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定)
点燃多彩梦想 拓宽教育舞台
——全面改薄后的翟家所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 崭新的教学楼、红色的跑道、美丽的绿化景观、宏伟气派的大门、整洁卫生的厕所、标准的学生公寓……“全面改薄”项目的高效实施,使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提升了学校内涵,进一步缩小了学校、城乡和区域的差距,推动了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
一、坚持以特色化抓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确立了以体育、艺术特色传承中华文明为主线,用“精神文化引领艺术特色发展,物质文化彰显艺术品位,管理文化保驾护航,行为文化提升内涵,课程文化拓展未来,活动文化突出特色”的“一线六面”快乐校园建设模式,努力积淀人心向上、人心向善,发奋图强、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艺术,积极营造学生多采多艺、教师一专多能、文明和谐、快乐生活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
二、坚持以精细化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切实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将少年宫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学校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校长担任主任,副校长、教导主任担任副主任,中层干部为组员的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指导、协调 “少年宫”的工作,教师全员参与工作,确保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公室制订完善了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包括主任、副主任、辅导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少年宫工作管理制度,安全管理 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各功能活动室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少年宫的规范运行。
三、坚持以规范化保运行,加强资金管理用好项目经费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首批20万元项目资金下达后,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资金使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计划,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房屋修缮和装备配置上。
四、科学设置项目,扎实开展活动
学校少年宫根据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年龄、认知及心理特点,学校设置了5大类16个活动小组,按照先满足在校学生活动需求,后辐射周边乡村的要求,扎实组织开展活动。
1.德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心理、道德、法制、国情、安全等主题教育;利用班队会、周一升旗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体育活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健全的工作机制,计划完整措施得力。坚持两操一活动和大课间快乐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快乐体育运动会。加强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棋艺等六个兴趣小组,坚持每周集中辅导两次,每天组织开展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掌握2项以上的运动技能。
3.艺术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成设施完备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较好地满足艺术课教学需要。成立电 子琴、二胡、口琴、舞蹈、绘画、剪纸、书法、计算机等八个艺术类兴趣小组,每周集中辅导两次,每天开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并适时组织开展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览、文艺汇演等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4.科技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成立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手工加工制作、积木组装等活动,5.读书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制定相关的读书活动计划,做到计划明确、措施具体、制度完备。成立经典诵读活动兴趣小组,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国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学校定期组织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采取古诗接力赛、配乐唱古诗、诗境表演等方式检验诵读活动的效果。学生在读经典、唱童谣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学校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学校将每天下午的大课间4:05—5:05定为少年宫活动时间,晚上6:00—7:00定为寄宿生少年宫活动时间;双休日上午8:30—11:30,暑假每天早上8:30—11:30,寒假每天下午2:00—5:00免费向社会开放,针对本地每一个青少年开展少年宫活动。
五、改薄见成效
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建成以来,各种活动坚持开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学生智力得到了开发,体能得到了锻炼,技能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同时“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地促进了学 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六、今后的打算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为我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将这一惠民工程不断推向深入。一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勇于承担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今年准备在科技制作上加大投入,特别是航模制作,准备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我校也申请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组建足球活动小组;还准备将秦腔这一当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剧目作为少年宫活动内容之一,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二是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三是加大开放力度,努力使当地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全部参加到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当中,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四是保证开放时间,要延长双休日、节假日活动时间,使少年儿童的各种技能都有足够的时间在少年宫得到培养和锻炼。五是保证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使新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提高活动质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六是保障经费投入。学校每年将学校经费的20 %投入到少年宫的建设之中,使少年宫的设施器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满足少年宫各项活动开展的需要。
典型的实例彰显着我校“改薄”成效。让全校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教育公平进一步体现 “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的任务所在。一根光纤联通世界,一块屏幕沟通未来,农村学校也建成了数字校园;宿舍、餐厅、厕所,农村学校也可以应有尽有;新教室、新校门、新操场、新绿地,农村学校也可以如此美丽。总之,我校全体教师将以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状态,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抓教育改革,谋教育发展,努力做好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工作,使之成为青少年文化娱乐的中心,健康成长的乐园。“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使学校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梦想逐渐成为了现实。
