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漯河临颍等五个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对漯河临颍县等五个产业集聚区的考察报告
(2010年7月18日)
7月13日至14日,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带领6个县(市、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的负责同志先后来到漯河临颍、南阳西峡、三门峡、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4市的5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主导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体制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两天时间,我们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和座谈发言,既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又受到了启发、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现将4市5个产业集聚区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漯河临颍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6.25平方公里,2008年以来区内累计投入77亿元,建成“五横十三纵”18条道路61公里,配套设施同步到位,入驻工业项目68个,亿元项目38个。其中,今年完成投入21.1亿元,修建道路8条18公里,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下半年将有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50亿元。被确定为全省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28%和58%。
(五)郑州国家高新区
该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3000余家。经过2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电子信息、动漫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1/3,2009年以来新引进和扩大再生产亿元以上项目38个,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经科技部批准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年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原动力,创造性地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一是抢抓发展机遇。西峡是我省西南边陲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临颍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发展工业的优势并不突出。近几年,之所以发展迅猛,关键是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抓住了全省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倾注全县之力高起点编制规划、大力度推进招商、快节奏建设项目,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爆发点。二是树立创新理念。考察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在于拥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数量,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累计
育主导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挥“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腹地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培育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西峡县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培育以特钢及冶金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今年有21个工业项目被列入省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以黄金及有色金属冶炼、铝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则依托技术创新优势,大力培育信息通讯、动漫创意、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围绕食品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利用其良好的闽商基础面向福建、浙江等地开展定向招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局委,提出“二线干部上一线、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要求,实行项目建设“三个一”工程,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每个项目都有一名县级干部、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三名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包招商洽谈、包项目落地、包建设进度、包问题解决。对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乡镇按二八比例分成。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由分包县级干部向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汇报研究解决。对未引进项目的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相关会议或在后排听会。通过奖惩激励,形成了“大员上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有功、误商有责”的浓厚氛围。今年1-6月
移山添沟的办法进行平整;在融资保障上,县财政注资1.5亿元,成立县财和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以西排公司为主体组建源盛公小额贷款公司。四是组织推进机制。明确县直部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并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分包责任制、重大项目建设奖励机制,坚持周例会、月督察、季观摩制度、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完善联审联批、企业服务日、现场办公制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
三、我区与先进产业集聚区的差距
(一)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到位。通过两天的考察,我们深深的感到,5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拉动就业的主渠道、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更深一层,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更强一些。与之相比,我们对产业集聚区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把产业集聚区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来推进、来落实,对“四集一转”、“三规合一”、“ 三个服务平台”、“四个机制”的概念、实质、要求理解得不够清晰、认识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工作成效不够明显。
(二)主导产业急需提档升级。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03年3月,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诸多的原因造成进园企业门槛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虽然在省级评审通过的产
链条延伸集聚项目,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差,没有形成链条式发展的有机群体。
四、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以此次学习考察和项目观摩活动为契机,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考核办法、领导讲话精神,认真分析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炒热广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对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要到位。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二是对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理解要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企业(项目)集中布局是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发展是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资源集约利用是集聚区的本质要求,功能集合构建是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从而实现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目标。三是对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专业园区的相互关系区别要到位。
