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蒲都高速公路TJ-10标项目部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人、物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本标段安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隐患分级
根据作业现场人、物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性质、轻重程度,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A级)、较大隐患(B级)与一般隐患(C级)。
根据对本标段项目范围内施工安全危险源识别和隐患排查,存在的潜在隐患如下:
(一)重大安全隐患(A级)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未制定专项方案或方案未经批准。
2、分部分项工程未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就盲目组织施工作业。
3、特种设备安装完毕后,未经调试和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验收确认合格,直接投入使用。
4、高处作业工作平台不合格:工作平台不稳定、无安 全护栏、无法系挂安全带。
5、在储油罐(油库)附近进行电气焊等动火作业,没有安全技术措施擅自施工。
6、跨越既有公路施工作业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专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二)较大安全隐患(B级)
1、特种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或安全设施不齐全或失效。
2、孔洞口未加盖或围拦、高临边未防护,无明显标志。
3、电气焊现场无通风和防灭火措施,有易燃易爆物品。
4、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装置被擅自拆除。
5、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不可靠。
6、起重设备的起重吨位不明确,信号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行程限位装置、缓冲装置、自动联锁装置等不灵活可靠。吊钩、吊环有补焊、变形、开裂、扭转等。
7、墩台施工作业中模板搭拆、混凝土浇筑等无操作平台安全防护设施。
8、施工现场与地方道路相交、相邻处未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9、临时用电架空、埋设线路不按照TN-S规定执行。
(三)一般安全隐患(C级)
1、作业场所未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不完好或管理不规范。
2、材料和备件乱堆乱放,堆放不稳固。
3、氧气、乙炔瓶未设置专门存放设施。
4、施工现场的孔洞未加盖或设置防护围栏。
5、脚手架基础地面未平整、夯实,立杆无垫板。
6、脚手架未设置上下安全通道。
7、脚手架作业平台未满铺脚手板、脚手板未固定。
8、脚手架拆除不按顺序。
9、各类机具设备制动装置不可靠、不灵敏,销、杆不齐全。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私拉乱接、线路破损未及时更换、配电箱无专人负责管理、配电箱不关门上锁、不遵守“一机一闸一漏保”的规定。
11、使用热得快烧开水。
12、配电系统未设置重复接地。
13、移动配电箱直接放在地上。
14、未明确区域临时用电责任人。
15、起重无指挥或信号不清,导致操作失误。
16、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
17、吊物捆扎不牢,钢管等材料单点起吊,支腿垫木不合格,支腿未全伸出。
18、起重设备无专人管理,未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
19、车辆制动装置磨损超限。
20、车辆前照明灯、后尾灯及转向灯不亮。
21、车辆轮胎有破口,防滑部分磨损严重,气压不足。
22、车辆各仪表失灵或指示不准确。
23、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或灭火器失效。
24、车辆方向灯不亮或故障。
25、车辆无后视镜或后视镜不完好、后视镜角度调整不合适。
26、未安装牢固的硬临边保护设施。
27、跳板不绑扎,使用木方、模板等作跳板,无踢脚板。
28、高处作业无安全的上下通道。
29、抛掷材料、工具。
30、高处作业不按照规定系安全带。
31、挖掘作业基坑周边无护栏、无警告标志、设备作业半径内有人活动、堆土距离基坑不足1米、深基坑无人员上下通道。
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
抓住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内容,从安全制度和措施的制定、落实以及风险性较大工程事故隐患的防范入手,把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细分为排查登记、公示与告知、防范治理、验收销号四个步骤全过程监控。在每一项 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安质部牵头,工程部、物资设备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对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的通知(交质监发[2015]156号)”附件“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行业基础版)”进行隐患排查登记、公示与告知、防范治理、验收销号。具体操作按一下步骤执行。
(一)排查登记
对排查出的各种危险源对照“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行业基础版)”进行分析、分类、分级。对排查出的已分级的施工安全隐患进行建档管理。
根据施工图和施工计划,在施工进场前向项目公司上报二级以上安全隐患编制详细的名录,明确安全隐患存续时期和控制方法,经自审后按照相关程序报送监理、业主单位。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应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自审后报送监理、业主单位。
(二)公示与告知
进行一级和二级安全隐患公示:对重大安全隐患(A级)和较大安全隐患(B级)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安全隐患名称、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在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制作危险源告知书,向施工作业班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当面告 知,并要求所有参加告知人员签字确认。
(三)防范治理
建立工程项目安全隐患管理台帐,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的控制与管理制度,如果监理、业主单位有需要,则将管理台账和制度报监理、业主单位备案。
编制重大安全隐患(A级)和较大安全隐患(B级)控制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重大安全隐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单位审查后,方可组织施工,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定期对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的施工安全各类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作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针对重大安全隐患(A级)和较大安全隐患(B级)开展教育培训,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重大安全隐患(A级)和较大安全隐患(B级)以及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项目部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当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和危险源、安全隐患,针对重大安全隐患(A级)和较大安全隐患(B级)施工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未公告与告知的一般安全隐患(C级)班前安全交底工作,项目部将未公告与告知的安全隐患形成专项安全交底,班组施工前组织一线施工人员学习、交底。
