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审与内审的区别等
内审与外审的区别有哪些?
内审和外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目的不同
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
(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
内审以实验室的名义组成审核组,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由CNAL确认的有资格的人员实施)。(3)审核计划不同
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
(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
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 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
1、独立性不同。
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11年发布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第1100、1110章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4、业务范围不同。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内审的定位及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有什么?
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内部审计人员正是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审计来促进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的。一般地,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 1.行政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党派、社会团体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机构的行政经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 2.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项事业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地震、体育、民政、外交及农业、工业、交通、邮电通讯、商业贸易、工商行政、商品检验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这里,既包括财政预算拨款的审查,也包括财政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资金、事业周转金和事业性收费的审查。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1.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使行政单位节约开支,提高行政经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事业经费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进有关事业单位加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从改进生产经营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的检查、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制定改进生产经营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发现管理缺陷,提出管理建议等手段,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
三、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法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
内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在不同公司差别很大,下面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说。我在某财富500强的央企做内审,首先要强调的是内审绝对不想很多人想象的轻松,虽然熬到半夜的机会不多,但是出差的频率比我以前在四大还高;出差期间,通常要现场出报告,压力是非常大的;试想,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一家公司从业务模式梳理、业务风险分析、业务循环的主要控制点测试到最后的帐务处理全部摸清,注定了每天从早到晚要在访谈、查阅合同、翻看审批文件、会计凭证等资料中度过,有时半天都顾不上喝口水,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整理文字材料,准备审计报告,周末加班也是在所难免的;以至于每个项目做完,不回家睡两天就觉得缓不过来。所以,我想提醒立志于做内审工作的朋友,并不是每家公司的内审都是闲职,进来之前,你务必要了解清楚;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有些集团式管理的公司业务分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频繁出差是不可避免的,请考虑好再做决定吧。内审难做在于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建议,有些时候这看起来像是外行指导内行,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下属公司所处的行业、经营的商品、管控模式都有差异,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而且要让作为业内专家的管理层接受是内审人员面对的永恒挑战;当然,这也是内审锻炼人的地方,只有在项目中慢慢积累,做内审就是一个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以我的感觉来说,从外审转行过来没有三两年的沉淀是做不好内审的,面上的东西照猫画虎可以很快学会,但涉及实质性的、深入一些的问题却很难分析出来,写出的报告就显得肤浅,让人一看就外行;所以,外审转行过来的朋友切不可掉以轻心。内审工作往好了说可以让人快速积累经验,获得全方位提高,你有机会了解到从业务模式设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水平优化到各种财务及税务方面的技巧,但是弊端同样明显,哪里都好像了解一些,但又都不深入,真轮到自己操作,往往发现遗漏了一些细节,很难上手,其实就是基础打得不扎实。另外,谈到个人发展,从我接触的圈子看,内审部是比不上财务部的,今后晋升机会比财务少很多,毕竟国内很多公司的领导对内审的认识和定位很有局限性,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能诞生一家GE这样的公司。建议在财务和内审之间纠结的朋友,优先考虑一下财务工作吧,那里的舞台要广阔的多。
首先有在事务所工作经历后再去企业做内审应该比较容易了,但是也要看你从事务所出来的时候是什么职位,是高级审计员还是项目经理?有多少的项目经验等,企业很看重这个。我说的企业指的是上市公司或者大中型的公司,而且你从事务所出来也希望能够去上市公司或者大公司咯^_^再就是企业内审这个岗位,一般组织机构或者内控制度比较健全的公司会有审计部这个部门的,具体看各个公司对审计部的定位,一般来说,审计部基本的的工作范围有:一是公司内部流程审计,二是财务合规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你应该不会陌生的,就是看企业的账务处理是不是符合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的财务规范的规定;流程审计比较像内控审计,不知道你在事务所是否做过?就是帮公司梳理下某些流程的内部控制是否规范,有没有存在漏洞之类,比如采购付款流程。你在事务所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应当基本能应付了,但是内审是一个比较灵(ku)活(bi)的工作说实话,要做好,真心不容易的。接下来想说的是,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尤其是大BOSS很重视内审的话,那么内审还是不错的,想象下你去了某下面某个子公司,审计发现一堆问题,你可以直接向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汇报,你劈头盖脸的指出balabala的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被审计的子公司老总还得毕恭毕敬的听着。→_→。这感觉很酸爽的喔。很重要的一点,在事务所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和单纯(相对来说),但在公司的话,同事间的关系要复杂多了,毕竟那么多部们,那么多上下级关系。说话做事,多留个心眼和余地总是好的。简而言之就是“办公室政治”。
