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

时间:2019-05-14 03:0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

第一篇: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终稿)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障工伤员工切身利益,分散公司的工伤风险,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3. 职责

3.1 副总经理是本公司工伤管理第一责任者。

3.2 专职安全员、生产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

3.3财务部负责购买员工工伤保险,并保存工伤保险购买的发票。

3.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伤管理负具体责任负责,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作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4. 工伤范围

4.1 公司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4.1.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4.1.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4.1.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1.4 患职业病的;

4.1.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1.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火车事故伤害的;

4.1.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4.2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4.2.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2.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4.2.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本条第4.2.1项、第4.2.2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本条第4.2.3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4.3 公司职工符合本条例第4.1条、第4.2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4.3.1 故意犯罪的; 4.3.2 醉酒或者吸毒的; 4.3.3 自残或者自杀的。5.工伤报告处理

5.1 各部门须办理工伤者必须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的3日内将完整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分析报专职安全员和生产部各一份(时间、地点、受伤经过、部位必须写清楚,否则不予办理)。特别情况应在10日内完成报告手续。

5.2 需鉴定的工伤问题,必须由部门写出申请报告及完整的相关材料,生产部审查、批准,否则不准上报。5.3 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由当班组长在当班向专职安全员报告(其他人员不准代替),登记人员要严格把关,并逐级报告领导,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专职安全员、生产部审核后方可办理工伤。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签字、专职安全员签字、副总经理批准。

6.工伤管理

6.1 员工在作业场所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必须在8小时内向专职安全员报告。超过规定时间,按迟报事故处罚事故单位当班带班组长、安全检查员各500元。

6.2 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安监部门或当班值班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勘查,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所有上报调查的事故不论是否有工伤,都必须于第二天认真进行事故追查,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准确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各种登记、报告、分析必须存档。

6.3 工伤休息三个月以上人员,经鉴定后复工的,由鉴定委员会报名单提交生产部备案,如原受伤人员旧病复发,伤者本人可提出恢复工伤申请,经鉴定机构鉴定确诊,认定确是因工伤引起的旧病复发,方可办理工伤待遇。

6.4 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伤鉴定,对鉴定确诊休息的员工应安排治疗,对不具休息的工伤应及时安排复工。

6.5 工伤复工员工要求重新住院及转院治疗,必须经鉴定机构鉴定,方可办工伤相关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工伤手续。

6.6 工伤经鉴定复工人员一律回原岗位。因严重“三违”造成的工伤复工前应经安全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后,经有关领导评定后复岗。6.7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补办工伤的,必须是6个月以内发生的工伤,超过6个月,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必须履行调查证等手续,有调度登记、事故追查分析记录、调查报告、医院病志必须经过科学仪器诊断的部位,然后提交专职安全员,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6.8 补办工伤部位者,必须是在30天之内发生的工伤,如超过30天,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部位必须有足够证据,并履行调查取证等手续,有事故追查分析记录、有调查报告、有经过医院科学仪器诊断部位完整的记录。然后经安全领导小组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6.9 精神异常者、有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者需住院,必须有市级以上的医院颅脑损伤完整病志复印件、负伤的原始材料、社会调查材料、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证明材料,需住院治疗者必须有生产部出据的脑外伤工伤证明,需经公司指定到省级一医院鉴定后,方可住院治疗,鉴定与工伤无关的精神病患者,一切费用自费。7.工伤调查

7.1 发生事故,专职安全员、事故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发生重伤事故由专职安全员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全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发生轻、微伤事故由专职安全员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织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必须本着“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同类事故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

7.2 调查工伤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必须确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写明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处理意见、今后措施,由专职安全员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后,作出处理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妨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7.3 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必须按事故调查组、专职安全员的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组织处理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从重追究单位领导人员的行政责任。

7.4 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提供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预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环境受到损坏。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3.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术语或定义 4.1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超过临界量的单元。4.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4.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4.职责

4.1财务部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投入、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控管理等所需费用的足额和及时到位。

4.2行政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申报、备案、登记建档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3重大危险源所属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4.4其他相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5.工作程序

5.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5.1.1应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5.1.2行政部组织相应的部门,对存在危险物质进行计算单元的划分,并对各单元进行最大储存量计算。

5.2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备案

5.2.1 对确认为重大危险源的,行政部应到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登记、备案。

5.2.2 应至少每3年委托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报送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5.2.3 对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在安全评估后及时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销。

5.2.4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并按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备案:

(一)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发生变化的;

(二)周边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的;

(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的;

(四)其他原因引起重大危险源变化的。5.3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5.3.1 行政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物质名称、数量、性质、地理位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5.3.2重大危险源现场实行挂牌制度,现场挂牌应涵盖以下内容: 相关危险物品的理化特性,危险、危害特性; 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

出现异常情况处置方法、应急救治措施;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监管责任人、联系电话等。

5.3.3重大危险源责任人应每月至少到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治理事故隐患等。

5.3.4 车间等管理部门根据重大危险源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5.3.5生产部定期(根据国家对设备规定的检测周期)对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设备、安全设施和强检仪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复印件及时传递至行政部。

5.3.6 行政部负责指导有关部门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所属岗位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设备设施。

5.3.7重大危险源的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5.3.8加强对重大危险源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5.3.9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进行整改。5.4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的演练

5.4.1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处置方案。

5.4.2行政部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制定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5.4.3行政部每年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计划应包括演练时间、地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每年公司至少进行一次。

5.4.4行政部、生产部负责人在演练前组织对参加演练的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培训。

5.4.5行政部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参加演练的人员和观摩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行政部将演练及评估情况做好记录。

5.4.6行政部根据演练的评估情况,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6.相关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一览表 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一览表 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一览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贯彻、落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证公司正常、稳定发展。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卫生管理。3.术语

3.1 职业病是指公司、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2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4.职责

4.1 行政部组织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4.2 安全管理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日常管理。4.3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具体实施工作。5.工作程序

