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资发监督[2009]337号 【发布日期】2009-12-25 【生效日期】2009-1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
规则(试行)》的通知
(国资发监督[2009]337号)
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当期监督工作,确保监事会当期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现将《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监事会实行当期监督的重要意义,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积极支持和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支持配合工作机制和制度,共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支持配合国有企业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开展当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第二条 企业应当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及时、全面提供监督检查所需信息资料。
第三条第三条 企业和监事会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涉密信息资料失泄密。
第四条第四条 监事会应当严格执行“六要六不”行为规范,遵守企业有关工作制度,恪尽职守,依法监督,廉洁自律。
第二章 工作联系机制
第五条第五条 企业和监事会应当加强工作联系、沟通,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明确联系人员和方式,协商确定有关支持配合事项。
第六条第六条 企业建立与监事会的工作联系机构,由企业有关负责人牵头,办公厅(室)、董事会试点企业董事会办公室、财务、审计、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担任联系人,分工负责重要情况报告、会议通知、财务及经营管理等信息资料报送、监督协同配合、监事会要求纠正和改进问题的整改落实以及其他需要支持配合的工作事项。
第七条第七条 企业负责人及主要职能部门向监事会汇报企业财务、资产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支持配合监事会与有关人员谈话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选举产生职工监事,为职工监事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必要条件。
第九条第九条 企业应当为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行政保障,协助做好监事会对所属企业监督检查的联络协调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监事会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和企业情况,与企业商定支持配合具体事项和要求,确定重点联系人负责与企业日常联系工作。
第三章 重要情况报告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及时向监事会报告涉及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动态,以及出资人关注事项等重要情况。
企业重要情况报告的范围、内容、报送形式和时限等,由企业与监事会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涉及企业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改制重组、产权转(受)让、薪酬分配、业绩考核、利润分配、主要领导人员出国等重要情况应当事前报告监事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涉及企业重要机构及人事变动、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发生重大经营危机、违法违纪违规、法律诉讼和仲裁、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监事会,并通报后续进展情况。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监事会应当对企业重要情况和重大事项作出灵敏有效反应,随时掌握企业动态信息,加强企业风险分析,及时报告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
第四章 列席会议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涉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以及其他与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应当通知监事会列席。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监事会列席的企业会议包括:
(一)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会议,党委(党组)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二)年度(年中)工作会议;
(三)财务工作会议,财务预决算会议,生产经营(经济形势)专题分析会议以及纪检监察、审计方面的重要会议;
(四)监事会主席认为需要列席的其他重要会议。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监事会列席的有关会议,企业应当将会议时间、地点和议题提前通知监事会,并提供相关材料。
会议通知一般应在会议召开5日前送达监事会,会议相关材料及早报送监事会。企业召开临时会议,会议通知及相关材料应提前送达监事会。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企业重要会议决议事项、会议纪要等有关会议材料报送监事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监事会收到企业会议通知后,确定列席会议人员,及时向企业反馈。列席会议人员应认真进行会前准备,并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会议情况及相关建议及时向监事会主席和办事处报告。
监事会可通过视频、电话等形式列席企业会议。
对未列席的企业重要会议,监事会应当在会后查阅相关会议记录、纪要等文件材料。
第五章 信息资料报送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企业与监事会协商确定报送信息资料范围、程序及相关责任等,及时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资料,开放企业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企业按照监事会有关要求,做好《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填报工作。由相关负责人牵头,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明确内部分工,落实相关责任,按规定时间、内容和形式报送。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信息资料日常报送制度,及时将有关规章制度、财务和生产经营动态及分析资料等报送监事会。
《企业年度工作报告》中已反映、借助企业信息系统以及列席企业会议可以获取的信息资料,不重复报送监事会。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企业向国资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请示、报告及其批复文件,应当同时抄送监事会。
企业接受国家审计等情况及时通报监事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监事会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和企业情况,合理确定资料收集范围和程序,对获取的企业信息资料应当妥善保管、有效利用。
重要及涉密文件资料应编制交接清单,需退还企业的及时办理清退手续。
第六章 协同配合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支持配合监事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和沟通,就审计计划、审计重点、审计安排等事项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协调。
在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的业务约定书中,应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与监事会沟通,将监事会关注事项纳入审计计划,相关工作底稿供监事会查阅等事项。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和审计报告阶段,就重要审计事项交换意见的有关会议,应当请监事会参加。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企业内审部门年度或阶段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等资料应报送监事会。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监事会。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应将案件及查处情况报告监事会,重大案件及时与监事会沟通。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将监事会要求自行核查的有关问题或事项,纳入内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审计或检查,审计报告及检查结果报送监事会。
