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的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的规划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交往日益平凡,货物通过各式各样的通道流向海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因此交通运输消防安全不可忽视。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方式。做好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的规划布局对于保障城市和对外交通运输的消防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来谈谈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的几个重要规划布局。
1.铁路在城市中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1)铁路线路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①应满足铁路运营技术经济条件,但必须避免铁路分割或包围城市。
②处理好铁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应尽可能使铁路线路不和城市主要干道相交,减少铁路线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点。在方格形道路系统的大城市中,铁路线路宜与城市主干道平行;对于放射形道路系统的大城市,铁路线路应沿放射干道平行引人城市。
③铁路正线的布置要避开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城市的发展不得不跨越正线时,要在被分割的城市两侧设置相对独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尽量使消防车辆赶赴火场不穿越铁路。
④铁路线路不要在城市与河湖海岸间平行通过。
⑤穿行城市的铁路线,最好布置在有一定宽度的绿带中。
⑥当线路引人客运站时,应使主要方向的旅客列车不改变运行方向。当线路引入编组站时,主要货车车流方向应有顺直的路径。
(2)铁路车站在城市中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①客运站的布置。考虑旅客乘车方便、减少城市公共交通负担,旅客站一般要尽可能布置在市区、中、小城市的旅客站可布置在城市边缘,特别是受地形限制或河流影响,形成分散而狭长的带状大城市,以及被河流分割的大城市,要考虑设置三个以上的旅客站。
②货运站的布置。综合性货运站是办理多种品类货物作业的车站。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宜伸入市区适当地段,特别零担货物,在市区便于货物集散。危险品及有严重污染环境的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市郊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地带。
(3)工业站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①工业站要设在有大量货流、出入便捷和对外运输顺直的地点,尽量避免车流在铁路路网上或企业内的折角和迂回运输。
②工业站不要设在铁路主要干线上,以减少出入企业车流和铁路干线车流的交叉干扰。对于大型企业或集中的工业区,根据需要可设置枢纽外环线,并将工业站设在主要车流必经之地或原料、燃料的入口处。对于分散的工业区,可分别设置工业站。
③设在枢纽内的工业站,与编组站间要有便捷的通路,并要为企业将来发展留有余地,避免由于企业扩展带来工业站的消防问题。
④工业站的布置,要与专用线的建设、工业区的建设结合起来,把消防安全、土地利用、防洪排洪、交通运输等方面统一规划。
2.公路在城市中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1)公路线路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①要合理的解决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站场等运输设施的位置,避免分割、干扰城市。
②公路一般应与城市呈切线方式通过,离城市也要有一定距离,线路布置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但一些旧城区,由于公路对外交通穿越城市、居住区,把居住区分割,不利于消防和交通安全,也影响居民生活安宁,必须认真注意解决。
③对于旧城区布置不合理的公路,应尽可能使过境公路改道,避开城市生活居住区,规划中还应尽可能使公路便捷,缩短公路里程。公路线路在城市的布置,主要有公路穿越或者绕过(切线或环线绕过)城市两种情况。
④公路线路的布置,为了减少过境交通进入市区,应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点或城市人口处设置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为暂时停留的过境车辆的司机与旅客创造一些便利条件。
(2)公路运输设施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①客运站的布置。大城市的客运站位置可适当伸入市区,布置在市中心区边沿地段。并根据旅客进出方向和流量大小决定设置客运站的数量。中。小城市的客运站宜设在城市边沿或城市与过境公路相连接的支线上,不要紧靠过境公路布置。
②货运站的布置。货运站(场)的位置选择与货主的位置和货物的性质有关。对于供应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则布置在市中心区边缘,与市内仓库有直接的联。
③港区若有大型造船厂,应划定专门的水域和陆域,安排专门的码头。
4.机场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机场的消防安全规划布局,必须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噪声干扰、净空限制以及城市布局等诸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恰当地解决好机场与城市的距离这一矛盾。
(2)机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根据航空运输的快速特点,要求地面交通越快越好。一般应在机场位置确定的同时,安排好机场与城市之间直捷的、高速的、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安排好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3)合理确定机场消防站的位置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机场消防站要在最适当的能见度条件和地面条件下,保证对发生在机场活动地区任何部分的飞机火灾事故的驰救时间不大于三分钟,最好不大于两分钟。
总而言之,消防工作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者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经济建设、科学事业发展了,消防建设也随之发展;消防建设发展了,又将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篇: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23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交通运输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等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与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道路及公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的应用,交通仿真模拟技术应用等。
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
3、交通安全工程
主要研究道路运输方式的安全特性,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管理、设计、规划和评价,交通安全检测与事故诊断技术,交通事故模拟分析,安全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推广与应用,交通减灾与防灾的理论与方法等。
4、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研究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枢纽总图设计及优化,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调,各种港站设计、港站作业能力等。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或半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学分要求: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2学分实践性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1、学位课
公共基础学位课(7学分)
(1)自然辨证法2学分
(2)第一外国语5学分
基础理论学位课(选≥5学分)
(1)矩阵论3
(2)应用数理统计
(3)数学建模与算法3
(4)高等运筹学3
(5)模糊数学
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选≥6学分)
(1)交通工程学理论2
