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04:4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

第一篇: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

新教育实验复习资料

1、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旗帜鲜明地重申教育乌托邦、理想主义,强调激情与梦想,强调职业认同,这是新教育实验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舍此,便无新教育实验。

3、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

4、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新教育在各地寻找着“尺码相同的人”,然后,通过授予卓有成效的课程,让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们获得可见的教育教学成就,成为新教育实验的榜样。

5、新教育其实就是教育的本真,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这是苍南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峰为《苍南新教育文丛》叙写的总序里的一段话。

6、新教育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那么,我们可以对中国教育说一句:相信我们,相信新教育。

7、新教育精神: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取向”;第三、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意识”;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精神内核。

8、新教育实验的“新”,并不是赶时髦,也不是强标榜,而是一种传承,一种呼唤。新教育之“新”,实际上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事实上,新教育实验构建的是一种“新”的教育话语,不是一种话语霸权,而是借助于这种言说方式激励我们应该对当下的教育进行反思,对历史的教育进行怀想,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前瞻。

9、新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它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

二、它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10、新教育主张回到教育的原点,主张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教育应该培养美好的人性,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11、开放性、创造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新教育实验”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所追求的哲学境界。新旧世纪的时空转换、新世纪全球化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地平线。批判与重构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迎接新世纪、走向未来的根本条件和出发点。

12、新教育实验所理想的四重教育境界: 一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二是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三是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四是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13、新教育实验的“六项目标”:一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教育”理论。二是形成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三是促成教师在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四是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五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发展,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六是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14、新教育的两在愿景:一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二是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15、新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发展论、行动论,也可以说新教育实验有自己的发展哲学、行动哲学。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是崇高论和和谐论,也可以说是新教育实验追求的境界。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是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也可以说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路径。

(1)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2)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3)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4)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6)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16、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文化”进而“人化”。

17、新教育实验有四个追求,或者说四大改变: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这四个改变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人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追求。

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逻辑起点,就是教师的发展,或者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新教育实验把我们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学校管理最灵魂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科学研究是生存力,在学校的发展中,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存力。教育科研关注鲜活的教育生命,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教室是教育的舞台。几乎所有重要的教育事件都发生在教室里。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8、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1)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上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2)师生共写随笔:就是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安全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3)聆听窗外声音: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4)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5)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6)、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19、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环境与氛围(2)物质载体(3)活动(4)组织载体(5)课堂(6)评价。

20、最近几年,我们新教育团队一直在努力探寻积极的儿童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就是我们的探寻成果之一。

(1)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晨诵的主要形式: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情境诵诗(2)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3)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

21、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三专”模式来实现: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在反思中成长)。三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22、新教育专业写作的特点:(1)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2)强调与实践相关联。

(3)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4)主张师生共写随笔。(5)注重案例研究。

23、理想课堂的六个度:一是参与度。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二是亲和度。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四是整合度。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五是练习度。在课堂中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六是延展度。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甚而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24、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三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25、“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依据建构主义教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性的)。人与知识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27、新教育的九大定律

(1)态度决定一切(2)体罚近乎无能(3)读书改变人生(4)课堂属于学生(5)性格主宰命运(6)特色就是卓越(7)理想创造辉煌(8)爱心产生奇迹(9)说你行你就行

28、体罚的原因: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教师情绪不好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

29、不能体罚的原因:(1)体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的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的心灵。(2)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的心理。(3)体罚往往容易使学生模仿暴力。30、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以下几个维度:(1)对待未来的态度(2)对待工作的态度(3)对待社会的态度(4)对待学习的态度(5)对待他人的态度(6)对待自己的态度。

31、新教育的家教主张:

(1)新教育需要新父母(2)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3)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4)把童年还给孩子(5)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6)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7)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8)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32、写日记对孩子的成长至少有四方面的意义:

(1)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2)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意志能力(3)写日记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4)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34、新教育管理的铁律:“底线+榜样”。

35、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

(1)优秀是卓越的大敌(2)谦逊而坚韧(3)“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4)做一个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刺猬”(5)创造卓越的小气候。

36、如何推进新教育实验区的建设?

(1)遵守实验规程(2)规范新教育用语(3)积累实验资料(4)关注新教育实验动态(5)遵循“底线+榜样”的模式。

37、新教育的实验宗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38、新教育的核心价值: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

新教育的“一至十” 一、一大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二、二大实验特征:一是以读书作切入点,二是以写作为突契口。三、三大理论假设:一是通过读阅写等活动,不断增强教育反思能力和哲学批判意识;二是关注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人,最终促成全面发展;三是形成独特的教育学派。四、四大预期改变:一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二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范式。五、五大基本观点(理念):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五是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六、六大目标:一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教育”理论;二是形成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三是促成教师在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四是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五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发展,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六是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七、七大行动: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二是师生共写随笔,三是聆听窗外声音,四是双语口才训练,五是建设数码社区,六是构建理想课堂,七是莫愁新父母学校。八、八大原则:一是教师示范原则(每年随笔不少于10万字),二是学生坚持原则(每年小学生不少于3-5万字、中学生不少于6-8万字),三是以读促写原则,四是自逼原则,五是反思促写原则,六是以恒治懒原则,七是活动推进原则,八是发表激励原则。九、九大定律:一是态度决定一切,二是说你行你就行,三是体罚近乎无能,四是读书改变人生,五是课堂属于学生,六是性格主宰命运,七是特色就是卓越,八是理想创造辉煌,九是爱心产生奇迹。十、十大领域:一是理想的德育,二是理想的智育,三是理想的体育,四是理想的美育,五是理想的劳技教育,六是理想的学校,七是理想的教师,八是理想的校长,九是理想的学生,十是理想的父母。另补记:

