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 1 总
则
1.0.1 为适应编制江河流域规划的需要,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编制、修订大江大河和重要中等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一般中等河流和小河的流域综合规划、江河流域的专业规划和较大范围的区域水利规划可参照执行。
1.0.3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特性、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治理开发的方针、任务和规划目标,选定治理开发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工程布局与实施程序。
修订江河流域规划应在对原规划进行回顾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按上述要求进行。
规划应紧密结合流域实际,突出重点,不要求涉及所有方面。
1.0.4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必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水利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国土整治的关系;各项规划任务之间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与面上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水利措施与农林牧措施的关系;江河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
1.0.5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调查研究,重视流域基本情况和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充分利用以往规划和有关科研成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倡公众参与。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论证优选规划方案。
1.0.6 江河流域规划应与国家和地区的国土规划相协调,与涉及的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1.0.7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宜与国家建设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尽可能一致。
1.0.8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重视采用科学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有关分析计算和方案比较。
1.0.9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等的规定。基 本 资 料
2.0.1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规划要求,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土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其基本要求如下:
(1)气象、水文资料:包括能反映本流域气象、水文特征的有关特征数据,还应视需要具备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等实测、调查资料,其系列年限应基本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
(2)地形资料:包括流域图和主要灌区、涝区、分蓄(滞)洪区、水库区、主要枢纽建筑物、主要河道的地形图及主要河道的纵横断面图等。地形图可尽量利用国家已经测绘出版的成果,必要时应专门测绘。
(3)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地质图、区域地震资料和主要水库坝区、库区、主要建筑物、骨干灌排河道等的有关地质图、剖面图与文字说明,以及一定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图。地下水重点开发地区还应具有较详细的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利用水量、补给与排泄条件等资料,必要时应具备动态观测资料。
(4)土壤资料:主要为土壤普查资料。对于盐碱化倾向明显的灌区和涝区,还应具备本区或类似地区盐碱土改良等试验资料。
(5)资源资料:包括水资源、水力资源、水运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物产资源、旅游及重点文物资源、渔业及其他生物资源等的数量及其分布等资料。
(6)环境资料:除以上有关环境的资料外,还应搜集大气、水、土地、生态等方面的环境指标及重点污染源情况等资料。
(7)社会经济资料:包括有关人口等基本统计、现状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和自然灾害统计等资料。
2.0.2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还应注意搜集了解流域内历代治水与主要水系历史演变概况、以往规划成果与实施概况、流域治理开发现状与已建主要水利工程设施等有关资料,并应有重点地搜集了解本流域和相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关科研成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资料。
2.0.3 对搜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整理。作为规划依据的基础资料,应进行合理性和可靠程度的分析评价,可靠性较差的应进行复查核实,不足的应设法进行补充搜集。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预 测
3.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对规划流域和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进行分析预测,明确各方面发展对流域治理开发的要求,以此作为确定规划任务的基本依据。
3.0.2 不同水平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应在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缺乏中长期规划资料时,可根据规划地区历史情况结合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估计。
3.0.3 预测的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并与国家对规划地区的治理开发要求和政策相适应。总 体 规 划
4.0.1 流域总体规划,应针对流域特点与治理开发现状,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流域的治理开发原则、方针和任务,提出流域治理开发目标和总体规划方案。
4.0.2 流域治理开发的原则、方针和任务,应紧密结合本流域实际,按照近期和远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研究确定。下一层次规划的治理开发原则、方针和任务应符合上一层次规划的精神。
流域治理开发的任务应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根据各自特点,治理开发任务可各有侧重。
4.0.3 流域治理开发目标,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根据治理开发任务的轻重缓急,结合考虑各方面条件,经分析论证分别拟定。
4.0.4 流域总体规划方案,应按拟定的治理开发任务,重点研究干流和主要文流的控制性枢纽、重要综合利用工程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影响流域全局的战略措施布局,通过方案比较分析选定。选定的方案应尽可能满足各部门、各地区的基本要求,并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
4.0.5 控制性枢纽和重要综合利用工程的布局,应根据流域治理开发需要,特别是对控制调节洪水与利用水资源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库淹没等条件,经方案比较拟定。干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的布局应统筹研究确定。
4.0.6 流域总体规划中,应对跨流域水资源调剂及跨流域洪水调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证,初拟工程方案与调度运用原则。
跨流域水资源调剂,应进行调入和调出流域水资源平衡分析。调入流域需调水量应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调出流域应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
跨流域洪水调配,应在相关流域洪水特性、遭遇和防洪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调出流域应充分考虑在本流域内流域解决洪水的工程措施。承泄流域应对本流域洪水与调入洪水作出统筹安排。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5.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在分析流域水资源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预测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资源供、需水量,并进行供需分析,提出缓解主要缺水地区和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5.0.2 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宜分区进行。区域划分应以流域、水系为主,同时兼顾供需水系统与行政区划。对水资源贫乏、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分区宜小些。
5.0.3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应按现状基准年和近期、远期两个水平年进行。基准年与不同水平年均应分别研究丰、平、枯水等不同年型的水量及其相应的水质。现状基准年是预测和评价近、远期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基础,可选用规划编制期内资料较完整又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年份。
5.0.4 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可根据实测和调查资料分析推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计算中的重复部分应予扣除;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显著的,应估算其影响程度,并对天然水资源量进行调整修正。
5.0.5 可供水量应在现状实际供水量的基础上,结合考虑现有工程供水能力可能的增减变化和规划新建、配套、扩建工程项目可能增供的水量,并应充分注意水质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5.0.6 需水量宜分部门调查、预测。预测时应注意在核实现状实际用水的基础上,研究节水措施和科技进步对未来用水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紧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力求使预测成果能较好地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缺水严重地区还应从宏观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趋势、速度及产业结构等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论证。
预测的需水量,应包括维护河道、河口稳定和维持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水量。
5.0.7 水资源供需分析应以分区供需水量的预测为基础,按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分别对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相对应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综合平衡。对缺水地区,应针对缺水性质与程度,提出缓解缺水矛盾的对策和措施。
5.0.8 分析结果,当流域水资源有一定余裕时,可研究向邻近缺水地区实施调水的可能性。
当流域水资源不足,且缺水量难以在本流域调剂解决时,可根据邻近河流的水资源情况和引水条件,研究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量,应根据调出流域可调水量和调入流域缺水量,结合调水工程的技术、经济特性,综合分析确定。防 洪 规 划
6.0.1 流域防洪规划应在研究流域气象与洪水特性、历史洪灾及成因的基础上,分析干支流现有防洪能力,论证选定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研究蓄、滞、泄的关系,选定整体防洪方案,并阐明工程效益。
有凌汛灾害的河流,应研究冰凌特性,选定防凌方案。沿海地区应研究天文大潮、风暴潮等产生的灾害及其与当地洪水的关系,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
6.0.2 流域内各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重要性及受灾后影响严重程度区别对待,在国家GB50201—94《防洪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所要求的防洪标准一时难以达到的,可制定分阶段标准。
特殊重要的、防洪标准要求很高的防洪保护对象,应在考虑本流域整体防洪方案的基础上,采取自保措施。
6.0.3 流域防洪规划,应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研究,正确处理受益区与受影响区的关系,并考虑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与治涝相结合、防洪与兴利相结合,制定正确的防洪方针。多沙河流应在研究防治洪水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调水调沙等措施研究防治泥沙。
6.0.4 整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应在流域总体方案关于重点防洪地区洪水来量与泄量平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各项防洪建设的可能性,拟定若干可行的组合方案,从地区之间的关系、防洪可靠性、投资、效益等方面以及方案可能带来的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选择。
6.0.5 进行流域防洪规划,应核定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措施。
人为行洪障碍严重的河道,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清障规划,拟定清障的范围和相应的措施。
