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课题指导材料
小课题指导材料
语文教学中运用“以读代讲”的浅析
李贺来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容置疑的应承担一定的任务,“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扬学生的个性,把素质教育的精髓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以读代讲在语文课堂的实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接受知识,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
读既是我们中国语文传统的教法,也是传统的学法。课文的理解、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熔化,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形式。它的训练形式主要是朗读和默读,学生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在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以读代讲不是只读不讲,而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读”要目的明确,讲求时效;“讲”要恰倒好处,真正促进学生的读。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爱国将领邓世昌》一课时,我们分析到在和平年代里,孩子们不曾亲历硝烟和战火,不曾了解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事迹。他们不曾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通过《爱国将领邓世昌》这一课的教学,孩子们会在弥漫的战火中,在感动的片段中,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怎样使学生融入课文情景,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呢?我们着力在这节课中加大了朗读训练的力度,反复强调朗读邓世昌“慷慨激昂”的话的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并营造出爱国志士壮烈的气势,水到渠成地使学生经历情感教育及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现在有人这样理解,以读代讲是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读”课文来代替教师的“讲”,从而就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即学生可以自由地学,教师不再满堂灌。这样来认识以读代讲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以读代讲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读”是重要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念课文,效果会恰得其反。因为学生不懂得为什么去读,该如何去读。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步骤,最后还应该适当给予鼓励和评价。这样一来,教师就不能在以读代讲的课堂里袖手旁观了,指导、引导、点拨、启发、鼓励甚至参与都是教师的任务。还以《爱国将领邓世昌》一课为例,我们在安排朗读训练邓世昌“慷慨激昂”的话的段落时,老师适时点拨,同时加以指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朗读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水平。
其实,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用活动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进行朗诵表演,开诗歌朗诵会,参加朗诵比赛等。另外课外阅读也是很必要,我们要使学生的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它是学生独立的、自主的阅读,同兴趣有直接关系。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其它有益的读物。这样多方引导,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总之,“以读代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正达到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方法、读出道理,这也就是运用“以读代讲”开展教学主要目的吧。
第二篇: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
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
为积极响应市教体局“机关服务优质年”号召,切实加强小课题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落实力,根据莱教[2011]69号《关于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和近两年小课题研究情况,教科室特修订和完善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如下:
一、课题申报与立项
(一)小课题申报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因此,14小课题申报鼓励 “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以教师为本位”到“以学生为本位”、“以模式教学”到“开放教学”观念转变的课题,以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为本小课题研究的主方向。小课题要本着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申报。
(二)小课题申报细则
1、研究起止时间统一制定为2014.3-2015.3,结题时间为2015年3月至6月。
2、研究人员为3-5人(包括主持人)。注意各单位市级骨干教师具有优先申报权,未结题的各级规划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过近两个小课题研究的主持人不得申报14小课题,每项课题仅限一名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均不得同时参加3个及以上课题的申请。
3、各单位将近两个本校的小课题汇总,以便甄别和推荐14小课题申报,避免重复研究的现象,真正做到小课题选题坚持“小”、“实”、“真”、“新”的基本原则。
4、各单位务于3月26日前将申请表和汇总表按照要求送交教科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三)小课题申报原则及数量分配
小课题研究采取自愿申报原则。市教科室将根据往年各单位小课题的工作情况分配名额(附1)。各单位在此基础上,从确保课题研究走进每个教学点的角度,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推荐本单位优秀小课题参评市级立项。申报成功的小课题予以立项,不合格淘汰,名额不再续补。课题立项情况计入单位科研工作考核(考核细则见163邮箱)。
二、课题组织管理制度
校级教科室根据市教科室的安排,做好管理指导工作,切实为一线研究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真正提高研究质量。
(一)各单位成立小课题研究管理指导团队,提高科研骨干素养,加强校级科研力量。为此,市教科室要求各单位要充分发挥11、12小课题主持人的协助和带头作用,全程参与14小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深度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二)根据小课题申报立项要求,校教科室做好14小课题申报培训(培训材料结合本修订方案和12小课题申报培训基础上创新)和初评工作(初评中要严格把握好课题题目的准确、研究范围的大小及研究内容的精准等)。经初评公示、学校主管领导签字并学校盖印后,教育科研负责人于3月26日前将小课题申报材料纸质稿上交市教科室:申报表一式三份(附2,正反面打印)及汇总表一份(附3);电子稿发lyjks7269082@126.com。
(三)校级教科室在市级小课题立项批准文下发后的一周内上报14年小课题研究管理和指导计划电子稿(发教科室126邮箱);
(四)校级教科室在市级小课题立项批准文下发后的两个周内组织14小课题主持人学习莱教[2011]69号文件《关于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和《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均见163邮箱)。
(五)2014小课题结题时,校级教科室要做总结汇报,呈现小课题研究初期培训情况、中期督导检查情况及结题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的相关材料。总结电子稿在申报结题时同结题材料一起发送至教科室126邮箱。
三、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各课题主持人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带好自己的课题研究团队,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一)研究前期课题组在问题调查集中分析、筛选和提炼的前提下,确立研究课题;
(二)研究初期,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会议,展开培训学习;
(三)研究中期,针对研究方案开展实施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并抓住研究中典型的人和物写课题研究论文,在《烟台教育》等市级以上刊物积极投稿发表,为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一手资料;
(四)研究后期,课题组分任务做好成果鉴定准备工作,对于文字稿的修改、档案资料的整理等要分工明确,加强合作交流。
特别提醒2014小课题主持人规范调查问卷及报告、切实搞好课题研究课或活
动以及研究论文发表的工作。
四、课题成果鉴定制度
(一)结题采取会议鉴定方式。成果鉴定会议中改变课题主持人一人汇报答疑现象,让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随机质疑问答,提高课题组成员研究参与度,真正发挥合力,避免以往一人研究,其余人员结题签名的不良现象,真正使每一位课题研究人员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素质。
