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汇报
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建设的汇报
为加快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文件精神,严格履行职责,全面推动了全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一、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种养殖加工生产规范
帮助企业建立结构合理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准化体系。根据现行农业各级标准及进口国(地区)的技术要求,参考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动植物病虫害防疫与检疫、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等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帮助***公司制定修订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范5项,蔬菜种植操作规范16项。帮助***公司制定修订禽畜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范8项,禽畜孵化、养殖操作规范20余项及其他规范10余项。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帮助企业收集进口国(地区)质量安全和卫生技术标准10余件,确保了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技术要求。
二、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质量安全认证
质量安全认证有利于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提高,促进企业进一步深化
管理,提升企业知名度。同时是指导消费者购买到优质满意产品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积极指导和推进出口农产品企业开展质量安全认证,现以帮助***公司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及GGE、IFS等认证,***公司生产的胡萝卜等取得无公害食品认证。
***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一0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在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
在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
和全市一季度商务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0年5月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我们参观了佳农果蔬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巨野县政府和两家企业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孙勇局长就技术层面上如何加强示范区建设作了具体指导和要求。近年来,巨野县把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全方位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监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家很好的借鉴和学习。钦畅同志传达了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和全省一季度商务形式分析会精神,通报了全市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市商务工作在去年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各项主要指标均呈现了良好势头。但是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希望进出口和利用外资较差的县区,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狠抓工作落实,尽快赶上时间进度。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和商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扎实推进,试点县区广泛动员、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开创了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一)因地制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巨野、单县、牡丹区等县区政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菏泽检验检疫局、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外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产品出口的逆势增长,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一大亮点。一是建立了联动推进机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初具规模。试点县区普遍成立区域化管理工作机构,科学规划,广泛发动,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了农产品出口基地5个,总面积达到118万亩,可出口各类农产品60余万吨,其中大蒜35余万吨,各类水果25余万吨,2009年实现出口创汇23831万美元,同比增长27.9%,实现了菏泽市农产品出口新突破。二是强化了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示范区种植的投入品上严格实行“五项检查、三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农药使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商务局、农业局、菏泽检验检疫局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化学投入品专项治理活动的通告》,初步建立了农业化学投入品产、销、用全程管理控制机制。三是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培训,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各试点县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了区域化管理宣传培训,使广大生产者对区域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化学品投入等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四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由过去的粗加工进一步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市场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巨野佳农果蔬经营的大蒜、苹果已连续五年顺利通过欧洲最严格的质量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开辟了我市农产品出口进入欧盟、美洲、中东超市的“绿色通道”。实践证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对于推动我市农业标准化、国际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强化措施,继续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威海等先进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行业指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对出口农产品各环节、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管,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是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建设以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为目的,必须始终坚持面向国际市场,按照目标市场要求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一要认真搞好目标市场定位。要广泛了解和掌握日韩欧美、新兴市场的农产品准入条件和质量安全标准,把握不同市场的消费特点,严格按照目标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和加工,并根据不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适销产品出口。2008年我市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以来,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企业效益明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佳农果蔬凭借质量过硬、安全放心的产品,赢得了境外客商的信赖,实现了农产品出口的逆势增长,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一大亮点。我们一定要在全市各个层面全面推广佳农果蔬的先进经验,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行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要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德国柏林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及时向农产品出口企业传递国外农产品贸易政策、市场动态和商品信息,指导企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二是坚持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不断壮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出口企业外联国际市场,内联生产基地,是区域化体系建设的枢纽。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目标市场安全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严把原料、成品质量关,引导企业靠信誉、靠质量开拓国际市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措施,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二要鼓励企业大力开展精深加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强化自主研发,丰富适销品种。三要加强企业自检自控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区域化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
三是坚持以基地为依托,努力夯实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根据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生产习惯和出口渠道,科学确定出口生产基地的产品品种和发展模式。要加快完善农药、化肥等专营、配送、直供配送体系,确保基地、农户放心使用。依托村委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出口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出口基地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