6.0.6 堤防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或允许泄量,应根据防洪体系和防洪保护区的要求,分析研究确定。上下游、干支流河道堤防和分洪、蓄洪、滞洪区堤防,应根据其任务与等级确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多沙河流堤防的设计洪水位,应根据预测的河道冲淤变化规律,按不同水平年分别拟定。
感潮河段堤防的设计洪水位,应研究洪、潮遭遇规律,合理确定。
6.0.7 采取扩大行洪断面、裁弯取直等整治河道措施提高行洪能力,应根据沿河土质、河势和水沙特性等因素,研究整治后河道的稳定性及可能在防洪、排涝、通航、引水、泥沙冲淤、岸坡稳定等方面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并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6.0.8 安排分(蓄、滞)洪工程,应根据整体防洪方案,结合分(蓄、滞)洪区条件进行方案比较综合选定。对提出的分(蓄、滞)洪区应初步拟定启用原则,研究工程可能引起的上下游及邻近河流河势和洪水位的变化,分析其对当地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区内安全建设规划。
采用分洪道分泄本流域洪水至其他水域时,其泄洪能力的核算应考虑两地洪水较不利的遭遇情况。
6.0.9 防洪水库和综合利用水库承担的防洪任务,应根据整体防洪方案,结合水库条件,经方案比较综合研究确定。防洪方案中有两个以上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时,应研究各自分担的防洪任务和联合运用原则。综合利用水库承担防洪任务时,应研究防洪与兴利相结合,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6.0.10 流域防洪规划应初步研究整体防洪方案中主要工程的运用方式。对重要的防洪水库、控制性枢纽、重要的分(蓄、滞)洪区,应初步制定调度方案与规则。
对沿岸有重要城市和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河流(或河段),还应研究安排超标准洪水的运用措施与对策。
6.0.11 流域防洪规划中应针对流域特点提出加强管理、通讯、预报、预警等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意见。
6.0.12 对流域内现有防洪标准偏低的较重要城镇,应在流域整体防洪安排及城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专门规划,使城镇的合理范围达到应有的防洪标准。必要时可设置相对独立的防洪体系。
城镇防洪规划中应包括当地涝水排除的安排,其标准宜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6.0.13 对山地、丘陵区存在的严重山洪灾害,应分别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向、原则。对存在较严重泥石流、滑坡和岩崩等灾害的河流、河段,也应认真进行地质普查,查清成因和具体分布,提出建立监测、预报的措施意见,并提出应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治 涝 规 划
7.0.1 流域治涝规划应在研究涝区自然特点、历史受涝成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河道、湖泊和排水系统的滞蓄和排水能力以及致涝成因和规律,合理选定涝区治涝标准,研究分区治理方式,选定整体治理方案,阐明工程效益。
7.0.2 治涝标准应根据涝区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所要求的治涝标准一时难以达到时,可提出分期实施意见。
7.0.3 治涝规划应与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开发及农田基本建设密切结合,根据涝区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合理划定治涝分区,根据不同分区的治理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拟定整体治理方案和分区配套治理措施。
7.0.4 排水河道设计排涝流量应根据治涝标准结合考虑滞、蓄能力和作物类别、生长期与耐淹程度等因素分析确定。
骨干排水河道的设计排涝水位,应根据排涝效益和缓排面积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选定。
7.0.5涝区排水除按治涝标准排除地面涝水外,还应考虑为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做到治涝与改碱、防渍相结合。
易碱地区,应研究合理的地下水埋深,采取农、林、水综合治理措施改良土壤。需大面积采用井排或井灌井排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就排水效能、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取井排或引水洗盐压碱时,应妥善安排排水出路。
易渍地区,应根据土壤和水文地质特点,采取有效的能及时排除土壤耕作层内过多水分的排水措施。
7.0.6地势特别低洼无法自排的涝区和堤圩水网地区,需建站抽排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湖泊、洼淀、沟塘调蓄涝水。蓄涝容积大小应根据集水面积、积水量、排涝站规模以及地形土壤等条件,尽量与灌溉相结合,同时兼顾渔业、卫生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经技术经济论证选定。
排涝站所需电源也应在治涝规划中一并安排。
7.0.7排水闸的规模及特征值应根据所在河段情况、排水量、抢排时间和对降低地下水位等的要求,分析确定。
7.0.8排涝承泄区的水位,应根据承泄区的条件及排水要求综合分析确定。灌 溉 规 划
8.0.1 流域灌溉规划应在调查规划区内的灌溉现状和农业生产对灌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水源条件,拟定灌区范围及整体开发方式,选定灌溉设计标准、灌溉制度、引水规模和骨干灌排渠系建设方案,拟定典型区田间工程布局,阐明工程效益。
8.0.2 灌溉规划应结合综合农业区划,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种植布局和发展要求,进行分区水土资源平衡,研究不同水源配合运用的合理方式,并据以拟定可能的灌区总面积和总体布置方案。接税 8.0.3 灌溉设计标准应根据水源条件、农业生产要求与相应作物组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选定。
8.0.4 灌溉制度应根据灌区的水源、土壤、地形、降雨等条件,以及作物组成、农业技术措施和先进的灌水技术等因素,参照本地高产、节水的灌溉经验及有关试验资料,分析拟定。
8.0.5 规划渠灌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引水地点、取水方式、引水数量以及必要的蓄引提等主要工程措施。
设置的大型水库、提水站及其他大型建筑物,应对其工程规模及特征值进行方案比较。对高扬程提水及远距离输水灌溉,应进行专门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大型提水灌区规划应一并安排电源。
在多泥沙河流上引水灌溉,应对泥沙的利用和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现有的涝渍、盐碱、沙丘、荒滩及各类低产田,应提出必要的改造措施。
8.0.6 灌区开发必须有灌有排,防止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灌排渠系应根据地形、地质、水系、承泄区等条件,尽量照顾到行政区划合理布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灌溉渠系设置应力求扩大自流灌溉面积。排水沟布置应因地制宜采取排、截、滞、抽等方式。
具有多水源或兼有其他开发利用任务的灌区,应研究多种可行的方案,经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优开发方案。
8.0.7 规划大面积井灌区应分析预测长期开采后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提出实施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调度运用的方案,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8.0.8 对已建灌区的改造,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提出渠系和建筑物加固改建方案。必要时,可对供水水源进行适当调整。
8.0.9 灌溉水源的水质要符合灌溉水标准,不能直接引用未经处理、不符合灌溉水标准的城市工业污水,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9.0.1 流域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应在调查规划区内城乡生活、工业供水现状和城乡发展对供水要求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不同水平年,不同供水对象对水量、水质和供水保证程度的要求,结合水源条件拟定供水方案并阐明供水效益。
9.0.2 不同供水对象的单位用水量和需水量,应根据规划区内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虑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都市化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现状用水和不同水平年可能达到的供水能力、节水水平等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的经验进行分析与预测。9.0.3 流域供水规划方案应在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拟定。方案内容应包括供水范围、供水水源、取水方式、供水数量、供水过程、供水保证率以及水源工程、输水线路与调蓄措施等。
对不同水源类型和开发方案,应区别情况进行相应的水量平衡调节计算,并据此拟定主要工程规模。
9.0.4 对于重要城市的供水,应尽量采取多水源联合供水方案,以提高其供水保证程度。
采用地下水源时,应注意采补平衡,必要时可辅以相应的补源措施。
从多泥沙河道引水,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泥沙处理措施。
9.0.5 供水水源,必须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对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必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
对城市废污水应采取措施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
9.0.6 对拟定的供水规划方案,应分析对不同供水对象的保证程度。在干旱缺水地区,应对特殊枯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供水提出应急调配方案和相应的措施。
9.0.7 对饮水困难的乡村地区,饮用水标准,研究提出解决途径。水 力 发 电 规 划
10.0.1 流域水力发电规划应根据开发流域水能资源的要求,或结合流域其他治理开发任务拟定河流梯级开发方案,初步拟定枢纽特征水位与水电站装机规模,提出供电方向,并阐明发电效益。
10.0.2 河流(河段)梯级开发方案应根据水力发电在治理开发任务中的主次地位,在流域总体规划指导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综合利用要求、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动能经济指标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经方案比较选定。
引水式开发或跨流域引水开发,应充分考虑引水地点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对供水、灌溉、航运、漂木以及生态与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
10.0.3 河流水电开发方案应根据电力系统对供电质量的要求,重视研究具有较好调节性能的水库梯级,以提高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在火电比重大又缺少调峰水电站的地区,有条件时应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进行研究论证。
在大型灌溉引水渠道上,应研究结合灌溉季节发电的可能性与合理性。10.0.4 规划水电站应根据水库调节性能,合理选择代表年或代表径流系列,计算单独运用和梯级联合运用时的保证出力和平均年发电量。径流调节计算应考虑其他综合利用部门用水对发电的影响。
10.0.5 规划水电站的正常蓄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应根据电力系统用电发展要求、水电站下游防洪与综合利用水资源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与移民、水库防淤、经济指标以及上下游梯级衔接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初步拟定。
对重要枢纽的正常蓄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宜通过方案初步比选后拟定。
10.0.6 规划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根据水库调节性能、动力资源储量与结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与电源组成,以及单独和联合运用时水能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合理的装机利用小时数或装机容量与保证出力的倍比数初步拟定。
对规划近期建设的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应初步分析确定供电范围,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拟定。
河流上、下游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应注意合理协调,使水能得到充分利用。
10.0.7 规划水电站的机组机型和单机容量,应根据水头范围、型谱资料,参照已设计(运行)电站的机组机型,并考虑机组制造水平,进行初选。
10.0.8 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大型水电站,应初步拟定水库调度运用原则。
拟在多沙河流上近期兴建的大型水电站,若泥沙影响严重,应初步拟定防止泥沙淤积的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10.0.9 流域水力发电规划,应研究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山区、丘陵与平原区的小水电发展方向,并提出发展小水电的原则意见和促进小水电发展的政策建议。
小水电发展规划应与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规划相协调。
10.0.10 严寒地区的水电规划应考虑冰冻、冻害对径流、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运行的影响。航 运 规 划
11.0.1 航运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河流和航运状况的基础上,预测不同水平年的客货运量,选择通航标准和通航保证率,拟定开辟航道和改善航道方案,并阐明航运效益。
11.0.2 对河流航运状况包括:河流的水文、泥沙和河势特点,航道、港口和通航建筑物,通航期和运输量,以及船舶和营运特性等现状与历史情况等,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据以提出存在的航运问题与改善航运条件的方向。