以下是我从网上摘录整理的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的演讲材料,可供你参考:第一部分内部审计的定义、作用、职责与流程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估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目前的内部审计定义,主要强调的问题: 1.开展内部审计的前提,必须保持独立客观。这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没有独立和客观性,审计结果就没有可信力。2.内部审计的职能:确认和咨询活动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是通过确认和咨询活动来达到工作目标的。3.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组织增加价值。4.内部审计的方法:是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5.内部审计的重点:是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一些大型股份企业为了开拓垄断资本利润的新来源纷纷将过剩资本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和分公司,从而出现管理层次增多、管理权分散的情况。这就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一方面,必须制订各种管理制度、方法和方针,确定各分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履行职责的标淮;另一方面,必须采用新型的控制方式,对这些标准和方针的遵守情况进行管理。如果采用以前的控制方式,继续聘用民间审计人员对下属分公司的财产、会计记录和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已无法满足管理之需,因为民间审计人员一般只办理一年一度的一次性审查。随着企业管理的复杂化,一年一度的审计也有必要改为半年、一季度或一月审查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总公司如果仍然依赖民间审计人员无疑所花费用太大,而且往往得不偿失。于是,企业管理者便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千方百计从职工中选拔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特殊人才,让他们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分公司的管理责任进行经常性监督。这些特殊的人才与外部审计人员相对应,被人们称为“内部审计人员”。所以,近代内部审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大中型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加重,基于企业单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之需而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评价会计记录与财务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内部审计在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着重向管理方面延伸,即审核和评价各种经营与控制系统,用以确定企业的政策是否得到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得到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而有效,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并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等。
三、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由审计的性质决定的。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客观效果。
(一)、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二)、防护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
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
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
(三)、鉴证作用
1、开展联营审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联合经营是在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取得实效,一个企业和一个或数个企业为发展生产和产品交换而进行的经济联系。
2、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据。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企业领导在任期问生产经营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肯定成绩,纠正不足,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促进作用
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
2、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解决履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
3、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不定期的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规范下属实体遵章守纪,正当经营,依法办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建设性作用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1、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
2、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参谋作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也由原来的面向国内市场转上了国际市场,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可靠的经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内部审计事业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可以提供全球性的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的为领导决策服务。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维护财经纪律方面,在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监察审计部的工作职能
(一)根据集团公司**号文件内容,制定监察审计部的工作职能为:
1、负责监督各部门、子公司及其负责人对集团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各部门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
2、按职权范围调查处理集团管理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3、负责对集团及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内部监察审计;
4、负责集团及下属各子公司的年度审计监督和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及相关审计工作;
5、负责配合、协调上级审计机关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现监察审计部主要的工作是:
1、对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内部监察审计。
2、对集团下属子公司的年度审计监督和离任审计及相关审计工作。
3、公司领导交办的专项工程审核工作。
4、负责配合、协调上级审计机关和外部审计机构的项目工程阶段性审计及监督工程跟踪审计报告回复执行情况工作。
五、监察审计部工作流程
1、董事会对审计工作提出要求;
2、根据董事会要求、公司审计任务、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制定年度(专项)审计计划;
3、根据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的审计计划编制审计项目方案;
4、根据审计方案明确审计任务和审计事项的分工,完成实施前的其他准备事项并下达审计通知书;
5、被审计公司、部门根据审计通知书提供相关资料并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特殊的审计事项可以现场实施审计,被审计公司、部门没有准备时间)
6、开始实施审计,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被审计公司、部门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应提出书面意见;
7、监察审计部进行核实,如果需要则修改审计报告;
8、监察审计部将审计报告报公司领导审批;
9、监察审计部将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存档,实施后续审计;
10、被审计公司、部门按审计报告整改,监察审计部负责监督;
11、监察审计部负责撰写后续审计报告并存档。
五、工作流程图
3、审计小组审前调查
2、部门经理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审计对象和实施时间、指定人员组成审计小组第二部分内部监察审计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在挑战存在的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从财务领域向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拓展,是内部审计的一种国际趋势,而且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对单位管理和业务经营系统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我国的内部审计也应尽快转移工作重点,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开展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价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控制服务;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其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做到了节约高效。
