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海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关于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精)
珠海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关于基层应 急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加速”发展、营造“净畅宁美”、建设幸福珠海的重要 之年, 也是做好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之年。根据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要求和全市 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及 2011年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工作计划, 2月 28日,在原市人大 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主席关玉嘉同志带领下, 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 委员等一行 8人对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 行了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一 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 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 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人员及 办公场地、设施配备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方面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五应急管理经费、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调研人员以 座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采取 “一听、二看、三询问、四交流” 的方式, 分别听取了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重点走访了香洲区前山街道 办、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 查看了上述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办公场所和应急物资器 材储备情况, 围绕调研主题与上述单位领导、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意见交流, 共同探讨 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做法。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调研和走访, 我们认为上述四个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情况较好, 基本做到了班子有 人抓、工作有人做、队伍有发展、办公有场所、制度有建设、培训有安排、事件能处置。好 的方面主要有四点:(一 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健全。调研的四个单位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或应急指挥中 心, 由各单位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担任主任, 并下设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 作和应急值守。各村(居均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 落实。如:斗门区乾务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由镇长担任主任,下设镇应急办;全 镇 18个村(居均设立了应急工作小组,落实了相应人员;
镇委、镇政府将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和应急处置等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范围。
(二 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调研的四个单位均能按照市应急委的部署和要求, 建立应急 管理工作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应急值守机制, 落实应急管理值班 人员,坚持 24小时在岗值守或电话值班;二是建立了信息报告、通报和发布机制,确保上 情下达、下情上报;三是建立了分类分级响应和快速反应机制;四是建立了风险评估和隐患 排查机制, 确保及时发现隐患, 防范于未然;五是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应急处置 和救援合力;六是建立应急宣教机制, 不断提高公众应急意识;七是建立应急预案管理机制, 落实应急培训演练, 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八是落实应急管理 考核机制,促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如:横琴新区根据新区成立时间短、人员新、居民 少和施工单位、外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 调整了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成员, 制定了区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并指导全区危化品单位、人员聚集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制定了相应 应急预案 15个;与驻岛部队、边防武警等单位组成了全区统一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又如:斗门区乾务镇每年确定一个村、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作为示范点,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为突破口, 形成了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理等“五个早”工作 机制;根据不同季节和行业特点,对辖区、业务范围内重要危险源、隐患点实行定期和不定 期相结合的隐患排查;建立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制度, 年终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部门应急管理工 作的组织领导、应急值守、预案建设、隐患排查、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能力评估、应急知识 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三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调研的四个单位均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人员, 加强培训,组织演练,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如:香洲区制定了 22个应 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大队,每个镇(街均有 30— 5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香洲区前山 街道办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 10个、社区预案 9个,建立了由基层民兵应急小分队、森林防 火护林队、安全生产巡查
队、劳动监察巡查队、司法调解员等组成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在 9个股份制公司组建了十支兼职消防队, 专门组建退伍军人专职应急救援队并在每周四开展 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
(四 应急物资储备和经费基本落实。调研的四个单位基本做到了有应急物资仓库、有应急 救护器材、有应急管理经费。如:香洲区每年从区财政安排 500万元应急经费, 并预留 1300万元应急经费, 在全区设置应急庇护场所 134个。香洲区前山街道办应急救援物资和经费都 比较到位, 财政常备 30万元应急资金;近年来投入 2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抢险救灾专业器材 和救护装备,分别存放在应急储存仓库;在前山敬老院内设立了 30个床位的街道办庇护中 心,辖区各社区也设立 5万多平方米的临时避险场所。斗门区乾务镇每年从镇财政安排 100万元应急预留经费,近年来投入 50多万元建设应急设施用于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
