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5篇

时间:2019-05-14 03:1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

第一篇: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

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做好临湖镇科技工作,提高我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富民的步伐,按照县政府涡政办„2011‟51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县《2011年度科技工作考评细则》要求,在县科技局和临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快现代科技的发展,做好科技的引进、运用与创新,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全面完成年度科技发展目标,为我镇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规划

1、建立优质小麦示范区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首当其冲,镇成立了优质麦豆协会,在县农委相关科室和推广中心的配合下,努力抓好优质小麦的生产,收贮与加工,计划以刘沟、段营两村为中心,建设一个优质小麦万亩片,在沿线抓好皖麦

38、周麦

22、矮抗

58、烟农19等十个优良品种展示田,同时抓好设计各村的千亩方、百亩点示范工作。在统一配肥的基础上抓好植保工作和田间管理,将良种良法推广到千家万户。

2、建立两个蔬菜生产基地 为丰富广大人民的菜篮子,镇城里蔬菜生产协会,计划以宗圩、黄古同两村为重点,建立两个百亩以上的蔬菜示范基地,培养一批蔬菜销售经纪人,广开销售渠道,以销促产,拉动全镇蔬菜生产,逐步在全镇打开蔬菜生产的新局面。

3、打造一个千亩药材基地

临湖镇多年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今年又新引进了中药材葛根,以程老家为龙头,计划种植1000多亩,为振兴临湖中药材种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随着种植效益的凸显,一定会有效地带动本镇中药材多品种、大面积的发展。

4、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

在宗圩大李庄建立一个200头以上的黄牛养殖场,在段营建立一个年存栏5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全镇规模养殖的发展。

5、提高林业科技含量

我镇区域内林木病虫、害栽植成活率一直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正常栽植生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计划2011年开始从中林系列、南林系列中引进品种,进行育苗,栽植及抗病性实验,从中筛选最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同时开展常绿花木的夏季育苗实验,探索花木快繁技术,为临湖镇的木材生产和环境提升做出贡献。

6、引进大中型农机具,服务农业生产 做好农机补贴工作,积极引进大中型农机具和新型农机具,特别加强玉米播种机,旋播施肥一体机,地膜覆盖机等实用和有发展前途的机械,使农机工作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7、兴建一个新型文化站

在政务新区建设一个多功能新型文化站,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继续丰富科技藏书,兴建科技培训室和阅览室,把文化站建成一个科普基地。

8、积极开展科技相关工作

以宗圩为中心,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园,把宗圩、程老家、刘沟、段营建成科技示范村,发展百户科技示范户,一村一品突出地方特色,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项,计划完成5件专利申报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建好科普宣传栏,计划举办3次科技培训,利用农忙、春节农民返乡之际,进行科技宣传与培训,确保使6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接受生产技能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工作信息站,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准确反映乡镇科技工作动态,对科技工作做到胸有成竹。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组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临湖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工作,2011年成立了以镇长李飞为组长,副镇长黄维峰为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各村配备了科技副主任,科技网路日益健全,为科技的发展、创新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投入、确保实效。

我镇计划在科技工作经费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镇党委政府将出台具体科技发展扶助资金和奖励措施,保障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科技工作质量。

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牵头单位,抓好农业、文化、卫生、规模企业等单位的科技发展工作,加强工作协调和调度,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及科技发明工作,认真抓好项目申报和专利申请工作,以良好的工作机制推动我科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临湖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罗坑镇科技发展五年规划(2005年—2010年)

一、发展目标:

今后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有明显的提高。使我镇农业、工业、服务业主要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有较大的发展。主要产业,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有明显的提高,努力发展罗坑的生态旅游观光业;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工作中应用推广先进技术;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技能力有较大增强;科技投入明显增长,综合科技能力,科技队伍的实力有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科技推广,科技成果应用率明显增长,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农、林、水、农机、旅游发展的体制形成合理的科技力量布局,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建成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科技运行机制,建立科技活动中心,努力与区科技部门沟通,提高“区、镇、村”三级科技管理、科技培训、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功能。完善和发展一批我镇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相匹配的科研成果。

2、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实施科技攻关和科技示范工程,对“茶产业”、“畜牧产业”、“旅游产业”加大科技支撑,逐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作用。

3、应用推广新技术,提高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技能力有较大增强,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综合科技能力,科技队伍的实力有明显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55%以上,科技推广,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80%以上。造就10名以上科技带头人,10名以上技术开发推广骨干人才。

5、全镇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全镇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镇生产总值的1%,镇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1.5%,科技三项费占镇财政当年决算支出的1.3%。

6、全镇25%的村建成科技示范村,示范村班子要健全,示范村班子成员和农民技术员接受过系统培训,取得相关证书或初级技术职称。每个示范村配备5名农民技术员。全镇25%的农户成为科技示范户。

7、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基本完成技术推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初步优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全民“素质工程”培训工作

一是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二是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三是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培训目标是:培育一批镇及行业的“科技兴镇工程”示范点,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培训人数每年达到1000人次、5年共培训5000人次。其培训对象为生产一线的农民群众,种养业从业人员,各村委干部。培训内容以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农民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为重点。

2、逐步建立持续高效农业技术体系。

(1)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主要实施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高效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示范。

(2)高效禽畜业示范工程:继续加强农户与公司、集团的合作,逐步在全镇建立多个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的专业养殖示范户,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特色资源示范工程:重点开发茶特色资源,以原有4530亩为产业生产基地为基础,研究开发茶叶、黄薯干加工系列化配套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形成镇的特色产品。

(4)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林业生态观光旅游业:主要发展温泉度假村,观光旅游农业。

3、加强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工作。

(1)规范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好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教育投入上的“三个增长”,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全民素质。(2)加大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领域建设和资源开发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技术问题的研究。

(3)开展推广有关人口、健康、劳动保护、防灾减灾和社会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用科学技术帮助计划生育农牧民脱贫致富。开展全镇地方病和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宣传。

(4)加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强政府与村委的信息化网络工作,提高政府办公现代化水平,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增强镇的科技意识,全面推进“科技兴镇”工作。

加强对“科技兴镇”工作的领导,要把“科技兴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真抓实干并取得成效。

2、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要逐步完善人才的合理流动。吸引优秀人才到罗坑创业。要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等多种方式稳定、壮大科技队伍。要重视现有中青年、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使其逐步成为技术推广骨干和技术带头人。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农村的乡土人才和技术能手。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3、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资融资体系,增加科技投入。

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健全以镇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事业自筹、民间集资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

4、推动科技进步和法制建设。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科技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科技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科技法规意识,把促进科技进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使科技工作沿着法制的轨道有序进行。

6、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争取区内外的科技力量支持罗坑镇的开发和科技发展,吸引区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加强与区内外科技部门联系,吸引其科技力量和技术、设施,走共同研究、开发,共享成果,共同发展之路。

罗坑镇人民政府 二○○五年四月八日

冈西镇科技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放在实际位置,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硬件建设等方面,努力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发展能力,为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镇“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 1、建设科技示范镇。

一是明确目标。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我镇科技工作上新台阶的动力,全面提升我镇科技工作水平。二是提高素质,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队伍建设,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尤其是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增强科技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三是建章立制,要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科协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资料台帐真实齐全,各种数据翔实可靠。四是加强协调。以《科技法》为依据,达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关心和发扬科技事业的目的。五是制定纲要。按照创建标准制定实施纲要,对照标准和工作目标,定单位部门、定人员、定时间进行分解落实,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进行动员、发动、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2、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发展完善壮大科技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体系,会同组织,宣传等部门,依靠乡村党组织,完善培训计划、经费、师资、场所和设施,实现每年完成农村科技素质培训100人次以上、党员干部60人次。二是完善科技示范基地,五年内全镇科技示范镇达到标准,科技示范村达到30%,建立2-3个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建立农村产业化促进体系,进一步发挥农技协作用,引导现有农技协逐步向科技型企业方向发展。四是强化农村科技传播体系,抓好乡、村科技画廊、科技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开展好送科技下乡和科技宣传周活动。

3、全面推进社区科技,不断提高居民科技素质。

以创建科技示范街道为抓手,推动经常性、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开展。一是健全科技组织网络,100%的街道、村(居)委会有健全的科技组织领导小组;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形象工程,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建2-3座科技画廊,社区科技文艺,居民参与科技比例不低于20%。5年内60%的街道达到科技示范街道标准,80%的居委会达到科技示范社区标准。

