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现状的实际
每个教职工要以《方案》规定的重点解决学生、家长、社会反映强烈的十个问题为(即:(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背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和行为的问题。
(二)违规办班、违规收费、违规补课,向学生、家长推销教辅资料的问题。
(三)收受学生、家长钱物,利用学生家长谋取私利的问题。(四)在中、高考招生考试工作中寻私舞弊的问题。
(五)不尊重学生人格,不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施以体罚、变相体罚或讥讽挖苦及其他身心伤害的问题。
(六)无视组织纪律,擅自到校外兼课或到外校工作,小病大养、无故不上班;未按信访程序反映问题,越级上访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谋取私利的问题。
(七)仪表不端、谈吐不雅、行为不轨的问题。
(八)违反教学纪律、酒后上课,擅离课堂,在课堂接打电话、会客的问题。
(九)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拨弄是非,搞小动作破坏团结的问题。(十)动员或逼迫学生转学、休学、辍学的问题。)主要依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查:
一是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方面;二是教书育人的言行方面;三是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学生方面;四是言谈举止、为人师表方面;五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六是尊重家长、服务于社会方面;七是规范教育行为,规范办学等。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自查本人在以往教育生涯中的执教行为,找出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差距与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危害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并写出书面反思材料。重点解决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方法问题。对学生如何关爱、如何理解、如何尊重等。
具体写法:
一、具体做法
二、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危害、产生问题的原因
三、今后打算
3、要求:
(2)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学校师德建设领导要具体分工,深入班级,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建立校长信箱、邮箱,设立亲情关爱电话,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师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总作出评定;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教师,并督促其认真整改。
(4)学校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制定出本校《教师行为十不准》和《教师行为十提倡》及《教师忌语》,并于5月31日之前上报区教育局人事科。
第二篇:浅谈教师师德现状和对策
浅谈教师师德现状和对策 在我从教的二十多年,国家对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准以及教师的行为规范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师德水平也显暑提高。但也不可否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金錢意识,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浸入一大部分教师的心灵。导致教师师德水平与国家要求相反行驶。呈下降态势,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一、现状:
1、师德理论、师德标准被淡化。
学校没有把教师的师德理论学心,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只是随便学学而已,没有认真解读其内容及其意义,只要教师遵纪守法,导至多数教师师德理论水平较差。
2、重教学成绩、轻师德。
学校几乎对教师的评价重的是成绩,轻师德,例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职称晋升等都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师德一笔而过。导至教师搞有偿家教、补课,推销课外辅导资料,从中获利,加重了学生学心负担,想方设法把差生拒之门外,给家庭贫困学生造成经济负担,同时给差生和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爱尖子生,怨差生。致重视差生便成一句实实在在的空话。
3、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致误叛。
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分要求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出了安全事故教师负相应的责任。然而教育教学中,遇到学生不文明的语言,不良的行为心惯,视而不见,生怕管出问题而负责任。一句话重视自已的安全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严重伤害了教师基本的师德水准。
4、被动工作,缺发主动性和团队意识。
多数教师只是把教书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把学校安排的任务完成交差。例如:教学设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学习心得等从网上下载,抄写,复拷贝等方式完成任务,根本没有一点质量,更谈不上业务提高。同行之间心态不平衡,什么工作量、工资待遇、工作能力等因素,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产生不满情绪。教学研讨走过场,走形势,致教师专业发展缓慢。这些都是缺发主动性和团队意识造成的。
5、对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肤浅。
一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体罚学生、辱骂学生、乱收费、不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等。已经严重触犯教育法律法规。还认为是正常现象。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以上现象可以说是在许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它严重违背了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和教师师德标准。