(二)成果鉴定会现场须在提供以往结题材料的基础上呈现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学习笔记。以往结题材料包括课题立项通知书原件或复印件(或课题批准文件复印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重要的过程性资料;课题研究报告(3-5份);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表(1份);自我鉴定意见(1份)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系列成果(包括课题研究中发表的论文和获奖证书等)7项内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笔记要求:内容上,一涉及课题研究规范操作的学习(如市级或校级课题研究文件的学习),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二涉及课题研究相关内容的学习(如课题研究报告参考文献的学习),学习方式为集中和个别相结合;数量上,要求主持人的学习字数在5000字左右,参与人员在3000字左右。
(三)符合以下条件的小课题可申请免鉴:
1、研究成果荣获得烟台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成果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免鉴成果的具体界定:(1)属于完整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或者与所研究课题的主题高度一致、与所研究课题的内容密切相关、能充分体现最高研究水平的主体性核心性研究成果;(2)成果形式包括:专题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典型课例、学术专著;(3)成果以课题主持人为署名作者;(4)成果应在课题立项之后取得。不属于上述四种成果不列入免鉴范围。】
2、研究课获得烟台市级及以上优质课;
3、研究论文有出版社或在《烟台教育》及烟台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
4、在莱阳市级及以上专题会议上口头交流或现场展示。
免鉴小课题须填写免鉴审批表(见163邮箱),一式两份,由课题主持人填写项目一至
二、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加盖公章,与相关免鉴证明材料(原件和A4纸规格的复印件1份。课例类除获奖证书外,还需提供完整详细的文字版课堂设计,课例可参照烟台教科院2011年4月下发的10号文件《关于征集评选“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典型经验与精品课例的通知》中提出的精品课例的基本内容与撰写要求),一起由学校集中上报市教科室。
(四)小课题结题要求
1、研究时间不足或超时(时间以立项通知为准);课题研究无实际效果、从网上下载或在报刊上抄袭的;研究水平过低、无可资借鉴之处;档案管理不规范,保存不完整;
经过现场考察但结题材料过期不报、滞后评审的课题不予以结题。
2、由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课题主持人提出书面申请,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盖章,上报市教科室:变更课题主持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课题管理单位、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课题研究的前3个月及课题研究的最后3个月内不得更改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
3、课题结题申请时间为2015年3月,4月开始结题。结题程序是课题组负责人先向校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学校认真审核后,将各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鉴定表、自我鉴定及结题汇总表电子稿一并发lyjks7269082@126.com教科室将根据上报的拟结题时间做合理调整集中时间到各单位,在审查材料、听取汇报、质询提问和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鉴定意见。通过初审的课题,其主持人要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结题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电子稿和纸质稿一式两份。教科室对结题材料再次进行集中评审,评审合格下发结题证书(2014小课题结题实施方案及结题汇总表见163邮箱)。
总之,各单位科研负责人要根据市教科室关于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的要求做好本单位小课题研究,制度上创新,工作中抓落实,带好本单位小课题研究队伍,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实现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中注入课题管理模式,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常态工作,让老师们养成关注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改善教学行为的习惯,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相辅相成,使教师在完成一个个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水到渠成地实现研究任务进展的目标。
附件:
1、2014小课题申报名额表
2、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申请表及参考样本
3、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汇总表
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2014年2月24日
第三篇:课题专家指导材料
专家指导材料
长校中学 李火亮
2015年11月4日,清流进修学校陈坤森、杨兆椿、李序清、巫文兴等专家一行人,应邀莅临长校中学进行课题指导工作。
赵玉华校长介绍了开展课题——高效课堂“六步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的有关背景情况,宣读课题立项通知。成员介绍了课题形成过程,开题报告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课题的研究价值。
随后,专家组成员陈坤森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
1、学校从校长到老师都要重视起来,把课题研究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2、平时的教学要从传统教学向教研教学转变,要增强课题意识,向教科研要质量。
3、课题研究也是今后评职称的一项重要条件。
4、大家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落实课题研究环节、步骤、人员工作,过程要有祥细记录,还要有成果展示。
5、提出一个建议:分工要分学科,各学科要有人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
接着专家组成员杨兆椿老师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1、这个课题人员多,要求大家分工明确,做好自己的课题研究任务。
2、要实实在在地开展好平时的题研究工作,力求真实有郊。
3、杜绝一切开虚作假的现象,禁止从网上抄袭下载材料。
4、再次强调,课题研究有郊开展,材料整理真实祥细。其他专家组成员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校长和课题研究组成员表态,大家会按照专家们提出来的要求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祥细、真实地做好平时的材料,争取完成好课题研究任务。
第四篇:课题:学法指导
“二期课改理念下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奉贤致远高级中学 黄玲俐
摘要
学习了二期课改精神之后,使我领悟到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去年我校开始对学生进行“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的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想学好数学,但就是学不得法。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总是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于是我开始致力于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研究。高中数学学法指导除了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还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本课题我们主要是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认识以及在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体系、学习能力、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作交流这五方面对学生展开的数学学法的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我是一名普高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比较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似乎只能靠大量补充课本以外的题目,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学会”而不能使学生“会学”.。去年,我参与了由校领导组织开展的有关课题<<高中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的调查与研究,在高一<1>班调查中发现70%多一点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艰苦,72%的同学认为学习失败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在做作业习惯方面,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同学只有5位,其余都是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再看笔记或请求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作业的也只有5位同学,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全班只有6位同学,多数同学不大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与同学合作交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尤为迫切和必要。