11.0.3 航运运输量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根据流域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在综合运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经综合分析论证拟定。
11.0.4 航道等级、通航标准除已按国家规定程序划定等级的航道外,应根据预测的客货运量要求和河流(河段)通航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拟定。通航标准应干支流、上下游相协调。
11.0.5 通航方案包括通航规模以及河道渠化、整治、疏浚等措施,应根据流域治理开发要求和治理开发后的河流(河段)通航望条件,经方案比较后确定。通航方案应妥善协调航运与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关系。
在河道上安排航道渠化或航道整治工程,应结合考虑防洪、排涝、发电、灌溉与供水等要求。
在通航河流上安排非航运为主的闸、坝工程,应同时设置必要的过船通航设施。在多沙河流上还应研究提出防沙措施。
在通航河流上已建的闸、坝工程,如无过船通航设施,应研究复航措施。
11.0.6 对渠化河流(河段),应考虑闸、坝工程过船设施用水。
利用天然河流(河段)通航或人工运河的航运用水,应统筹考虑综合利用用水要求,经供需平衡分析,合理分配确定。
11.0.7 航运发展目标与航运工程实施,可按照社会、经济对航运发展的要求和工程建设条件分期安排。近、远期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不同的通航标准和通航保证率。
在通航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当近、远期客货运量相差悬殊时,应研究分期建设过船设施方案。
在拟开辟成航道的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应预留过船设施位置。河道与河口整治规划
12.0.1 河道与河口整治规划,应根据河道、河口特性和防洪、航运、排涝、引水、防潮、防盐、土地利用及沿岸工矿企业与城市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研究河道、河口现状,分析水沙运动和河道、河口演变规律;研究河势走向、河口流路、治导线布置,并提出控制、调整河势与稳定河槽的主要措施等。
12.0.2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合理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统筹考虑各方面要求,并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与水土资源效益。12.0.3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拟定河势走向的格局,拟定控制河势的主要措施,通过方案比较,合理确定整治工程的总体布局。
对于水库上游河道,应注意防治库尾泥沙淤积,对于水库下游河道,应注意防治河床冲刷引起的影响,满足综合利用要求。
对于河口滩涂垦殖和利用,应满足防洪、防潮、排涝和航运的要求,重视保护河口生态与环境。
12.0.4 对河势变化急骤的河段,或上、下游节点相距大,难于保持河势稳定的河段,应选择合适地点规划增设人工节点或护岸工程。
12.0.5 需要对河势进行重大调整的河段,应通过方案比较,合理拟定整治规划布局及实施步骤,并对带来的影响提出补偿措施。
12.0.6 对具有相当规模砂、石料可供开采的河道,应在河道整治规划中,明确允许的采石、采砂范围、控制线和基本尺度,以防止河势变化。
12.0.7 整治措施应根据河道、河口整治目的和具体状况合理确定。设置的河工建筑物宜尽量顺应河势,适应水沙变化规律。
12.0.8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分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注意远近结合,合理安排实施程序。
12.0.9 岸线利用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布局,结合整治规划,提出可资利用的岸线和相应的利用条件。
12.0.10 岸线利用规划应考虑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做到既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又有利于航运、引水、排水和水环境保护。
12.0.11 规划的沿河岸建筑物,应保持河道足够的行洪断面并考虑航运要求。在需束窄河床或占用行洪滩地时,应对河势影响、河床冲淤、行洪安全进行专门论证,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水 土 保 持 规 划
13.0.1 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应在研究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成因、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区,拟定水土保持方向,研究主要防治措施方案,并估算其效益。
13.0.2 水土流失分区应根据流域不同土壤类型、特点,参照遥感和实地调查资料,考虑流域内气象、地形、地质、植被等因素综合划定,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对潜在水土流失规模的估计,划分预防保护区、监督区和治理区,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拟定防治措施与管理办法。
13.0.3 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应与综合农业区划相协调,结合当地生产和发展方向,统筹研究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用地比例及布局,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13.0.4 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应针对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分别拟定。对主要防治区域或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宜在详细分析水土流失现状成因、治理条件等的基础上,拟定几种水土保持措施方案,进行全面综合比较,择优选定。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植被破坏,应提出预防措施和要求。
13.0.5 对选定的水土保持方案应提出其近期工程的治理速度,估列相应的工程量。水 质 保 护 规 划
14.0.1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在污染负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流域内干支流及湖泊、水库的水质现状评价;预测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后的水质;提出水质保护专门措施及重点河流(河段)水质保护实施意见。
14.0.2 流域水体污染负荷调查,应在分析水质监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查明重要污染源的分布、水污染物类型及其数量、排放规律、造成的危害等;对流域水体污染负荷的预测,应结合考虑不同水平年的经济发展和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14.0.3 流域现状水质评价应明确各河流(河段)的水质等级、主要生化指标及水质在年内的周期变化规律。
14.0.4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以保护水源地的地表水、地下水水体和防治主要城镇河段岸边污染带为重点,研究水体功能,区分重点保护区与重点治理区,拟定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根据规划水平年的规划供水量及污染预测,结合水体环境容量和稀释自净特性,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拟定综合防治措施意见,并对主要污染源提出治理要求。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干支流、上下游统一考虑,相互协调。
14.0.5 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中将较大改变水的天然时空分配的工程,应初步分析其对水质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提出消除和缓解不利影响的措施意见。漂木、渔业、滩涂开发、水利灭螺、旅游等规划
15.0.1 漂木规划应在分析漂木现状和论证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漂木量进行预测。在河流总体规划指导下,拟定漂木方式(散漂或排漂)、漂木期和漂木设施方案。
在有漂木任务的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应研究设置必要的过木设施或转运设施。研究过木设施时,应考虑漂木和过木用水要求,并妥善协调与其他部门的用水矛盾。
15.0.2 渔业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渔业生产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水域情况,拟定发展渔业生产的方向和(鱼)种、(放)养、捕(捞)相配套的安排意见。
利用向城镇供水的水源(水库或湖泊)发展渔业生产,应对生产方式、规模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进行论证。
在鱼类回游产卵的河流(河段)上安排闸、坝工程,应研究设置过鱼设施或采取人工放养措施,并应采取措施保护鱼类产卵场。
15.0.3 滩涂开发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滩涂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河道整治和河口综合治理总体布局及要求,拟定开发利用的地点、范围、方式和工程措施方案。对滩涂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策,应作专门论证。滩涂开发规划应重视开发区的内部建设。
15.0.4 水利灭螺规划应结合防洪、治涝、河道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拟定灭螺方案;在堤垸上设置进水涵闸,应采取措施,防止钉螺向垸内扩散。对修筑低坪、围垦洲滩灭螺,必要时需作出专门论证。
15.0.5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对流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就治理开发方案对旅游资源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作出预测和评价,提出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原则及意见。
在江河上安排水利工程,应考虑发展旅游要求。
15.0.6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根据需要,可就荒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的水利问题作出专门规划,或提出规划意见。重 要 枢 纽 规 划
16.0.1 江河流域规划中的重要枢纽,应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明确其规划任务,初步确定其基本规模及主要特征参数,并论证其可行性。
进行重要枢纽规划时,除应考虑本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应同时考虑本工程与上、下游工程的相互影响,并初步分析其环境影响。
16.0.2 重要枢纽规划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枢纽场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当存在一个以上的场址时,应从技术经济条件分析,选择代表性场址。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对其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
16.0.3 重要枢纽规划应复核实测水文资料的可靠性、合理性,统计分析场址的径流系列和特征值,复核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洪水特征值和设计洪水以及泥沙系列和特征值。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推算场址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缺乏观测资料时,应进行必要的水文观测工作。
16.0.4 重要枢纽规划应按其规划任务,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通过洪水和径流调节计算,拟定所需设置的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对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部门在水位、水量、时间上的要求,进行初步综合协调,必要时可在各用水部门之间进行不同分配方案的比较。
16.0.5 重要枢纽规划应按其规模和重要性,确定工程的等别及各种建筑物的级别,并根据工程的水文、泥沙、地形、地质条件,考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拟枢纽布置方案和型式,估算工程量、工程投资。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拟定倾向性的枢纽型式,初拟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建筑型式和轮廓尺寸。
16.0.6 重要枢纽各建筑物的工期应根据其建设条件结合工程规模和工程量,参照类似工程的工期拟定。
特别重要的枢纽和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进行初步的施工规划,初拟施工总体布置。
16.0.7 重要枢纽规划应重视工程淹没损失。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初步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动迁入口和设施数量,初步分析安置区的环境容量,提出移民安置意见和淹没补偿投资。环 境 影 响 评 价
17.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将维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经过治理和开发的流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得以协调发展。
17.0.2 江河流域规划应结合流域状况勘查或专门考察,调查流域环境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结合技术、经济等条件,拟定不同水平年维护和改善流域生态与环境的目标或要求。
对环境问题突出的江河流域,应提出维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规划方案,参与各治理开发规划方案的比选。
17.0.3 对拟定的各个江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方案,应识别、预估、分析其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纳入规划方案。17.0.4 江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方案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可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流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为比选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17.0.5 对流域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控制性工程和近期重点工程,必要时应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流 域 水 利 管 理