二、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 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 应急管理机构人员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目前处于“三无 状态”,即:无编制、无职能、无级别,直接造成经费无出处、工资待遇低、无专职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配备不足、组织协调难、指挥无力度等问题,难以适应 24小时应急值守 工作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隶属 管理关系不统一,有的隶属武装部管理(香洲区前山街道办 ,有的隶属警务和综合管理局
管理(横琴新区,有的隶属政府办公室管理(香洲区、斗门区乾务镇,可谓五花八门, 造成全市应急指挥协调上的困难。
(二 应急管理职责不明确。一是防范职责不明确, 有的把常态防范工作归专业应急指挥机 构负责,有的归职能部门负责, 缺乏统一规定;二是有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应急归属指挥 不明确。如:在应对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方面,气象、水
利、国土资源、公共建设等 部门都有监管职责, 但又各管一面, 必须通过明确各自职责才能做到既相互配合、防止出现 漏洞, 又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应急组织指挥职责不明确。大部分应急救援队 伍隶属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指挥派遣,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往往各自为阵、各自为战, 而 统一的应急指挥往往到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才启动,造成指挥滞后和现场指挥职责不明确。(三 应急管理场所和设施不完善。从调研走访的几个单位看, 普遍存在基层应急管理办事 机构办公场所小、办公设施简陋的问题,没有按照珠府办函〔 2010〕 56号文要求配齐“三 室一间一柜”(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洗手间、资料图书柜和“三电三机”(电脑、电话、电视、录像机、传真机、复印机,特别是横琴新区更为突出。
(四 专业应急队伍不健全。一是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多为兼职;二是缺乏系统专业技能培训, 救援技能单一, 处置能力较弱;三是有的应急救援队伍的防护器材简单,救援装备不全,没 有专用应急交通工具,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和一些大型救援装备、器材、物资不能 及时送往现场,延误处置的最佳时机;四是有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经费无从解决。(五 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不足。一是基层应急经费没有专门财政预算保障, 基本由各单位 自筹, 但经济基础差的单位无从解决;二是一些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工资和办公费用无支出 依据, 难以落实。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成立了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专职应急救援队, 虽然 街道办能筹措到经费, 但在财务上没有开支名目, 造成该救援队经费开支困难和不便;三是 在装备、器材和物资储备方面,大多数单位有购置、有储备,但均存在数量少、陈旧、单一 的问题。
(六 应急宣教工作开展不深入。从走访调研的情况看, 各单位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都在 推进, 但不够深入, 普及面不广, 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及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有待进一 步加强。
三、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从内外部环境看,近期国外突发事件接二连三,日本、缅甸先后发生地震, 中东和利比亚等 地发生社会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国际应急形势复
杂多变。今后一段 时期, 国内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和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加快发展伴随着各类矛盾凸 显和突发事件高发, 各种传统的与非传统的、自然的与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 公共安全 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些都对我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提出了更高要 求。
从客观因素看,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极端天气极易引发我市台风、山火等自然灾害;全 球处于地震多发期, 我市的抗震能力、条件、水平还无法抵御中等以上破坏性地震;一大批 重大项目正在建设或准备动工, 客观上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已开通的轻轨和即 将开通的铁路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作为全省重点石化产业基地,重大危险源大幅增加, 易发生危化品泄露、爆炸、污染等事故和环境突发事件;我市海域广阔,过往船舶密集,易 发生船舶碰撞、搁浅和突发火灾、机械失灵等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我市处于阳江、台山核电 站辐射区和核泄漏事故覆盖范围,防范任务严峻;受地理、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我 市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危区,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持续存在;我市改革发展进入关键 阶段,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多样,诱发群体性事件因素增加,维稳难度加大;我市毗邻港澳, 口岸较多,口岸地区应急工作日趋繁重, 随着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涉 外突发事件特别是涉港澳、涉台事件的发生都给应急任务增加了难度。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全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几点建议 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是做好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将全面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我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一理顺体制,进一步健全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针对目前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隶属关系不统一的状况, 建议按照 “便于日常管理, 便 于组织指挥,便于综合协调,便于快速反应”的原则,各区(功能区、镇(街应急管理 办事机构统一设在党政办公室, 以利于加强统筹组织、指挥协调和快速反应,切实发挥 “统 筹、协调、补不足”的重要作用。基层党委政府应尽快解决所属应
急管理办事机构人员、办 公场地、设施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人员落实、经费保证、设施齐 备、工作到位。各区(功能区、镇(街应创造条件,确保应急管理办事场所达到“三室 一间一柜”(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洗手间、资料图书柜和“三电三机”(电脑、电 话、电视、录像机、传真机、复印机的配备标准。有条件的区(功能区、镇(街要加 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二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基层党委政府应规范预案管理, 定期修订和完善应 急预案,切实加强各级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同时,为检验各项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提高应 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应加强桌面推演与实战演练、专项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的预案演练。加强高风险部位、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预案演练, 不定期组织涉及多部门的危化品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联动演练,有计划地组织诸如防空、防台风、防洪、防山体滑坡、食品安全、医