(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
(3)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2
(4)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5)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2
(6)交通系统仿真技术2
(7)交通运输经济理论22、选修课(约选12学分)
(1)智能交通系统2
(2)交通需求管理2
(3)城市交通网络分析2
(4)交通环境工程
(5)交通流理论2
(6)道路交通控制工程2
(7)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2
(8)高速公路导论
(9)智能交通系统2
(10)城市规划原理2
(11)公路网规划2
(12)交通运输工程专论2
(13)交通系统工程2
(14)交通可持续发展导论1
(15)交通工程设计2
(16)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2
(17)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2
(18)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2
(19)工程经济学2
(20)道路绿地景观2
(21)工程计算机应用2
22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2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1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2(22)学术研讨(必选)1学分
(23)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
(24)第二外国语2学分
(25)道路线形分析与设计2学分
3.学位课程说明:
(1)交通工程学理论
主要讲述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工程学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交通流参数、交通特性分析、驾驶员行为特性、跟弛理论、连续流模型、宏观交通流模型、交通影响模型和交叉口理论等内容。
(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讲述交通规划引论、交通调查理论与模型、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非集计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的扩展、组合模型、交通需求快速预测模型、动态交通分析模型、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思路、指标、方法等。
(3)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该课程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公共电汽车、城市轨道、出租汽车、公共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与技术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的票制与票价、城市公共交通法规、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化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
(4)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主要讲述交通系统安全规划的基本原理,交通系统安全规划方法,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可靠性分析,综合交通安全评价,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计算机管理系统,交通安全规划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方法。
(5)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讲述交通枢纽及规划设计的概念及新理念、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交通枢纽设计的主要内容、铁路枢纽、公路主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方法及具体案例分析等(以公路和城市交通枢纽为主)。
(6)交通系统仿真技术
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系统仿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全面介绍国外交通系统仿真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仿真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应用,掌握交通系统仿真中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估的技术及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7)交通运输经济理论
主要介绍交通运输行业的性质及其生产特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交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计算,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的形成,交通运输市场的运行与管制,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政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中的经济问题。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应加强硕士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导师和有关学科组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形势教育、公益劳动和文体等活动。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按每一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
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采取导师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面可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硕士生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本学科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或生产实践、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辅导、指导实习或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及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研究生必修学术研讨课,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会或讲座,并写出研讨报告。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业务考核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5~7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延长学习时间,考核组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其他各项要求,经考试合格(每门课程成绩及格,学位课程成绩总平均达70分以上)和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论文工作不少于1学年。
在论文工作阶段,研究生应认真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路线和方法,并在中期考核合格、修完研究生课程半年内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应努力结合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开展理论论证、实验验证,总结分析研究数据,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和知识创造有所贡献。
学位论文依次包括如下内容:封面、题目、扉页、摘要(中、英文)、目录、引言或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论文应着重叙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成果,并加以分析讨论。对于科学论点,要有理论上的论证,或实验验证。对选用的研究方法,要加以严谨的论证。引用别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利用他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时,要加以附注。论文立题及主要论点要正确,应有新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参加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篇:内蒙古交通运输规划