5.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5.1.1成立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5.1.2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职责如下: 5.1.2.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5.1.2.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5.1.2.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5.1.2.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1.2.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职业卫生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5.1.2.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5.1.3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具体职责:

5.1.3.1协助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协助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5.1.3.2组织制定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档案。

5.1.3.3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5.1.3.4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全管理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1.4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5.1.4.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5.1.4.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5.1.4.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5.1.4.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1.4.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4.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5.1.4.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5.1.4.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5.1.5车间主任职责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5.1.5.1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5.1.5.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5.1.5.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5.1.5.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1.5.6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5.2职业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5.2.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5.2.2行政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5.2.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昌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5.2.4公司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2.5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行政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5.2.6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5.2.7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5.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5.3.1公司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实申报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5.3.2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5.3.2.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5.3.2.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5.3.2.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5.3.2.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3.2.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5.3.2.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5.3.2.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5.3.3企业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3.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5.3.4.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5.3.4.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3.4.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3.5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5.4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4.1公司行政部应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5.4.2 培训内容包括

5.4.2.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5.4.2.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5.4.2.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4.2.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4.2.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5.4.3培训的对象与方式包括:

5.4.3.1新进职工的培训: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 5.4.3.2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 5.4.3.3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 5.4.3.4临时工的教育 5.4.3.5日常职业健康教育

5.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5.5.1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5.5.2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5.5.3在尽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5.5.4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确定责任人和检查周期,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5.6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5.6.1公司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5.6.2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详见《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管理制度》 5.7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5.7.1公司行政部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有专人严格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5.7.2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5.7.2.1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5.7.2.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5.7.2.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5.7.2.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5.7.3 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资料应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统一管理,包括: 5.7.3.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5.7.3.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5.7.3.3职业病报告卡;

5.7.3.4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5.7.3.5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5.7.3.6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5.7.4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8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5.8.1行政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5.8.2行政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噪声、锡尘、高温、工频辐射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认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5.8.3用人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5.8.4行政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5.8.5用人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5.8.6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5.8.7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5.8.8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5.8.9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5.8.10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再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5.8.11行政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5.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5.9.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5.9.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5.9.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5.9.4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并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5.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5.10.1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

5.10.1.1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5.10.1.2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5.10.1.3组织事故调查。

5.10.1.4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5.10.1.5结案存档。5.10.2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5.10.3事故报告

5.10.3.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立即向行政部等有关部门报告。5.10.3.2行政部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应当实施紧急报告。

5.10.3.4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的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5.10.3.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性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5.10.4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5.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5.11.1用人单位确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各部门负责人,确定总负责人。5.11.2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件予以公布,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紧急集合点、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医疗救护方案等内容。

5.11.3明确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根据使用物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5.11.4应急救援设施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处,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10s内能够获取。应急救援设施存放处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确保劳动者知晓和正确使用方法。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应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安全有效,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或更新,保证现场应急救援设施的安全有效性。

5.11.5用人单位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出相关规定,对演练的周期、内容、项目、时间、地点、目标、效果评价、组织实施以及负责人等予以明确。如实记录实际演练的全程并存档。5.12职业病防治工作自检自查制度 5.12.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5.12.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5.12.3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5.12.3.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12.3.2有与职业并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5.12.3.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5.12.3.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12.3.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里健康的要求; 5.12.3.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5.12.4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好各种申报表。5.12.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引进)应当向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安监部门审核同意。5.12.6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施特殊管理。5.12.7建立完善职业卫生防治管理措施。5.12.8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5.12.9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

5.12.10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5.12.11结合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将各项工作纳入时间表,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分工负责、按时完成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方案。

5.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6.相关记录 职工健康档案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按照《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

3、职责

3.1副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批准。

3.2主管副副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编制和审核。3.3生产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发放、培训和管理。3.4各车间、部门负责对所管辖范围的规章制度培训和检查监督。3.5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程序进行作业,确保安全作业。

4、编制和发布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和环节,涉及每个人的作业行为。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制度保证;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作业行为规范。

4.1由生产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和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具体组织专业人员编制用于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4.2主管副副总经理组织生产科和相关人员编制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负责审核,报请副总经理批准。

4.3副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批准、签发。4.4副总经理批准、签发后,生产科负责装订,以文件形式发放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保持发放记录。

5、使用和评审

5.1规章制度发放后,生产部组织必要的培训,使领导、科室和员工真正掌握和理解,将规章制度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

5.2全体员工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主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在带头贯彻执行的同时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并进行考核员工的执行情况。

5.3 主管副副总经理每年应组织安全领导组和生产科根据执行情况,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和变更。评审时,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采取会议的形式评审。确保规章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和可操作性。

6、修订和变更

6.1根据评审的情况,对不适应公司情况的,要进行修订。修订可以使部分或全部的修订;同时根据公司人、机、物、环及机构的变化及时变更公司的规章制度。6.2修订或变更后,由副总经理批准、签发。

6.3行政部负责将修订、变更的规章制度按规定发放,收回原文件,并保持记录。

第二篇: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制

度化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增强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各管理部门及生产车间。3.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

3.2人资部负责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外部培训联系工作。

3.3行政部负责组织公司级安全教育计划的编制,并监督检查计划的实施。3.4行政部、生产部负责公司级安全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建立公司级安全培训档案。

3.5各部门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负责本部门二、三级安全教育,并建立相应培训档案。

4.工作程序

4.1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4.1.1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4.1.2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行政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2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2.1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

4.2.2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4.3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3.1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3.2 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3.3 公司级(一级)安全教育

4.3.3.1安全部门组织对新员工进行一级安全教育。4.3.3.2 教育内容

a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b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础知识。c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和劳动纪律。d有关事故案例等

e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3.3.3一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4.3.4 二级安全教育。

4.3.4.1由本部门负责人或专职(兼职)安全员对进入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二级安全教育,并填写职工培训档案。

