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3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P3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十九大:一个初心、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P4如何理解公平(意义要求联系)P5公平与合作的关系;P6社会公平的表现;P7不公平的原因;P8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如何看待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如何看待公平现象(社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维护公平的法律;P9正义社会的特征;正义行为;如何理解正义;P10如何理解正义(制度性质要求);公平正义的关系;P11为支持正义,的旗帜;几个重要知识思维导图;11~20P45有关经济所有制:集体经济包括;发展公有制的原因;公有制的地位重要性;基本经济制度;两个都是;P46坚持公有制的原因;坚持共富的原因;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基本国情—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P47公有制和国有经济的关系发展公有投影的意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作用P4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各种收入来源;按劳分配的形势主要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协的职能;基本原则之间关系;民自与原则的关系导图;中央送宝鼎说明什么;苏州建设新疆班说明;用“社火原则”谈“对口帮扶”整合的认识;为少数民族发展支招;P61我国被告的民自的原因理由;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与各民族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P62民自的意义;P63实现祖国统一;
P66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67基本路《环保过年》;如何恢复《印象家园》,国家、公民、企业;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持续发展要求;P95我国被告计划生育的原因理由依据;被告计划生育的意义;我国放开二胎的原因;二胎制的意义;人口现状基本特点;计划生育的成果;P96基本国策;1989年《环境保护法》P97如何看待课本循环使用;P98探究;关于环保节能的理论依据;为建设;可持续战略对中学生的要求启示;中学生如何落打击非正义行为,国家采取的措施;P12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P16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表现;P17责任的来源;P19负责任的代价;P20承担责任的代价;对个人负责的内涵;P21对自己负责的原因;对社会负责的意义;P22不负责任的表现及危害;P24如何对自己负责;P25对社会负责的表现;P26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P27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需要;P28(某校参加公益活动的数据)对上述材料的感想与启示;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希望工程的意义;P29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P34中特的总依据;中特的总布局;中特总任务;中国梦核心目标;中国梦实现途径;(“民富”)材料说明;P38我国国强的表现;P39共和国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P40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什么党能成为中特领导核心;P41为庆祝“党成立95周年”小论文的理论依据;共产党先进性表明在;建党95周年成就的启示(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感想);中学生对党的先进性的合理化建议;P42“中特”;党的指导思想;“中特”的组成;指引中国发展的旗帜是什么;“中特”道路的内容;“中特”理论体系的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P43党的惠民政策说明什么道理;
P44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中特”总依据;中特社会主义初总任务;我国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中特总布局;引领中国前进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P49共和国巨变的根本原因;巨变的主要原因;我国分配制度;作用;P50分配中注意事项;基本国情---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原则;分配制度的作用;结合海涛创业经历,请从政府企业家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企业良性发展;P5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怎样致富;谈一谈对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的认识;违法劳动收入;违法非劳动收入;合法劳动收入;合法非劳动收入;P52如何致富;致富的注意事项;“四个尊重”; P53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代会的性质及职权;人代会的性质及内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人代会的关系;P54全国人大常委;我国被告人大制的原因、理论、依据;人民如何行使权;我国如何实现民主;人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职权;P55国家机关与人大的关系;国家机构;地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P56党委;人大(权力机关)五级;政府;政协;法律体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P57青少年对人大制的态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与各民族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P58处理民族关系;“民自”的基本依据;直接依据;形成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P59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巨变)原因;实施西部开发的意义;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P6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自的作用或目的;政
线制定依据;地位;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P68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性;P7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青少年的;P72为什么要改革;P73改革的性质、目的、作用、目标、原因、成果;改革的意义;P74我们应怎样对待改革;P75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开放的原因意义;P76对待开放的态度(开放对我们的要求)
P78科技对经济社会国家发展的作用;科学家的优秀品质;米种子改变世界说明;中奖科学家的意义;P79教育的重要性;P81我国科技教育的成就;我国教育科技的国情(不足、现状)探究关于某企业科技发展善的社会调查;P8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原因(原因、理由、理论依据)P83我国要建创新型国家的原因(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创新包括;创新对个人的作用;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变中国创造);P84国采取的科技创新措施;P85开展保障机制活动的目的;P86学校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坚持教育创新的原因;;家教育创新措施;人才强国战略;如何看待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P87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人才; P90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理由依据;人口国情;我国人口问题及危害;P91造成我们资源环境形势严重的原因;节能减排、两个社会、循环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因理由理论依据;意义;典型例题分析:《新环保法》被称史上最严环保法;资源国情;我国资源问题(形式)P92环境国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P9
3实环保行动;当代公民的绿色行为;
P99中华文化特点;传统美德的品质;P100工匠精神内涵、特征;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P101海外掀起春节热汉语热兴建孔子学院说明;国家增设传统假日、设立文化遗产、中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月、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高考加大语文分值、汉字听写大赛的理论依据意义;请为文化传统的保存发展提合理化建设;民族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关系;P102民族精神的作用;P103从国家角度谈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P1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十九大;P105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07青少年如何培养民族精神;
P115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P116共同理想的作用;P117个人理想、理想的确立;中国梦内涵;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路线图;十九大;P120发展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必要性。P121现在我国的时代进步、艰苦奋斗过时了;发展艰苦奋斗的现实必要性;P123青少年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中学生缺乏艰苦奋斗表现;P124艰苦奋斗的时代特征要求;
P126霸权主义;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P130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作用;P131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条件;P132我国如何抓机遇迎接挑战;P133青少年如何走向世界;
P136学习压力过度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如何正确面对考试? 怎样克服焦虑?怎样走出阴谋;实现人生理想,正确成才目标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平凡岗位优秀业绩对我们的启示
一“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
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结、维护国家统一等。