内蒙古交通运输规划
一、自治区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九五”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治区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市场化进程,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较快发展。开工建设了包兰复线包头—石咀山段、滨洲复线海拉尔以东段、准格尔—东胜一期、锡林浩特—桑根达赉以及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建成了呼市—包头高速公路(一幅)、通辽—好力堡等9条国道主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完成了自治区确定的“133”通路工程计划,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78.1%;民航扩建了呼市白塔机场、包头机场,进一步完善了机场的生产配套设施。“九五”期间,全区用于交通通信建设的投资预计达303亿元,是“八五”的2.4倍。到2000年底,全区铁路正线里程预计达到7210公里,其中复线里程1152多公里,电气化铁路263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6.6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4000公里;全区拥有民用机场7个,航线23条,通航城市22个,通航里程2.6万公里。
交通运输市场化取得较大进展。公路运输基本放开,已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共同经营、竞争发展的局面。民航已初步实现政企分开,区内经营民航运输的航空公司已有9家,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地方、合资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也打破了铁路长期以来国铁独家经营的单一模式。公路建设经营体制也有新的突破,有10条公路参照BOT形式由社会企业建设、经营和管理。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交通运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自治区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交通运输长期以来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以有效缓解。到2000年底,全区交通运输增加值预计达到115亿元,“九五”年均增长10.5%。预计全社会货运量达到4.5亿吨,客运量2.32亿人次,货物周转量1060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13亿人公里,“九五”分别年均增长6.5%、4.9%、6.1%和4.2%。
但交通运输仍是我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运输网络规模小,总量不足。我区国铁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公路网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今尚无一条贯通全区东西部的公路干线,还有5个旗县市不通黑色路面,3000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西部地区机场密度低,支线飞机数量明显不足。二是技术水平低,运输质量不高。我区铁路干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为15.9%和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3和18.8个百分点,大部分路段不能适应提速要求;公路总体技术等级低,高级、次高级路面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9.8%,晴雨通车里程仅占24%,均排在全国后几位;民航机场和航站设施等级低,标准差。三是改革步伐缓慢,运输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铁路、公路、民航等行业仍处于以垄断为主导的发展时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在建设体制上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经营管理上铁路、民航等部门至今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致使我区铁路、公路、民航等垄断性企业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市场开拓不足。
二、“十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环境与需求分析预测
(一)交通运输发展的环境
1.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我区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央明确提出 “进行西部大开发,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公路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国家将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支持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加大国家财政、外资及银行贷款的投入力度,这将有力地促进自治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2.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对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我区货物运输结构将发生一定变化,这不仅需要交通提供较大的运输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提供运输质量上的保证,要求运输务必提供更加安全、快捷、高效等优质服务。
3.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将对交通运输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东西协作的进一步加强,我区与蒙古、俄罗斯及国内兄弟省区的经济协作更加广泛,这对我区的通道建设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外商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这将有助于我们利用国际、国内的资金、技术、装备和管理来发展我区的交通事业。
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对交通运输产生新的需求和影响 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将使我区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增加必将对交通运输产生更大的需求,而且会使客货运输结构及布局发生新的变化,对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较大影响。
(二)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1.“十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趋势分析
(1)货运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 虽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使我区以原煤、木材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大宗物资运输需求增长趋缓,但货运需求总量仍呈增加趋势。在运输方式上,公路、航空、管道运输需求增长持续上升,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城乡间发挥优势,集装箱业务将大力发展;铁路、航空仍将以远距离运输为主。在运输产品结构上,农畜加工产品、能源、原材料等深加工产品会有一定增加;轻工产品也有较大增幅,但总量不大。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区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0.7—0.8之间。
(2)客运需求将呈较快增长 “十五”期间,我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人员流动频率和范围加大。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客运需求比较旺盛。在运输方式上,对快速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以及航空的运输需求将上升;在客源结构上,旅游度假和农村进城人员比重会有较大提高。据预测,“十五”时期,我区客运量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0.8以上。
2.“十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总水平预测
