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五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
(五):任务层层分解 责任层层落实 全力“提速”医改
2012/05/16
------
为确保完成2012年国家和省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各地均结合实际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已经或正准备与各地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医改2012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并采取奖优罚劣等措施,对表现突出的地市予以褒奖,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和不能履行相应职责的地市予以通报,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
河北省明确提出,将医改目标责任列入对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省政府督查室和监察厅把医改任务落实情况列为工作重点,加大督导力度;同时河北省医改办将适时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互查联查,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陕西省已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实名举报医改资金拨付与使用、药品销售与价格等问题,确保国家医改政策和医改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医改政策落实。
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潘逸阳代表自治区政府与12个盟、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力夫与各盟、市卫生局代表也签订了责任状。责任状从加快健全全区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4个方面入手,细分49条,一一落实责任。其中,鼓励蒙中医药服务,蒙中医医院新农合起付线降低20%~50%,报销比例提高15%~20%,总报销比例不超过95%。并将针灸、整骨等非药物疗法纳入支付范围,对蒙药执行甲类药品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苏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符合内蒙古地域特点的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推广健康保障小药箱入户工程。完成国家苏木乡镇卫生院蒙中医科建设任务。80﹪的苏木乡镇卫生院设置蒙中医科,65﹪的嘎查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蒙中医药服务。责任状还将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提高诊疗费,蒙中医非药物疗法、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也逐一列入责任状具体条款。
山西省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在与全省11个市签订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责任书时,逐一与11个市的常务和分管副市长进行了激励谈话,强调各市主要领导人要负起责任,把医改目标责任制和山西省2012年医改工作安排落实到位。
上海市医改办与有关委办局签署了2012年医改工作责任书,要求全面总结评估前三年医改工作,制定 “十二五”后三年医改规划,要继续抓好医改既定政策措施的落实,着力破解改革难题。
福建省正抓紧筹建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争取5月底前召开省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座谈会,组织专家参与“十二五”医改规划论证和今后年度实施方案制定,提出政策意见和工作建议,以增强医改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力度,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湖北省的做法是:在横向上,通过省医改领导小组文件,细化年度目标责任,明确省直相关部门的责任。在纵向上,通过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在专项上,通过建立包保责任制和台账制度,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实行督查考评。通过建立省直部门“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围绕不同时期的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大督查、大考核,把督查考核贯穿于推进医改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将督导考评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健全“以奖代补”考核分配机制,将医改工作纳入各地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范围,把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的分配挂钩。实行问责制。通过在全省医改工作会上对进展滞后地区进行通报,将全省各市州医改工作情况按照进度排序并通报给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约谈工作滞后地区的相关责任人,将各地工作情况在湖北医改网站上向社会公开等手段,进行问责。
此外,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
北京市主要领导同志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十二五”医改规划编制及2012年工作部署,踏踏实实研究推进医改各项工作。
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医改办《关于全国医改会议主要情况和我省工作意见的签报》上作出批示:“医改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做好的事情,要回应社会对医改的强烈诉求,以高度的责任感把这件事情做好。”
山西省政府负责同志要求,对照中央精神寻找差距和不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医改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工作,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委主要领导要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和机制创新力度,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江苏医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篇: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十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
(十):推动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 有效减轻城乡居民用药负担
2012/05/2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4月17日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要通过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把药价降下来,把质量保障好。推动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延伸到村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使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按照中央领导讲话精神有关部署,今年以来,河北、青海、内蒙古、辽宁、陕西、天津、山东、新疆、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江西、贵州、云南、海南等省份陆续启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以更大力度为城乡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和药械集中采购工作会议消息,浙江省今年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巩固”、“扩大”、“规范”三篇文章。一是继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抓住投入补偿、采购供应、零差率销售等关键环节,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是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实施。明确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刚性指标,综合医院及中医院的二乙、二甲、三乙、三甲医院分别为70%、60%、50%、40%。鼓励各地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非政府办基层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推进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三是规范基本药物、全品种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配送机制。