1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创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五、“核心”中心”类 1.尊重自然的核心:保护环境。2.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太法: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9.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0.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原则: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民生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基本”类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现代化建设。
4我国的基本战略:科数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格权。人生最基本的权利:人身自由
13.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民族团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重要保障。
18.犯罪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审,刑罚当罚性,最本质特征。
三、“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力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4.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5.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6.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7.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8.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10.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四、”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4.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5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六“原则”类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5,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
七、“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八、“决定”类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十一、“矛盾、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3.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普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点:强制性、统一性、公益性。
7.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8.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9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数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
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5,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6.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基本经济制度。
7.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8.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九、“前提”类
1.发展两岸关系的前提: 一个中国。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十” 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4.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
5.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8.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十二、带有“两”的知识点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的平等。
2.广义的义务包括两个方面: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3.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4.维护权益的两种主要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5.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十三、带有“三”的知识点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2.认识自我的三条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3.对人有礼貌要求做到三个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行为举止端庄
3.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具有强制性。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三种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5.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 刑罚当罚性。
各民族共同繁荣。
10.三个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1.“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2/.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十四、带有“四”的知识点
1.人常见的情绪有四大类:喜、怒、哀、惧。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四种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3.多种分配方式中的四种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4.现阶段的四大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科技。
5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新型民族关系的四个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在我国有四种创新形式: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
第二篇: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热词,它不是一般的解题能力、答辩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启蒙期”。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四能四会”。
一、能健体会学习
能健体是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规则意识,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心态。
会学习,这里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能友善会感恩
能友善是指培育儿童美好的人性,“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父母友善、对朋友友善、对动物友善、对社会友善、对自然友善。
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三、能独立会内省
能独立是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立意识薄弱,独立精神稀缺,独立能力差劲,心理脆弱,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都与“独立”的缺失有关。会内省是指要懂得反思,在反思中改变。心态平和的接受一切改变,及时适应新情景新问题的出现,培育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能共处会审美
能共处是指使学生认识到他人的能力,能与不同性格个体良好互动,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合作关系,具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能与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会审美是指学生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础上传播美、发展美、创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质,进而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第三篇: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摘 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这些都与管理者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阐述。
[关键词]:管理者 素质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而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的实质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笔者通过管理实践认为,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一、政治素质
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切实关心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极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思想素质
是指管理者不仅会处事和处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提高观念性技能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具备能够了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整体或全貌的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掌握某一事物或事件对整个组织所起的作用。三是能够预见这一事物和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个性修养
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谦虚。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管理对象学习,加强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群众,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人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管理者应做到虚怀若谷,养成宽广的胸怀。
诚实。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必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
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有一种公平感,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共事。
吃苦耐劳。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急事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四、知识和技术素质