根据运输发展环境、需求分析和弹性系数法测算,“十五”时期,我区货运需求量年均增长速度将在6.6%左右,其中,铁路增长3.7%左右,公路增长7.5%,民航增长15%。客运需求量将以年均7.5%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铁路增长3.5%,公路增长8%,民航增长10%。
预计到2005年,我区交通运输需求总水平为:全社会货运量6.2亿吨,其中,铁路1.2亿吨,公路5.0亿吨,民航3万吨,其它200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500亿吨公里。全社会客运总量3.3亿人次,其中,铁路3800万人次,公路2.9亿人次,民航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90亿人公里。
三、“十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为中心、改革为动力、服务为宗旨、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交通设施投入,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十五”发展目标
“十五”时期,我区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总量,完善布局,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搞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适应客运舒适化、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运输需求,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经营管理机制。
到2005年,铁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其中复线里程1630公里,复线化率达到20%,新增铁路运输能力2000万吨;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7.6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2.4万公里,晴雨通车里程3万公里,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区内民航机场达到10个。到2005年,全社会客货运量分别达到3.3亿人次和6.2亿吨。
(三)2010年发展设想
到2010年,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将取得更大进展,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和较完善的运输市场体系,交通运输总体能力、市场化进程和服务质量基本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全区铁路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建成能够基本满足区内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内铁路网络及出区、达海的运输通道,铁路主要干线实现电气化牵引,复线率达到30%;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完成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口”公路布局规划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形成以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主体的主干网,全区所有乡、镇、苏木通等级公路,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公路;民航机场达到14个,形成机场布局合理和适应区内市场需求的支线运输网络体系。到2010年全区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次和8亿吨。
四、“十五”交通运输发展重点及建设布局
(一)发展重点
按照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是: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服务。
——增加总量。从满足区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出发,按照突出发展公路、加快发展铁路和民航、积极发展管道运输的原则,重点加快交通运输内外通道建设,形成连接区内东西部,辐射西北、华北、东北的干线运输网络,畅通“联疆达海”出区通道和口岸运输国际通道;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增加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加快农村牧区交通设施和国边防道路建设,满足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需要;围绕中心城市加强公路运输主枢纽建设,发挥覆盖作用,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质量。大力提高路网等级和标准,以增加能力和提高运行速度为重点,加快铁路复线化、电气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高等级公路比重,区内国道主干线达到二级以上,重要出口路达到一级以上,全区公路综合好路率达到78%;继续完善机场配套设施,不断提高现有机场等级。
——调整结构。根据运输产品结构调整运输车辆结构,货物运输要增加大型车辆,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散装运输等专业化运输;客运工具要向高档化、舒适化、快速化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运输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现有运输结构和运力结构,开发假日交通、城际快速交通、智能化交通等新业务;及时引进和配置适合我区民航市场需求的支线运力,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
——深化改革。以“政企分开”为核心,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运输建设及经营主体,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要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打破垄断,形成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共同参与交通建设与经营的新格局。
——改善服务。加强运输安全保障、现代化经营设施等服务系统硬件建设,增加和完善经营网点;树立服务意识,加强运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二)建设布局
1.铁路 “十五”期间,我区铁路建设的重点是,扩大区内东西铁路运输能力,完善路网布局,形成出区下海通道;加快现有国铁干线改造,提高运行速度,畅通出口主通道。重点建设布局:
(1)国铁主干线提速。新建集宁—张家口铁路,使京包干线缩短运距125公里;对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石咀山段进行提速改造,使京包、包兰全线达到时速140—160公里;对集宁、包头、通辽枢纽进行改造,提高站场解编能力和货运周转速度。
(2)加强现有铁路扩能改造,增加运输能力。对集通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对通辽—霍林河、贲红—集宁铁路进行扩能改造;新建海拉尔—满洲里复线和满洲里铁路口岸新站场,保证我区乃至全国对俄贸易通道的畅通。
(3)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增加路网密度。开工建设赤峰—大板、桑根达赉—张家口铁路,增加我区的出区下海通道,建设呼和浩特—准格尔铁路和准东铁路二期,优化路网布局。
(4)根据国家西部开发和沿线经济发展以及国边防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伊敏—阿尔山—霍林河、临河—哈密、东胜—乌海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十五”期间,铁路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26亿元,新增铁路里程800公里。
2.公路 “十五”期间,我区公路建设要按照“三横九纵、十二出口”的总体目标,以畅通区内外通道为核心,从国道主干线、东西公路大通道、国边防公路以及旗县联网路、行政村通公路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自治区公路建设,大幅度提高路网密度和干线公路等级。
(1)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重点建设已列入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老爷庙—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高速公路,及列入国家西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的集宁—赤峰—通辽—乌兰浩特—阿荣旗并连接国道301线甘南界—海拉尔—满洲里高等级公路,形成贯通自治区东西部的主通道。、(2)加快以出口路、口岸路为主的对外通道建设,打通我区与周边地区的运输通道。主要建设国道210线包头—东胜—苏家河畔高速公路、乌兰浩特—白城一级公路、巴彦浩特—银川二级等公路以及满洲里、二连、满都拉重要口岸运输通道。
