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密地区安监局综合监管调研报告
地区安监局综合监管调研报告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新安监行管字[2008]237号)精神,我局结合三季度责任制督查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地区各县(市)、地直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完善安全生产措施、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强化监管、狠抓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2003年,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14人,与上年同比上升11.76%,亿元GDP死亡率2.12;2004年,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59人,与上年同比上升39.47%,亿元GDP死亡率2.63;2005年,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41人,与上年同比下降11.32%,亿元GDP死亡率2.06;2006年,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21人,与上年同比下降14.18%,亿元GDP死亡率1.56;2007年,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死亡92人,与上年同比下降24.59%,亿元GDP死亡率1.00;2008年1-9月,全地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死亡67人,与上年同比下降11.84%,亿元GDP死亡率0.86,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占自治区下达控制指标的67%,占事故控制进度比例的89.33%。
一是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每年年初地区行署都与安全生产重点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督促各县(市)、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与下属单位及车间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从地区领导到各县(市)、部门、企业负责人都建立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通过实施安全责任追究制,促进了“一岗双责制”的落实。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具体负责、企业承担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地区安委会办公室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部门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形成监管合力,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对安生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的监督,指导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的安全责任体系,促进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二是安全生产监管网络逐步得到完善。地区行署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力度。成立了主管煤炭安全工作的煤管局,恢复了农机局。地、县(市)安监部门升格为行署、县(市)政府直属机构,相继组建了地区、县(市)两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将监管触角延伸到了街道、乡(镇)。目前,全地区已有43个乡(镇)、街道,243个村(居委会)建立了安监机构,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两级监管、四级网络”。对382名基层安监巡查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由行署法制办考核发证,持证上岗。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分别设立了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安全监管机构,各企业单位也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全力抓,上下联动,层层联网,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多年来,各级安委会持续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烟花爆竹、公共聚集场所、建筑施工、农机、食品卫生、工业企业、森林防火、石油天然气管道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地区重点部位、重点行业领域和节假日、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开展安全大检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漏洞。
从2007年至2008年9月,地区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累计排查隐患9578项,已整改9003项,限期整改率达到94%。其中,排查一般隐患9498项,已整改8928项,限期整改率达到94%;排查重大隐患80项,已整改77项(3座病险水库正在治理中,煤矿70项全部整改完毕)),限期整改率达到96%。累计投入整改资金1917万元。
2008年初,开展了火灾隐患严查彻改专项行动,对新丰市场、一百货、南粤文化中心等6处重大火灾隐患按照“五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要求进行了彻底整改销号。
通过深化专项整治内容,巩固隐患排查整治成果,地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批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四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地区行署制定了《哈密地区行署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哈密地区安全生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哈密地区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哈密地区非煤矿山监督管理办法》、《哈密地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程序》、《哈密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大了对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力度,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和突破控制指标的单位和领导,严格实行评先选优及精神文明单位评选“一票否决”,确保了责任制落实到位。各行业监管部门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关制度,强化了安全监管工作。督促企业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履行“三同时”手续,严把市场准入关,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加大矿容矿貌整治力度,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部分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的企业和近年来发生事故的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预提制度。截至目前,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已收取风险抵押金2864万元,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约8000万元。五是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大了力度。道路交通方面,强化了黑点黑段治理,增加了交警协勤,增加了交管装备。投入300余万元在国道312线哈密段401公里全线安装了道路交通电子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管控能力;煤矿方面,涵盖人员定位系统、气体检测报警的电子监控系统已于去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非煤矿山方面,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大力推行井下集中监控、井上统一管理的“两位一体”电子监控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7家重点非煤矿山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非煤矿山生产企业火工品库已100%实现了电子监控;危化及烟花爆竹储存、销售企业已有58家建成并使用了电子监控系统。在年末,将有60%的非煤井采矿山和50%的危化企业全部建成电子监控系统;消防方面,政府投资了1000多万元购置了消防登高车、重型消防车等设施,新增消防栓35个,安装消防水鹤3个,有效提高了消防灭火救援能力。六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行署成立了地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制订了《哈密地区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哈密地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及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农机、公众聚集场所、食品卫生等28项专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开展预案演练。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中毒、高层建筑火灾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安排开展了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提高了基层应急工作水平。
七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上,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形成了互为一体的宣传教育培训模式。在点上,以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为重点,加强学习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今年以来,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181人(次),安全管理人员360人(次),特种作业人员2568人(次)。在线上,加强了各行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把年初开复工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重点,对全地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和烟花爆竹等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做到了“验收合格一家,复工生产一家”,截至目前共培训企业员工5262人。在面上,加大全社会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安全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利用手机短信、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平台,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以“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电视竞赛、安全知识宣讲、板报图片展、文艺演出、咨询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哈密地区被国家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八是坚持“四不放过”,严厉查处各类事故。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能迅速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遵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进行查处。从已结案的行政执法档案资料来看,能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依法顶格进行处理,特别是加大了对事故单位管钱、管物、管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增大了违法成本,使企业负责人从内心树立起了重视安全生产的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了事故死亡人数上升的势头,地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从局部看,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等行业事故在个别年度、时间段集中发生,给全地区安全生产形势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也暴露出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还不到位,个别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麻痹大意,思想松懈,工作被动,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的过程中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量化,制定的措施不具体,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个别企业在承包、承租过程中存在以租代管、以包代管的现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