疗救护等各类各层次的应急演练,不定期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 每学期组织所有中小学师生开展避震、消防疏散演练.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基层党委政府应加强值班室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 实应急值守,坚持 24小时值班,提高信息报送水平,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坚持快速 反应, 做好突发事件及敏感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防范各种不正确信息的传播和 扩散;建立健全信息报送考核、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报送时限要求,坚决杜绝信 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分类分级响应和现场指挥官机制。突发事件处置应分工协作, 各负其责, 并随着突发事件的演变程度逐级提高或降低应急响应和指挥层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 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统一指挥协调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层 级进行, 现场指挥官按照 “基层先行、逐级指挥” 的原则派遣, 专业抢险救援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基层党委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指挥网络, 形成上下联动、快速 反应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指挥顺畅、快速、高效,做到信息传送快、领导现 场指
挥快、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快、突发事件处置快。
4.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联动机制。基层党委政府和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应根据辖区实际, 建 立和完善与各部门和单位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协调联动机制, 形成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 合力。建立健全军地、军警联动机制,加强与驻珠军警部队在防核、灭火、海上搜救等方面 的沟通联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能力.5.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机制。根据我市实际, 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应重点 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和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等重点单位的风险评估和 隐患排查;二是加强易发生滑坡地段和危险水库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三是抓 好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口岸等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四是落实防 讯、防火等重点时期的隐患排查;五是认真抓好各类风险隐患的监控和处置工作, 加强预警 预测,切实避免和减轻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健全法规,进一步推动我市应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针对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 我市应充分发挥特区立法 权优势,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加强应急管理立法,制定 我市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条例或规章, 规范应急管理工作, 着力解决应急管 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高我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供法制保障。
(四整合资源,进一步建立市区镇(街应急救援队伍。
要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涵盖海、陆、空和地下空间,专、兼职相结 合的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1.加强市、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市、区(功能区)应急救援队伍各自为政、各自 为战,人员分散、资源分散、经费分散、装备分散、储备物资分散,导致突发事件应对和处 置能力普遍不强,难以形成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指挥有方、组织有力、快速反 应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议依托市公安
局保安总公司建立市、区(功能区)综合应急救援 支队、大队,作为市、区(功能区)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常备救援力量;每年从市、区(功 能区)财政分别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队伍教育、管理、技能体能训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 方式,签订合作协议,每调动队伍参与一次突发事件处置,由事发地政府(管委会)给予适 当补助。2.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各镇(街)可以基层民兵应急分队为基础,将森林防火 护林队、安全生产巡查队、劳动监察巡查队、司法调解队、治安队和公安派出所等单位统一 组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各镇(街)每年应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 2-4 次、每次 4-5 天的应 急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和各种预案的应急演练,使救援队伍全面掌握技能、熟悉预案,确保 快速、有效地应对辖区可能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3.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针对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无保障、人员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等现实问题,各区(功能区)、镇(街)应将应急救援队伍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合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资和生活、福利待遇,确保队伍稳定和应急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五)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1.加大应急物资装备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加大应急物资装备资金投入,每 年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落实到位。2.补充应急装备器材。各应急救援单位应及时购置和补充应急器材装备,着力解决目前存在 的救援装备器材简陋、单
一、陈旧的问题。各镇(街)应重点配备救援人员安全防护器材和 救援交通工具,以适应应急救援工作需要。3.配置大型专业救援装备。消防部门要逐步购置高空救援装备,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能力。安监、市政、交通、环保、供电、供水、通讯等部门应及时购置大型公共建设应急救援设备,购置和补充各类应急装备物资,提高恶劣天气和极端环境下的城市运行保障能力。