四是以标准化为核心,不断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层次水平。加强对化学品投入的控制,严格实行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专用综合管理,从源头上杜绝禁用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降低出口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污染风险。完善全程动态监管,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检测资源,健全完善从种植、生产加工到出口的全程监管体系,确保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
(三)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做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是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把手负责制,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调机制并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工作目标和职责任务,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主动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工作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整合相关职能,理顺内部机构,充实人员力量,确保责任明确、运转高效、行动统一。同时要多渠道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二要搞好部门协调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商务部门负责及时向出口企业提供政策导向、国家优惠政策、国际市场动向等相关信息,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农业、林业部门要负责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的管理,组织引导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和指导,并配合检验检疫、畜牧等部门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专营店进行评审。工商、质监等部门负责搞好农业示范管理区的检测管理,农资市场监管,指导标准化生产。供销部门负责化肥、农药等农资进货渠道、销售市场监管。三要广泛开展示范区建设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深入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基地、进农户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出口农产品
质量安全常识,提高全民质量安全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手段,强化对农业植保、供销生资等系统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和区域化管理实施方案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是市政府重点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各县区要把握当前时机,抓紧研究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为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全市商务发展做出贡献。
二、关于商务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促消费、稳外需,转方式、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各项商务指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肯定成绩,一季度商务发展实现开门红。商贸流通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07亿元,同比增长19.28%,增幅在全省与临沂市并列第一。进出口增势强劲。一季度我市进出口绝对值超过枣庄、泰安、德州三市。全市出口额过千万美元的3家企业完成出口8756万美元,同比增长101.1%;进口过千万美元的2家企业完成进口15734万美元,同比增长295.4%。利用外资“1116”工程初见成效。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23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势头良好。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个,同比增长500%。总的看,一季度全市商务发展无论是内外贸,还是“引进来”、“走出去”,都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二)把握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商务发展主攻方向。一要紧紧围绕我市转方式调结构重大任务开展商务工作,强化转方式调结构的开放取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国际社会所施加的外部压力,都提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商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把我市的转方式调结构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和把握,善于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要以更加鲜明的开放导向,更加积极的开放姿态,推进“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等重点带动战略的实施,发挥对外开放的引领作用,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二要努力保持全市商务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商务领域转方式调结构。我市的商务发展处在了一个关键时期,无论是从落实中央、省的重要战略部署的层面,还是从兄弟市竞相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外贸依存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规模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开放型经济规模小和发展模式粗放,仍然是当前我市商务发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推动商务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转方式调结构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要继续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的原则,努力形成商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孕育着重大战略机遇。当前我市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们要立足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革新等新形势,迅速地将主要精力放到抢抓机遇上来,抓机遇促发展,抓机遇促调整,努力增创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要加快内外贸融合,构建全市大商务格局。内贸和外贸,都是市场流通环节,都是交换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流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小流通决定小生产,大流通催生大生产,现代化大流通引领现代化大生产。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由末端环节变为先导环节、由依附地位变为决定地位。目前,我市机构改革正逐步到位,内外贸管理职能统一整合。因此当前商务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对内外开放,促进内外贸实质融合和协调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统筹内外贸政策,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从市场准入、标准设定、信息引导等方面破题,将内贸工作延伸到国际市场,外经贸工作深入到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积极推动内外贸企业的业务融合,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分工合作与竞争,着力构建大商务格局。
(三)明确重点,全力以赴推动商务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惠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构建适应大生产需要的大流通,促进和保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抓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畅通农村双向流动渠道。抓好“农超对接”试点工作。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促进产销衔接。进一步净化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主要商品的规范管理和监控,提高商品供给质量。积极开展诚信建设活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是扩消费,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电视会议暨“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启动仪式会议精神,各县区商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切实把“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作为今年商务工作的一项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城市商业功能的完善和开发,搞好大项目建设,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区域商业中心的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商业设施。抓好流通大企业的调查摸底,积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全市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过30亿、5家过5亿、10家过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流通企业集团。各级各部门要把这一目标的实现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这一既定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是稳外需,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对外贸易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要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突出抓好农产品、石油化工、粮油产品出口。鼓励企业以新产品为先导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提高产品出口数量和附加值。力争30家重点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以上。要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加大出口产品的研发力度,鼓励草柳木制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家居产品,力争申报新型专利60项;鼓励巨野玻璃制品、郓城钢球制品企业产品开发,推动外贸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变,开拓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要积极培育外贸出口品牌,引导企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着力支持佳农果蔬、东明石化、中粮艾地盟菏泽分公司、曹县曹普家居制品等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品牌。要努力打造外贸出口基地,在巩固巨野、牡丹区、单县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曹县草木柳编制品、牡丹区和定陶裘皮制品、鄄城人发制品、郓城搪瓷制品等出口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九大产品出口基地”,努力形成以农副产品为主导,多个支柱产业并存的出口产业格局。