二是部分企业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一些矿山企业由于点多、面广、线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职工流动性大,新招工人较多,且素质较低,企业对新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岗前安全技能培训重视不够,职工的安全技能低,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三是部分建设项目特别是高危行业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建设施工,给后期开工生产、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和阻力。四是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地区目前将安全生产监管的侧重点主要放在城市经济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乡村修路、建房等活动逐渐增多,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农村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对农牧民安全教育不够,安全设施建设滞后,安全生产规划欠缺等问题,造成农村生产、生活和涉及农民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同样也是政绩的观念,从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把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查处安全生产事故,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要通过扎实工作,确保将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内。2009年力争将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8以内,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不超过6.2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8.1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不超过1.54。
二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的重要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安全综合管理,认真排查事故隐患,消灭安全生产监管盲区。进一步完善地区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系统,认真开展高位行业领域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普查台帐,抓好治理工作“五落实”。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严把安全技术状况关;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实施跟踪督查;对建设项目要进一步强化“三同时”审查验收制度,严格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把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确保安全生产。要尽快解决国道
312、省道303线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欠缺问题,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态势。
三是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监管体系。生产经营单位既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投入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科学制定安全投入计划,提高装备水平,确保企业安监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五到位”,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各县(市)政府要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尽快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生产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不断延伸宣传触角,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公众知晓程度。要结合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安全主管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督促用人单位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积极营造一种人人学习安全知识、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遵守安全法规、人人爱护生命健康的社会氛围。
五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面推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行动指南。农村安全生产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全面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实际,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农村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县(市)、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安全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农村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采取措施推动农村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安全的综合监督管理和协调。公安、消防、农机、农业、民政、建设、交通、质监、教育、文化、电力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农村安全的管理和服务,认真履行农村安全归口监管和服务职责,共同推动农村安全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安全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拓宽农村安全投入渠道,运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价格调节等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安全特别是公共隐患治理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农村安全投入。发挥公安消防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乡镇、农民义务和驻地企业联办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消防队伍。加强农村供电设施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用电隐患。规范农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安全管理。
三要加强农村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生产月”、“创建安全生产示范县乡村”、“11〃9”消防日和“安康杯”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村延伸,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对农村安全的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安全常识。结合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培训教材,开展农村安全和务工安全培训,提高村民和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技能。
四要逐步加快完善农村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做好农村发展安全规划工作。修订现有安全生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增加农村安全工作内容,建立农村安全生产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借鉴城镇规划经验,将生产、生活等功能区分开。小城镇建设应当同步建设消防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
哈密地区安监局 二○○八年十月十三日
第二篇:安监局调研报告
新协法字„2012‟1号
关于我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旨在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度关注并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从点到面,积极推进我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新乡市政协党组2012工作安排,6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宗怀川带领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就我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中,委员们先后深入到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和河-1-
南环宇集团,通过听取汇报、参观车间、座谈讨论等方式,了解了我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自《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职安监管工作高度重视,切实把保障劳动群众身体健康做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在编制和人员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市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政府部门及时调整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职业卫生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安监部门职业病预防领域职能正在逐步划转。
(二)市安监局主体执法能力日益加强
市安监部门根据新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就我市职业健康方面,突出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加强机构建设
市安监局于2006年4月在局办公室内正式设立职安科,2010年3月独立设臵职安科。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安监局设臵职安科(股)。各县市区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至少明确一名局领导分管、一名主职监管人员,县安监局再增加一名兼职监管人员,以满足监管执法的工作需要。
2、加强宣教和队伍建设
市安监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会议、讲评工作、撰写简报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卫生宣传活动。市安监局按照要求对涉及职业危害因素企业人
员进行培训,同时从疾控中心专家库聘请一部分专业人才,并适当吸纳安全工程与技术类专家、行业专家组成专家队伍。
3、加强监督
市安监局在界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台账;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开展对石英砂、石棉制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开展对各行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检查。另外加强对中央和省管驻新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
4、强化监管
市安监局对无职业健康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企业要求立即组建;督促涉危企业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做好危害岗位的检测和评价、在工作岗位悬挂警示标识和告知卡、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加强对员工佩戴使用防护用品和保护措施情况的检查。
5、强化培训
市安监局组织开展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和能力;督促企业做好职工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要求企业对涉危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在岗的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经培训,一律不得上岗作业。
(三)市职防所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市职防所在做好职业病日常防治工作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突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抓好中心工作