(3)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在加快国道209线和林—偏关、国道304线舍伯图—霍林郭勒等6条1300公里续建公路的同时,开工建设省道206线锦山—茅荆坝、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等17条3200多公里的新建公路。
(4)从满足边疆建设、巩固国防需要出发,加快北银根—苏宏图—达来库布等2300公里国边防公路建设。
(5)以扩大县乡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为目标,重点建设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托县—土左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等19条1500多公里的旗县联网工程;根据自治区兴区富民达小康和扶贫开发的需要,重点解决1670个行政村不通公路问题,修建乡村公路20000多公里。
(6)加快公路主枢纽建设,重点建设呼和浩特公路主枢纽工程。加快包头、赤峰、通辽公路主枢纽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综合配套能力。
“十五”期间,公路建设计划投资45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公里左右,二级以上公路3000公里。
3.民航 “十五”期间,民航建设要针对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狭长的特点,以建立内蒙古区域支线航空运输网络为目标,根据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和口岸建设的需要,完善机场建设布局,提高现有机场综合配套能力,以适应“小机型、快频率”的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策略。
(1)完善机场建设布局,主要新建满洲里、乌海、鄂尔多斯机场。
(2)提高现有机场综合配套能力,主要进行锡林浩特、通辽等机场的改造扩建,适时迁建赤峰机场。
(3)适应生态治理、国边防建设、旅游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加快阿尔山、巴彦浩特、霍林河、扎兰屯等简易通用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
“十五”期间机场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
4.管道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油气开发的需要,结合“西气东输”工程,重点建设乌审旗经东胜、包头至呼和浩特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干线,在此基础上,加快该管道经我区向张家口、承德、赤峰等方向建设的前期工作。
“十五”期间,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输气管道511公里。
五、政策措施
(一)促进交通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培育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交通运输经营主体,交通运输业要在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国家铁路要把路网建设与管理和客货运输逐渐分离,放开铁路运输市场,形成多个法人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公路要逐步建立起责权明确的独立法人实体,由法人对公路进行建设经营管理和维护。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与航空公司合办或独资创办适合我区支线运输经营的航空公司,重点鼓励小机型、多航班的支线运输模式,促进我区民航运输的发展。
(二)多方筹集交通设施建设资金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交通建设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在积极争取国家各类投资的基础上,自治区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在保证现有投资水平的同时,设立自治区交通发展建设基金,使交通
项目建设有稳定的资本金来源;要通过发行建设债券、股票上市或转让经营权及抵押收费公路等多种办法,筹集建设资金;二要加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力度,除继续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间优惠贷款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外商合资、独资或以BOT方式建设、经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三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交通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个体私营者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铁路、公路、机场,允许投资者进行收费经营,对其投资建设的铁路、公路沿线及机场附近给予其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优先权。
(三)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建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对所有交通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施工、采购、监理等方面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认真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发挥投资效益。
(四)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铁路、公路、民航和管道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搞好项目库建设,认真储备一批对自治区经济发展有影响力的项目,凡列入西部开发交通规划的项目,均要以超前意识做好前期工作,同时要规范审批制度,严格把关,做到成熟一个,审批和上报一个,避免长官意志和决策失误。
(五)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要把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摆在全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扶持和倾斜政策,强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应比照铁路和机场建设征用土地的办法,对通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地区的路段应无偿占用,挖沙取土应就地取材,不予补偿,二是清理规范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收费,努力降低建设造价。三是推进交通价格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指导、分类管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要根据运输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价格政策,有效启动运输市场需求。
第四篇:城市交通运输 教案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城市交通运输》教学案例分析
嘉善高级中学
杜敏华(314100)
《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改变过去单一地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状况。近年来,我校的地理教学一直在努力实践这一新理念,下面的课例《城市交通运输》的教学设计就突出了“生活中的地理”这一主题。
教学背景
1、《城市交通运输》是高一地理(必修)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知道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使学生能理解不同城市道路网的基本作用,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思路。其中,重点掌握两类城市道路网的特点及作用,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本课是我校青年教师小郭在校教研活动中所开的研究课,笔者作了点评。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师:城市交通运输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密切相关,通校生每天上学放学都亲身参与着嘉善的城市交通,能请几位同学描绘一下每天上学放学经过的路线吗?
生:3~4位同学回顾了路上经过的谈公路、人民大道等。
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回答的路名,并问:上学放学路上这些道路上的行人、车辆基本状况如何?过十字路囗时你能看到什么设施?这些道路和设施占我们城市面积大约多少?大家上学与放学,路上车辆、行人数量一样吗?方向又如何?