二、对策:
1、学校应该把教师师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因为教师的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师德的好坏会影响千千万万个孩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可想而知,那就要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时时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解读,真正领会。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依法执教。
2、把教师的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评优晋职考核指标之一,凡是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3、学校应把师德理论和行为准则细化,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通过行为,语言,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如关爱学生,不是指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困难,关注学生家,面向全体学生,最终关注学生成长。时时查找原因,想对策帮助学生,并作相应的记录材料,图片等使其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形象。
4、学校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
5、充分利用师德标兵的示范福射效应。观看学习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树立典范。综上所述,学校应把师德教育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师德工程。加强学习,提升教师师德水平,使教师在思想上、道德上、教学教风上、工作态度上,一言一行等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素质教育才可能真正地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第三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_提高师德修养
提高教师职业精神的心得体会
————张红
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被写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此举是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塑造一支情操高尚、学识丰富、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的主题在新的发展时期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示范性。
一、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首先,教师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其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判断力,在“知识为谁所用”上立场坚定,突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这个“魂”,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个“根”。
再次,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正确认识本职工作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场中的作用。
二、依法执教
首先,教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努力增强 法制意识,自觉同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作斗争,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参与邪教活动。
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青少年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按相关的条款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在此,教师要热爱学校、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积极维护学校的声誉,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校的主人。
三、修师德、铸师魂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育人,尽职尽责,面向全体,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与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敬爱与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身仪态仪容,化装、服饰、佩饰既要表现出教师庄重、大方的外表,又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 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为人师表”这个词体现了教师在整个社会中,在社会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地位不仅来自于这个职业本身,更多的来自于这个职业的性质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告诉小朋友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抓住学生人格的核心。学生人格的发展虽然不是教师教会的,但却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自主构建的。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师德规范,不讲教师忌语,不因少数学生的越轨而责备全班学生,不当众发火,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生休息、休闲、活动的时间。