4、探索和深化企业科技工作。

一是实施企业职工的“科技素质教育工程”,以提高职工的科技素质的目标,力争每年有20%的职工接受在职培训。二是积极实施“厂会协作”,深入开展“讲、比”竞赛活动,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积极开展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教育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5、深化专业技术协会改革,提高学术层次。

要在巩固原有协会工作的基础上,改革协会运作,尤其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继续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积极举办对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有影响的重大学术论坛,镇科协要积极组织广大专业科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接纳省内外有关科技专业团体来我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6、建立科技工作网络。组织网络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需要,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渴望。镇科协要与镇文教办、组织办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建好科技网络。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专家人才库、科技咨询、科技新动态,面向领导干部、城市居民、企业职工、农村群众、青少年等不同层面的科技知识普及。各级学会、协会、研讨会的活动研究成果、重要活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等内容。网站信息定期更新,专人负责,形成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镇科协机关要与政府计算机网络信息港落实互联。

7、继续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科技意识。

要不断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形式,依据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力量,在全镇再培育2-3所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要继续抓好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使在校生参加科技活动人数保持90%以上。力争达100%。要加大力度培育科技教育基地,力争五年内培育命名2-4家科技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我镇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的提高。

8、不断加强镇科协系统的自身建设。

要加强巩固基层各团体的组织网络建设,特别是要深入社区、街道全面建立科协组织,要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开辟科协事业社会化的路子,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科技咨询活动。要强化自身学习,适应发展需要,全镇科技工作人员,尤其是镇科协机关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业务、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养,注重知识更新,重视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培养与使用。要不断改善镇科协的硬件设施,设置科技,办公自动化和齐全的电教设备。

三、方法步骤

1、总体把握,分布实施。

本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结束。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2005-2006年为制定、启动规划阶段。镇科协、各学会、研究会及相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完成相关规划的制定,要抓好试点及培训骨干,做好宣传、组织活动等工作。2007—2009年为全面实施规划阶段。镇科协要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基本目标。2010年为总体考核阶段。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在重大任务上,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制落实。在创建科技示范工作中要突出狠抓标准,强化科技网络建设,促进我镇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工作中要实现科技进社区。以创建科技文明街道为抓手,带动社区经常性、群众性地开展科技活动,现阶段把握上要突出启动、实施和考核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脚踏实地抓好工作落实。要根据、企业、学会、研究会的特色,实施分类指导,突出个性,不搞形式主义,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组织领导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和发挥镇科技协会的管理与协调职能。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科技工作的重大问题,审议科技工作规划,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2、不断增加投入,保障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逐步加大对科技工作的经费投入,并逐年有所增长。科技经费投入要与县科协对头,因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要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专用科技基地的建立。目前我镇科技投入的总体与科技工作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与建设经济强镇、科技强镇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社会力量赞助科技事业。

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组织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的规划、标准、评价指标和政策,探索小城镇科学规划模式;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适用技术;推动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和高附加值产业,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管理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科技研发人才等人才。同时,要采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开展试点,示范引导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科技发展,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城镇体系的塔基,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大力发展小城镇,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新时代,小城镇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特别是我国正在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小城镇发展更是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此,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是我国当前必须重点解决的课题。

为了适应新时期科技进步的趋势和要求,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为了具体落实“中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有必要制订《农村城镇化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我国今后五年和十五年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本文中的小城镇并不仅指镇区,而是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镇域,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并行不悖的。

一、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组织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的规划、标准、评价指标和政策,探索小城镇科学规划模式;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政府信息管理技术等适用技术;推动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和高附加值产业,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管理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科技创业人才、科技研发人才等科技创新人才。

(一)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

首先,组织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规划。目前,小城镇的规划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还比较欠缺。这与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是不相称的。“十一五”时期,科技部门要利用各地小城镇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从制定各小城镇的产业规划入手,强化其中的科技创新或自主创新内容,在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或区域品牌)的规划中体现科技创新。特别是要鼓励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制定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

其次,组织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小城镇科技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十一五”时期,科技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在借鉴城市科技发展规划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的特点和需要,组织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小城镇科技发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应放在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如绿色建筑标准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方面。

再次,探索小城镇科学规划模式。现有的城市规划模式存在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缺乏衔接;二是城乡规划脱节;三是产业规划、区域品牌规划比较薄弱。小城镇规模较小,历史包袱相对较轻,比较适宜于进行规划模式创新。因此“十一五”期间可选择部分小城镇开展科学规划模式的试点探索,将各种规划很好地衔接起来,将城乡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将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建立在产业规划和区域品牌规划的基础上。

最后,制定和完善小城镇科技发展政策。小城镇科技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十一五”期间,科技部门要牵头制定和完善小城镇科技发展政策,鼓励和规范企业和居民开展科技创新。如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小城镇科学规划政策、资源和能源节约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历史文化保护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的政策、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或产品品牌认定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等。

(二)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适用技术

首先,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资源节约技术。在全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在资源节约上,小城镇要在农村起带头作用,要与大中城市基本保持同步。而小城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适合小城镇的资源节约技术。因此,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针对小城镇的特点,研究开发适合小城镇的节能技术(包括能替代石油、煤炭等能源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技术)、节水技术、节地技术、节肥技术、节药技术、节种技术、节能建筑材料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其次,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环境保护技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小城镇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保护压力,对环境保护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科技部门要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小城镇的环境保护技术。其中,重点要研究开发小城镇水和空气污染防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垃圾等废弃物循环和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沼气开发建设技术、绿色建筑建设技术、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秸杆焚烧技术、厕所改造技术等。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

再次,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相对缺乏,而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反映城镇要求,又要与周边农村紧密衔接,因此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挑战更大,更需要一些适合小城镇特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因此,科技部门要组织有关力量研究开发能满足小城镇特殊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如路桥建设技术、邮电通讯建设技术、上下水管网建设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

最后,组织研究开发小城镇政府信息管理技术。小城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向上要联系各上级政府,向下要联系村级组织和农户,横向要联系国内外市场,其信息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难度较大。因此,科技部门要组织有关力量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政府信息管理技术,如电子政务技术、广播技术、政务信息室外公告技术等。

此外,还要注意研究开发保护农村传统文化或优秀文化遗产的技术等。

(三)推动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区域品牌

首先,推动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既具有比较优势,又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技部门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树立典型、开展示范、提供服务等手段,引导小城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要促进小城镇大力发展能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包括区位条件、独特资源、特色文化等)、同时参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的特色产业,如不适宜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其次,推动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在区域上的表现,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法宝,特别适合城市体系中的小城镇这个层次。事实上,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小城镇就形成了不少产业集群,具体表现为“块状经济”、“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等。科技部门要顺应这一产业发展的规律,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制定促进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扶持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则要直接为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服务,帮助成立科技方面的行业协会或商会等。

再次,推动小城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如果小城镇依托本地优势,形成了产业集群,则完全可以在产业集群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科技部门要鼓励小城镇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引导高科技企业到小城镇进行投资,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带动力大的科技龙头企业,推进科技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最后,推动小城镇培育区域品牌。形成区域品牌,是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是提高小城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手段。科技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协作,帮助小城镇提高品牌意识,制定地区品牌规划、民居民俗保护规划,开展形象设计和主题文化设计等,推进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还可与相关部门协作,开展传统文化名村名镇的评比和展示活动。同时,要加强对小城镇区域品牌的保护,加强对小城镇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四)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管理人才。科技管理人才是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可或缺。科技部门要针对小城镇的需求,组织多种形式的小城镇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批既有科技专长又有管理才能的小城镇科技管理队伍。科技部门既可亲自组织,也可发动各种市场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活动。要认真组织编写能满足小城镇科技管理人才需要的培训教材。这里的科技管理人才不仅包括小城镇自身的科技管理人才和分管领导,也包括各上级政府服务小城镇科技发展的管理人才。

其次,组织培训小城镇创新型企业家。企业家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创新意识、重视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家更是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稀缺人才。科技部门要配合小城镇政府甄别创新型企业家,了解其需求,对其进行重点培训。组织或鼓励这些企业家到大中专院校在职深造,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到本地政府的培训基地定期学习。组织本地优秀企业家开展帮扶和交流活动。

再次,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创业人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创业者,特别是离不开从事技术含量较高产业的科技型创业人才。科技部门要帮助小城镇制定科技型创业人才培训计划,实施科技型创业小老板培训工程,组织和引导小城镇科技创业人才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此培训一大批能推动小城镇科技发展的科技型创业人才。争取财政资金,设立科技型创业人才培训基金,为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技工的培训力度,从中发现和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

