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构创新设计与搭接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机构创新设计与搭接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
你所设计搭接的机构名称:
(1)画出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简图,并在简图中标注实测得到的机构运动学尺寸; 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机构的运动学特性; 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机构由几部分组成;
2)输出件是否具有急回特性、有无冲击、最大行程等; 3)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是否在非工作行程中; 4)机构的运动是否连续;
5)机械运动过程中是否具有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3)分析拼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
(4)附上搭接图片(请拍照并打印)
第二篇: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十三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二.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方案图
三.绘制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四.简要说明机构感组的拆组过程,并画出所拆杆组的简图
五.根据你所拆开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排列,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些?要求用简图表示出来。就运动传递情况作方案比较,并简要说明之
第三篇: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目 录
(一)(二)
(三)(四)
模具设计过程…………………….1 钻床接线………………………….6 创新设计………………………….9 总结……………………………...10
0
(一)模具设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
二:实验要求
(1)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2)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三:准备工作
(1)选择注塑模具一副
(2)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
四:模具的拆装步骤(1)(2)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
(3)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4)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 五:模具的绘制(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 2:拉伸出定位圈
(2)型腔板
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4)动模板
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
(五)顶针固定板
1:拉伸出固定板 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
(六)左右模板
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 2:倒角
(七)推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八)动模底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九)销钉及螺丝钉
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
(十)组装
1:按照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型腔板为缺省,其他装到指定位置完全约束即可
2:顶针要和型腔板用销钉连接 3:进行分析模拟 4:检查错误并修正
(二)钻床接线
一:实验目的
掌握模拟Z3040钻传电气控制的原理、线路及调试技能,同是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
三:操作说明
1、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
电动机M1的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其自锁触点闭合,KM1的主触点接通,电动机M1旋转。
电动机M1的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失电,KM1的常开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1停止旋转。在M1运转过程中如发生过载,则串在M1电源回路上的过载保护元件FR1动作,使常闭触点FR1断开,同样也使KM1的线圈失电,电动机M1停止旋转。
2、摇臂升降电动机M2的控制:
按下摇臂上升(下降)按钮SB3(椰子),接触器KM3(KM4)线圈得电,其连接在主回路中的主触头闭合,接通电路,使摇臂上升(下降)。当摇臂上升(下降)到所需位置时,松开SB3(SB4),摇臂停止上升(下降)。
四:操作注意事项(1)关于数字万用表
1:严禁在测量较高电压(100V以上)或较大电流(0.5A以上)时直接转动转换开关。
2:测量电量的频率不允许超出45~500Hz范围。否则,其测量结果不正确。
3: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置于电压最高量程位置上,再关电源。4:严禁带电测量电阻。
5:不得在高温、潮湿、灰尘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或存放数字式万用表;当其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2)关于电气线路
1:不要漏接接地线,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在控制箱外部进行布线时,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或敷设在机床底座内的导线通道里。
3:在导线通道内敷设的导线进行接线时,注意力要集中,做到查出一根导线立即套上编码套管,接上后再进行复验。
4:不能随意改变升降电动机原来的电源相序,否则将使摇臂升降失控。5: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点应串接在控制电
路中。
6:热继电器因电动机过载动作后,若需再次起动电机,必须待热了件冷却后,才能使热继电器复位。一般自动复位时间大于5分钟,手动复位时间大于2分钟。
7:在一般情况下,热继电器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若需要自动复位时,可将复位调节螺钉沿顺时针方向向里旋转。
五:安装步骤
1: 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2: 连接电机的外壳的保护接地线。3: 连接电源、电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4: 自检布线的正确性、合理性、可靠性及元件安装的牢固性。5: 检验。
6: 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通电试验。7:通电试验完毕后,拆线。
六:电路的检修
1:对照接线图进行检查。
2:检查接线端子紧固情况,排队虚接现象。3: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4:先检查主电路,后检查控制回路。5:检查过载保护环节
(三)创新设计
题目:盲人之眼
设计目的: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对于在黑暗中生活的盲人来说,他们是多么渴望光明,去看看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为了让盲人享受光明,发明一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并植入到人体当中,让这个模块成为盲人新的眼睛,从而重见光明。