四、严谨治教、勤探究
1.教师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时,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
堂课、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正确评价学生,不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
2.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努力学习、掌握课堂教学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并在教育科研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效果。
五、团结合作、积极进取
1.教师要积极参与、推动学校学习型班组的建设,特别是认真参与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以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姿态投身教研组建设。
2.教师要尊重他人,与其他教师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努力营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坚持进行家访,在接待家长的过程中要平等待人,不训斥家长,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学生中的积极作用。
3.教师要在学校内外注重自身综合修养的提高,遵守社会公德,推进社会文明,做一个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受人尊重的公民。
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对教育研究理论及方法、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也成为了教师迫切需要学习并消化掌握的内容,以及时有效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手段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
1.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专项技能,构建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2.教师要关注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勤于思考,追求富有时代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的教育理解。
3.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善于将理论学习的体会经验运用于教育实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努力取得实践创新成果。
七、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1.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自己诚信的言行,不断影响、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效果,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努力改正存在的不足。
3.教师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自己成为言行一致、诚信立身的人。
八、乐奉献、勤耕耘
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以强烈的责任心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高度的事业心投入教育教学实践。淡泊名利,服务社会。
1.教师要勤奋工作,积极弘扬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断改革,勇于挑战。
2.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服务观,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眼、着想、着手,积极为学生家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3.教师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教育的工程中辛勤耕耘、奋发有为。
“忠诚事业、依法执教、恪守师德、严格治教、团结进取、探索创新、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是教师主要精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第四篇: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修日志
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中心完小:张泽军
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所以说,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提升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富有一颗爱心。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只要有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民族和未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就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就会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勤奋求实,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升华,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育教学的前提。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
新时期教师道德信念的基点是与是俱进的“自信”精神。也就是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动力,需要伟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自信者自强。做为新时期的教师,只有抓住“爱国精业、爱业、自信”这教师道德的内涵,才能养浩然正气,立为师根本,才能锻炼就合格的人民教师“灵魂工程师”的重任。
第五篇:针对心理实际创新办案方法