最后,组织培训小城镇科技研发人才。科技研发人才主要是指技术类人才,是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基础人才。科技部门要摸清小城镇及虽工作和居住在大中城市或小城市但主要面向小城镇进行科技研发的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热情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培训方面的服务。要在出国考察、在职深造、异地调研、跨学科交流、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等方面为小城镇科技研发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二、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完成上述重点任务,必须有如下措施作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科技部门和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在尽快明确小城镇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前提下,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加深认识,达成共识。要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使其他部门、企业和民众也充分认识到推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强对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领导,以科技部为主尽快设立小城镇科技发展部级协调机构,各级地方政府也要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

(二)明确责任,加强管理

在提高认识和设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要明确各有关方面的具体职责。在小城镇科技发展部级协调机构下设立办公室,办公室既可是独立的机构,也可放在科技部农社司。办公室主任由副司长以上官员兼任,办公室既要有专职人员,又要有兼职人员。每个人员都要明确具体职责,各司其责。部级协调机构所涉及的其他部委也要有专门的联系机构和人员,也要有明确的责任。各地方政府对应机构也要参照设立具体办事机构,指定专人,并明确责任。要制定各机构和人员推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对完成规定任务和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规定任务和做得不好的给予警告甚至处罚。

(三)增加投入,整合资源

科技部门要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投入政策,在财政拨款、减免税、设立基金、发行债券、贷款贴息、优惠贷款、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小城镇科技发展给予支持。争取国家财政拨出专款支持覆盖我国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小城镇的科技发展事业,对小城镇科技型企业适当给予减免税和贷款贴息支持。鼓励一定区域的小城镇联合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争取设立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小城镇科技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鼓励大中城市的风险投资公司到小城镇进行投资。对小城镇科技型企业和促进科技发展方面的项目给予土地、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扶持。帮助小城镇对外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或协作,如与周边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合作,与国外小城镇进行合作,与大企业进行合作,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等。

(四)开展试点,示范引导

科技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试点和示范在推进小城镇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试点和示范作为推进小城镇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制定小城镇科技发展试点和示范的标准和政策。要精心选择试点和示范的领域,主要在小城镇科学规划、开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区域品牌、培训科技人才、优化配置区域资源等方面开展试点和示范。要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小城镇开展试点和示范。要加强对试点和示范小城镇的跟踪研究、总结和管理,尽快将成功的试点和示范经验推向全国。通过试点和示范小城镇的引导,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小城镇科技创新网络。

第二篇:临湖镇环境规划方案报告

临湖镇环境规划方案报告

— 2007年12月7日在临湖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沈涛龙

各位人大代表:

为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提升集镇功能品位,我镇根据小城镇环境规划的要求,在省环保厅、市、区环保局的指导下,委托苏州晓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苏州市临湖镇环境规划》。《规划》提出了以四个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四个功能区为:临湖新镇建设区、生态农业建设区、生态经济建设区、太湖生态保护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我镇优势选择生态农业,发展资源经济、旅游经济和知识经济,创建苏州市乡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规划》还提出以生态绿色城镇为载体,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按照国家考核标准建立了分阶段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我镇环境规划的空间构架和产业构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对我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战略指导意义。《规划》于二00七年十二月一日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后已形成正式文本,现提交镇人大审议。

下面就我镇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的情况,分以下三个方面作如下汇报:

一、编制的目的、意义

临湖地处太湖之滨,由原渡村镇和浦庄镇两镇合并组建而成。自古以来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和人文荟萃之地,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农副业发展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呈现健康、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部分水系水质恶化,水土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生态退化,已成为制约我镇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因素和瓶颈。因此,编制我镇环境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措施,是我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的载体和平台,是进一步提升我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改善提高全镇人民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计划。因此,编制临湖镇环境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我镇处在太湖保护区范围内,以发展无污染产业为主,严格控制和限制污染项目的发展。为此,制订好我镇的发展规划,同时编制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对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和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加快“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进程、推进“二个率先”、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城镇的形象与综合竞争力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面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我镇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决定创建全国优美小城镇。按照区、镇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要求今年我镇将完成临湖镇的环境规划。

二、编制的原则、内容

(一)编制的主要原则

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充分利用临湖镇的自然地理优势,选择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人居为产业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创建苏州乡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充分利用原渡村、浦庄两镇的原有基础,以新临湖镇区为建设重点,科学地将自然景观和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指标落实到实处。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 1

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我镇的总体发展规划,针对我镇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镇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镇区总体规划以原渡村镇区中心为基础确定“一线二湖三区域”的镇域建设架构。“一线”是东山大道沿线做好临湖发展经济带;“二湖”是做好东太湖、西太湖沿湖区域农业生态保护、现代休闲农业开发;“三区域”是建设好原渡村板块西太湖沿线为主的三产居住商贸区;原浦庄板块和安路、平安路为主的工业开发及配套服务区;东山大道两侧以商业为引领的三产服务区。

在镇域范围内要保护好农村生态风光。全镇12个行政村确定为村庄改造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力求农村像农村、田园像田园,建设好生态临湖。发挥好市、区示范村作用。树立湖桥村省级生态村建设典型,推进采莲、界路市级示范村建设,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重点做好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使田园风光、农村住宅、太湖风景、商住楼盘有机融合。

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一产优势。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的优势,发挥农林大世界精品农业、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苏越农产品示范作用,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建设万亩水产示范基地核心区项目,扩大现代农业规模。做强做优二产。做强临湖优势产业,加强招商选资工作,进一步扩大渡村羊毛衫支柱产业,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走自主创新、提升档次之路,改变工业结构,开拓创新产业,做优临湖工业。加快三产开发步伐。加大三产开发区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依托太湖开发三产服务业,重点做好东山大道两侧现代商贸和临湖商业街休闲服务的产业。发挥太湖缘、帕堤欧楼盘的成功效应,打造良好开发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做优做美新镇区,扩大生态临湖、居住临湖的影响。

三、远期规划的内容及编制的实施计划

(一)远期规划

1、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是饮用水源的保护。

2、在东西太湖两岸规划建成生态岸线,恢复太湖湿地,建立防护林带,恢复太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的多样性。

3、建立设施农业的示范工程,重点要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先进经验。

4、工业发展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以符合临太湖的特殊地理环境。

5、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水平,保证太湖不受污染。

(二)实施计划

根据临湖镇环境规划分步实施的计划,近期目标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目标,至2015年完成,分二步实施:

第一步:2007~2010年,制定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落实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各项指标;开始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十项重点工程,为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检查验收打好基础。

第二步:2011~2015年,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全面完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十项实事工程,使我镇跨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行列。

远期目标:从2015年起到2020年,临湖镇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远景展望是:实现小城镇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具体实施计划视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以上报告,提请镇人大代表审阅,谢谢!

第三篇:医院科技发展规划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也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2001-2005 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2005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 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治疗肿瘤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 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只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中、西医26项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本”考试,通过组织“三基本”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兴院科学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医院间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和质量的竞争。今后5年,我院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使科研工作得到发展。各科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完成科研课题,制定完善《关于论文奖励的规定》《关于科研管理的规定》,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给予100至300元奖励,对有科研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者,将给予重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科研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调动全院卫技人员积极性,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在我们走进二十一世纪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入,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不断的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及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nbs

第四篇: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

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共分十个部分,分别为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指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相关链接:特别策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要点

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 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

5.制造业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8.人口与健康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6)城市信息平台

10.公共安全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11.国防

重大专项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

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

3.新材料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

6.海洋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科学前沿问题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

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解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01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选择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并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20个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此项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各专题研究组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2日,光明日报科技周刊推出特刊,介绍部分专题研究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抢占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访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战略高技术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未来我们着力发展战略高技术,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战略高技术国际发展呈什么特点?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记者:高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夺取未来15年高技术的制高点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路甬祥:情况和你说的一样,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战略高技术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战略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四大战略挑战。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战略高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最后,发展战略高技术也将极大地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整体进步。

记者:既然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明确的发展思路并预期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路甬祥:我们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两个加强”。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和布局。

不同的战略高技术、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体制和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形成国家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具备以自主技术为主导解决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综合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信息、生物、关键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进入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先进国家行列;在航天、核、激光、微纳米及战略能源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实现新军事变革、保证国家安全提供技术基础,形成新的产业生长点。

记者:看来,我们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目标都很明确,那么,发展战略高技术确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路甬祥:我国战略高技术的选择原则是: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家安全,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对相关产业与技术跨越具有带动作用,可能引发技术或产业的变革,以及在重要国际技术前沿进行探索与创新。依据上述原则,确立了战略高技术重点领域,从众多高技术领域与方向中凝练出重大专项。

记者:从目前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路甬祥: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宏观管理与决策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片面追求科技资源的自我循环和单位局部利益,削弱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投融资体制与高技术产业化需求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尚未充分释放就业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合作动力不足。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路甬祥: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建立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动态监测与预见体系;加强战略高技术研发基地与平台建设;启动“兴业计划”,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投资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引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建立经济、科技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

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国家标准的制订、推广与国际化;注重文化和体制创新;积极展开自主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起点和效率;完善科技企业创新孵化体系,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增长极;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潜力,关注并积极应对高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访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组组长孙枢

记者:请先介绍一下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

孙枢: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近年来国内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一些方面和一些设备的集成及其外延使用“科技条件平台”概念强调其共用性。

记者:如何评价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现状?