四是转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紧紧抓住国家外资政策调整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紧紧围绕我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环节,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外资并购市内企业,通过改组改造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大力引进服务业外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主攻港台、突破欧美、拓展日韩、提升东盟”的思路,开展务实高效的招商活动。目前要重点筹备好5月份随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香港、台湾举办的经贸活动,抓好我市春投会签约项目的落实。要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抓住私募基金、创投基金、投资性公司审批权下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引导外资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向我市新兴产业和成长型企业。支持企业境外上市和外资企业境内上市。
五是重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内外贸融合发展,鼓励外贸企业“两条腿”走路,在加大国际市场开拓的同时,针对国内消费热点加快产品研发和销售,鼓励内贸企业开展跨国
经营。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企业承揽对外承包工程,扩大境外投资。把握机遇,积极到境外掌控战略资源,切实抓好我市在蒙古的铁矿、农业、畜牧等一批重大资源合作开发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积极推动优势产能境外转移。用好国家鼓励政策,加快我市木制品加工、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等优势产能向周边国家及中东、拉美、东南亚地区转移。鼓励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把贴近原料的加工环节和贴近市场的组装环节转移出去,降低生产成本和国内环境压力,最大限度规避贸易壁垒。要进一步提升对外承包劳务层次。积极有序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大力发展高端劳务,切实做好外派企业的审查和备案工作。充分发挥好两个公司(菏泽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菏泽市交通集团总公司)、三个省级基地县(牡丹区、曹县、鄄城)的作用,做好劳务人员的宣传招收、资源储备、语言和技能的培训。六是调结构,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要把开发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集聚区、转方式调结构的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要培育区域带动战略的实施载体。以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为载体,引导区域重点产业活动向开发区集中,推动优质要素、重要资源向开发区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园区由产业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转变,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要打造特色功能园区。各县区要积极借鉴牡丹区省级生物医药高端技术产业基地的理念和经验,适应国际产业链、价值链转移新动向,针对全球供应链的高端价值环节,在开发区设立专业功能区,打造吸引高端价值活动的新平台。积极发展石化工业园等特色园区。
同志们,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商务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努力推进我市商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汇报
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区域化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市外经贸局: 为加快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我区制定了《东港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实施意见》,在区、镇、村三级成立区域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区域化建设进行督促监督和推进落实。同时,整合政府资源,组织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成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资源,推动区域化建设扎实开展。现将我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种植习惯,突出优势种植品种,加快各镇街道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地位主导、经济势力强劲的产业,主要是高效作物种植业、水产养殖(捕捞)业、优质林果业、畜禽养殖业。在日照街道、南湖镇和两城镇发展以蔬菜、茶叶、花卉等高效作物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在涛雒镇、两城镇和秦楼街道发展以水产养殖(捕捞)为主导的产业。在三庄镇和河山镇发展以优质果品业为主导的产业。日照街道、南湖镇和陈疃镇突出发展畜禽养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3个,高效经济作物24万多亩,其中蔬菜4.1万亩,果品14.1万亩,茶叶3.6万亩,桑园2万亩,黄烟0.35万亩。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925个,年出栏量占全区生猪出栏量的65%以上;存栏500只以上的养鸡场1372个;肉牛规模养殖户达到38个;全区各类饲养小区发展到198处,规模饲养量达到62%以上。沿海养殖面积发展4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场302个,渔船1100艘,水产品年产量、年产值达到17.08万吨和89885万元。
2、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全区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23个,工厂化水产养殖场达到30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16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90家,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3、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初显。目前,在南湖镇有西沈马庄蔬菜协会、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等民间组织10个,其中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山东省先进民间组织”;在三庄镇有果品流通协会、茶叶协会;在河山镇,有旭光果品流通协会等。这些中介组织和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在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指导作用。
4、市区共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产品规模、档次相对较低。目前我区出口农产品的区域化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区域化建设进程中规模化发展受到影响。国家出台土地紧缩政策,加上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农民“恋地”情结较重,农村土地集中较困难,区域化优势产业膨胀发展受到制约,主导产品产业化发展受影响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
二是建立一批跨区县的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通过发挥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指导作用,将农民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整合优化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培植出口龙头企业。培植主导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出口农产品区域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 业模式,完善发展机制,提升产业、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各职能部门职责
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各职能部门职责
1、农业局
(1)配合畜牧、工商等部门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经营专营店进行评审。
(2)与基地管理公司协作负责基地农产品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3)负责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区域内的农业技术人员、企业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2、畜牧局
(1)负责搞好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饲养、屠宰、运输、仓储、市场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密度,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动物防疫人员配备、培训和认证工作,搞好物资储备。
3、工商局
负责对农资经营单位进行审查培训和管理,负责建立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做好监督检查。
4、商务局
负责加强外经贸知识培训,加大对出口企业有关
外经贸知识培训力度。组织出口产品、出口企业的对外招商和推介工作。
5、环保局
(1)全面监测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区域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质。
(2)积极开展土壤、大气质量监测工作。
6、质监局
(1)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监测管理工作。
(2)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服务。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2010年04月21日 16时32分 107 主题分类: 食品医药 产品质量 农业农村
“食品”