第七章 交换意见和整改落实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监事会在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需要企业自行纠正和改进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签发提醒函件以及监事会主席向企业负责人提示等形式,及时与企业交换意见,督促企业整改。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落实监事会要求纠正和改进的问题,并及时向监事会反馈。
附件:企业提供信息资料范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3中央企业财务决算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资评价[2003]104号 【发布日期】2003-10-31 【生效日期】2003-10-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做好2003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工作的通知
(国资评价[2003]104号)
各中央企业:
为认真做好2003中央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财务决算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促进提高企业财务决算信息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财务决算是企业会计期间资产质量、财务效益、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核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基本依据。各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决算工作,加强对所属子企业财务决算编制的督促落实工作,做到“早组织、早准备、早布置、早落实”,确保按时保质完成2003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任务。
二、在2003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在进行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和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以经营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事项的会计帐簿为基本依据,认真组织企业总部及所属子企业财务决算编制和报表合并工作,做到账表一致、账账一致、账证一致、账实一致。
三、在2003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严格成本费用管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以及递延资产分期摊销年限,规范提留。要注意严格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各企业要在2003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结合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认真清理以前的潜亏挂账,如实反映历史遗留问题,经审批后合理消化和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查找原因。企业在2003财务决算编制中严禁出现新的潜亏挂账,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四、在2003企业财务决算工作中,各企业要认真遵循会计完整性原则,做到财务决算编制范围齐全,财务数据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财务决算要以经营内发生的全部经营业务事项的会计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和现金流入(出)等状况,不得漏报、不得留有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
(二)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决算编制范围,将所有境内外各级子企业(含全资、控股)、分支机构纳入财务决算编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企业所属境外企业原则上应按统一的财务决算表式填报,因情况特殊暂不能按统一的财务决算表式填报的可填报境外表式,但必须纳入企业财务决算合并范围。
(四)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按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将资产和财务数据并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以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五)企业所属基建工程项目要与企业财务并账,尚未并账的应将基建项目的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五、为确保2003财务决算的真实性,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编制财务决算工作中要认真遵循会计真实性、准确性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会计核算工作要求,正确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滥用会计估计。
(一)企业财务决算要以经过核对无误的相关会计账簿进行编制,并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等资料,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二)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本企业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等进行认真核对和清理,未经批准,各企业不得擅自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三)企业应按照会计核算规定要求,不得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者多提多摊成本(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果不实。
(四)企业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等手段,人为掩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对于企业计提损失转回情况、原因,需在财务决算中予以说明。
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和变更等事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国资委备案。
六、在2003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认真遵循会计稳健性和可比性原则,分类制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合理预算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定期对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逐项进行认定、计算,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企业财务决算的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及各项财务指标口径应当保持前、后各期一致,各期间财务决算数据保持衔接,如实反映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
七、各企业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财会计[1995]11号)和国资委有关合并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合并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并按照规定的合并范围、合并口径和合并方法,如实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企业2003财务决算合并范围因特殊情形发生变动需进行调整的,应于结账日之前将调整的企业名单、变动原因、相关材料,以及由此对合并财务决算报表带来的影响等情况,报国资委备案。
八、各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财务决算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制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必备要件,须与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一并报国资委。
(一)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或其他合理方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决算审计。
(二)按照“统一委托、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工作原则,企业对公司总部及所属子企业的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并将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证明材料,于当年12月31日前报国资委备案。