自4月13日起,青海省大通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面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各级医疗机构每月1日~5日、15日~20日根据本单位药品库存及药品的使用情况,确定下一个半月基本药物采购计划,根据计划,在“青海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集中采购中标的药物,村卫生室所需要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代下订单。
青海省提出,今年坚持省级统一集中招标采购,在做好药物招采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衔接的同时,加快完成大宗非基本药物和一般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药物和一般医用耗材招标采购不搞保证金制度,不收取费用,切实降低患者自费负担。
山东省是医药生产大省,医药年产值1000多亿元,拥有众多骨干药品生产企业。但是山东省对省内外企业一视同仁,鼓励信誉度高、质量好、供货能力强的企业参与竞争,对外省企业不单独设定门槛,对本省企业也未给予特殊待遇。山东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行一品一规一厂一价,每一种基本药物品规只中标一家企业,并让这家企业获得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以销售数量的增长来实现招标价格的下降,招标价格就是配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到位价。这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前流通企业层层加价的可能性。
内蒙古自治区印发的《2012年内蒙古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点》提出,继续实行以自治区为单位、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同时逐步将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实行以自治区为单位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在总结各盟市开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年内出台《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施细则》,选择部分临床用量大、患者反映强烈的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作为2012年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适时开展以自治区为单位的集中采购,降低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价格,降低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同时,探索建立医用耗材自治区、盟市分工协作、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全区医用耗材统一集中采购,实现医用耗材的同质同价。
针对个别产品短缺、供货不及时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还提出,加快建立省级常态化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对用量小、企业生产不盈利的短缺品种,探索通过定点生产和华东地区联合采购方式,稳定药品供应。
为有效控制采购价格,福建省纠风办对第八批集中采购药品的采购程序、采购目录、价格控制和评审、确标等方面的条款设定及其他重点环节严格把关。在采购目录制订中实行专家评估遴选增补,在价格控制上实行限价和两轮公开竞价,把好评审规则设定关、程序关,规范运行。在监督机制上,建立重大、敏感、疑难问题“职能部门主导、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的决策机制和“注重文件依据、统一处理标准”,有效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对所涉及的项目和数据全部在药品集中采购网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福建省纠风办注重创新对药品集中采购监督方法。在价格控制方面,以全国最近一期最低中标价作为限价,对药品实行分类捆绑式议价,并按给药途径归并剂型,降低虚高药价。在确标方面,采用“双盲法”(不显示厂家、价格)选择药品剂型和规格,电脑自动对应厂家和价格,再由专家从中选择疗效好、价格合理、信誉度高的药品,保证临床常用、必需的品规被确标。在药品监管方面,实行“两票制”监管机制,即第一票由中标的药品生产企业向药品配送企业开具税票,第二票由配送药品企业向医疗机构开具税票,规范医药购销中的票据管理;同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基本实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此批药品平均竞价比上一批药品中标价下降超过40%。
为推动了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一些地方探索改进配送方式。比如,青海省青南和环湖地区,将由中标企业及配送企业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再由乡镇卫生院给村卫生室代送并负责结算货款。而西宁和海东地区将由配送企业直接配送到村卫生室。对于配送企业的选择,将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省内外网络健全、覆盖面广、能力强、认真履约、及时配送的企业开展药品配送。
为确保基本药物采购质量和配送到位,一些地方还探索实行黑名单和市场清退制。比如,青海省对于不按期供货、不认真履约的违规生产和经营企业,将按照相关规定,实行“一次警告、二次进入黑名单,三次彻底清退”的黑名单制和市场清退制;对在省外有违规行为和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一律不能进入该省药品招投标范围。云南省对在第七批药品集中采购后不按规定履约的58家药品生产企业,禁止或取消药品采购投标资格。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考核机制和配送企业末位淘汰制度,将基本药物的考核纳入对企业、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整体评价体系;完善药品购销不良行为记录和处罚制度,加大对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惩处力度。湖北省最近对配送率低于80%的品规进行了警告和通报,相关中标企业认真对待,积极整改。其中: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等126家的157个警告品规,整改后配送率达到了80%以上。
(来源:中国改革报
第三篇: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六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
(六):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筑牢基层服务网底
2012/05/21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为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破,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2011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今年1月,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实施全科医生特岗项目。
最近,辽宁省葫芦岛市的61名基层乡镇医院学员进入辽宁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班,系统地接受高等中医医学学历教育。全部享受免费学习待遇。今后,辽宁省有关部门将加强协调,争取为学生提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同等学历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辽宁省2011年对农村中医卫生人员现状进行的调研显示,农村基层中医卫生技术人员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员仅占16.18%。辽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入2100万元,实施农村基层人员中医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大专层次)项目,以改变该省基层中医药人员起点学历低、职称低、服务水平低,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少的“三低一少”状况。