18.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对流域水利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这方面工作的措施意见。
18.0.2 江河流域规划应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和流域特点,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调整、完善流域内各项管理工作体制的原则意见。对拟定的近期重点工程,应提出管理模式的意见。根据需要,还应研究提出流域通信网、水情预报预警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等管理设施建设的意见。
18.0.3 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在国家已颁有关法规的基础上,提出需补充制定流域性配套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的意见。经 济 评 价 与 综 合 分 析
19.0.1 江河流域规划的经济评价,可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即从国家整体角度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19.0.2 规划方案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和近期建设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相应的工程投资概(估)算办法编制,其余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可按扩大指标估算。
工程年运行费可按其占相应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估算。
19.0.3 规划方案中各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应尽可能用货币定量计算,对一些难以用货币定量的经济效益应用文字加以阐明。
19.0.4 经济评价中各项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可采用影子价格,也可直接采用现行价格。费用和效益的价格水平必须保持一致。
19.0.5 江河流域规划中各规划方案的比选,应根据方案经济比较结果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对选定的规划方案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经济指标应列出其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必要时,还应列出一些辅助指标,如工程量、总投资、总工期、单位水量投资、单位电量投资等,供决策参考。19.0.6 对选定的规划方案和主要工程项目还应结合下列因素,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
(1)与国民经济发展总的布局、规模和速度的适应性。
(2)与产业政策的适应性。
(3)对工业、农业、交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4)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国家或地区物资、资金平衡的影响。
(6)淹没数量及淹没处理难易程度。近期 工 程 实 施 意 见
20.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在选定规划方案总体安排的基础上,提出近期治理开发工程。近期工程应力求做到:
(1)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能较好地解决流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2)工程所需资金、物资设备等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有关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该工程有积极性。
(4)移民安置去向明确,有条件解决。
(5)工程的兴建对生态与环境不会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20.0.2 对某些规模较大的水库、河道、灌区等工程,必要时可分期建设,将近期建设部分列入近期工程。应注意近、远期工程的结合,合理选定近期建设规模,并阐明其效益。
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应做到同步实施,同步生效。
20.0.3 对拟定的近期工程,应对下阶段勘测、设计、科研、试验及水文站网布设等工作提出意见。
第二篇: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2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水系
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
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 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 m3/s。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03年复查成果: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
2-1
2嘉陵江水系
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1.45%。规划2006~2010年投产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2015年投产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7.0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855万kw.h;2016~2020年投产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2.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420万kw.h。
嘉陵江流域重庆段2006~2020年规划电站共计16座,分布于9条流域,4个区县。其中,北碚区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0.20MW,年发电量20495.00万kw.h;城口县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7.00MW,年发电量19950.00万kw.h;潼南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59MW,年发电量600.00万kw.h;壁山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430.00万kw.h。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嘉陵江流域规划电站地域分布中,城口县最丰富,装机容量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51.92%,其次分别为北碚区、潼南县、壁山县,装机容量分别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45.72%、1.45%、0.91%。2.1.2 嘉陵江流域农村水力资源特点
重庆市境内嘉陵江水系水资源开发研究工作较早,支流开发程度较高,大部分电站已完成开发,且由于草街航电枢纽的开工,将淹没上游部分水头,因此,流域内规划电站较少。
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除城口县外,其余区县由于经济发达,流域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条件较好水力资源基本已开发完毕,规划中的电站大都存在建设难度大,效益差等问题。
2.2水电建设成就
2.2.1建设成就
嘉陵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且水电建设进度较快,截止2007年,2-2
2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流域重庆段已经建成电站或正在建设的电站有66座,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其中北碚区8座,总装机容量3.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95.00万kw.h;渝北区4座,总装机容量1.82MW,多年平均发电量660.00万kw.h;合川区15座,总装机容量34.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658万kw.h;永川区6座,总装机容量1.07MW,多年平均发电量272万kw.h;潼南县9座,总装机容量34.2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177.94万kw.h;铜梁县19座,总装机容量39.9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2097.00万kw.h;大足县4座,总装机容量0.7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82万kw.h;壁山县1座,总装机容量0.25MW,多年平均发电量85万kw.h。
嘉陵江水系重庆市境内河段,正在开发一系列特大工程,建设中的草街航电枢纽、上鸡冠水电枢纽等一旦投入使用,将为下游防洪、三峡水库减淤、水力开发及改善航运条件起到重要作用。2.2.2 存在问题
本段水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流域未作流域规划,使水力资源闲置。比如城口境内的中河、州河流域;
2、部分电站设计不合理,施工难度大,比如位于北碚区的黑水滩河、梁滩河上的二级坝、茅草坝电站。
2.3重点和布局
2.3.1 规划重点
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近期拟建电站,主要为“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本段水系“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仅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年发电量200万kw.h,均位于潼南县,分别位于安居河及平滩河。
2-3
2嘉陵江水系
2006~2020年规划电站中,重点电站如下: 1.上鸡冠大型水库
总库容7.21亿m3, 属中型电站(装机容量45MW),该枢纽工程投资大(单位投资 17.95 元 /kW·h,淹没损失较大)而经济效益差,尚不具备近期开发条件,但为了渠化航道改善下游河段的航运条件,根据航运发展的要求,开发井口上鸡冠枢纽也是必要的,预计开工时间2015年。
2.中河电站
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中河流域,装机7MW,年发电量2450万kW·h,总库容5100万m3,调节库容2600万m3,最大坝高150m,坝型为混凝土坝。目前仅由城口县水利勘察设计队做了室内规划,预计开工时间2018年。
3.明通大型水库
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中乡的州河上,装机为30MW,年发电量为1.05亿kW·h,总库容7.0亿m3,调节库容6.2亿m3,最大坝高135m,坝型为砼重力坝。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4.明中大型水库
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通乡的州河上,装机为20MW,年发电量为0.70亿kW·h,总库容1.46亿m3,调节库容1.2亿m3, 最大坝高110m,坝型为砼重力坝。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5.二级坝
梁滩河二级坝电站,该电站位于歇马镇石盘村二级坝,引用流量6.67 m3/s,装机4台共3.2MW,总投资2400万元,预计开工时间2009
2-4
2嘉陵江水系
年,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
6.茅草坝电站
黑水滩河的茅草坝电站,位于金刀峡镇,电站水头180m,引用流量1m3/s,电站装机2台共2MW,总投资1000万元,该电站预计开工时间2010年,但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2.3.2 规划布局
嘉陵江流域重庆境内电站,“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流域有中河、州河、鹭鸶溪河、安居河、平滩河、壁北河、梁滩河、黑水滩河,其中位于城口的中河、州河为开发重点,其次为位于北碚区的梁滩河及黑水滩河流域,其余河流应结合已建电站,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上、下游水头重合。
重点流域介绍如下: 1.中河
中河是渠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白芷乡国峰村,经双河、余坪等乡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万源市。
中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54km2,河道长17.0km,天然落差510m,河道平均比降30‰,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4.13m3/s,理论蕴藏量12.00MW。现在该河段内无水电开发。根据河流水力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由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完成中河电站规划,装机7MW,发电量为0.245亿kW·h。
2.州河
州河是渠江一级支流,在重庆市境内河段又称前河,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燕麦乡四合村,经明中、桃园、蓼子、明通、周溪等地,在周溪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宣汉县。州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647km2,河道长62.0km,天然落差993m,河道平均比降16‰,理论
2-5
2嘉陵江水系
蕴藏量59.45MW。
2006年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委托荆门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开展州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现已完成初稿,还未通过审批。将州河由以前的明中电站(装机20MW,年发电量7000万kw·h)+明通电站(装机30MW,年发电量10500万kw·h),改变为明中电站(装机3.2MW,年发电量1858万kw·h)+双河口电站(装机2.4MW,年发电量1319万kw·h)+濛濛溪电站(装机9.0MW,年发电量3298万kw·h),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14.6 MW。州河新的梯级规划成果与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相差较大,新的规划方案由2级变为3级,总装机规模减少,未考虑河流供水等综合利用的要求,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有待进一步论证,且该报告仅处于初稿阶段,还未通过审批,因此统计仍采用水力资源复查的成果。