生:七嘴八舌回答行人与车辆交叉混合,道路交通设施占地面积很广,上学比上班族早,路上比较冷清,下午五点放学与上班族挤在一起,十字路囗拥堵严重。
师:很好同学们已点出了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此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香港交通图及
一、城市交通运输特点,总结城市交通运输特点并适时点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最大不同。
[问题讨论] 师:下面,我要做一个关于本地城市交通状况的调查,请问对本县的城市交通状况大家有什么意见?以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组议一议(给时2分钟)。
此时老师在组间来回走动,适时提醒:中山路、车站路的交通状况?放学时过十字路口感觉如何?坐落在马路边上的住房,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有什么感受?
生:讨论后回答过十字路口拥堵严重,且逢红灯停下的助动车、汽车等废气污染十分严重,过车站路狭窄的道路与拥挤的人群有时使自行车骑行寸步难行且极不安全等。
师:这反映了城市交通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与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呈现
二、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
1、问题:交通拥挤与交通环境污染 师:这些问题我们都深受其害,那么大家能不能为交通部门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呢?(用时3分钟)根据学生讨论后的回答归纳总结,对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错时上下班;对污染:实施减少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加强道路绿化;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出示多媒体板书
2、对策)并对有创意的的建议加以表扬。[延伸探究] 师: 对两个问题共同的办法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如何合理规划?现在我要考一下大家对本县交通的熟悉情况。
老师下发已事先印制好标示了本县主要建筑的纸张,要求学生绘上本县城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用时5分钟)。对绘制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加以指点并把绘制较好的二张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
师:大家在画图的过程中能看出嘉善县的市中心城区道路布局是什么形状吗?701公交车为什么能绕城环行?
生:方格状、方格——环形等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城市道路网及理想化的方格状城市道路网并逐一给出A、B、C、D不同方位上的各点和同学一起分析方格状道路网的优缺点及为什么要加上环形和对角线路。并告诉学生中国的很多城市都采用这样的道路网。典型的如北京、合肥。师:欧洲的许多城市道路是怎样布局的?指导学生看图了解放射状道路网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及加上环形道路的好处。并通过放射状道路网的由来了解城市道路网形成的影响因素。
[质疑反思] 师:320国道为什么不从县城内穿过?为方便人们购物、娱乐把农工商超市、东方大厦、海阔天空休闲城集中在一起行吗?沪杭高速公路在嘉善大云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出口收费站对嘉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边提问,边指导学生看假想的甲、乙两城,结合实际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出城市规划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并在多媒体上逐一给出。
师:城市道路网没有统一的规格,因地而异。但城市道路规划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是什么?在学生议论后给出城市道路网规划的一般原则。
[归纳拓展] 师:下面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对未来嘉善的城市道路规划作一番筹划 生:不再停留在平面,立体高架道路也将出现,地铁和上海相连等等。
师:很好,本届人大已在规划人民大道以南的阳光大道与世纪大道,请大家回去后画一张你想象中的50年后本县城区道路远景图规划。
教学评价与反思
1、本课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体会与感受城市交通道路的基本状况。教师联系实际不断创设问题情景,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很强的探索性,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由浅至深渐入探讨的佳境,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地理学习的思维方法、探究方法,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地理技能、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若按照传统教法偏重于对概念、规律等的讲解,忽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概念走向概念,这节课将是干巴巴的,毫无情趣。
2、本课教学也是我组市级课题《政史地课程教学资源的拓展研究》的很好体现。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大量存在在日常生活常见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中,它们是学习地理不竭的源泉。本课教学实践为课题研究探索以课堂为基地,社会为背景,多元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拓展现有狭窄的教学资源内容提供了经验。
3、地图及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识别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高一学生中不会看图、绘图的情况不在少数。本课教学,教师让学生根据几个主要建筑物的点连成本县城市主要道路平面图,学生们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非常投入,乃至于课后很多同学还加班加点美化自己的作品。事实证明: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才记得更牢。通过动脑、动手,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巩固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师生互动、活动式教学要适时适度,一旦失控,既影响教学进度,又使课堂学生太活跃纪律太乱而影响教学效果等。课堂中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而不是放任自流放羊式的活动。本课教师在平行班第一个班教学时,下发给学生的是无任何标识的白纸,结果部分方位感不强或平时观察能力不强的同学手足无措,或无从下手,或大声叫嚷,导致活动用时过多影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课后经过反思修改,在纸上增加了本县著名的建筑物标识既大大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学生投入的兴趣,很好地调控了课堂用时、秩序及气氛。本课教学从部分学生回答不出常来常往的道路名称,暴露出学生对身边生活实际的熟视无睹与漠视,这更提醒我们的教学必须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培养关注社会、关心人类、负责任的公民任务。
