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剪纸艺术 传承民族文化亮点申报材料
标题:
立足剪纸艺术
传承民族文化
概述:**小学积极开展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设以剪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彰显学校“管理有序,课程有特,环境有色,氛围有味”的办学特色。
立足剪纸艺术
传承民族文化
**小学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和一个附属幼儿园,教学班共有学生287名,服务范围为**东村和**西村。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于立足农村、立足于基础教育上,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双优明星班级评选促班级文化建设、开设以剪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阳光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等等,彰显学校“管理有序,环境有色,课程有特,氛围有味”的办学特色,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为了让农村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创建了以剪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和剪纸当中各种典型形象所代表的特殊寓意,感受民族文化的风采。
学校倡导“张扬个性,剪出风彩”的特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
一个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定期开展以弘扬传统剪纸文化为主题的贴窗花全程展示活动,以及绘画与剪纸融为一体的画轴现场制作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每个同学现场都剪出自己最拿手的剪纸作品,并整体布局,粘贴到教室窗户上。一幅幅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剪纸在窗户上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案。兴趣班的同学们分工明确,将剪纸和绘画在空白的卷轴上巧妙结合起来,以蝶、海洋生物、十二生肖、人物肖像为主题制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教室、走廊、校园橱窗、窗户上随处都能看到学生优秀的作品。
在“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过程中,学生自然形成了“专心”,“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剪纸中产生很多纸屑,学生就利用废旧的酒盒,制作出个人垃圾收纳盒,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现创新意识。学生在画、剪、贴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特长,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素养,同时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更感受了**小学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立足剪纸艺术的发展,是“教育促文化”和“文化促教育”的有益尝试,学校将在形成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民间剪纸艺人,更多了解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建立友好学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逐步建立剪纸展览室,保护和发展剪纸艺术,使学校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单位。
第二篇:申报传承民族文化基地材料.
申报传承民族文化基地材料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
2010年9月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遗产中的瑰宝,积极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为了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书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传承书法艺术,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造就书法氛围,我校自1983年建校至今历经三任校长,经历二十多个春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校师生努力奋斗,学校以书法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卓有成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书法状元校,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教学实验基地。
一、学校领导重视,抓好师生写字活动,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校在二十余年间,始终坚持抓好学生的写字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书法功底和造诣的教师及学生队伍。
我校的写字教学是首任校长陆秀敏同志自1984年开始主抓,历经三任校长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回忆当年开展书法教学的初衷,主要是因为当时刚刚建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总体素质亟待提高。从具有共性的基本素质之一——书法能力抓起,通过写字练习,培养良好习惯,陶冶性情,增强文化底蕴。
刚刚起步的书法教学,是利用每天下午1:30——1:45,15分钟时间全校师生共同练习写字。教师在办公室里认真练字,学生在教室里听着古典音乐由语文教师辅导着练字,书法教师到各教室巡视、辅导,因而保证了书法特色工作能经常性地持久开展起来。学生们的字越写越规范,越练越俊秀,教师们也是越发的喜爱书法这门艺术,可 2 以说达到了勤于练笔,爱不释手,提笔即练的境界。1996年首任校长陆秀敏同志历经十年创业,成功地举办了全国书法研讨会,并出版了由启功先生题写的《红星路小学师生书法集锦》一书。书法教学逐渐形成了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我校被天津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命名为书法状元校,是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教学实验基地。
