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武穴市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武穴市财政局
近年来,武穴市财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服务等手段,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近两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各种资金总量为3253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6.2%。
一、巩固农村税改成果,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落实减负政策,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行为。主要做到“一公开”、“两检查”、“三监督”。“一公开”,即公开各涉农单位收费项目、标准执行;“两检查”,即检查农民负担监督卡的发放管理,检查涉农收费部门行为;“三监督”,即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减负部门监督。农民负担卡采用“一折通”的方式,在发放到户中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填写、统一审核、统一发放。市税改办、综改办、减负办先后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各地的教育收费、建房收费、牲猪定点屠宰收费、计划生育收费等涉农收费项目,以及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给予全市通报,各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通过检查督办,有效地遏制了农民负担的反弹。
二是实行“双代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依据鄂政发[2005]50号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2006年4月,全市乡镇经营管理站与财政所合并,各镇处财政所设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照“两取消、三不变、四统一”的管理原则,对全市村级资金、财务实行“双代管”。各中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在村级财务“双代管”的前提下,通过推行村级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核算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三是落实“两补”政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涉及到12个镇处、326个村,12.4万农户,面积87.5万亩,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涉及10个镇处,6813户农户,面积42881.5亩。2006-2007年,我市共计发放两补资金4004.2万元,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1847.58万元,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对农民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并向全市发放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主要作法是“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宣传到位、程序到位、责任到位。到目前为止,全市12个乡镇场已全面完成了“两补”资金的发放工作,并将12.4万户农户的信息全部上网公布。
四是加大涉农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税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2007年,市财政安排农村教育资金12686万元,危房改造资金137。23万元。在村级运转、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贡献。2006-2007年年,全市累计向上申报支农项目34多个,金额达2675多万元,我市已被列入全省30个农机购臵补贴县市和生态公益林补助县市。2007年,全市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卫生经费1982万元,比上年增长8.4%;税改转移支付资金1990万元;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经费7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口经费1037万元,“以钱养事”资金670万元。2006-2007年,我市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达3600万元,主要包括五保生活费、优抚统筹费、乡村道路建设资金、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及乡镇干部工资缺口六个方面,在管理方面我们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拨付及时、确保独立核算、确保全额安排,为全市配套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的运行机制
一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武穴市2005-2007年镇(处)财政体制形式是:“收支上划,工资直达;核定基数,超收分成;下达任务,增量返还;招商引资,定额奖励;收支挂钩,一定三年。”新的镇处财政管理的体制实施,为适度缓解镇处财政困难、促进基层财政的稳定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是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2006-2007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达3210万元,已有1725820人次享受门诊报销749万元,29474人次享受住院报销2139万元,1080人享受慢性病补助55万元,同时,对全市1422名参合农民大病对象按报销后金额10%进行第二次补偿,补偿金额155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实际困难,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两年,全市共投入89.2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对299人患有大病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投入22万元帮助15288名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39.8万元帮助3988名农村五保户解决医疗门诊费用,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困难。
三是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7年,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我市将全市初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45元,足额列入年初预算,杂费资金按定额标准全额打入预算,拔付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1128万元,让全市农村中小学学生享受到国家免交学杂费政策的优惠政策,第一次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同时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长效维修机制,“校财局管”财务体制改革也初步推开。
四是实施社会保障阳光工程。近两年,全市投入农村社会保障资金3560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56万元,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28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039万元,救灾资金412万元,第一类疫苗补助资金40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326.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发展。近两年,全市共投入农村低保资金342万元,加大了特困群体救助力度,保证了农村低保户基本生活;投入救灾资金412万元,帮助311户倒塌房屋农民恢复重建,对1504户因震受损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帮助2650户灾民度过生产、生活难关,全市灾区社会稳定,无一例因灾上访。
三、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近几年,我市不断总结完善各项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运作程序,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益。
一是整合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两年来,财政部门整合各种支农资金1209万元,用于新建、改扩建提水排涝泵站38座;整修险库6座,险堤32公里,险渠(险坝)9处;维修河闸27座等,全面提升我市农业水利灌溉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2006-2007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078万元,通过开发建设,项目区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的增长。经测算,项目区年可新增粮食78万公斤,棉花60万公斤,油料45万公斤。项目区内直接受益农民1万人,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20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15万元,年人均增加纯收入170余元。两年来,市财政安排涉农事业费1328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以钱养事”市级配套资金330万元,有力地支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制度建设。根据省厅的有关制度办法,我市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对支农专项资金的设立、申报、立项、分配、使用、验收和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主要作法是“四个结合”:即资金管理政务公开相结合,以全市政务公开网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金额数目、拨付进度、使用情况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便于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多途径地构建资金安全“防护网”;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按项目实际情况落实分配方案和拨付方式,严格按比例、按进度通过国库集中拨付到项目;与政府采购相结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三是强化农口主管部门财务管理。先后制订了《武穴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农口主管部门普遍推行了财政四项改革,进一步强化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运用,规范和细化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高了农口主管部门财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是加大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在将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加强了经常性的检查和督导,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对财政重点支农项目实行跟踪问效,坚持定期检查验收;对财政扶贫、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国家重大支农专项资金的到位及使用情况,注重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相结合,努力实现查漏洞、促管理、增效益的目的。