4.3.4.2教育内容 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d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e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f本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g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h有关事故案例; i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4.3.4.3二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4.3.5三级安全教育

4.3.5.1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对进入本班组工作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3.5.2教育内容:

a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检修规程,工艺流程,安全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项。b岗位机械电器设备的性能、安全装置、信号标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c岗位要害部位,容易发生事故部位及其预防方法以及发生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和报告方法。

d个人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e本班组或其他班组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g本岗位地理环境及紧急疏散路线

4.3.5.3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

4.3.6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按规定领取劳动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4.4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4.4.1公司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4.1.1本公司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人员调动,由接收部门重新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

4.4.1.2部门内部进行岗位调动,由接收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4.1.3因调动进行安全教育后,部门应将教育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4.4.2 公司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4.4.3行政部负责对外来施工部门作业人员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对考核合格的作业人员发放入厂证,并保存教育记录。培训教育内容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等。

4.4.4外来施工部门在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部门要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内容包括作业现场的有关规定、风险管理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各部门保存培训教育记录。

4.5 培训教育管理

4.5.1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4.5.2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4.5.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

4.5.4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4.5.5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5.相关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80号令)6.相关记录 员工培训需求表

员工培训签到表 三级教育卡 培训计划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目的

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2.范围

2.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2.2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等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作业。

2.3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⑴年龄满18周岁;

⑵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3.培训

3.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3.2 安排职工从事特种作业操作的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向安全部门提出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计划,提出培训需求申请,由安全部门和人事部门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培训。

3.3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审查认可的、具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资格的单位负责。

4.考核和发证

4.1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4.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4.3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由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审查认可的、具备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和发证资格的单位进行。

5.复审

5.1 特种作业操作证必须定期复审。复审时间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的复审时间或有效期到达时间为准。

5.2 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管理的人事部门联系发证单位进行复审工作。

5.3 复审合格的,由复审单位签章、登记,予以确认。复审不合格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复审单位申请再次复审。再复审仍不合格或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6.管理和监督

6.1 各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严禁安排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

6.2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工种的、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无证上岗操作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用人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处罚。

6.3 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6.4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⑴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⑵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 ⑶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⑷经确认健康状况已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的。

6.5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满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如需重新上岗,各用人单位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联系发证单位对其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6.6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6.7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特种作业操作证。若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挂失并申请补办新证。

6.8行政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7.相关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掌握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及运行规律,建立设备管理网络,做到人人关心设备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3.职责

3.1 采购部负责设备的采购。

3.2生产部负责设备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及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4.管理要求 4.1设备的申请

4.1.1设备使用部门需根据生产生产发展的规划编制计划,报主管部门签字后报采购部。4.1.2采购部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设备申请计划,结合本公司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配,确需购置的填写《设施设备购置申请单》报副总经理审批。申请单中应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主要技术参数、生产厂家资料、大致市场价格以及各部门申请数量等内容。

4.2设备的选型和评价

4.2.1设备的选型原则上由采购部根据车间产品结构特点进行,也可由各车间根据使用的实际需要确定。

4.2.2所谓设备选型即是从多种可以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中,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作出购买决策。

4.3.设备采购管理

4.3.1设备采购合同的基本要素:设备采购合同由设备订购方与供应方商定,一般包括:采购方与供应方的名称与地址、联系方式;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设备质量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设备价款及运输、包装、保险等费用及结算方式;设备交货期、交货地点与交货方式;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罚办法;合同的签订日期和履行有效期;合同纠纷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4.3.2合同管理

4.3.2.1订货合同及订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资料都应由采购部门妥善保管,以便在订货过程中和掌握合同执行情况时查询,并作为仲裁供需双方可能发生矛盾的依据。

4.3.2.2合同要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专门台账和档案进行管理。

4.3.2.3国外设备订货的往返函电、附加协议、商谈纪要、预付款单据,都应视为合同的附件进行登记和归类管理。

4.3.2.4合同由采购部门报副总经理审批后,与供应商签定。4.4.设备的到货验收 4.4.1设备到货后,采购部按照托运合同、装箱单及采购合同,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应的入库手续,建立设备台帐及设备档案。

4.4.2设备到货期验收

4.4.2.1设备应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不允许任意变更,双方必须按合同要求履行验收事项。

4.4.2.2不允许延期到货。

4.4.2.3 到货期验收,如与制造商发生争端,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分歧或异议时,采购部门应遵循以下步骤予以妥善处理:①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予以解决;②可邀请双方认可的有关专家协助解决;③申请仲裁解决。

4.4.3.设备完整性验收

4.4.3.1订购设备到达后,设备申请部门负责验收。4.4.3.2设备申请部门组织开箱验收,检查的内容如下:

4.4.3.2.1到货时的外包装有无损伤;若属裸露设备(构件),则要检查其刮碰等伤痕及油迹等损伤情况。

4.4.3.2.2开箱前逐件检查到货件数、名称,是否与合同相符,并作好清点记录。4.4.3.2.3设备技术资料(图纸、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等,是否与合同内容相符。

4.4.3.2.4开箱检查、核对实物与订货清单(装箱单)是否相符,有无因装卸或运输保管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设备残损。若发现有残损现象则应保持原状,并办理索赔事项。

4.4.3.2.5采购部门按照合同条款中有关索赔、仲裁条件,向制造商和参与该合同执行的保险、运输单位索赔。设备自身残缺,由制造商或经营商负责赔偿;属运输过程造成的残损,由承运者负责赔偿;属保险部门负责范畴,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因交货期拖延而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由导致拖延交货期的主要责任者负责赔偿。4.5.设备的移交

4.5.1设备安装完毕后,由采购部门会同设备使用部门,做安装质量检查检测。4.5.2经检验合格,由采购部门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填写《设施设备验收单》,内容包括:随机附件、资料情况;安装调试情况验收情况。