在当今思潮澎湃激荡、商潮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时代,受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双规对象双规期间突出表现的思想顾虑多元、内心斗争激烈、心理矛盾错综、意志顽固不化,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纪检办案调查的高效运转。因此,提高纪检案件调查审理工作时效,必须着眼于新形势下双规对象的心理规律和思想实际,转变办案观念,改进质询方案,创新调查
机制,确保办案调查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运转。
一是针对双规对象的恐惧心理不敢交待的实际,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上下查
办案调查感到,恐惧、恐慌心理是双规对象最根本的心理表现。具体表现有“三怕”:一是怕丢官。辛辛苦苦奋斗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奋斗到了领导岗位,一时间成为亲戚朋友羡慕、家乡光宗耀祖的榜样。转眼间,被组织双规,丢了乌纱,革了官职,失了公职,这是双规对象最害怕的结果。所以,双规对象在双规期间,对于一些重大违法事实问题,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露,害怕组织给予撤职罢官处分,几十年的奋斗付之东流。二是怕坐牢。法网灰灰,疏而不漏。任何腐败分子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在领导岗位上,想干啥就做啥,想要啥就购啥,想吃啥就点啥。进了监狱成了阶下囚,一切享受、一切待遇、一切自由等,都变成泡影不说,上边下边的干部职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投来异样的看不起的目光。因此,双规对象对自己的违法问题不敢如实交待,害怕问题全部交待后移交司法机关被判刑坐牢,无颜面对父老乡亲,终生抬不起头。三是怕报复。双规对象的有些违法问题,与上级和下级的很多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和牵联。牵联的人多数是有来头、有说头、有派头的的人物。因此,双规对象害怕把有些事情抖出去、说出来,惹火上面人,惹恼下面人,担心个人和家人受到打击报复,不敢把有些问题如实交待出来。
恐惧心理,是双规对象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违法违纪问题产生的一种恐慌和惧怕的心理表现,是双规对象在双规期间必须经过的一个心理表现过程。在这个心理历程中,双规对象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最痛苦,最不敢交待问题的时期。因此,要针对双规对象不敢说的恐惧心理,顺着双规对象这根藤,采取“上下结合查、上下反复找、上下深入查”的办法,把案子查透、查全、查清。主要抓住 “三个主查”:一是抓紧一根线,主查双规对象上下级单位。牢牢地抓住双规对象这一根线,根据他人提供的与案件相关的线索,一查到底。查上级对口单位的有关规章、规定和规范是否执行到位;查本级具体工作的有关用人、用权和用钱是否公平到位;查下级对口单位的有关需求、要求和供求是否落实到位。二是扭住一根绳,主查双规对象上下级领导。紧紧地扭住双规对象这根绳,按照办案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直查到底。查双规对象是否有行贿上级领导的问题;查双规对象是否有侵吞本级领导财产的问题;查双规对象是否有受贿下级领导的问题。三是绕着一根藤,主查双规对象上下级同事。死死地握住双规对象这根藤,依据纪检监察办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狠查到底。查双规对象对上级主管同事是否存在权钱交易问题;查双规对象对本级主管人员是否存在钱利交易问题;查双规对象对下级主管同事是否存在钱权交易。
二是针对双规对象的攀比心理不愿交待的实际,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左右查
调查实践感觉,双规对象刚双规时存在着一种抵触攀比情绪,总是拿问题与友邻单位、左右同事相比,对组织的双规存在不服、不平、不满等抱怨的内在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三种攀比”上:首先是拿问题的影响进行攀比,心理感到不服。总是把自己违法违规的大小量度、轻重程度、范围广度,与那些违法数目巨大、违纪影响极坏、违规后果严重的问题相比,感到自己的问题是不足挂齿,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调查,内心里不服。其次是拿问题的性质进行攀比,心理感到不平。总是认为自己是为了单位的发展、集体的利益而进行违法违纪的,比起那些为了个人的进步、个人利益而进行的违法违规的行为,感到自己的问题危害差的远,影响好的多,感到不值得一审查,内心里不平。再次是拿问题的程度进行攀比,心理感到不满。总是认为自己单位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物没物,自己的违纪问题,比起那些有钱有权有物的单位,是天上与地上之别,觉得自己被双规是倒霉、吃亏,是牺牲品,对自己的错误感到不值得一办案,内心里不满。
攀比心理,是双规对象在调查审查期间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对自己的错误性质认识不足、违纪后果认定不准、违法事实认罪不够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心理不平衡、心态不平和、心思不平常的心理表现。这种心态的存在,双规对象总是认为自己的错误不值查、不应审、不可办。针对双规对象攀比心理不愿意交待的实际,要采取“不定时调查交友圈、不定向审查娱乐圈、不定人检查生活圈、不定性查检工作圈”的声东击西的方式,把左左右右的情况查清、摸清、弄清。重点查清“三种行为”:一是抓佐证,重点查清双规对象与友邻单位交往
中的违规行为。充分调查取证双规对象与友邻单位在工作协作、项目合作、工程互利方面,存在金钱交易、物资交易、人情交易等违法问题,比如,投资分成、投入分股、投标分红等问题。查清双规对象与友邻单位存在的问题,佐证双规对象的违法行为。二是抓辅证,重点查清双规对象与同学好友接触中的违纪行为。充分调查取证双规对象与同学好友在经济支援、社会组织、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乡友办事收礼、学友有事要礼、战友往来受礼等问题。查清双规对象与同学好友存在的问题,辅证双规对象的违纪行为。三是抓旁证,重点查清双规对象与亲戚朋友来往中的违规行为。充分调查取证双规对象与亲戚朋友在办感情事、做人情事、讲亲情事、谈友情事等方面,存在的吃、拿、卡、要、玩等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问题,以旁证双规对象的违规行为。
三是针对双规对象的逃避心理不实交待的实际,采取里应外合的方法内外查