作 者:王鹤群
工作单位:会宁县翟家所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第二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定)
打造新型平台 拓宽育人渠道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南距西安12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地处陕甘两省接壤处,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全县辖13个镇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未成年人约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2%,其中留守儿童26535人,占全县儿童总人数的33.2%。近年来,**在中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和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执政业绩,紧扣“一个目标”(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遵循“三个坚持”(坚持特色化建设、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规范化运行),打造“五大平台”(思想道德教育平台、科学技术普及平台、文化体育培训平台、劳动技能训练平台、社会实践参与平台),为把**建成“咸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实现“四强三领先”(西部工业强市、农业强市、科教强市、文化强市,使群众生活水平、生态建设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的“咸阳梦”和“三个陕西”(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目标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一、坚持以特色化抓建设,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全县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我们突出抓好建立机 制、整合资源、内部配套、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1、在目标考核上创特色,建立机制、激发活力抓建设。我们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坚持以目标责任考核为统揽,建机制、添动力,聚人心、增活力,研究出台了《彬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彬县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宫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考核验收、奖惩兑现等各项规定和具体要求,为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兑现目标责任考核结果,按照工作成效对各青少年宫建设实行分类奖补,分别奖励12万元、10万元、8万元不等,对于建设工作有重大缺陷、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奖补,充分调动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青少年宫建设步伐。
2、在结合实际上创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抓建设。我们本着“教育不留空白、建设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全县13个镇的具体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三种模式推进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模式一:立足实际需求,新建。2011年,我们立足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率先在龙高中心小学启动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少年宫综合楼1栋,内设德育、科技、音乐、美术等部室23个,在全省首开先河建成校内少年宫,为全县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提供了蓝本。模式二:着眼有效利用,改建。近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布点调整后部分校舍闲置的实际,选择条件便利、辐射面广的学校,通过对空置楼房再利用、现有 部室再改造、相关设施再添置的方式,建成新民、北极、香庙等14所中学青少年宫和永乐、实验等3所小学少年宫,实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的设想。模式三:推动资源整合,拓建。在充分发挥校内青少年宫作用的同时,我们依托学校附近的镇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把青少年宫建设向校外拓展,发挥其设施、场地、人员和活动器材的作用,增加服务项目,完善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太峪、龙马、金池等青少年宫校外辅助基地23个,有效缓解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教育活动阵地不足之间的矛盾。
3、在内部配套上创特色,立足县情、打造优势抓建设。我们把内部配套作为青少年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县域实际,重部室完备,抓优势挖掘,显地域特色,着力提升青少年宫建设的标准和品位。突出“全”字建部室。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坚持“立足需要求全,着眼适用求精”的原则,研究出台了《学校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标准》,在各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体育、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棋艺、科技制作、手工制作、心理咨询、亲情连线等基本活动部室20类,组建跳绳、足球等基本活动队组8类,配全设施设备,配齐活动器材,有效解决了青少年开展活动无阵地、锻炼成才无平台的问题。突出“特”字提品位。为提升品位,增强吸引力,各学校青少年宫按照“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实施“一校一品”,创办了一批特色部室,开展了各类特色活动。弘扬彬县制陶工艺历史传统,在太峪镇拜家河村建成集学习与游乐、体验与实践于一体的陶艺坊;结合新民镇秦腔文化氛围浓厚的特点,在新民中 学建成了以雕刻秦腔脸谱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瓦雕室,为青少年了解曲艺常识、体会秦风秦韵、增强动手能力提供了平台;发挥韩家镇本地经济产业特色,在车家庄中学青少年宫开设以金银花种植、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劳技室,在校园建立金银花种植实践园地,全县共建成各类特色部室21个、创立特色活动项目38个。同时,充分挖掘彬县作为公刘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摇篮的革命教育资源,在青少年宫建设中融入历史积淀、文化元素和革命精神,建成了“金池革命旧址”、“二郎山烈士陵园”、“、“诗经文化风情园”等25个校外活动基地,青少年宫建设的品位得到有效提升。突出“实”字塑文化。本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突出乡情体验,研究教育方向,着力架构切合地方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体系。由县文明办、教育局、文联、科协等部门负责,投入300多万元,邀请专家学者精心研究编纂了《豳诗辑注》、《彬州风物》、《彬州地理》、《彬县民间文学集成》、《图说彬县诗经文化园》、《彬县是个好地方》等乡土教材12万册,让青少年在乡情体验中感悟特色文化、塑造精神内涵。刻录发放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光盘,印制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经典诵读本,作为青少年宫教育活动的必修教材,让青少年在了解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同时,在接受传统教育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不断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4、在资金筹措上创特色,对内挖潜、向外借力抓建设。以中央支持为引领、地方投入为主体、社会融入为辅助、市场运作为补充,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广辟渠道筹资,力破瓶颈建设。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引领下,县财政充分发挥先期投入的 主体作用,2012年一次性列支1000万元用于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同时,以冠名、挂牌等形式,撬动社会资金,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力破解了建设的资金瓶颈。近年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50万元、财政投入2000万元,文明单位捐赠60万元、社会各界资助100万元,青少年宫建设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二、坚持以精细化强管理,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举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少年宫作用的发挥,贵在精细化管理。我们坚持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着力提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的管理层次和运行效益。