四、落实总体目标规划,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明确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武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制定了城镇和村庄建设目标规划。村庄建设目标规划是:坚持“规划先行,节约用地;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抓好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五改五通”,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基本做到公路及村内主干道路硬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住宅建设多户连体,富有特色,实现村容村貌整洁。
二是以饮水工程为重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两年来,市财政共拨付农村饮水安全省级配套资金144万元,解决全市39个村,3.66万人的饮水问题。2007年,我市4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2处工程已完工13处,完成投资802.8万元。林业血防工程建设项目造林面积5200亩,涉及3个镇5个村,总投资26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工,等待验收。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全市投资1184万元,在全市27个行政村,3700个农户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成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控制疫病传播,巩固退耕还林的“新能源工程”。
三是以道路信息为突破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006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新修公路94.3公里,涉及7个乡镇、39个村,总投资2953.2万元。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新修公路84.5公里,涉及11个乡镇、41个村,总投资1816.75万元。截至目前为止,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88.3公里,完成投资1766万元。2007年完成通村公路26.9公里,完成投资538万元。在全市2011个自然村中已实现168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未完成“村村通”的自然村中,有267个被省发改委、广电局列为“十一五”期间“村村通”项目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58个自然村,共安排农村公益性职能经费28万元。
四是尽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近两年来,我市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术培训,强化培训与市场,做好就业服务,共培训农民工1307人,走上就业岗位1276人,免收培训费39万元(政府补助),人均免费约300元,就业率达到95%。截至目前为止,全市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8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57人,转移率为95.5%,形成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是努力做好财政扶贫开发工作。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397万元,用于支持老区扶贫、科技扶贫、以工代赈和百乡千村工程。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的投入和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量仍然有限,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介入力度不够;公共资金来源和去向过于分散,项目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配套,效益低下,存在相当程度的浪费。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农村交通运输难,建、养、管脱钩,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期延长,质量堪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饮水安全问题尤其突出;现存的水利设施渠系不配套,原有的损毁严重,农业抗灾能力不强,3、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就医难。表现在医疗卫生费用昂贵,农民看不起病医不起病;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差,医疗人员少,医疗水平低;农村医疗预防体系不健全。与此同时,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特别是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问题在贫困地区尤其突出,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4、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统计数据依据存在误差,特别是播种面积问题导致资金不能按时兑现。
㈡对策及建议
1、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具体来说主要是抓好五件事: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要盘大盘强生猪、油菜、水产、山药生姜等产业,发展壮大粮食、棉花、水果、茶叶、禽类、林业等特色产业,使品种更优、基地更大、产业更高、流通更活、效益更好、前景更方;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连农户,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鼓励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和经济人队伍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力争到2010年,创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精品名牌10个;四是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武穴的商贸流通优势,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建市场工作;五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高科技对优势产业的贡献率。
2、整合财政资源,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整合,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形成合力,集中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资金投入上,更多地采用直接补贴、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形成“互动”,引导农民配套投入到“户办工程”建设上来,形成在国家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投 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包括“双扶”资金)存量和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投资入股、贷款贴息、直接补贴或有偿扶持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和骨干农产品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拨付程序,对每笔项目资金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 ”,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要继续健全和完善以“项目指南、因素计算、客观分配”为核心内容的资金分配制度,确保资金安排的公正性。要严格执行以标准文本、逐级推荐、专家论证、部门会审、集体决策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审批机制,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要把国库集中支付延伸到“三农”支出的各个方面,确保项目资金通过招标采购、报账提款等方式直达设备或劳务供应商。要积极推行涉农补助项目财政部门集中管理、集中制卡、集中发放模式,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直达农民手中。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自觉接受审计等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厉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4、协调发展,配套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加大农民科学知识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化解农村乡村债务,保障贫困村村级运转。四是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扶持农业经济的力度逐年加大,资金总量迅速增加,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的绩效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农业和农村问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强调在政策和资金上要向农业倾斜。农业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是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州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近年来,巴州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精神,在上级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农业投入,强化了支农资金的管理,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至2008年3年来,我州财政支农资金(上级追加专项)累计支出37694.5万元,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业科技推广、农牧民培训、农业产业化、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补贴、灾害救助等方面。农业科支农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是:2006年合计支出85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601.9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151.2万元,畜牧业专项374.8万元,农业生产专项1288.7万元,水利专项956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50万元。2007年合计支出134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434.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090.8万元,畜牧业专项2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3828.3万元,水利专项2648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25万元。2008年合计支出15749.3万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8645.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733万元,畜牧业专项76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2296.8万元,水利专项2287.4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017万元。