2、从事中、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发展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的事中、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相结合,发挥好防护性、建设性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首先,要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消耗,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3、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逐惭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审计信息化是审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审计手段实现电子化并逐步发展到网络化,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化、网络化大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财务报告实时生成,缩短会计报表编送时限,另一方面使审计人员能够即时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成为可能。审计信息化将使内部审计工作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审计信息化还将使审计人员的作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实时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事中、事后审计,网络审计或者在线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就地审计。
4、内部审计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为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定量分析法、会计与管理制度等。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必须改变,未来的内部审计需要更多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由“四师”组合配备,即由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二、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显。风险管理不力、缺乏透明度和无效的公司治理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的一种控制机制,以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作用点,以监督、评价和咨询为职能,促进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建设,确保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持续有效运行,这既是内部审计的职责,更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
1、国际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其发展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是随着一国经济、文化、法律意识和公司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内部审计的职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947年至1999年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先后7次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进行了新的定义,国际组织对内部审计理论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反映了社会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不断深入挖掘。监督和评价始终是内部审计的两大核心职责,但监督和评价的范围在不断拓展,层次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实践中迅速发展并不断适应组织的需要,逐渐站在管理层甚至整个组织的高度,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目的。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内部审计师已经从事包括财务检查与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以及遵纪守法审计在内的综合性审计工作。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所面临风险的日益增长,传统上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已不能满足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新定义和新的专业实务框架(PPF),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被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999年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但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内涵,同时还明确了内部审计发挥职能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1)、新增了咨询服务功能。强调要通过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2)、明确了内部审计、评价和咨询服务的着力点。抛弃了以前“经营业务”、“组织活动”等模糊的定义语言,明确了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发挥的着力点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3)、升华了内部审计的目标。将内部审计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提出了内部审计“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趋势从1999年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见,国际内部审计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开拓风险管理新领域;二是深入介入内部控制;三是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四是更新内部审计师的职责。可以看出,在国际内部审计四大发展趋势中,前三大趋势重视的是加强公司的管理与规范建设;后一趋势对内部审计师的职责在改变,强调的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其职责的改变。(1)、国际内部审计开拓风险管理新领域近年来,很多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之所以涉足风险管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内部审计顺应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公司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大为增加。公司在对外经营运作过程中,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包括因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行为导致的风险、因合作伙伴履约资信问题导致的风险以及因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而在内部的运营过程中,公司也面临运作效率低下所带来的损失风险等等。公司、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公司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减少公司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也是公司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人员是公司的管理咨询师,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②内部审计组织对拓展新领域的探索内部审计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在公司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断探索内部审计的新领域。