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
党的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2009年3月)
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把争夺下一代、争夺人才培养成果作为其积蓄力量、与我进行长期较量的一个战略性步骤,企图与我力争夺接班人、争夺阵地、争夺未来的严峻形势,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统领观高等学校党的 1 建设,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牢牢掌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1.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主要的工作。高校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经常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及时掌握高校思想理论动向和校园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2.健全干部教育制度,完善干部培训体系。校院(系)两级党政干部脱产集中培训每5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其他干部脱产集中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年不少于15天。逐步健全领导干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维一体”的理论学习体系。
3.深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党员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坚持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教育。要精选教育内容,保证教育时间,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的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脉络,针对党员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开展教育工作。
4.大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高校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断增强政治 敏锐性,把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摆在工作的突出位臵,把维护稳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抓紧抓好。要深入开展“六好”、“三爱”教育活动,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政治立场。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遏制宗教狂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风气。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党员干部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信念,增强对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要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把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提高认识与自觉践行有机地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重视党建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自治区高校党建研究会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高校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独特优势,组织高校党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设立党建工作课题,加强高校之间党建工作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二、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方向,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6.坚持政治家办教育。要坚持用政治标准选人和管人,把那些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臶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 法宗教活动,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旗臶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的人选到高校工作,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既是教育家,又是政治家,努力做到政治家办教育,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7.不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加大高校和地方之间领导干部交流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高校领导干部到艰苦地区、困难地方和复杂环境经受锻炼,进一步优化高校领导班子结构。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任用高校领导干部,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真正把那些懂政治、讲政治,善于办学治校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高校领导岗位上来。
8.不断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高校领导班子要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端正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效办实事,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争做“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好干部。
9.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信访处理制度,完善舆论监督、谈话和诫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述职述廉制度。要重点加强干部任免、工程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职务评聘、教育收费、科研项目申报和经费使用、投资经营、后勤服务等关键环节和领域的重点 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要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推行廉政承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10.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学校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委的决定。党委要坚持管方向、管大事,尊重和支持校长独立发展地开展工作,不包揽具体行政事务。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要在队伍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实施党委集体决定的涉及行政工作的事项。学校工作的重大事项,校长要及时向党委汇报。适当扩大党政交叉兼职,党员校长一般应兼任党委副书记。党政班子其他成员要坚持下级对上级负责、个人对集体负责,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坚决贯彻集体决定,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
11.根据工作需要高校宣传部长进本级党委常委(委员)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形成有效的合力。
12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制度,逐步实行高校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高校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高校党委应向党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三、切实提高维护高校稳定的能力,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
13.维护高校稳定是高校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要坚持群众路线,在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承受能力,努力使各项决策充 分体现师生员工的意愿。要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及时化解矛盾,积极理顺情绪,主动释疑解惑,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校园舆论氛围。
14.加强对稳定工作的前瞻性研判,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依法妥善处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不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事件消除于萌芽、化解于基层、拦截于校内,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15.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把校园网络建设成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16.要警惕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渗透,加强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外籍人员在校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师生的影响。
17.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建设,严格社团、课堂、讲座的管理,坚持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确保阵地巩固、导向正确。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弘扬主旋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8.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加快高校公安体制改革,在超过一万人的高校设臵派出所,在五千人至一万人的高校 设立警务室。公安、编办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解决高校派出所人员编制、警力配备等问题。
19.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学校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卫生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
20.加强校园与周边环境治理。要对校园内部的网吧、复印点等场所和商业摊点等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加强与政法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深入了解学校周边地区存在的影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整治,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学校稳定。
21.建立健全信息报送体系。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思想动态的反映。信息工作要做到情况明、信息灵、报送快。对重大不稳定事件的发生,隐瞒不报或延误报送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22.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院系领导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没有认真贯彻上级要求,稳定工作出了问题的,要进行通报批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四、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3.构建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凡是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行政、教学、科研单位,都要单独设臵党支部,尽量减少跨单位、跨部门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后勤聘用人员党员比较集中的单位,也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确保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要积极探索建立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对应的研究生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研究生学习、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可按专业或年级设臵,人数较少的也可与教工联合设立党支部。
24.探索和完善二级学院(系)工作运行机制。要建立院系党政沟通协调和监督机制,健全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凡属学校(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党委(总支)书记、院长(系主任)应在充分沟通酝酿之后,提交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鼓励党政干部领导交叉任职,党员院长一般应兼任党组副书记;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可兼任行政副院长。