市职防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知识竞赛、新闻报道、举办
培训班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有毒有害化学品作业场所专项整治、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等活动、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积极对职业病患者开展救助活动、同时积极开展镉中毒监测哨点工作。
2、加强硬件建设
市职防所对业务病房楼进行彻底改造,对办公设备进行更新配套,安装了电话虚拟网、电脑局域网。购臵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监控系统等二十余台(套)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并实施了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系统。将扶持资金用于购臵彩超、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3、强化质量管理
市职防所建立了所、室两级质量监控控制体系,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规范性文件。确定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科室内部设有质量内审员,对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进行初审。每年组织考核小组对科室工作进行两次全面考核。
4、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市职防所先后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和赴外地参观学习159人次,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单位授课。截至目前,市职防所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1项;参与完成三项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修订工作;参与国家卫生科研项目七项;发表科技论文56篇。
(四)企业重视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加强
近年来,不少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环保意识逐渐
加强。如此次调研的河南环宇集团,是国内碱性二次电池第二大产业集团,主要从事电池原材料和镉镍、镍氢、锂离子等电池的生产,现已投资近500万元,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对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二、存在的问题
1、按职责分工未理顺。监督职能调整后部门之间工作衔接尚未完全理顺,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够通畅,影响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发挥。按照目前的职责分工,卫生部门负责我市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安监部门负责作业场所执法和危害事故查处,造成源头控制、监管执法和技术支撑等环节协调不力。
2、监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目前还有部分县市区尚未独立设臵职安科,许多工作无法全面开展,直接影响安监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职责的履行,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另外监管人员缺乏,工作不专一,专业能力素质不高,监管人员的监管业务技能不能与当前的工作相适应,以致个别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展不大。
3、监管技术手段和力量薄弱。市安监局严重缺乏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知识的人员和监测设备。依靠耳听、手摸、眼看、鼻闻的传统模式,基本无法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危害,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亦导致我市安监部门职业健
康安全的监管工作相对薄弱.三、建议
1、尽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尽快建立政府牵头,监管部门运作,齐抓共管的职业健康监管机制,建立职业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互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逐渐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明确责任,各司其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确保监管无漏洞。
2、加快理顺分工机制。按照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建议政府加快理顺各部门分工机制,确保分工到位,使安监部门能够更好地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能。
3、加强人员、设备和技术骨干。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监管业务工作,需要一批懂职业卫生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职业安全健康监管队伍中来,应加强技术支撑建设,同时配备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以满足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需要,使我市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二年六月
第三篇: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情况报告
一、在落实安全责任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针对机构改革中的部门职能调整,我局及时起草了《全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进一步明确落实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同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强化安全投入、装备、培训等措施,切实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权益。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以企业负责人为重点,覆盖企业管理人员、车间班组以及各个工种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岗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并由市政府办公室予以印发。对深入治理整顿、强化职业培训、推广安全科技、提升应急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3条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化工企业综合监管水平,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努力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全面推动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年初,我局分解下达了2013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了《2013年安全生产目标实施细则》,把各项控制指标分解并纳入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考核体系,确保控制指标落实到位。督促9个县(市)、区人民政府、57个部门和单位分别与市政府签订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切实将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同时,正在制定并即将出台《市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严重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检查执法频次,实施重点监管并采取惩戒措施。对严重违法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制度。市安委会办公室定期公布各地控制指标情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形势定期汇报、控制指标定期通报等制度,提出阶段性工作要求和措施,指导各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控制指标落实到位。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年初,我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起草了《市201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今年的考核突出了差别化考核、突出了日常性考核、突出了动真碰硬式考核、突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重大举措的考核。
二、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1、全面推广理事组管理模式。我局督促指导各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广理事组管理模式。通过给组长单位“定目标”、“定职责”和“定奖惩”,建立企业“信息传递、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三个平台,使企业尽可能发挥其主动能动性。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安全生产理事组129家,涉及企业2463家,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大力推进商会安监站建设。我局主动加强与工商联、经信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行业商会安监工作站人员座谈会,指导各有关商会制订了2013年商会安监站工作计划,督促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开展了对行业商会安监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行业商会安监人员的工作能力。截止6月底,全市有10家行业商会成立了安监工作站,涉及企业825家。目前10个安监工作站共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37名。
3、积极推动保险公司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年初我局召开了保险公司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邀请醋纤公司和天平洋保险公司()分公司做了经验介绍。3月份,召开了市保险行业协会、部分保险公司负责人专题讨论会议,就保险公司参与参保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4月份,召开了有关保险公司座谈会,听取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打算和实施方案的意见。5月份,召开了市相关部门参加的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协调会。目前,《在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实施方案》(初稿)已经形成。3家保险公司在四个区的参保单位中共选择了16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工作。
4、严格规范安全生产评价机构。我局将今年确定为中介机构质量提升年。出台了《市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对中介机构备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业绩报告等进行了规范。下发了《关于对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开展评价报告质量检查的通知》,通过参与评价机构内部安审会、召开评价机构负责人交流会、抽查评价报告等形式,定期组织开展评价报告质量互评、交流活动,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管。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2家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进行了备案,对思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备案材料、安康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安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增加业务范围材料进行了审核。
5、积极鼓励安全生产服务外包。为解决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我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安全服务外包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安全服务外包的适用范围、条件,聘请单位、被服务企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隐患报告整改督办,工作质量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根据服务外包合同,相关机构对园区和企业开展安全评估、检查等服务工作。
