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为扎实有效地搞好挂钩扶贫工作,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周应斌一行8人于4月16日至4月20日到镇雄县林口乡开展调研。调研工作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对林口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困难及需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口乡基本情况
林口彝族苗族乡属1988年区乡体改时组建的少数民族乡,位于镇雄县东部29公里处。全乡国土面积117.2平方公里,辖8个村172个村民组12072户43816人,居住有汉、彝、苗三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6%,是镇雄县4个民族乡镇中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山高谷深、气候冷凉,境内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1300米,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左右,年日照时间不足1150小时。主产包谷、洋芋、荞子,只有3个村零星种植烤烟。养殖业以猪、牛、羊品种为主。粮食生产科技措施覆盖率较高,畜禽养殖规模不大,生猪为主的畜产品年出栏户均仅1头。全乡有耕地51404亩、林地48126亩;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镇雄东部煤田核心区,全乡现有5对保留煤矿,境内还广泛分布优质石灰石、硫铁矿等。
二、2011年林口乡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在镇雄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刘市长的亲自关心以及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借被确定为扶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暨整乡推进项目实施乡镇之机,林口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加快林口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着力打基础、调结构、控人口、兴科教、建产业、惠民生,强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人畜饮水工程:投资256.64万元实施了700户供水示范户项目,完成了林口集镇水处理厂建设,并实施了熊贝、菜子两个村11个村民组1837人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0万元启动实施13所学校师生安全饮水工程。
二是农网改造工程:投资496.7万元实施了娃飞村21个村民组873户的农网改造工程。投资562.6万元,启动了林口村20个村民组1560户的农网改造。全乡农网覆盖率由2010年的14.5%提高到现在的38.4%,提高了23.9个百分点。2012年8月即将启动风岩村、干秋村28个村民组的农网改造,2013年和2014年将启动林口乡剩余村民组的农网改造工程。
三是通乡油路及村组道路建设:投资1320万元的“林果”通乡油路已进入铺设水稳层。投资377万元涉及8个村62个村民组的65条“一事一议”道路已全面完工,其中14条村组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群众出行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四是农村房屋改造工程:投资1410万元(危改资金610万
元770户,安居工程600万元600户,灾后恢复重建200万元200户),涉及林口、干秋、娃飞、风岩4个村17个村民小组1570户的群众房屋改造自去年6月份启动以来,统一按青瓦、白墙、灰线条的建筑风格进行打造,整项工程可望在2012年5月底全面完工,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初见雏形。
五是集镇建设:在积极做好林口大石包集镇土地报批的同时,启动风岩村老集镇建设,新征土地32.2亩;投资11万元改造了风岩集镇线网;投资30万元,对大石包集镇及风岩集镇进行了绿化;投资90万元新修的风岩村委办公楼即将完工。
六是学校校舍建设:投资403万元的林口小学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119万元的林口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已完工;投资380万元,涉及风岩、菜子、干秋3个村4所村级小学的校安工程已破土动工。
(二)基础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粮烟种植:完成玉米规范化种植39800亩,粮食总产量达13501吨,人均有粮310公斤。巩固发展“玉米+经济林果+魔芋”的生物多样性种植2500亩。烤烟生产完成3100亩,收购烟叶61万斤,产值达518.5万元。
二是畜牧养殖:扶持发展肉牛及生猪养殖业,投资200万元,走股份制合作之路,采用“支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扶持发展肉牛养殖场两个;扶持发展养猪大户24户,逐步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主、以肉牛养殖为补充,涵盖养鸡、养蜂为主的畜牧养殖格局。畜牧业产值5494万元。
三是经济林果:发展以种植核桃、桃、梨为主的经济林果45000亩,其中,核桃42000亩,桃1500亩,梨2000亩。
四是劳务输出:加大对务工农民的技能技术培训力度,累计输出农民工9100人,实现务工收入8000万元。
五是工业发展:5对合法保留煤矿完成原煤开采97.88万吨,8个采石厂完成石料开采40万吨,10个砂砖厂生产商品砖150万块,彩瓦厂生产彩瓦30万块。全乡实现工业产值达4.9亿元。
(三)村民素质有所提高
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狠抓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8.2%。
二是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势推进计生工作。计划生育采取“两转变、五先抓、两突破、一激活”的工作措施,即:转变干部作风和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先抓干部职工,使其成为带头执行计生政策的模范;先抓干部职工的亲戚,使其成为带头落实计生政策的典型;先抓集镇,使其辐射带动农村;先抓农村党员,使其成为带头执行计生政策的榜样;先抓“钉子户”,扫清计生工作路障。突破纯女户和突破民族村寨等难点死角。以社会抚养费返还的5%激励村民小组长,激活村民小组长积极主动参与计生工作,同时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促进“五术”任务的开展。人口出生率为11.04‰,计划生育率95.4%,自然增长率为7.96‰。
三是充分利用各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及县农广校在林口村黄家场村民组举办农民中专班等载体,切实加强对农民技能的— 4 —
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民技能素质。新建农家文化大院2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1个,农家书屋2个。制定出台了《黄家场村规民约三字经》、《林口集镇文明卫生及市场秩序管理制度》、《家庭孝道五字歌》、《新农村建设文明颂》等制度。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乡风文明程度逐步上升,群众精神面貌和文明卫生习惯逐步改变。
(四)基层组织得到加强
林口乡党委坚持“抓学习强素质、讲团结干实事、求创新促发展、比廉洁树形象”的理念,以“建立一流机制,培育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以评星授旗、服务承诺公示等为活动载体,扎实推进效能型机关、服务型站所、为民型总支建设。同时,深入推进“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下部下基层”活动,把党员进农家、干部下基层作为推动林口各项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全体乡村组干部深入农家,到各项目建设点上去,到群众困难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以走访一批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批实事,化解一批矛盾,完成一批项目建设为目标,切实开展查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五)民生保障逐步改善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大量惠民工程在林口先后启动实施,广大村民得到不少实惠。一是随着交通、水利、电力、学校、民房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村民在出行、安全饮水、— 5 —