二、传承书法特色,注重校本教研和培训,培养学生特长 河北区教育局领导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自95年以来将书法列入培养学生四项能力之一,小学科十年如一日主抓全区小学书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举办了十年书法成果展。2003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全面铺开,我们迎着课改的脚步,再度审视我校的书法教学。随着我校书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校本教材也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加以改进。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调整、丰富了书法教学内容。
1.开设校本课程,加强校本教材研发。
我校首先将书法课确立为校本课程,成立了学校书法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组织参与者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钻研小学语文教材(1—12册),了解小学阶段要认识的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形成书法校本教材编写意见修订稿。
此册教材内容编写分为初、中、高级。每级为16课时。初级采用以前的思路,以规范为主;中级以临小楷贴为提高;高级学习行书,培养学生的特长。2004年春季进行编写、校对、制版、印刷,2004年 3 秋季开始使用。2006年10月在河北区首届校本课程研讨会上,我校徐莉老师代表学校做书法展示课,学校并作大会发言。
2.抓好校本培训,注重科研引路。(1)校本培训制度化
我校书法校本培训由学校副校长牵头,成立了书法领导小组,组建了书法骨干教师教研中心组,建立了书法教研例会制:利用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书法教研,广泛研究学校书法的发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教材和教法,统一规范授课内容,总结教学经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法工作,在写字教学的管理上做到了“四落实”:即计划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做到了“三有”:有约束机制、有监督检查机制、有奖励机制。
(2)校本培训层次化
在书法校本培训中,我校分为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两个层面。
利用每周一的书法校本培训时间,开展了:由专、兼职书法教师面向书法骨干教师系列培训活动,从硬笔书法的八种笔画开始,讲到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讲课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学习者,他在给其他教师讲课时,要提取自身精华,与其他教师切磋技艺,同样,在听取其他教师讲课时,又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专、兼职书法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上好书法课外,还要定额、定向培养书法特长生,同时,还要承担培训全体教师的任务,重点培训、提高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技能、章法。
为保持书法特色确保全区领先位臵,学校十分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书法培训,每周全体会的时间,分别由专兼职书法教师在硬笔书法上 进行全员培训,要求每人写一手规范的汉字,在此基础上为每位教职员工配备了一块小黑板,进行粉笔字的培训,强化教师写好两笔字,全体教职工每月上交“3+1”书法作业(即三篇钢笔字和一块板书),使之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3)校本培训开放化
本着教育创新的理念,我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整合校、区、市级教育专家、教师力量,做好校本培训的开发、延展。我们聘请天津市硬笔书协常务副主席况兆鸿先生为我校书法艺术顾问,开展了“书法沙龙”活动,吸纳学校爱好书法的教师参加沙龙活动,扩大书法教师队伍。历经数月时间,况主席义务为师生进行讲座和辅导,使得“千人一面”的书法格局逐步朝着“多人一面”或“一人一面”改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写好字奠定基础。“书法沙龙”活动,推动了学校书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三、发展办学特色,打造书法品牌,创建优质教育
近年来,我们在巩固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了学校书法教育的内涵,学校多次举办了师生个人书法展;每年举办一次书法节活动,进行师生书法作品大赛;每学期各班制作一块精美的书法展牌,创建了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为创建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1. 首创成立书法分会
2004年我校紧紧依靠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得到支持,成立了“天津市硬笔书协红星路小学书法分会”,这是天津市的首创,全校精选出150名书法小尖子作为首批会员。
2.开展书法夏、冬令营活动,使学生受益终生
2004年6月至今校书协先后开展了“书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聘请专家为书法小会员进行软笔、硬笔、粉笔、篆刻讲座和辅导,还组织会员参观各种书法展,到蓟县参观黄崖关碑林,到我区阳光广场学习“地书”,与“地书”名家进行PK比武。
3. 率先在全国开设地书课程
2006年我校率先在全国开设了以大地为纸、水为墨的“地书”课程,全校师生人手一支地书笔,在宽阔的操场上挥毫泼墨,体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韵味。此活动的开展,曾先后被《天津日报》、《今晚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和天津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现在我校的书法特色真是百花齐放,铅笔、钢笔、粉笔、毛笔、地书五朵灿烂之花竞相开放。
4.聘请庞中华为学校书法艺术顾问
书法工作要发展,就要有专家的指导,我们经常邀请书法名家到校开展笔会进行交流。2007年我主持召开了“传承书法活动二十年成果展示”活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先生亲自莅会,对学校工作给予首肯,欣然题词:“红星闪闪放光辉”!学校聘请庞中华为学校书法艺术顾问,学校开展书法工作情况发表在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网上。
5.荣获“天津市汉文化推广基地”称号