6、广泛发动基层安全社区创建。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员参与、共筑共建”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了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促进社区“安全、健康、和谐”发展。3月份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创建的通知》,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同时,我局将安全社区创建与“和谐社区”、“平安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努力营造社会安定、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目前,全市已有25个社区被命名为“市安全社区”。175家社区申报了市级安全社区验收,8个社区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进行了备案。
三、在提高本质安全上下功夫,强化企业安全达标升级
1、全面部署企业安全达标升级工作。年初,我局制定下发了《全面推进企业安全达标升级工作实施意见》和《2013年市企业安全达标升级工作考核细则》,在定报企业、化工、船舶修造、电力、机械制造、钢丝绳、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经营等企业,全面推进安全达标升级工作。按照“稳步推进,提质扩面”的原则,开展企业达标、专业达标、岗位达标,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将安全达标升级与安全评估、“1+3”监控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体系认证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达标升级工作落到实处。
2、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我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类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指导意见》还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等要求。要求企业每年应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0.5‰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资金,对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对优秀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优先考虑晋升职务、提高待遇。
3、深化企业安全生产分类评估监管。我局完善了《市企业安全生产评估细则》,扩大了评估领域,积极推动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开展分类评估。同时制定出台了《市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按照企业的危险源状况、安全管理难度和社会影响面等,将企业分为红色、橙色、蓝色三个监管等级。对红色企业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其中聘请专家对企业现场安全状况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对橙色企业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对蓝色企业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其总数的30%。未接受检查的企业于每年1月底前向县(市)、区安监部门或其委托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书面递交上一的安全生产状况报告。
4、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及时下发《关于扎实做好2013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严格安全标准化达标的考核验收标准,提高申报标准化本质安全水平,将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分由原来的75分提高到80分。二是进一步细化《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考核细则》,将专项监管的相关内容纳入标准化考评。三是印发《市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细则》,全面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累计有168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通过了市级以上(二级、三级)安全标准化考评验收,28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通过了市级以上(一级、二级)安全标准化考评验收,安全标准化达标率在全省处于前列。
四、在防范重大事故上下功夫,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1、全面部署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隐患治理年”成果,继续把解决重点行业和领域2-3个突出问题作为今年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年初,印发了《2013年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部署开展了道路交通、海洋渔业(含滩涂养殖)、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10项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每季度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总结工作成效,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工作难点问题,多数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保持稳定。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突出了化工、烟花爆竹、船舶修造等专项整治。
2、全面推进化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一是突出了对工艺过程风险控制。督促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工艺、设备、仪表、控制、应急响应等方面开展系统工艺过程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组织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HAZOp),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对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严格履行申请、安全论证审批、实施、验收的变更程序,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二是突出了对重点环节安全监管。按照《市规范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试生产(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执行试生产(使用)备案程序和标准;督促企业组织专家对操作规程进行论证,严格加强检维修安全管理;在加强危险化学品压力储罐检查的同时,督促企业注重常压储罐的检查。三是突出了对重点岗位风险排查。我局将化工企业组织专家对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性、符合性、针对性进行评估论证纳入危化品工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考核内容,及时解决了高温、高压及氯化、硝化等危险工艺岗位风险辨识不到位、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存在缺陷等问题。
3、全面推进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3号)文件精神,严格烟花爆竹市场准入,合理布局经营网点,督促企业完善烟花爆竹购销合同制度,完善购买、销售登记制度。建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上半年,对28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爆竹药物抽检,抽检58个品种全部合格。共检查76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发现86条隐患并全部消除。
4、全面推进船舶修造及冶金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加强船舶、冶金等重点行业危险作业安全监管。船舶修造重点加强了对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大型起重机械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防台、防汛等方面的整治;冶金重点加强了对防范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对冶炼、轧钢、吊装、铸造等事故易发工序、关键部位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上半年,共检查船舶修造、冶金、非煤矿山144家次,发现隐患220条,已全部整改结束。
五、在规范安全秩序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依法行政
1、严格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一是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上半年,共换(领)发安全生产许可证25份,颁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批准书45份;二是严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重点对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进行了规范。对具备条件的27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办理和换发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乙种证),向省局上报了55家具备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办理和换证的材料(甲级证);三是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出台了《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要点》,对形式审查、关键附件图、技术审查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上半年,我局共组织专家完成设立安全审查45个、安全设施设计审查11个、竣工验收3个。四是严格剧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年检。出台了《关于做好2013剧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年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年检时间安排、年检材料申报内容及要求。对63家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年检,51家通过。督促357家企业完成了易制毒备案年报报送工作。
2、规范安全行政执法程序。继续对全年执法检查进行了量化。制定出台了《市安监局2013执法计划》,明确了全局全年监管执法、检查不少于1100家次。上半年,我局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464家次,占全年计划的42.2%。其中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220次,发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责令改正指令书2份,对2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发现事故隐患2126个并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市推行说理式阳光行政执法,进一步增强了办案人员的案件处理能力、法律法规运用能力,提高了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和管理。完善执法监督手段,进一步强化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确保法律适用正确,执法程序合法。
3、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重要时段、重要活动的安全生产监管,切实保障顺利实施。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对“江海联动开发”、“洋口港开发建设”中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西气东输石油管道等重点工程,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切实保障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在元旦、春节、“两会”等重要时段和春运、城隍庙灯会、江海美食节等重大活动期间,牵头组织公安、建设、质监、消防、旅游、供电等部门,分阶段组织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上半年,全市安监系统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43次,责令停产整顿生产经营单位2家。实施经济处罚79次,处罚金额198.73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建设生产经营活动66起,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1起,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47起,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11起,其他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活动66起。