子女接受教育、居住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益匪浅。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及县外就医共为参合群众减免费用90.21万元;三是逐步扩大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覆盖范围,新增保障人员540人,全乡共计有5332人享受到各种帮扶政策。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766元,比上年增8.3%。
2011年以来,林口乡在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基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三条: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林口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林口乡是市政府主要领导挂钩的乡,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刘建华市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于2011年5月率市直相关部门到林口乡开展调研,召开办公会,帮助解决林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雄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县直有关部门深入林口调研,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和协调解决交通、水利、电力、学校、民房改造等一系列事关林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二是部门全力支持是林口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一年多来,市县两级多个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林口实地调研,从各自部门的角度出项目、出资金帮助林口加快发展。市县挂钩部门积极制定挂钩帮扶规划,细化年度帮扶措施,把林口乡风岩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尽力从部门内部挤出资金,发挥优势协调其他资金,真心实意地支持林口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林口乡共争取各级各类投资已过亿元,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三是干部真抓实干是林口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面对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为把上级的关心支持落到实处,林口乡各
级干部牢固树立“抓住机遇不做历史罪人,大干快上发展致富林口”的理念,针对项目多、覆盖面广、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实际,采取领导合理分工、分兵把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工作方法,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宣传发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注重强化监管规范项目运作,注重统筹力量抢抓工程进度,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林口属高寒、冷凉、贫穷的民族乡,经历届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至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电网改造滞后,农民电价负担重。全乡172个村民小组,只有66个村民组已实施农网改造用上廉价的农网电,占全部村民组的38%,还有62%的村民组群众依然使用每度3—6元的昂贵电,群众用电负担较重。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窄。由于受阴冷寡照气候的影响,种植业在结构调整上受到较大限制,除常规的玉米、洋芋、荞子种植以外,其他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真正发挥效益。养殖业上受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低,加之农民家庭经济薄弱、投入不足的制约,养殖分散,规模小,上百头以上生猪养殖户屈指可数;上百头以上的养牛户只有一户。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上依靠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大的难度。
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还有许多群众居住条件依然十分恶劣,房屋建设和改造的任务还很大。按照国家2300元的贫困标准,林口乡现还有占总人口比例20%左右的贫困人口。近年来全乡范围内已实施房屋改造的农户2470户,占总户数的20%。且未享受房屋改造的农户大多不在公路沿线,改造所需成本更大。
四是小集镇建设资金短缺,筹资、融资难度大。林口乡虽然离县城仅有29公里,交通便宜,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有5个村不通油路,经济作物除玉米、洋芋、荞麦外几乎为零,从而导致商业不旺,群众购买力低,农民筹资搞建设的难度大,只能向上争取资金搞建设。
四、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林口乡在全力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抓好“产业发展、集镇和新农村示范长廊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四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林口乡现除了具有5对保留煤矿和部分沙石料厂以外,没有其他的工业企业。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着办点必须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劳务输出两个方面来作文章,狠下功夫。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等条件,在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科技措施覆盖率确保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引导和发动农民,什么适合种什么,哪样赚钱种哪样。要抓住塘房新兴
集镇和以勒火车站建设的机遇,在调整蔬菜种植品种上超前考虑,积极发展其他优质蔬菜种植,增加花色品种,改变只有白菜、青菜种植的传统,适度发展大棚蔬菜。要不断拓宽结构调整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当地实际且市场好、产品附加值高的中药材种植。要重视对村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经济林果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抓好对已种植核桃、梨、桃等果树的管理,做好果树拉枝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等工作,防止重栽轻管,只栽不管;坚持把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扶持发展生猪、肉牛养殖大户,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不断壮大畜禽养殖规模。要继续指导林口村肉牛养殖场完善“支部+协会+农户”的管理运作机制,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快风岩村养殖场建设步伐,同时要积极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牛肉分割、腌制及包装的开发;要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切实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另外乡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摸清本乡外出务工能人信息,尽可能在每年春节前夕组织召开一次林口乡外出务工能人座谈会,充分利用这些人多年在外打工所了解掌握的信息资源,鼓励他们尽力从本地多组织人员外出务工,支持他们返乡创业。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要加快林口乡农网改造的进程。目前,全乡172个村民组已有66个实施了农网改造,且电力部门已经承诺,2012年8月启动风岩、干秋两个行政村28个村民组的农网改造,剩下的将在2013年和2014年启动实施,这是林口乡全体老百姓的福音。乡党委、政府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做