孙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研究实验与观测支撑能力得到增强,但仪器设备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综合型研究基地缺乏;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集不全面、主权保护不力、评价不足、保存设施落后、共享服务差;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始起步,科技信息资源存量有所增长,但信息资源仍明显不足,共享水平低;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工作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探索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整体技术水平滞后,重要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共享环境建设近年来开始得到重视,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记者:战略研究组提出了怎样的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和目标?

孙枢:未来,我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制度先行、强化管理”原则,采取“优化整体布局、实施共享战略、调整投入策略”三大战略措施,实现如下目标:

到2010年,我国应初步建成与科技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共享机制和相应服务系统基本形成,培养和造就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到2020年,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条件和优质服务,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产业技术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记者: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

孙枢:为实现预期目标,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修改、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理顺渠道,实行预研究、建设、运行的全周期预算;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强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总体协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进共享;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我国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学仪器研发。

“定量”描绘城镇化前景

——访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叶如棠

记者: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专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未来18年以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趋势作出了定量预测,这可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数据。

叶如棠:是这样的。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考虑到今后城镇化速度适度加快的趋势,专题组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较为妥当。据此预测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城镇总人口8.28亿。以此推算,我国城镇总人口从2002年至2020年将增加3.26亿人(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约0.37亿人在内),折合年均增加城镇人口约1811万人,其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专题组认为年增1个百分点的方案比较合适。

记者:有专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自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带来的就业问题。本专题对此有什么分析?

叶如棠:今后18年城镇总人口将增长3.26亿,农村向城镇移民3亿人左右,年均转移约1660万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工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出和流动。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据农业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8亿人,富余劳动力1.5亿人。在18年内,还将产生新的富余劳动力。总的趋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在增长;跨省流动就业的比例也在提高。预计在2020年前,农村人口继续往城镇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二,城镇的接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就业岗位的提供。当前城镇的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到2020年前,年均安排新增人口1811万人所需的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包括新型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组长方新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未来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方新: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是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是要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使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记者: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方新: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根本。重点任务是:第一,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抓高层次人才培养。例如,对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鼓励自由探索;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结合重大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立足实践培养;对于科技管理人才关键是要使其职业化;而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科技企业家是在市场拼搏中脱颖而出的,政府要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抓关键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第三,抓政策导向调整,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人才培养要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人才引进要从补助性政策向建设性政策转变;人才成长要从选拔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人才评价要向个性化评价和社会化评价机制转变;分配政策从总量控制向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创新价值方向转变。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访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组组长贾康

记者: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如果想从科技创新边缘国家转变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大国,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样的科技投入体系?

贾康:我国科技投入的宏观架构是,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该体系中,应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当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

在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中,需要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第三部门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政府在纯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方式为主担当投入主体;在准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税式支出、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投入并做政策引导;在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资金,主要职责是维护完善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并施以合理政策引导。对企业、商业性金融、非营利机构的投入潜力,应积极鼓励,引致为现实投入,并形成多方面合力。

记者:在这个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与基本思路是什么?

贾康:在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科研和公益科技为主的投入问题;第二,解决为赶超战略所需的重点倾斜投入特别是战略性重点和大项目支持问题,并以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预算制度作为其保证。

记者:为扮演好这个角色,政府科技投入管理需要创新的重要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贾康:这些重要事项包涵的内容很丰富,具体有:深化经费投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提高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发展完善监督体系与问责制度;强化投入成果的资源共享;调整科技预算科目,完善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改进政府科技投入统计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选择程序;加强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积极发展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型”向“政府引导投入为主型”转变。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访区域科技发展研究组组长孙海鹰

记者:今后区域发展的趋势怎样?

孙海鹰:我国未来15-20年,区域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的主要支撑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从今后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全国有望形成几条联结东中西的经济协作带,这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第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将逐步形成。第三,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第四,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问你们提出的“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四大战略”的涵义是什么?

孙海鹰:实施加强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战略:建立产业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中

心、平台和网络,进而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实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辐射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构架的“点、线、面”结合的科技网络体系,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集群创新战略: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促小康战略:立足中西部和农村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实际需求,从科技布局上加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创新能力,发挥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记者: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

孙海鹰: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推进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访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组组长罗玉中

记者:在推进我国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应明确的任务之中,您提出的“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什么涵义?罗玉中: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指为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政策法律环境,我们应建立经常化、专门化的制度监测、评估、清理机制。当前,为排除科技发展的制度障碍,应对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科技政策法律文件逐一加以审查、甄别和归类,使之成为内容和谐统一、符合当前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

记者:您提出应为我国科技领域确立基本法律的设想,能就此作些介绍吗?

罗玉中: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建议由全国人大通过并且更名为《科学技术基本法》,使之确立为科技领域的基本法律,从而以此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善完备的科技法律体系。在立法内容上,修订的要点包括:一是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科技发展战略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二是及时地将成熟的科技政策上升为法律;三是为科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四是增强法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诉性,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及制裁措施。其中,需要重点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体制和管理机制、可考核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农村科技进步机制、国家科技计划制度等。

记者:加强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建设,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罗玉中: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五项举措:第一是建立国家权威性的科技决策机制;第二是加强科技计划运行的政策法律机制;第三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制定的能力建设;第四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的实施力度;第五是加强兼具科技、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国家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基地。

营造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

——访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组组长王渝生

记者:你们提出的未来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王渝生:未来创新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更新观念,倡导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打造团队,引领创新。”未来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以人为本,公平普惠;转变机制,多元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记者:未来的15年,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渝生:创新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扭转“速胜论”的价值取向,凝聚文化特色,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从而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过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协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开放流动的工作平台,完善科研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立创新机构的组织规范和文化风格。

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科普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对现有场馆积极进行以强化科普教育功能为主的改造,建设国家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力度,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推进科技教育改革,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延长受正规教育年限,夯实国民科学素质基础。

第五篇:科技北京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综合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 录

一、回顾与评价...........................................1

二、机遇与挑战...........................................5

(一)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突破.........................5

(二)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5

(三)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6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7

(三)发展目标..................................................8

四、实施全面对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9

(一)以全面对接为重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0

(二)以国家计划为依托,增强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储备..............11

(三)以优化机制为根本,全面吸收利用中央科技资源................11

五、推进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13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3 2.生物医药产业.............................................................................................................15 3.新能源产业.................................................................................................................17 4.节能环保产业.............................................................................................................18 5.新能源汽车产业.........................................................................................................19 6.新材料产业.................................................................................................................20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2 8.航空航天产业.............................................................................................................24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25

1.科技服务业.................................................................................................................25 2.信息服务业.................................................................................................................27

I

3.文化创意产业.............................................................................................................28

(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29

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30 2.农业高端产业培育.....................................................................................................30 3.先导技术研发示范.....................................................................................................31 4.农业产业链构建升级.................................................................................................32

六、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人民..........32

(一)支撑首都文化教育事业创新发展..............................33

1.提升文化事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33 2.科教融合促进教育优先发展.....................................................................................33 3.推动文化领域科技成果加快应用.............................................................................34

(二)强化食品安全与医疗健康科技保障............................34

1.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体系构建.................................................................................34 2.疾病关键技术研发与适宜技术研究.........................................................................35 3.重大疾病公共服务平台搭建.....................................................................................35 4.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35

(三)推广城乡建设与管理科技创新成果............................36

1.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36 2.科技交通系统建设.....................................................................................................37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8 4.新农村建设.................................................................................................................39