(三)企业应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进行财务决算调整;企业对审计意见存有异议且未进行财务决算调整的,应当在上报财务决算时,向国资委提交说明材料。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财务决算尚不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应当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确保本企业财务决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九、在2003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编制和审核工作中,各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和规定,强化各项财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各类报表和数据的编制质量,杜绝弄虚作假、故意调节企业经营成果的行为,避免财务决算报表数据失真。
(一)不得以调整财务决算合并范围、采用成本法核算控股子企业或重大长期投资项目,以及合并报表账项抵消不充分方式调节企业经营成果。
(二)不得少转或不转主营业务成本,避免在有关会计科目中存在成本费用挂账现象的发生。
(三)不允许不摊或少摊费用、多计或少计利息,以及在建工程完工后不及时结转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四)不得以随意变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体现高风险投资损失以及通过调整期初项目等手段调节企业经营成果。
十、财务决算编制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资委将依法对企业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并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在2003财务决算工作基础上,各企业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索,强化对所属子企业的财务监管,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决算编制管理工作机制。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主要领导
(一)委领导
主任、党委书记
王勇
王勇,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于辽宁盖州,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经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在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七机部、航天部、航天总公司230厂工作,历任厂长助理兼副总经济师、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厂长兼党委副书记(正局级),航天总公司政治部副主任兼京区党委副书记,航天总公司人事劳动教育局负责人(主持工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组部企业干部办公室主任,中组部干部五局局长,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主管工作:
负责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局。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黄淑和
黄淑和,男,195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紫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中共党员。1978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后历任: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干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办公厅副处级、正处级、副司级秘书。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法规司副司长、司长,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兼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局长,党组成员。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主管工作:
分管政策法规局、综合局、外事局、中国经济出版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邵宁
邵宁,男,1952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杭州,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1969年1月在陕西省延安县插队,1978年4月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取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国家经委办公厅、综合局工作。1988年机构改革后任国家计委综合司副处长、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组副处长、处长,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副主任。1996年调国家经贸委任企业司副司长、司长,企业改革司司长,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主管工作:
分管企业改革局、企业改组局、研究局(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研究中心。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副主任、党委委员
黄丹华
黄丹华,女,195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四川成都温江县金马乡知青,198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1997年获得四川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政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成都中医药大学团委副书记,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四川省政协七届常委、四川省人大八届常委、共青团十三届中央委员;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共青团十三届中央常委;中共四川绵阳市委副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主管工作:
分管规划发展局、产权管理局、宣传工作局(党委宣传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金阳
金阳,男,汉族,籍贯辽宁锦州,195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71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鞍钢修建部工人、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鞍钢党委办公室机要员、秘书、正科级秘书,鞍钢团委副书记、书记,鞍钢房产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鞍钢组织人事部部长,鞍钢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部长,鞍钢党委副书记兼新钢铁公司党委书记,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副局长(正局级)、人才工作局局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干部五局局长。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主管工作:
分管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党建工作局(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副主任、党委委员
孟建民
孟建民,男,汉族,籍贯山西应县,195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1975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青海省地质局出纳、会计,财政部商贸金融财务司、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商贸司科员、副主任科员、副处长,国务院清产核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正处级),财政部清产核资办公室副主任(副司级),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司长,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局长(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兼统计评价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局长(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兼业绩考核局局长。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主管工作:
分管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收益管理局、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监事会工作局(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监事会工作技术研究中心、国企绩效评价中心。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强卫东