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支持配合实施好这一“民心工程”,切实减轻林口百姓用电负担;二是抓好风岩村集镇人饮工程建设。当前,风岩村老集镇房屋改造正在扫尾,正在利用省发改部门投资的“边民困”项目开展新集镇“三通一平”工作,新集镇建成以后,预计集镇人口将从现有2000余人的规模扩大到5000人左右,到时用水将是困扰集镇发展的一大难题,水源不足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当前在修建街道的过程中已发现水源点,建议县水利部门安排专人到风岩村集镇建设点取水分析化验,若能饮用,要帮助制定方案和解决集镇饮用水问题。三是争取修缮部分村委会房屋。娃飞、菜子、熊贝、木黑四个村民委员会办公场所因年久失修,导致墙体开裂、顶屋漏水、门窗腐朽,影响工作正常开展。通过调研组与乡党委、政府座谈和测算,四个村委会需建设改造资金82万元,建议相关部门安排一定的资金帮助解决村委会办公楼常年失修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集镇发展和新农村示范建设
一是集镇建设。必须坚持集镇建设与易地开发相结合、与国土整治相结合、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土地使用报批手续,明确集镇主体功能定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做好林口集镇文化广场、集贸市场和风岩新集镇规划设计。风岩村与今后建成的以勒火车站距离只有3公里,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要认真做好集镇建设规划,积极招商引资,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把其建设成为一个集商贸、餐饮、娱乐为一体连接火车站的集散地,使之成为全县对外流通的精品示范小镇。因此,建议相关部
门对林口乡的文化广场、集贸市场,风岩村的卫生室、敬老院、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建设给予必要的关心支持,使之成为一个精品旅游集镇。
二是新农村示范建设。要按照市县确立的镇雄塘房至以勒建设新农村示范长廊的思路,以改造房屋为主,统一按“青瓦、白墙、斜屋顶、翘檐、灰线条”为主格调,重点打造集镇和主干公路沿线一带,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新农村示范长廊建设。
(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要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计划生育率,严格控制好计划外生育。要继续坚持当地在计生工作中总结出的“两转变、五先抓、两突破、一激活”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相关措施,调动村社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应术尽术”的要求,强势推进计生工作,使全乡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努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一是积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抓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对乡内教师职称晋升、工作调动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努力提高全乡教学水平;二是要抓好农业科技的培训和推广;三是要抓好农民外出务工方面的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收入。
(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林口乡是镇雄东部煤田核心区,全乡5口保留煤矿每年产煤90多万吨,从事煤矿开采的工人有1100人左右,并且又是镇雄
东部不少乡镇必经的交通要道,过往车辆和人员较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任务重。乡镇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安全监管的站所要进一步督促矿井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管,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六)认真做好项目储备
林口是市政府主要领导挂钩联系的乡,具有争取来自各方支持的良好机遇。乡党委、政府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得力工作班子,深入各村认真开展调研,对事关林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项目报告,切实做好项目储备。
五、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涉及文体部门的项目(3个)
1.乡文化广场:该文化广场由横轴“广场入口雕塑—花境—中心广场(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人工水景”,纵轴“水景—中心广场—荷花池”共同构建而成。整个广场分为五个功能区:入口区、中心广场区、休闲区、绿化游憩区。文化广场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项目规划投资239.45万元。请求帮助解决239.45万元。
2.风岩村文化站: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文化站工程,规划总面积为300㎡,建筑总面积250㎡,可容纳50人,其中:阅览室50㎡;业务工作用房50㎡;行政管理用房100㎡;辅助用房50㎡。其它设施100㎡。建筑物占地100㎡,楼层数3层,— 12 —
集中式布置。工程总投资23.0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6.11万元,其它设施费用3.5万元,独立费用1.96万元,基本预备费1.08万元。请求帮助解决23.04万元。
3.风岩村石厂坝文化室: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文化室工程,规划总面积为600㎡,建筑总面积250㎡,可容纳50人,其中:阅览室50㎡;业务工作用房50㎡;行政管理用房100㎡;辅助用房50㎡。其它设施350㎡。建筑物占地150㎡,楼层数2层,集中式布置。工程总投资23.0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6.11万元,其它设施费用3.5万元,独立费用1.96万元,其本预备费1.08万元。请求帮助解决23.04万元。
(二)涉及民政部门的项目(2个)
1.风岩村敬老院: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敬老院工程,规划总面积为1500㎡,建筑面积620㎡,容纳44人,其中:老年人住房360㎡;餐厅110㎡;医疗保健用房90㎡;服务用房60㎡。其它设施880㎡。工程总投资67.4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54.41万元,其它设施费4.00万元,独立费用5.84万元,基本预备费3.21万元。请求帮助解决67.45万元。
2.村委会修缮:娃飞村:室内外装饰;菜子村:室内外装饰;熊贝村:室内外装饰;木黑村:加盖一层、室内外装饰。项目总投资82万元,其中:乡政府投资6万元,申请补助资金76万元。
(三)涉及交通部门的项目(1个)
风岩村集镇停车场: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停车场工程,规
划总面积为850㎡,建筑总面积776㎡,其中:停车区650㎡;值班室16㎡;管理办公室60㎡;厕所30㎡;围墙20㎡;其它设施74㎡。建筑物占地776㎡,楼层数1层,集中式布置。工程总投资23.8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20.65万元,独立费用2.06万元,基本预备费1.14万元。请求帮助解决23.85万元。
(四)涉及住建部门的项目(1个)
风岩村民房改造:请求帮助解决600户危房改造指标,用于风岩村风岩、岩上、果都、高梗、都机、田坝、大小麻窝等村民组群众房屋改造。
(五)涉及商务部门的项目(1个)
林口乡集贸市场: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城镇集贸市场,规划总面积为4000㎡,其中有设施面积2050㎡,无设施面积1950m2,有设施面积中,商品交易场所740㎡;税务、工商、公安、卫生检疫200㎡;储藏、饮水、浴室、厕所600㎡;停车场510㎡。无设施面积1950㎡,主要为赶集人员通道和绿化场所。工资投资128.0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10.86万元,独立费用11.08万元,其本预备费6.10万元。请求帮助解决128.04万元。
(六)涉及卫生部门的项目(1个)