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招商引资任务,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三个一”工程,在办事处实行“二分之一” 工作法,书记、主任轮流外出,保证80%的时间和80%的精力用在招商,年度引进一个5000万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突出主导产业、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坚持产业链式招商、“区中园”招商、以商招商,每年引进2个以上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2-3个“区中园”。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争9月底之前按要求制作“一个沙盘模型、一本招商引资宣传手册、一张宣传影音光盘”,并在显著位臵树立大型“产业集聚区形象效果鸟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发展规划图”。六是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改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年底前长城投资公司总资产达到1亿元以上。注重开展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方式融资,融资规模每年不低于3亿元。七是加快创业孵化园建设。加快土地征用、规划手续办理速度,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其中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4层以上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达到占用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引导中小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发展。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年完成宏腾路东段、北外环拓宽、魏文路北延等道路建设任
1税收分享”政策。对办事处引进符合主导产业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办事处按三七比例分成。
第二篇:关于对漯河临颍等五个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精)
关于对漯河临颍县等五个产业集聚区的考察报告(2010年 7月 18日 7月 13日至 14日,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带领 6个县(市、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 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 以及全市 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的负 责同志先后来到漯河临颍、南阳西峡、三门峡、郑州高新技术开 发区等 4市的 5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主导 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体制等 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两天时间,我们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 观和座谈发言,既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又受 到了启发、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现将 4市 5个产业集聚区 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漯河临颍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 16.25平方公里, 2008年以来区内累计投 入 77亿元,建成“五横十三纵” 18条道路 61公里,配套设施同 步到位,入驻工业项目 68个,亿元项目 38个。其中,今年完成 投入 21.1亿元,修建道路 8条 18公里,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11个,下半年将有 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 50亿 元。被确定为全省 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二南阳西峡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 20.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 8.17平方公 里,发展区 5.5平方公里,控制区 6.5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入驻 企业 182家,投产企业 137家,其中超 10亿元企业 3家,超亿元 企业 11家, 超千万元企业 30家, 外资企业 10家, 2009年产业集 聚区实现营业收入 144亿元, 税收 4.9亿元, 同比增长 30%和 17%。截止目前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 45.18亿元, 从业人员 2300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三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 10.85平方公里, 发展区和控制区 3.2平方 公里,建成区 7.65平方公里。管理机制设臵为正县级管委会。入 驻企业 158家。其中 23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高新技术产业 项目 35个。2010年 1-5月份,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8亿元,投资强度达到 230万 /亩。
(四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位于三门峡市西部,于 2006年 5月成立,是全省重 要的铝工业、节能照明产业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8平方公里。下辖 1个办 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 6.26万人。集聚区“三规一评”已 批复,主导产业为铝工业、节能照明和装备制造等。目前,累计 入驻企业 85家, 企业固定资产达 256亿元;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 收入 106亿元,税收 6.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6亿元;今
年 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8.46亿元, 实现税收收入 3.25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28%和 58%。(五郑州国家高新区
该区面积 1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3平方公里。目前入驻 企业 3000余家。经过 2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电子信息、动漫创 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 企业占全省的 1/3, 2009年以来新引进和扩大再生产亿元以上项 目 38个,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经科技部批准进入首 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年 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 唯一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原动力, 创造性地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一是抢抓发展机遇。西峡是我省 西南边陲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临颍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发展工业的优势并不突出。近几年,之所以发展迅猛, 关键是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抓住了全省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 良好机遇,倾注全县之力高起点编制规划、大力度推进招商、快 节奏建设项目,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全
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爆发 点。二是树立创新理念。考察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区域经济的 竞争力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在于拥有 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数量,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累计
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2个、国家级实验室及现代技术中心 2家、省 级企业技术中心 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4家、高新技术企业 8家、高新技术产品 39项, 有中国驰名商标 3个, 省知名商标 6个。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引进的恒生公司柠檬酸氢钾项目生产的产品主 要用于 “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 等航空航天设备, 并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 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 拥有全省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1个国家 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中心、4个院士工作站、8个部属研 究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 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它们还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 等方面不断创新。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九城集团有限公司汉 冶特钢项目秉承“差异化”经营理念,生产“特重、特厚、特型” 钢材,在全国钢铁市场占一席之地,成为全省百强企业。三是突 出市场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破解产业集聚区在基础设 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资金和土地瓶 颈,是每个地方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这方面,临颍、西峡县等地 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就是遵循市场规律,大胆进行市场化运 作,通过成立土地收储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包装项目、定向招 商、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引进市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本地经 济社会建设,形成了产业集中布局、项目集中开工的建设热潮。(二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培