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内部审计组织对风险管理的介入,使内部审计在公司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作用推上一个新台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为“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③内部审计发展和作用发挥的内在要求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B、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审计、调查,可以调控、指导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C、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其建议更易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从内部审计发挥的上述职能看,内部审计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管理专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和评价,实现对风险的控制。④内部审计受外部审计开展风险评估的影响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其所扩展的新的保证服务业务中就包括了风险评估,且是其主要业务之一。这不能不对内部审计界产生影响,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对防范公司风险、实现公司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既然外部审计可以从事此项业务,内部审计就更可以从事这一工作。(2)、国际内部审计深入介入内部控制在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是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从1991年开始,世界许多大公司开始了兼并、重组和公司治理工作,企业面临的风险普遍增大。主要原因是: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进入了众多以前未涉及的领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控制链大大延长;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导致计算机犯罪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重点也从制度基础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①深入介入内部控制的原因美国《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第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强调公司管理层对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最近财务年度末应对内部控制系统及控制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国际内部审计深入介入内部控制这一领域,是与该法案的明确要求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公司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已不仅仅是公司内部关心的对象,而越来越受到外部相关人士的关注。对于404条款中要求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担任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上述评价和报告应当遵循委员会发布或认可的准则,上述评价过程不应当作为一项单独的业务。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系统评审的一种方法,是公司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的主要工具。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管理层,同时,使员工和内部审计师与管理人员合作评估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共同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部门对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企业整体对管理控制和治理负责。它要求从整个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由计算机汇总并反馈问题;审计人员转变成外向型人才,广泛接触各部门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简言之,这种方法不再以内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主,而是以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估为主。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使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而成为推动公司改革的使者”,将以前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活动向积极的“防范和解决方案”的内部审计活动转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向事前防范,从单纯强调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另外,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到风险管理、控制的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过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和监控,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业务目标的实现更有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广泛接触各部门人员,与各管理部门建立经营伙伴关系,有利于共同采取措施防止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产生。(3)、国际内部审计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决定了公司能否有序运转,公司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不断提高,进而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能否规范有效运行。这也是近年来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①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
2002年7月23日,IIA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四个主要条件是: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这四个部分是有效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审计委员会——确保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确定并监控经营风险和绩效指标;执行管理层——实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日常计划、组织安排;外部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审计与咨询业务分开;内部审计师——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由此可见,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公司治理过程IIA对“治理过程”的定义是:“组织的投资人代表,如股东等所遵循的程序,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IIA《标准》2130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过程,为组织的治理作贡献。公司治理有助于:A、制定、传达目标和价值;B、监控目标的实现情况;C、确保责任制的落实;D、维护价值。内部审计师应对经营和管理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应该为改进公司的治理过程提出建议,为公司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强化公司治理方面,国际内部审计已逐渐形成:强化报告关系、协助董事会完成其职责、评价整个组织的道德环境。③强化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之前(注: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现在,“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并因此而破产),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大多为三位一体,即董事会、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但是,安然公司、世界通讯等公司的财务丑闻充分证明了三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在于:A、由管理层聘请外部审计,使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管理层密切相关,丧失独立性。B、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在安然和世界通讯公司财务丑闻爆发之前,美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职能。