(四)推进低碳城市与生态环境系统建设............................40

1.低碳城市建设.............................................................................................................40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41 3.大气污染综合治理.....................................................................................................42 4.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3

(五)完善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体系............................43

1.社会安全与风险防范技术.........................................................................................44 2.安全生产防护与监控技术.........................................................................................44 3.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技术.........................................................................................44

II

七、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45

(一)深入推进政策机制创新和改革试点............................45

1.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新的先行先试政策.....................................................45 2.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工作力度.....................................................................46

(二)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46

1.健全科技成果的发现、评价、筛选和转化机制.....................................................46 2.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47

(三)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47

1.大力聚集拔尖领军人才和培养创新型人才.............................................................47 2.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和优化人才服务体系.................................................................48

(四)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48

1.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48 2.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48

(五)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49

1.全面推动“十百千工程”.........................................................................................49 2.深入实施“瞪羚计划”.............................................................................................49

(六)促进高端产业布局优化.....................................50

1.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跨越发展.............................................................................50 2.统筹规划示范区产业空间布局.................................................................................50

(七)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50

1.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50 2.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50 3.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51

(八)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51

1.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51 2.拓宽国际化发展渠道.................................................................................................52

八、保障措施............................................52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52

1.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52

III

2.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53 3.完善人才共享、流动、激励机制.............................................................................54

(二)促进科技资源整合.........................................54

1.发挥科技政策引导作用,优化科技发展环境.........................................................54 2.统筹使用财政科技经费,完善多元化投入体系.....................................................54 3.发挥创新联盟作用,凝聚各类创新资源.................................................................55 4.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模式”,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56

(三)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57

1.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57 2.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57 3.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58 4.加强首都经济圈创新联动.........................................................................................58

(四)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58

1.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58 2.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59 3.加强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建设.............................................................................59 4.深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60

(五)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60

1.建设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60 2.培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0 3.创新海外智力资源利用机制.....................................................................................61 4.增强承接国际技术转移能力.....................................................................................61

(六)营造创新软环境...........................................61

1.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61 2.加强科研诚信及创新方法推广.................................................................................62 3.提升公众科学素养.....................................................................................................62

IV

“科技北京”建设是北京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北京”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北京”对“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支撑作用,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回顾与评价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落实《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和《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确立的“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已顺利完成。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化与中央单位的合作,推动大批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在京单位全面对接11个民口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担重大专项项目近1200个,占全国的40%,申请中央财政经费235亿元,占全国的45%。子午工程等6个重大基础设施在京投资21.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6.3%。北京全社会研发(R&D)经费从

“十五”末年的379.5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758亿元,年均增速14.8%。2010年北京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一。全市专利申请量从“十五”末年的22572件增至2010年的57296件,年均增长20.5%;专利授权量从10100件增至33511件,年均增长27.1%;2006-2010年,北京地区共有37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的23.5%;技术市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力量,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从“十五”末年的434.4亿元增至2010年的1579.5亿元,年均增长29.5%,占全国的40.4%。

科技突破和成果产业化对产业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研制成功印证了我市在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闪联、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TD-SCDMA)等标准的制定以及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带动了信息产业的结构升级;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和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等一批新产品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有望催生新产业。与科技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从“十五”末年的1573.3亿元增至2010年的3021.6亿元,年均增长14.0%,11科技服务业主要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M门类中的75、76、77、78四个大类,分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

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21.9%,在形成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和服务主导型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了首都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对我市重大活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通过实施“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促进了关键技术推广转化,保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批先进技术在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中得到实际应用;城市交通和污水处理等民生领域的技术与装备成功得以转化和产业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首都文化发展的整体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显著。落实北京市与九个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太阳能光伏、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储备和重大科技成果。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关村企业实现总收入从“十五”末年的4872.9亿元增至2010年的1.59万亿元,年均增长26.8%。截至2010年底,累计350家单位参加股权激励试点,13家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81家中关村企业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175家,融资额超过1600亿元,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32家中关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了“中关

村板块”。161家单位的252个科技项目开展间接费用试点。累计认定1632家单位的4566项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累计签约10批共612个示范项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累计84.5亿元。中关村示范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全社会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实施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关村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200余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逾6500家,接近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引导423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价值约110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7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探索出促进首都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100余家产业技术联盟在联合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创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多种产学研联盟协同发展,集成创新的生动局面。聚集了18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占全国的30%以上。积极推广“2810”科普品牌活动,全市公众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22北京模式:北京市科委与中央在京单位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资源,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作为核心运营载体,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科技资源共享“北京模式”。

二、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步入攻坚阶段,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首都科技发展正值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突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气候变暖及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催生着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当前,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整体提升,使全球资源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北京必须高度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资源,着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强以科技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经过“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北京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有责任、有条件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在积极服务和配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自身持续创新能力;在深入开

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加快探索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三)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 2009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进入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核心区海淀区随后成为科技部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新形势下,“科技北京”建设面临着以创新发展驱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进入了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必须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创新带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首都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国际、国内和北京市的新形势为“十二五”科技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服务和用好中央科技资源,提升我市持续创新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迫切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以人才激励为核心,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有效彰显科技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 6

技成果广泛惠及民生,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促进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主线,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统筹各类科技资源为抓手,以发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用为关键,着力服务和利用好中央科技资源,促进首都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强化首都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着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使首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全面支撑“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支撑首都发展相结合。北京的科技发展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服务,又要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为北京市的发展提供支撑。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更好地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成果突破与产业化相结合。要关注从成果孕育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链条,既要促进科技成果的创新突破,又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围绕高新技术源头前瞻性地提出研发方向、围绕中间环节组织应用示范、围绕市场推动新产品推广和产业化,引领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科技创新有赖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科技创新。要在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注重消除创新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推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服务和利用中央资源的水平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国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制一批先进技术标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的支撑效果突显;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持续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组织迅速发展,对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作用明显;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科技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指标是: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于5.5%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450亿元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10人年

——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超过2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达到8件左右,每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0.55件

——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

——技术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向全国辐射与扩散能力显著提高

——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500亿元

——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300家左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200家左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累计新建30家左右产业技术创新示范战略联盟

——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超过300户 ——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12%

43四、实施全面对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3PCT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的简写,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即在一个专利局(受理局)提出的一件专利申请(国际申请),申请人在其申请中(指定)的每一个PCT成员国都有效,从而避免了在几个国家申请专利,在每一个国家都要重复申请和审查。4指全市常住人口。

围绕国家和首都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断优化央地科研与产业资源的对接机制,大幅提升首都持续创新能力。

(一)以全面对接为重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密切配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战略部署,保障重大专项在京工作的顺利实施。鼓励和支持在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承接重大专项项目,探索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承担重大专项课题的成果转化机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实现一批重大专项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聚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协助做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成果转化服务,加快推进蛋白质科学研究、航空遥感系统、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子午工程、农业生物安全研究等设施建设,发展一批高水平的综合科学中心,围绕资源开放共享进行制度建设和试点推动。

对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北京市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及相关领域重大需求,特别是重点推进的绿色印刷、中低速磁悬浮、航空遥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央地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范围。

(二)以国家计划为依托,增强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储备

对接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利用好北京地区科技、教育资源禀赋的优势,鼓励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中央单位开展长期、广泛、灵活多样的研究合作,重点围绕农业、信息、能源、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制造与工程等科学领域,联合承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增强科研后备力量和科技成果储备。

对接高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技术项目,积累一批战略性、前沿性的尖端技术储备。鼓励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主动争取与中央单位开展项目合作,重点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超级计算、云计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承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

(三)以优化机制为根本,全面吸收利用中央科技资源 构建并完善央地科研及产业资源对接机制。依托在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探索央地科技和产业人才联合培养的新 11

机制。进一步完善“部市会商”工作机制,促进双向互动。通过高峰论坛、要素对接等活动,形成央地共同“挖掘、策划、遴选”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和成果的工作机制。深化中科院和北京的“院市合作”,加大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等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示范作用。支持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与市属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资源信息与成果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工作会商等机制。

鼓励中央和市属单位联合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以纳米科技、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领域为重点,支持市属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中央单位开展合作,联合组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鼓励和吸引中央企业在京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推动首都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加大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和共享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5五、推进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2011年4月1日,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签署《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建立了部市工作会商制度(简称“部市会商”)。该议定书确定了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开放条件下的创新型示范城市等五方面会商内容,以及成立“部市合作委员会”等会商机制。“部市会商”对于推动北京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要求,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促进“全链条贯通、全要素组合、全主体参与”,引领打造“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两个品牌。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其战略导向性、全局带动性和内源驱动性作用,强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对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研究,形成新型物联网传感器、面向应用的软件、长期演进技术(LTE)核心芯片、高速光接入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提升北京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1)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研发海量数据处理、无线传输组网、信息安全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参与国家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研制高性能感知材料与传感设备、传感网核心芯片等物联网核心产品; 13