审查实际体会,双规对象在交待问题时,总是存在着一种逃避现实、逃脱追查的心理,片面地认为少交待或者不交待问题,组织上就掌握得少一点,或者查不出来。甚至对有些重大问题宁死不交待和不承认。主要凸现在“三避三就”上:一是交待工作上的问题避实就虚。谈工作谋划高度夸夸其谈,对实际工作结果避而不谈;谈工作决策力度大谈特谈,对实际工作效果避而不谈;谈工作展开的广度谈而又谈,对实际工作成果避而不谈;谈工作运行进度津津乐谈,对实际工作硕果避而不谈。谈工作的大投入给单位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小收入夸夸其谈,对因工作的过失给单位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避而不谈。光交待工作表面问题,不交待工作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片面地认为能逃避过组织的调查和审查。二是交待经济上的问题避大就小。只交待挪用公款的小数目,不如实交待贪用公款的大数目;只交待占取财务的小账款,不如实交待贪取财务的大账款;只交待收送礼金的小金额,不如实交待送收礼金的大金额;片面地认为这样可以瞒过组织的调查。三是交待作风上的问题避重就轻。对生活作风上包养情人的问题,只交待小节方面的不足,不交待和情人婚外恋的私交和深交。片面地认为这样可以躲过组织的调查和审查。
逃避心理,是双规对象在双规审查期间存在的一种隐瞒事实、剥离问题、以假乱真、以虚盖实的心理表现。由于双规对象存在着这种心理,在接受审查和调查时,变着法子躲避和回避现实问题。对此,应该采取“内因外因一起找、内部外部一样查、内证外证一块取”的里应外合措施,把案情查实、证据取实、案子办实。着重把握好“三个合”:一是融合内与外的调查情况。把从社会外部调查的线索与双规对象交待的问题融合一起,认定事实的真与假;把单位内部调查的情况与单位外部的的调查情况融合起来,确定事实的真与假;把家庭内部反映的情况与亲戚朋友反映的情况整合起来,框定事实的真与假。二是整合远与近的调查情况。把外地的调查情况与本地的调查情况整合起来,为案件的定性提供资料;把远方的举报情况与附近举报的情况整合起来,为案件的定位提供材料;把几年前的发生的问题与近年来发生的问题整合起来,为案件的定调提供素材。三是综合大与小的调查情况。将大部分人的看法与小部分人的看法综合起来,剖析问题的实质;把大问题与小问题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性质;把大数目与小数目综合起来,论证问题的本质;把大项目与小项目综合起来,认证问题的后果;把大敛财与小敛财综合起来,研究问题的危害。
四是针对双规对象的侥幸心理不肯交待的实际,采取敲山震虎的方法前后查
调查实践感到,双规对象开始刚被双规时,对办案人员的调查处于高度戒备和防备状态,心理状态分外侥幸,交待问题被动狡猾,守口如瓶。习惯于根据办案人员言语表情和行踪,反复洞察和了解办案人员对其问题掌握的程度和了解的深度,变着法子隐瞒欺骗办案人员,能不交待的尽量不交待,消极抵制办案人员调查和审查。主要显现“三个不”上:一是看办案人员表情顺着说,不老实交待。双规对象普遍具有察颜观色交待问题的心理,看办案人员的心情好坏、言语缓急、表情喜怒,顺杆爬,顺着说。主要心理表现:对办案人员准确掌握的无据可查的问题,持坚决对抗态度;对办案人员确凿掌握的有据可查的问题,持模棱两可态度;对办案人员确实掌握的难瞒事实问题,持消极承认态度;对办案人员没有掌握有据可查的问题,持据不交待态度。二是探办案人员虑实绕着说,不如实交待。双规对象善于根据员办案人员询问的语气、设问的口气、反问的底气、提问的锐气,从中感悟办案人员掌握问题情况的虚实程度,进而与办案人员绕着交待问题。主要心理表现:对证据确凿隐瞒不了的事实问题粗略拐弯交待;对证据不足难以对正的事实问题简单应付交待;对无有证据难以查实的事实问题软硬死不交待。三是按问题轻重趟着说,不据实交待。双规对象普遍善于根据办案调查问题的轻重程度,寻找心理、生理的理由趟着交待,给办案人员的询问调查制造障碍。主要心理表现有:对重大的问题不敢交待,用记忆不清楚抵赖;对严重问题不想交待,用心理难受耍赖;对极重问题不愿交待,用身体有病抗赖。
侥幸心理,是双规对象在接受调查和审查时,根据办案人员的表情、心情和言辞情况,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对抗和应付心态。对此,要采取“严肃查案、严密审案、严格办案、严谨结案”的敲山震虎办法,事前事后查清楚,任前任后查清楚,时前时后查清楚,努力把案子办尽意、如意、满意。坚持做到“三个心”:一是对难点问题要不露声色细心查。对事过多年难以取证的问题要细心查,对事分多层难以查证的问题要细心查,对事经多人难以对证的问题要细心查。就是面对双规对象拒绝交待的各种违法违纪事件,要保持一个办案人员良好心境,心平气稳地审查双规对象违法问题,胸襟坦荡地核查双规对象违纪事件,和颜悦色地调查双规对象违章事实,不让任何一个难点难住搁浅,不让任何一个难点问题逍遥法外。二是对焦点问题要有条不紊专心查。就是对于群众举报的、普遍反映的、大家愤慨的,双规对象又矢口否认的焦点问题,要分门别类一个一个地查清楚,要编号排序一件一件地抓落实,要有条有理地一样一样缕明白,不让任何一个问题漏掉和跑掉。三是对重点问题要不卑不亢精心查。就是对领导指示的、事件严重的、民愤较大的,双规对象又顽抗不说的重点问题,要不折不扣地精心查,不屈不挠地精心查,不亢不卑地精心查,不让重点问题成为办案组的重担和负担,尽快尽早地把问题调查清楚,核实明白。
五是针对双规对象的怨恨心理不想交待的实际,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纵横查
实际工作体察,双规对象在双规期间存在着较大的抱怨和埋怨心理,主要呈现在“三个怨恨”上:一是怨恨关系没处好。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从外面找理由,抱怨与上级的关系没处好,引起上级的不满;抱怨与下级的关系的没整好,引起下级的不愤;抱怨与同事的关系没搞好,引起同事的嫉妒。二是怨恨部属没用好。怨恨管财的人没用好,把不应该公开的账目问题公开了;怨恨管物的人没用好,把不应该公开的物资问题公众了;怨恨管车的人没用好,把不应该公开的私事问题公明了;怨恨管人的人没用好,把不应该公开的人事问题公开了;怨恨管事的人没用好,把不应该公开的项目公开了。三是怨恨家庭没管好。痛恨夫人没管住,到处张扬自己的丑闻;痛恨情人没管好,到处张扬自己的丑事;痛恨亲人没管到,到处张扬自己的丑态。
怨恨心理,是双规对象在事情败露、问题暴露、事实显露后,表现出的一种怨天尤人的心态。针对双规对象的这种心理,就要采取“教查结合、疏审配合、导诱融合”的交错查、交叉查办法。立足做到“三个导”,达到“三个悔”:一是边查边正面引导,让双规对象真正后悔。用古今中外的名言引导双规对象正确认识错误。比如:“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伸手必被捉”、“法网灰灰,疏而不漏”等名言、箴言,用做人真谛、做官真理、做事真情,教育引导双规对象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性质,产生后悔心理,从而老实交待问题、如实汇报问题、忠实补充问题、着实悔悟问题。二是边审边正确疏导,让双规对象真正忏悔。用法律法规的威严,疏导双规对象正确看待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疏导双规对象正确认识过错和过失,进而做到有过说过,知过悔过。三是边问边正直诱导,让双规对象真正懊悔。用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诱导双规对象懊悔过去的所谋所划突破了一名党员的临界线;用人民公仆的人格要求,诱导双规对象懊悔过去的所思所想突破了一名官员的警戒线;用普通公民的道德规范,诱导双规对象懊悔过去所作所为突破了一名公民的道德分界线。通过正确引导、疏导和诱导,使双规对象真正醒悟和认识到“作为国家官员失去了本性,作为单位党员失去了党性,作为家庭成员失去了人性”的影响与危害,进而反思自身的错误之所在,性质之恶劣,后果之严重,从而悔过自新、改过自新,积极配合,主动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