强卫东,男,汉族,籍贯河北大城,195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1970年6月参加工作,曾在解放军0503部队(战士)、国家地质总局602厂、铁路运输高级法院工作。1987年调监察部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历任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处长、副主任。2003年6月任中央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2008年2月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副部长级)。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主管工作:
主持国资委纪委工作,分管监察部驻国资委监察局、国资委巡视办。副主任、党委委员
姜志刚
姜志刚,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于江苏东海,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工。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团委副书记、书记,装配厂十五车间副主任、主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中央组织部企业干部办公室副局级调研员、干部五局副局长,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副局长、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局长。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主管工作:
分管办公厅(党委办公室)、企业分配局、群众工作局(党委群众工作部、党委统战部)、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信息中心。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兼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临时党委书记
杜渊泉
杜渊泉,男,汉族,1956年5月出生于吉林桦甸,197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
曾任七机部二院团委副书记,航天工业部团委副书记,航空航天工业部团委书记,航天工业总公司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京区团委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共青团十三届中央常委,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挂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企业工作部部长,中央企业工委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党委宣传部)局长(部长)。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兼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临时党委书记。主管工作:
协助王勇、姜志刚同志工作,兼任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临时党委书记。
(二)监事会主席
丹笑山
吕黄生
刘学良
闫克庆 徐良
季晓南
刘怡
李克
寻寰中
董树奎
李东序
杨坚 熊志军
武保忠
王寿君
罗汉
孙来燕
石大华
国一民
潘良 马力强
李萍
李志群
时希平
郜风涛
(三)正副秘书长
杜渊泉
阎晓峰
协助王勇、黄淑和、邵宁同志工作。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郭建新
协助王勇、黄丹华、姜志刚同志工作。
二: 委内厅局
(一)办公厅
机构设置:
综合处、委主任书记办公室、秘书一处、秘书二处、保密档案处、信息调研处、信访办公室、信息化工作处。机构职责:
负责机关文电、会议、机要、保密、信息、档案、信访和安全保卫等工作;承担党委会和委主任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主 任:王选文
副主任:李伟、张桂萍、隆小培 副巡视员:韩凌、范建林 副局级干部:王铵
(二)法规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政策法规一处、政策法规二处、政策法规三处。机构职责:
起草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草案,承担机关规章和政策性文稿审核协调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承办机关法律事务。局 长:周渝波
男,1960年生,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长期在工业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工作,负责有关工业行业和企业管理、国企改革工作。八十年代曾任兼职律师,后被评聘为高级经济师,历任原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法规司副司长,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局长。曾发表多篇国企国资改革与经济法专业论文,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法律知识读本》、《关贸总协定和知识产权概论》、《企业合同管理实务》等著作。
副局长:孙才森、张华、肖福泉
(三)规划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规划一处、规划二处、规划三处、科技处。机构职责: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研究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指导所监管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审核所监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工作。局 长:张忠林
副局长:白英、刘玉岐、贾立克 副巡视员:陈 鸿、袁晓德
(四)评价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统计处、评价处、清产核资处、企业一处、企业二处。机构职责:
承办所监管企业财务预决算的有关工作;完善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和任期考核;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核所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提出所监管企业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的意见和措施;承担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损失核销工作;承担国有资产统计分析工作。局 长:沈 莹 副局长:廖家生、邬红兵 副巡视员:闫祖强
(五)产权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股权处、监管处、评估处、产权一处、产权二处。机构职责:
研究提出完善国有产权管理的意见,拟订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承担所监管企业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审核所监管企业资本金变动、股权转让及发债方案;监督、规范国有产权交易。局 长:邓志雄 副局长:谢 军、陶瑞芝 副巡视员:郜志宇
(六)改革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企业管理处、企业体制处、公司集团处、企业重组处、地方企业改革处。机构职责:
研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指导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拟订所监督企业合并、股份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制改造、上市、合资等重组方案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方案,对其中需要国有股东决定的事项提出意见;承办所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审核工作。局 长:白英姿
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现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作,长期从事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曾任中国证监会第九、十、十一届上市公司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国资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副局长:刘文炳、王润秋、于宝恒
(七)改组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企业改组一处、企业改组二处、企业改组三处、董事会工作处。机构职责:
指导所监管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富余人员分流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推进所监管企业厂办大集体的改革工作;指导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继续完成原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有关工作。局 长:李 冰 副局长:秦永法 副局长:吴同兴 副巡视员:郭小伟
(八)分配局
机构设置: 机构职责:
提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调控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总体水平的工作,提出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并组织实施;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和职工福利保障。局 长:于 吉 副局长:李燕斌、殷长波 副巡视员:刘建平
