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5 02:4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隐患分级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篇: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登电集团XX煤矿 二o一一年十月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登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督办.2、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矿井“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9、C级隐患必须由矿长签字认可后,直接安排布臵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10、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矿长亲自进行安排布臵,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矿长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12、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

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13、建立A、B、C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14、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登电集团XX煤矿 2011年10月15日

第二篇: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海南大中漆厂(香港)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Q/A4B4.1.1

修改状态:A/0

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 ;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

2、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 “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安委会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9、C级隐患必须由厂长直接安排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10、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总经理亲自进行安排布置,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厂长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12、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厂长组织制定、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审批:胡元武

生效日期:二O一五年六月一日

第三篇: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登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督办.2、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矿井“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9、C级隐患必须由矿长签字认可后,直接安排布置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10、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矿长亲自进行安排布置,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矿长组 1

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12、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13、建立A、B、C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14、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篇:职教隐患分级

职教隐患分级

(一)(B级)事故隐患:

1.未按规定配备职教从业人员,或调整后不及时配备。2.未制订总体培训计划及考评管理办法。3.未按照上级部门及公司计划组织二、三级调学。4.矿井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人、证、岗不符。

5.新工人、井下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备。

6.违反《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情形》规定的其它隐患。

(二)二级(C级)事故隐患:

1.未按公司培训调学通知落实“三项岗位人员”培训。2.未按公司规定执行班前安全教育“七项标准流程”无班前课记录。

3.未按公司规定制定“三程一标”月份学习培训计划,未按计划组织实施。

4.未按规定建立“一期一档”安全培训教学档案,全员培训档案缺少1人(含1人)以上。

5.特种作业人员不按期参加复训,造成证件过期;档案移交三级证丢失1人(含1人)以上。

6.培训学员未按培训管理规定进行教学考勤,无故不参加培训考试。

7.煤矿井区、地面车间班前学习室未配备教学设备设施,教学条件及环境达不到培训教学要求。

8.未制定班组长、专业领导上讲台、应急演练专题培训计划,无教案、台帐。

(三)三级(D级)事故隐患: 1.全员培训档案建立不规范、资料不完整,归档不及时。2.必知必会卡片内容未进行更新。3.全员复训考试未执行教考分离制度。

4.新工人未签定师徒合同或实习满期未进行出徒考试。5.未建立自救器、避灾路线实操演练台账。查无实训签字记录。

6.教师档案编制内容未及时更新。

7.安全培复训开班、结业报告审批不及时。

8.分流、调转人员个人培训档案未与工资档案同步移交3人(含3人)以上。

第五篇: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市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或者不能当日(不过夜)整改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其风险类型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二级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0人以上伤害的重大事故隐患。

(二)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

1、重大危险源的重大事故隐患;

2、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的储存、运输和民爆物品、剧毒化学品使用的重大事故隐患;

3、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重大事故隐患;

4、危坝,国道、省道或城市中心区域危桥及横水渡口的重大事故隐患;

5、三级重大事故隐患范围中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伤害的重大事故隐患。

(三)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除一、二级重大事故隐患范围之外的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第五条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挂牌督办:

(一)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挂牌督办(或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提请市政府挂牌督办)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省政府(或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其它需由本级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

(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挂牌督办行业领域内二级重大事故隐患、市政府(或市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其他需由本级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

(三)市高新区、保税区管委会和各区(县)政府(或区县安委会)负责挂牌督办辖区内二级重大事故隐患、市政府(或市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其它需由本级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

(四)各区(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挂牌督办行业领域内三级重大事故隐患、区(县)政府(或区县安委会)和市相关职能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

(五)各街道(镇政府)办事处和工业园区管理机构负责挂牌督办辖区内三级重大事故隐患、区(县)政府(或区县安委会)和市相关职能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

挂牌方式可采用发文公示,必要时可网上公示或宣传媒体公示(有保密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制按属地管理责任、综合监管责任、行业(领域)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等责任体系落实。

市(管委会)、区(县)政府、街道(镇政府)办事处、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对本辖区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负领导责任;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机构),对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管理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作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第七条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单位负责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发现工作。通过认真落实汕头市安全生产巡查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

性检查、节假日检查、要害部位检查、日常检查、跟踪检查,开辟隐患投诉举报渠道等活动,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单位应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各级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下达整改指令书,建立信息管理台帐,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第八条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并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第九条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责任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负责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报告,申请验收,有关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组织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审查不合格的,责令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对整改过程中违反有关法规标准或隐患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应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第十一条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工作跟踪检查月报表制度。各级政府(安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机构)要在每月的4日前将本级应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及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统计数填写到《汕头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月报表》上报同级安委办和上一级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重大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工作绩效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单位要认真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制,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及时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和核销,按时上报《汕头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月报表》,确保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将纳入安全生产考核评先活动中给予表彰。对漏查、漏报重大事故隐患或挂牌督办工作不落实,整改不力等失责行为,甚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纪律或法律责任。

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

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2)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

(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根据风险值D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分数值风险级别危险程度

大于320一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予案)160-320二级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予案)70-160三级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

20-70四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小于20五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下载隐患分级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隐患分级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推荐5篇)

    xxxx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分级管理制度 一、 编制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附件1: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一、范围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

    煤矿隐患细化分级标准

    煤矿隐患细化分级标准 一、A级隐患: 安全管理类: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①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②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③煤矿企业......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蒲都高速公路TJ-10标项目部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防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湘潭县妇幼保健院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医院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大余县中医院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的护理水平,做到护理人员分级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