二期课改的其中一条重要理念就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我确立了本课题开展探索,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数学学法指导的认识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学法指导除了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还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当前,二期课改精神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通过对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就是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阶段抽样调查高一的两个班级,做一张调查问卷:请同学们从以下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你实际情况的选项填入题材后的括号中。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D很少这样E从不这样 1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2我在数学课上很尽力()3当讨论新的数学知识时,我经常发言()4当老师提出新的数学知识时,我注意力非常集中()5如果我第一次不能把问题解答出来,我会在试下去()6我经常参与数学课上的讨论()7我发现牢记公式和方法是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8当我解题发生错误时,我最后总能纠正()9我在数学课上用一切办法使自己明白老师将的内容()10在数学学习
过程中,我总是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理解主要内容()11我一般用和老师相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12在数学学习中我喜欢记忆解题方法,这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13我觉得通过反复解题来记忆数学知识是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14在数学考试时我总是有些担心,担心分数不理想()15虽然数学学习很艰苦,但我感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是愉快的()16我觉得数学学习是快乐的,我对解答数学问题很有兴趣()17虽然数学学习很枯燥,但是能取得好成绩我感到很高兴()18当我在做数学题,我觉得有满足感()19我很讨厌做数学习题()20对于难的数学习题我会持续研究()
通过开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策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因素还不高,有明显跟从老师为主的学习方法,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持续学习、研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乐趣感体验不够强烈,对数学普遍存在焦虑感,甚至厌倦和恐惧。发现其中学生的“学不得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第二阶段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对学生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 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⑴ 锻炼学习意志
由于学生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噪,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得意,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而这绝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所以我们除了给同学讲一些名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平时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⑵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也是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内部的学习动机。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极浓厚的探究意向,它激发学生去积极获取知识,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并在该活动中积极思考。同时,它也是学生地一种精神食粮,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所以,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有意识的不断激发或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⑶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又是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由于某种需要,对于特定的学习目标的趋向,它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核心。积极适度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需要,对学生已有的正当学习需要,教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并让其不断巩固,对在学习上还无正当需要的学生,要给予需要的诱发,或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及时肯定成绩,或让他们参与某项学习活动,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启发和满足,或与他们多接触,多交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领悟道理,接受情感的诱发,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逐步实施理想教育,从而使学生“立志成材,奋发读书”的学习动机得到培养。
2. 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⑴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一要妥善安排时间,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二要明确任务。预习的总任务是感知教材,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三要看、思、做结合,用笔勾出书上重要内容,动手做课后练习。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预习,我有时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我尝试下来,发现课前自学过的同学往往上课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着重听,着重记,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
二期课改提倡由学生“学会”转为“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为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大不一样,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会创设难度适当,新而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可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结论是否还可以推广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⑶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在教学中,我常看到一些女生笔记做得非常认真,但课后作业却常常不会做,成绩一直提不高,所以老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我经常向学生宣传 “五记”:一记提纲,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二记异处,记老师讲课时课本上没有的或不同的;三记问题,记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以便课后再去钻研,或问同学和老师;四记疑点;五记学生对老师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数学思维,解题技巧等。并使学生明确:“记”是为“思”和“听”服务的,一定要把握记录的时机。
⑷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所以我平时经常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做到融会贯通。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经常教育学生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技能的掌握,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
3、学习能力的指导