(九)综合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考核一处、考核二处、考核三处、考核四处。机构职责:
综合研究国有经济和所监管企业的运行状况;联系所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节能减排、环境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保护和维护稳定等工作;承担指导和监督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局 长:刘南昌
副局长:赵世堂、刘源、段晓锋
(十)收益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预算一处、预算二处、审计一处、审计二处。机构职责:
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承担拟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制度工作;承办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有关工作;组织开展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局 长:刘德恒 副局长:魏 伟、陈 军
(十一)监事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联络处、一处、二处、三处、调研处。机构职责:
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局 长:王文斌
副局长:吴华松、赵红严、方炳兴 巡视员:郭国荣 副巡视员:张振良
(十二)企干一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一处、二处、三处、四处。机构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方案。局长:庄树新
副局长:鲁红星、李
伟 副巡视员:李有荣
(十三)企干二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一处、二处、三处、四处、五处、六处。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机构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方案。局 长:宋亚晨
副局长:孟凡良、王武斌、王礼 副巡视员:张亚楠、李慧芳、张明明
(十四)党建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组织处、党员教育管理处、党建处(培训处)。机构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局 长:刘汉滨 副局长:卜玉龙、熊洁 副巡视员:牛志强
(十五)宣传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宣传处、新闻处、企业文化处(研究会秘书处)、思想教育处。机构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指导和推进所监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局 长:卢卫东
卢卫东,男,1961年生。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在高等院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先
后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在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副局长:韩天、毛一翔 副巡视员:金思宇
(十六)群工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工会工作处、统战处、青年工作处。机构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工会、青年、妇女工作,承担中央企业团工委的日常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统战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局 长:谢俊
副局长:郭保民、张相红 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许高峰 副巡视员:王 黎
(十七)研究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研究一处、研究二处、行业协会处。机构职责:
承担调查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工作;起草重要文件和报告;联系有关行业协会。局 长(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主任):彭华岗 副局长:赵欣、楚序平
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武爱河
副巡视员:张 涛
(十八)外事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一处、二处、国际交流中心。机构职责: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长:陆志军 副局长:徐爱波、姜维亮
(十九)人事局
机构设置:
综合处、调配处、干部一处、干部二处、干部三处(劳资处)。机构职责:
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局 长:刘 强 副局长:卞卫东、汪飞 副巡视员:龚晓沈
(二十)管理局
机构设置:
办公室、离退休干部管理办公室、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财务(审计)办公室综合处、财务(审计)办公室机关处、财务(审计)办公室直属处、人事(党委)办公室。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机构职责:
负责所属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机关服务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财务等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管所联系协会的国有资产和财务等工作。党委书记:杜渊泉(兼)局 长:张文宏
副局长:徐华 副局长:周勇 副局长:张晓群
办公室主任:杨元萍
离退办主任:
中心办主任:
国资办主任:张丽
财务(审计)办主任:胡燕平
人事(党委)办主任:刘倩
(二十一)机关党委
机构设置:
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直属机关工会办公室、直属机关团委、直属机关纪委办公室。机构职责: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书 记:黄丹华(兼)
黄丹华,女,195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四川成都温江县金马乡知青,198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1997年获得四川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常务副书记:曾坚
副书记兼直属机关纪委书纪:杨建一 副书记:王平
直属机关工会主席:吕秋菊 直属机关纪委副书纪:马明伟
(二十二)纪委监察局
机构设置:
办公室、办公室综合处、办公室信访处、政策研究室、宣传教育室、党风廉政建设室、执法监察室、一室、一室一处、一室二处、二室、二室一处、二室二处、三室、审理室。机构职责:
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的纪律检查工作。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邵春保 纪委副书记:夏忠仁、阮国平
监察局副局长:谢琳、周辉
办公室主任:应红
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正义
宣传教育室主任:郭建武
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杨旭 执法监察室主任:邵飞 一室主任:袁先立 二室主任:胡贤政 三室主任:王传夫 四室主任:罗景一
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尹元、姜力、关秀云、郑霄红、李黎、牟卫国、肖军生 副局级纪律检查员:
(二十三)国资委巡视办
机构设置:
综合处、联络处。机构职责:
承担拟订计划、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综合协调等工作;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向巡视组传达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作出的决策和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调配、任免、监督和管理;配合巡视组对国资委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进行督办;对中央企业开展巡视工作进行指导;办理国资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主 任:李春德
三:委直属事业单位
(一)信息中心
机构设置:
综合处、规划发展处、统计分析处、研究咨询处、网站工作部、系统运行处、应用开发处 机构职责:
1:研究国资委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实施的总体规划、计划、技术标准、管理规范。2:构建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信息网络和应用平台,承担国资委及相关部门联网的技术及咨询工作。3:承担国资委互联网站等相关网站的建设、运营维护。
4:统计分析监测国有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研究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状况。5:推进中央企业以及地方国资委的信息化工作。
融和你我 创新运营
6:承办国资委交办的其他事项。主
任:石治平副主任:王绪君 总经济师:张铭
(二)培训中心