4.保障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市、区(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专业应急救援单位应与企业建 立应急物资保障联系机制,签订应急物资保障意向合同,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物资 及时到位。
(六)加强宣教,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1.深入开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学习宣传活动。要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干部和工作 人员学习贯彻《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邀请省、市应急管理专家为各级党委学习中心 组作专场辅导,在全体公务员队伍中
举办学习培训班,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法制意 识和责任意识。2.持续开展应急知识“五进”宣教活动。要认真落实“全市应急知识和技能普及年”各项工作,持续开展应急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将《珠 海市民应急手册》和宣传单发放全体市民,运用宣讲、咨询等活动和横幅、标语、橱窗等形 式广泛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应急知识、常识及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和自救互救能力。3.广泛开展《永不放弃—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传唱活动。广泛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 理干部传唱《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以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歌咏比赛,提高应急管理干部和 工作人员的应急文化素养,使危机意识和应急常识深入人心。
第二篇: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XXX县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粮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作为特殊商品,关系到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健全粮食安全体系,完善粮食应急预案,是粮食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履行职责的题中之义。XXX县于XXX年制订了粮食应急预案,后又经过修改完善。但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对区域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会越来越弱,一旦发生粮食抢购,启动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加工问题就会十分突出,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粮食供应,继而引发社会不稳定。为确保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性粮食市场波动,使粮食应急预案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全县粮食安全,XXX县粮食局按照市粮食局的工作要求,着手调研了XXX县XXX面粉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面粉有限公司、XXX县军粮供应代理点,三个市级加工企业和一个市级军供网点,对企业的现状,应急加工能力等有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居民口粮需求情况
全县XXX万人,其中:城镇居民XXX万人,农村居民XXX万人。据调查,城镇居民年均消费粮食XXX吨,农村居民年消费粮食XXX吨。也就是说,全县全年需要供应的人口达XXX万人左右,每天需用小麦XXX吨,折合面粉XXX吨。
二、全县粮食加工企业现状
通过现场调查,上门走访,我们总的感到粮食加工企业面对应急加工喜忧参半。目前调查的这三家企业都通过QS认证,其中:XXX县XXX
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780吨,日加工能力800吨;XXX有限公司日加工量980吨,日加工能力1000吨;XXX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280吨,日加工能力300吨;三家企业除维修设备外处于常年加工状态,有此可见,XXX县粮食加工企业有几十家,但档次都比较低,规模小,预案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量均为680吨,三、供需之间的基本情况
(一)加工量与应急供应量的情况。从农户自备储粮情况看,过去家家产户有余粮,并有相当数量的自备储粮,碰到饥荒年时足以自我应付3到5个月,不少农户的自备粮甚至超过1年以上。现在,不仅城镇居民家内无存粮,粮源在市场,而且许多农民存粮都不多,口粮也来源于市场。据调查,全县农户人口XXX万人,年末存粮只有XXX吨(人均XXX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吃商品粮的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按全县人口XXX万人(人均XXX公斤),每天需用小麦XXX吨(折面粉XXX吨),如果规定每人每月供应一袋面粉(每袋10公斤),则需要面粉XXX吨(折小麦XXX吨),在应急时如按10天供应1次,需要面粉XXX万吨左右。XXX县现在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最大日加工能力1000吨,加工量能够满足供应需求,但是,原粮的采购经常出现季节性短缺。
(二)应急加工与企业自身利益的矛盾。根据调查,目前全县粮食企业(包括个体)应急可随时投放市场供应城乡居民的库存粮食不能满足应急需用,县级储备小麦只有XXX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为零。一旦发生突发性粮食抢购和粮价异常波动现象时,政府没有足够的粮源可投放
市场。现有3家加工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粮食抢购势必会带来粮食价格的上涨,这些加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会心甘情愿地加工政府应急供应的粮食。即使加工,也可能会讨价还价,影响加工进度和应急供应。
四、缓解应急加工与应急供应矛盾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制度。要对全县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作出规划,确保应急加工数量,对定点企业实行挂牌,切实抓好定点企业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粮食应急加工管理体制,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以确保紧急状态下全县的粮食有效的供应保持市场稳定。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粮食应急加工事关整个粮食应急预案能否成功启动,事关粮食应急供应大局。XXX县虽已经落实三家粮食加工企业,但在平时没有过多和企业沟通联系,一遇到紧急情况时各企业可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在服从政府的安排上会打一定的折扣。为确保粮食应急加工任务能顺利完成,平时要加强与加工企业沟通和联系。对定点企业一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把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列入县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考核和奖励范畴,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在应急周转粮布局上,把全县的应急周转粮适当分散储存在这些企业。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应急加工时粮食调拨带来的困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加工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应急加工的顺利实施。
(三)适当储存成品粮。有突发事件时,建议在应急周转粮中适当储
