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仁河口镇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张校长修订后)范文
仁河口镇中心学校
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继双高、创强之后,我镇教育迈进内涵式发展的新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要想创出仁河自己的教育特色,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的攻坚点和突破口。在积极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认真总结我校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从今秋开始,我校将分四个阶段全面推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抓手,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开放、思维的活跃。努力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基础。为使这项工作更好地更加顺利持久的开展,特制订以下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学校2012-2013学年度工作计划要点,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确保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全县知名、北区一流、特色彰显、人才辈出”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
二、实施目的
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推进实施的基本策略
骨干探索——初步建模——两年成型——四年完善
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涵义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课堂的核心是:激发兴趣、达成目标、养成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沃土,要展示学生的智慧和真情。
我镇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暂时确定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三个阶段是:导入自学、探究展示、提升检测。
六个环节是:激趣导入、目标展示、自主构建、交流展示、重点探究(拓展延伸)、训练提高。
三段的具体要求:
1、导入自学:学习的起点——让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完成70%左右的学习目标,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做好记录,以备小组交流。
2、探究展示:学生自学后,通过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根据问题,展示分为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即“兵教兵”、“兵带兵”、“官教兵”、“兵教官”。
3、提升检测:为明确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进行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六个环节”的特别说明:
1、激趣导入。课堂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但是,不论采取哪种导入形式,都应该在两分钟内引入正题。
2、目标展示。突出目标的具体、恰当、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自主构建。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4、交流展示。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对于在自学和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提出课堂上生成的不能独立解决新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力求做到六个“学会”:
(1)学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2)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3)学会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4)学会大胆质疑对方的观点;(5)学会适当保留个人意见;(6)学会及时反思活动中的表现。
5、重点探究。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教师在点拨时,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疑点,讲重点,讲难点;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不会的不讲。
6、训练提高。根据学生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来检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落实的程度,并根据检测效果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
五、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10—2013年6月,学习认识阶段,形成共识。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4年6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摸索实验阶段。第三阶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经验逐步完善,结合各学科特点改进和全面落实“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2015年6月——2016:总结验收阶段,全镇中小学人人达标过关。
六、组织机构
1、领导组 组 长:张勇 副组长:胡彰 谭有
成 员:喻德胜 王 洪 胡长周 熊志斌 各教研组长
2、教学设计组 组 长:喻德胜
成 员:张生顺 张 友 熊志斌
3、课堂实践组: 组 长:王 洪
成 员:胡荣友 程炜 王传玲
七、相关管理规定
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行为,由校长、教导处负责指导、督促和检查,教研处负责业务引领、材料收集、信息反馈等工作。管理框架是:“教研引领、统一协调、分组(年级组或村小)管理、学科负责”。
2、抓实过程:一是抓好教师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
3、培植典型,示范带动:学校教导处与教研处将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全面推广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并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建立奖励机制。学校提供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将分阶段评选出全镇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的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第二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西吉三中“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根据【西教体发(201 4)35号】文件“关于推进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西教体发(2014)35号】文件为指导,立足我校教学实际,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课程改革的抓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构建“生动.生成.生命”型的“三生课堂”,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主要以实施“导学案”入手构建高效课堂。
二、实施班级及科目
为积极稳妥推进此项教改实验,摸索总结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决定此项教改在全校三个年级推广。参与教改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共五科。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经过多次的培训学习和反复论证,在上学期,学校专门组织备教研组长进行了交流讨论,初步制定了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计划,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就„„导学案”的设计、备案、印制、实施做了指导性培训和详细的说明。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每位科任教师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工,利用上学期后期和寒假时间,各科任教师就自己承担的任务经过精心备课,开学前一周各备课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定稿并提前两周印制各学科的“导学案”。
2、实施阶段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就实施“导学案‟‟的年级和科目已经全面开展,每周实施的情况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交流总结,查漏补缺,及时跟进。每两周教务处和教研组长联系,听取意见,及时总结和调整。
四、在运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集体备课,一人编案。对平行班的同学科来说,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确认,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情感价值的培养,训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形成共识后,由其中一位教师写成学案,并给全体师生印发到手,以备上课时使用。这项工作至少要有一至两周的提前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有青年教师的超前意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对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的遗漏也会降到最低程度。一人编案指一人手写“导学案”,将一学期所有教学任务按平行班教师的数量大致进行平均分配,每人承担若干课时的手写“导学案”任务并负责印制,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每个教师每天埋头
写教案的工作量,腾出大量时间研究学生和学案,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有些教师课前抄教案甚至课后补教案的现象。