1、多路并进,在力量配备上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我们坚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青少宫管理运行的基础环节,不拘一格“降”人才,多路并进建队伍。通过“中西部人才振兴计划”、省级招考等途径招聘专业辅导员,统筹安排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富余教师到青少年宫担任辅导员,充实队伍力量;通过走教、轮岗、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对青少年宫学校有特长的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特聘156名“五老”人员、先进模范人物、民间艺人、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兼职辅导员,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了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各层次搭配的人才队伍,在力量配备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2、严考细核,在制度落实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在推进青少年宫建设的同时,我们便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出台了《彬县乡村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彬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及校园文化建设评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各青少年宫主任、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并由县教育局牵头,把全县青少年宫管理运行 纳入各学校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从建章立制、力量配备、责任落实、工作绩效等方面全面检查考核,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宫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各校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对辅导员职责履行、部室功能发挥、队组活动成效及档案资料完善、考勤制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各项管理措施执行有标准、落实有依据。各青少年宫及相应部室、队组也及时制定活动计划,进一步细化了活动的目标要求、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特别是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具体措施,落实相应责任,从而建立起了“级级有制度、人人有责任、个个抓落实”的完整管理链条和严格执行机制,在制度体系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3、多方联动,在职能发挥上为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我们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协调指导、教育局牵头负责、各学校和青少年宫具体落实”工作机制的同时,注重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县妇联把留守儿童关爱作为重点,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依托各青少年宫亲情连线室、留守儿童之家等部室,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有效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各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扎实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解决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司法部门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设立“模拟法庭”等别开生面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大力实施“绿网工程”、“净化工程”,取缔非法网吧,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三、坚持以规范化保运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效近年来,我们以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运行为依托,秉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在空间上由学校向社会延伸,在时间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内容上由文化知识向思想道德延伸,力促青少年宫规范化运行,切实发挥其培德树人的综合功能。2012年10月,陕西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和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培训会先后在彬县召开,彬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人民网》、《中国文明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宣传报道,成功示范了乡村学校青少年宫运行新“标线”,打造了彬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名片”。
1、以“怡情”为首,致力于思想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我们把乡村学校青少年宫作为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平台、延伸教育触角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课余、双休日和寒暑假等时机,以优秀童谣传唱、文化经典诵读、“网上祭英烈”、“讲礼貌、知礼节、懂礼仪”三礼教育、“做有道德的人”读书征文、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和“一禁三告别”等集体活动为载体,把未成年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作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激发了未成年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崇高的责任担当深深植根于广大未成年人心底。我县先后有城关小学张雨桐、新民镇胡家坡小学冯佳瑶等12名未成年人被授予“文明好少年”荣誉称号,龙高中心小学孙玉婷、北极中学景天浩等8名未成年人被授予“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实验小学王琪、韩家中心小学席亮等6名未成年人被授予“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2、以“养性”为先,致力于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针对留守儿童、孤儿等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我们根据其性格孤僻,思想偏激、心理扭曲等实际,充分发挥青少年宫心理咨询室、亲情连线室等心理健康类活动部室的应有作用,采取答疑解惑、劝服开导、事迹熏陶、情境感染等方式,及时帮助其破解心结、释放压力、疏导情绪,并教会他们掌握简单的自我解压、自我调适方法,从而尽快走出心理困境,树立生活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通过心理疏导,全县共帮扶心理障碍学生230人、矫正问题学生52人、劝返流失学生83人,使他们都能在青少年宫的帮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3、以“力行”为要,致力于特长培养,帮助未成年人提升创新能力。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引导、道德教育和个性养成的同时,我们紧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放松,以剪纸、陶艺、泥塑、编织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活动为突破口,通过带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方法,坚持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兴趣、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促使未成年人既传承优秀文化、又掌握一技之长,青少年宫吸引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普及、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乐园。近年来,全县共有253名学生在全国优秀童谣征集、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陕西省青少年拉丁舞比赛、科技创新大赛、钢琴演奏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未成年人寄托着家庭的希望,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明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管理运行水平,努力把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打造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科学技术普及的平台、文化体育培训的平台、劳动技能训练的平台以及社会实践参与的平台。