存部分成品粮,这样在突发事件初期政府就可以争得主动。由于成品粮保管难度较大,每年需轮换至少3次以上,每次轮换会产生一定的进销差价,经济压力较大,因此成品粮储存可采用委托代储的方式。和那些经营量大、信誉好、一直守法经营,没有销售过劣质粮食的经营企业和经营大户,签订委托代储协议,明确代储品种、数量、质量要求和权利与义务。代储企业和经营户对代储成品粮资金自筹,价格风险自担,平时在生产经营中自行周转轮换。县财政按季核拨代储费用,县粮食局定期对代储户库存进行核查,确保应急供应时调得动、用得上、质量有保障。
(四)建议市政府发文、县政府储备一定规模的成品粮、面粉和食用油,储存补贴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0一0年五月四日
第三篇:关于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x月x日至___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调研组,赴___市___县、___市两地,开展了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调研。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初步总结了___市近年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有益探索,收集了基层意见建议,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一、___市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___市应急管理局突出乡镇机构、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三大件”,坚持向内挖潜与争取支持相结合,主动作为,奋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呈现质的提升。
优化顶层设计,推动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破局。鉴于___县在机构改革前已有建设乡镇安监站、派驻执法人员的先行探索,______年机构改革后,___市因势利导,继续以___县为样本,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______年x月,___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各乡镇(街道)在安监站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站,与乡镇(街道)安委办合署办公。在应急站人员配备构成上,实行三个一批的“x+x+X”的模式,即:县级派驻一批,县级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向每个乡镇(街道)派驻不少于x名执法人员;从原有灾害信息员队伍中转隶一批,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充实x名原灾害信息员;乡镇落实一批,在上级派驻执法人员、转隶灾害信息员基础上,乡镇(街道)再落实x名以上工作人员。目前,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普遍配备工作人员x—x人,全市___x个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站(办)人员总数达___x人。在应急站建设运行标准方面,《意见》提出了“六有”指导标准(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街道)均按照“六有”标准建设了应急管理站。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___),举办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站长业务培训班。______年___市启动乡镇应急管理站及配套建设提档升级,安排专项资金,多渠道整合房产等资源,首批已建成x个示范站。每个应急站办公面积为___x-___x平方米,配齐办公设施,同步建设乡镇应急物资仓库,组建x-x支应急救援队。如,___镇投入___x余万元资金改造原税务办公场所,交给镇应急站使用,实现独门独院办公。
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多元化应急救援队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盘活体制内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救援力量。一是整合力量建队伍。___市通过签订协议、整合编组、资金扶持等方式,打造了打造了矿山、水上、森林消防、危化、地灾(地震)、防汛抗旱x支准专业队伍。其中,防汛抗旱救援队系与市武装部协作,依托民兵力量组建,地灾(地震)应急救援队系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组建,水上救援队系与市游泳协会合作成立,___人的森林消防救援队系与___保安服务总公司协议组建,危化品应急救援队在工业园区消防站基础上组建。___区汲纳社区干部、小区保安、复退伍军人、游泳爱好者等志愿者,在___个乡镇(街道)建成了___—___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区镇财政为每支队伍配备了___万元装备,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专项培训。目前,___市共建有社会化应急队伍___支______人。二是多方筹资保运转。___市应急管理局投入___x多万元,为___市蓝天救援队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并承担主管部门职责,为其提供办公场所,支持其在民政部门办理登记,使其有充分的归属感。___市探索了“x+x+x”的经费保障模式,即市财政在每支救援队伍成立之初给予x万—x万元开办经费,之后每年再列支一定经费用于设备维修及其他保障,同时鼓励企业出资、爱心人士捐资。动员队伍发挥特长自筹,如___市水上救援队将在___风景区开展水上节目表演的收入作为经费来源之一。防汛抗旱救援队利用民兵训练经费,组织应急救援培训。___县、___区财政出资为救援队伍统一服装、添置救援器材。三是共训实战提能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与消防、___等部门协调配合,为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应急实战提供舞台。以___市为例,防汛抗旱救援队把防汛抗旱纳入民兵训练科目。水上救援队利用___旅游景点水上课目表演的机会,广泛开展潜水、驾驶冲锋舟、救生等训练。___市___局将“___x”报警与市应急管理局对接,将相关突发事件救援任务交给应急救援队伍。______年,___市x支准专业救援队伍先后x次组织参与抢救群众溺水、___多次处理群众呼救事件,凭借过硬能力获得了社会认可。
坚持高点定位,抓好物资装备硬件建设。一是配强救援装备。___市应急管理局争取___x余万元资金购置了一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通信车和应急通讯装备,投资______万元购置应急救援船舶及其他装备的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___县高标准配置应急救援指挥车、应急救援运输车,添置冲锋舟___艘。___市为每个乡镇配备了___万元的综合应急救援车。___市配备了气垫船、卫星通讯设施和排涝抢险设备。二是建强基础设施。___市应急指挥中心已于去年建成投用,与气象、水文、水利、___、住建、地震、地质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___市、___县在___市率先建设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其中___市应急物资储备库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储备了___个品种、价值近千万元的救援救灾物资。___市引进民营资本______万元建设了___市首个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暨中小学生安全体验馆,可承担水上救援、森林火灾(芦苇)、防汛、城市排涝等救援训练,能同时容纳______人左右训练。三是加强科技手段。___市应急管理局将______年确定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年,正在建设“______”工程,即:建设x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监管、感知、应急救援三大网络,健全网上监管、会商研判、应急救援三大机制,覆盖危化企业、非煤矿山、工贸企业、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城市排渍、气象水文、应急救援八大板块。___县率先建成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并将视频会议系统延伸了到乡镇。___市、___区、___开发区建成了化工园区智慧信息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行。
二、___市创新探索的主要启示
近年来,___市应急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等单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体现了“三牛”精神。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为例,我们感到,___探索对全省有几点可资借鉴的启示:
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
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及保障缺失的问题,基层反映多年,属典型的老大难问题。______年,原省安监局推动省编委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市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的意见》(x编文〔______〕___号),对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机构改革后,___市抓住机遇,推动乡镇应急站建设,打造了安监站的升级版。它启示我们,解决类似老大难问题,既要主动抓好顶层设计,又要积极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先行先试,营造小气候,再逐步推广,选择时机倒逼大气候形成。二是应急管理部门主动作为是推动问题解决的不二法门。
___市应急管理局抓准机构改革方案酝酿、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等各种机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重视与支持。同时多次到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汇报,寻求支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两次专题听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汇报,常务副市长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最终不仅促成了《意见》出台,而且为增配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力量埋下了好的伏笔。目前,___市辖县级应急管理局干部编制最少的有___人,多的超过___x人;全市灾害信息员全部调整到位,从市、县、乡民政部门转隶___x人(其中原乡镇民政办___x人)。三是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是确保取得成效的务实之举。
从______年开始,___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一年一个主攻方向,先后规划实施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乡镇应急管理站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等几项重点工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实现了积小胜为大胜。三、以___为例剖析当前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瓶颈
从调研的情况看,___市探索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精神可贵、经验可学。但是,站位全省安全发展大局,综合___和省内外其他地区的探索实践看,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进展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效也是初步的,还需正视以下薄弱环节:
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受乡镇内设机构设置限额的限制,乡镇应急管理站不是正式单设的内设机构,属于“地方粮票”,其正规程度与水利、城建等其他资深部门尚有差距,乡镇应急站人员和派驻执法人员感到底气不足、“腰杆不硬”。
二是在实际执行方面,应急站、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三大件”建设推进不够平衡。
乡镇应急站有的挂在经发办,有的挂在政法办,有的仍在探索之中。救援队伍建设方面,目前___只有___、___等少数几个县市区专业相对比较齐全,只有___区实现了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覆盖。三是在履职保障方面,乡镇应急管理执法车辆没有保障,派驻执法人员或私车公用,或“蹭”乡镇安办干部的车辆,缺乏应有的职业尊崇。
派驻执法人员身份是事业编制,开展行政执法面临政策障碍。经费保障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只能一事一批(结),不利于前瞻性谋划工作。另外,调研普遍反映,县市区应急管理局随着编制大幅扩充、人员逐步到位,安全生产执法培训取证需求不断加大。四是不确定因素较多。乡镇今年面临换届,应急站人员可能面临调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尚未实施,应急站的设置及职责、性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四、对策建议
适时推介___经验。采取适当形式,继续总结___市有效做法,同步调研总结其他市州(如随州、宜昌等地)的有益探索,梳理若干可供各地借鉴的模式。今年适当时候在___召开全省基层基础建设现场推进会,重点推介___经验。
推动出台政策意见。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组成联合调研组,赴省内省外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探索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跟踪国家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和乡镇机构改革进展,推动出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意见。
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创建。立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应急救援职能,从机构名称、职能配置、人员队伍、物资装备、基础设施、经费保障、制度规范等方面,研究制定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标准及考核办法。
积极回应基层关切诉求。针对安全生产执法取证培训问题,充分掌握相关政策,加强全省需求调研,根据执法证培训取证相关规定,及时增列经费预算,从速安排培训班。针对乡镇应急站车辆、经费等问题,加强与省相关部门沟通,在省级事权范围内,推动问题解决。针对基层反映的部分泵站、涵闸等防汛设施年久失修的问题,建议举一反三,结合防汛备汛工作,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篇:嫩江县应急体系建设
嫩江县林业局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
规划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一、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县安委会、应急办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常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局的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了领导责任制,明确了职责分工,政策法规股负责具体的应急事项和应急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建设,将应急管理工作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系统未出现应急管理方面的事故和财产损失情况。
(二)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林业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了《嫩江县林业局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防汛救灾总体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防震救灾应急预案》、《嫩江县预防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嫩江县大风天气森林大火扑救预案》、《嫩江县预防森林火灾组织林区居民疏散撤离预案》、《嫩江县森林防火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在认真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并有具体落实措施,同时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现场处置方案。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以各林场专业扑火队为依托,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着林业系统内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队共有330人,组建水上救援队、森林扑火队、多种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重点和高危行业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各单位之间应急联动机制,有效发挥区域联防和应急救援中的联动作用。