许多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工作,审计的内容、范围和结果报告受到管理层的限制,致使董事会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的真实状况。《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要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监管会计、财务报告程序,领导内部审计和选择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采用审计委员会这种内部监督机制,可以避免由管理层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决定审计费用的现象,从而强化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功能。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地位比较超脱,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工作范围不受管理部门的限制,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4)、国际内部审计人员职责的更新①内部审计人员从“幕后”逐渐走向“前台”美国《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第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要求管理层对本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担任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程序是管理部门建立的,其执行状况和有效性由管理部门自己评价有失公允,所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前,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高级管理层认可后才能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交报告。这样一来,就把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推向了“前台”。②未来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
2007年IIA全球审计信息网络调查结果表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调查人员(44.6%);指导顾问(57.%);咨询专家(45.6%);管理层的有益助手(34.7%);其他人士(32.1%)。未来的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A、多面手。拥有大局观,对整个组织的价值具有前瞻性考虑。B、置身其中。要参与和了解公司各项业务,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不搞秋后算账。C、精通技术。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公司的风险,改进治理过程和提高效率。D、顾问。提供保证、培训和咨询服务。E、领导人。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的效果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按照监管的规定保险公司是必须设立审计部和专职审计岗位,而且人数也有要求。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完成各种监管规定的固定审计项目,还有突发的高管离任审计和监管心血来潮的各种自查、检查项目。不清楚其他大企业的内审怎么样,就只能吐槽一下自己的公司了。以前在事务所的时候只管审,做内审不仅要审计还要涉及到整改。对分公司还好,毕竟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对总公司其他部门的时候就比较凄惨了,各种拖各种不回复,还有当没这回事的。由于我们部门人手一直不够,加上最近突发的审计项目特别多,只能压缩审计时间;比如需要两周的时间,领导要求10天之内必须把报告的初稿都写出来,那就只能和同事每天加班,现场审计的质量肯定也会下降,导致有很多资料没来得及看,问题也不能全部检查出来。一般对分公司的审计比较多,因为是内审所以其实很多问题说出来并不会怎么样,有的时候我们还会隐瞒(口头汇报,并不会体现在报告中),也经常会遇到分公司的人各种编谎话最后被揭穿险些撕起来的事情。上面也有人提到了的同事关系,企业里真心比事务所复杂许多。
一个企业的内审是不是闲或者是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公司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内审部门的自我定位。我所在公司内审算是领导较为重视的,故也不闲。内审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就是关注领导重视的地方,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高公司管理。说起来,内审就是一个打工仔的活,除了常规的内控审计、专项审计等,我们还会遇到各种被纪检、财务检查拉去干活的情形,以及各种应付上级审计(国资委、审计厅、审计署„„„„orz)。关于出差,相对事务所应该好很多,但基本四月份以后每个月也都有一两周在外。就酱。
可以看下内控专员的职责描述。编写内控体系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完成内控手册,如果你的企业没钱请咨询公司的话。根据内控审计部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及总监安排,负责内控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严格执行内控审计工作流程,认真、仔细查阅资料,编写稽核工作底稿,合规、合法收集稽核取证材料,编写内控审计报告——>嗯,出个内审报告。协助部门领导跟进重大审计事项,对与公司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领导指哪,打哪~外部稽核(第二方、第三方)的陪审和相关事务的处理——>你懂得,就是帮外审写c-sox的底稿。
看到上面提假账的,还是来给题主点正能量吧-_-自己和几个朋友都在内审,对比下发现不同公司对内审的定位或者要求确实差异较大,不过共同点还是有的。个人觉得可以概括成:1,确认业务,也就是对子公司或者下属部门的业绩/财务报表做审计工作,这个和外部审计的差异不大,也可以理解成“帮boos发现内部假账”:)2,咨询业务,主要关注公司风险和流程漏洞。C-SOX和404都要求企业对内控进行自评吗?内审就要承担一部分这个自评的责任。和外部审计的穿行及控制测试挺像的,但是关注点不止是和财务报表相关的控制,而是和企业运作的都要看。3,就是对付外部审计师啦。
千万别听上面这些扯淡的话,有的也是不懂装懂的内审“砖家”。
1、对于转作企业内审工作的可行性如何?可行,国企、事业单位的内审就是养老,到民营企业麻烦,需要你熟悉财务和业务。
2、企业内控、内审具体做些什么工作?企业内控:做内控体系、内控审计、对管理层做风险和内控意识的培训以及向证监会提交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企业内审:一级审计,常规审计,做财务、运营审计;二级审计,专项审计;三级审计,舞弊、举报审计
第二篇:内审外审要点培训资料
4.3.3 目标指标管理
1.检查是否编制了本年物业工作计划?
4.4.1
5.5.1 2本年工作计划是否包含了适用的行标要求? 3本年工作计划中是否包含质量、环境目标? 4.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环境管理方案是否更新 5查阅1-10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管理职责
4.2 4.4.4
6.3
4.2.4 4.5.4
6.2 4.4.2 1.询问管理处负责人岗位职责是否适用?
2.抽查1-2人是否知晓本岗位工作要求? 3.外包方操作岗位有无工作标准? 文件资料管理
1.管理处是否指定1人负责文件管理工作? 2.是否建立了“部门相关有效文件清单”? 3.管理制度是否满足四星列示的12项要求?
4.检查“文件收发、借阅、归档” 管理清册 5.检查文件使用前是否得到审批?有无标识
6.管理处是否按年形成工作大事记?
档案资料管理
1.检查档案资料“全引目录”
2六图二书、用地规划、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 3.竣工资料、接管验收图纸资料 4.公共区域及共用设施承接查验资料 5.分户权属清册及分户查验记录 6.房屋质量保证书、房屋使用说明书
7.房屋销售合同、临时管理公约、前期物业合同 8.物业费构成明细、费用收支凭证 9.物业费半年公示一次的证据 10.ERP网络使用说明书 记录管理
1.查阅是否编制了“部门记录清单”?
2.抽查3种记录名称、编号、填写要求是否合规 人员管理
7.5 4.6
7.4
8.2.2 4.5.1
6.3 4.6
1.检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是否分层对应?
2.检查特种工(执机员、电梯维修、电工、水质化验、司炉、水暖工等)上岗证 3.检查在岗人员分类统一着装、配带工牌情况
4.检查在岗人员语言及行为规范情况
5. 管理处是否建立了正常的培训制度? 6.查阅本年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记录
7.检查岗位资格胜任标准?检查评价记录?如未满足的原因?将采取何种措施?
运行控制管理
1.检查客户服务场所整洁规范与否? 营业执照、2.检查(资质证书、负责人照片、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服务电话公示上墙?
3.检查24小时受理客户诉求有记录 4.检查前台接访记录,客户诉求处理情况 5.检查重要事项告知义务
6.检查环境表现月报表
7.检查重要环境因素合规性评价报告 采购控制管理
1.检查合格供方名录
2.检查合格供方跟踪评审记录
3.检查库房管理
业主满意度测量
1.每年集中进行1次满意度调查,每次问卷85%
2.征询结果、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向业主公示 3.反馈给业主个人的信息不超过7天
4.业主诉求集中反映哪些问题?有无解决方案? 5.今年以来的特色亮点工程有哪些?
6.明年的改进措施?