辽宁省此举只是各地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国有63万多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人数达100万以上。新医改的5项重点改革,除公立医院改革与村医关系不大之外,其他4项都跟村医密切相关,新医改越来越离不开村医队伍的建设。2010年1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在江苏省,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居民50%左右的门诊服务和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全省6万多名乡村医生,10%的在岗乡村医生和20%的年老乡村医生没有纳入养老保障体系。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明确要求江苏省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大力加强乡村医生的能力建设,积极完善对乡村医生的补偿政策,通过政府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对村医的补助水平要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保证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不降低。据了解,目前江苏省江阴市、铜山市、吴江市等一些地方对村医的补助已经进行了探索。比如,常熟市对760多位村医给予年人均3万元的补贴,吴江市也对400多位村医按年人均3.5万元“人头费”给予补助。
江苏省提出,到2015年,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要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有3名~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鼓励现在在岗的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医生转化;县级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对村医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鼓励城市大医院退休医生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村卫生室工作。
四川省宝兴县采取“乡招村用,事业管理”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严重不足,村医招聘难、稳定难的问题,推进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日前召开的四川省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对该县的做法加以推介。宝兴县地处偏远山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全县有55个行政村,原有22个村卫生室,新设的24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解决新设24个村卫生室的人员经费问题,该县决定首先由乡镇卫生院派驻9人,再由县财政增加50万元财政预算,通过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招聘15人,另行投入200万元建设改造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配置医疗设备。为彻底解决村医招聘难、留不住等老大难问题,该县采取乡招村用的办法解决村医的编制身份问题,解除村卫生室人员的后顾之忧。明确将乡镇卫生院的编制划出20%,用于乡村一体化人员招聘,招聘人员通过系列严格考核,纳入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享受卫生事业人员同等待遇,但需与乡镇卫生院签订聘用合同到村卫生室工作。招聘人员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3年以上,可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6年以上,可以乡镇卫生院正式编制身份流动。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出台政策,明确将通过“三支一扶”等渠道公开招录医学毕业生补充村医队伍,逐步实现村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医,并逐步完成村医的新老交替。太原市还提出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对在岗乡村医生按每人每月30元标准,给予养老保险补助。年满60周岁、从医25年以上的乡村医生退出村医队伍,除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外,还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额一半的生活补助。同时,太原市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退休专家库,动员业务水平高、身体状况好的退休专家,到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其待遇由市、县两级财政及所服务机构分担。
太原市提出,从今年起,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招录卫技人员不少于空编数的1/3,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招录的村医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统一管理,参照大学生村官待遇,所需经费除省、市、县拨付的大学生村医专项补助外,剩余部分由市、县、乡按5∶3∶2比例解决。此外,该市还明确,村卫生室在职人员实行全员培训,每3年为1个周期,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
湖北省要求村卫生室今年实现全覆盖,80%的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水平,30%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达到100%。目前湖北省正在组织实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计划到2015年,全省一半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同时采取定向免费培养方式,为村卫生室培养大专层次的医学类人才,鼓励执业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从今年起,甘肃省乡村医生的补偿通过医疗服务补偿、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和定额补助三项渠道解决。三种解决渠道具体为:一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收取的一般诊疗费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支付;二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实际工作量,以县为单位按照人均基本卫生公共服务补助资金的30%安排乡村医生补助资金;三是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对乡村医生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而产生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省级财政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大学生村医培养和选拔的省份。早在2007年,湖州市政府就在全国率先推出由政府出资、委托医学院培养临床类大专生、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农村卫技人才培养模式。今年,浙江将按照“20分钟医疗服务圈”和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五年规划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养老政策,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同时各地财政要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给予定额补助,确保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
(来源:中国改革报
第四篇: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6年全国医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7年医改重点工作。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广州省深圳市、安徽省天长市等分别做医改经验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7医改最新政策
会议强调,要以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精神为指引,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制度建设上精准发力,立柱架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部署了10件“医改实事”。五项制度细化为10件事,十件事有任务、有目标,指明了医疗改革的发展途径。
1、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