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
管理者应懂技术。作为一名现代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定位在满足于一般的宏观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上。管理者懂技术,并不是要求作为管理者本身必须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样样精通,这样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技术情况,要知道本单位的技术水平、技术装备、技术力量,与同行业技术力量相比,本单位技术力量处在何种地位,既要与国内的同行比,也要与国外的同行比。二是管理者应该掌握本单位的一、两项关键性技术,要做到越熟练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地位和威信,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要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
五、公关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一种表层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公共关系原理、原则、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制约人们公共关系行为的一种力量。公关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它包括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等。
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管理者要提高人性技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自己对别人,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下级的情感、信念、态度等,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人性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对他人把握正确的感情度、信任度、和亲属度。二是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情感、信念、态度和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他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性格、学识、品德、爱好、要求、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弥补措施,缩短差距,提高与人相处的本领。四是做好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工作。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对本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协调,以及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协调,等等。
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公关素质,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公关水平,增强企业形象的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对内部,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公关素质,可以加强与其他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促进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可以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管理者命令的执行。
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
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
组织创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
领导创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艺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协调好与平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汇报、请示及时,服务周到,信息渠道畅通;与兄弟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
控制创新。建立信息反馈体系,采用量化标准,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实行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树立质量第一,坚持标准,讲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思想心理素质。
1、敏锐的信息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会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谁能快速、全面掌握经济和科技信息,谁就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是一个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在信息沟通中的具体表现。现代管理者必须懂得,一个企业参与竞争,并占领市场的优势地位,若没有四方通达的信息,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竞争性还认识不足,封闭的传统观念限制了自己的步伐,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此,造成信息传递缓慢,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强烈的竞争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竞争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以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现代心理学、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竞争是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物种繁衍、优胜劣汰的推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竞争可以消除“吃大锅饭”的传统心理,摆脱平均主义的桎梏,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竞争可以缓解群体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竞争还可以迫使经营者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从而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
3、创新精神
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应付未来社会的实践。开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创造性精神。创造性精神来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它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其内涵是:一切向前看,永远不满足,力争高成就。这就是管理者树立开拓创新精神的心理基础、产生创造精神动力的条件和目标条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以新动机为先导,以思维的流畅性、应变性为基础,以思维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核心。管理者的思维应变性强,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新路子,创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三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过程是揭示新的科学概念和建立新科学理论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在创造性实践中,都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解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
4、有效的时间观念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来说,没有比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更为重要的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应从科学地掌握和支配时间开始,时间同人、财、物一样,是管理中的重要资源。那么,管理者如何实现时间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第一,有效地管理时间。要善于运筹时间,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这是科学运用时间的健康心理表现。第二,有效地利用“整批时间”。要避免“时间陷井”,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做一项重要工作。第三,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心理学表明,每个人在一天中都有所谓的“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管理者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做到“高效时间”从事复杂劳动,“低效时间”从事一般性劳动。第四,科学安排下属的时间。领导者时效观念要强,应尽力排除浪费下属时间的因素。
5、宽容大度的胸怀
宽容大度是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的重要表现,这种品质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就可以像润滑剂一样,使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减少,增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团结,提高群体相容水平。宽容是一种心理需要。一个人不管多么高明,缺点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因而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谅解,从而获得一个宽松安定的心理环境。管理者爱才、惜才、用才是宽容大度的突出表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又要能够宽容别人的短处,扬长避短。当然,宽容大度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与放纵,它是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方面,管理者需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信任人、尊重人原则;二是反对嫉贤妒能原则;三是反对求全责备原则;四是严以律己原则。
6、执着的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者应该是“内行的杂家”,即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学科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更应该在科技方面有所专长。因此,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一要学好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不失时机地应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要学好社会学、心理学知识。这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做好管理工作,不研究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是不行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学习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做内行的管理者,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