基础设施管理
1.检查设备台帐是否齐全完备
2.检查共用设施按楼登记
3.检查“检测设备校准周期台帐”
4.检查房屋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及实施
5.检查设备挂牌、标识管理是否规范统一
6.3
6.3 4.6
6.3 4.6
6.检查能源台帐、能源统计表、节能措施落实
房屋共用部位管理
1.查房屋普查记录,外墙面清洁完好无脱落
2.户外广告、霓虹灯有审批并安装牢固
3.对违规搭建行为进行劝阻并报告属地主管部门记录
4.检查维修服务承诺是否上墙,5.抽查3-5张维修工作单是否形成封环
6.查维修及时率,维修回访记录,7.维修单月末统计集中问题纳入下月计划
设施设备管理
1.查机房值班表、交接班记录、设备巡检养护记录
2.检查设备机房档鼠板、鼠药、灭火器、紧急疏散图
3.检查应急预案流程图、设备系统图是否合规
4.检查弱电、避雷系统安全性,有无检测记录
5.检查室外或地下空间有无架空管线
排水排污
1. 检查雨水井、化粪池疏通清淘记录;巡检记录
2. 路面是否平整?有无堆积物和积水?检查井盖有无缺损?
供水系统
1.检查水泵房三证是否齐全上墙
2.检查水箱是否上锁,水泵房安全管理措施
3.检查紫外线消毒灯是否正常开启
4.检查水泵日检表
5.检查供水系统故障处理记录
供电系统
1.检查高压配电室绝缘垫、安全警示标识
2.检查倒闸操作记录、机房运行记录
3.检查停电检修是否提前4小时通知
4.检查超负荷用电管理措施
5.检查公共照明是否正常
电梯管理
1.检查电梯三证,年检合格证
2.检查乘客须知张贴现场 3.查电梯周检月保养记录,4.检查机房盘车手轮、平层标志 5.检查对电梯外包方的监管记录
6.电梯运行故障排除时间(20分钟到达现场)7.检查电梯运行、检修记录
8.检查电梯机房、井道清洁,通风照明良好
7.5.1,75.2
7.5.2
9.检查消防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无事隐患
供热管理
1.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检测记录
2.锅炉房运行、化验、巡检、交接班记录
3.检查机房管理制度五上墙
4,检查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5.检查门禁制度
6.检查司炉持证上岗情况
4.4.7 秩序维护
1.检查岗位分布图、监控点位图、红外报警图
2.检查门卫仪表规范,门卫交接班记录
3.检查巡逻岗着装仪表,巡逻路线,巡逻记录
4.检查秩序维护员名单、排班表及岗位分配表
5.检查安全标识设置清单
智能安防系统
1.检查安防报警主机运行状态
2.检查门禁对讲机、读卡器、电磁门锁是否正常
3.抽查红外探头、监视屏、录像功能
4.检查安防值班记录,监控录像资料(30日备察)
4.4.7 消防监控系统
1.消防设施平面图、安全疏散图、消防设施台帐
2.查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显示、打印、广播功能
3.检查手动报警器、便携式灭火器
4.检查防火卷帘门、排烟风机
5.检查消防泵、消防喷淋
75.2,8.2.4
4..6 6.检查义务消防组织责任分工,信息传递链、7.检查消防培训记录
8.检查消防实地演练记录及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9.检查应急预案是否覆盖7种以上应急情况 10.检查意外风险识辨 环境卫生管理
1.清洁设施点位图、保洁岗位责任区分配名单 2.保洁计划、保洁巡查记录、3.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记录、4.重点部位定期消杀计划、实施记录 5.灭鼠、除虫管理记录 6.检查道路、场地无烟头纸宵 7.楼内公共部位有无私自占用
8.检查电井、管井是否锁闭,有无杂物
9.检查底商门前三包是否管理有序 庭院绿化管理
1.绿化现状平面图、绿化设备台帐、绿化档案 2.绿化养护计划及实施记录 3.绿地巡视检查记录 4.绿化药物使用管理记录 5.重点树木品种标牌管理 6.花草树木修剪美观 7.水景无杂物,水质清洁
第三篇:内审和外审有什么不同
内审和外审有什么不同?——
内审和外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目的不同
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
(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
内审以实验室的名义组成审核组,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由CNAL确认的有资格的人员实施)。
(3)审核计划不同
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
(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
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
(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
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
第四篇:2014年HSE管理体系内审、外审情况
2010年HSE管理体系内审、外审情况
一、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为检查公司2010年HSE管理体系在机构中的具体运行情况,并对体系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确保公司HSE方针、目标的实现,中控部安监室于2010年5月26日—2010年5月28日对公司50个部室开展了为期3天的内部审核工作。审核组成员采用面谈、现场提问、查阅有关记录、检查生产现场安全环保工作四种方式进行,共发现轻微不符合项37项,无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审核组并要求各单位对存在的不符合限期进行整改,经复查,整改合格率达到了100%。
二、HSE管理体系外部审核
2010年8月17日—8月18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贵州评审中心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外部监督审核,通过对现场和基础资料的审核,共发现一般不符合项1项,公司于2010年8月20日完成了不符合项的整改。