育主导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挥“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腹 地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培育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西 峡县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培育以特钢及冶金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 今年有 21个工业项目被列入 省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 打造以黄金及有色金属冶炼、铝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 产业链条。郑州高
新技术开发区则依托技术创新优势,大力培育 信息通讯、动漫创意、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壮大主导产 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临颍县产业 集聚区围绕食品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利用其良好的闽商基础面向 福建、浙江等地开展定向招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局委, 提出“二线干部上一线、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要求,实行项目 建设“三个一”工程,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每个 项目都有一名县级干部、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三名科级干部或后 备干部包招商洽谈、包项目落地、包建设进度、包问题解决。对 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投产后形成的税 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乡镇按二八 比例分成。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由分包县级干部向四大班 子主要领导汇报研究解决。对未引进项目的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 相关会议或在后排听会。通过奖惩激励,形成了“大员上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有功、误商有责”的浓厚氛围。今年 1-6月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11个,完成投入 21.1亿元,下半年将有 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 50亿元。三是坚持规划 引领,集中布局项目。考察的五个产业集聚区都把规划工作放在 先行位臵突出抓好。一方面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投入 400万元左右的资金,高标准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的各项规划,并在醒 目位臵制作了产业集聚区鸟瞰图、三规平面示意图。另一方面严 格按照规划的功能分区集中布局项目,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如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新上的 11个亿元项目, 8个都是食品加工项目。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中了全省 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 国家动 漫产业园集聚 60余家动漫设计制作企业,占郑州市的 70%.。(三 坚持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保 证, 扎实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工作。针对现有行政管理框架下 “有 人不干事,有事没人干”的现象,西峡县重点建立四大机制:一 是政策激励机制。出台对产业集聚区新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 的项目分档奖励土地征收费用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返还政策。实行县统一规划建设、乡镇项目税收和统计渠道不变的“两不变 一统一”政策,提高乡镇上项目的积极性。二是环境优化机制。县委、县政府公选一名专职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负责对 企业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在媒体公示“涉企收费明白卡” ,实 行“保姆式、一站式”审批
服务,做到企业与部门、群众“零接 触”。三是要素保障机制。在用地保障上,成立土地收储中心收 储土地,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拆迁户集中安臵,对项目用地采取
移山添沟的办法进行平整;在融资保障上,县财政注资 1.5亿元, 成立县财和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以西排公司为主体组建源盛 公小额贷款公司。四是组织推进机制。明确县直部门在产业集聚 区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并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分包责任 制、重大项目建设奖励机制,坚持周例会、月督察、季观摩制度、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完善联审联批、企业服务日、现场办公制度, 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
三、我区与先进产业集聚区的差距
(一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到位。通过两天的考察,我们深深 的感到, 5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 级的突破口、拉动就业的主渠道、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 动机。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产业集聚区 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更深一层,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动 性、自觉性更强一些。与之相比,我们对产业集聚区建设重视程 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把产业集聚区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 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来推进、来落实, 对 “四集一转”、“三 规合一”、“ 三个服务平台”、“四个机制”的概念、实质、要求理 解得不够清晰、认识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工 作成效不够明显。
(二主导产业急需提档升级。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 区始建于 2003年 3月,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诸多的原因造成进园 企业门槛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虽然在省级评审通过的产
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以纺织服装加工和装配制造为主导、汽贸 物流为辅助的产业格局,但对主导产业的论证还不够充分,招商 引资的力度还不到位,培育措施还没有及时跟上,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大,不能完全体现“竞争 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从而导致集聚区主 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
(三招商引资成效不够显著。我们考察的 4个县市都把产 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开展 “大招商、招大商”活 动,促进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跟进配套,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招商引资势头很猛。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两年时间共引进闽商企业 30多家。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的总投资 56亿元的电动汽车 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生产项目,是今年全省项目观摩中投资规模最 大的项目。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 40亿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 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 500MW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年产值超过 50亿元。总投资 20亿元的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 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 83亿元,实现利税 8亿元,并将 形成覆盖半导体照明生产和研发的全方位的 LED 产业链条,成为 国内首家“ LED 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基地”。与他们相比,我区招 商引资的项目整体水平不够高,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 的力度不够大,大个头的龙头带动项目比较少,项目建设缺乏储 备和后劲。目前,我们仅仅解决了项目集中落地、企业集中发展 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做到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选择项目,围绕产业
链条延伸集聚项目,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差,没有形成链条式发展 的有机群体。