4、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市生产经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和《市安委会关于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继续量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挂牌督办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总数分别不少于35、25个,其中上报省、市两级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数不少于2个。同时加大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突出对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和关键环节开展了经常性的隐患排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做到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各类隐患76008个,已整改75745个,整改率达到99.7%。同时督促各级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加大重大隐患的排查力度,对经评估后确认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级严密组织挂牌督办。上半年,挂牌督办整改一二三级重大隐患219个,已整改52个,整改率达23.7%。其中省级挂牌一级重大隐患2个,市级挂牌二级重大隐患17个,各县(市)区级挂牌三级重大隐患200个。
六、在营造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精心筹划组织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突出了“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这个主题,着眼于强化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围绕事故警示周、安全文化和科技普及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周、应急预案演练周四个主题周,分全市、区域行业、基层企业三个层面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整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体现了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特色,全市上下创新手段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通过开展事故警示等形式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身边的案例警示,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70多万份,悬挂、张贴宣传横幅1.5万多条,制作宣传简报3期,出动宣传车6500多辆次,基本做到电视有形、电台有声、报纸有文,营造了“安全生产月”的浓厚氛围。
2、组织开展了广场咨询和应急演练。市安委会在市环西文化广场举行“安全生产宣传咨询周”暨“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启动仪式,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进行了安全生产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中举行了市安全生产志愿服务总队的授旗仪式和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启动。市安委会组织市级25个部门分成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13个咨询台,通过接受群众咨询、分发宣传资料、安全生产知识展板、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科普知识。活动穿插了安全生产文艺表演、消防安全演示、安全生产知识有奖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近2000名市民参加了现场活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事故应急救援的反应处置能力,全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应急救援演练。其中,市政府主办了人员密集场所综合应急救援、危险品码头火灾事故应急综合救援、船舶修造企业水上搜救应急综合救援和汽渡船岸大型联合救援等4项演练。据统计,全市有关地区和部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共组织应急救援演练41场次,有效增强了企业及其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事故防范水平。
3、强化从业人员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网络远程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地全员安全培训的分类指导和协调工作。进一步督促网络远程培训具体承办单位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充实人员力量,切实承担责任,完善远程安全培训管理平台的功能,完善远程安全培训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不同需求,组织并指导制作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课件内容,真正做好安全生产网络远程培训各项工作。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网络远程培训覆盖率累计达25%。同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以员工“三级培训”为重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企业负责人(含分厂负责人、车间主任)、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民工、外包工上岗、转岗安全应知应会培训。按照“分级、分类、从严、不重复”的原则,强化对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七、在提升监管水平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1、推进“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年初,我局下发了《关于继续在全市安监系统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的通知》,继续在全市安监系统开展“四大”活动。3月2日—4日,我局举办了全市安监系统领导干部春训班,各县(市、区)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围绕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拓展,内容包括领导干部政务礼仪、突发事件应对、文化鉴赏、和谐机关建设、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等方面。原市纪委书记王正宇就两大体系建设作了重要讲述。对安监系统近年来加强学习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安监系统学习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形成了制度,已走在了市级机关的前列,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充实。通过培训班,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进了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提高了我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积极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安监队伍。
2、开展“优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深化作风、政风、行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我局认真谋划,扎实开展了“优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主题活动暨专项评议工作。一是按照“事好办、事快办、事优办”的原则,我局认真谋划工作举措,制定了《2013年市安监局开展“优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主题活动暨作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二是迅速召开了“优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主题活动及专项评议动员大会,对专项评议各阶段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三是积极开展了征求意见活动。我局先后开展八场专项评议征求活动,分别在港闸、崇川、开发区及中石油、中石化等约400家单位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服务作风、宣传培训、廉洁自律”等方面征求意见。我局专门印制了“优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专项评议征求意见表及免费邮资封发放给与会代表。对各类意见和建议,我局落实专人认真进行梳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作风。四是落实有效措施,注重实效。我局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在市崇川区、港闸区和市开发区确定了600家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并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要求市、区两级安监部门要通过上门服务、公开承诺等方式,做好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发展。
3、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出台了《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健全与其监管职能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落实专职监管人员编制,配备适当的、与监管任务相适应的监管装备,逐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细化明确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理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规范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行为。同时将安全生产监管触角向村居(社区)延伸,逐步健全村居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此外,我局下发了《关于在基层安监站(所)开展“争当优秀乡镇安监员”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通过典型引路,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安监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
下阶段,市安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为保障,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抓手,以创新安全生产社会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和田地区安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调研工作,地区局党组书记、局长樊斌文同志亲自带领相关人员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平安畅通县市、“十一”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工作,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并指导各县(市)、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各县(市)安全监局也针对这一课题到乡镇、县直部分履行安全监管的单位、有关企业开展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和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喀喇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接壤,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毗连,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线的克什米尔地区毗邻,边境线长264千米,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513千米。全地区总面积为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面积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耕地总面积254万亩,人均不到1.5亩。辖7县1市,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5个行政村,总人口188.4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4%、汉族占3.4%、其他民族占0.2%,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绝大多数城乡群众信仰伊斯兰教。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地区。2007年,全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3.7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57亿元 ;农业总产值51.8亿元;财政总收入388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843万元。财政总支出358778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0.8%。地区人均生产总值3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30.05元。