⑴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在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我们逐步把以教师问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常采用发现和自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从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表达能力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承认学生的差异。
(2)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三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根据现有教材内容选编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其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创设适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如为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设计“开放性”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究的能力。
(3)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
①数学特点是抽象性,但必然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高中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所以教师要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
②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技术,并用这些技术来制作教学材料,并指导学生学习,包括技术指导——教会学生操作信息设备的硬件技术,教会学生怎样去获取、评价、选择信息。
4、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高中阶段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新教材上多了实例的引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数学建模 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学集合这一章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用集合思想去观察、思考、表述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时,又可通过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去探讨;函数这一章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则更多,可让学生体验函数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用函数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应用指数函数还可以进行预测、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总之,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与魅力。
5、学会合作交流的指导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要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我的教学过程经常围绕着学生主动探索而展开,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探索解答。当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疑难或寻求的解答不完整时,我们不是马上给出完整的解答,而是组织学生主动议论、交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思考、去质疑,由学生自行给出结论,在组织和指导讨论时,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听取和记录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通过辨析和吸收其他同学的合理意见来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观点。同时评价其他不同的观点。学生通过相互启发、交流,可以相互打开思路,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又积极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四、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效果与体会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有效地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原先的接受性学习逐步转变为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世界上没有最优的教法,也没有最优的学法。同样,对甲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乙学生就不一定有效。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教给学生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法指导,注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学法指导。
总之,教师必须建立起“教法要适合与学法”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体现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应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教师应把学法与教法相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对新大纲指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林新建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3)
第五篇: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小练笔课题计划
小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小练笔
坡家学校
霍成祥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小练笔工作。
2、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所谓“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
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够乐于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习作训练,又能得以强化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究课内小练笔策略: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1)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2)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3)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4)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
2、探究课外小练笔策略:
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学和从生活中学。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向“周围世界”不断扩展,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1)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写好读书笔记
(2)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进行习作练笔。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小学生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研究法 :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实施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交流法: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习作心得
6、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习作结集成册,四、课题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
1、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6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和学生习作水平调查与分析,学习掌握相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初步探索阶段(2014年7--8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
3、创新升华阶段(2014年9--10月)总结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
4、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1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五、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及成果
1、让作文成了学生的乐事,让作文成为学生的需要。
2、让自己不再为教作文发愁,使教作文成为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