2.精讲多练,当堂完成。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是病根,这种教学模式显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主宰学生而高唱“独角戏”。这“课堂文化”是基于“不知道文化”而生,即学生“不知道”,所以我才去教他,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导学案”则倡导学生根据“学案”所设内容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讨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去引导、指导、辅导学生进行活动。当讲才讲,精准点拨。要知道极短的点拨会产生更深的领悟。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精讲。时间分配上可大致遵循“三三制”的原则,即一节课三个十五分钟,前一个十五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中间一个十五分钟教师点拨、精讲,后一个十五分钟进行训练,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学案中的任务,当然这种分配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习题的设计必须考虑从易到难的层次性,下课教师要收走学案进行批阅,不准拖到课后,而且不再布置课外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是紧张的,都在不断地思考和不停地活动中度过,而且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话训练题是完不成的,在步步紧逼的状态下学生主动完成7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对于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在当堂就可通过个别辅导完成习题训练。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被浪费,而课后又几乎要通过重新学习才能完成作业,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学生课后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课堂效益显然提高了。
3.书不留白,案不留空。我们往往要求学生每学科要有笔记,以便记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东西。其实冷静地去思考,这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多少学习时的方便之处,相反,每学科一本笔记倒是给学生增加了好多负担,至少书包重了许多。而且不但不方便,倒带来了许多麻烦,复习时手里总是得带两样东西,课本和笔记,要是不小心笔记丢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不如减了笔记,让学生直接把要记的东西全部记到课本的空白处,这样复习时就方便了许多,只要人和书在一起就足够了,即所谓“书不留白”。老师的‘‘导学案”不能因为有了以前的集体备课,又有人提前印制完成,一到手就完事儿,必须在课前有一次二度备课,根据学情进行增删、加注、修改等,同时必须将留给学生的习题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我们力求学案上的习题必须当堂做完,下课老师收走批阅,此所谓cc案不留空*。
4.积累资料,长期保存。因为老师和学生共用“导学案”,又都是活页的,一课时只一张,所以很容易丢失。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好装订、保存,以备今后复习时用。同时要求老师在下节课前必须将批改后的学案发给学生并进行反馈。学生可将原来的作业本变成“纠错本”来用,将错题整理到一起,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更重要的是彻底搞清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和不懂的地方,让“纠错本”始终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留在身边,及时提醒自己。当一学期下来之后,“导学案”便集这门学科知识要点、习题训练、易错地方等于一身,装订成一本精致的小册子.老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的分量的确是
沉甸甸的。
“导学案”的运用,本质在学生主动学习,关键在教师科学引导,核心在当堂完成训练,目的在提高课堂效益。我们要通过回顾我们学生时代的“满堂灌”老师而纠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考取驾驶执照的经验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相信学生,放手学生,才能实现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才真正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所在一一素质教育的轨道。
五、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 成立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14/3/25
第三篇:优化教学模式_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施方案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三溪中心小学 任智艳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探索适宜于教师自身实情的教改特色。
二、主要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树立和落实 “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三、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四、实施步骤
1、提高认识、有序实施。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其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丰富理论储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共识,研究高效课堂特征,确定提高高校课堂的途径和策略。
2、学习借鉴、稳步推进。
有计划有准备地上好示范课,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总结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3、对比分析,查缺补漏。
认真分析本班学生各科教学成绩,总结得失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实验的进一步规范操作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4、教学相长,提升水平。
强化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备课的研究,通过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上好公开课,做好评课工作,已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5、认真反思,总结积累。
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撰写两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五、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注重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逐步消除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配合教研组抓实校本研修,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实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推广其他学校先进经验,构建自己新的高效课堂。从学校和班级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从而真正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2.积极参与集体研课,共享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自身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讨论交流,精心备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
3.落实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创造性等,在学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引导学生去释疑,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不敷衍,要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六、落实措施
教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责任人,教师自身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情,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结合业务学习进行),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
2.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向40分钟要质量”的思想意识,有效组织教学,消除课堂上的无用功现象。
3.关爱学生,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用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时而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5.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布置必须坚持“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的原则,突出巩固与拓展的目的。7.严格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第四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施方案
常丰中心小学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探索适宜于本校实情的教改特色。
二、主要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优质教育。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强化两项工作:即“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质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教师教的环节和学生学的环节基本要求。开展教学问题研究,人人关注、发现并分析、解决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并展开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
树立和落实“三种思想”:“从起始年级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接受性问题;“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步骤
1、提高认识、有序实施。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其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丰富理论储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共识,研究高效课堂特征,确定提高高校课堂的途径和策略。
2、学习借鉴、稳步推进。
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理念,有计划的组织教师上好示范课,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总结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3、对比分析,查缺补漏。
认真分析实验班级实验前后各科教学成绩,总结得失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实验的进一步规范操作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4、打造精品,提升水平。
我校要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备课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分别打造二至三节体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的高