四重教育境界:1.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2.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3.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4.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八大家教理念:一是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二是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三是品德重于学问;四是把童年还给孩子;五是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六是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七是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八是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第二篇: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充分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是其5 个基本观点。实验围绕“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价值取向,实施“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及构筑理想课堂。

第三篇:新教育实验学习考察总结

海门学习考察总结

--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新艺术教育”专题研讨会

吃过鲜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题记

艺术不仅能改变人的局部行为,更能影响人的心灵深处!

艺术的直接目的直指人的审美人生!

艺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以一种优雅的审美态度生活!

……

这是海门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在“新艺术教育”研讨会致辞中的几句话。让艺术课程滋润儿童生命,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生活,促进完美人格成长,让生命朝向更完美,是海门新教育实验重镇的美好愿景。

2014年4月26日,莱芜市组织新教育教师一行51人,赴海门进行了2天半的参观学习,每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几所学校10几个“剧组”向天南海北赶来的参会教师展演了精彩的舞台剧和几所学校的艺术课程叙事。这是海门运作长达5年来艺术教育课程研究的结晶。参会教师穿梭于不同的“剧场”,观摩和学习海门同行的表演。从舞台上师生们大胆创新改编的剧本,孩子们惟妙惟肖细致到每个情节的心理、神情和动作,以及古典与时尚混搭的音乐、舞蹈、美术、灯光完美结合的舞台设计,我感受分外真切,海门新教育人巨量的付出掷地有声,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海门新教育的巨大能量,让课程在促进生命成长的路上渐开花结果。

倾听观赏,感受课程魅力

几部课程叙事,都是通过边叙事边展演的形式进行。第一部叙事是海门东洲国际学校的陈铁梅副校长进行的《穿越百幅名画》课程叙事。一幅行走在《渔歌唱晚》里的《千里江山图》,画作在音乐的旋律里缓缓流淌,画中的情景随乐声时缓时急,跌宕起伏,音乐和画作顿时有了画面感、韵律感,让人在音乐的语言里把眼睛叫醒,这个叙事的出场一下子把心抓住了,新颖震撼,这应该就是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魔力。陈校长用“关注精神和儿童心理,体验情感与道德,想象超越知识,培养审美情感”这些概念阐述名画课程的建构特点。《穿越百幅名画》的课程架构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儿童主题立场的“儿童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以一到九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呈阶梯状架构课程体系:走进无邪世界,记忆金色童年,体悟温暖亲情,欣赏事情绝唱,拥抱美好生活,饱览大好河山,追寻生命价值,扬起智慧风帆,崇尚爱国情怀,咏唱正义之歌。只有不断直抵内心的思索,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弥合儿童和成人间的鸿沟,以儿童的视角建构课程体系,才会实现“入画”到“出画”的完美历程,才能将理性的智的欣赏与感性的情的欣赏融为一体,才会有儿童审美敏感力的质的飞跃。让课程适合儿童,让儿童在这些名画的穿越中,像艺术家一样思考。陈校长在报告中把“审美人生”四个大字清晰地投影在大屏幕上,并深情阐述:人,总有合理的欲望,高不可攀如圣人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但我们丝毫不能放弃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并将之作为教育人一生的追求,因为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培养孩子的卓越人格,帮助他们汲汲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过一种幸福、美好、快乐的人生。我想,这样的阐释对我们莱芜的教师来说应该从内心激起一种久违的感动。

沈荣老师在《儿童剧,让孩子过一种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的课程叙事中,穿插了《夏洛的网》、《守株待兔》、《鼹鼠的月亮河》等几部精彩的儿童剧演,孩子们恰到好处的神情、语言表达和表演动作,让我叹为观止。儿童剧的主题是朝向美好,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一个学期也许只做这么一个有意义的课程。但是学生在阅读故事,排演剧本的活动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孩子们体验合作互助,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个过程,能擦亮孩子发现的眼睛,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过程才是一切,过程就是目的。在过程中,孩子能不断汲取营养,汲取合作互助的精神力量,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潜移默化的。