从以上所列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比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57.49%。2008年比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17.33%。从增长内容看,支持林业、畜牧、农业生产和改善水利设施和自然灾害救助的资金逐年加大,尤其是各种农业补贴资金,近两年增和幅度较大。通过支农资金的有效投入,使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渐覆盖到农村,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落实,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总体来讲,财政支农资金在以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水利基础设施居农业基础产业地位,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发展的超前性。为缓解我州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抗灾能力较弱的矛盾,3年来我州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集中“以工代赈、节水灌溉、防汛岁修、桥涵建设”等水利项目资金5891万元,支持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水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落实了各项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
积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落实农作物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和实施棉花良种推广,及时拨付补贴资金,确保惠农政策的顺利实施。2006-2008年,我州共落实粮食补贴资金9650.4万元,累计补贴小麦面积130.75万亩;落实棉花良种补贴2549.7万元,累计补贴面积169.98万亩,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3、稳步推进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加快林果产业发展
按照自治州提出“百万亩香梨、20万亩葡萄、20万亩红枣、20万亩杏”的建设目标,近五年来全州林果业以年均1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大力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2007年林果总产值超过7.62亿元,预计2008年农民人均来自干鲜果品的收入超过744.8元,比上年增加155.8元左右。
4、加快了畜牧业各项资金投入,克服了动物疫病、自然灾害等困难,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
2006-2008年共落实畜牧业专项投资1440.4 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畜牧业生产进展较为顺利,到2007年底,牲畜存栏309.03万头,年出栏牲畜322万头,肉类总产量9.7万吨,奶类总产量7.1万吨,禽蛋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产值20.5亿元,畜牧业在农牧民人均增收中的贡献份额100元以上。
5、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工作
2006-2008年全州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00万元,对25匹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进行了补贴,补贴拖拉机1698台,配套农机具3592台,使农业机械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到2007年底,全州拥有各类拖拉机41802台,配套农机具75834台架,全州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0%的疆内较高水平。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分配、轻管理”和资金管理不科学的问题长久存在
各县市、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的积极性很高,但资金到位后重视支出轻视管理。不重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较普遍存在,尤其是随着资金量的快速增加,财政各项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查处不严,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给财政后期管理和检查验收带来了困难。财政内部和资金使用单位缺乏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资金监管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存在。在资金管理上,项目资金迟迟不到位,配套资金未作安排或安排不足,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和截留、滞留、占压,拨付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
2、项目申报程序不够科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申报时间过长,部分支农项目因此贻误了最佳实施时机;财政资金再分配透明度不高。在申报支农项目时,往往是部门说了算,财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在项目管理上,事前立项不严格,论证不充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缺乏可行性。在实施中擅自变更、调整项目计划,项目竣工验收不及时,致使项目建设质量不高。
3、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少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农口部门在安排使用时弹性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如林果业发展资金、地方苗圃建设资金、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等。还有一些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已经过时,不符合客观实际。
4、监督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财政性项目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个数越来越多,但是监督力量未随着财政性项目数量和投资数额实行同步增长。目前,我州对财政支农资金中的违规违纪处罚偏轻。对部分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人和事,未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从某些方面方便了个别单位和个人心存侥幸,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5、资金配套政策过多,基层难以落实
由于各农口主管部门纷纷出台配套资金政策,很多项目资金文件都附带配套资金的要求,而我州大多县财政困难,没有多少财力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投入资金往往依赖于上级财政“输血”方式的无偿支持,根本无法满足上级要求的大量配套资金。但为了争取上级项目,造成了“虚假配套”和“烂尾”工程,既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又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6、有财政多个部门管理支农资金的问题
财政内部存在着多个部门安排同一个项目和同一个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部分项目和投资交叉重复。在项目管理上部门之间出现了越位和缺位。有的项目资金重复安排而被挪作他用,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想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必须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应当以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健全制度为手段,力求将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在农村基层单位深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乡财县管改革。通过各项财政改革,公开财政资金的管理,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牧区。
2、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实现支农资金的整合 农业投资项目要归口安排,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能,划清各主管部门所负责规划和管理的农业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容,确保各部门申报的项目不交叉、不重复。财政部门安排的支农资金,由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和管理,要扩大财政投入规模,创新管理模式。