4.5.3对于关键设备(大型、重型、稀有、贵重)还应由生技部经理、主管副副总经理参加验收、移交工作,并签字批准。

4.5.4 随机附件应由采购部负责按照装箱单逐项清点,并填写设备附件工具明细表。并将操作工必需附件移交使用部门保管。

4.6.设备的使用.4.6.1设备移交使用部门后,由车间设备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4.6.2车间要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

4.6.3设备使用部门要建立设备登记台帐,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 4.6.3.1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竣工图纸,技术文件及使用说明书; 4.6.3.2设备的安装、试验、投运记录;

4.6.3.3设备的检修、检验、异动、事故等报告和记录。

4.7设备报废。设备长期使用,已满使用年限、,损坏严重而又不能修复使用时可申请报废,填写报废申请表,按《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

1.目的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范围内为实现安全生产所需的设施。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建立设备台帐。

3.2行政部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参与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验收等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办理建设项目的设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安全许可审批工作。

3.3其他部门负责工作业务范围内的设施设备的管理。4.控制要求 4.1 三同时管理

4.1.1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即: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

4.2.1危险化学品、国家和省级重点纺织建设项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4.2.2生产经营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时,应当编制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二)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三)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四)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4.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4.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4.3.1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

4.3.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或备案。

4.4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

4.4.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4.4.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将试运行方案报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4.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4.4.4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三篇:制度化管理[模版]

制度化管理

(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岗位职责;

2、明确交接班制度;

3、机(库)房管理制度;

4、安全防火制度;

5、设备管理制度(维修制度、保养制度、巡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更新、改造、报废、安装、调试、试验、检测、操作、专业分包、应急措施、安全制度);

(二)案例: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1、带电作业、登高作业必须有监护人;(以自身为例)

2、在顶棚内、设备层、管井等部位工作,要事先观察作业面,确保工作照明,并查明空间高度,承载能力,防止碰伤摔伤;

3、从事旋转和提升机电设备维修工作时,要切断电源并采取机械制动保险措施,切不可匆忙拆卸;

4、工作中注意安全用电,停电作业要验电,使用合格的试电笔,确认无电后,方可拆、接电源;

5、检修电梯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电梯维修人员,打开厅门欲步入时应确认电梯的实际位置,当不能确定时,需和保安监控联系加以确认,严防事故发生;

6、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使用铝合金梯时,一要有人监护,二要确保梯子的可靠性,防止摔伤;

7、检修管路和阀门时,无论是停汽、停水,都要先验明是否真正已关停,并且要松半扣试压,加以确认,严禁带压操作;

8、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性工作,在工作需要时,需由主管级以上人员同意;

9、凡在工作中发生或发现不安全隐患,危及人员、设备损伤等情况,均应逐级上报;

10、明火作业应开动火证并做好防火措施。

11、禁止在禁烟区吸烟。

返回主页

第四篇:安全管理标准化材料

附件2

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

优秀班组申报材料(模板)

一、报告要求:

1、提交时间:2017年6月20日前提交安委会办公室。

2、报告字体:宋体四号字、word文档。

3、报告审批:经过本单位负责人审阅的领导审阅。

二、报告结构

1、报告封面

 总结标题

名称

[xx企业xx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申报总结]  申报日期

2017年x月x日  申报单位

xx企业

 申报人联系:电话、手机、邮件

2、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热控检修班班组基本情况简介................................................................3 第二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成效....................................3 第三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的主要过程和特色活动................5

一、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5个安全基础的完善与创建活动........................5

二、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8个作业活动的完善与创建活动........................8

三、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3个安全支撑的完善与创建活动..........................11

四、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1个目标的完善与创建活动;..........................12

五、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完善提升打算。...............................................................................................................................12 第四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经验..................................13

一、创建活动的主要经验 ;.............................................................................13

二、创建活动经验在企业推广的主要价值;...................................................14

三、创建活动经验在行业推广的主要价值。...................................................14 第五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支撑材料..........................14

一、企业简介;...................................................................................................14

二、本单位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的方案;.......................14

三、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见附件1...................................................14

四、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台账,见附件2...................................................14

五、热控检修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材料。见附件3.......................................................................................................14

六、“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考评细则”班组自评、企业评价打分表。见附件4...................................................................................................14

3、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热控检修班班组基本情况简介

国投罗钾动力厂热控检修班(以下简称热控班)组建于2008年,现有班组人员15人,平均年龄 30岁,其中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6名、团员3人,是一个德才兼备,争优创先,充满朝气的青年团队,承担着动力厂发电机组、水厂、热控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定点检维修、技术改造、革新和检修模式优化引领的作用,在公司党团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活动为抓手,以铸造“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卓越团队为目标。近年来,在班组共同努力下,2014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信得过班组”、“国投集团五星班组”称号;2015、2016年连续两年荣获“国投集团标杆班组”,2016年荣获“国投罗钾公司青年文明号”,2017年被国投集团共青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同时连续多年评为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班组主要危险存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的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等,为杜绝意外发生,班组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JSA等控制措施,同时结合检维修标准形成适应本班组的标准化作业手册“班组作业一本通”。

第二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成效

(一)班组安全绩效

2014年至2016年每年轻伤以上事故、涉险事故、有责任火警事件、一类、二类障碍等安健环管理目标中所包括事故均为零。一般、重大、较大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其他安健环控制指标也都在目标范围内;在认真执行各项安全制度的同时,以《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为指导,通过提升班组员工技能上的薄

弱环节来保障安全;2015年,因班组业绩表现突出,在国投罗钾公司年终评优、评先中荣获“安全生产先进班组”荣誉称号。班组魏新华、姚彩宁和马志博同志荣获公司“2015—2016优秀兼职安全员”荣誉称号。