7、坚韧不拔的意志
坚定的意志,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立场问题,而且也是人们自觉调整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素质问题。坚定的意志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会使认识活动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自觉地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困难,积极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发展人的智力才能。成功管理者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自觉性、原则性、坚毅性、果断性、勇敢性和自制性。
8、稳定而乐观的情绪
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往往在和谐的气氛中感染被领导者,稳定组织成员的情绪,激励他们的积极性。组织成员心情愉快,工作称心如意,任劳任怨,就会使整个单位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任何情况下,能具有一种稳定而又乐观的情绪是十分难得的。胜而不过喜,败而不过忧;顺利时看到困难,失败时看到光明;胜不骄,败不馁;临危不惧,临战不乱,这才是一个健康心理者应有的表现。
八、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
市场如战场。无论是深入基层,强化生产经营管理,还是运筹帷幄,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形势作出战略决策,没有好的身体,都将留下力不从心的遗憾。因此,管理者必须选择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才能肩负起繁重的生产、行政、指挥任务。
综上所述,合格的管理者对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作为管
理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管理者,应在新世纪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及素质,为本单位和本部门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篇: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2、通常我们把“素养”理解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3、教师担负的责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发展质量),所以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
4、”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爱学生,要(尊重平等)地看待学生。
6、对学生的关怀,就是有(仁爱之心),有了大爱,不自私,善良,就会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研究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应时代的要求。
8、如果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方法陈旧,不思进取,就会导致教育教学的(僵化)。
9、班主任的知识构建应该是网状的,既要掌握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还应该有(班级管理)的特定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10、班主任应具备的条件性知识,即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
11、班主任的(学习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及其巨大的,爱读书的班主任能带出爱读书的孩子,会学习的班主任也能带出会学习的孩子。
12、班主任比学科教师更多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提升能力)的任务。
13、班主任的学习力应聚焦在以下三点: 学习新知;学会提炼;(终生学习)。
14、教师通过自身成长,强大了内心世界,提升了(精神追求),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学生的精神营养有了基础。
15、(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16、班主任的语言表达,最基础的应该做到(清晰准确)。
17、因为班主任经常要做辅导讲话、总结班会、约谈家长,所以要有(即兴发表)的能力。
18、班主任老师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
19、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过程中需要考虑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等,这样与其说话,才能做到(适合)得体。
20、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21、自我认识不是个人孤立地闭门修养,而是强调要结合(实践)和学生的集体活动来进行。
22、班主任设计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同伴的(态度)来认识自我。
23、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
24、学生们在班主任老师设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懂得去(关注别人体谅别人)、为别人服务。
25、(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体会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26、班主任老师设计的去敬老院实践活动,关心照顾老人,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与长辈)的态度。
27、班主任创新活动设计,活动内容要丰富,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也让孩子了解了更多的生活群体。
28、班主任的活动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的契机,以提升学生们关注社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29、班主任的创新活动设计应引发孩子们对社会的关注,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0、提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具有人文情怀,关切人的生存和发展。
31、.提升优秀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策略之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32、优秀班主任有爱岗敬业的操守,明辨是非的能力,热爱自然的态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李更生说:”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育就是让生命有尊严。”这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有追求。
34、班主任老师要确立(专业发展观),需要在教师角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化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专业发展的内容,训练班级管理的技能,提升班级文化的品味。
35、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一,教育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与完善=(做人)。
36、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二,教育也要使人获得改造、适应外部世界的品质和素质,使人具有一定的谋生能力=(做事)。
37、班主任老师不但要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否则会造成学生精神营养匮乏,理想信念单薄,意志品质较差等问题。
38、班主任做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者),就有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起点,有了尊重和期待,更重要的是把孩子拉到了我们的身边。
39、班主任做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者),让学生的精神之根深植于教师培育的土壤,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会荒凉。
40、“帮助孩子与外部的好人好事好行为建立关系。”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
41、优秀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与他的能力(正相关)。
42、教师的(交往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需的,保证其卓有成效地履行教师职责与他人在思想行为上沟通、协调的能力。
43、教师应该和同事建立共同学习相互助力的融洽的关系,结成(成长共同体),才能成全自己,成全他人。、班主任老师要善用(班级会商),借助外力,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让每一位科任老师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推器。
45、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交往,要(有适度的距离感)。
46、班主任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也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就是(换位思考)。
47、.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向家长告状,最好给家长以(方法指导),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48、对心理偏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想办法让其(融入团队),感受集体的力量,从自我的偏狭中走出来。
49、对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可以尝试以(操练)为主,以评价贯穿,习惯成自然。
50、借用”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诗,期待老师们做一个(执着)的班主任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幼儿教育已纳入基础教育的轨道,幼儿教育的快速复展,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职业能力、全面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的实践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途径一是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科学素养水平的培养;二是营造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做好幼儿园实习实践活动;第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素养;途径