25.积极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建立学生党组织。要在现有校、院(系)、年级、班学生党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寝室楼层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小组,或根据公寓规模的大小,以一幢或几幢公寓为单位建立学生党支部。通过社区党员监督栏、社区党员服务栏、党员联系责任制等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6.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 质的党务工作队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一般应按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1%左右配备,规模较小的学校,可视情况适当增加比例。要有计划地选拔骨干教师和青年学术带头人专职或兼职做党务工作,努力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党政轮岗和校外挂职锻炼,为党务干部做好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进一步落实党务工作者的政策待遇,在任职期间按工作年限和业绩落实相应职级、职称和待遇。
27.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要选那些党性强、思想和业务素质好、作风正派、有奉献精神、有责任心和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要和同级行政领导同等待遇。建立党支部书记培训制度,每年要分期分批对支部书记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继续坚持和完善党支部工作的量化考核制度,用本单位各项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评价党支部工作。
28.改进和完善干部管理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干部分类管理,落实和完善干部任期制。进一步健全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制,按期换届。校级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学院(系)领导任期由学校党委按有关规定决定。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出国(境)管理规定,规范日常管理。建立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注重考核绩效,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努力宣传正确的政绩导向。
29.完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校院(系)两级党建工作经费要列入单位年度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高校党委要建立党建工作专项资金,用 于党员教育、干部培训、评选表彰等。专项资金参照本校年度党费收入总额,每年按不少于一比一的比例匹配。高校应把留存党费大部分返还给基层党组织,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校院(系)要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加强对党校(份党校)、“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党员资料室、党员教育专题网站、事件基地等的建设和投入。
30.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基层、联系师生制度,畅通师生表达意愿渠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要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1.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要健全以“奖、助、勤、补、减、贷”工作为主,社会资助、绿色通道为辅的资助政策,多渠道开展助学帮困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逐步推行大学生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要健全大学生帮困服务中心,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要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五、夯实党的建设基础,积极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3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按照师生比1: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 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支持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者,学校应报销全部学费。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33.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按1:2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辅导员,把好入口关,新选拔的辅导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为辅导员单独设定职称评聘比例,单独确定评审条件,单独进行评审。自治区教育厅在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中,要为专职辅导员设立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议组,负责评审专职辅导员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各高校要根据各自具有的评审权和有关政策规定,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评审工作。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重视辅导员工作经历。各学校辅导员待遇原则上参照学校行政人员有关标准执行,工作满3年、工作考核优良者享受副科待遇;工作满6年、工作考核优良者享受正科待遇;工作满10年、工作考核优良者享受副处待遇;工作满14年、工作考核优良者享受正处待遇。
3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要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 每人带班不超过2个。要把教师的班主任经历作为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班主任津贴待遇应按生均不少于5元标准发放。
35.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大后备干部的培 养力度,坚持把后备干部放在重要岗位、艰苦环境进行锻炼,拓宽渠道,安排后备干部下派地方(基层)或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应与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后备干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实行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把优秀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
36.积极慎重地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校院(系)主要领导要带头做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加强培养教育,推动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吸收中青年教师入党,要充分考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和个性特点,看主流和本质,看党员标准,看能不能在本职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组织部门要制定在教师中发展党员的长期规划。
37.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把质量关。本科院校学生党员比例力争达到 10%,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比例力争达到 6%。要特别注重做好发展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入党工作,要坚持党员标准,全面考察发展对象入党动机、特别是在大是大非关键时刻的表现思想政治素质和一贯表现,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由地方和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各地方、有关行业党委(党组)要大力支持学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组织部门要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学生党员的特点,在党员发展人数分配等方面要给予积极的支持。
38.认真做好高校统战工作。高校党委要切实重视统战工作,明确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统战部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校 统战工作。学校统战工作经费应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为学校统战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支持。本科院校应单独设立统战部,统战部部长原则上由党委委员或常委担任,在任免前可征求上级党委统战部的意见。单独设立统战机构的高校,应设专职统战员(相当于处级调研员),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二级学院分党委或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设统战员。高职高专院校要配备统战部长,统战部与其它党委部门合署办公,并设臵专职统战员。
39.认真抓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凡按国家关于民办高校设臵规定批准建立的民办高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选举产生。民办高校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党组织关系隶属于自治区党委工作部门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从事专职工作的教职工党员,应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民办高校应建立党校或业余党校,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积极而慎重地做好民办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加强入党前、入党时、入党后教育。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必须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和场。教育工委要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检查督导,帮助民办高校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第二篇:“一岗双责”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附件:
东莞市实行党政领导干部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幸福东莞,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积极构建“党委核心领导、政府引导监督、行业动态管理、企业自主负责、社会综合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规定以及黄华华省长《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充分认识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是我市“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要求东莞今后的发展不但要注重经济总量,更要注重经济质量和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 会稳定大局。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幸福东莞的必然要求。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是每位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一岗”是指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对所在岗位既要履行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利于全面建设幸福东莞。各镇(街)、市直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充分认识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始终坚持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幸福东莞”为统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幸福东莞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全面明确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任务目标。全市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或稳中有降;确保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实现稳步下降;确保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力争全市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强化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
(一)各镇(街)(含松山湖、虎门港,下同)和市直部门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党政主要领导对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副职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全体党政领导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各镇(街)党委主要领导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承担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主持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一并研究部署;每年不少于两次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专题汇报;每年召开一次以上党委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监督、检查、指导党委其他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政令畅通。