因为我们对中华语言文字的出色工作,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和汉文化推广中心授予学校“汉文化推广基地”称号,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此项荣誉在全市仅有九个单位获得。
6.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论坛展风采
由于我校书法特色明显,河北区教育局的选派我们承担了2007年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论坛的展示任务,与会代表对学校师生硬笔及地书的展示给予首肯,对学校师生书法集《书法飘香》给予高度评价,此次专题展示更激发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
四、延展书法工作渠道,不断开拓创新,永固办学特色
我校的书法教学工作能持续二十余年来长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营造的书法氛围,得益于广大师生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得益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今后我们将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拓展书法工作渠道,通过丰富多样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提高书法兴趣,增强书法意识,提高书写水平,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拟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和发展:
1.加强书法工作与推广汉文化古诗词诵读的有机结合
古人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在小学生中加强朗读训练,特别是推广汉文化古诗词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古诗词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理解,书写古诗词,诵读古诗词,二者有机的结合,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对丰富和发展办学特色,弘扬民主文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书法校本课程与教学整合课题的实践和探索
落实新课程计划,以写字教学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将确立以“书法校本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课题,成立中心教研组,调动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子课题,加强理研究和实践,助推办学特色向纵深发展。3.以书法为龙头,搜集整理,建立书法校史基地
书法工作伴随着学校的成立至今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经历几任领导的耕耘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回首往昔,红星路小学在各级领导的扶植关注下,办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学校声誉也由此不断提高,书法特色作为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应不断的发扬光大,永留史册。为此,学校将组织人力搜集整理自建校初期至今的开展书法工作的史实资料,建立书法校史基地,作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永固学校书法办学特色。
五、开展书法教育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我校的写字教学工作能持续二十余年来长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营造的书法氛围,得益于广大师生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得益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我们认为:
学习书法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书法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书法作为艺术品,所书内容大都是格言警句、诗词联语佳句,一般思想性都很强,对书写者能有启迪良知,培养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的潜能。
学习书法能够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唐代孙过庭说,临摹字帖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长时间的练习,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可以逐步养成耐心细致,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益于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自信心,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学习书法能够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学习书法无论临摹还是创作,书写者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屏气凝神、心追手摹。这样一 个过程,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既动中取静,又静中有动,无论思维还是四肢运动都会有调理气血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学习书法能够克服信息时代网络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盛行,传媒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电子稿件、E-mail取代了手写家书和材料,汉字极容易丢失,有人想今后都用电脑,不用写字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汉字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应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由于狠抓特色工作,使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国办校因书法而扬名,办学声誉逐年提高。我校被天津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命名为天津市唯一的书法状元校,是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汉文化推广基地。今后我们将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拓展书法教育工作渠道,通过丰富多样的书法教育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学生提高书法兴趣,增强书法意识,提高书写水平,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书法艺术这一中华瑰宝在青少年的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三篇:传承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创意单位:秦布地小学