第三篇:乡村学校少年宫经验交流材料
建管并用
注重实效
精心打造乡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台
2011年以来,**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自治区民生项目资金,依托乡镇中学、布局调整闲置校舍,累计投入313万元(其中上级部门拨付专项资金148万元,县财政配套165万元)建成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县财政投入1520余万元供其余各乡村学校自主建设少年宫。各乡村学校坚持从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和“一校一特色、一宫多品牌”的思路建起了设施完善、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使其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少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七彩乐园”,成为学生与非法宗教活动的“隔离带”和“防火墙”。
一、完善机制,探索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主策略
按照“校长带着感情做、辅导员带着责任教、领导要有眼光支持”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和制约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机制、资金、师资配备等关键环节,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一是健全机制管。建立健全由县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教育局实施、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学校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少年宫辅导教师职责、少年宫协助辅导员职责、少年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少年宫财务管理制度、少年宫财产管理制度、少年宫辅导老师考勤制度、少年宫活动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有
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二是督查指导管。制定“月督查、年测评”工作制度,完善一宫(校)一档、定期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认真查阅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方案、计划、活动记录等相关档案资料,了解少年宫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同时对少年宫的管理和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与年终考核和项目资金挂构。三是学习交流管。定期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会,组织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辅导员到发挥作用明显、活动开展显著的学校,现场进行观摩学习,着力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引导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办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各类实践活动。
二、建强师资,形成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转大格局
始终将建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并将其作为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以贯之、长抓不懈。一是专职辅导有定位。依托学校现有教师资源建立专职辅导员队伍,选聘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担任专职辅导教师,在体、音、美、手工制作等方面做到各展其能、各尽其才、共同参与。二是外聘辅导善补位。按照“覆盖广、花钱少、抓得住”的原则,由各学校聘请乡镇中有一技之长的装修、服装加工、面点等社会人员充实到外聘辅导员队伍中来,解决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用型技能辅导不足的问题。三是社会辅导不缺位。着力利用本地各类资源,从学生家长中、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等群体中选聘志愿者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辅导员;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等典型吸纳进志愿辅导员队伍中,定期邀请前来
作辅导报告、专题授课、座谈交流,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城乡结对全就位。始终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年”竞技比赛,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使民族团结思想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三、突出特色,打造乡村青少年德育教育“大本营” 突出以“德艺双馨”为目标,以“均衡、优质、特色、和谐为主线,以“修性养德促能”为切入点,着力将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社会实践基地、文体活动平台和双语交流平台。一是以乐促智重培育。紧紧依托学校原有教学设施和场地,按照“已有的继续完善,欠缺的突出加强,重点的优先扶持,特色的着力打造”思路,各学校改造和修缮了闲置的办公室、场地,建立了木卡姆舞蹈排练室、书法室、手工室、美术室、音乐室等文艺兴趣班及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滑板、武术等体育兴趣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孩子们“变身”成为“足球小将”、“灌篮高手”、“舞蹈家”、“小作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体育、文艺带来的乐趣。二是以技促能重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在各处开设手工裁缝班、电焊班、炊事班、理发班、装修班、民族乐器制作班、摄影班、厨艺兴趣班等,着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从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育科技创新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操作、科学探
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热情;注重警示实践体验,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讲课,传授交通法规、预防犯罪、灾害自救、紧急救护、消防安全等知识,经常性开展模拟救护、逃生演习。部分少年宫开办了校园双语广播电台,利用校园广播开设的“希望花朵新闻”,让学生自己采、编、播新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三是以读养德重熏陶。充分发挥少年宫“以读养德”的教育功能,引领特色办学,深入开展《三字经》、《短歌行》、《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作品的颂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魅力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举办“我读书我快乐”、“知识改变命运”、“每月读书明星”、“中华梦娃经典颂”、双语歌曲大奖赛、“非物质文化传承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比赛,不断增强乡村青少年“五个认同”;通过设立“双语角”、开办“双语桥”、开展“每日一句学双语”等活动,提升学生双语水平。此外,针对以往图书室定期开放,学生借阅受约束,不能随时阅读的问题,各学校把图书室搬到教学楼大厅、走廊、葡萄架下等地方,建立“敞开式图书室”,更加方便了学生阅读。四是特色载体重提升。始终将青少年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爱国爱疆爱家乡”、“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唱响核心价值观、图说核心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从细微处着眼,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活动,利用教师节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利用“我们的节日”培养学