形成城市应急、安检、物流、智能家庭、储备物资等物联网典型应用解决方案。

(2)开展面向应用的软件与云计算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重点研发面向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海量数据智能化搜索、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虚拟化、服务计算、安全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和各类云计算通用支撑平台等;形成系统集成和应用的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3)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并推进产业化

开展LTE/4G标准体系建设;研发LTE/4G终端、芯片、系统设备等,并推进产业化;突破超大容量超高速光纤接入网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光纤与无线通信相融合的综合接入控制关键技术;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物联网、未来互联网及异构网络融合试验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

(4)开展新一代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研究新一代数字电视传输和信源技术,制订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研究交互数字电视全业务支撑平台、有线数字电视多功能综合业务运营支撑体系、数字电视中间件、运营

传输网络架构等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制三网融合接收终端、数字电视双向一体机等核心产品;研发移动视频广播中的系统控制运营软件并形成相关设备;建设大尺寸、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电视基地;研究新一代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5)开展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研发300-450mm晶圆的45-32nm工艺技术节点产业化设备;研制45-32nm刻蚀、物理气相沉积(P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清洗设备、测试设备等平板显示关键装备;开发下一代超高精度双核技术多气体数字化质量流量计产品;研制磁悬浮分子泵、光刻机等,推动以离子注入机、刻蚀机、超薄膜生长设备、清洗设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设备跨越式发展;鼓励封装和测试企业研发新型技术,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2.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突破医药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医药产品,搭建医药创新支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北京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大型优势企业与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相结合,实现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

(1)加大生物工程产出

推动生物工程创新产品的实用化和产业化,重点研制用于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医用活性多肽、蛋白质或靶向生物制品;研制用于防治肝炎、手足病等传染病的新型疫苗;研制抗CD2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展生物芯片、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的研发和服务;搭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促进常见多发病通用名药物的产业化。

(2)加快创新医药品种研发

针对首都重大疾病防治需求,重点研发抗肿瘤蛋白质药物等具有重要医疗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加快推进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加快申报新药证书;建设符合国家优良制造标准(GMP)的原料车间和制剂车间,推动科研成果尽快上市;推动植/介入等高值耗材、影像监护设备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

(3)突破医药生产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化学仿制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合成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中药大蜜丸工程化、自动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中药关键技术研究;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开发等生物药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口服制剂生产线及缓控释新型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医用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磁共振成像(PET-MRI)、高排计算机扫描技术(CT)、治疗帕金森病国产脑起搏器等医疗设备的关键

技术攻关及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

(4)加强医药孵化和产业基地建设

强化大兴和亦庄的“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搭建高通量DNA测序平台、实验动物与模型动物平台等创新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或服务体系,逐步达到与国际接轨或互认;建成抗体药物表达纯化、非晶硅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生产等国际先进水平的“代工线”,实现创新成果孵化和产品规模化功能;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中央资源以及国内外优秀医药企业和品种落户基地。

3.新能源产业

围绕太阳能、风能高端产品和核心装备,培育龙头企业,把北京建设成为新能源研发中心、示范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1)研发太阳电池制造核心装备技术

重点开展大尺寸(大型)晶硅生长炉、高效晶硅提纯炉、铸锭炉等硅材料与硅片加工制造设备及相关工艺研发,链式清洗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及新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太阳电池制造用核心装备及相关工艺研究,以及大规模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整线集成技术研发。

(2)开发高效太阳电池产品及应用集成技术 重点开展大尺寸、高效的薄膜太阳电池、新型高效晶硅太阳电池、聚光太阳电池技术及关键材料研发,大功率高效

逆变器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电站集成技术研究等。

(3)研发风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新型电网友好型及大功率风电整机制造、安装技术研发,大型变流器、叶片、发电机、机组电控、风场监控系统等风电核心部件及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海上风电施工装备核心技术和成套施工技术研发等,建设永磁风电基地。

(4)研发储能系统制造及应用技术

重点开展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储能用关键材料与储能系统制造技术研究,电力转换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等大容量储能系统并网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与监测关键技术;开展智能电网分布式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4.节能环保产业

在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节能以及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

(1)开展核心节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发展节能型通用装备及耗能领域关键成套设备制造产业,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系统节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开展中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攻关与规模化生产,推进规模化低谷电蓄能关键设备产业化;开展稀土电机及高效水泵、风机、换热器、LED等节能型通用设备开发,开展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回收专用机组批量生产;推动节能管控中心大规模应用及产业化。

(2)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产业

推动水污染治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规模化生产,加快膜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开展环境监测、机动车尾气净化及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高效高品质的烟气净化设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提高生产能力;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解决方案,带动垃圾处理设备、垃圾转运设备的成套化生产。

5.新能源汽车产业

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实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实现我市纯电动汽车的自主化研发、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1)推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与配套生产

重点研发高功率型和高能量型动力电池材料关键技术、动力电池组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生产与回收工艺等,建设动力电池测试平台;攻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关键技术,完善电机驱动系统测试试验平台,建设电机驱动系统产业化生产基地。

(2)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攻关 攻克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电驱动系统、车身和底盘、整车匹配与集成等关键技术难关,建设纯电动汽车整车测试试验平台和生产基地;开发基于萨博平台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及迷迪纯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制订高压电力系统安全和抗电磁干扰等技术标准,形成纯电动汽车体系标准。

(3)推进充电机等充电设施研发与电动汽车示范应用推广

研发充电机电源模块等关键技术,开发满足不同车型系列的车载及场站充电机产品,实现模块化开发、产业化生产;重点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电子标签、电能计量等关键技术,建立充电站综合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开展车用电池梯次利用等扩展功能研究,优化充电模式,推进网络化、智能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建设。

6.新材料产业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化工、高性能金属等新材料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推动首都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巩固北京在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1)开展电子信息材料与核心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碳化硅材料及其晶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锌铝(AZO)

透明导电玻璃等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面向背光源、通用照明等应用领域的高亮度、大功率新型LED芯片制造技术,并形成相关LED外延片、LED芯片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开展LED芯片制造用大容量多托盘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设备(MOCVD),形成稳定的批量生产能力,实现MOCVD设备的国产化;开展高温超导滤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2)推进绿色印刷材料与核心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基于纳米技术的超亲水板材、纳米复合转印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高精度绿色制版系统,实现绿色制版技术在京产业化;突破环保型印刷版基制造技术,开发紫外光固化(UV)油墨、水性油墨等系列绿色油墨产业化关键技术,完成新一代数字喷墨印刷机的研制,攻克单张纸对开多色平版印刷机制造技术,进一步完善绿色印刷产业链,打造首都绿色印刷产业板块。

(3)实施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低成本清洁钛冶金新技术研究,形成高纯钛产业化成套制备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完成永磁汽车电机用各向异性钕铁硼粘结磁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推动首都磁性材料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开展国产非晶带材的应用研究,实现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非晶变压器和非晶电机的产

业化,打造首都非晶带材产业链;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4)开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推进 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新一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化批量生产,推动其在军工与民用领域的应用。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发挥骨干企业带动效应,提高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通用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能力,提升重大装备成套化水平,实现关键装备的自主化。

(1)开展高档、专用数控装备及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

重点开展数字化设计、精密磨削、动态综合补偿以及工业设计等相关共性技术研究;研制新一代精密加工中心、重型机床、精密磨床、大型铺带机等整机,及高档数控系统、大扭矩铣头、大型精密滑枕、静压转台、精密主轴、特高压直流阀等关键功能部件,为汽车、航空、轨道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提供关键设备、技术及工艺。

(2)开展大型、高性能工程施工基础设备研制 重点研发液压、传动、入岩、智能控制专用底盘(如起重机底盘、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大角度转向底盘)等关键技术;研制适用于交通、能源、水利、建筑等行业的大型隧道

全断面掘进机、桩工机械、连续墙抓斗、水平定向钻、全路面起重机、高空作业设备等装备;建立工程施工装备零部件与整机综合试验、检测以及大型装备智能化焊接平台。

(3)开展高速铁路作业设备研制与国产化

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动力车行走控制、轨道综合检测、钢轨打磨等技术,实现钢轨打磨列车、快速多功能综合作业车等大型养护机械的进口替代;研发面向高速铁路应用的基站和移动通信车载设备;推动高速铁路交通信号系统和安全级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4)开展中低速磁浮示范运营线列车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