活动范围:秦布地小学全体学生
一、活动目标:
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道德的场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体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重要措施。思想道德的教育途径很多,有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在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和《三字经》为载体,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班队活动课为平台,大造声势、大力推广,然后以美文诵读、课本剧、读后感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后评出爱家乡、爱祖国、读书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星级少年,并号召全体学生像榜样学习。在读读、写写、说说的过程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的人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学生的思想,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因材施教,务实见效
1、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所以我们安排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童谣》,童谣的历史渊源流长,古代称“小儿歌”、“孺子歌”,童谣的形式自由、活泼,句式、句节不拘一格,童谣的语感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字形式,它对培养儿童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情操、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想像力,特别是在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当代童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其内容融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对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
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于向上的性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无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安排学生利用习字课,活动课,诵读《新童谣》,还利用班队课,红领巾广播进行新童谣竞赛。再结合他们学以至用的情况,评出文明少年。
2、古诗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折射,古诗开启了中国文化的长河,记录了深厚的文化韵味,抒发了作者千姿百态的喜怒哀乐。
我们安排中年级同学学习古诗,不但出于务实,更重要的是相对低年级来说,中年级同学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了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
以杜牧的《山行》为例,诗中山中的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形象美、视觉美、且又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起到了化龙点睛的神韵美。
学生读完此诗,细细体会,用鲜艳的彩笔画下了山中的美景,把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到笔下的画境之中。
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该诗描绘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污浊的“方塘”。学生通过阅读,通过对注释的理解,明白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方塘,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明白了知识只有不断复新,不断注入新的理解,才能进入新的意境,有着新的体验。
再如于谦的《咏石灰》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描写了石灰的独特个性,结合诗歌中对作者的介绍,学生读懂了这是一个有情操、有抱负,不怕各种打击,宁愿粉身碎骨也要留取清白在人间的清官,对自己的自律,对黑暗社会的抨击。
通过对《古诗三百首》的阅读,学生的语感流畅了,想象丰富了。仿佛走过时光隧道与古人对话,对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视觉美,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后通过古诗擂台赛评出擂主,为古诗作画,评出我最喜欢的古诗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活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3、《三字经》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三字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就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而言,是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比的,是中国古代留下的教学教材中,流传最广、时间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三字经》其美感体现在外在形式,如精炼齐整的建筑美,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辞雅对工的绘画美,史事丰富的意韵美,如兰似松的品行美。