风岩村卫生室: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小型卫生室工程,规划总面积为464㎡,建筑总面积162㎡,其中:治疗室14㎡;注射室14㎡;输液室16㎡;药房16㎡。医生办公室14㎡,厕所12㎡,洗衣房12㎡,管理办公室64㎡,其它设施250㎡。建筑物
占地214㎡,楼层数1层,集中式布置。工程总投资15.2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62万元,独立费用1.36万元,其本预备费0.75万元。请求帮助解决15.23万元。
(七)无挂靠部门的项目(1个)
风岩村集镇公厕:本项目建设规模为独立式3类公共厕所工程,规划总面积为150㎡,建筑总面积34.44㎡,其中:大便间31㎡;小便间1.2㎡;盥洗室1.5㎡;附属设施66.74㎡;化粪池24㎡。建筑物占地130㎡,室外通道20㎡。楼层数1层,集中式布置。工程总投资25.4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2.07万元,独立费用2.20万元,基本预备费1.21万元。请求帮助解决25.48万元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
第二篇: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滔河乡地处淅川县西南边陲,与湖北省郧县的梅铺、谭山两镇和丹江口市的大沟乡接壤,距县城56公里。全乡辖44个行政村,294个村民小组,5.1万人,国土面积117.3平方公里,荒山9.2万亩,荒滩2.2万亩。南水北调移民涉及30个行政村和1个林场,规划搬迁人数为30029人(实际情况为2009年试点移民2030人,2010年第一批移民10040人,2011年将再次移民18100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为一体的人口大乡。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有大小河流5条,分别是丹江河、滔河、闹峪河、横岭河、肖河。平原土地多系冲积而成,平整肥沃,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二、近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滔河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以移民迁安为“一号工程”,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重点,强力突破,奋力拼搏,经济、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008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万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131位;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00万元,同比增长2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集镇建设。集镇新址建设项目已得到批准。
2、学校建设。引资140多万元完成了乡中学生宿舍楼和餐厅建设工程。
3、公路建设。全乡实现“村村通”100%,“组组通”40%。投资458.8万元,建成贺坡至东沟公路。
4、新农村建设。在巩固清泉、姬堰两个新农村的基础上,新建成周沟新农村示范村。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石庙湾段120米护岸坝工程。植树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投资190万元的闹峪河流域治理项目已开工。
6、民政。为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发放专项资金103万元;投资扩建乡直、周沟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3人,占五保老人总数的40%。
7、卫生。新农合群众参合率达到99%。
8、电力。完成朱沟、孔家峪等11个村的农网改造。
200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10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0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288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171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50万元,同比增长17%。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村村通”水泥路达到100%。“组组通”达到50%。
2、沼气。周沟、东闹峪、孔家峪、尚岗、姬堰等5个国债项目建设村新发展沼气460座。
3、学校。建成乡中综合办公楼和餐厅,解决了乡中师生的办公和住宿问题。
4、卫生。利用项目资金建成卫生院宿舍楼和孔家峪村标准化卫生室。
5、民政。建成一个乡中心敬老院和周沟敬
老院分院,入住五保老人21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5%。
6、新农村建设。新建成东沟、尚岗两个新农村示范村。
2010年,全乡搬迁9个村后工农业总产值为6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新农保。投资4.1万元建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大厅,配备了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参保率达到100%;发放新农保资金436.32万元,发放率达到100%。
2、公路。完成了被“7.24”洪水冲毁的丹南公路、209国道娘娘洞隧道等路段及“村村通”480米、桥涵2处、护坡19个的重建修复。
3、学校。建成石庙湾小学教学楼一座。
4、新农村建设。建成石庙湾社会主义新农村。
5、水利。投资10万元,建成尚岗村扒河桥一座;在杨伙和朱沟修建集雨水窖30个,修复渠道1000米。
6、桥涵修复。对丹江大桥受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加固,对严湾险桥进行了拆除修建。
7、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足额发放种粮、退耕还林、“两免一补”、家电下乡等各种补贴。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8.4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4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
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发展思路: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
主要措施及方法:
(一)建设生态农业大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快农业市场建设。
(二)建设工业强乡,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1、全力实施集镇迁建。
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全乡基本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交通环境。
3、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后五年,阻碍我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交通不便。乡政府距县城56公里,且道路崎岖狭窄,209国道也只经乡西北边境而过,通往湖北省的班车一天也只有二、三次。
2、吸引外资困难。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因地处内陆偏远山区、资源匮乏、人才奇缺等原因,造成了我乡吸引外资困难的状况。
3、南水北调工程限制了部分产业发展。丹江、滔河从我乡流过,为保证一库清水送北京,我乡不得不停止发展某些工业、农业项目。
4、移民搬迁及后续工作制约经济发展。由于我乡今年移民搬迁任务艰巨,仅外迁移民就达18100人,后续各项工作也相当繁重。所
以在今后两年左右,全乡干部的主要精力都将扑在移民工作上,一 心一意谋发展的主旋律势必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原因,今年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促进新集镇建设步伐,改善我乡交通落后面貌。由于我乡现政府所在地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集镇功能损失殆尽,上级批准把乡政府迁至209国道附近的清泉、姬堰村,这将大大改善我乡交通不便的状况。