(四)验收销号
建立安全隐患销号制度,对于安全隐患存续时段过期后隐患已消除的,及时在台账中予以销号,并按照程序向监理、业主单位申请销号;尚未消除的安全隐患,查明原因,根据变化情况重新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消除期限。
三、管理考核
1、对于项目部涉及安全隐患管控的人员,将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纳入每月的人员岗位“安全责任目标考核”;
2、对有重大安全隐患(A级)的分项工程未按“安全隐患控制方案”进行作业的,必须当场停止作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对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的班组和负责人分别予以加重处罚,处罚后不整改的班组,做违约退场处理;较大与一般安全隐患视现场情况立即或限期进行整改,按期整改完成的不进行处罚,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对班组和负责人分别予以处罚。对于因拒不执行“安全隐患控制方案”而造成事故的,除了在经济上予以重处外,追究其相应的各种责任。
3、对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业绩突出的施工班组,在该项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对其给予安全专项奖励;对在 安全隐患管控中业绩突出的项目管理人员,除在岗位“安全责任目标考核”中加分外,在年度安全先进工作者评选、年度绩效考核中加分;对于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的,项目部在对其各种考核中扣分,因其工作不力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据事故大小,追求其相应的责任。
第二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一、安全隐患的概念及分级
(一)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险的根源,包括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和储存危险物质,或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安全隐患是指控制、约束、管理这些危险物的装备、系统、设施、人员、管理制度和体制等方面可能出现漏洞使危险物质突变形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具体指违反《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等国家、上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条例、指令等有关这些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标准及要求。重大隐患:主要指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小煤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日常管理安全隐患:除重大隐患以外的安全隐患。
(一)矿长是矿隐患排查的第一责任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生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落实,安全费用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事故处理等方案的决策权和批准权,监督、检查同级副职及各矿井一把手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总工程师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工作全面负责,负责一通三防、防治水方面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管。
(三)各分管领导对正职负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管。
(四)各业务科室是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技术方案的审查、批准及上报部门,是本专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的业务主体。
(五)各区、队、车间负责人是本责任区域安全隐患现场排查第一责任人。
(六)安全部门是重大隐患排查的管理和监督部门,对重大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并负责隐患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是隐患排查治理的验收牵头组织部门。
三、安全隐患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矿井是重大危险源监控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单位,对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危险源监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对日常安全生产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小煤窑管理”重大隐患需安全投入的负及时上报、技术方案编制、工程费用计划建议和治理期间全面管理责任。每月由主要负责人主持进行一次全面隐患排查工作,并对日常隐患和重大隐患分别建档管理。
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一)日常安全隐患管理。矿井按照国家及上级规定,组织进行定期、不定期全面系统的隐患排查,属于日常安全隐患,矿井自行合理使用各类费用,确定治理管理方法,认真组织排查治理,确定重大隐患,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治理措施及方案。
(二)重大安全隐患管理。矿井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小煤窑管理”等重大隐患及需要进行系统、环节、主要设备、装备改造的治理方案报矿相关部室和安监局。待公司决定下达计划后,积极组织处理。
(一)安全科每月底前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认真进行筛选分级,将筛选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由计算机网络及书面报矿汇总。
(二)每季度首月3 日前,将上季度本单位重大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交书面报告报安监局。书面报告必须经总工、矿长签字。
(三)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监管措施和整改结果等内容。
(四)安全隐患在未整改之前,必须每次都上报,直至整改完毕,对于低级高报的,经上级研究确定后要做降级处理时积极实施整改。
(一)建立相应的安全隐患档案化管理制度。
(二)列入矿重大危险源及重大隐患管理监控档案的项目,工程竣工后及时上报安监局进行验收。竣工验收的项目报告单报安监局及相关业务部室,进行工程消号,否则视同未完成论处。
第三篇:安全隐患分级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司属各单位: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明确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14‟20号)和《关于继续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通知》(安委办函„2015‟25号)及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党委书记 安全副总经理
成 员:各分管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各部室负责人 各基层队主管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二)职责:
1、总经理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全面安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领导、监督和协调,并负责隐患排查整改所需资金的安排。
2、安全副总经理对全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人员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对隐患整改方案和保障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3、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负责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对“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掘进方面隐患整改负全面责任。
4、生产副总经理负责隐患整改人力、物力的调节,对采煤方面隐患整改负全面责任。
5、机电、机运副总经理负责隐患整改所需设备、材料的采购和调配,对机电、机运方面隐患整改负全面责任。
6、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对隐患整改方案、安全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对重大安全隐患的上报及整改完成情况的上报。
7、各职能部室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和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对分管业务范围和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负主要责任。
8、各基层队主管队长负责分管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对分管业务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
二、隐患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安全生产隐患是指矿井上下生产现场、系统、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自然环境、设备设施上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隐患分级
安全生产隐患分为红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红色预警为特别监控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应立即停止全矿井或危险区域内所有生产、施工,报告集团公司,并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任务、负责机构、人员、资金、时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治理方案必须经集团公司相关部室负责人审批后,由公司安全副总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组织实施,总经理对本级别安全隐患实施动态监控。
黄色预警为重点监控的安全生产隐患,安全隐患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场所应在整改期间内停止作业,由分管副总经理和分管部室负责人督促整改,安全副总经理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安全副总经理对本级别安全隐患实施动态监控。蓝色预警为一般监控的安全生产隐患,安全隐患可立即或现场整改。由分管部室或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落实整改、验收,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安全副总经理,安全环保监察部和分管部室负责人对本级别安全隐患实施动态监控。
(三)隐患分类
1、“一通三防”(1)红色预警
A.巷道贯通无调风措施或未按措施执行造成风流紊乱; B.巷道严重失修,造成进回巷通风风量不足; C.采掘工作面进入瓦斯异常区域未制定专项排放瓦斯措施或未按措施执行。
(2)黄色预警
A.采区变电所未实行独立通风或通风风量不足; B.作业地点风量不足或风速不符合规程规定; C.矿井主通风机未按规定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反风装置、设施不完好;
D.采掘工作面出现违反规程的串联通风; E.在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或进入栅栏内作业;F.采掘工作面顺槽、主要运输巷道、回风大巷未按规定设置防尘管路;不按规定定期进行除尘;水压、水量不足。
(3)蓝色预警
A.掘进工作面随意停电停风;风筒破口造成掘进头风量不足;风筒末端距茬子头距离超过规程规定;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临时停风地点未按规定停电、撤人、不设置栅栏挂警示牌;
B.通风系统中出现同时打开两道风门或私自破坏、损坏通风设施造成风流短路;
C.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未安装“双风机、双电源”;电气设备未安装“风电”、“瓦斯电”闭锁或闭锁失效;
D.瓦检员配备数量不足;瓦检员漏检、假检; E.未按规定设置、配备、标校检测监控设施、器材、仪器仪表;
F.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未按规定进行封闭; G.系统内未按规定进行除尘;
H.矿井隔爆设施、洒水降尘设施未按规定设置或不能正常使用;
I.采掘、运输设备不按规定使用喷雾降尘设施;干式打眼;
J.井下动火作业无措施;作业现场无瓦检员;未按措施要求采取防火措施。
2、爆破(1)黄色预警
A.作业现场雷管、炸药存储数量超过规定(雷管不超过200发;炸药不超过48Kg); B.使用不符合规程规定的爆破材料,器材。(2)蓝色预警
A.爆破员未按规定培训持证上岗;
B.爆破母线长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爆破撤人距离不够;爆破母线有明线接头;爆破器不符合规定或失爆;爆破作业未按规定设置警戒;
C.不按规定处理瞎炮、残爆;放明炮、糊炮、炮眼深度不够或封泥长度不足爆破;
D.爆破作业不按规定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三保险”制度;
E.雷管、炸药、炮头混放、乱放;雷管箱与炸药箱间距不符合规定;
F.擅自将火工品带到地面。
3、防治水(1)红色预警
A.开采受承压水威胁严重的煤层或开采区域周边采空区内有积水,未采取“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和“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
B.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窖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C.受承压水威胁的采区或工作面未按规程规定设置防水设施,未完成防治水工程而强行生产的;
D.受老空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进入警戒线、探水线,未按规定探放水;
E.受含水层、陷落柱、断层、表土松散层等水体威胁的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
F.矿井涌水量、含水层水位等动态观测系统不健全或不按规定监测。
(2)黄色预警
A.采区水仓、中央水仓容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或清淤不及时,淤积物厚度超过水仓高度的30%;
B.发现突水预兆不及时汇报、不及时采取措施。(3)蓝色预警
A.未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或每年雨季前未组织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4、运输(1)红色预警
A.斜巷未按规定设置防跑车装置或装置失效; B.绞车、钢丝绳、轨道、车辆、联接装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完好使用,不按期进行检测;
C.小绞车固定不符合规定;未进行验收进行使用; D.斜巷未按规定设置躲避硐室。(2)黄色预警
A.斜巷“一坡三挡”设施损坏或不按规定使用; B.使用不合格、磨损严重的联接环和销子;超挂车辆;不使用保险绳;
C.斜巷运输信号装置不按规定设置;声光信号不齐全有效。
(3)蓝色预警 A.电机车闸、灯、铃、撒砂装置等不完好;
B.轨道铺设质量不合格;接头扣件不全,错差连续3处超过规定;