I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basic education track, fast complex exhibi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students must have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excellent occup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practice.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scientific literacy level;two is to create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whole societ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three is to do a good job in practice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practice;the fourth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tc..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professional quality;way
II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引
言................................................................................................................................1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概述................................................................................................1
(一)学前教育基本素质与能力............................................................................1
(二)学前教育具体要求........................................................................................1
(三)学前教育保障措施........................................................................................1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2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2
(二)过硬的职业技能............................................................................................2
(三)全面的专业素养............................................................................................2
(四)专业的实践能力............................................................................................3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建议................................................................................4
(一)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科学素养水平的培养....................................................4
(二)营造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4
(三)做好幼儿园实习实践活动............................................................................5
(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结
论................................................................................................................................6 参考文献............................................................................................................................7 III
引
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的一生发展如同建造一栋高楼,地基的坚实对高楼的作用不言而喻。人脑生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智力与性格 在0-3岁之间就完成60%,3岁-6岁完成80%,所以学前教育对于人一生发展的“地基”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不让孩 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社会流行语,相对应的幼教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概述
(一)学前教育基本素质与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幼教事业, 热爱幼儿,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体育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并具有一定的竞技能力。
(二)学前教育具体要求
学生要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并达到国家普通话考试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能写一手好字;英语要获得国家统一考试的二级(或三级)证书, 能用英语进行“ 双语” 教学;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及开发幼儿智力, 并会制作幼儿园的教学课件, 同时要获得国家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的四级证书;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前教育保障措施
1.开设相关的课程
如政治、大学语文、儿童文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口语训练、书法等课程。2.培养方法、手段与途径
①注重学生入学时的军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组织好认识实习,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②组织儿童故事大赛,促进普通话的提高, 并参加国家级普通话等级测试。③请外教上课;去社会“ 英语角” 训练口语;去幼儿园见习“ 双语” 教学, 并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去幼儿园体验“双语” 教学。④进行教师模拟计算机等级考试训练, 并让学生实际去参加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试。⑤组织好学生体育达标考试及儿童韵律操考试。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先应具备从事学前教学工作及其相关工 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次需要有分析解决教 育工作中出现实际问题的本领。要想掌握这些能力,必须牢固掌握 学前教育学原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 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科学教育等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仅需要在课堂中仔细聆听教师的讲 授,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会贯通,比如在图书 馆查询相关书籍、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探讨等等。
(二)过硬的职业技能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们越发重视幼儿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受到良好的教育,多方面的发掘幼儿的特长,并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这一切都要求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如钢琴、美术、声乐、舞蹈、语言等,P、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不断积累与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从而为之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两爱”上,即爱幼儿教育事业、爱幼儿。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会对幼儿教育工作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工作。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幼儿”是做好幼儿工作的首要条件。
(三)全面的专业素养
综合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而它的
强弱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关键内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进入各个幼儿园担任教学、保育等不同职责的教师工作。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健康发展需要集体内部个体的共同努力,P、有合作无间、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才能使幼儿园运营正常,形成管理合力,达到健康正常的壮大,所以学前专业学生应具备很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另外,创新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幼儿纯真、大胆、随心所欲,既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跟不上幼儿的发展,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打破常规,创新性的釆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与社会发展、知识剧增相适应,时刻把握幼儿的动态发展,尊重其个性发展,并鼓励幼儿在创新过程中勤于实践、不怕挫折,这样才能培养幼儿坚韧、勇敢的良好品质。
(四)专业的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离不开专业的实践能力,以下重点从5种能力出发: 1.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指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普通话测试在二级乙等以上,言语表达清晰、流畅,主题鲜明,逻辑性强,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其交流,并根据教育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引导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
2.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体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时,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尽快地捕捉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了解幼儿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反馈;有计划地观察时,要掌握观察的技术,善于分析材料,归纳问题,为幼儿设计出适宜的学习方案。