2、处理好移民搬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今年至明年,集中完成好移民搬迁工作,尤其是今年8月底以前,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 中,因为我乡今年的移民搬迁任务占全县任务的近四分之一。今年9月以后,方可把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五、对于我乡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优化环境,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我乡处于丹江口库区的关键位置,我乡在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打造碧水蓝天的同时,对工业及农业的发展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对于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持和净化环境的产业和企业,要大力引进、投产、推广,尤其在“十二五”的后三年要做好这项工作。
(二)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及丹江口水库的加高,我乡处于丹江口水库的较上游,东有丹江湖、香严寺景区等,西有荆紫关仿古一条街等景区,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适宜发展旅游业。
(三)把发展林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演。由于移民搬迁后,我乡的土地有90%以上是丘陵和山坡,为保
持湖水清洁,防止水土流失,并进一步发展经济,最好的办法是发展林果业。
(四)集中建设生态居民区,实施生态移民。针对我乡山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生产生活落后不便的实际,为了优化环境,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交通饮水便利的地方建立居民集中居住区,实施生态移民十分必要,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上级部门在有关方面予以政策及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五)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今年我乡移民迁安任务结束后,黄楝树、刘伙、闫楼、申明铺、文坑、黄桥、罗山、朱山、门伙、陈家湾、梁庄、白亭、严湾、岳洼、余营等15个村为半搬半迁村,仍有部分群众留在原村居住。这些村线下良田全部被淹,只留线上少数贫瘠山地可供耕种。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生产生活极其困难。建议上级部门:
1、将这些村纳入国家贫困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加大对这些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3、聘请农业专家,对这部分村的山地进行土地改造升级,确保群众有地种,有粮吃。
滔河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第三篇:关于某某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
(2009年4月30日)
***乡位于***区最东端,东与***县***镇接壤,西与***镇为邻,南靠***镇,北与***县***镇隔江相望,全乡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有51个村(居)民小组,4476户,14152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乡属人稀、地少的边远贫困移民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率先突破、加快发展,是我们***乡必须迫切思考和破解的难题。为此,我就目前***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项目带基础、产业促发展、劳务强经济、移民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移民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2008年乡镇工作评比中荣获一般类乡镇一等奖第一名。过去的一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2万元,增速达到2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万元,超额完成34万元;人均纯收入3716元,增速达到3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3.75万元。粮食总产量5706吨,同比增长132吨,生猪出栏6600头,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0万元,农村牧林渔业总产值达到5726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我们多方面争取资金、项目,加强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塘库整治、危房搬迁、耕地改造、造林建园、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组组通机耕道,里程达115.87公里。完成了**、**、**3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一池三改工程;完成库周绿化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1500亩移土培肥工程;建成江边休闲广场;实现了农网改造和通讯网络全覆盖。
(二)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乡立足实际,在低山发展柑桔,高山发展柠檬,实行高低山均衡发展。通过柑桔的技改,提高柑桔的产量、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柑桔产业;以扶贫开发为契机,在**村栽植柠檬2.4万株,发展优质尤力克柠檬400亩,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和邻村农户发展柠檬。
(三)劳务输出作用凸显。我乡有外出务工人员0.6万人。乡党委、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去年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劳务收入仍达到了3865万元。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计划生育率达85.9%,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5‰和-0.92%;全乡中小学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86%,优良率达20%。**村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想尽办法扶弱济困。将农村211户465人,城市121户253人纳入低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2009年参合农民3991户12094人,参合率达91%,完成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01.3%;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21户660人,参合率达80%,完成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10%。
(五)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创新服务,促进发展”、“强作风、保增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活动载体不断涌现,干部参与的积极性、责任心不断增强,出现了村村有战场,处处有亮点。