3.梁滩河
梁滩河系嘉陵江右岸支流,源于九龙坡福寿乡童家石岭,流经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含谷镇、沙坪坝区西永镇、土主镇、梁滩桥、北碚区高坑岩、磨滩、龙凤桥等地,在北碚区毛背沱汇入嘉陵江。流域面积520.5km2,干流全长80.9km,总落差209m,河道平均坡降0.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6.6m3/s。
根据《北碚区“十一五”农村电气化规划》规划一级电站——二级坝电站,装机3.2MW,发电量1395万kw·h。
4.黑水滩河
黑水滩河系嘉陵江左岸支流,发源于重庆市渝北区华秦乡北华蓥山宝顶。南偏西流过华蓥,入北碚区境,旋即入胜天水库区,出库后过元门、偏岩镇、明通,右纳柳荫河(麻柳河);南过太和、三圣镇,左岸有海底沟地下水库(总库容1340万m3)余水来汇;转西南过龙
2-6
2嘉陵江水系
王,曲折西北流,右纳沙河;又折西南,右纳秀水沟;又过复兴镇,转西汇入嘉陵江。河长65km,流域面积350km2,河口流量5.55m3/s,总落差813m。
黑水滩河流域已建电站4座,规划电站一座,分别为:龙塘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15万kw·h)+胜天电站(装机0.2MW,年发电量80万kw·h)+工农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30万kw·h)+复兴电厂(装机1.19MW,年发电量135万kw·h)+茅草坝电站(装机2.00MW,年发电量700万kw·h)。
2.4 预期效益
2020年前,流域内规划兴建电站16处,装机109.79万kw,总投资442340.79万元,年发电量41475.00万kw.h。
随着电站的兴建,提供的电量可以加速当地工农业增长,为当地工农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且随着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供电能力的增强及可靠性的提高,使工矿企业的用电保证率不断增加,为招商引资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财政深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能促进本段水系所辖个区(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加,保障农民收入增加。
2.5 建议
1、建议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对中河、州河流域进行规划,以更好开发中河水力资源;
2、建议对梁滩河的二级坝电站进行规划,然后尽早开展对该电站的设计;
3、建议对黑水滩河的茅草坝电站,请有资质的单位对该电站进行重新设计,在设计时要注意与已建电站的衔接等问题。
2-7
第三篇:长江流域规划及治理
长江流域规划及治理
长江水利网 2003-12-23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奔入东海。水域辽阔,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流经我国半壁河山。水量汪洋壮阔,多年平均入海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内总人口、耕地各约占全国的35%,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50%,历来是中华民族繁衍聚汇的沃土良疆。
流域内人民和历朝历届中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职治水机构的设立,治江事业逐步转入到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新阶段。特别是解放40多年以来,长江水利事业突飞猛进。大大推动了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长江已日益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带之一,将率先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强大的地区。
一、建国初期长江的治理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水利部决定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统筹长江水系的除害兴利的统筹协调工作。经研究确定消除长江中下游洪患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1949年~1954年的中心任务即是以防洪为重点,抓紧堤防建设,兴建沿江排灌涵闸,开辟分蓄洪区,同时积极探讨研究长江的治理计划。组建水文测验、地质勘探、科研实验机构,着手基本资料的搜集。
通过资料分析和规划研究,认识长江的基本特点是: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可形成全江性大水或地区性大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有比较稳定的巨大河槽,能宣泄大量洪水,但长江大洪水年的洪峰、洪量都十分巨大,超过了河道的安全泄量,受洪水威胁极为严重;中下游沿江湖泊星罗棋布,可以利用它们调蓄江洪;干支流上游多为山区,有许多适于筑高坝控制水量的有利地形,有实现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长江水资源的条件。据此,从1951年~1953年明确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治江三阶段计划。第一步,加强堤防防御能力,适当扩大河道的安全泄量;第二步,以中游为重点,开辟蓄洪垦殖区,蓄纳超过安全泄量的超额洪水;第三步,结合多目标开发,以山谷水库调蓄超额洪水。
在上述治江计划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以下治理开发工作:
1.对干支流支离破碎的堤防进行了全面整修;对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重要堤段进行了重点加固。
2.提出了利用沿江湖泊洼地的蓄洪垦殖计划。蓄洪垦殖的原则获得中央批准,中下游沿江各省也都拥护这一计划。自1952年~1953年先后兴建了洞庭湖的大通湖蓄垦区、荆江分洪区工程、武汉市附近的白潭湖、张渡湖蓄洪垦区。1954年长江大水,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使沙市最高水位降低了0.96米,为保证荆江大堤的安全创造了条件,其他蓄洪区配合长江干流及汉江采取的临时扒口分洪措施,控制了江水位上涨的速率,争得临时抢加堤防的时间,保住了武汉市主要市区的安全。1954年以后将蓄洪垦殖计划进一步发展为防洪、排涝、灌溉、航运、渔业与卫生事业相结合的平原湖泊地区的综合利用计划。先后安排了荆江地区、洞庭湖区、洪湖区、武汉附近区、鄱阳湖和华阳河区等蓄洪垦区,共有蓄洪容量500余亿立方米。但是,分洪区的防洪作用也受到需要临时转移大量人口并予以安置的限制,执行时困难很大。
3.开展长江流域上游干支流修建综合利用的山谷水库的规划准备工作。调查研究了三种可能方案;第一是在长江干流三峡修筑水库的方案;第二是在金沙江及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岷江、乌江上修筑四处重点控制性水库方案;第三是在金、岷、嘉、乌四条江的干支流分散建水库,即分散蓄洪的方案。这些坝址选点工作为以后的流域规划和60年代三线建设选择水电建设开发点子,提供了重要依据或线索。
4.开展汉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汉江中下游洪灾十分严重,迫切要求治理。长办从1950年起对汉江开展了规划研究工作,1954年提出了在汉江下游兴建杜家台分洪工程计划。该工程于1956建成,提高了汉江下游防洪标准。1956年提出了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选择丹江口枢纽为第一期工程,该工程于1958年开工,1973年建成了初期规模,具有很大的综合利用效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
5.流域内各省(市),在本地区内加高加固堤防、建了许多蓄、引、提水利工程。也对一些支流进行了治理开发规划的初步研究。流域内一些部属勘测设计院,也对一些较大支流开展了规划研究,并选择了一批以水电开发为主的枢纽工程对象进行前期工作,这些都为全面开展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的编制
1954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中共中央决定立即开始编制流域规划以加速长江的治理开发。为了加强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并撤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作为规划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聘请了苏联专家,国务院七个关系密切的部门也派了专业人员来长办直接参加流域规划工作。参加规划编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达数百人。
早在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直接对林一山同志交待过几个治理长江的战略构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关于解决长江的洪水灾害问题,毛主席指着三峡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以后始终成为“长流规”的重要内容。
经过深入分析水文、勘测等基本资料,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地方对治理开发长江的要求,并通过对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多次查勘调查,对一些初选的枢纽研究了其开发可能性。灌溉、航运、南水北调线路、水库移民、经济等专业则分别作了专业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比较后,提出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总体方案,有五大组成部分:
(1)以防洪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包括70多座具有控制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中三峡枢纽作为长江治理开发的主体。
(2)以防洪除涝为主的平原湖泊区综合利用规划。
(3)以灌溉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化规划。
(4)以航运为主的干流航道整治与南北运河规划。
(5)向相邻流域引水的规划,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的中线南水北调最有现实意义。
1958年1月,党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听取了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枢纽的汇报。2月,周总理率领有关领导和中外专家查勘了荆江大堤和三峡坝址。3月,周恩来总理在党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文件。指出长江流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同时需要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景,干流与支流等七种关系。据此,长办于1959年编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上报水电部、国家计委。
从1959~1982年,长办及有关单位按照分工协议,继续深入开展长江干流各河段和主要支流或地区的规划,并配合国家建设和三线建设供电急需,进行了许多枢纽的选点和初步设计工作。
长江干流上游河段,由长办负责分别提出了金沙江河段、宜宾—重庆河段、重庆—宜昌河段的以水利枢纽为主的梯级开发规划意见或规划阶段报告,推荐的关键大型综合利用枢纽自上而下有虎跳峡、白鹤滩、溪罗渡、向家坝、石棚、朱阳溪、三峡、葛洲坝等。干流中下游河段,主要进行了中下游防洪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1960年长办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要点报告》,并分别对上下荆江河段、武汉河段、马鞍山河段、南京河段、镇(江)扬(州)河段进行了整治规划研究。
支流、地区规划,长办负责跨省河流的规划。先后进行了嘉陵江、赤水河、乌江、清江、汉江、青弋江、水阳江、滁河、太湖等流域规划。
其他一些流域范围基本上在一省以内的支流,由有关省或部属设计院作了规划,主要有:洞庭四水、鄱阳五水、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沱江等。区域性的水利规划主要有:四川省水利建设规划、洞庭湖区水利规划、江汉平原水利规划、鄱阳湖区水利规划、长江口整治规划等。
三、60年代到80年代初长江的治理开发
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在流域内广大群众支持下,参照《要点报告》提出的综合治理开发长江的规划方案及各支流、各地区、各专业的规划,对长江进行了积极的开发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防洪方面,在50年代沿江堤防加固加高的基础上,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从沿江数千公里堤防的实际出发,在沿江各省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确定再适当提高堤防的防御水位,达到使安全通过能力增加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这样,对1954年型洪水约可减少分蓄洪量200亿立方米。按照这个标准,继续对中下游沿江3570公里的干堤,近30000公里的支民堤进行加高加固;完成了下荆江两处裁弯工程;安排了六大片分蓄洪区;兴建了近100座具有一定防洪作用的大型水库和一些中小型水库。使干支流堤防多数可抗御10~2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则运用分蓄洪区以尽量保证重点地区和重要城市的安全,减少洪灾损失。
在灌溉和除涝方面,到1983年底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万余座,总库容1200多亿立方米,水库灌溉面积8767万亩,建成30万亩以上灌区57处。兴建机电排灌站20多万座,排灌面积11540万亩。加上塘坝和提灌,全流域蓄、引、提总有效灌溉面积达2.28亿亩,比1949年增加1.3亿亩。排水系统得到了较大改善,全流域7000多万亩易涝耕地,约有80%达到5年一遇暴雨的排涝标准。
在发电方面,包括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其中葛洲坝水利枢纽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电站。其他较大的水电站有:丹江口、龚咀、乌江渡、柘溪、凤滩、碧口、安康、石泉、东江、万安等。
在航运方面,对干流航道进行了系统的整治与维护,上游川江(宜宾—宜昌)航运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滩险整治,中下游河道水利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崩岸治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及渠化河道修建了多座大小船闸。