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审核,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方针、目标是适宜的,能为职工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作业环境,为公司建立环保、节能、降耗的文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五篇:2007质量审核(内审和外审)结果报告
附件一:
2007质量审核(内审和外审)结果报告
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了质量管理策划、内部宣贯培训、文件的编写、修改、定稿阶段,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运行,在运行期间,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尤其是领导作用、全员参与两大因素,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了洗礼,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升华,客户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了验证和持续改进我们质量管理体系,我公司最高管理者廖总签发了07年2月5日第一次内部质量审核,8月9日第二次和12月15日第三次内部质量审核,并于07年9月18日顺利通过第一次外部监督审核。
在第一次内审中共发现4个次要不符合项:其中物控部一个(材料区存放的中纤板垫木枋大小不一,致使中纤板成弯曲状);生产部2个(平板车间门扇框架防变形槽未按规定开槽),(油漆车间色板没有标签);质检部1个(质检部人员未按《半成品检验规程》实施检验,对以上问题均发出了“纠正及预防单”共4份,4个问题均得到了及时的改善。
在第二次内审中发现次要不符合项1个:生产部(设备保养记录不全),对此不符合项发出了“纠正及预防单”1份,此不符合项得到了及时的改善。
第三次内部审核中发现次要不符合项2个(仓库部分产品未按管理规定贮存)(仓库部分产品缺少保护措施),对此2个不符合项发出了“纠正及预防单”2份,2个不符合项得到了及时的改善。
我公司在运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
1)明确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为公司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制定了
纲领性的文件,建立了完整的文件系统,为实现目标铺好了道路。
2)根据《生产设备及作业环境管理程序》实施5S管理,明显的改善
了工作环境,为安全有序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
率。
3)建立了书面的客户管程序并运作执行,确保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并
对客户进行了有效管理,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监控客户满足和不满意信息,更好的完成客户要求内容。
4)物料采购按标准申购单由各所需部门申购,并由采购部门主管全面
复核审批,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的质量、交期、配合度指标进行评估出合格供应商,物料采购过程有所控制,确保了准时高质量的采购活动。
5)规范了生产通知单、排产单、生产流程交接单,编制了《作业指导
书》《机台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因素进行了控制。
6)质量检验制定了三个重点工序由质检员进行全检,并对其它工序按
比例进行抽检,各工序作业员要按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自检,确保产品各阶段均能有效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满足客户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中尚存在以下不足:
1)内审员审核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管理人员对质量文件的学习理解不深不透,还需加强掊训。
认证公司在2007年9月18日对我厂进行了第一次监督审核,审核结果如下:
1)公司质量方针与企业实际、企业文化协调一致,质量目标适宜,并在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得到了分解和落实,定期进行测量基本能实现。公司半年来未发生重大变化,强化了管理体系运行和控制,改善了通风除尘设施,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所增长,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有效。
2)对门扇、门框的生产过程基本受控,经广东省和佛山市有关质量
检测部门检查满足国家的有关要求,质量稳定,用户评价良好。未发生用户重大投诉。
3)2007年8月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内部审核基本有效。
4)具备一定的自我机制改进能力,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关措
施,提高质量和效率。
5)上次审核中开具的4个不符合项均在现场验证确认,未发现类似
现象发生,本次审核中发现次要不符合项2个:销售部1个(合同无评审记录),质检部1个(未对油漆作进料检验),对以上2个不符合项认证公司发出了“不符合项通知单”“纠正及预防单”各2份,2个不符合项得到了及时改善。
6)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基本符合规定。
7)保持认证证书。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符合的、适用的、有效的,只要我们断续努力,不断改进,一定会促进公司更大的发展!
报告人:
2008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