(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1、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责任到人。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全局出发,从思想 上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增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按照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认真落实,局领导包片、干部包乡责任制,保证了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严阵以待,万无一失。实现连续九个防期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二是狠抓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重中之重。我局按照省、市关于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要求,及时组建11支330人的专业扑火队,他们驻扎到防火重点部位,便于迅速投入扑火战斗。专业扑火队上午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下午加强体能训练和军事化训练,适时进行野外扑火实战演习次数达70多次以上,不断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三是狠抓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火源管理。林业系统出去巡查人员1900人次,及时查隐患,堵漏洞、促落实。力争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力争将我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最低、最小。林业局干部包乡包场,县专业扑火队员和林场21支扑火队伍全力以赴,越是恶劣天气,越是不敢马虎,上路检查进山过往车辆行人,拦截流浪人员和放牧人员,扣留火种,耐心说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全县1000多名护林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呵护着全县的森林生态资源。四是严格值班制度。我县防火期防火物资储备充足,扑火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油料24小时足量供给。防火值班室双人双岗,防火运兵车辆随时待 命,专业扑火队员手机24小时开通,接警即走,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各了望台人员全部上岗到位,结合卫星监测和地面巡逻人员,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监测,不漏一个山头,不漏一块林地,不漏任何死角。
2、林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工作。我局坚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提升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坚决遏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势头,突出防治重点,强化防治措施,全面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十一五时期,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2万亩,防治面积3.99万亩,发生率为3.8%,防治率为90.8%,主要病害为杨树腐烂病,发生面积2.3万亩,防治面积2.05万亩,发生率为11.5%,防治率为89.1%,发生地分布在以中部各乡(镇)严重。虫害主要为落叶松尺蠖、杨毒娥,发生面积1.3万亩。防治面积1.14万亩。发生率2.6%,防治率87.6%,落叶松尺蠖发生地分布在沿江各乡(镇)和国营林场。
(五)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高度重视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将《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五五”普法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大型宣传活动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墙报、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传搞好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知识,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舆论氛围。
(六)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和减少突发性事故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及损失,为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我局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治林场防扑火演练、中央站林场计划烧除演练、局机关防震避险演练。通过演练,使林业系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生产经营单位熟悉了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全面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各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林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急管理能力仍需提高。林业系统的应急培训方面还不到位,在对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灾害防范机制知识的研究、掌握上显得有些不足,与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差距。二是应急基层基础比较薄弱。林业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基层网络的基本框架已搭建,但由于应急管理办公室不是专门的独立机 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突发事件预案编制工作还存在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现象。三是应急预案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对预案的演练不够,造成了对预案的熟悉程度不够,甚至有的预案从制定之日开始就被忽略,逐渐失去了时效性以及操作性。四是应急交流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我局组织的应急交流次数远远不够,应急人员之间缺少交流。对各单位值守系统督查力度不够。
二、“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和任务
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建设应急平台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高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全覆盖的应急救援队伍,依托林场防火队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林业系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进步,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应急协调和经费保障等机制。健全安全 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和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二)继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要形成从领导到职工积极关注、自觉检查的机制,要开展经常性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建立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责任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查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责令停产整顿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依法严格事故查处,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