研发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悬浮控制、列车轻量化、运行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研制第四代磁浮实用定型列车,建立磁浮工程检测体系,推进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工程化。

(5)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支持“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设备、车载及地面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综合运营指挥管理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完善“产品+工程+服务”模式,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设备的国产化,促进轨道交通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6)开展应急救援成套化装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发应急供水成套装备、通信指挥系统、应急油料保障装备、新能源应急供电保障装备等,并推进其产业化;加强煤矿安全避险设备研发;建设应急救援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应急救援技术工程研究院和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技术交流、展览展示等服务;支持建立“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基地和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8.航空航天产业

以航空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发展航空科技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完成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及其应用技术开发,实现在国产大型飞机等重大装备上的批量应用;开展航空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航空预浸料和蜂窝产品的产业化;推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研发系统控制、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涡轮叶片以及通用航空器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进一步加强航天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在都市工业、中医药、石化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推动“老字号”品牌企业创新发展,突破其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力度,以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重点,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动成果高效转化,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设计之都建设,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全力支持办好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1.科技服务业(1)做强研发服务业

面向集成电路制造、新一代无线通信、新型药物开发、核电及核技术应用等重点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研发服务项目,支持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家核电、首钢公司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攻克研发服务关键技术,提升为行业开展研发服务的水平。以服务项目为纽带,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与产业链上相关中小企业结成研发服务联合体,共同面向行业内企业开展研发服务。支持“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实施“研发服务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实力突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研发服务企业。积极推进各类研发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

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研发服务资源集聚发展。实施“研发服务需求对接”和“研发服务全国路演”活动,支持研发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国内研发服务市场。

(2)做大科技中介服务业

推进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继续强化北京技术交易活动,加强技术交易对经济的贡献。加快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打造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平台,为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挂牌、评估、撮合、熟化、结算、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认定一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推进“中国创新驿站”建设,依托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等区域和基层站点,整合科技咨询、投融资、科技条件、生产力促进、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程协同服务。

组织开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和“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推进“科技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及“科技中介机构及人员执业准入制度”建设,依托各类科技中介行业协会探索建立信用评级、人员准入、行业准入等规章制度以及各类服务标准和规范。

(3)做精设计服务业

实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发展设计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设计之都,提升“北京设计”国际影响力。重点推进企业成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国

际对接、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六大工程,培育一批设计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设计品牌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推动国有设计院所向设计服务企业转型,大力推进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建设,健全设计商品、原创设计、设计服务等各项专业化设计要素市场,促进设计市场交易规范化,积极推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化。

2.信息服务业

(1)建立信息服务运营平台

建立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包括新型终端、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运营平台,围绕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性网络电视业务等方向,重点带动、整合千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形成以平台型企业为龙头的新型产业价值链。

(2)延伸IT服务产业链

围绕重点行业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加强高端咨询能力和设计规划能力,形成一批大型工程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延伸IT服务产业链,向前拓展高端化咨询,向后延伸专业化IT运维,积极推动行业解决方案进入国际市场。

(3)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

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提高自主工业软件 27 的市场占有率。支持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创新,培育一批在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大型企业。

(4)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发展能力

建立以自主可控的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发展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进一步整合国产基础软件上下游各环节,形成相应的集成应用方案,并加大其应用推广力度。加快信息安全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积极拓展信息安全国际市场。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物联网、三网融合领域,形成系列化的IC产品。

3.文化创意产业

(1)促进产业资源的整合共享

围绕首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网络共享,建立一批数字素材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多媒体渲染服务平台、数字出版平台、多媒体演艺虚拟舞台、版权综合业务公共服务平台、版权产业融资与文化金融中介交易平台等,建设国家数字版权产业基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推进资源开放共享。

(2)加强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开展数字化入网检测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与过滤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电子支付技术、海量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等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3)提升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

围绕文艺演出、出版发行与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与交易、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商务会展等行业需求,重点加强舞台、灯光、激光显示、海量存储、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出版物卫星发行系统等技术,视频点播、数字内容集成与分发传输、网络视听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及3D、4D、球幕、IMAX等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4)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大兴新媒体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中央大型文化项目落地北京。吸引国际先进技术供应商入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鼓励其与首都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文化创意项目。

(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

与科技部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五个中心建设,重点培育籽种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等高端产业,推动农业先导技术与集成技术科技示范,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产业融合,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

设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的战略高地。

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

围绕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聚集和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全国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创新创业对投融资服务的需求,聚集金融要素和资源,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围绕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吸引国内外大型涉农企业设立总部研发机构,构建全国产业梯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和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围绕促进国际农业高端技术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农业高层论坛和农业科技会展,打造国际农业会都,建设国际化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2.农业高端产业培育

推动以籽种产业为核心的农业高端产业发展。重点开展良种创制与育种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与突破性品种选育、玉米双单倍体(DH)工程化育种系统应用与产业促进等工作。突破蔬菜、玉米、杂交小麦等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

加强生物农业技术开发。重点开展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畜禽新型生物疫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在调整高端农业产业布局的同时,高度关注农业发展对环境、能源和水资源的影响,以科技手段促进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研发精准农业关键技术。重点开展设施温室环境精准控制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设施农机具等技术集成示范,提高设施农业的控制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循环可持续发展。

3.先导技术研发示范

集成创新农业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定位识别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决策分析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示范应用。

聚集园林绿化的优势资源,进行彩色、抗逆树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苗木工厂化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并在北京地标路段集中展示,引领服务全国绿化苗木产业发展。

研发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监管系统、农资可信流通监管设备及系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研发应用高光效、防雾、防老化、高抗压的覆盖薄膜;强度高、质地轻、造价低、耐腐蚀的棚架材料;保温性能好、质地轻、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的温室保温材料。开展新能源 31

利用、LED光源系统等低碳先导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提升设施生产保障能力。

4.农业产业链构建升级

开展花卉会展科技示范基地、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和花卉产业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打造以国际会展交流为品牌、品种与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龙头企业总部聚集为特征的花卉服务产业基地。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研发应用功能物质的提取与产品开发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保健型产品,研发应用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技术,促进首都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发展。

促进首都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创业。探索法人科技特派员产业链促进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开发,构建全国产业梯级,推动首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促进首都文化、科技、教育等优势资源整合,着力发展民生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支撑作用。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筛选并推广应用一批适用技术及产品,使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支撑首都文化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文化、科技、教育优势,强化科技对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以科技促进优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加快推动首都文保、体育、旅游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1.提升文化事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加大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业态升级。积极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发展高新技术印刷。加强多媒体技术等在剧院、音乐厅、艺术馆、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改造和功能升级。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高首都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水平。

2.科教融合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推动科研创新、科教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全社会创新教育力度,提高探究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场所的创新教育水平。构建支撑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继续支持面向教育的类纸手持阅读终端产品(即电子书包)、立体地理书等产品的研发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3.推动文化领域科技成果加快应用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在“百家戏院”等公共场所推广应用大功率LED灯,进一步研发推广京胡等传统民族乐器的仿生皮替代技术,研究制定生产标准化及产品质量标准,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支撑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开展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和重要工业遗产等资源开发、保护与修复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加强科技旅游示范点建设,将“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牌推向市场。

(二)强化食品安全与医疗健康科技保障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技术研究,构建覆盖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深入贯彻实施“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构建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示范网络,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1.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体系构建

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生产的新型安全投入品的研究与替代应用,开展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履历、源头追溯和检测技术的应用,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重点开展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中非食用物检测技术研究。加快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技术体系,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装备和仪器,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现场毒物检测箱、各种病源微生物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检测仪和相关试剂等,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检能力。

2.疾病关键技术研发与适宜技术研究

针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心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开展规范、标准、适宜技术研究。开展儿童期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和促进儿童健康的适宜技术研究,为疾病防治端口前移提供科技支撑。开展以首都特色为核心的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培育一批新的优势领域。探索研究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和策略,创新一批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产品。

3.重大疾病公共服务平台搭建

建立以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等为代表的资源条件支撑平台,建立转化医学平台,为重大疾病的预防、预警、诊断、治疗提供技术服务,根据疾病的特点与区域分布等因素建立研究示范网络,形成重大危险疾病科技支撑体系。