二、***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它乡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08年全乡GDP为71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8万元,人均GDP仅5042元,人均财政收入仅41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区都处于中下水平,不但与建设“500亿***”的要求不符,而且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乡工业的规模和比重太小,商贸不发达,农业比重明显偏高。三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柑桔、柠檬虽然形成了规模,但还局限于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大户的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流通不畅,产品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去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导致柑桔滞销,一段时间无人收购。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乡级公路未硬化,村组级公路质量不高,场镇供水设施亟需技改,场镇防洪能力较弱。水利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场镇规模偏小,人气不旺。一方面乡党委、政府虽然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影响了全乡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增大。五是遗留问题较多,维稳压力大。***乡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名人和有文化的人较多,***又是贫困的边远乡,大多数人的素质不高,***更是移民大乡,遗留问题较多,欠帐较大,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尽管我们经过四、五年的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还了不少债务,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矛盾依然较突出,信访、上访、闹访仍然时有发生,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六是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村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农村文化比较匮乏;群众综合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求生的技能不高等现实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解决。
三、***乡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乡虽然条件差、基础弱,但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奠定了坚实发展基础。同时,结合当前政策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战略黄金期和历史机遇期,机遇优: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又高度重视***的发展,多次专题研究***的工作,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倾注政策、项目、资金集中支持***的发展,***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共**市***区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这一系列文件含金量很高,针对性很强,表明农村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二是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一批重大在建项目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在今后的10余年,将有200亿左右的移民后扶资金用于***,***乡作为移民乡,肯定占有一定的份额。基础好:一是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内在动力全面激发,为实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乡村两级组织和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热情空前涨,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求突破的强大合力已经形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四、***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
结合***自然条件、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三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以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业稳乡、产业富乡、科教兴乡”三大战略,大力发展“柑桔、柠檬、劳务”三大产业,着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两个突破,推进土地、林权、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三项改革,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三个方面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这一基本思路,结合发展现状,***实现快速发展的措施和对策是:
(一)依托场镇和农民新村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完善***乡场镇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供电通讯、给水防洪、道路交通、各类社会事业发展和市政设施等要依托移民项目争取配套。通过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场镇的品位与内涵,提升其辐射与带动力。当前要着重抓好五大工程建设:一是沿江公路硬化工程,沿江公路贯穿***乡沿江的三村一社区,一旦硬化,通畅率将达到66.7%;二是***移民广场工程,解决群众休闲娱乐无场所;三是场镇防洪工程,保障场镇居民安全;四是场镇自来水技改工程,解决场镇居民饮水困难;五是乡卫生院修建工程,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在高山的**、**村规划建设两个农民新村。区政府明确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优先解决农民新村的道路、饮水、沼气建设,为***乡高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尽全力建好农民新村。农民新村是我们争取后续项目的载体,必须做到规划好、建设好、质量优、农民满意;二是依托农民新村建设,加大争取项目力度,解决两个村的道路、水、电、沼气问题。***到2011年要硬(油)化村级公路640公里,我们要抓住机遇,全力争取高山两村村级公路硬(油)化项目,结合沿江公路硬化,使***乡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
(二)抓住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契机,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
中央、***市、***区都明确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提出了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为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推进农村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营模式转变。一是用优势产业引导规模化经营。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做强**、**、***、***、**、**、**等镇乡为重点的沿江柑桔产业带。我们要争取技改项目,提高柑桔的产量和质量;将柑桔产业引入规模化经营,促进柑桔的标准化生产。二是围绕区政府的主导产业引导规模化经营。我们要做好土地流转等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将中药材、笋竹等***区主导产业引入***乡,争取培育出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培育专业大户推进规模化经营。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扶持专业大户,支持他们搞规模化经营。四是在推进规模化经营中要“到位”不 “越位”。要加大对规模化经营的宣传,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提供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不得干预大户的经营。