(二)建章立制

班组自2008年成立以来,就在班组制度建设方面下工夫,不断完善,经过多年来共同努力,先后制定了各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CEMS分析仪校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自校)》、《动力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检修规程》、《皮带秤校验规程(自校)》、《热工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无线紧急报警器操作规程》、《氧量表校验规程(自校)》、《防入侵红外报警器操作规程》等班组技术管理方面的制度。另外,我们还注重班组建设方面的制度建立和完善,逐步建立完善了《班前班后会记录》、《班前班后交接班例会制度》、《安全培训例会制度》、《班组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班组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热控班联保互保制度》、《例会制度》《NOSA月度活动例会制度》《技术培训月度例会制度》《安全培训例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班组规范前进;

三、成果荣誉

2012年,热控班“热工QC小组”正式成立,由成立之初的七个人发展为现在的15名员工。紧紧围绕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开展了《提高给煤机控制柜控制可靠性》、《降低AB浓相型气力输送泵气源管爆管率》、《提高磨煤机出口测温元件使用寿命》、《提高热控班组综合管理水平》、《高压电机温度测点新型接线方式的研发 》等5个QC课题的 活动,5个课题都得到了有序开展,其中,“提高热控班组综合管理水平”是罗钾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管理性QC课题;附:2014年至今班组获得的其他奖项

2014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信得过班组; 2014年获得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15获得优秀建议二等奖;2015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15年获得国投集团班组建设“标杆班组”称号; 2016年获得 “QC优秀奖”;2016年,获得公司首届H5创意大赛“最佳创意奖”; 2016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16年获得国投集团班组建设标杆班组;2016年获得先进基层工会小组;2016年获得“守护生命”二等奖;2016年获国投罗钾公司“青年文明号”称号;2015年-2016获国投集团“青年文明号”称号;

(四)、安全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自评达标

针对此次申报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班组结合新班组建设体系,依据“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评价细则”班组自评得分101分、企业评价分数

分。

第三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的主要过程和特色活动

一、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5个安全基础的完善与创建活动

(一)、长期性、预防性、全员性及重要性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履行好安全责任,就热控班来说,如何引导员工按规操作、按流程执行、促使员工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安全工作。也是对班组长本身的一种考验;作为国投集体“青年文明号”罗钾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的热控班员工,牢记 “一

岗双责”要求,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班组结合新班组建设及安全精心化管理,使班组员工能力和安全意识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就日常检修工作闭锁管理执行情况而言,过去,大家在执行这一个举措的时候都有抵触情绪,认为罗钾建厂十多年,无数次检修从没有因为不上锁而导致一次事故的发生,甚至在提出这一安全措施的时候,因开票不方便将“两票”制度也开始松懈,随着安全教育培训的深入与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连续几次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大家对闭锁管理才有了新的认识,一致意识到,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每一个制度的建立也不是凭空想象,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生产固然重要,但安全更重要,不符合安全条件谁也不能违章操作!”的思想重新在班组安全分析会上作为一项规定写进了班组公约;班组轮值安全员、群众安全监督员、当班值班员每天早上准时将现场生产数据在动力厂生产楼电子大屏及时发布,并将安全生产记录更新,协助班组长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配套的班组安全制度体系是规范安全管理、约束员工安全行为的关键。热控班结合新班组建设将现有的制度进行修订,将班组现有的制度与公司制度相结合,形成了集《安健环工作管理制度》《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制度》等集于一体的“热控大法”同时将班组划分为汽机、环保、锅炉3个片区,分组管理,开展定期工作,严格落实;

(三)、班组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安全及教育,安全教育是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安全性生产的重要意义,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是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安全生产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安全教育的广泛性,是多学科的综合教育,班组主要从政治,经济、法律、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机工程学、管理性、数理化及生物学、逻辑学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利用情感法,让员工让从内心受到教育,通过个别谈心,交心,善意提醒,多方位全面提升。班组还实行轮值安全制度,轮值安全员除针对性交代作业安全措施和安全事项每日在全员耳边环绕外,还定期主持安全培训学习,事故回顾培训、安全技术“应知应会”培训和考试,营造出员工学习技术、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促进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体现能学、会学,学有得、学有用的实际效果,达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要安全”本质要求,持久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实现“零伤害”的基础;前不久,班组员工还参加报名了公司举办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取证、复征工作,考试合格率达到 100%,自此,班组员工实现了特种作业(电工)全员持证上岗;

(四)安全管理台账是班组反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整体情况原始记录,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热控班始终在安全管理台账的建立和完善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多次对班组安全管理进行归类,由于罗布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休假制度,台账的更新多次出现盲区,经过大家不断的探索,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在2016年除,尝试了资源共享DCS模式的台账管理模式(所有的资料在一台电脑保存,其他电脑可以分散编辑)的动、静态安全管理台账并进行归类;经过一年多的试运,效果显著,优势明显,最终实现了资料共

享的科学管理台账运行方法;各委员定期、不定期地对所管辖台账资料进行更新整理,科室班组建设督查组、班组长、安全员、兼职安全监督员则不定期对各类记录进行督查检查,实现了台账管理无死角;

(五)安全设备设施是指保障人类生产、生活中免于各种侵害的设备;安全设备对于保护人类活动的安全尤为重要。热控仪表是设备的眼睛和大脑,保证仪表长周期稳定运行,真正当好操作工的眼睛,要求仪表必须定期校验,及早发现问题为运行调整生产工艺达到技术要求提供保障;电厂本来就是一个高危行业,公司的两个重大危险源锅炉与氨罐就分布在动力厂,而分布在锅炉上的热控测点多而且分散,有些检修部位还属于高温区域,为降低运行风险,班组一方面要求班组员工认真开展定期工作,同时还鼓励班组员工深入现场查隐患,查整改项,对能及时整改的及时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项目通过OA平台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反馈到有关部门,并积极提出技术改造和现场改善提案,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

二、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8个作业活动的完善与创建活动

(一)作业前的准备

班组对涉及到的各项作业进行全面梳理形式班组工作任务清单,针对作业前准备进行评价分析: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开具工作票,检查落实安措执行情况,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全面宣读工作票内容,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进行考问;检查工作班成员的精神状态及身体健康情况,检查工具器材及个人劳动安全保护用品。

