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
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园区发展步伐,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更好地为入园企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和省政府《关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有关问题和政策措施的意见》(陕政发[2008]35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以下项目入园管理办法。
一、入园管理
(一)入园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及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项目。
2、全国500强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项目。
3、具有主导产品、产业链延伸对县域经济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达到规定的投资额度和投资强度的项目。
5、符合园区发展方向的其他项目。
6、禁止在园区兴办矿产品加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淘汰产业、落后技术工艺和对环保产生影响的企业。
7、禁止对钢结构、轻钢厂房及其附属设施有腐蚀性的项目入驻园区标准厂房。
(二)投资要求
1、租用厂房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以上的项目。
2、自建厂房项目: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每亩土地投资强度100万元以上。
3、入园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三)环保要求
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环保要求标准,对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无影响,或在可控和限定范围内。
二、土地管理
(一)土地性质
按园区管委会核准、规划的用地类别,其性质不得改变。入园项目按程序取得有偿使用的土地,未经园区管委会批准,不得转让、抵押,否则园区管委会有权收回土地使用权。
(二)土地有偿转让费
1、根据国家关于工业用地取得方式的规定,园区工业用地的挂牌价不低于8万元/亩,其他类别的项目用地(如商业、物流用地)价格原则上按市场价格确定。
2、对产出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和劳动密集型项目,或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充分利用我县当地资源,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预期的项目,其用地面积和地价由管委会上报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实行一事一议。
3、入园项目建成后,经园区管委会复核,其投资强度低于园区规定标准的,按其投资强度和园区规定的投资强度标准核算其应占用的土地面积,其余的土地能二次规划利用的,由园区管委会按原合同地价退还企业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费,收回多余用地;如园区无法二次规划利用的,则由用地企业按原合同地价的5倍补缴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费。
4、企业解散或破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之规定和程序执行,并报园区管委会备案。企业按程序拿到土地一年内无法开工建设的,由园区管委会按照法定程序收回土地。
三、项目入园程序
(一)申请及审核
1、由项目单位向园区管委会提出入园申请,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园区管委会对上述资料审核合格后,由管委会下发入园通知书,并确定租用厂房或地块。
3、对自建厂房的项目,待地块确定后,企业须在3个月内向园区管委会提供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所设计的总体、详规图及厂房设计图。
4、总体、详规图经园区管委会审核通过后,园区管委会与项目单位签订入园协议,凭土地款进账单,由管委会负责组织放线后,项目单位开始开工建设。
(二)入园确认
1、租用厂房项目:以企业与园区管委会签订《园区标准厂房有偿使用合同》,并按合同规定交清有偿使用费为准。
2、有偿租地自建厂房项目:以企业与园区管委会签订《企业入园投资协议》并交付首期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费为准。
四、项目服务配套措施
园区管委会为项目入园开辟“绿色通道”,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优化环境,创造便捷、高效的办事机制,具体措施是:
(1)安排专人协助入园企业办理证照和工程报建工作。
(2)对企业提出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实行即时服务,限时解决或答复。(3)提供人才招聘、科技服务、融资帮助、法律咨询、物流等方面的服务与咨询。
五、本办法由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宁强政府网
第二篇:循环经济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阜政办发[2007]8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阜新市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确保阜新市循环农业发展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积极推进阜新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循环农业快速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重点行动的意见》(农发〔2007〕2号)以及农业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管理对象,是指阜新市辖区范围内承担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的县(区)政府及其从事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中确定的任务指标主要依据《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确定的总体规划目标以及计划指标。对每个循环经济链条中所涉及的项目内容、评价标准、完成时限均依据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管理范围依据上述任务目标确定。
第四条 成立组织机构。为推进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各承担项目的县区,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要有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机构和管
理人员,两县人员编制不得少于6人,各区不得少于2人。
第五条 整合项目资金。各县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整合资金,集中用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第六条 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县区要根据《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区域内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第七条 各承担项目的县区规划完成的任务指标和实施进度不能低于《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中确立的任务目标。
第八条 市政府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任务指标作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九条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考核制度,阜新市辖区内各承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县(区),每半年要向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于年末前组织成员单位负责对各县(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将各承担单位项目完成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县(区)和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市级以上项目资金的支持。
第十条 市政府设立循环经济发展资金,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和鼓励从事农业循环经济工作的企业和单位。
第十一条 建立项目扶持与奖励制度
1、依据国家有关文件和《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下发项目补助资金。
2、对于完成任务指标的县区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二条 考核评价标准。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区农业循环经济工作进行考核,采取100分考核制,全部完成得满分。
1、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满分40分)
任务指标全部完成的得满分,未完成任务指标的不得分。