第五篇:城市消防安全前沿
由城市消防安全技术讲座引发的感想 姓名:陆荣雷 学号:6120722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消防科技中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概括,着重介绍了纳米消防技术的特点和功能,绿色消防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消防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本周二,在九龙湖聆听了尤飞老师的关于高新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的讲座,虽然去时已满屋座无虚席,我们只能坐在台阶上,但是尤老师的讲座实在引人入胜,居然2小时结束后方才感觉臀部已冰冰凉。尤飞老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矿业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南京工业大学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公共安全型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如阻燃环保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特殊火灾成灾机理及其防治关键技术。
根据我的了解,现代城市为了节约土地,很多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逐年增长,建设高层建筑、让城市“长高”也成为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但在繁荣之下也有隐忧—建筑的不断增高也带来了消防难题,而建筑中新增大量的电气、管线、装饰材料等易燃物、可燃物,也使得火险隐患大大增多,成因越来越复杂。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公布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火灾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火灾已成为中国城市的头号杀手。本世纪前5年的年均火灾损失达15.5亿元,为20世纪90年代年均火灾损失的4.84倍。
讲座上,尤飞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消防技术中的前沿技术,有纳米消防技术,绿色消防技术,火灾自动探测和预警技术,消防通信和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和三维模拟技术,消防机器人技术,消防新材料技术,新型防火和灭火技术以及对未来20年消防技术展望。
对于消防一词,我国古籍中只有“消”“防”两个字的分别解释,消,尽也,灭也;防,堤也,防御也。日本人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了“消防”一词。在日语中,消,指消火,即扑灭火灾,防止蔓延;防,指预防火灾。日语“消防”的含义还包括抢救其它紧急事故的活动,如水灾、风灾的求援等。而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新科技也正在运用到消防中去,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新兴的一门前沿科学技术,它将对诸多技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消防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边缘学科,纳米技术将从不同方面对消防技术带来深远的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纳米涂层提高涂层耐火性能。将纳米材料与表面涂层技术结合,使涂层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根据纳米涂层的组成,人们将其分为3类:完全、单一纳米材料体系、两种(或以上)纳米材料构成的复合体系、添加纳米材料的复合体系。完全的纳米材料涂层离商业化尚有相当一段距离,只有在军事领域有所应用。但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针对涂层的性能,添加纳米材料,都可以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在涂层中引用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抗氧化性。在玻璃等产品表面上涂层纳米材料涂层,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作用。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能够阻燃、隔热,起到防火作用。其次,纳米技术改进阻燃材料性能。现有的阻燃技术一般是采用无机或有机阻燃剂对材料进行处理,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但经过无机或有机阻燃剂处理的阻燃材料在遇火后,往往是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产生大量烟雾,有时还会放出大量的腐蚀物质;如果阻燃剂添加量过大,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采用纳米技术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在提高材料的耐火能力的同时不污染环境,并且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还有,纳米技术消除静电带来的危险。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一般高分子材料的高电阻率,其制品受物流的磨擦、撞击,易产生静电。静电聚焦到一定程度会引起放电,甚至会引起击穿或火灾。因此,防止产生静电和消静电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在高分子材料中掺人导微粒,使之具备一定的传导电流和消散电荷的能力,通过接地可消除静电引起的聚积电荷,从而消除和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最后,纳米材料的光电效应影响消防报警技术。由于超微颗粒的小尺寸效应,纳米材料涂层具有广泛变化的光学性能。它的光学透射谱可从紫外波段一直延伸到远红外波段。纳米多层组合涂层经过处理后,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荧光,改变纳米涂层的组成和特性,得到光致变色、温致变色、电致变色等效应。将电缆、电气用品和室内装修材料进行纳米涂层处理,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或有漏电、短路现象时,发生颜色变化,使火灾探测器更敏感地捕捉到火灾的初始信号,从而极大降低火灾的危险。在疏散通道、安全门的各种标示牌表面施以纳米材料涂层,使之成为发光、反光的标示牌,即使在发生火灾、备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在紧急疏散时立即分辨出逃生出口。