(二)班前会与班后会

班组每天早、晚均按时召开班前、班后会,随着班长“大家早上好”拉开了班前会的序幕,严格的班会流程,轮值各委员的职责发言,以及当班人员的一曲高歌,将一天的工作送入安全轨道;在班前会上,轮值班长会结合前一天班后会及夜班人员遗留的工作交接进行工作安排,安全委员则针对轮值班长和班长的工作补充内容进行点对点安全交底,并结合当天外界环境进行安全提醒,在实际现场作业过程中,员工与班长,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也是分不开的,加强彼此之间的技术与安全沟通交流,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让员工每天都能感受到轻松的氛围并高效工作。此项举措,热控班一直坚持 并一以贯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危险辨识

班组针对班组各项作业任务班组全员运用“LEC”法对作业过程的各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对存在的风险通过制度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管控,编制完成了班组危险源汇总表。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作业安全。

(四)隐患排查与治理

结合岗位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隐患排查活动,如,“春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安全大检查”“秋季安全大检查”,其他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各项安全隐患限时治理整改。使现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员工发现隐患排除隐患的能力得以提升。例如2017年1季度班组发现

治理隐患64项。

(五)作业行为管理

班组长、兼职安全员每月会不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健环行为观察”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亮点和可借鉴的地方,同时也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动作、违章行为进行谈话沟通,引导员工养成正确的作业行为和习惯。

(六)作业过程控制

作为检修班组作业过程主要控制:1.检修质量和检修成本的控制,班组对检修过程的重要节点需进行三级验收,对检修过程中的备件进行鉴定,鉴别备件是否具有可修复价值。2.班组根据所辖设备区域和功能等属性,分配责任人,制定相应定期维护工作。树立“我对设备负责,设备为我服务”设备管理意识。

(七)作业现场管理

提升员工素质,形成规范化的行为习惯,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班组形象,是班组员工工作的目标。班组发动全员,积极组织形式多样6源排查和治理活动,使现场6源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参照公司可视化管理手册,利用颜色、线条、图形、标识标签、和管理看板等方法实现现场设备物品的定制化、可视化管理。

(八)标准化作业

班组将设备检维修标准、危险源辨识、工作票、现场工作风险评估JSA、有机结合形成以设备检维修标准为技术指导、危险源辨识、工作票、风险评估JSA为安全保障的标准化作业模式。

三、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3个安全支撑的完善与创建活动

(一)安全管理活动

班组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日,活动日主题根据现场需求、安全管理要求制定,例如,班组大部分员工不会正压呼吸器使用方法,班组就组织开展正压呼吸器的培训课程,培训后在后续安全活动日开展正压呼吸比赛活动。每月组织安全专题会,传达公司月度安健环会议内容,讨论本班组月度安健环事项,解决班组安全过程问题。

班组鼓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开展“六项”改善等活动。热控班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员参与,坚持“物尽其用,物尽其能”原则,多措并举,将挖潜节约和修旧利废活动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QC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能手”和“节约达人”。如“延长磨煤机出口风温热电阻的使用寿命”,“高压电机温度测点接线方式的研制”等一系列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30万元。

(二)职业健康

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班组每天利用工余时间组织班组员工开展健康大行动(散步,跑步,健身活动,踢足球等),根据今年体

检报告,员工素质得到很大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好于往年;

(三)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员工安全自我防范能力。强化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全面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班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每季度班组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善提案,并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切实提升对员工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1个目标的完善与创建活动;

安全目标管理是全公司各部门以至每个职工齐心协力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如果国投罗钾是一张完整的元素周期表,热控班就是其中的一个活跃性很强的元素,为了实现安全总目标,班组全面相应集团、公司号召,紧绷安全生产弦,明确目标,将安全目标进行分解,科长与班长、班长与班员分别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班组内部集体签名立下军令状(安全生产责任状),特别是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班组拍摄了《痛的领悟》安全微视频,参与制作了动力厂举办的模拟违章图片展,组织了国家电网微信公众号网络答题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

五、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完善提升打算。

在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同时也暴露和发现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和短板:1.班组少数员工对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认识不够,2.班组所辖设备点多面广,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监管相对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班组计划把安全培训工作常态化管理,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班组长、兼职安全员要深入现场检查。进一

步完善标准作业规范,汇编《热控班岗位安全操作精细化作业指导书》。

第四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经验

近年来,热控班以创建安全型班组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努力建设 “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 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现代企业班组,使班组生产作业环境显著改善,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可控程度进一步增强,为班组安全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建活动的主要经验 ;

(一)实行班组轮值管理机制,创造文明生产现场;

安全生产现场过去班员认为安全工作都是班长和兼职安全员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实行轮值管理机制,清除掉那些安全认识的误区,端正安全态度、梳理安全风气、养成安全习惯。推动安全行为的集体力量和环境氛围,是生产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组成部分。

(二)“六化+家”班组管理模式

在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和“新班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组管理特色的“六化+家”管理模式即:1.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2.安全、生产指标目标化 ;3.管理工作全员化;4.重点工作定期化;5.培训工作常态化;6.班务公开透明化;7.家文化建设。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健环活动,打造卓越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班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健环活动,利用现代化软件制作安全微视频、模拟违章照片展,以多媒体形式开展案列教学并学以致用,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向外界传达热控班的安全文化精神面貌。

二、创建活动经验在企业推广的主要价值;

热控班通过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员轮值、六化+家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经验在企业有推广价值。通过安全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可以构建有八大特征的安全制度体系,每个制度配套相应的流程,制度简单实用可操作,做到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为安全管理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作业活动体系建设,进一步辨识班组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能削减和消除风险。

三、创建活动经验在行业推广的主要价值。

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借鉴与探索有机融合,形成了“所有以外均可以避免,所有存在的危险皆可以得到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每项工作均顾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安全管理理念,成功的将“热控模式”融入岗位,并结合“六化+家”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安全文化管控模式。