我们安排高年级学生学习《三字经》,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一个大概念,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小集体构成的。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无论在家庭还是在集体,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结合独生子女重索取轻付出;重自己轻他人;重享受轻劳动;重成功轻失败的种种现状,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感恩、谦让、勤奋、进取”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如细雨滋润心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总结、提升
通过道德教育的实践,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校每学期都让学生为老人擦桌、捶背、打扫„„把孝心从家庭扩大到社会。还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爱心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捐助了本镇多名贫困生,为特殊贫困的学生,学校还为其交了校服费、保险费,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品。
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误区和心理健康的困惑,我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校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师人人懂点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人人明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员参加的“大合唱”。结合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性地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抓好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影响更能影响人的一生,作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所以学校要及时、全面的地监守这块阵地。进行道德教育,高谈阔论是收效甚微的,道德教育如春雨滋润,如小溪流淌,是需要途径需要过程,需要载体的。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主题和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三字经》为蓝本的教育措施,既切合实际,又务实见效。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知道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我们将不遗余力的致力于此项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懈努力。
第四篇:矢志剪纸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矢志剪纸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我叫陈玉萍,是霍州市文联民协副会长,剪纸艺术学会(原是协会),兼临汾市民协副会长,剪纸协会副会长。多年来带领霍州剪纸协会的姐们经常参加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剪纸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不少奖项,被山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评审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及“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被临汾市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临汾市人才工作领导组、临汾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中共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我出生于霍州城内一个普通的农家,自幼喜爱民间工艺,父母的纯朴勤劳传给我诚实好动的家风,特别是母亲的剪花刺绣对我影响最深刻,每逢过年、过端午节,我的母亲都会缝制很多的香包、虎头鞋、猫娃鞋,去逢集赶会。我从小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在幼童时便对这些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跟母亲练习,到了七、八岁便能给母亲当帮手,街坊邻居都称赞我这个小女孩心灵手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自行绘图设计,画剪出许多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和刺绣图案,如“狮子滚绣球”、“鱼戏莲”、“喜鹊登枝”、“凤凰戏牡丹”、“二龙戏珠”等。十多岁有了点小名气,四邻街坊或是办婚嫁喜事,或是乔迁过节,都找来让我给剪窗花、喜字。然而,十年文革中也把剪纸业列入“四旧”行列,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便是在那个时代,我也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爱好,工作生活中遇到喜爱欣赏的图案,都收集起来,闲来时自己在家中边画边剪,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
三中全会后民间艺术的春天渐渐的回到了人间,我情不自禁的重新拿起剪刀投入到所热爱的剪纸事业中。改革开放带来的变