C.车辆装载严重超高、超宽;运送大型设备不使用专用车辆,无安全措施;
D.运输设备与巷道左右两侧间距不符合规定; E.架空乘人设施安全保护装置不灵活或不按规定定期检测;
F.检修设备无专项安全措施;未按规定停电闭锁; G.跨越运输设备无行人过桥; H.运输皮带各类保护装置失效; I.大倾角皮带重载停机。
5、机电(1)红色预警
A.矿井主排水泵排水能力达不到要求;未按规程规定设置排水泵;备用水泵不完好;
B.矿井主通风机未按规定进行检修和检测;备用风机不完好;
C.矿井备用发电机不完好;不按期进行启动演练;燃油配备不足;
D.压力容器未按规定定期进行检修和检测;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标校;压力表失效;
E.电气设备高压防护设施未定期进行检验; F.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2)黄色预警
A.擅自调整、甩掉电气保护装置; B.绞车钢丝绳未按规定定期进行更换;磨损、断丝超过规定未及时进行更换;
C.主通风机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倒换;
D.电气设备保护装置、闭锁失效;电气设备、电缆漏电; E.转载机上安装有破碎机时,未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起作用;
F.机械传动部位无安全防护设施。(3)蓝色预警
A.电气设备失爆;无接地保护装置;
B.电气设备和电缆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试验; C.掘进机停机后铲板、截割头不落地;
D.检修采煤机、掘进机、输送机等设备不停电闭锁。
6、采煤、掘进(1)红色预警
A.采掘工作面无作业规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补充安全措施;未按规定时间(2个月)进行复审;
B.新工作面未经验收组织生产; C.采掘工作面(2)黄色预警
A.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数量不符合规程规定; B.巷道过破碎带、断层带、压力显现段未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C.工作面后部悬顶面积超过规程规定,未及时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D.巷道来压变形,断面小于原设计断面1/3未及时处理; E.未按要求对巷道顶板进行离层观测;(3)蓝色预警
A.综采工作面泵站压力小于30MPa;乳化液浓度不符合要求(3%-5%);
B.支架顶梁接顶不严;相邻两架错距超过侧护板高度2/3;
C.综采工作面伞檐长度超过3m,宽度超过0.5m未及时处理;
D.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的巷道高度,达不到1.8m,人行道宽度小于0.8米;
E.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未采取防倒、防滑措施或工作面倾角大于25°时,工作地点上下未采取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滑、防矸等措施;
F.掘进巷道未按规定使用前探梁;
E.锚杆、锚索、架棚、喷浆巷道支护不符合作业规程; F.返修巷道不按规定补打锚杆;
G.掘进巷道控顶距大于规程规定;两墙部未按规定及时进行支护;
H.巷道三岔门、四岔门等特殊地点未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I.锚杆、锚索支护巷道未按规定进行拉拔力实验,无实验记录;
第四篇:开发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制度
开发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
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一、安全隐患的概念和分类
(一)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险的根源,包括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和储存危险物质,或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安全隐患是指控制、约束、管理这些危险物的装备、系统、设施、人员、管理制度和体制等方面可能出现漏洞使危险物质突变形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三)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石河子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企业负责督办.(四)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五)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
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六)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 “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七)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八)、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九)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十)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
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十一)C级隐患必须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签字认可后,直接安排布臵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十二)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亲自进行安排布臵,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企业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十三)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十四)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制定、企业负责人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 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十五)建立A、B、C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十六)企业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十七)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五篇: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集团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一、安全隐患的概念及分级:
(一)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险的根源,包括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和储存危险物质,或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重大安全隐患是指控制、约束、管理这些危险物的装备、系统、设施、人员、管理制度和体制等方面可能出现漏洞使危险物质突变形成重大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具体指违反《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这些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标准及要求。
(三)公司确定把“防爆、安全供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作为重大隐患进行管理。
日常安全生产隐患:除重大隐患以外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