第五部分: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支撑材料

一、企业简介;

二、本单位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的方案;

三、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见附件1

四、热控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台账,见附件2

五、热控检修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材料。见附件3

六、“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考评细则”班组自评、企业评价打分表。见附件4

第五篇: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意义

例行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

-------提高组织效率的最佳选择

企业提高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技能、提高责任心、学会感恩等等都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这些的重点都在于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或素质。而要提高企业组织的整体效率则在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应该从制度上入手、在机制上下功夫。? 例行工作流程化

企业的工作80%或者更多都是例行工作,不论是招聘、培训、生产、采购、物流、仓储,还是开拓市场、服务客户;不论是各种例会,还是专题会,不论是老板主持,还是员工主持,一个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多数工作都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花一些时间把自己企业的例行工作流程化,也就是用流程图表示,让新人一看就懂、或者一教就会,就可以大大提高新员工培训的效率。老员工按流程办事,就可以大大减少扯皮推诿、减少请示报告。协作单位来人也遵循流程交往,就可以大大减少找人、等待或跑腿时间。

企业搞研发、做决策,这些看似复杂的工作也可以流程化。工作关系就是流程关系。企业的所有工作都可以流程化。比如说研发工作,一定是从市场调查收集信息开始,然后进行创意碰撞,接着立项论证,随后设计方案,进而方案评审,再进入试制,再进行样品评审,征求客户意见,再进行产品定型、组织批量生产„„企业有哪一样工作没有先后和逻辑呢?先理顺各个工作的先后顺序,再将每个工作对应划分给最合适的岗位这就是流程管理。任何企业想做都能去做,愿意做都能做到。? 例行工作标准化

工作流程化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流程图也是工作标准,但最多是责任衔接标准。企业做每件事还应该有质量和数量标准,这样才能让员工有遵循准则和完成工作之后的评价标准。企业标准从大的方面讲有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还应该有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企业的标准从小的方面讲,应该事事有标准、岗岗有标准。只有标准健全才能摆脱对个别能人的依赖,只有让老板从到处救火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让普通员工放手工作、大胆工作。

例行工作标准化,一定要因企业而异,因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而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企业标准一定要全体员工共同讨论、上下认同。宽严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下认同。而且企业的工作标准要以大多数员工能够做得到为标准。如果多数人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标准,标准就毫无意义可言。我们仅以招聘一次到岗合格率为例来说明,如果企业在当地条件突出,吸引力大,招聘专员完成的合格率就高,反之则低。总之,订标准最好让大多数人跳起来够得着,同时,跳起来够得着。够得着就要给予奖励。这样的管理就能在企业产生良性循环效应。

? 例行工作制度化

流程化也好、标准化也罢,都只是对完成任务的要求,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或者达不到标准如何评定、如何惩处,达到标准如何奖励是没有界定的。对达标与否的奖惩就属于制度范畴。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必须有人做,而且必须做好,如果不做或者做了达不到标准,对企业就是灾难,少数人的不负责任甚至可能导致他人的付出或劳动成果毫无意义、付之东流。所以,将例行工作制度化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是最重要的内容。

企业的每项工作都以例行事务为主,只有碰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才能算作例外。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各级管理者的天然职责。如果没有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产生,不是企业已经走到尽头,就是管理者毫不负责、对问题熟视无睹。那么为了广大员工自主负责,例行工

作制度化就可以解救老板、解脱主管,而且也能解放员工。例行工作制度化可以让员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工作效率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不论是制度,还是流程、标准都因企业而异,千万不可照抄照搬。? 企业管理系统化

如果能够将例行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企业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如果再进一步将企业管理的所有工作系统化,就可以说企业已经打造了不依赖个人作用而能运转自如的管理体系。

将例行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将企业所有工作系统化,是提高企业组织整体效率的最佳选择。这不是我的主观判断,而是众多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

(原文载世界经理人 转载请注明)篇二: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规范化管理的意义(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工程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然后形成有

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1.企业规范化管理概念 1.1企业管理规范化

企业管理规范化,是指依据企业开展管理事务的规范运营框架或流程,(包括战略、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框架,也可以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流程)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在管理工作中按照这些组织框架和运营流程进行实施,以期达到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和协

调高效。

1.2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依照企业的运营流程或框架对组织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要求对企业运营的流程形成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以及数据化。要求企业建立以

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管理框架,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建设,使企业常规的事件纳入制度化、数据化、流程化的管理,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此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

率,达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的目的。2.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规范化管理在企业运作上涉及到多个方面:战略规划与决策程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规范化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数据化。2.1战略规划和决策的规范化

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里,企业的人员从上到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前途,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认识,对企业发展的预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随后“量体裁衣”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和各职能层战略。

决策程序化,不仅意味着要在内容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而且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并把决策活动约束在既定的程序中,避免企业决策受决策人的知识结构、情绪波动、感

情冲动、价值偏好的影响,使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是一种推动企

业发展的最优选择。2.2运营流程的规范化

一般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却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流程一般包括岗位工作流程、系统业务流程、企业组织流程;在进行流程规范化的时候,必须先明确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识别流程及其现状,然后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

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2.3组织结构的规范化

组织结构是关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以及岗位描述等。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

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

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

构,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组织结构规范化强调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各单位、部门和岗位,都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应于企业的目标来界定自己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对所获得的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选择,行使决策权

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2.4规章制度的规范化

管理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员工的运行准则进行很好的界定,它能够使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是每个员工的行为受到合理的约束与激励,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有据、违规可纠、守规可奖”。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行为准则界定的规范化、绩

效管理标准的规范化、违规行为处罚的规范化等。2.5资料信息体系规范化

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出发,根据新流程、新制度的要求,按照格式模板统一、填写标准统一、资料共享及归档要求统一、检查指导要求统一、评分考核要求统一、绩效兑现要求统一的标准,完善台账、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资料数据库,推进基础资料信息化管理,推进