(三)各镇(街)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辖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有: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基本任务,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不少于两次听取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汇报,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每季度主持或委托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抓好本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等的落实;签署本级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负责所在地重大和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监督、检查、指导政府副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各镇(街)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是本辖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监管责任,并对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责任。其主要职责有: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主持研究制定本辖区安全生产监管的办法和措施;指导和协调本辖区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落实本辖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加强考核,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负责、协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
(五)各镇(街)分管其他工作副职对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责任。其主要职责有: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在分管工作范围内的贯彻落实;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分管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同时考评;督促分管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适时组织开展并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协调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作。分管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时,按规定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援和善后工作。
(六)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承担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党组)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本部门重大事项一并研究部署;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党委(党组)成员会,及时研究解决本部门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监督、检查、指导本部门其他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七)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抓好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落实。其主要职责有: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在本部门的贯彻落实;组织落实上级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专项目标任务;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行政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本部门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考核验收;组织和领导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重大隐患,督促制定整治措施并加以落实;明确本 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并改善其工作条件,保障必要的装备和经费;签署本部门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本部门主管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
(八)市直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职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抓好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落实。其主要职责有: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主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主持召开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上级指示,分析安全形势,部署工作任务;组织本部门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相关业务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指导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本部门主管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
(九)市直部门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责任。其主要职责有:组织制定和落实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检查、督促分管领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时,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助,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三、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制
(一)严格安全生产基层检查制度。各镇(街)和市直部门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下基层检查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本部门负责的安全生产情况。党政主要领导每半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调研检查,党政副职领导干部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调研检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碰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二)严格安全生产履职情况考核。
要制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各镇(街)和市直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每年对各镇(街)和市直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严格进行一次定量定性考核(或考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各镇(街)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制度。凡辖区内或主管范围内发生较大以上责任事故的,镇(街)人民政府(管委会)或市直部门,需向市政府作出书面说明。
(三)严格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各级组织、人事、宣传、监察、机关工委、综治、精神文明办等部门,对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人员在评定先进、优秀、劳模和晋升之前,应主动征求同级安全监管部门的意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考核均为“优秀”的镇(街),市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辖区内或主管范围内发生较大以上责任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一律不得评先评优;对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考核不合格的相关责任人,一年内不予提拔重用。
(四)严格责任追究及监察制度。
1、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生产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严肃认真查处生产安全事故。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和“四不放过”原则,查清原因,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1)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党委、政府领导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到事故发生单位召开安全生产现场警示会,处理好事故善后工作,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
(2)发生一次死亡6至9人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起一次死亡3至5人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镇(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向上一级党委、政府作书面检讨,并及时报告整改措施及其落实情况,相关党政领导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对每起较大事故,将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事故相关情况;
(3)对发现的重大隐患整改不力或不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造成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相关党政领导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4)辖区内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经核实负有 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依照《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办发〔2004〕13号)、《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要求,应当引咎辞职;(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不及时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或社会影响极坏的,给予领导干部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和党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各镇(街)和市直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事故单位(人)的责任追究,由事故调查组提出责任追究意见,报市委、市政府审查批准执行;
(7)市安委会办公室会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本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
2、严格考核工作监察制度。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察,被考核单位和个人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和数据作为考核(或考评)依据,考核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考核办法和规定进行考核。凡查实有提供假情况、假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被考核单位和个人一律定为考核“不合格”。
(五)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维权意识。各镇(街)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严重忽视 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例、重大安全隐患加大查处力度,并予以曝光。
各镇(街)、市直部门要参照本意见,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制定实施办法,落实镇(街)、市直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各镇(街)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增加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和人员待遇,杜绝缺编、占编现象,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素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培训,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培训投入力度,提升基层安全生产水平。有力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建设幸福东莞提供安全保障。
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按照《东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东安〔2011〕1号)的规定。
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在莞中央、省属行政单位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参照本意见的规定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