生爱国爱家之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六小”快乐体验活动,即田园小能手、道德小宣传员、旅游小导游、文明小交警、模拟小法官、环保小卫士体验,让未成年人在田间劳作和实地体验中学会种养殖技能,提高动口和动手能力,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的养育。此外,拓展开展“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一项运动强身体、一支画笔绘人生、一台电脑阅天下、一支毛笔修身性、一支舞蹈展风采、一尊木塑跃思维、一门科技出创新、一把剪刀出才艺、一个鼓点精气神、一项实践促能力,从道德教育到社会课堂,从艺体熏陶到动手实践,从书香校园到经典教育,从乡土文化到高雅艺术,使广大农村孩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团结和合作,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和幸福,真正成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合格人才。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运行,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力度,通过不断完善功能、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努力使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放心的好地方。
第四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怎么解决?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我省的创造,它发源于淄博市桓台县。大家知道,农村的孩子,父母许多都在外打工或务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管孩子们的课外教育问题,孩子们放学放假的时间是农村父母最关切的事情,而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失的问题也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桓台县依托农村中小学校,整合各种资源,配备必要的娱乐科普和体育活动器材,探索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这样,农村孩子们在课外和节假日就能够在离家不远的少年宫很方便地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才艺培养,有效解决了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失问题。乡村学校少年宫由于“花钱少、覆盖广、效果好”,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深受广大农村家长们的认可和欢迎。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肯定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经验,并要求在全国大力推广,中央文明办先后在我省淄博市和临沂市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正是由于乡村学校少年宫“花钱少、覆盖广、效果好”的特点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我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淄博、临沂、潍坊等市已基本实现对所有乡镇的全覆盖,东营等市计划今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省现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100余所,开办各类培训班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多万期(次),乡村学校少年宫已经成为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肯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特色品牌。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资金怎样解决呢?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社会工程,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比如说,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源地桓台县的索镇、果里镇、邢家镇少年宫,政府就分别投入了57万元、60万元、50万元,而临沂市政府这两年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资金就达5000万元。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桓台县马桥镇、陈庄镇等乡村学校少年宫也得到了金城、博汇等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次,我们向社会承诺建设15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中尽可能多地争取名额,按照平均每所20万元的标准建设一批(简要说明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教育部门的支持,利用省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设一批;三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援建一批。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大力实施城乡文明牵手共建工程,动员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各方面的扶持。今年,中央文明办还奖在全国开展百城万村结对共建活动,发动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对农村行政村进行帮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两项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上来,鼓励全国、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结对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
第五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定)
济宁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日)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接壤,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现辖12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0.5万亩;总人口8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76.9万人,占68.4%。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2.8亿元,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0元。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新期待,立足济宁实际,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以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为重点的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即鲁发„2011‟10号文件,特别是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后,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部署