流程关键点的过程控制,为量化考核、追溯责任和绩效考核提供

依据。

2.6管理控制的规范化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作为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难度就越大。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者可以通过这套规范化的系统,对企业的战略、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供应链、产品的品质等模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管理者的意图。使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活动、每一份资产、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受控之中。

通过对企业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规范化,最终使得企业的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

过程化。

编审: 申伯勋篇三: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真正成熟的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内部效率管理和外界资源整合能力。

要想让你管理的公司成功的企业,必须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制度的建立,二是管理者自身执行能力,三是科学的执行制度保障。

第一、企业制度

制度和流程在执行力中的重要性。管理工作的细节是建立在管理细节固化的组织流程和制度之上的,而执行力的保障则也来自这样的基础。当管理者贯彻企业计划的时候,往往因为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合理,产生了执行后拖影响,已至结果和计划相差十万八千里,最后是管理者执行不到位所造成。

所以,符合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的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决定了管理者执行能力是否发挥好的基本,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简单高效的管理流程就能使管理者发挥其在管理中的执行力。

第二、执行能力

执行力中的管理者自身执行能力问题,在管理者以教练者的身份指导下属进行工作和达成工作目标的,而领导者的执行力如果不到位,管理思想与指导方法没有尽可能的运用于实际的管理要求,导致的后果就会使管理层以致于更基层的工作人员不能认真的对待和落实上面的执行目标与工作方案。

管理者的执行力,其实是参与力问题,管理者参与到过程的执行中,从细小的环节入手,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提出新问题,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并最终号召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体现管理者的执行力。管理者应该明白三个流程,即团队建设、计划制定、过程监控是必须亲为的事情。

第三、制度保障

制度是执行的保障,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符合制度的事和人出现时,就会有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左右了你的执行权利。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完善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执行程序制度,下面几个环节是执行的重要保障。

其一、执行目标本身一定要明确化、数量化,意思就是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本身不能模糊,并且在制度内建立执行意识,让管理者的作示范,管理者的行为将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从而最终其

将演变成为管理执行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自愿多用心,将工作执行得更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企业的奖励制度和执行力连结起来。

其二、要有明确的执行时间计划。讨论决定了的事情,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更重要的是,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只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没有结束的时间,永远有完不成的任务。

其三、顺序的概念,有很多事情要分轻重缓急。用80%的时间解决重要的事情,20%的时间处理琐事。余士维先生提出解决事情分为a、很重要、很紧急;b、很重要、不紧急;c、不重要、很紧急 ; d、不重要不紧急。

其四、指令一定要明确简明。指令是否明确是能体现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方面。有不意见或自己想当然的认为下属已了解的思想,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对指令要确认,下属理解的是不是这样。下属也要确认管理者是不是这个意思,得到确认之后再去执行,会减少很多偏差。在执行权力下放到实际工作中时,多问一句和少说一句的效果往往不同,所以执行过程中要注重一些细节的落实与跟踪。

其五、管理者要注重培养并具备领悟和计划能力、指挥和协调能力、授权和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其六、要跟踪考核。制度定了不是万事大吉的,然后就靠员工靠下属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管理的问题不能形而上学,过程还是要关注。要做好过程督促、去指导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

最后,执行管理要有反馈的制度,这样形成管理工作闭环。管理是个功能系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那个地方断了就会很快得到信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执行力不到位,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的问题就会一目了然。

培育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其实就是执行力,而执行终究靠的是人。建设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做的,这就要给人才放手,给他们权利、待遇,给他们搭配好的队伍,使他们能够有责任感和权力去完成企业期待的目标。人才难留,好的人才更难留,关键是企业本身在发展的同时离不开人才。

不同能力的人素质是不同的,一个团队中人员的能力就有高低,管理者如果能够工作到位,团队的执行力就会增强。而现实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计划、目标最后不了了之的话,就说明管理者的执行力受阻,这样会使团队的工作速度放慢下来。所以团队的执行力强不强不仅在于人员自身,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能力及对整个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方式,如果正确的话,团队就能形成一个强力体系。

管理者的工作任务同样也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决策,更要注重实际的执行。管理者自身不仅要有良好的执行管理能力,还要关注团队的执行力。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执行力强、有责任心而且态度明确的团队,则是体现管理者执行管理能力的最好有依据和证明。

企业管理中的细节和执行力如果简单规范一下,一是制度与与流程的固化,二是管理者自身能力,三是团队作用力。

有个著名的管理三段论法,即“管理就是把想到的事情记下来,把记下来的东西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然后把做过的事情再写下来”,这是管理的本质,如果抛弃了管理中的本质特征,管理也就成为了一种空话。只有将管理中的细节和执行力者运用、实施到实际管理当中去,管理者才具效果。

下载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标准化系列丨制度化管理(终结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实施方案 泸州市人民南路幼儿园根据《中共泸州市江阳区委关于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泸江委[2010]27号)精神,以及江......

    班级制度化管理

    班级制度化管理 一,班会制度的建立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在相关领导的指导和大一班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班级会议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班会每月举办一次,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根据......

    什么是制度化管理

    什么是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具体表现。这种管理方式以制度为标准,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职工进入企业以后,先进行企业制度方......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管理

    如何看待公司以制度化管理和人性管理的关系? 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中也要结合人......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修订)

    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公司整体安全管理......

    支撑体系安全标准化管理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标准化管理 一、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构造要求: 1、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宜采用ø48.3mm×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杆扣牢。扫地杆、水平杆宜采用搭接......

    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

    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员工从事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班组安全建设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

    201203 做好制度化和标准化工作-文稿

    高瞻远瞩,做好制度化标准化工作针对目前市场激烈竞争和恶劣环境下,张彬贤总裁在乐通公司2012年3月14日干部工作会议上提出将强化基础管理,推进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