附件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 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我区高校科技力量,进一步提高我区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基金资助的重点是我区高校具有独立科学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被资助者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学术骨干。
2、学术思想活跃,有开拓创新精神,教风、学风端正,工作勤奋。
3、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承担和完成研究计划的相关条件。
4、未承担过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
第三条 申请资助的研究课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选题新颖,目标明确,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和建树。
2、能结合新疆区域实际和自治区高等教育特点的研究项目。
第四条 本基金资助的项目,一般研究期限不超过两年。
第五条 资助课题的经费,限于本课题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支出,不包含出国、来访接待、购置仪器设备等项支出。课题负责人要本着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精神,从严控制使用。
第六条 本基金实行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办法。申请者登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网络管理平台》,填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申请书》,生成申报书一式2份报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由依托单位统一报送自治区教育厅,个人申报概不受理。
第七条
基金申请者接到获准立项通知书后,由教育厅统一拨付项目研究经费。由本项目资助发表的著作、论文、科技成果必须标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资助”和项目批准号(英文:Fund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of XinJiang,英文缩写为“FSRPHEXJ”)。
第八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由自治区教育厅委托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每年需填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进展报告》,报依托单位备案。
第九条
课题完成后,由自治区教育厅委托项目依托单位进行验收,其成果的上报登记、专利申请、奖励申报,均按自治区教育厅及项目依托单位科研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凡调动或出国半年以上者,项目依托单位需上报自治区教育厅作撤项处理;因其他原因在执行期内不能完成课题的,由项目依托单位及时上报自治区教育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二条
本条例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3
关于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
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7]3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济宁市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济办发„2007‟32号)要求,为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就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济宁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以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增强服务,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活力得到明
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为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
由市、县、乡三级财政配套投入,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村文化大院,通过三年的时间,有效改善乡镇和村文化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其中所有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所有村文化大院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较高政治与专业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和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农村乡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平台。
二、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
(一)功能定位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课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职能是:
1、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
3、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4、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5、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6、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7、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8、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村文化大院在职能上相近于乡镇综合文化站。
(二)建设标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场所要便民服务,建在乡镇村居的主要街道上,不得建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原来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的文化服务设施设备要逐步搬出政府办公场所。城市街道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提升档次、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便利居民,能够满足向群众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其面积参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不做硬性要求。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
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1.6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5种、杂志2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12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8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10台以上,有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2-3人。
二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000—12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0种、杂志15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60平方米以 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不少于10台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1-2人。
三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800—10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80平方米以上,藏书6000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16个以上,订阅报纸8种、杂志1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座席2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有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
2、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3000册左右,订阅报刊杂志10种以上;娱乐室备有象棋、军棋、扑克、麻将等4种以上娱乐设施,乒乓球、台球等两种以上文体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投影仪、收录机、音响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电脑不少于10台。村里有自身特点的大型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至少举办6次以上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二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
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1000册以上,订阅报刊杂志5种以上;娱乐室有一定的娱乐工具和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有电脑或者投影仪。村里有20人以上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重大节庆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三、资金来源和实施步骤
(一)资金来源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所需资金由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县财政配套资金、乡镇自筹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二)实施步骤
1、立项。全市根据县市区乡镇和村居总体情况分配建设数量,每年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村文化大院,三年完成全部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一定数量规模的村文化大院建设。列入规划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由市财政专项补助20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列入规划的村文化大院由市财政专项补助3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各县市区也要确定本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建设规划。
2、县市区自主建设的奖励政策。市政府鼓励各县市区在全市统一立项之外自主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凡县市区自主新建、改建和扩建,于2010年
底前通过检查验收并挂牌的,达到一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30万元;达到二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5万元;达到三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0万元。
3、验收表彰。由市县市区提出申请,市里组成验收小组,对建设完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对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委两办授予“济宁市×级文化站”和“济宁市×级文化大院”荣誉称号。
4、配套设施设备。市政府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奖励基金,每年100万元用于验收合格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市里其他涉农扶持设施设备如体育、民政等也要优先考虑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
四、组织领导和运行管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是我市落实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建设文化繁荣新济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要切实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为做好这项工作,市里成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市领导任组长,宣传、文化、发改、财政、农委、民政、体育、科技、新闻出版、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班子,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站
工作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乡镇文化站投入机制,切实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专项业务和事业项目经费,确保乡镇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
济宁市委办公室 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生命教育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维护健康、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重要意义
开展生命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提高他们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中的应对能力,是事关民族振兴的大事。
热爱生命、注重健康,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长期以来,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开展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