二、通过调研,提高了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重要性的认识
和田地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过召集有关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县乡政府分管领导、有关企业座谈、深入有关企业开展隐患治理安全检查,使有关部门、单位、企业都认识到综合监管是《安全生产法》和地委、行署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自和田地区、县(市)安监局成立以来,依法对本辖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对其他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宏观指导、综合协调。从工作对象看,综合监管主要是对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从综合监管工作特点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差异性大。在工作中,我们把握好综合监管职能定位,采取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对综合监管的行业领域一直是积极主动,又不能越俎代庖,既要有所作为,也要有所不为,努力做到了“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三、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和田安全监管系统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安监局的关心和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和田安全生产工作思路,按照“综合不代替、监管不失控、协调有权威、指导有效果”的要求,狠抓了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建设、全程监督和综合协调,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监管手段不断完善创新。一是抓住控制目标这一核心。对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进行了分解。责任书的签定范围不断扩大,层层分解,实现了责任到人。督促各类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了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并将安全生产考核严格地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了地直、县(市)和机关效能建设的考核内容,在评优选先工作中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督促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紧紧抓住控制指标这一核心,按照行署的统一部署,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确保了全地区安全生产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紧抓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宣传教育培训已成为和田地区当前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手段,并贯穿在整个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突出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富有实效的宣传活动,采取板报、漫画、警示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007年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被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督促各县(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活动,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范围逐步扩大。2003年至今,5095名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了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从而保证了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他行业各类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为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许可。严格安全生产许可的法定条件,171 家非煤矿山企业,304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11家烟花爆竹储存经营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通过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费用投入、人员培训教育、生产作业环境等安全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四是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在直接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企业中,下发了隐患治理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并安排安全监管人员不定时地开展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当即责令相关县(市)安监局和企业及时整改,并对事故高发时期及时进行预警。在今年开展的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综合监管的行业领域,我们与安委办的日常协调紧密结合起来,制订了六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联络员工作制度,综合监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增强。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地县(市)两级安监局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在经费方面,各级政府克服财政困难,也相应地保证了安监局的工作经费,为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宣传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互动的管理体制,理顺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地委、行署对全地区的安全工作,持之以恒地高度关注、高度关心、高度支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更是身体力行,在重要时段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各县(市)政府、各部门也能在全力推进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中,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严管细抓实干。各行业在努力抓好自身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敞开大门,支持、配合安全检查工作。以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建成达标村764个,完成率为55.40%。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实现了农村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村民自治的管理机制。已成为自治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亮点”,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好评和自治区安监局的肯定。安监局积极配合督促各职能部门广泛开展 “ 农机安全村”、“交通四进”、“消防五进”、“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岗”“119消防宣传日”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在和田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
(三)狠抓协调配合,在综合监管工作上有新局面。在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上,和田地区安监局积极协调理清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监督指导有关行业履行安全职责,牵头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积极督促开展综合应急救援事故演练,综合监管的权威逐渐提高。
1、积极协调理清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职责。
针对个别部门不认真履行本行业的安全监管职责、推托安全责任,安监局起草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并分别以行署或安委会下文印发。对县(市)政府、政府主要领导及地直45个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进行了细化,下发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和安全大检查工作职责,有力推动了全地区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到位。
2、牵头较大事故调查处理。为有效发挥安监部门在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提高安监部门的权威,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抓事故应急救援。于田县“5·27”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地委、行署领导的带领下,与交通、交警、道路运输等有关部门一起,连夜赶往事故现场查看,并督促指导于田县政府应急救援工作。二是抓调查处理。于田县“5·27”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同时提请行署成立事故调查组,会同公安、监察、交通、运管等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对负有安全监管不到位的事故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了责任追究,为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对事故单位所属驾驶员作了停车28天、接受安全教育的处理。三是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专门到事故单位进行了督查,督促企业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3、积极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开展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5月19日,地区安监局协调公安、消防、机场等部门在和田机场成功举办一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共出动车辆15辆,出动武警、消防、医护等人员136人。地委委员、公安局局长张秀成现场观摩演练,并进行总结讲评;二是在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时,在和田市团结广场举办重大火灾事故演练;三是4月22日,在墨玉县举办了农机重大事故应急演练。同时,各县(市)、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不同形式地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了针对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保障能力,检验了参与应急救援各单位之间的应急反应、通信联络、现场处置、协同配合和指挥协调等方面的综合作战水平,提高了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水平。
(四)安全形势不断趋于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控制指标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高危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进程明显加快。非煤矿山企业风险抵押金收缴工作稳步推进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生产安全系数。企业每年用于安全生产投入费用也明显增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和田地区安全监管系统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家、自治区和地委、行署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地区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整体上还比较薄弱,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和田地区是一个维吾尔族高度集居、多个民族共存的地区,总人口188.4万,但人均受教育程度不足五年水平,特别是广大农牧民,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行动举止上,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防范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导致我们在宣传、教育、监管、落实上难度很大,不能有效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安全氛围。