栏等载体进行宣传引导,组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专题“三下乡”等活动深入乡村进行宣讲,通过美好前景展望及效益实惠分析,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激活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各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政策扶持,构建支撑体系。按照“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的要求,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从今年起,市里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行支持和奖补;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5%、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5%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投入,各县市区也普遍增加了相应投入,确保每年全市财政投入总额不低于12亿元。为使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尽快发挥效益,最近市里又整合筹措了1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工资报酬、乡镇垃圾转运站和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奖补。二是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将市县两级涉及农村路、水、电和治安、社保、医疗、科教、文体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有机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集中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三是广泛吸引金融信贷投入。通过积极培育发展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抵押融资机制,引导各级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金融投入累计达到XX亿元,础设施提升上,重点抓好河、湖、库、塘等引水工程的渠系配套建设,突出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卡脖子”问题;同时,将农村公路“村村通”提升为“村内通”、“网络化”,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深化为“户户通”。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上,集中开展以整治和改变农村“十大不文明现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在绿化美化方面,深入推进绿化示范镇村创建活动,量化标准,提高档次,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建设水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园(区)中村、压煤搬迁村和经济强村等五个重点,连续三年,每年建设120个左右市级示范点,配套建设涵盖农民生产生活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综合服务中心。
(六)强化推进措施,构建长效机制。一是抓督导,建立周督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采取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随机暗访相结合,每次检查、暗访情况排出名次,并在媒体公开曝光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成效不大的,通过定期交流、单独约谈等形式进行督促。二是抓监督,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活动。采取专项视察监督与评议相结合,视察评议结果进行记分排名并公开。三是抓调研,探索工程建设推进新思路、新举措。组织专门调研组,分别到江苏、浙江等省和我省沿海市县考察学习,对照先进地区找差距,研究提出系统科学推进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决策建议。四是抓考核,建立绩效、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任务
渔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549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
(二)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新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开工建设水利项目6773个、完成5940个,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7.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6.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农村饮水工程,完成投资8314万元,开工建设水厂12处,新打水源井60眼,完成180个村的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提升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完成投资1100.6万元,修缮恢复户用沼气池18980个,新建完善沼气服务网点138处。农村公路建设,按照村内通、网络化要求,完成投资4.1亿元,开工建设农村公路项目576个、1114.2公里,桥梁35座。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信息网络延伸工程全面启动,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完成投资1.27亿元,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96244户,累计达到164.7万户。
(三)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县域内村镇体系规划全面完成,全市6274个建制村,将其中的5572个村规划整合为792个农村社区,其余702个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村,按照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和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要求,已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今年新开工建设农村住房10.3万户,加快发展。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小学、初中适龄人群入学率达到99.99%和99.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人数达到612.9万人,参合率98.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员13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9%,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35.2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3亿元。达到“八有”标准的村居?个,比重达到?%。
(六)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全市共开展乡村文明欢乐行、道德模范评选等主题实践活动10余项,涉及全市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大力推进破陋习、改陈规、告别不文明行为等宣传教育,积极实施精神文明进村庄、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参与群众达16万人次。全市文明村(居)达到?个,占总村(居)数的?%,“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三高三强”型领导班子的比重达到?%,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群体性事件发案率比去年降低了?个百分点。
三、下步打算
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也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无论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是与先进地区提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建设理念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思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更高层次上全方位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转变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
况千差万别,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群众基础各不相同,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注重特色,防止和避免“一个模式”、“一刀切”、“齐步走”。在已经建成的农村社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发展富民产业,尤其是在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基础条件好的村重点在配套、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样板村、精品村;对于那些有一定资源或产业优势的乡村,要从最基础的项目抓起,循序渐进,努力打造成特色专业村。
四是在支撑保障上坚持集中资源、合力推进。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把手”工程,动员全党、全社会参与,努力形成强力推进、合力共建的强大氛围。在全面落实省委„2011‟10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抓住各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大机遇,精心谋划筛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扶持。积极引导各类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市县领导联系点制度和“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制度,明确部门单位帮扶共建任务,完善帮扶共建制度,强化帮扶共建措施,确保帮扶共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