开展生命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与健康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校长和教师必须确立生命关怀的情怀,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首位,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按照学生的生命成长、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
——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联系学生可能遭遇的不良诱惑、潜在危险、非法侵害,教给学生应对方法,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防范可能发生的危害,努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
——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个别学生发生的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要因地制宜,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体现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不同特色。
——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的同时,协调家庭、社区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给予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关怀与指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四、总体目标
生命教育的总目标是: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完善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小学段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亲近自然、爱惜资源的基本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懂得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珍视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
2、初中段教育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珍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维护健康的重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珍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努力提升生命价值。
五、主要内容
实施生命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整体规划义务教育和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并实现各学段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
1、小学段主要内容
①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浅显的生命孕育常识;知道“我从哪里来”,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
②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有初步的性别意识;初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③初步懂得爱生命、惜光阴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习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学会坚强。
④初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爱惜资源;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习简单的应对办法。
⑤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善友乐群。
⑥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拒绝陋习。
⑦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⑧知道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轻视、践踏、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学习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⑨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学会正确面对生命的缺失;理解、体会别人的痛苦,同情和关心弱小,尊重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懂得好好学习,服务社会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
3、初中段主要内容
了解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爱护自己的生命,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
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懂得人生难免有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拒绝社会的不良诱惑,反对迷信,远离邪教。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骗术,防止被骗、被拐卖,了解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权益。
懂得个人的生命既属于自己又属于家庭和社会,认识个人生命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知道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懂得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选择对环境友善的行为方式。
懂得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逐步学会履行责任。
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努力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以积极的生命姿态迎接人生挑战,努力提升生命价值。
六、途径和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利用课堂教学对中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是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在班队会时间内每三周安排一课时的生命教育课程,由 各班班主任承担课程主讲人,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进行生命感悟和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
2、寓生命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生命体验和生存拓展训练。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参观、听讲座、征文比赛、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能力。各学校要在每学期初安排一次生命教育集中讲座,讲座方案于讲座前一周报教体局体卫艺科。
3、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培育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提供民主、自主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关爱生命、珍视健康、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使生命与健康关怀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4、融生命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素质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相关。生命教育要融合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加强各学科的协调和配合,各学校要分学科制定在学科内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案,注重发挥学科内蕴涵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5、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各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实施生命教育的责任,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人才观,普及道德修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指导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各学校要在每学年的家长会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家长会相关材料报教体局体卫艺科备案。充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命教育。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生命教育网络,为中小学生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6、优化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生命教育的方式,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提倡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关怀、尊重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生命与健康的可贵,培育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初中倡导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引导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引导他们理性分析和处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等方面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七、组织与保障
1、机构保障:教体局成立“生命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体卫艺科,负责制定生命教育工作计划、建立相关管理与评价制度、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指导监督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等。同时,组织各学校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成立“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主要职责为:在“生命教育”管理机构领导下开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研究,对我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为学校生命教育教师提供业务指导,深入学校为师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和心理疏导等。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生命教育教研组,在市局“生命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的指导下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研究。
2、制度保障:教体局制定全市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与工作计划、相关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将生命教育纳入年终督导评估体系。各学校要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建立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确保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3、队伍保障。师资队伍是搞好生命教育的关键,教体局将积极组织对生命教育师资进行生命科学、人文素养、生命伦理的培训;加强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不断提高生命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各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工作机制。要把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的意识和实施能力。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每学校要至少配备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各学校都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健康水平。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严禁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或采用辱骂、讽刺、挖苦等形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4、资源保障。教体局组织人员编写《生命教育》读本,制定教学计划。各学校要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
5、教研保障。教体局组织“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协会”,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建立生命教育的教育科研网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实施生命教育探索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各学校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生命教育的重点、难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6、课时保障。每两三周确保1课时,在课程表班队会时间内安排。各学校均不得随意占用生命教育课时,要从学生成长和终身素质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