按照“存量优化,增量调节,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原则,归并支农项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整合,集中财力、形成合力、捆绑使用,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资金整合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对各主管部门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及时综合,划分归口,对交叉、重复的项目予以调整;其次,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要科学合理。要很好地采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如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政府财政要采取无偿直接投入的方式;其他领域的投入,财政可采取有偿补贴、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村各级干部深入村社广泛宣传,征求规划建议和意见,开展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提高项目规划过程的民主决策水平,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007年,我州焉耆县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重点支持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红色产业,对涉及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整合支农资金8624.8万元,用于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建立项目库,突出支农资金投入重点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库,进一步完善支农项目的论证和专家评审制度,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公共项目上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和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上。在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别建立分类项目库,经过评审协商后,比较好的项目选入项目库。对上级要求上报的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上报,确保上报项目质量。在建立项目库时,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交通等)、特色产业建设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教育、卫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生态建设项目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申报,使项目与项目之间相互配套,并集中投向重点支柱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本等方面,充分发挥所有财政性项目资金应有的效益。
4、坚持多元化投入,完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当前,对农业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本运营、资源补偿等市场和经济手段,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建立“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支持为辅助;地方投入为主体,上级补助为辅助”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措施,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财政贴息、以物抵贷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较少的财政投入,引导出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通过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度,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5、支农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
为解决预算确定的时间与农时的矛盾,保证冬春季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在当年财政预算未经人代会批准前,应于上年末以前加大预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力度,保证与春耕生产有关的支农资金及时到位。财政预算批准后,要按法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提前部门预算编制时间,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储备,细化项目预算,以便预算批复后及时下达项目资金,加快支农支出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支农资金要实行集中支付,防止资金的挤占或挪用。
6、规范支农资金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主要通过发布项目指南,指导项目申报,规范评审、立项、投资以及绩效评价程序和办法,使项目资金安排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改进资金分配办法,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公平性。要下放项目审批权限,严格资金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要按照“先规范、后运作”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全面推开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积极推行专家评审、张榜公示、招标投标、委托中介审计等方式,把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村、落实给农民,真正做到各项政策不走样、各项资金不流失,确保专款专用,使支农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7、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评价
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财政、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实现监管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环节入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监督和管理贯穿于支农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支农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实行资金使用效益报告制度,为每一个完工项目建档立案。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第三篇:财政支农
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考
在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增加支农资金的总量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却成为摆在涉农部门面前的大课题。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支农问题严峻,且矛盾的焦点就是效率低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作为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子系统,是对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相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分散使用、管理而言的,它是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种支出资金,整合使用、整合管理,以及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支持效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资金管理的问题。支农资金的整合就是要实现农业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统一,重点解决分割管理状态下资金的安全性不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由农业财政部门主导,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突出财政支农重点,盘活现有存量资金,建立捆绑投入机制,在不改变支农资金特点和性质的前提下,变分散到各部门的平均投资模式为相对集中统一的投资模式。
政府为此也做了许多的工作。2004-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05]31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向各地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462号);2008年财政部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之中,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遇到了种种问题,如思想仍然不统一,思想解放速度太慢,社会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持不够等,这都将损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效果。
我们知道,我国属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小农大国,而且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短缺的。正是财政支农资金的这种稀缺性,为我们探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花费,也就是说,它摒弃了传统的单纯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而是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经济学视角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质上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合理的资金整合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可以才下面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1)制度规范: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正式制度,并辅之以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法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与经济学有相当的共通之处,可以用法律为经济奠定制度基础。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合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匹配和均衡,是整体制度化结构得以真正确立的重要条件。但实际上,我国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与之匹配的整合共识,只是靠行政手段配置庞大的财政支农资源。