其他,在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血吸虫的水利灭螺措施,沿海地区改良盐碱地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四、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1990年修订)的编制
进入8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长江的治理开发也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点报告》编制后的二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新资料;对流域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包括防治水质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新课题。有鉴于此,长办于1982年开始草拟《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任务书》,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后,由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由长办、各省水利部门、各部委及部属设计院负责执行,长办负责汇总主编。
1988年完成了报告的编制,计有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基本资料汇编一册,分年统计了流域行政区划、人口、土地面积、水旱灾情、血吸虫病、基本建设投资额、工农业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水利建设事业等。系统地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基本资料,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彩色附图一册,计图50幅。形象表现了流域水文水质、地质、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治理开发方案。规划一册,内容有流域概况、流域经济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干流治理开发规划、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结语六章。
长江流域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总体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提高干支流防洪能力。
2.大力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水系水运的潜在优势,大力发展航运。
4.积极发展灌溉事业,加强水土保持。
5.南水北调实现跨流域引水。
6.水资源保护、城市和工矿企业供水、沿江城镇布局、发展水产、发展旅游等。
修订流域规划突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目标:防洪被列为治理开发长江的首要任务;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中下游干流河道及河口整治;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商品粮棉油基地灌溉、除涝规划;水土保持;南水北调;跨省支流的规划;以及安排一批有较大综合效益的近期工程。
修订规划经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组织审查通过,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转发有关单位和流域各省市执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第一部经过正式审查批准的大江大河流域规划,为依法治理长江提供了依据。
五、80年代到现在长江的治理开发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长江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沿江产业经济带和广大平原农村,要求有更高的防洪安全保障。长江洪水灾害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堤防工程按照70年代协定的新标准,继续不懈地争取在1995年以前完成,加强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预报、警报等非工程措施。三峡水利枢纽综合作用大,经济效益显著,于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兴建,这是治理开发长江事业的伟大里程碑。目前,正在大力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主要支流以发电为主的主要枢纽,在80年代兴建的有:二滩(330万千瓦)、铜街子(60万千瓦)、东风(51万千瓦)、宝珠寺(64万千瓦)、隔河岩(120万千瓦)、五强溪(120万千瓦)等。
航运方面继续重点对干流水富至宜昌段及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信江中下游航道进行整治。
灌溉方面重点发展了四川盆地等大面积和干旱缺水的灌区,洞庭湖、江汉平原等老商品粮和经济作物基地区的改善和提高以及山丘区小型水利的发展。
水土保持方面于1988年成立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对流域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和河流──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及兴国县开展重点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河道整治,尤其是中下游河段整治,因为长江经济产业带的飞速发展,显得日益迫切。开展了南京河段、镇扬河段的治理,并继续对上下荆江河段等进行整治。
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40年的研究,已决定列入“八五”计划期间开工。
(文伏波)
第四篇: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
XXXX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
0 综合说明 1 项目背景
1.1说明项目的来源,简要说明工程基本情况等。
1.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初步设计考虑主要因素等。流域基本情况及分析
2.1 自然概况 2.1.1流域概况:
概述流域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2.1.2地质地貌:
(1)
说明流域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
(2)
说明流域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2.1.3气象、水文:
(1)
说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
(2)简述流域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含沙量,地下水位等水文状况。2.1.4土壤、植被:
(1)说明流域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工程需要,调查说明土壤质地,容重,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等要素。
(2)
说明流域主要植被类型,郁闭度(森林),覆盖度(草、灌木),主要树种、灌木、草种。
2.1.5其他:根据工程需要,可补充说明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力。说明流域行政区划,说明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劳力总数。
2.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农村经济状况:
(1)
简述流域农村经济状况,说明流域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情况,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
(2)
简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工副业等生产现状,主要分析农业、林业、牧业的结构情况。
2.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简述流域交通路网等基本情况,重点说明田间道路(含机耕道)等情况。
2简述流域水利设施现状,说明其数量、容量或长度、运行情况等。2.2.5其它情况。2.3 水土流失状况 2.3.1水土流失现状。
2.3.1.1 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分析
利用USLE方程或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计算和评价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
2.3.1.2 明确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分布,以及有关山地灾害情况。
2.3.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分析说明造成流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重点说明人为因素。
2.3.3水土流失危害。说明流域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2.4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2.4.1水土保持现状。简述流域已进行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分布、面积、保存情况,产生的效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
2.4.2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分析流域水土保持目前还存在的问题。2.5土地适宜性评价 2.5.1 评价原则
2.5.2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5.3 适宜性评价 流域规划布局
2.1 土地利用调整
3.1.1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论,确定流域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
3.1.2
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说明流域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列表对比现状和治理期末的土地利用变化。3.2 规划布局 3.2.1
三道防线划分 3.2.2 建设目标和规模 工程设计
4.1 生态修复区措施 4.1.1 封育保护 4.1.2 封禁标牌
4.2 生态治理区措施 4.2.1 梯田 4.2.2 经济林
4.2.3 水土保持林 4.2.4 节水灌溉 4.2.5 挡土墙
4.2.6 村庄排洪沟 4.2.7 村庄美化
4.2.8 生活垃圾处置 4.2.9 污水处理 4.2.10 生产道路 4.3 生态保护区措施 4.3.1 沟道现状
4.3.2沟道治理设计 4.3.3 沟道清理…
4.3.4 护岸典型设计 小流域监测
5.1 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 5.2 监测点位布设和监测方法 施工组织与实施
6.1 工程量
6.1.1
汇总各类措施的数量及工程量。
6.1.2
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按《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59-2006)执行,林草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取1.03。6.2 施工条件
6.2.1
阐述流域气候和水文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6.2.2
阐述施工交通方案。
6.2.3阐述苗木(种籽)、建筑材料、施工用水、电、风、油等来源和供应方案。6.3 施工工艺和方法
6.3.1 明确各类措施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要求。6.4 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
6.4.1明确施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专业队施工、农民施工或多种形式结合。
6.4.2对于治沟骨干工程以及较大的拦沙坝、塘坝、泥石流排导等应提出施工总布置,主要包括土石方平衡、取料场、弃渣场、场内道路、施工场地等。6.5 施工进度
基本确定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环境影响评价 7.1 环境影响分析 7.2 措施
8投资概算与经济评价
8.1 投资概算
8.1.1 简述工程简况,包括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措施数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估算总投资、静态总投资等。
8.1.2说明投资概算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项目划分、计算方法、采用的定额和取费标准以及价格水平年。
8.1.3分析计算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概算分项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测算分投资。
8.1.4利用外资工程的内外资投资概算应在全内资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外资型式进行编制。报帐型(式)需根据全内资概算结果按当时汇率将人民币转换为相应外币并考虑由于利用外资增加的相关费用。
8.1.5应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投资概算附件。8.2 资金筹措
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投资分摊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方案。8.3 国民经济评价 计算三个指标 效益分析
9.1 经济效益
明确效益计算方法、主要指标及参数,明确效益定额、实物效益、农民收益,得出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并进行评价。9.2 生态效益 9.2.1调水保土效益
根据典型观测数据结合效益分析结果,确定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定额,进而计算工程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并列表说明。9.2.2生态效益
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状况,主要包括林草覆盖率、减灾等。9.3 社会效益
说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节能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实施的保障措施