3.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方式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言语沟通时,应注意谈话的策略,运用形象具体、简洁有趣的语言,保持幼儿交谈的兴趣,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确立平等信任的态度,仔细聆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现
矛盾时,绝不互相指责,要多换位思考。
4.活动规划与组织能力
活动规划与组织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活动目的选择恰当的内容与形式,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并做出最佳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教育机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发展。
5.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
在家庭、社会、教育机构、街道、社区及儿童的群体中,在电视、广播、网络上,在儿童的游戏、交谈、旅游等活动中,到处都是教育资源,并对幼儿产生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突破幼儿教育资源的局限,充分去开发、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使我们的教育变得丰富多彩。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技能型相当强的专业,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科学素养水平的培养
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作为提高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着力点。一方面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增加人文社科、理科等相关课程, 着重从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考中去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和关注科技活动的热情;采用文理兼收的招生方式改变生源结构。另一方面, 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加入有关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提高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
(二)营造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
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个人在长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正如我国学者李大光(20 01)所指出: “ 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 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有赖于学校、社会文化、科技氛围、舆论导向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 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各种媒体宣传科技发展普及科技知识的力
度, 让人们在耳闻目染中积累、提升科学素养。
(三)做好幼儿园实习实践活动
“ 实践出真知”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 亲身与幼儿接触, 是技能培养和展示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平台。通过到幼儿园的实践活动, 可以学以致用, 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流程, 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实习实践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学年, 学生对自己职业定位还比较模糊, 所以聘请儿童教育专家、优秀幼儿园教师为学生做相关知识讲座,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 让学生对幼儿园工作有一个大概了解, 并对学生进行入职教育, 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第二学年, 通过多次开展为期一周的实习, 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深入了解幼儿园每日工作流程, 包括幼儿一日三餐、做早操、上课、游戏、上厕所等等教育教学管理环节, 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在与幼儿的广泛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爱心和细心, 让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深切体会自己各方面的不足, 回到学校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向老师请教, 对自己的学习更有方向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也可以开展实习讨论会, 相互解决问题, 做好入职准备。
第三学年, 教育实习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实践本职工作, 在为期半年的实习时间里, 对自身综合素养、技能培养进行展示和提高,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在实习结束之后, 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 相互取长补短。
(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人才的一把重要尺度。由于我国早期教育滞后于基础教育, 许多有关早期教育的理念、理论、教材及方法存在着空白, 一些类似早期阅读、特殊儿童培养等方面的争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西方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的涌入, 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期教育精髓的反思, 学前教育领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呼唤高素质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鼓励大学生博采众长, 储备渊博的知识, 更要启发学生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优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 大胆改变不适合中国国情和地方特点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自主能力, 使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 不仅能科学地面对西方教育思想和蒙台梭利、瑞吉欧等各种课程模式, 也能客观正视我国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和糟粕部分, 而且
敢于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 挖掘出适合中国国情和婴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尤其在如何科学保育、养育及培养婴幼儿主动学习和内在兴趣上下功夫, 让婴幼儿在自由、快乐中开创性地打开一扇扇智慧的天窗。
结
论
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就像人的大脑,具有指导作用,控制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基础知识和职业素质像人的躯干,是基础,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实践和专业化发展提供营养,职业技能和能力像人的四肢,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途径和保障,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众多素养构成了一个“人”型结构图,在实践中有机组合,不断推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总之,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幼儿教师不仅要“ 博学”, 更要有“ 能力”。所以,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优秀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袁益民.教育评估改革:以学校为主体,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 陈兆兰.江苏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实施状况及效应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 袁益民.审核评估:如何有效使用专业的评审方法及技术[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01)[4] 袁益民.审核评估:引进院校质量评审的模式创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5] 史根林,赵振杰.声誉管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发展的必选向度[J].江苏高教.2014(05)[6] 张璐.江苏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机制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02)[7] 徐钟灵,孔祥沛.多功能 多模式 多角色 强师资——新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模式个案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0)[8] 袁益民.论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瓶颈的三大动力来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9] 叶春生,史根林,邱白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县域评估指标体系的主体架构及核心要素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3(10)[10] 袁益民.审核评估:关注内部质量保障的院校评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3)[11] 由显斌.新教改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J].学前教育研究.2009(01)[12] 杨莉君,曹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4)[13] 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基于内江师范学院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4] 黄烈,刘永萍,徐晓进.幼儿园教师基本素质结构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15] 钟铧.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分类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07(05)[16] 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1)[17] 王建华,唐敏.浅议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09)[18] 杨莉君,康丹.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6(05)[19] 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