(二)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业主)越来越多,在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由于其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和分散性,也增大了安全监管的难度,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就国有企业而言,转制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安全管理弱化,新生了各类事故隐患。已成为当前安全监管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同时,由于涉及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都由各部门起草,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阵,存在监管体制不顺畅,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等问题。
(三)从思想认识看,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临时工和外来工等已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由于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之流动性大,高危行业岗位工人难以固定,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一些职工在从事生产时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抱着“生死由命”的态度,视安全生产中的规定为儿戏,违规操作,冒险作业。造成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四)从投入看,和田地区发展落后,经济欠发达,是国务院确定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安全生产投入历史性欠账多,公共安全隐患多,彻底整治难度大,别的地方付出1%的努力,我们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加上广大农村处于扶贫攻坚阶段,以至于外地老旧报废车和带病行驶的车辆大量涌入和田农村,加之农村客运市场还没有建立,婚丧嫁娶、麻扎朝觐、防洪等依然存在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不安全隐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与日俱增,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转型和城镇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带来的建筑产权变更频率加快,多产权、甚至无产权建筑明显增多,该类建筑多为集商贸、办公、娱乐、住宿等场所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内部消防管理体系,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率高,消防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五)从行业监管看:安监局不仅担负对职责范围内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的直接安全监管,还要承担所属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管理。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并不矛盾,除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其他行业都有其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则是监督这些主管部门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现在安全生产监管现状是把安监局当作了“万能局”,所有行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尤其是行业监管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基本都由安监局处理,甚至有些部门推卸工作责任,给安监局带来的工作压力十分繁重。既然有行业安全监管原则,并且有其直接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那么为什么要强加给安监部门呢?归根结底是行业监管职责未严格落实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管理上的严重漏洞。
(六)从安监队伍建设看,我地区安监机构设置、人员装备与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还不相适应,亟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安监局成立时间较短,专业人员缺乏,难以应对目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监管范围和任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在人员安排上捉襟见肘,就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监管科而言,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一人执法的违法行为。全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304家,烟花爆竹储存经营单位11家,各类煤矿6个,非煤矿山企业171个。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特别是21个矿山企业分布在昆仑山深处,最高海拔近5200米,道路状况极差,我局(包括县市局)车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监管范围存在盲点。同时,我地区、县(市)安监局还没有成立安全生产执法支队(大队),乡镇没有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和专业人员,正常监管出现了断层;部分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且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安全管理需要。县级监管部门不得不“一杆子插到底”。这种“综合监管弱、专业监管虚、基层监管空”的现状委实令人担忧。
(五)从相关证照发放来看。比如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建设应当纳入项目管理程序,作为项目审核和备案的前置条件,但有些部门却在项目没有经过“三同时”审核的情况下即予备案和核发有关证照。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供电部门可以照常供电,工商部门可以照样进行工商执照年检等等。这就意味着一个并不安全的企业和项目,有关部门照样可以承认它、支持它,让其合法化,同时,工商部门办理的私营企业营业执照不能抄送安监部门备案,个别偏远处的企业发生了事故,安监部门才知道有这么个企业,这些无疑给正常监管带来难度。
五、做好下一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工作思路
(一)加强监管与督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建立和完善权责一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加大对企业监管执法力度和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督促企业负责人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认真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二是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行政考核制和责任制,特别要强化县、乡两级政府领导的责任,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厉行责任追究。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乡(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责任。全地区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推动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三个转变”,深入生产作业第一线,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狠抓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两个环节,把排除隐患作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廉洁执法。
(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开展全员培训工作,达到“三项岗位”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等九部委和省九个厅委局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精神,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三)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以典型引路,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和完善全过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国家、地方和社会多渠道的安全投入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努力攻克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难题。督促企业依法提足安全费用等专项资金,优先用于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积极推进高危行业商业保险,对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培育力度,开展好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评估、评价以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等工作。四是实施安全发展规划,逐步落实规划已确定的重点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步伐,完善制度,合理布局,提高装备水平,加强演练,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体制和工作机制。六是抓好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示范工作。七是推动职业卫生安全、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以及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工作的开展。
(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把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安全许可证制度,建立安全许可证日常监管和年审制度,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依法整顿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工矿商贸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安全核准、设计审查和验收工作,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投资纳入项目概算,确保安全设施的质量,杜绝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五)做好职责范围内事故调查和县(市)事故调查的跟踪指导监督工作。实行对事故明显上升或较大事故和较大以上未遂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及时通报和督办,加强对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加强全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调度,定期编发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年末对各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提出针对性意见,结合日常监管情况搞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六)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积极探寻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新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要多请示、勤汇报,让党委、政府了解掌握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沟通协调,把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及时告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形成共识,商量办法,尽可能地动员相关部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中来,使他们充分了解安全生产工作,自觉支持配合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要改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工作方法,善于牵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属于其他部门牵头、需要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配合的工作,要积极主动,摆正位置、当好配角。要真正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尽可能地解决诸如专业人员缺乏、队伍素质不高、工作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认真对照监察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进一步转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动向,增强忧患、实干、执行、自律“四种意识”,树立勤勉敬业、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廉洁奉献 “四种作风”,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明确责任重于泰山;必须深入基层,扎实工作;必须监管到位,发现和解决问题;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必须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落实。保持队伍坚强的战斗力和良好的执法形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方法科学的安全监管队伍。