10.1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 10.2 技术保障 10.3 资金管理保障 10.4 宣传
附图
附图1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2 小治理措施布局图 附图3 小治理措施典型设计图
《从区域基础和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宜宾市的城市产生和发展》 引言: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背景概要:宜宾市地处四川省南部,位于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地,是长江上游的开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在地缘上属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气候宜人,上古时代便有人在此定居。据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同时,宜宾是中国西南开发较早的城市,早在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设城,至今已有2192年历史。曾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
正文:
一.从区域基础角度分析宜宾市城市发展大环境 1.自然地理条件
宜宾市地缘上处于四川盆地边缘。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受外部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少,气温稳定,适宜人居。
2.经济地理条件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宜宾市处在成渝经济圈的内环上。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构成了成渝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群及交通网络载体。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二.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宜宾市在大环境中的个性 1.自然地理位置——两江汇口,四地交界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交界地带,岷江和金沙江在此汇合。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条件齐全。由于处在四个省市的交界地带,既是各个经济群体的辐射的交界,同时在联系各区域,促进相互之间的物流、信息流的流通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作为长江上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起到了对外联系的积极作用。2.经济地理位置——成渝经济圈上一个重要的 节点
在区域战略层面分析,宜宾地处成渝经济圈的交接地带,与两地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近年来积极推动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更新。形成了以酒类食品工业、清洁能源工业、化工轻纺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对外联系上,宜宾也积极参与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根据自身的经济地理位置,着力推进成渝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物流、产业流和信息流的交互,并积极扩大成渝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力图凭借自身在区位上的优势,将宜宾打造成区域内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对外的门户城市。
3.政治地理位置
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宜宾被划入了限制开发的区域。由于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品质较好,但环境承载力相对薄弱,且生态破坏造成的影响恶劣,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考虑,宜宾的生态环境不适合作大规模的开发。然而,这既是限制,更是机遇。凭借自身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交通条件,并以成渝经济圈作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并积极推动以五粮液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及清洁能源、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保全生态的同时促进城市又快又好发展。
三.基于现有条件关于宜宾市未来发展战略若干建议 1.依天时——把握时代大趋势,加快节奏,促进发展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宜宾市便凭借卓越的交通条件和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在西部大开发中崭露头角,全市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而今,随着建设成渝经济圈的战略逐渐明晰,宜宾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
首先,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就使得宜宾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四地交界,两江汇口”的独特区位使得其可成为整个成渝经济圈的门户城市,良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又使得其有实力发展为川南片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在新时期、新机遇面前,宜宾市要准确把握形势,在大战略和小区域明确自身的定位,既要积极迎接两大核心城市的产业扩散,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又要继续推动传统的优势产业,并试图将五粮液集团、丝丽雅集团、天原化工等国有优良资本进行整合,把眼光放长远,放手发展,将其推到更高的发展平台
2.就地利——体现门户价值,打造核心品牌
由于宜宾在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上的独特区位,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发展方式。在地缘上积极发挥港口城市的作用,着力疏通航道,广开航务,重振长江黄金水道。在经济区位上,结合自然区位,在打造港口的同时,积极提升作为大区域内门户城市的地位,努力吸引物流、信息流,发展为区域对外的资源集散地。同时,又要牢牢把握自身的优势产业,将五粮液等优良资本做大做强,凭借自身的核心品牌,积极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此外,还要努力推动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精密制造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努力成为独具特色的川南中心城市。
3.通人和——推动旅游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聚集人气,吸引资金
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考虑到宜宾特殊的自然条件,被划入了限制开发区域,这注定了第二产业不会成为未来城市的主旋律。那么,坐拥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含蕴成为了宜宾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打造舒适城市生活的重要砝码。有了天然的资本,只要认清形势,积极进取,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气,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时,积极的政策导向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是吸引资本注入的重要条件。宜宾是世界银行咨询报告确定的21世纪最适合投资的长江流域城市之一,有着极好的投资潜力,只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就能在区域发展中再拔头筹。
第五篇: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工程地质
4.1.1 说明本阶段及以前的勘察工作过程中、主要勘察成果及结论、审查评估意见。
2.1.2 说明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累计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4.2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
4.2.1 说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所在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的结论。
4.2.2 当场地及其附近存在于工程安全有关的活断层时,复核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评价。
4.3 水库区工程地质
4.3.1 简述水库存在渗漏,侵没、库岸稳定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4.3.2 确定水库渗漏途径、边界条件和渗漏型式等,评价水库渗漏对工程安全、效益及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渗范围及观测的建议。4.3.3 确定地下水临界埋深和可能侵没范围,评价侵没程度以及造成的影响,提出侵没防治处理建议。
4.3.4 确定水库崩塌、滑坡和坍塌的分布范围和规模,确定主要岩(土)体及滑带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监测资料,评价施工期和水库运行期失稳的可能性、失稳形式及危害。
4.3.5 简述库区防护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库区防护工程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段评价存在的地质问题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4.3.6
简述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结论,必要时提出监测台网实施方案。
4.4 大坝工程地质 4.4.1 简述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4.4.2 评价各比较坝线存在的工程地址问题,提出坝线比选和坝型选择的地质意见。
4.4.3 确定坝基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坝基(肩)存在的工程地址问题;进行坝基基岩体质量分类,提出坝基防渗范围、建基标准、开挖边坡坡比等。
4.5 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5.1 简述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5.2 评价各比较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4.5.3 确定主要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对于选定的泄水建筑物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隧洞围岩分类;提出溢洪道闸室段及挑坎的建基标准;评价泄洪隧洞进口边坡、溢出道边坡及消能段边坡的稳定性。
4.6 发电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6.1 简述发电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6.2评价各比较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4.6.3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选定的引水建筑物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评价进出口地段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及渗透稳定性。
4.7 厂房及开关站等工程地质
4.7.1简述厂房及开关站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7.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4.7.3对于选定的地面厂(站)址,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建基标准和开挖边坡建议。
4.7.4对于选定的地下厂房洞室群,提出轴线比选地质意见,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分部位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4.8 通航和过鱼建筑工程地质 4.8.1 简述通航和过鱼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8.2 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工程地址问题,提出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4.8.3 确定主要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评价选定通航与过鱼建筑物闸室段及上、下引航道地基、开挖边坡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9 施工导截流等临时建筑物工程地质
4.9.1 简述施工导截流临时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9.2 评价围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建基标准及防渗范围等。4.9.3 进行导流洞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评价进出口边坡的稳定性。4.9.4 分段评价导流明渠边坡的稳定性。
4.10 泵站工程地质
4.10.1 简述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4.10.2 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及水文地质参数,分部位评价泵站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11 水闸工程地质
4.11.1 简述水闸的工程地质条件