“绿色消防技术”人们近年来关注甚多的一个专题,就是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限制和淘汰哈龙灭火剂、研究开发哈龙替代物。理想的哈龙替代物应具有以下八个条件:(1)对环境(大气)无危害,ODP(臭氧层耗损潜能值)≤0.05,GWP(全球变暖效应值)要小,即温室效应小,最好不产生温室效应。(2)对人体无毒性危害,这方面要求类似哈龙1301的微毒级,能应用于有人场所。(3)灭火效能高,设计灭火浓度=5%,且10秒种内能灭火。(4)喷射后全部汽化,无固、液相残留物,不导电,不污损,不能击穿电子设备。(5)属可加压液化的气体,储罐占地面积小。(6)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利于长期储存。(7)与弹性密封元件的相容性好,不易泄漏。(8)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绿色消防技术是以绿色化学和阻燃技术为基础,以可再生资源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为原料生产阻燃材料,尽力实现阻燃材料的低毒,低烟和无污染性。绿色消防技术有6大特点:可持续利用,以安全的用之不竭的能源为供应基础,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和副产品,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
绿色消防技术涉及的面很广,例如洁净阻燃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开发成功将使建筑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得到改进,从而减少建筑物的火灾荷载量,减缓火势的蔓延,降低材料燃烧时的烟气浓度和毒性,为火场疏散逃生创造条件,并且还可从根本上降低起火成灾的几率。随着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很高的溶剂型涂料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环境友好型涂料主要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光固化涂料等,其中水性防火涂料和无溶剂型防火涂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高固体分防火涂料(固含量超过60%)及液体无溶剂涂料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环保防火涂料。我国市场上目前溶剂型防火涂料约占55%,水性涂料约占41%,其他约占4%,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另外一个格外让人兴奋的技术就是消防机器人技术,消防机器人具有无生命损伤性,可重复使用性,人工智能性的优点;同时具有维护保养复杂,造价高昂的缺点。
消防机器人作为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复杂环境的特殊装备,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一)移动功能。在消防机器人分类中已经阐述过,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履带式或者轮式,从灾害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消防机器人的移动载体须具有较强的越野能力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够自行判断并翻越障碍,自主分析现场情况,能够完成攀爬一定角度的楼梯等复杂功能。
(二)探测功能。消防机器人可以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情况依赖于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探测,装载摄像头可将现场情况通过通信网络实时传输给后方系统处理,同时有赖于各种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传感器,用来探测在灾害事故现场中消防机器人自身状态参数,反馈给中央大脑DSP,进行合理的路径规划,并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使消防机器人有序开展工作。另一类是外部传感器,用来探测灾害事故现场的各项数据(障碍物情况、火场温度、辐射热强度、有毒气体或者可燃气体种类和浓度和氧气含量等),为后方处理系统提供原始数据。
(三)控制处理通信功能。由于DSP在处理数字信息方面与单片机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消防机器人普遍采用DSP作为信息处理大脑。
(四)防腐蚀、防爆功能。正因为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复杂的灾害事故现场,必须考虑到其电子元器件、机械材料等构建承受腐蚀、高温、粉尘、浓烟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对其关键部位进行防腐蚀、防爆处理,保证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五)消防功能。这也是消防机器人的最主要功能。通过消防机器人前期准备准备工作,现场指挥员根据后方辅助决策系统提供信息,并根据其个人历来灭火和抢险救援经验,作出正确判断,发出遥控指令,指挥消防机器人进行现场处置。
基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各项高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可预见的将来,消防机器人在功能上会更具多样特点,在较多危险区域可以完全代替消防员,避免消防员生命伤亡。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在研究消防机器人方面较国外同行已落后太多,存在技术差异和代沟,消防机器人的不断研制、生产和装备过程,应坚持自主研制为主,引进为辅,提高我国消防部队消防装备现代化的水平,并及时装备消防部队,提高消防部队打赢大仗、恶仗、硬仗和特殊战役的能力,提高消防部队在处置大型复杂火灾和应急救援的作战效能, 提高消防部队的自我防护能力,减少消防指战员的人身伤亡,更好地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技术还有很多,作为以为土木工程师,消防技术也与建筑息息相关,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更系统的去了解消防技术,将其与我的专业知识结合,希望能让我的学识和以后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