(三)强化劳务培训,提高劳务输出输入质量 劳务收入在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的比重较大,2008年全乡劳务收入3865万元,人均达2576元。但从总体上看,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缺乏劳动技能,待遇不高,且容易失业。为此,我们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三围绕”工作:一围绕技术需求抓培训。与移民局、农广校、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需求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二围绕乡域特色搞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建筑、爆破等特种行业培训;三围绕用工“订单”办培训。根据沿海发达城市用工需求,积极向沿海发达城市输出劳动力。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并鼓励建立劳务开发协会,培育劳务经纪人,畅通劳务就业信息,逐步形成品牌,使外出务工更加稳定、牢固。三是引导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对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外出务工者,积极鼓励、引导其返乡创业,支持他们的发展。
第四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2014年1—10月份石人乡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报告
2014年以来,石人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发展战略,以“二次创业”总抓手,坚持以“发展、富民、保平安”统领经济发展全局,以“立足灵山道教文化,打造生态旅游强乡”为主推力,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
过去的十个月,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万元,增速达到xx%;完成地方财政收入xx万元,超额完成xx万元;人均纯收入xx元,增速达到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万元。粮食总产量xxx吨,同比增长xxx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xxx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xxx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及节能减排各项任务严格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具体情况是:
一是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效益
我们聚焦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龙头企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招商,全年确保引进工业项目3个以上,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入园项目2个,力争引进投资过亿元入园项目1个。引进金融机构3家,投资6000万元。同时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服务工作,促使百川实业、玉成实业两个入园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对华顺物流、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国邦物流等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效益;对创岩标准件厂等四家微型企业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融资100余万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截止目前,巳引进的企业有上饶市路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上半年完成财税1280万元。
二是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我们精心包装好石人温泉、观光农业等旅游项目,力争挤进市县笼子;继续服务好国家重点工程京福高铁建设,巳基本完成毛宅、杉树两个安臵小区的道路硬化及排水排污工程;完成了乡门口至沿河大道的道路路基建设、青山中桥建设设计预算及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自来水厂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建设等;完成了约二十公里的村级道路硬化;部分“一事一议”中央财政奖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是抓农林产业,夯实社会经济基础
我们高度重视第一产业生产,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以来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土地流转加速,篇承包水田种植达1000亩,西瓜种植800亩,茶叶200亩,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万元。深入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新增造林面积2.8万亩以上,新种树木1600亩。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完成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二期工程,启动实施黄市防洪工程。突出搞好大坳水库饮用水源地和乡村饮用水源地环境集中整治,做好县城饮用水源日常监管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生动植物等保护力度。加强信江河、槠溪河、饶北河、茗洋湖生态保护
四是抓民生工程,融洽干群关系
我们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确保新农保覆盖面保持在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我们继续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对未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和遭遇天灾人祸的困难家庭实施特别救助;我们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积极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力争年内带动100户以上农民增收;我们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取创建市级文明村两个;我们扎实推进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年内完成中学改造工程,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维修工程及卫生院综合大楼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争取一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我们积极推动文化惠民项目,推动全民健身,年内兴建村级农民活动场所四个。
五是抓秀美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
我们一是以全县开展“清洁工程”为契机,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清理了房前屋后、村庄里弄小巷、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等区域废弃物,大力开展了以石人景区、石临公路、沿河大道、石人河河道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截止目前,全乡共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周边、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等垃圾共计700余吨,兴建科技环保垃圾焚火炉四个、聘请保洁员59名,新增垃圾窖89个,购买大垃圾桶600余个,小垃圾桶10000余个,新增运输垃圾平车49辆,总投资逾120万元。同时全乡共成立村级理事会53个。二是扎实推进四个新农村示范点工程建设;目前,全乡四个新农村示范点巳完成方案制定,“三清四改六普及”巳完成80%以上。拆除户外广告120条,加快改造“城中村”、“城郊村”,加强户外广告、出店经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清理整治,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标准规范全乡农民建房工作,促使农民建房统一布局、规范有序。