(三)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四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对外捐赠管理有关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发布文号】国资发评价[2009]317号 【发布日期】2009-11-05 【生效日期】2009-1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对外捐赠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资发评价[2009]317号)
各中央企业:
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国家救灾、扶危济困等救助活动,有效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发展。为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对外捐赠行为,维护国有股东权益,引导中央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中央企业对外捐赠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外捐赠行为规范管理。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企业对外捐赠支出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对外捐赠事项的管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救助捐赠活动,规范对外捐赠行为,有效维护股东权益。集团总部应当制订和完善对外捐赠管理制度,对集团所属各级子企业对外捐赠行为实行统一管理,明确对外捐赠事项的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责任,规范内部审批程序,细化对外捐赠审核流程;要根据自身经营实力和承受能力,明确规定对外捐赠支出范围,合理确定集团总部及各级子企业对外捐赠支出限额和权限;应将日常对外捐赠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体系,细化捐赠项目和规模,严格控制预算外捐赠支出,确保对外捐赠行为规范操作。
二、规范界定对外捐赠范围。企业对外捐赠范围为:向受灾地区、定点扶贫地区、定点援助地区或者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性捐赠,向教科文卫体事业和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公益性捐赠,以及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其他捐赠等。各中央企业用于对外捐赠的资产应当权属清晰、权责明确,应为企业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包括现金资产和实物资产等,不具处分权的财产或者不合格产品不得用于对外捐赠。中央企业经营者或者其他职工不得将企业拥有的资产以个人名义对外捐赠。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捐赠项目之外,中央企业对外捐赠应当通过依法成立的接受捐赠的慈善机构、其他公益性机构或政府部门进行。对于有关社会机构、团体的摊派性捐赠,企业应当依法拒绝。企业对外捐赠应当诚实守信,严禁各类虚假宣传或许诺行为。
三、合理确定对外捐赠规模。各中央企业对外捐赠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水平、现金流量等财务承受能力,坚持量力而行原则,合理确定对外捐赠支出规模和标准。中央企业对外捐赠支出规模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内部制度规定的最高限额;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负债水平偏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或者大幅减少的企业,对外捐赠规模应当进行相应压缩;资不抵债、经营亏损或者捐赠行为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安排对外捐赠支出。
四、严格捐赠审批程序。各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捐赠的审批管理,严格内部决策程序,规范审批流程。企业每年安排的对外捐赠预算支出应当经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批准同意。对外捐赠应当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所属各级子企业未经集团总部批准或备案不得擅自对外捐赠。对于内部制度规定限额内并纳入预算范围的对外捐赠事项,企业捐赠管理部门应当在支出发生时逐笔审核,并严格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对于因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需要超出预算规定范围的对外捐赠事项,企业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专题审议,并履行相应预算追加审批程序。
五、建立备案管理制度。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对外捐赠事项实行备案管理制度。以下情况应当专项报国资委(评价局)备案,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监事会:
(一)各中央企业应当结合本通知要求,对本企业对外捐赠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或完善,并于2009年12月31日前报国资委备案。以后需要对管理流程、支出限额等关键因素进行调整的,应当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报国资委备案。
(二)中央企业对外捐赠支出应当纳入企业预算管理,并形成专项报告,对全年对外捐赠预算支出项目、支出方案及支出规模等预算安排作出详细说明,并对上年捐赠的实施情况及捐赠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中央企业对外捐赠预算专项报告随财务预算报告报送国资委。
(三)中央企业捐赠行为实际发生时捐赠项目超过以下标准的,应当报国资委备案同意后实施:净资产(指集团上年末合并净资产,下同)小于100亿元的企业,捐赠项目超过100万元的;净资产在100亿元至500亿元的企业,捐赠项目超过500万元的;净资产大于500亿元的企业,捐赠项目超过1000万元的。
(四)对于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特殊事项超出预算范围需要紧急安排对外捐赠支出,不论金额大小,中央企业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之后,及时逐笔向国资委备案。
六、加强监督检查。各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捐赠事项的财务监督工作,在实际发生对外捐赠支出后,应当规范账务处理,并将有关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企业应当重视对外捐赠项目实施效果的后续跟踪,有条件的企业,应当组织对重大捐赠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或审计,督促受益对象发挥捐赠的最大效益。企业应当通过纪检监察、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等多种渠道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找企业在制度建设、工作组织、决策程序、预算安排、项目实施和财务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派驻企业的监事会应当将企业对外捐赠管理与实施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国资委将不定期组织对企业捐赠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制度不健全、未按规定程序决策、未及时向国资委报备等不规范行为,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对在对外捐赠过程中存在营私舞弊、滥用职权、转移国有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予以依法处理。
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对外捐赠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坚持量力而行原则,完善制度,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切实有效维护股东权益。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资厅法规[2004]263号 【发布日期】2004-11-08 【生效日期】2004-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开展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
(国资厅法规[2004]263号)
各中央企业:
为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加强中央企业法律风险监控,调查了解大型中央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进展情况,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将《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填写,并将《调查表(一)》和《调查表(二)》分别于2004年11月30日、12月30日前报送国资委政策法规局。
Email : fagui@sasac.gov.cn
附件:(略)
1、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一)
2、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二)
国资委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