四、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产业集聚区 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以此次学习考察和项目观摩活动 为契机,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专题会议,传达 贯彻省市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考核办法、领导 讲话精神,认真分析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炒 热广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想认识, 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对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认 识要到位。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 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二是对产业集聚区的 基本内涵理解要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集 一转” ,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 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企业(项目 集中布局 是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发展是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 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资
源集约利用是集聚区的本质要求,功 能集合构建是集聚区的功能特征, 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 , 从 而实现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目标。三是对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 区、专业园区的相互关系区别要到位。
(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措施,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 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一是明确目标任务。2010年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达到 3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突破 100亿元,自 2010年 起,两年内新上固定资产投资 10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 3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以上,企业(单位营业收入、税 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总体水平。二是加 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利用产业发展规划修订的机会,高标 准修编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规划, 做到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 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实现“三标”同向,“三规” 合一。要认真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三是突出 主导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确定的纺织服装加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业布局产业项目、引进资金,积极推动项目、资金围绕三大特色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两年内力争培育一 个 50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四是强化项目建设。2010年固定资产 投资力争完成 30亿元以上, 并实质性开工 2个以上符合主导产业 发展方向、单体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 3亿元、厂房面积达到 3万平方米以上的重大项目;自 2010年起,两年内项目投资额力争实 现倍增,开工固定资产投资 3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递增。同时加强项目谋划, 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 储备 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5个,总投资规模不低于 200亿元。注重提 升投资强度,新上产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 180万元 /亩。五是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招商引资任务,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 “三 个一”工程,在办事处实行“二分之一” 工作法,书记、主任轮 流外出,保证 80%的时间和 80%的精力用在招商,引进一个 5000 万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突出主导产 业、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坚持 产业链式招商、“区中园”招商、以商招商,每年引进 2 个以上国 际国内 500 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 2-3 个“区中园”。加强招商 引资宣传,力争 9 月底之前按要求制作“一个沙盘模型、一本招 商引资宣传手册、一张宣传影音光盘” 并在显
著位置树立大型,“产 业集聚区形象效果鸟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发展规划图”。六是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 设,改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 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年底前长城投资 公司总资产达到 1 亿元以上。注重开展 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 业合作模式)等方式融资,融资规模每年不低于 3 亿元。七是加。快创业孵化园建设。加快土地征用、规划手续办理速度,建设一 个创业孵化园,其中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不低于 30 万平方米,4 层以上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达到占用土地总面积的 50%以上,引导 中小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发展。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 城融合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 年完成宏腾路东段、北外环拓宽、魏文路北延等道路建设任务,实现供排水、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 施与区内外设施的互通对接。两年内力争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重点加快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和检测检验、市 场交易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为项目落地、企业发 展创造良好环境。九是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用足产业集聚区在 供电、财税、用地、环保等方面扶持政策。用好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用 活省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县级行政审批权限,搭上“直通车”,加 快到市直部门办理报批手续进度。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全机制,(三)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全机制,着力抓好促进产业集 聚区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参照市里的模式 聚区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 和做法,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 部任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具体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 工作。二是健全管理体制。按照办事处管理模式,设置正科级规 格的管委会,承担园区建设、企业服务及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任 务。建立联席会议月例会、现场办公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 议、不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月通报、季 考核、年奖惩的激励机制,年终排名进入全省前 30 名,对园区主 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进行表彰奖励;年终排名在
全省后 30 名,对 园区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进行实施行政问责。落实“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对办事处引进符合主导产业集中入驻产业集聚 区的项目,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 区与引进项目的办事处按三七比例分成。
第三篇: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临颍县建设局 解 鹏)
一、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是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区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临颍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始于2007年,位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产业带上,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快速客运铁路四条交通大动脉穿区而过,省道S329横贯东西,是郑州、许昌、漯河中原城市群节点城市,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特别是郑州至许昌城际轻轨的修建,新郑机场许昌航站楼的建立,使临颍县30分钟即可到达新郑国际机场。西安、武汉、南京、合肥、济南、太原等周边省会城市,全部处在5小时车程之内,可以辐射周边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企业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最适宜的集散地,是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区。