设计思路:从电影《鹰眼追击》中智能电脑天网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一切,并且能自主做出各种各样的指令。现在的街头的摄像头越来越多,大有摄像头普及之势。通过将摄像头联网,和这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进行网络连接传输,再通过模块转换为人的大脑可识别的信号并通过神经传入大脑。随着模块的移动和控制,模块时时的与附近地区的摄像头同步通信,从而达到摄像头的切换,盲人们就可以了解附近的一切图像信息。
想法来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摄像头的普及,物与物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通信,为何不能和人体进行交流通信。只要合理的利用摄像头,就可以了解到附近一草一木所有状况,只要能够破解信号的转换,就可以使人也能够与物通信交流。同是怎样把模块做的更小,效率更高,同是可以合理的植入到人体内,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四)总结
首先要在这里感谢指导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在我们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悉心教导,我们就完不成这个注塑模具的拆装和电气线路的连接。
在60个课时的训练中,不仅回顾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拆模具和电路接线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学到的只是还是太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在刚开始的多媒体教室中,看了许多欧洲及美国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惊叹于他们的先进的制造技术,更惊叹于他们精益求精的品质。而相比较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还差了很多,机械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下午看了电气安全的知识,学习了怎样安全用电,并深刻体会到错误用电造成的巨大危害,对于电,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使用,一刻也不能松懈。
接下来的模具拆装实验,在拆卸模具中有了明显的思路,在拆卸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顺利的进行模具拆装。同时又对模具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了解到模具的内部结构和各部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把教材和实践结合的模具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对各部分的测绘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并未真正找到一种方法去测绘模具,总是漏掉一些数据或者忘掉里面的结构,不得不重新测量。在拆卸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摆放,否则在装的时候就会找不到安装的位置。
同是模具的各个部分重量较大,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拆装。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一切的,需要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合理分配任务。在绘图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caxa2006的使用,对于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一个新的软件,很是高兴。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都一一解决。而其他的ug和solidworks就需要自己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最后是电气连线,刚开始接线想到哪里接到哪里,接的线很乱,自己都不知道接到哪里。后来老师说要从上往下,从主到辅线路逐个连接,这样就很有条理性,就不会乱了。按照这样做后果然效果很明显。而每次接完线路后,要把线藏起来,不要有多余的线暴露在外面,这样可防止线路的磨损,而且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对于接完线后不能正常工作的线路,再仔细检查后终于能正常运作。学会了故障分析和怎样改正。而在之后的比赛中,可以考验大家在压力作用下挑战极限,看自己最快能连完线路。同是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说几天都是站着接线,接完后很累,但是也很充实,毕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虽然实验结束了,但是我要再一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我是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
第四篇:变压器更改搭接申请书
关于竹站村月门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变更搭接变压器的申请书
关于竹站村月门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变更搭接至
罗马塘拟新增变压器的申请书
致牌楼供电所: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电器变得日益普及化,农民在村开办加工厂加工农副产品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部分生产型中小型企业开始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价便宜的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的日平均耗电量日渐增加,尤其是到了寒冬季节农村耗电量显著上升。部分在2007年以前实施农网改造时所设立的变压器已不能承担该片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所承担的负荷已远远超过其额定功率。
在2007年以前农网改造时竹站村月门坳组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所搭接的变压器与铁炉弯、梁家塘、下马路、黄茅坡、上马路等6个组使用同一台变压器,时过境迁,如今该变压器所承担的用电片区居民增至上百户,数量大大增加。同时,由于竹站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价便宜,部分小企业开始入驻于此,如建在变压器附近(铁路桥下)的废品处理厂、预制板厂、竹田加油站、碎石加工厂等都大大增加了该片区的耗电量,导致该变压器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不仅加快了变压器与输电线路的老化,还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每逢用电高峰期,如早晚居民生活用电、冬季取暖期、夏季农耕生产时都会给该片区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颇多不便。平时使用电饭煲煮熟饭在设计的30分钟左右的标准上需要使用90-120分钟才可以 关于竹站村月门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变更搭接变压器的申请书
煮好,有时候还不能煮熟;使用热水器烧水至一定温度时设计上只需30分钟左右,往往要1-2个小时还不能烧到适合的温度;夜晚照明使用100W的灯泡还不如正常电压下20W的亮度大;夏季使用电泵抽水灌溉时的喷射高度达不到其设计值的60%,甚至会抽不上水。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供电欠压所致,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提升居民生产生活的质量,不断满足群众的刚性需求,目前使用的变压器容量和承载负荷,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群众生产生活的要求。于此同时在竹站村月门坳附近新开发的农家乐生态旅游区计划在罗马塘拟新增一台变压器,离月门坳仅200m的距离,若更改搭接此变压器,不仅可以减少远距离的输电损耗,而且节省了电缆的耗材,同时还满足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故月门坳居民申请变更原来搭接的用电线路,将该处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线路搭接到拟新增的变压器上。
月门坳组居民相信有关领导能够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办理,还望早日为其解决此民生问题为之盼!
当否,请批示!
