、通用厂房,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如根据不同行业设定最低投资强度或一年内最低投资总额等,对个别“盲目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合理引导其退园,消除园区“开而不发”现象。四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项目入园,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减少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力求把每个园区都建设成为“生态型、园林化、循环式”的现代产业园区。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产业园区吸引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也是能否引进项目、留住项目、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市资源富集,资源深加工链条拉长,产业进入园区尤为重要,招商引资的成败,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度(硬件)和全程为客商服务(软件)的建设。因此,各园区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配套,千方百计落实省政府规定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不同级别园区的建设标准。

(三)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外引内扶推进项目落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主导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总抓手,加快建立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式,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侨引商、以台引商、以外引商、以友引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网络引商、媒体引商等,多形式、多渠道引进资本、引进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配套措施的方式重点招商,做到“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本地大企业的优势,激励他们在园区投资建设和延长产业链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狠抓重点项目,搞好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发展全程服务,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和项目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四)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园区工作职责。已经成形的和正在筹建的园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抓紧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明确管理机构和有关责任人职责和负责园区的具体工作。在健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园区的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等工作,使产业园区的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五)创新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多样化发展。从当前我市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看,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参与从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全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也承担了过多的投资风险。建议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全过程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实现政府与开发企业“双赢”。

(六)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助推园区加快发展。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投资环境是是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不断增强“环境谁优我更优、服务谁好我更好”的宗旨意识;树立“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下的事我们办”的服务理念;全心营造“亲商、安商、帮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建议把园区作为今后的新城区、“经济特区”来建设,按照“合理规划、超前设计、提前建设、确保需求”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是稳步推进配套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在园区内设立金融服务、商贸中心、职工住房、文教卫体、公共交通等设施以及治安机构,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培训体系,改善园区企业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土地征用开发。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园区可预留部分土地作为园区行政管理及生活设施的商业性开发;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搞好园区规划范围内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调查摸底,做好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置换,降低土地报批门槛和开发成本;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调整出台新的土地优惠出让政策;出台区域范围内工业用地统一补偿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征用、拆迁和安置工作。

全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调研报告

区物流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下载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

    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园区发展步伐,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更好地为入园企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

    新能源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新能源产业园区汇报材料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全力配合下,经过全体干部和入园企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 园区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产业区案例借鉴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园区: 概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中鼎大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农科院 中国生态有机门户网www.xiexiebang.com 编制日期:二О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园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根据......

    关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

    冷水江经济开发区 关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 探索出一条具有冷水江特色“将矿山建立在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全面实现“一转三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我市......

    关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

    冷水江经济开发区 关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探索出一条具有冷水江特色“将矿山建立在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全面实现“一转三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我市经......

    X产业园区管委会迎接调研汇报发言

    X产业园区管委会迎接调研汇报发言年初以来,数产园管委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两手硬、两战赢”,结合本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克难攻坚,精准发力,为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