“农产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豫政办[2010]40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河南省重点农产品出口合作备忘录》和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促进和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推动我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我省由食品工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转变,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示范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动我省示范区建设对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强化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确保我省食品农产品符合国际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提高食品农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有利于改变我省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实现土地的连片种植和集约化养殖,实现生产基地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种植养殖,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有利于突破食品农产品出口瓶颈,带动我省农村种植养殖、饲料加工、包装、农兽药生产、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对农业化学投入品进行全封闭、无缝式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出口食品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进而有效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创新机制,调整结构,对示范区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确保农业外向度持续提升,确保农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持之以恒地推动示范区建设。
二、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建设目标
(一)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和本企业的实际,积极探索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模式,大力发展出口食品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食品农产品种植养殖示范区;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科学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为主、全面参与”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在县(市、区)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区。同时,要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凡有利于示范区科学、健康发展的模式,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一是加快国家质检总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的河南雏鹰等30家示范区的建设步伐,确保2年建成,并达到各项建设标准。二是力争5年内,我省示范区总数达到100个,每年由示范区生产的原料用于加工出口食品农产品的总货值突破15亿美元,占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0%以上。三是5年内通过示范区建设,力争培育3—5家出口超过8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4000万美元、2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大型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食品农产品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区域。
三、示范区建设的有关要求
示范区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与质量安全相关的各种体系。
(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要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我国及输入国家或地区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在示范区内使用,示范区用药必须全部来自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农业投入品。同时,要建立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要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督检查,依法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杜绝使用禁用农药、兽药的行为,逐步建立农业投入品“产、供、销、用、检”全过程链式管理机制。
(二)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整理,逐步建立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以出口企业为主体,在产地环境、种植、养殖、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出口各环节建立可追溯体系。以经营企业为主体,在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采购、储运、销售等环节建立可追溯体系。
(三)建立健全企业诚信体系。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教育,进一步提高企业诚信意识、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制定失信行为举报、诚信信息甄别、被惩戒者申诉及复核、守信企业鼓励和失信企业惩戒等制度,逐步把诚信体系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建立示范区出口企业诚信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定期评价、发布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信息,对因失信造成出口食品农产品被国外通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完善示范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四)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依据国际标准和输入国家或地区技术标准、规程,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出口食品农产品标准。鼓励引导开展质量管理、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体系认证,提高示范区标准化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监控评估预警控制体系。农业、畜牧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方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对出口食品农产品实行监控检测,收集、汇总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并及时向有关方面进行通报。其他各监管部门要根据监控检测结果和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农药、兽药残留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预警通报,提出整改措施。各级政府要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止事件的蔓延和控制影响。
四、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示范区建设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普及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强化对出口食品农产品相关人员的培训,努力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
河南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我省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等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省商务厅、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会同农业、畜牧等部门研究制定示范区认定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对示范区进行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监管;负责建立健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指导示范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督促食品工业企业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负责建立出口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负责制定出口示范食品企业、河南特产食品的标准和认定办法。省农业厅负责出口农产品种植和水产品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负责对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负责指导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负责农药残留及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负责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和承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事宜。省畜牧局负责动物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负责动物疫情、疫病的检测、控制;负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监管;负责对兽药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开展兽药残留监控。省林业厅负责对出口果品、林木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负责定期调查分析出口果品、林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负责组织推进出口果品、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负责果品、林产品产地环境监控。省工商局负责建立健全流通环节商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依法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省质监局负责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负责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制定河南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提高采标、制标的数量和水平;负责建立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完善质量信用与信息发布制度;负责对我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分析。省财政厅负责指导各级财政设立的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向示范区建设倾斜。
示范区所在县(区、市)要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工作小组,统一协调示范区建设工作。
以上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