现阶段加强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资源的双下沉,是提升基层能力,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今年各地都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建设。
按照各地的实践经验,医联体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在城市建设医疗集团,二是在县域内建设医供体,三是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四是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2017全国医改政策
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内部在保证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不便的前提下,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人员、资源、运行服务方面的协同管理,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在6月底以前各省区市要明确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综合医改试点省每个地市年内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2017全国医改政策
2、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首先要摸清底数,面向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可以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这样的重点疾病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让有需求的群众得到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
其次要细化方案,完善签约的机制,要明确签约的组织方式、签约形式、服务内容、考核办法,做到可操作、可督查,还要落实好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把签约多少、服务好坏与医生收入挂钩,激发医生活力。三是要把握进度,提高服务质量,今年重点人群签约率要达到60%以上,但不得盲目追求签约率,不得采取下任务、搞运动的方法,不得搞强迫命令,让群众自愿签约。2017全国医改政策
3、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经成为“三医”改革之中“牵牛鼻子”的改革,下一步要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复合型支付方式,同步推行临床路径的管理,既要确保医疗的质量,又要控制好医药的费用。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要达到100个以上,综合医改试点省必须选择1到2个地市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所有医疗服务,大幅度减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2017全国医改政策
4、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
今年各统筹地区要全面落实覆盖的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六统一,全部完成制度整合的任务,明确功能、整合职能,更好发挥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各地在年底前完成基本医保的全国联网,加强参保地与就医地的协作,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5、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这是破除以药补医必须迈出的一步,也是医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目前我们还有三分之一的地级以及以上城市没有实行改革,7月底前要出台实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务必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6、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薪酬制度涉及每个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所思、所患、所想。今年每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选择3个地市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为全国提供示范,其他省份各要选一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试点,来积累经验。2017全国医改政策
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积金后主要用于人员的奖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优化薪酬改革结构,合理确定薪酬水平,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7、大力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
理顺药品价格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去年起全国推动实施两票制,迈出了药价治理的关键步伐,希望各地加强统筹调度,保证今年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前四批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两票制”,以此为切口加快推进药品的全流程改革。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出台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也要按照时限要求出台配套的细则。国务院医改办要到点验收、定期通报,年底前对各省推行两票制,药品集中采购的情况开展一次评估。
8、启动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
耗材回扣大、价格虚高的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心脏支架、骨关节这样的耗材价格甚至是国外同类产品的数倍,大幅增加了医疗费用。各地要建立健全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制度,工作规则、采购结果要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跨区域的集中采购。
9、加强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公立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题,要利用好绩效考评这个指挥棒切实把公立医疗机构管好。
各省区市要对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加强考核,要把医改的目标导向体现到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中,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至少选择一个地市开展试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控制医院建设的规模,医保目录外的费用占比、药占比、耗材占比、检查化验收入占比等指标的权重,推动医疗机构完善内部考核,考核结果和薪酬分配相结合。对社会办医机构也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监管办法,引导它们更加注重质量安全,严格落实资金结余使用和盈利率的管控要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0、推动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互联互通,今年要实现国家与32个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对接,促进健康医疗数据跨区域的共享共用,同时以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来带动和引领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2017全国医改政策
今年所有省份都要开展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的电子证照试点,所有省份都要推广医保智能监控,年底前覆盖到大多数的统筹地区,对门诊、住院、购药等行为实施高效的监控。国家卫计委要尽快推进病案书写的规范,疾病分类的编码、手术操作的编码、医学名词术语的四统一,为信息的联通和精细管理提供基础。
第五篇:中国医改范文
中国医改,“药之过”?
经常在一些刊物和杂志上看见一些关于中国医改的文章,读了这些文章总结起来似乎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中国老百姓医疗负担过重,主要原因就在药品”。因此历时三年的医改出台了在基层推行基本药物的政策,同时一些地方也规定了药品的比例不能超过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等等这些措施也许从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取得一个长期的效果,我看未必,同时,我觉得把中国老百姓医疗负担过重归结于药品,是否言之偏颇?