2、组织机构、人员落实情况(满分20分)
已成立机构、人员编制到位的得满分,未成立专门机构或人员编制未到位的不得分。
3、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满分10分)
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得满分,未制定的不得分。
4、项目配套资金(满分20分)
有项目配套资金的得满分,没有或不足的不得分。
5、工作汇报(满分10分)
各县区每半年向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按照要求及时汇报的得满分,不及时或不汇报的不得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第三篇:2010年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工作计划
2010年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全年总体工作思路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铜都’的目标任务,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为主线,切实创新经济环境,大力促进铜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铜产业循环基地建设各项进程。
围绕今年3月份确保国家环保部对拆解加工区顺利验收,4月份拆解区内铜拆解加工企业开
始投产,全年投产企业15家以上,实现年拆解量2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总体目标,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将不断完善拆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紧加快“无水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无水港”项目的道路、办公楼和货场等土建工程,监控系统等在内的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鹰潭市物流中心,解决企业的运输瓶颈问题。二是抓紧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调试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污水处理的需要。三是尽早启动铁路专用线路的建设。并尽快启动铜精深加工区4.18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土地审批、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 铜都”建设。同时,加强拆解加工企业建设。一是配合相关部门为入园企业办理准入的相关手续,提供自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立项、环保审批至规划建设等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制定入园管理办法,提高园区建设品位。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入园企业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管,要求企业环保设施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促进企业早日投产。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完善管理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加大检查力度,形成有效监管机制。
为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铜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将努力营造投资环境,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完善投资协议内容,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并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行项目责任制,开展针对性强的上门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专题招商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力量,围绕铜产业配套进行招商引资,打造一批铜特色品牌。同时,不断强化园区内部管理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事务公开制、联席会议制等一系列效能服务制度,提高为企业服务的速度和质量,从企业入驻、项目建设、操作流程、跟踪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第四篇:工业园区入园项目管理办法
工业园区入园项目管理办法
为规范招商项目入园,加强园区项目管理,提升园区项目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效益建园、特色建园、产业建园、生态建园建设步伐,经县政府研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实行招商项目准入制。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只有符合江西信丰工业园区项目准入条件方可入园。在符合项目准入条件的情况下,符合主导产业的项目、高税收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可优先入园。
第二条:招商项目入园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企业及自然人;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能持续发展的,无落后生产工艺、无陈旧设备、无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
(三)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布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或每亩土地年纳税5万元以上;
(五)入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应达到国家工业环保、消防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要求;
(六)鼓励在工业园区兴办以下主导产业项目: 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脐橙深加工及食品制药、新型建材、机械化工及战略性产业。第三条:江西信丰工业园区对入园项目的审核程序:
(一)招商队与客商洽谈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二)审核项目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交的入园申请;
(三)招商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到客商投资公司实地考察;
(四)由招商服务单位提交县项目评审小组进行项目评审;
(五)用地及优惠政策审批:项目引进单位填写用地审批表报管委会规划建设科、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县长逐级审批;对园区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税收高的、需“一厂一策”的项目由县利用外资领导小组报县政府审批确定优惠政策;
(六)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入园项目签订项目入园协议书;
(七)工业园区管委会放出项目征地范围,县利用外资领导小组向相关乡镇(工业园区)下发项目征地抄告单;
(八)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实施土方平整;
(九)“三通一平”后,凭供地审批表放界址红线,凭审批的厂区规划建筑图放建筑红线。
第四条:工业园区项目用地管理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入园项目固定投资强度不低于120万元/亩(其中线路板项目不低于350万元/亩);土地效能比为每亩土地创税不低于5万元;建筑容积率达到1.0以上(其中线路板项目1.2以上),建筑密度达到0.4以上,项目主体厂房要求3层以上(工艺有特殊要求除外),宿舍楼原则上建5层以上,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用地面积小于7%,厂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
(二)建立项目用地退出机制。
1、项目投资强度达不到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实际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依法处理。
2、入园项目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动工建设的,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3、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闲置厂房,企业经报工业园区管委会审核同意,可依法转让或出租;对因客商撤资造成的闲置土地,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三)对入园项目擅自改变土地使用属性的,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出整改通知,予以制止,否则,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五条: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管理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工业园区内的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进行合理布局、集中开发和配套建设。