石人乡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它乡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14年全乡GDP为X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XX万元,人均GDP仅XXX元,人均财政收入仅XX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区都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乡工业的规模和比重太小,商贸不发达,农业比重明显偏高。三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虽然石人油茶、石人大蒜形成了规模,但还局限于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大户的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流通不畅,产品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各村供水设施亟需技改,场镇防洪能力较弱。水利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一方面乡党委、政府虽然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影响了全乡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增大。五是遗留问题较多,维稳压力大。石人乡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名山名人多,但又是贫困的边远乡,大多数人的素质不高,遗留问题较多,欠帐较大,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尽管我们经过四、五年的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还了不少债务,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矛盾依然较突出,信访、上访、闹访仍然时有发生。六是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村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农村文化比较匮乏;群众综合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求生的技能不高等现实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2015年石人乡党委、政府将以“二次创业”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发展战略,找准“策应灵山旅游开发,打造生态旅游名乡”定位,着力“招商引资、民生工程、社会稳定、生态文明、组织建设”五项工作,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努力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税收入xxx万元,增长xxx%;固定资产投资达x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xxx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及节能减排各项任务严格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同时,加强自身建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我们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重学习,善用新视角审视形势。精运作,善用新思维谋划工作。破难题,善用新办法化解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像走亲戚一样走基层,像待亲人一样待群众。把为民作为不懈追求,尊重群众意愿,尽心做好事、办实事;把便民作为努力方向;把惠民作为首要职责,推进公共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弱势群体覆盖。治政从严,依法依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积极兑现各种惠民政策和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打造阳光政务,扩大群众知情权,推进公开化,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总之,我们全乡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马当先的闯劲,扎实苦干,开拓进取,焕发昂扬斗志,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石场苗族彝族乡乡情简介
石场苗族彝族乡乡情简介
石场苗族彝族乡,位于金沙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东经105°51′-106°06′,北纬27°34′-27°35′。东达仁怀市九仓镇,南靠桂花乡,西接太平彝族苗族乡,北抵清池镇,面积120.3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彝、仡佬、布依、白等民族,总人口25252人,其中少数民族6845人,占人口的27%,属金沙县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农业人口24122人,是典型的农业区。全乡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乡境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宝飞云洞古文化遗址,“黔北深山的文化瑰宝”敖家坟,五彩斑澜的建筑工艺精品“马鞍山彝族民居”,民族风情的精华“麻啄坡苗族踩山节”,精美的彝文碑刻,无不昭示石场古文化的丰厚。石场是红军多次经过的地方,是县内19个革命老区之一,这里曾留下红军的革命足迹和战斗遗迹。幽美静谧的冷水河风光,碧波荡漾的长征电站景致,诸多风姿绰约,风格别致的溶洞奇观,更令人神往,令人心旷神怡。
全乡现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5所,学校占地面积 72003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1平方米,建有标准的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教职工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有教职工265人,在校学生3251人,设教学班100(其中:小学82个班,初中18个班级),全乡设村校10所。1988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3年实现高标准扫盲,同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复查验收合格,1996年,“两基”县政府验收基本合格,1997年省政府验收基本合格,1998年,“普实”工作省验收基本合格,石场中学获省普及实验教学县示范学校,2000年,“两基”省复查验收合格。
通过“普六”、“普九”、“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我乡投入达数
百万元经费新建、扩建、修缮学校,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校舍建设、校园校貌、教风学风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当今的石场,最好的房屋在学校,绿化美化最好的是学校,最有活力和生机的也是学校,管理最严格的还是学校。
石场苗族彝族乡教育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信任”为办学宗旨;学校领导本着“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精神对教师进行严格、规范、科学和管理;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改革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以“高寒、民族、分散”为一体的乡情,不断制定和总结完善发展教育措施,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以“‘三优’、‘三特’、‘三高’”(即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成绩优秀;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习有特长、学校工作有特色;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学校管理目标,将进一步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我乡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兴乡作为硬任务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经费,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