申请人(居民签字、盖章):
2014年 月 日
第五篇:脚手架搭接规范要求
脚手架搭接规范要求
一、术语
(一)脚手架分类
脚手架是为建筑施工或安装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以及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1.按所用的材料:分为木脚手架、钢脚手架和软梯。2.按是否可移动:分为移动脚手架和固定脚手架。3.按施工的性质:分为建筑脚手架和安装脚手架。4.按搭接形式和使用用途分为
(1)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2)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3)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4)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4)悬挑脚手架:应于设备安装或检修悬挑作业的脚手架。(6)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5.按遮挡大小分为
(1)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3)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4)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5)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6)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6.其它
(1)移动挂梯、挂篮:可以移动的固定梯子或挂篮,一般在顶部设挂钩或设滑道,挂在牢固的部位。
(2)软梯:横杆用短木棍或钢管,绳子绑在横杆上,使用时在顶部做固定,催化大烟道、斜管、反应器、再生器等检修时常使用。
(二)连接件、垫件
1.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2.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3.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4.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5.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6.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7.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8.柔性连墙件: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9.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10.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11.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12.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三)杆件名称
1.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3.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4.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5.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6.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7.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8.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9.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10.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11.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12.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13.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14.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15.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16.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四)度量名称
1.连墙件间距: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2.连墙件竖距: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3.连墙件横距: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4.脚手架高度: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5.脚手架长度: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6.脚手架宽度: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7.立杆步距(步):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8.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9.立杆纵距(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10.立杆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11.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12.作业层: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
二、参考依据
1.《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三、设计要求
(一)基本要求
1.重要的脚手架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必要时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高度25m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单立杆脚手架高度宜控制在50m以内;高度超过50m的脚手架应采用双管立杆、钢丝绳斜拉、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并另行专门设计。
3.脚手架的设计须满足工程的需要,并标明其用途、最大静荷载、最大动荷载及水平受力等;所选定的设计参数和构配件,不得低于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4.脚手架在施工中需要改变原有结构、加高(宽)、改为它用等情况下,须经技术部门验证,并经审批。
(二)技术要求
钢管脚手架所用材料须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壁厚3~3.5mm,长度以2.1~2.8m和4~6.5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裂纹、损坏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凡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厚2~3mm的3号钢钢板,以长度1.4~3.6m、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脚手架的立杆、大小横杆的间距根据脚手架的使用情况具体确定,但不得超过以下值:
横向立杆 纵向立杆 大横杆 小横杆 小横杆挑出的悬臂长 1.5m 2.0m 1.2m 1.5m 0.45m 5.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得小于1.5m。6.木架杆:铁丝用8#
四、搭设
(一)搭设前的准备
1.技术人员要对脚手架搭设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参与搭设作业;脚手架搭设人员须熟悉脚手架的设计内容。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爬梯、安全网等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清点、检查、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材料不齐时不得搭设,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材料、构配件不得在同一脚手架上使用。
3.清除搭设场地的杂物,在高边坡下搭设时,应先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对边坡上的危石进行处理,并设专人警戒。
4.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地基情况,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处理,确认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放线定位。5.对参与脚手架搭设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身体状况要进行确认,凡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脚手架的搭设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二)搭设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按照经过审批的方案和现场交底的要求进行,严禁偷工减料,严格遵守搭设工艺,不得将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
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现场须有熟练的技术人员带班指导,并有安全员跟班检查监督。
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材料、配件、工具传递和使用安全,并根据现场情况在交通道口、作业部位上下方设安全哨监护。
4.脚手架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锚固点等)以上两步。
5.脚手架搭设中,跳板、护栏、连墙件(锚固、揽风等)、安全网、交通梯等必须同时跟进。
(三)技术要求
1.脚手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构架尺寸的同时,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1)构架结构稳定,构架单元不缺基本的稳定构造杆部件;整体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件或撑、拉、提件;在通道、洞口以及其它需要加大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规定荷载的部位,根据需要设置加强杆件或构造。
(2)联结节点可靠,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构造规定;联结件的安装和紧固力符合要求。
(3)脚手架钢管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或对接,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搭接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无设计说明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cm(模板支撑架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2.基础(地)和拉撑承受结构
(1)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地)应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或台上时,立杆距坑、台的边缘不得小于1米,且边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则应做边坡的保护和加固处理。
(2)脚手架立杆之下不平整、坚实或为斜面时,须设置垫座或垫板。(3)脚手架的连墙点(锚固点)、撑拉点和悬空挂(吊)点必须设置在能可靠地承受撑拉荷载的结构部位,必要时须进行结构验算,设置尽量不能影响后续施工,以防在后续施工中被人为拆除。
3.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4.安全防护
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防止架上的物件发生滚落、滑落,防止发生人员坠落、滑倒、物体打击等。