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资金监管调研报告
八斗镇财政分局资金监管调研报告
八斗镇位于肥东县北部,全镇辖27个村(居)委员会,278个自然庄,566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1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9公顷。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111111 今年以来,我分局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在县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分局领导、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分局员工的努力,不断加强分局镇财政建设、积极培植财源、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使我镇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我分局开展资金监管两多以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我分局认真总结加强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二年来取得的经验,在资金监管中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重点环节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2014年1-10月累计公开公示398次,其中单位预算资金26次,项目类资金25次,补助类资金53次,村级财务资金294次;开展抽查巡查次数为68次,其中单位预算资金2次,补助类资金3次,项目类资金57次,村级资金6次;累计监管支出资金共7417.4万元,其中:预算资金2164.5万元,补贴农民资金3343.3万元,项目类资金908.4万元,村级财务资金1003.1万元。在对分局镇的各项资金的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谈谈我分局具体的资金监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初到现在,我分局都及时组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分局局长及相关职能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八斗镇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财政人员具体抓落实,确保了对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领导。为更好地开展资金监管工作,细化了各类财政资金监管的目标任务,明晰了监管的环节、流程、措施。
二是全面筹划安排监管工作。财政分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搞好组织领导分工,明确监管工作职责,专题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二)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传递资金监管信息。一是建立信息通达机制。为建立健全信息通达机制,财政分局指定一名信息联络员,及时上传下达政策资金信息。通过近一年财政资金的监管,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去年资金监管的基础上,于今年年初规范了八斗镇财政分局资金监管系统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了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和,不断提高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财政分局设置专线电话为举报电话,并向广大群众公布,安排专人负责,随时接受各单位反映情况和广大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
(三)抓好信息公开,准确公示乡镇财政资金实施情况。一是及时公示监管信息。财政分局利用各村村务公开栏,公示各类惠农资金使用范围、对象、标准等内容和项目资金的资金来源、工程概要、建设规模、投资总额、中标施工单位、资金拨付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村级资金的使用情况;财政分局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分别对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公示。
二是及时组织抽查巡查。抽查巡查是落实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对监管实施效果起到重要督导作用,财政分局积极协调、组织有关职能站所对各类财政资金实施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巡查,及时发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有效防止了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1-10月份共开展抽查巡查工作68次,其中单位预算资金2次,补助类资金3次,项目类资金57次,村级资金6次。
三是及时跟踪项目进程。财政分局积极参与项目申报、立项、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工作,对分局镇财政资金实行全程监管,重点监管项目的合同签订、施工进度、竣工验收和资金去向,定期察看项目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绩效。2014年一事一议项目11个,均能按程序、要求、标准组织实施。
(四)构建监管体系,着力强化对乡镇财政工作的督导。一是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我分局着力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上下功夫,建立资金监管长效机制,明确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责。
二是制定实施监管方案。依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分局实际,制定出台了《绥棱县泥尔河分局关于切实加强分局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实施办法》,并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村级财务监管、惠农补贴类资金监管等方面入手,逐项制定监管办法,逐步抓好监管工作落实。
三是检查考评监管工作。财政分局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对分局镇财政资金操作程序、运行质量、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考评。
(五)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对资金监管工作的保障。一是在能力建设上,针对当前财政分局干部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三化”(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责任心弱化)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积极参加县局干部轮训,同时财政分局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试,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对财政分局工作人员思想政治、财政业务、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法律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在基础建设上,我分局加大了对办公场所、设备等的资金投入,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网络宽带、扫描仪、照相机等办公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财政分局办公条件,使财政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和电算化。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延伸,党和国家对“三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用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对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财政资金监管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财政补贴资金分配体制有失公正,群众满意度差。就当前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政策中,类似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从客观上应该以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的财政资金,但实际中由于种植面积难以核实,动态管理难以操作,以致出现了“补而无田”和“补而不种”现象。还有实际操作中部分涉农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政策,人口的变化是较大的,往往是以前分田人口多的,现在的人口少了,以前分田人口少的,现在却人口多,而国家的田地政策是长期不变的,造成同样是本地村民,有的可享受到多个人的优惠政策,而有的人却连公共财政的一丝一线“阳光”都享受不到。造成政策的落实,有失公正,群众满意度不高。
(二)分局镇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不全面,群众误解多。主要表现为公开的时间与资金到位的时间不同步,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例如上级的补助乡镇财政资金由于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繁多,政策落实到分局、村、乃至群众,则需要一段时间,产生了信息公开上的时间差,群众难免产生误解。又如分配方案,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计划等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三)专项资金监管乏力,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一方面,根据规定很多农林水、教育等项目涉及的乡镇,财政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专项资金存在乡镇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致使乡镇财政监督弱化,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四)涉农资金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资金量大,信息掌握比较困难,监管难度较大,需自上而下进一步从源头规范。
(五)乡镇工作条件艰苦,乡镇财政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同时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待遇,将进一步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为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结合二年来我分局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情况,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进监管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权划分,加强相互配合与协作。把监督寓于管理之中,加强事前预警、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等监督机制,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投入产出效果;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重点工程等的事后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建立广泛的沟通制度,实行监督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
(二)加强指导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合理决策,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
(三)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突出抓好岗位培训,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监管措施,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