我其实要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已推行了一年多时间,其实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患者的医疗总费用到底下降没有?在本人看来,无论是基层乡镇卫生院,还是二甲医院(市、县医院),从个人总费用来讲是没有明显下降,反有上升的趋势。我们只能这样说,好在现在国家政策好,几乎全民医保,且报销比例不低,因此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说白一点,也就是国家买单了。是药品降价起作用了吗?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确实存在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天价药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药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监管的缺失才导致的,层层加价,药品回扣以及物价部门的价格监管,我就搞不明白,同样的药品,有时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却有天镶之别,差距真有那么大吗?在我认为,凡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鉴定并允许生产的药品,他应该都不是假、劣产品。其安全性等都是一样,为什么物价部门规定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时却相差那么大?你给的空间大,你说使用单位是靠高还是高低?使用药品的医院它不会看药品厂家定价,而是看药品名称定价。何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经营还是讲究资质的,要搞价格统一和“无形的垄断”是做得到的。特别是那些大医院,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力量和价格高昂的新检查设备,加上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他们要卖点高价药还不容易?现在基层药品的价格是下来了,但其他方面呢?你只要一进医院,各种检查就来了,可以说,无论大小医院都一样,进去了,从头到脚,医生的给你开的检查绝不会少,该检查的,不该检查的,只要能抓收入,他都会给你一齐上,你在其它医院的检查不能作参考,因为有技术上的原因嘛,每个医生都只相信本院的辅助检查,其实说白了就是钱在作怪,因为医生多开检查,收入就越高,你说他开不?所以我说把中国老百姓医疗费用过高一味责怪药品价高是不对的,治疗疾病,离不开药品,大小医院一样,以前你到医院花了钱,也许能到手许多药,而现在你就只能等到一大堆等来等去的检查,有的检查本来一天可以做完,他还非让你等两天,为什么?抓收入呗,哪个医院都一样,没有你选择的,说去说来,要真正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还得政府出台一些监管措施或者政策,中国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虚高,不是光药品的虚高,是整个医疗费用的虚高,一个二级甲等医院(县级医院,包括中医院),一个胃肠道病,你去了做一下胃肠道检查和其他检查(医生开的),只要是医生觉得你该做的检查,他一项也不会少开,甚至于你没做的他开了,费用也收了的也有。往日的大药处方慢慢的变成了今天的过度检查处方。政府虽然也在监管,但多半是流于形式,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院内部它不会监管,你应该不会听说某医生因多开病人检查受到院方领导的批评和处罚吧,只有开的越多,奖励越丰,工资越高,何乐不为?现在实行基本物制度在基层也只限西药,所以现在西药可以少用,因为用了没利润,那就用中药吧。许多基层医院没临床中医,中药收入还不错,为什么?不懂中医的西医先生也大肆开展中医,谁都知道,就那些草草根根不容易吃死人,至于有无作用,先不要管那么多,工资重要,反正现在合作医疗和医保,国家掏钱卖单,病人负担轻了,多住几天无所谓。本人断言,要不了多久,中药的价格就会飙升,这也会变相增加病人负担。就这种例子还多,中医理疗,有的医生根本不懂,为了多拿提成,胡乱开上,然后给患者胡乱按摩几下,说实在的,有的还不如洗脚城里那些工人的技术,但就这样钱是到手了,也就造成了医疗浪费,诸如此类现象还很多,这些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所以,中国医改,不仅仅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是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光投入不监管,浪费国家资源,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到后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基层基本药物零差率也凸显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村级卫生室来说,大多数村医收入下降,感到难以生存。于是,许多村卫生室就开始挂羊头卖狗肉了,有的开起了连锁经营的药店,有的则干脆经营起非基药。老百姓没几个人知道基药的范围,反正村医说了算。还有更甚者,把农民的合作医疗卡乱刷一气,监管到位的能发现是好事,监管不到位的没人知道。
医改以来,中国老百姓确实得到了许多实惠,但我认为,这种实惠是建立在国家掏钱买单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家发展了,富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就在这些好的政策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体系和办法,许多问题会接踵而来。相对于药品价格虚高更加可怕。因此,中国医改,绝不仅仅是药品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因数,没有一个好的医疗体制的建设,许许多多的问题你就无法解决。当然,任何改革都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也一样。中国老百姓期望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医改。注:(本人不是搞专题研究的,但我说说的一点不假,所谓一个系统里都有一些“潜规则”,医院的“潜规则”就是鼓励医生多开服务费、检查费,多拿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