化,更激励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也给剪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紧扣时代的节拍用剪纸记录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1992年春节期间,霍州市文化馆特邀我搞了“庆丰收”“迎亚运”“羊年吉祥”等六个不同内容的大型剪纸在街头展示,给正月十五元宵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也触动了一些剪纸爱好者。1994年,我的“四美图”在临汾地区展出并获金奖。1995年,应邀参加“世界妇女大会巧女杯大赛”、“中国农村巾帼书画艺术展”、“丹凤朝阳”、“双龙腾飞”等七副作品获优秀奖,并被各组委收藏。1997年我创作的“ 香港回归”首届全省农民书画艺术展中获优秀奖,作品被收藏,1998年我创作的“举国欢庆明珠归 ”、“龙腾虎跃祝团圆”获市级一等奖。1999年,庆祝国庆50周年创作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功载千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和“群英赞”(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十二位英雄人物)获山西省第二届全省农民书画展二等奖。作品均被组委会收藏。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多年来受到了省、地、市级及国家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同年霍州市市委、市宣传部、文联,妇联大力支持下,应全市广大剪纸爱好者的需要,在国庆节前夕成立了“霍州市剪纸艺术协会”。大家一致推举我为会长。在我的努力下,剪纸协会的许多成员剪纸作品日趋精美,涌现出了许多剪纸新秀,使这一古老艺术在霍州大地得以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在霍州每年的旅游节及多次书画剪纸展中都能见到我和成员的剪纸作品,十年来,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国家、省、市、县及所有剪纸艺术博览活动中,并多次获奖,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
2000年,我带领剪纸协会参加了全省剪纸精品展,我的作品“祖国昌盛、人民幸福”获得二等奖、刘长珍的“我的院子”获
二等奖,弓秀琴的“吉祥如意”获优秀奖、协会获组织奖。2001年协会赴广东珠海参加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的“世纪之春”农民书画剪纸展,我的“千蛇图”、“扇面双凤图”获二等奖、刘长珍的“花篮”“窗花”获优秀奖。同年7月中央电视7套“农家女”栏目组为我们协会作了专访并作了专题报道。9月我又带领了协会参加了第三届全省农民书画剪纸展,我的剪纸作品“勤劳致富”获二等奖、武慧莲的“母子情”获优秀奖。2002年,我和刘长珍、房菊英应邀参加了中央7套农家女栏目组主办的“与石狮共舞”迎春联欢晚会,在巧手献艺节目中将“霍州剪纸”向全国人民做了展示。同年7月“并驾齐驱”“中华女性”作品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书画大展,并获铜奖,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博览》、《中华热土》等大型画册。2003年我的作品“合家欢乐”(三阳开泰)在第五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全国剪纸精品展中获金奖,论文“谈民间剪纸的创作”获银奖、我本人获中国德艺双馨奖和组织奖。其他会员的作品均被收藏。历次获奖作品分别被编入《跨世纪艺坛风采名录》、《山西农民书画文集》等大型画册。2004年3月应邀参加了由北京中研星光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杂志社、中国画研究院艺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书画艺术交流研讨会第36次盛会》展出,作品“富贵有余”、“并驾齐驱”获金奖。11月此两幅作品应邀又赴日参展获优秀奖。2005年元月带领协会参加了山西省第四届全省农民书画展,剪纸“鸡”系列获二等奖。2月,山西临汾市举办了“首届临汾地区民间艺术精品展”,剪纸作品:“鸡的寓言故事系列”获金奖,协会会员集体创作的“百鸡图”获银奖,刘长珍和房菊英的作品各获铜奖,9月16日,我本人由山西电视台拍摄,应省民协、省工美协会邀请,参加了平
遥古城“世界摄影节”中秋联欢晚会,并为广大观众作了现场献艺表演。9月28日,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全国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我的作品“汉高祖刘邦”获银奖、“鸡鸣促织”获优秀奖,刘长珍的“莲花太子”获铜奖,作品均被组委会收藏。2006年元月24日,我和协会副会长刘长珍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7套生活567栏目组拍摄的“临汾地区农业形象大师电视选拔赛”,现场作了剪纸表演。同年我被山西省民协、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评审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8月份我带领协会姐妹参加了内蒙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中国)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的作品“天伦之乐”、郑春丽的作品“团花鸡”获优秀奖,其他会员的作品均被收藏,并授予我本人“第二届国际艺术节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10月我组织会员们参加了杭州(中国)首届国际艺术节协会集体创作的大幅作品“狗年兴旺”获铜奖,我和倪兰秀合作的作品“庆国庆 江山永固”“度中秋 家庭幸福”获优秀奖。11月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艺术人才”,被山西省文联民协授予“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07年5月参加了中国工美、山西工美主办的“全国工美大师、民间工美大师精品展”,她的作品“戊子平安”、“金猪多面手”在山西省太原晋祠国际宾馆展出,并同中央领导李铁映同志及全国艺术大师们合影留念。同年8月我和协会姐妹们参加了山西省大同广陵县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和协会会员们的作品获六个优秀奖,我本人获组织特别贡献奖。9月参加了山西省吕梁中阳县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组织了协会25人参展,作品获4个优秀奖,5个佳作奖,我本人获组织特别贡献奖。11月我又带领会员们参加了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第二届国际(武汉)剪纸艺术节,我本人获组织奖,我的作品“回娘家”获银奖,并应邀到荆门市参加了剪纸艺术节分会场的开幕式,并