(2)内涵拓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拓展资金内涵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具有很强的稀缺性,所以应该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为引线,以资金整合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向“三农”领域转移,发挥协同倍增效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支农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农业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赢利低得特点,导致其对市场资本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在加大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以此降低风险预期。
(3)外围突破:逐步整合农业资源诸要素,实现整合外围的突破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向要素整合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应该通过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品种资源、营销渠道等诸要素合理整合创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给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重在财政支农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重在财政支农
××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以后逐渐达到%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多个省市宣布××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
第五篇: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非常必要。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转变职能,克服“缺位”和“越位”现象,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财政支农 资金整合 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央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在宏观调控中加强了农业这一薄弱环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随着支农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整合支农资金,在当前财政支农管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欠账的原因,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巨大要求与财政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社会
保障等方面所需资金还有相当的缺口。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用于农业行政事业运转费用的比重大体维持在70%左右,用于农业生产性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此外,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地方财力的不足,使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特别是县级财政支农支出水分较大,存在“空转”、虚列农业支出的情况,虚增财政支农支出。
2、资金管理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从现行的管理模式来看,目前政府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普遍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利益和资金分散的问题,致使同一类项目多个部门管理,多头投入,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这种多头管理的运行机制,造成了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环节多、实施主体多、介入的层次和领域多,项目和资金的投放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加之管理权限交叉,在众多流程环节中又形成许多消耗和损失浪费,财政资金应有的乘数效应和导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3、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不健全,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存在项目只注重申报项目,下达计划指标,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极易出现挤占、挪用资金现象。此外,受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范围广、层级复杂的管理体制、监督检查者的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乏力,监管不到位,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4、预算管理弱化,管理不规范
存在预算因人为因素而未经法定程序进行调整、变更,出现一年预算要预算一年的现象。部门对项目资金进行分配、调整的随意性,导致资金无法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的发挥,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着力解决目前农业、农村发展中和农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整合支农资金,把各种渠道和各部门管理的支农资金适当集中起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主题,按照政府职责,突出财政支持重点,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公共财政“缺位”和“越位”现象,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整合支农资金不仅有利于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支农资金的损失浪费,确保支农资金运行的规范、安全;而且通过对有限的资金进行适当地集中打捆。投向重点发展领域和环节,有利于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健全制度,完善机构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规范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明确的政策要求。财政部门要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各项管理制度要相互衔接,避免互相矛盾抵触和彼此交叉重叠,为支农资金整合消除制度上的障碍。
支农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多,难度大,情况复杂,敏感性强,要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机构,协调解决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增加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逐步形成稳定的支农资金来源。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三是抓紧落实中央新开辟的支农资金投入渠道。认真落实国家调整后的耕地占用税政策,将新增耕地占用税收重点用于“三农”;将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按规定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要全部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用于建设标准农田;从征收的水资源费、水利建设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四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2、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
农业投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公共产品,又有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按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合理界定财政支农的支出范围,坚持公共财政原则,明确支农支出重点,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具体地说一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二是支持
农村抗灾救灾。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三是扶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主要用于农村水土保持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四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用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扶持农村发展。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3、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支农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金财工程建设,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县级报账等管理措施,强化资金运行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资金分配使用前、中、后的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与管理部门的专业监督相结合;职能部门的专业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使支农资金的配置和使用合理、高效。
4、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奖惩机制。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农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规范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对绩效明显的支农资金,通过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对绩效不好的专项资金,通过整合予以归并或者取消,重新确定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逐步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估制度,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支农资金整合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新的使用新的起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作者:周克军 李东升.《整合支农资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10期
[3]作者:沈志平翁华生 林水通.《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