(三)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要以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创作和文艺活动以及新闻报道,使安全宣传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相互融入的开放式、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层次和覆盖面,努力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抓好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农民工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培训工作,尤其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大力普及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使更多的人“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增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五篇:应急体系建设汇报
石 人 沟 铁 矿
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工作汇报
河钢铁集团矿业公司石人沟铁矿
二○一六年八月二日
根据冀安监管应急〔2016〕8号文《河北省深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石人沟铁矿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为核心,以提升我矿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学习三友集团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先进经验,全面推动石人沟铁矿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石人沟铁矿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体系建设要求,于2016年上半年全面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应急管理责任作为其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责任分解。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长、班长、岗位人员的相关责任。
2、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石人沟发(2016)37号文《河钢集团矿业公司石人沟铁矿关于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通知》确定了石人沟铁矿应急救援机构。包括指挥部、应急指挥办公室、矿山抢险组、消防保卫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运输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善后处理组。同时确定了各组的职能范围,确定了应急联络图和应急联系电话。
3、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使石人沟铁矿应急工作落实到实处,矿制订了《石人沟铁矿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急值守制度》、《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石人沟铁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应急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石人沟铁矿应急管理制度》、救护队的《值班、待机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昼夜电话值班制度》、《考核制度》、《请销假制度》、《学习和训练制度》、《救护仪器装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责任制度》、《会议制度》、《材料装备库房管理责任制度》、《战后总结讲评制度》、《内务管理制度》、《预防检查制度》、《车辆管理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4、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石人沟铁矿2016年初与金厂峪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同时,为了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及时处理,建立了一支兼职救护队。救护队定期组织训练、演练;定期组织召开救护队会议;定期总结救护队工作经验、教训;定期学习救护知识。全面提升救护队的知识水平和救援能力,为矿山安全生产服务。
5、完善了应急救援预案。
今年4月份结合石人沟生产现状、人员和机构变化情况重新修订了石人沟铁矿应急预案,增加了《石人沟铁矿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石人沟铁矿高处坠落专项应急预案》、《石人沟铁矿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石人沟铁矿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石人沟铁矿起重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修订后更加符合石人沟铁矿现状,更加实用。一旦发生险情后,能够做到响应迅速、合理,确保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6、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并组织演练
1月份制订了《石人沟铁矿应急演练计划》对全年演练工作进行安排。按照安排于4月份组织了消防应急演练、高处坠落应急演练;5月份组织了井下透水应急演练;7月份组织了包括施工单位在内的炮烟中毒应急演练。演练后矿及时对演练进行逐项评估,通过演练找出了应急预案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实用。
7、应急物资准备充足
石人沟铁矿根据应急工作要求,制订了应急物资清单并已经于4月份全部到位。所有应急装备管理维护落实到人,确保装备有效。为了确保应急物资充足、有效,矿每月安排专人对应急物资逐一检查、落实并作好记录,一旦发生险情,物资确保能够及时到位。
8、事故报告
石人沟铁矿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总局21号令)制订了《石人沟铁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将按照此规定上报事故信息。
9、应急处置 石人沟铁矿制订了现场易出现险情的《应急处置方案》,方案告诉现场职工发生险情后如何开展先期处置,如何进行疏散。告知职工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尽可能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石人沟铁矿根据各个岗位的风险情况为每名职工制作了《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便于职工随身携带。职工作业前可以先看一下作业前、中、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发生险情后处置方案,有效的避免职工在发生险情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10、组织职工应急培训。
从1月份开始,石人沟铁矿分工种、分岗位分别对职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广大职工真正掌握了应急知识、逃生知识;掌握本岗位的风险及如何应急处置;掌握了矿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演练方案并参与或参观演练,职工们基本做到了大灾面前不乱,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的撤离。
以上为石人沟铁矿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活动的具体情况,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矿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2016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