在学校范围内公开示教,已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4、认真反思,总结积累。
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撰写两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五、组织机构 组 长:王关女 副组长:石小民
成 员:杨维涛、许海生、马恩民、王振京。
四、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消除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学校将依据本方案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考核。抓实校本研修,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实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推广其他学校先进经验,构建我校新的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各级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从而引领高效课堂教学全新的发展方向。
2.加强集体研课,共享教学资源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求每位成员人人发言,并且畅所欲言。讨论交流,精心备课,真正做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资源共享。
3.落实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学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引导学生去释疑,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不敷衍,要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4.开展教学评估,落实高效推进
课堂教学既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又是教师成长的平台。要让课堂成为教师提升教育生命质量的重要阵地。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强势推进,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领导组和攻关组推门听课制度。(2)开展公示课暨高效课堂教学评估达标活动。
(3)打造好教研组的研讨课,实现典型引路,强势推进。为精品课、高效课,切实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既让听课的老师有启发,又使上课的老师得到锤炼和成长。语、数、外、常各科研讨课安排均要在校园网上公示,在校例会上进行总结汇报。倡导同课异构研究,五、落实措施
教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情,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结合业务学习进行),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并要在全校交流,总结规律,推广经验。2.教师必须加强“向40分钟要质量”的思想意识,有效组织教学,消除课堂上的无用功现象。
3.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用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有条件的班级,要求每位教师适时而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5.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期末交教导处备查存档。
6.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布置必须坚持“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的原则,突出巩固与拓展的目的。7.严格落实“培优辅困”工作。
8.坚决杜绝各类课堂教学事故的发生。如出现无教案上课、无故迟到、中途擅自离岗、教学准备不充分、有严重的知识性错误、任意延长讲授时间、没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等,50%的学生不满意或听不懂,将被视为不合格课。如出现以上现象,任课教师必须作出深刻的检查与反思,并迅速整改。
第五篇:生态课堂观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生态课堂观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 生态课堂观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衍生出来,它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在课堂里畅所欲言,强调突出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模式则是指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将学生分为能力相近的多个小组,教师根据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从而保证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发展。高中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要求教师将生态课堂观与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分层教学 结合 因材施教
1.生态课堂观与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意义
生态课堂观讲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个性、实践能力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分层教学模式同样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保障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到东西。生态课堂观和分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殊途同归的,如果能在生态课堂的前提下实现英语的分层教学,将会给英语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突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以生态课堂观为前提,构建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2.1学生的“生态性”分层
要进行分层教学,意味着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或多或少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失落感。如何淡化差异感,让学生乐意分组,是生态分层教学模式要把握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教师不妨提前将课题分为几个部分,由简到难,由深到浅,分成A(基础层)、B(一般层)、C(进阶层)。将课题发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能力自主选择课题,组成小组课下合作完成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咨询、引导角色,帮助学生完成课题。在课上,每个小组派出多名代表进行课题报告,展示本组的成果,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其他小组若有提问也可以对展示组提出,互相交流提问。课题完成中的不足之处,展示完成之后教师加以引导提出,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2.2备课与授课的“生态化”分层
1)备课的“生态化分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摒弃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根据ABC三个课题层次的不同,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针对A层课题,要注重该层学生英语基础运用能力,尽量让A课题糅合基础知识,将课题变得简单有趣。促进学生们改善学习习惯、调整学习心态。针对B层课题,要注意该层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对新知识的探索,所谓温故而知新,尽量让B课题在融合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针对C层课题,要注重该层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拓宽他们的课外知识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授课的“生态化分层”
要做到这点,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考验,如何在淡化自己的“师长“角色,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在课前,教师应多和学生互动,提起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在课堂引导时,教师要多用鼓励式的引导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题完善环节时,教师应考虑整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在参与互动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对A层次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如good job、great、congratulations等鼓励语;对B层次的学生应当在鼓励的同时多用and how、so等递进语鼓励他接触新知识,并用Do you know...?等疑问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针对C层次的学生,则多用what do you think、how about your idea等疑问句,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研究,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的分层可以让学生们在不同的小组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保持对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还应当多使用可用的多媒体资源,教学设备,为生态化分层教学锦上添花。
3)课后任务的“生态化分层”
课后任务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温故知新,在布置课后课题时,教师依旧需要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后任务,与此同时应当在保证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同时加以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课保持新鲜感。
3.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迫切。以生态课堂观为前提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
■
[1] 唐娴.把课堂还给学生――初探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3(10).[2] 吴细娥.农村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途径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 2013(03).[3] 张婷婷.论“生态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中学时代,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