(二)入园项目建设期原则为一年。对个别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可视情适当延长,并在项目协议书中予以明确,但延长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
(三)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入园项目自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土地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开工,对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期满未能竣工投产的项目,依《项目协议书》约定的有关条款处罚,并发出催建通知单。限定期限内仍未能竣工投产的,对已投资的不动产进行处置,收回土地。
(四)入园项目建设必须做到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安全、消防、环保设施建设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
(五)入园项目建设前须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以下报审材料,并经工业园区管委会初审、县政府分管领导等审核后,依法办理规划建设“两证”等相关手续。
1、项目平面规划图、彩色鸟瞰图、主要建筑物彩色效果图及工程施工图;
2.提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企业建筑施工图、企业厂区内给排水、排污及供电等管(杆)线放置图及绿地规划图;
3、入园项目厂区规划红线及标高。
(六)入园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项目约定的50%时,方可办理土地使用证,原件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保管,复印件交企业;企业投产后,经企业申请,原件交还给企业。
第六条:企业租厂房管理
(一)企业入驻条件:每1000平方米厂房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万元,年产值不低于1000万元,年上缴税收不低于10万元;租厂房企业都必须按每个员工3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原则上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的标准)的总数来缴纳用工工资保证金,用工工资保证金在企业搬迁前兑付完用工工资福利后三日内退还企业。
(二)审批程序:租厂房企业要向工业园管委会提交入园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向工业园区管委会缴纳一定用工工资保证金,然后与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入园项目合同,企业凭项目合同及押金缴款通知证明方可办理工商、税务证照等相关手续。
第七条:园区内严禁乱搭滥建瓦房、简易用房和低矮厂房,严禁在已硬化的道路上堆放建筑材料。
第八条:入园企业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原则实行建设项目报审制、招投标制、施工许可证制、工程合同管理制。项目建设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做到安全施工,工程质量达标。
第九条:园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30万以下工程,由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导小组审核,参照园区工程指导价,工业园区党委、管委会通过后可直接发标;30万-50万工程,由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导小组审核,参照园区工程指导价,经县分管工业园区领导同意后,县纪委、财政局、审计局参与,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邀请有资质、讲诚信、有实力的施工单位邀投标;50万以上向社会公开招投标。
第十条: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管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招商服务单位对园区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制”、“项目证照代理制”,帮助企业解决水电安装、劳资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处理等。县内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园区企业实行限时服务制。
(二)工业园管委会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资政策咨询、规划建设、土地征用、市政设施、金融、人力资源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
(三)除刑事案件、安全生产和税收征管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随意进入园区企业检查。确因工作需要,执法单位须向县优化办申请同意后,在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进入企业检查。对于企业的检查应坚持教育管理为主,提供优质服务为主。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施行,最终解释权归人民政府。
第五篇:关于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关于苏尼特左旗芒来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汇报
根据调研安排,现就我旗芒来经济循环产业园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发展的现状
苏尼特左旗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位于苏尼特左旗赛汉高毕苏木芒来嘎查境内,距满都拉图镇西北约35公里处。该园区筹建于2009年,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规划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及陶高特音高毕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占地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2011年6月,盟行署以(锡署字〔2011〕62号)文件批复正式设立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纳入盟级工业园区。
(一)园区规划完善情况。目前,园区已编制完成了《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及《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分别得到盟经信委、水利局、环保局批复。《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委托**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初稿已完成,并于10月20日通过盟经信委组织专家评审。《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于今年底编制完成。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园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实施了道路网架、电力网架、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园区生活用水水源地已经明确;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预计2014年底投入运行;园区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园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1-9月份,已建设供排水管网21公里,道路4.6公里(路宽12米),输电线路35公里,绿化600亩,通讯设施建设投入4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560万元。
(三)项目入驻及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3户,建设项目13项,筹建项目1个,其中:续建项目10个,完成项目1个,签约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目标数的18.8亿元的70%。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属于盟级批复的工业园区,应属于正科级行政职能单位,但目前机构、编制不明确,园区在管理体系、机制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权限不明、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园区尽管都组建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但普遍存在人手不够、队伍不齐、专业人员匮乏、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严重不足、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到人等现象。
(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配套建设的投资主体单一,由于政府财力紧张,大多靠政府融资建设,加上目前融资又十分困难,导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