4.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

完善首都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在示范区内综合应用各类前期研究成果,宣传科普知识,建立健康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形成的规范化诊疗方法、社区综合防治方案及新的临床关键技术,提高慢性病防治知晓率和规范化诊疗率。

(三)推广城乡建设与管理科技创新成果

针对城市建筑、科技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信息管理等进行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集成转化的作用,促进城乡间及农村不同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1.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1)城市总体规划与建筑

研究北京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现代勘察和测绘、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支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重点围绕特大型复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在复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技术,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理论及其抗震、防火、防水、抗爆体系关键技术,新型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与抗震技术及其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等,开展集成技术研究与基地建设。推进新型建筑临时设施产业在 36

应急管理、防害减灾、展览展示、物流仓储、便民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2)城乡基础设施运行管理

重点研究地铁施工(地下道路)和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技术,高速铁路道路施工新技术,快速道路及桥梁施工技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等新技术,降尘、降噪、节材及快速施工等绿色市政施工环保技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旧有城市管网改造等技术,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维护管理。建设覆盖全市的城市感知网络和基于网络化管理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开展既有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改造、安全加固(减震隔震)技术与安全检测和鉴定技术研究,建立健康监测体系以及维修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集成平台。

(3)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创新

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将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科技维稳管理体系推广范围扩展到郊区县,实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立民生科技工作服务体系运行长效机制,推进城市人口健康及重点人群关怀科技示范工作。

2.科技交通系统建设

(1)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技术研发推广

开展轨道交通网络化条件下的规划、建设及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继续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与运营安全技术、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关键技术等,继续推进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成果产业化和B型车应用推广,积极支持包括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科技型企业参与我市城轨建设。

(2)“公交城市”体系建设

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开展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网络优化与示范,推动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建设及立体公交换乘条件优化。开展慢行交通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及郊区公交系统规划与运营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3)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建设多种新技术集成的交通视频综合监测及信息采集系统、城乡一体化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快速反应的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实时准确的交通数据综合分析与预报系统、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系统、交通管理综合通信网络系统和基础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智能交通管理科技体系。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与安全应急处置技术体系。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提升数据获取能力。通过国际合作建成三颗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卫星分辨率优于2米,实现每天拍摄北京一次;开展遥感卫星星座数据的同化处理技术与集成研究,升级与完善现有北京一号小卫星地面系统;研究遥感相关应用技术,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完善遥感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北京在全球世界城市范围中率先拥有遥感星座。

提升互联网宽带接入标准,家庭用户互联网带宽达到20兆,企业用户宽带达到百兆,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企业用户达到万兆。高标准完成800兆无线政务网和有线宽带政务网络改造。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地区信息交换和传输能力,实现行政村光缆网络全覆盖。完成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平台、人口信息精细管理系统等建设,推进一批信息设施园区建设。

4.新农村建设

(1)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农村生物质能开发、清洁供暖供热、供用电节能、农居室内空气净化、农村宜用医疗卫生等技术以及相关设备、药品等,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2)促进村镇建设发展

研究绿色环保建材、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模块化、新农村住宅改造及节能节地节水治污技术、村镇区域规划与互动模拟预测动态监测等适用技术。开展村镇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3)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实施“产业融合科技促进工程”,重点推进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以及旅游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提高农村资源的增值服务。

(4)提升新型农民素质

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技术研发、系统开发和资源整合,提高农村社区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低碳城市与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污染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垃圾资源化、低碳发展路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建设一批低碳与生态环保研发中心和研究基地,制定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推动试点区县、重点新城及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开展低碳和生态建设,努力为市民营造清新的都市环境。

1.低碳城市建设

(1)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

开展城市级热、电、气、煤高效清洁利用、联调联供及优化运行研究,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等新能源供热、多热源联网、锅炉节能、热计量、规模化低谷电蓄能等高效清洁技术。推进稀土高效节能电机、节能水泵风机、高效换热器等通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开展高耗能领域先进节能工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和低氮燃烧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动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推广流程能耗在线监测与过程优化技术。

(2)低碳体系研究与示范区建设

开展低碳北京建设技术发展路线、碳排放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低碳规划体系、建设模式与路径等研究。支持延庆、通州新城等重点区域的低碳建设。推进西城、怀柔、石景山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低碳发展,集成智能电(微)网、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绿色交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融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于一体的低碳示范区。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水资源保护与安全供水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与示范。实施水资源开发工程,开展海水淡化和深层地下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城市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开展多水源供水条件下饮用水污染物去除技术、消毒技术及

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研究。研究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管网安全维护、升级改造技术。开展城市节水器具的研制与推广。

(2)污水、污泥处理与再生水利用

重点开展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Ⅳ类水体标准的集成工艺、膜材料和组件、再生水利用环境影响、区域污水有毒污染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区域间联合调配运行策略、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及易管理处理、污泥处理处置、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以及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实现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理。

(3)水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面源污染防治等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基于水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和流域水质模型的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园林绿化关键技术体系等研究。

3.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

开展本地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调查测试、北京和周边省区市大气污染物形成与迁移规律研究,逐步建立空气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和修订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低浓度烟气污染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自动

检测新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污染物、扬尘等大气污染物高效综合治理技术示范与应用。

(2)移动源控制与管理技术

开展国V机动车排放相关检测技术和标准以及相应油品质量试验等可行性研究,制定适应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地方燃油标准。开展车用汽油清净剂限值及测量方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对策等研究,完善机动车工况排放检测技术和路检检测系统。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4.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推进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重点围绕热解气化焚烧、等离子体焚烧、气化熔融焚烧等垃圾焚烧关键技术和设备,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焚烧烟气控制、二恶英控制、飞灰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生活垃圾预处理、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等技术,开展研发与推广应用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与示范。

(五)完善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体系

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在重大灾害预警预防、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网络化监管等领域的科学管理水平。

1.社会安全与风险防范技术

开展社会治安的监测预警与处置、网络虚拟社会安全防范与管控、犯罪和恐怖袭击的防范与侦查、市级应急平台的综合研判及现场综合协同处置等技术研究。加强现代社区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公共设施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及相关体系建设、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障及风险防范技术研究。

开展典型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抢险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设备开发;建立各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大活动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超高层建筑、标志性建筑、轨道交通、公交枢纽等重要场所和设施的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体系。

2.安全生产防护与监控技术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及监管、事故预防预测及隐患排查、工业领域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控设备检测、职业危害安全监管、辐射安全保障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3.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技术

开展北京及周边地区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地震预测防御应急响应及指挥技术、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识别及灾变响应、森林防火监控管理系统等研究。

6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七、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首都创新资源平台的资源统筹作用,积极开展部市会商,联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体系,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和布局优化,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初步建成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深入推进政策机制创新和改革试点 1.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新的先行先试政策 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深化股权激励试点,推进示范区内股权激励试点方案审批。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在科技计划项目中扩大间接费用列支范围和比例,开展分阶段拨付经费和后补助试点。积极与中央有关部门对接,在示范区内进一步研究开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税收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承 45

下载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湖镇2011年度科技发展规划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临湖镇创新集镇管理考核机制

    临湖镇创新集镇管理考核机制 集镇建设体现了党委政府的干事能力,集镇管理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为进一步强化集镇管理,提高集镇环境质量,临湖镇党委、政府创新建立了“三级”......

    临湖镇市容环境综合整治(5篇范文)

    临 湖 镇 市 容 环 境 综 合 整 治简报为全面贯彻落实区政府城乡综合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指示精神,临湖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镇市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通过第一阶段的整......

    临湖镇政府办公会议

    临湖镇政府办公会议 时间:2008年2月15日 地点:机关食堂三楼会议室 出席:镇、办事处政府口相关领导,党政办、财政所 缺席:无 主持:徐镇长 议程:1、落实人代会期间提出的本年度政府十......

    临湖镇政府全体会议

    临湖镇政府全体会议 时间:2006年12月30日 地点:机关四楼会议室 出席:镇政府全体成员及相关职能负责人 缺席:无 主持:徐镇长 议程: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年工作的回顾徐镇长:过去一年......

    临湖镇湖桥村土地整治项目

    临湖镇湖桥村土地整治项目开标时间:2014年7月10日 早上9:30 开标授权委托人() 投标、开标地点:苏州市建设交易市场(养蚕里)标书资料: 1、公司三大件 2、公司近三年财务报表 3、公司......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XX科技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XX科技公司发展规划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和开拓为中心,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

    医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学和技术日益成为医院发展与建设的竞争焦点,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人才兴院、服务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专......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专题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医院科技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