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面积21.65平方公里,分别由
手,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隆起带。
一是产业集聚区致力招大引强,加快产业集聚。临颍县将打造食品和电子电器两个超百亿特色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硬目标,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通过创新招商方法、优化发展环境等有效手段,强化招商选资,致力招大引强,加快产业集聚、加快项目建设。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临颍县坚持多策并举,运用银政合作、市场运作和政企合作等方式,畅通融资渠道,有力支持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梅苑、荷园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县城人口承载能力。
三是创新运作方式,破解用地难题。注重土地运作,破解用地难题。抓住省国土资源厅把临颍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这个机遇,在上级国土部门的指导下,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严格落实村镇体系规划,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足用活省厅给我们下达的1500亩周转指标,切实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用地问题。
三、加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建议思考 加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提升产业集聚区本身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是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现实需要。
但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
人、上海同济、广州市城市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一流设计院所保持沟通、联系,按照产城相融的理念,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有机融合,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区位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发展定位和规划层次,打造自身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科学发展。
(二)畅通投融资渠道支持集聚区发展。破解资金瓶颈,坚持利用财政杠杆支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机制建设。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对集聚区基础设施给予的普惠制资金支持、单独奖补等资金;二是建议产业集聚区借鉴兄弟地区的做法,试验成立投资公司,并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增强投资公司资本实力。三是要发挥县域金融部门的融资作用,鼓励和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集聚区,建立集聚区金融服务站,提供就近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集聚区建设,着力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实验探索“三方协议”反担保贷款融进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四是政府可对经营效益好、获得金融贷款多、外资吸引力强、财政投入放大效应突出的企业,在安排资金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给予重点倾斜,以鼓励产业集聚区加大投融资业发展。
(三)坚持要素集聚加速集聚区发展。(1)要用好政策,集聚土地,注重土地运作,破解用地难题。在用足用活省厅
(五)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集聚区。加快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集聚区企业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建立健全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满足集聚区在科技、劳动、培训、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对医疗、就业、养老保险等所有服务性事项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积极转变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方式,更加注重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特别要通过完善产业链条来留住企业,让其栖息在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链上。
(六)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保障集聚区发展。高素质劳动力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重视产业集聚区劳动力的培训。(1)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集聚区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大针对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的培训支出力度,使培训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就业,也更能满足集聚区用工需求。(2)要将下岗职工的培训与集聚区劳动力培训结合起来。这样既可增加就业,也可提高和优化产业集聚区的服务水平。(3)要鼓励各类职业学院、学校与产业集聚区企业,开展定向培训。通过运用相关政策,引导职业学校为集聚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
第四篇: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
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必须通过集聚优势要素,打破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依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大力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近几年来,*区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平静问题的着手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本文结合温岭市产业集聚区的先进经验和*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就如何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步伐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先进经验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滨海区域,规划范围主要为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及临金清港的部分区域,主要涉及东海塘围涂区、松门镇、石塘镇,以及滨海镇、箬横镇等。规划范围约310.87平方公里,建设重点区面积约为152.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6.51平方公里(8.48万亩)、道路用地22.6平方公里(3.4万亩)、居住用地17平方公里(2.55万亩),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群、一心、六片”。一群,即贯彻“东西互动”、陆海联动”的整体开发与保护思路,协调相关规划,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的城镇组团、工业区块、特色农业及旅游业,形成一体化的东部产业群;一心,即依托松门镇与温岭大港港区开发建设区域及松门港水域,形成东部产业集聚区复合中心;六片,分别是北部综合发展片、中部综合发展片、南部综合发展片3个重点建设片和中部农业片、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3个农业及生态控制片。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中曾经存在很多的问题:
①管理体制不顺。东部产业集聚区由上马工业区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建设,但各区块都有各自的建设指挥部,东海塘围垦区有东海塘建设指挥部、东南工业区块由松门镇人民政府负责,各区块按照各自的规划进行组织
块、东南工业区块在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而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拆迁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⑤政策优势不明显。东部产业集聚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但目前为止并无专门支持区块发展的统一性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方面缺乏统一性的政策,导致具体工作无法开展。
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措施,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原本存在的发展障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①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由一位副市长或市委常委兼任东部产业集聚区指挥部总指挥,专职负责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指挥部设若干名副指挥,兼任松门镇、石塘镇、箬横镇、滨海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指挥部统一负责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对各相关乡镇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专门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由指挥部对各乡镇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以推进工作进展。