现场作了剪纸表演;为电力宾馆、凤凰宾馆分别创作了大型的剪纸作品《吉祥鼠》和《双龙戏珠》,受到了荆门各级领导的赞赏及热心于剪纸爱好者的敬慕。2008年元月,为迎奥运中华民族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等五个单位,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举办了“东北风”少数民族剪纸精品赛,我的作品《雀之灵》和其他十余人的作品均获铜奖,我们霍州剪纸艺术协会还被评为“中华剪纸优秀集体”;3月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妇联和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全省“百福迎奥”剪纸艺术展,我的作品《五鼠庆福2008年》获一等奖,其她会员获了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4月19日,她同协会理事孙星星到北京参加了由奥组委宣传部、奥林匹克之旅举办的“迎奥运书画剪纸展”,我的剪纸作品《北京欢迎您》(团花鼠)获金奖,孙星星的作品《中华龙》获银奖,我二人均被聘为“奥林匹克之旅特聘剪纸艺术家”。并同奥组委领导及来自全国的获奖的艺术家们合影留念,山西临汾日报在“奥运就在你身边”一文中也报道了此事。同时被临汾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临汾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中共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5月我应邀带协会秘书长陈玉琴到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参加了“民间艺术家进校园”的活动及举办第四届(中国 宁夏)剪纸艺术展的准备工作会议;6月带领会员8人参加了中国西部举办的“西风烈”全国剪纸艺术大展,均获优秀奖,作品被收藏,同时带领会员参加了中国中部“风之魂”迎奥运民间剪纸艺术展,我本人获优秀组织奖,作品获1个铜奖,11个优秀奖。9月带领会员参加了全国浙江象山举办的廉政剪纸大展,我的作品“钟馗系列”获最新创意奖。同时和会员们还参加了第四届国际(中国 宁夏)剪纸艺术展,我的作品“秋子韵”、倪兰秀的“朝鲜手鼓舞”均获铜奖,其他会员还获两个优秀奖,其他作品均被收藏。10月
我带领会员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五大地区剪纸作品精品展,我同时参加了“集美杯”现场剪纸表演,获得了“全国十佳表演奖”。
2009年4月,带领会员参加了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全国“鱼文化”剪纸大展,我的作品获铜奖、段心灵、高云云均获佳作奖。同年我和协会会员们又参加了全国“建国60周年剪纸作品巡回展”和大连全国剪纸展,我的作品“牛气冲天”获银奖,其他会员们获了6个优秀奖,9月又和会员们参加了山西省农博会民间工艺精品展,我们“霍州剪纸”获金奖,还参加了山西“生态右玉全国剪纸展”,获3个优秀奖。
2010年元月带领协会又参加了“上海迎世博书画艺术公益展”,协会荣获金、银、铜三项大奖,我的作品获金奖。我还参与了“全球华人迎世博纪念品设计大赛”,并初选入围。
我已年过半百。几十年来,为了提高剪纸艺术,我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民间艺人,走一处学一处,因而我的作品极富生活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范和趣味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在创作的道路上,我的人生非常坎坷,我家里曾遭受重大打击,不到五年,失去了三位亲人,先是大儿子九二年四月因车祸身亡,婆母受不了这个打击,当年患重病,九三年九月去世,接着我丈夫在这种精神的摧残下又患绝症,于一九九七元月也离我而去,我也差点得了精神病,但为了要照顾年迈的公公,抚养年幼的小儿子,我必须坚强地面对一切,极其痛苦地难以自拔时,我就搞剪纸来解脱、分散痛苦,是剪纸艺术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1999年,霍州剪纸艺术协会成立以后,我带领协会姐妹们对剪纸艺术中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使“霍州剪纸”从霍州走向省、市到全国各地参展,甚至几次在国际形式的剪纸艺术精品展中屡获殊荣,使“霍州剪纸”在全省、全国都有了点小名气。我和协会的姐妹们,不单是搞剪纸有时还搞一些民间工艺,如:十二生肖挂件、老虎枕头、绣花鞋垫等。我们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南方遭水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我和姐妹们一起捐钱献物;“八一”建军节我和姐妹们为驻地军队,赠送了协会集体创作的剪纸作品“军民鱼水情”;在庆国庆晚会上,我和姐妹们为观众作现场剪纸表演等等。因此,我们剪纸协会连年被霍州市委、市政府、市宣传部、市文联、市妇联评为“文化艺术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我本人被评为“霍州市劳模”“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临汾地区三八红旗手”“爱心妈妈”等。
2007年由霍州市妇联推荐,我被选为第五届政协委员,进入政协后,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参政议政,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很好的履行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
现在,“霍州剪纸”已成为临汾市市级非文化物质遗产,我爱在心里,视如生命,激励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创新精神,为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新生事物,使“霍州剪纸艺术”绽放更加灿烂的花朵,我愿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传承剪纸艺术 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传承剪纸艺术 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濮阳县第八中学
剪纸创美艺术社团
负责人:张丽霞
郭志强
王玉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及素质教育,学校特色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具体体现。我校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在班级和校园墙可体现),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我校坐落在乡镇,为了剪纸艺术的传承精神,我们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社团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协调发展。
创建本社团,也拉近了剪纸民间艺术文化与学校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和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的一般技法。
2017—2018学年我们社团的宗旨是:提高社团学生的鉴赏力和创作能力,以及他们传授学弟学妹的实践能力,重点是让社团的学生到各班传授剪纸的知识和技巧,目的是为了撒播剪纸的种子——遍地开花。
回顾我们剪纸创美艺术社团的成就:首先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好评;其次在2016年冬季,我被教育局陈永臻老师去濮阳县城东中学演讲;再次2017年5月份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柳屯一中验收艺术节节目的活动中,也得到了兄弟姐妹学校的称赞,且在2017年6月1日在濮阳县二中举办的濮阳县第四届艺术节活动中,也得到了县长杨艳虹和其他领导的赞扬的鼓励。
愿剪纸精神永驻!愿传承剪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