4.11.2 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和水文地质参数,评价闸室段,上下游翼墙等部位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12 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12.1 简述输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12.2 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局部线路比选的地质意见。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4.12.3 对于渠道工程,分段评价渠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4.12.4 对于隧洞工程,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4.12.5 对渡槽,倒虹吸,涵闸和管道等建筑物,评价地质稳定,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
4.13 堤防工程地质
4.13.1 简述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4.13.2 评价各堤线比选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堤线比选的地质意见。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4.13.3 对于新建堤防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段评价堤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13.4 对于已建堤防,除应符合4.13.3条的规定外,还应评价堤身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险情或隐患的地质原因等。4.13.5 评价穿堤建筑物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14 河道及河口整治工程地质
4.14.1 简述河道及河口整治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4.14.2 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段评价岸坡稳定性及其他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土的开挖类别。
4.15 灌区水文地质
4.15.1 简述区域及灌区水文地质条件。
4.15.2 预测工程建成后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和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4.15.3 对已出现土壤盐渍化的地区,分析地下水与土壤的水盐动态平衡,提出控制地下水位的标准和土壤改良的建议。
4.16 天然建筑材料
4.16.1 说明本工程所需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4.16.2 简述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天然建筑材料料场详查成果。4.16.3 当料场发生变化时,应对料场进行复核。对于新选料场应进行详查。
4.17 附图与附表
4.17.1 本章可附一下图:
区域地质图(附地层柱状图)或区域构造纲要和地震震中分布图。水库区域综合地质图。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剖面图。建筑物坝线工程地质剖面图。5 坝(闸,厂,站)址基岩地质图(包括基岩等高线图,平切图)。坝(闸,厂,站)线渗透剖面图。专门性问题工程地质图。灌区水文地质图。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分布图。4.17.2 本章可附以下表:勘测工作量统计表。试验成果汇总表。工程地质 4.1 概述
4.1.1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来说,需要说明初步设计阶段以前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各阶段的勘察工作过程,包括补充勘察工作过程。主要勘察成果及结论是指建设场址,线路比选地质结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等的结论,不要求在此把各阶段勘察成果全部简述一遍。
4.1.2 累计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应包括初步设计及以前各阶段已经完成的各类地质勘察工作量,一般以表格形式列出。
4.2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
4.2.1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问题原则上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有明确结论,初步设计阶段不再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因此编写报告时要求概述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结论,包括遗留问题。4.2.2 一般来说,当工程区及其附近有活断层时,由于对工程安全影响较大,为进一步研究活断层的性质及特点,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后进行复核或补充工作,并开展必要的监测工作。
4.3 水库区工程地质
4.3.2 主要根据水库可能渗漏地段透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通道及延伸情况,古河道的空间分布,组成物质及渗透性等,确定渗漏的途径,边界条件和渗漏型式。水库渗漏可能影响工程的效益,另外水库渗漏可能对库周外围及邻谷产生浸没,还可能对边坡稳定和地下水水质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
4.3.3~4.3.5 这几条规定涉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安置规划等审批前置条件,可行性研究阶段已基本明确,本阶段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础上,加深工作深度,为相关设计提供依据。
4.3.6 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结论主要包括可能诱发地震的库段,类型,震级及对工程,环境的影响。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施方案的编制需要委托专门机构进行,是在台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4.4 大坝工程地质
4.4.2 坝线和坝型比选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覆盖层厚度及分层特征,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混泥土坝重点评价坝基(肩)岩体的建基标准,存在的抗滑稳定和防渗等问题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当地材料坝重点评价覆盖层利用和存在问题的处理,如软弱土层的抗滑稳定,砂土液化,强透水层的渗漏和渗透稳定处理等。4.4.3 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是指结合具体地质条件并考虑室内,现场试验,相关测试成果及工程经验等综合提出的地质参数。
4.6 发电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6.3 对于选定的发电引水建筑物,可按不同部位包括引渠,进口段,洞身段,调压井及出口段分别评价其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7 厂房及开关站等工程地质
4.7.3 对于地面厂(站),首先是地基稳定与变形问题,然后是边坡稳定问题,特别是厂房后山坡稳定问题要给予重视。在高地震区,还应注意地震作用下砂土地基液化的问题。
4.7.4 对于选定的地下厂房,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岩(土)体透水性及地下水位,地应力等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对于大跨度地下厂房,结合顶拱,边墙,端墙及洞室交叉分部位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地层岩性,主要结构面和地应力等情况,提出地下厂房轴线选择的地质意见。评价地应力引起的岩爆或塑性变形,有害气体或放射性元素,喀斯特和强透水带等对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确定围岩支护设计的有关物理力学参数。针对存在的地质缺陷,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4.8 通航和过鱼建筑物工程地质
4.8.3 对于选定的通航及过鱼建筑物,应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第四纪覆盖层及岩体风化,岩(土)体透水性及地下水位,水质等方面,评价闸室段及上,下引航道地基及开挖边坡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
4.9 施工导截流临时建筑物工程地质
4.9.2 对于围堰工程,要特别重视在淤泥质软土等特殊岩土上填筑围堰引起的地基稳定问题。对于透水性较强的地基,要通过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分析提出防渗范围。
4.9.3 导流洞可参考4.12.4条说明,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导流洞,应按永久工程进行评价。
4.10 泵站工程地质
4.10.2 对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可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岩(土)体的透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部位是指泵房,引渠,前池及进水池,出水管道,出水池及压力水箱等部位。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强透水地基,应特别注意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对于高地震区的泵站,影评家地震作用下砂土地基液化的问题。
4.11 水闸工程地质
4.11.2 水闸工程地质问题与泵站工程地质问题类似,但对水闸还要特别注意闸基渗透稳定问题。对于入海口,糊口等大型水闸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将决定水闸的安全,基础的型式和处理工程量及投资,应对工程地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4.12 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12.3 对于渠道工程,根据渠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渠道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对于填方渠道,重点是渠基稳定问题;对于挖方渠道,重点是边坡稳定及地下水的影响。
4.12.4 对于隧洞工程,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岩(土)体透水性及地下水位,地应力等进行隧洞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评价进出口边坡的稳定性,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和塑性变形,地温等对施工的不利影响;预测施工中发生突水(泥),塌方及变形的可能性。
4.12.5 对渡槽工程,不同渡槽型式,工程地质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对于落地式渡槽,重点评价地基稳定性及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对于桥式渡槽,应结合基础型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岩土体参数。对于倒虹吸,涵闸和管道等建筑物,重点评价地基稳定,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确定于基坑开挖有关的边坡稳定,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基坑渗流稳定和基坑强排水有关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和水文地质参数。
4.13 堤防工程地质
4.13.3 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堤防,一般要根据大方沿线的地形地貌,堤基岩(土)层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影响影响堤基稳定的不良地层的分布和性质,以及含水层的分布,结构和渗透性等,划分堤基地层结构,进行工程地质分段。
4.13.4 对于已建堤防,要重视堤身,堤基历年险情,隐患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勘察工作,结合堤基险情隐患分析,特征和地形地质条件,分析产生险情,隐患的地质原因等,评价地基,堤身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4.15 灌区水文地质
4.15.1 区域及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含水层及其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化学类型与矿化度,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和类型等。
4.15.2 根据灌区土壤的组成,结构,分布,物理化学性质,含盐量,毛细水饱和带高度,给水度以及产生浸没的地下水临界深度等,评价工程建成后灌(排)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和引起土壤次生盐碱(渍)化,沼泽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4.15.3 本条是针对老灌区而言的。当老灌区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需要控制地下水位,改良土壤时可根据灌区的土壤盐碱(渍)化类型,程度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地下水与土壤的水盐动态平衡,提出控制地下水位的标准和土壤改良的建议。
4.16 天然建筑材料
4.16.1~4.16.3 由于初设阶段不再进行全面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本节主要使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详查成果。对于发生变化的料场,根据复核成果进行储量和质量评价。初步设计阶段新选择的料场,按详查精度评价料场的储量,质量等内容。
4.17 附图与附表
4.17.1 本条只规定了作为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地质章应附的主要图件,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及需要适当增减。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附图应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附图,一般来说应比工程地质章的附图要求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