②统筹规划,做好规划协调工作。抓紧编制了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滨海区块和南部综合发展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实施。同时,注意做好与台州滨海产业区及温岭市域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各工业区块自有规划的衔接工作,使东部产业
行政区划,强化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合作,联动开发。二是工业用地扶持指标上尽量向东部产业集聚区倾斜,市里在统筹安排农保地转换指标时,优先解决东部产业集聚区,以满足大规模开发的需要。三是加强区块软环境建设,在企业服务上下功夫,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提倡部门放权,各职能部门在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派驻一名副职以上领导干部,专门负责东部产业集聚区内项目的报批工作,确保每个项目在区内即可完成相关报批工作,以便更快的启动建设,为区块在招商引资上创造良好环境。
二、*产业集聚区现状
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安阳市中心城区南部,西临107国道与京广铁路,东至京港澳高速,南至胡鹤公路,安林高速与城市南外环从中穿过,将该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以南区域隶属于安阳市*区,规划面积13.68平方公里,规划主导产业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含新能源)和现代化服务业四大产业。规划中的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分区将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形成“一心、一轴、一带、三园、两区、两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规划提出的融合中心,包括产业研发创新区和商务办公区,是整个集聚区规划的重点,该区域将引领集聚区今后的发展。一轴:安阳市生态城市轴线,贯穿安阳市中心城区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并延续至集聚区的融合中心。这条轴线使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得到延续,并使集聚区与中心区互为呼应、协调发展。一带:白沙河景观绿化带。三园:西北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东南部电子信
道正在进行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将于明年春季开工建设。在现有110千伏、35千伏以及在建的220千伏变电站基础上,今年又投资700万元新建10千伏开闭所,目前已完成前期选址、勘测设计工作,正在协调进地,将很快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集聚区新建办公楼及展厅共投资1300万元,其中展厅已基本装修完工,将于月底前投入使用。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标准化厂房建设方面:1-10月份,投资5000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万平米,同比增长300%。同时,我区与北京天创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标准化厂房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招商引资方面:1-10月份,共完成签约项目15个(鹤展羽锻压、吉姆克能源机械、现书高科特种铸件、路德药业、北方起重机生产基地、乾康药业、电主轴、活塞式空压机、五金标准件、LED灯、台湾产业园、新动力汽车、商务中心名企总部基地、标准化厂房产业园、高速机车铸铝变速箱),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28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9个。
项目建设方面:1-10月份,投产项目1个(剑龙针织厂),新开工建设项目9个(鹤展羽锻压、吉姆克能源机械、现书高科特种铸件、路德药业、北方起重机生产基地、乾康药业、电主轴、空压机、五金标准件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9.8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集聚区累计在建项目达到12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5个。
三、*产业集聚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指标少。今年上报的1100亩土地指标还未批复,现有指标已用完。
部分企业和项目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贷款成功率普遍较低,贷款抵押条件也较多,集聚区担保公司在短期内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建议市相关部门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产业集聚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到位、投产项目少,管理人员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构想和建议
下一步,*产业集聚区将按照“四集一转”要求,在强化针对性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有效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建议区委领导专人负责,实行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每周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由县级干部汇报分包项目及项目进展情况,盯紧项目,召集由区财政、发改、住建、环保、商务、土地、交通、工信、集聚区等部门负责人,在集聚区管委会会议室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
1011-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对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新蔡县产业集聚区纪委副书记李勇
许宏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工业集聚区优势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产业集聚区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是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其地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心与关注,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愈来愈显得格外重要。您所提到的关于产业集聚区存在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因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要辩证地看待:一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是如此。去年,6月份刚刚组建产业集聚区,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一定问题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二是我县产业集聚区存在的(诸如:主导产业不明显、缺乏产业链;有部分项目处于停产半停产或闲置状态)等突出问题,这是共性问题,在我省别的县市也不同程度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发展中消化,在发展中解决,在发展中建设。
您所提出的三个突出问题,必将在近期圆满解决。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视革命老区建设,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等各项政策,为我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大好机遇;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开展招商引资,有利于实现产业链的接合延续。从我县的自身方面看,省直管县即将启动,有利于产业集聚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有利于实现项目无缝对接。
关于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规划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正在着手解决。在多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业集聚区已完成了《新蔡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于2010年11月上报河南省发改委,省发改委已于2010年12月对《新蔡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作出同意实施规划的批示。目前,产业集聚区正在按照《规划》落实项目建设,要彻底扭转“企业项目各自为战”的局面需要一个过程。
关于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问题。县委政府已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专题写入《新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尤其是把“培育壮大支持产业”和“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方面,县委、县政府已着手突出抓好天龙禽业、锦黛尔服饰、亨通粮油、麦佳制粉、伟鑫药业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盘活了禹欣药业、酒厂、武新
肉类等老企业,大力扶持堂福电子、石森棉业、爱迪亚生物制药等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新上企业,现已初步形成了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必将越来越强,越来越大。
关于集聚区土地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益问题。产业集聚区已经着手研究,着手解决,结合实际,实行土地保证金制度,针对投资强度达不到每亩120万元的老企业,要求其追加投资限期整改;对新上企业实行入驻园区之前必须交出土地保证金,从源头上避免土地闲置、资源浪费的问题再次出现。
关于落实“企业封闭式管理”问题,县委县政府把这一问题坚持常抓不懈,去年开展了“三服务”集中活动,着力解决企业突出问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今年新春伊期,县委、政府又开展了“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的集中活动,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重提升企业发展软环境,加速新蔡发展。
新蔡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二〇一一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