(1)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对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稳定结构的脚手架部位加设临时支撑或其它可靠安全措施;在无可靠的安全带扣挂物时,应设安全带母线或挂设安全网;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
(2)脚手架的作业面的脚手板必须铺满并绑扎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0cm;作业面的外侧立面的防护设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采用立网、护栏、跳板防护。
(3)脚手架外侧临空(街)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安全立网、竹跳板、蓬布等完全封闭,临空(街)面视具体情况设置安全通道,并搭设防护棚。
(4)贴近或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和运输通道必须设置防护棚;上下脚手架有高度差的出入口应设踏步和护栏;脚手架的爬梯踏步在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爬梯须设置扶手。
(三)材料要求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壁厚3~3.5mm,长度以4~6.5m和2.1~2.8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裂纹、损坏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凡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厚2~3mm的3号钢钢板,以长度1.4~3.6m、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铁丝:8#~10#铁丝。
5.软梯用的绳子:麻绳或棕绳,直径ф30以上,承载力满足要求。6.严禁使用木架杆和木脚手板。
五、方案审查与搭设验收
(一)方案审查
1.施工单位编写完方案后内部进行审核确认,合格后报监理或业主进行审查确认。
2.火炬作业等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要经过业主安全部门批准。
(二)搭设验收
1.脚手架搭设完毕,架设作业班组首先按施工要求先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脚手架使用许可证》,验收人员对验收结论要签字认可。
2.脚手架验收应随施工进度进行,实行工序验收制度。脚手架的搭设分单元进行的,单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单元施工。25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搭设过程中随进度分段验收。
3.由业主、监理提供设计的脚手架和报请施工监理审批的脚手架,验收时必须请业主,监理派人参加验收,并对验收结论签字认可。
4.脚手架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定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1)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脚手架的布置、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立杆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各杆件搭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满足安全可靠要求。(4)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5)脚手架的基础处理、埋设是否正确和安全可靠。(6)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5.脚手架检查验收的方法应按逐层、逐流水段进行。并根据验收的主要内容编制检查验收表,对照检查验收表逐项检查(见附表)。
六、使用
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毕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不得投入使用。
2.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应挂告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
3.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实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制度。
(1)脚手架定期安全检查一般每周一次,并应根据具体检查对象编写安全检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于靠近爆破地点的脚手架,每次爆破后应进行检查。
(2)每班作业前,班长或带班人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
(3)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要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使用单位应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合理使用,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
(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值控制。
(2)垂直运输设施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
(3)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4)各种材料、机具等要随运随装或随拆随运,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5)脚手架上材料、机具等放置不得影响交通。
5.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6.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及撑、拉、提、吊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或拆除构件,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修改设计;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禁止随意拆除,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加设或改善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7.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脚手架的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由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
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在有脚手架的部位从事吊装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电、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9.脚手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的规整清洁,不要乱堆材料、工具,以免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掉物伤人。
(2)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系好安全带,谨防身体失稳发生坠落、摔倒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材料掉落架外。
(3)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取稳定可靠的办法,且垫高不得超过50cm,同时加高安全防护设施;超过50cm时须按程序重新设计审批。
(4)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信号提请他人注意,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
5)禁止在脚手架上打闹戏耍、睡觉或坐在横杆上休息,不得抢行和跑跳,相互避让时要保持身体平衡。
七、拆除
(一)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设计中的拆除程序,并经批准后实施。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交底到每一个作业人员。
4.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将受其影响的机电设备及其它管线等拆除或加以保护。
(二)拆除安全要求
1.拆除顺序应逐层从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拆下的架杆、连接件、跳板等材料,应采用溜放,严禁向下投掷。已卸(解)开的脚手杆、板,应一次性全部拆完。
3.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根据现场需要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5.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6.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脚手架拆除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材料堆放整齐、安全稳定,并及时转运。
7.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堆码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八、模板支架
1.模板支架应根据其用途专门设计,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执行报批程序。
2.钢管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距底座距离不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应大于500 mm。
(3)底层步距应小于2 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采用搭接时必须经过技术论证)。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支架立杆应竖直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7)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3.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九、脚手架施工基本安全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作业,在2m以上的均为高处作业,应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2.从事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脚手架的基本技术知识,并持证上岗。
3.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工作,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如确需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夜间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不得超过二级高处作业标准(15m以下)。
4.对25m以上的大型脚手架、悬空脚手架及特殊安全要求的脚手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每榀脚手架设专门责任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防止人为破坏。
5.当有6级以上大风和大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6.脚手架搭设、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7.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8.凡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9.根据现场具体环境,在脚手架的外侧及顶部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信号旗(灯),以防过往车辆及吊机运行中碰撞脚手架。
10.使用软梯在两器等设备内施工时要有必要的放坠落措施,并要有专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