东洲小学校长祝禧叙述了《穿越影视课程 涵养儿童灵性》的“大眼睛”影视课程。“大眼睛”影视课程是在前期一个个魅力社团、和一本本《魅力教室成长绿皮书》的研究实践上,更为宏大又添彩的一笔,是学校课程运作的又一大手笔。通过回味故事情节,续编故事,影片配音……这一些列的微课程实施,一部部世界经典儿童影片进入了儿童的生活,东洲小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儿童的世界充满魅力”,“大眼睛”影视课程通过学校编制的观影手册引领孩子在一部部影片的穿越中走向影片深处,让孩子的生活视野得以开阔,让儿童在魅力的世界里发展个性,提升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丰富生命体验。

彩泥课程、京剧课程、山歌课程……通过参观几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翻阅课程文本资料,两天的所见所闻,真切感受到海门实验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多年的研究,每所学校也都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类样板课程,每所学校都积极挖掘本土资源和利用人文资源优势,努力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

探索体验:生命高雅拔节

海门的艺术教育给予了我这样的信息:学校、班级课程文化的构建和打造,给师生、家长、课堂、校园甚至是社区的生活,带来了全新而又深刻的影响和变化。这些课程在研发和实施过程中,赋予了孩子美的眼光,美的心性,美的品味。不难想象,孩子们在穿越一本本儿童著作,一个个儿童剧本、编织一个个剧本故事,欣赏一部部经典影片的聚首、对话中,就是对阅读的再理解,再关注,是反刍的过程,让孩子更进一步产生深刻的心灵体验。读书活动演变为剧本展演,彩泥课程与动画片、书中的人物都产生了联结……艺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各学科中相互渗透,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课程就整合起来了。持续性的活动成为一种系列活动,演变为独具魅力的班级课程,学校课程。艺术课程的打造,给学校的发展和孩子的生命成长,架起了一个体验生活乐趣与生命潜能激发产生共鸣的支点,孩子们的视野丰富着,体验丰满着,个体生命人格也一步步走在朝向完整美好的路上,他们从谈吐到内心都会渐渐浸润得宁静和优雅。

在这些校本化课程叙事和展演中,我发现了一点共性,无论是献唱维也纳大厅的合唱团,还是影视同期声的小论坛,又或是几所学校穿插出演的舞台剧,都很潮,具有国际范。儿童剧创编自名童话、名小说、名寓言,名影片等这些经典。音乐剧、哑剧、生活情景剧……都是集舞蹈、背景音乐、小合唱、配音,语言与肢体表达为一体的,尊重原著,又加入新鲜元素,更符合孩子的天真活泼的天性。就如李庆明博士那句结结实实的话:所有的课程统称为儿童课程,所有的课程都应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课程。这种儿童剧表演形式对于我们参观的老师来说是全新的。只从表面来看,能感觉到海门教师的视野更为开阔,艺术嗅觉更为灵敏,教学理念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具备一种大胆的创新和突破的精神,儿童课程的推进所注入的血液更为鲜活。教师的艺术生命也在探索和创新的中一路学习,一路创新,一路丰盈。

校长引领,打造提升团队

本次课程叙事不同于以往的研讨会,基本都是学校校长做汇报,站在学校的角度叙述新艺术教育项目的推进过程。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在学校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大环境里,必然创造一个个热血的团队,一批批热爱艺术的勇士。海门附小的校长在报告中说;有的老师自己专门拜师学艺。有刻苦钻研精神的教师,他的发展会更快。

正如一位名家给予的赞誉: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这次见到东洲小学祝禧校长,内心波澜起伏。第一次见到她本人,是在2011年莱芜一中的新教育报告会上。从她身上,我读到了一位校长的“全面”。那次让我震撼的是整个海门东小在阅读课程方面的探索、研究、运作与创新。在海门东小,阅读课程已渗透到语、数、外、艺、体、德等各个学科,数学老师读《儿童文学》,音乐老师读《生态环境》,体育教师读《孩提时代》……阅读已成为该校教师的家常便饭!更令人钦佩的是,祝禧校长23年读书不辍,从师专读到研究生,她用自己的读书履历影响着自己的教师团队,也影响着学校的每个学生。祝禧校长对教师读书的苛求与鞭策,造就的是儒雅的教师队伍和文雅的学生群体。“全民阅读”的理想和阅读氛围在祝禧的学校里逐步实现了。在她所做的读书调查中,她把教师读书分成了有意思的“两个时期”:过多阅读文学书籍,以致还“停留在浪漫期”;过分专注于专业书籍,又过早地“跨越了浪漫期”。在她侃侃而谈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是该校的一名老师,我能合格吗?”--起码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读得少,思考也了了!还“停留在浪漫期”的我,面对读书反思这两样最普通的事,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作为老师,我倍感惶恐、空虚与不安!特别是小学教师这个“八爪鱼”的角色,读书的视野更要广。所以我认为,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一本底蕴丰厚的书,要有能力、水平、激情去思考去创造去玩转立校的理念、体制和做法,用文化的态度去缔造角角落落。要带好一所学校,要想出特色,首先看自己喜欢什么方向,有能力在哪个领域游刃有余地带好团队,不做无根之木,真正成为一个领跑者,一个锦上添花者。“路漫漫其修远兮”,成就一所学校的独特氛围,并非易事。海门东小从各种魅力社团到《魅力教室成长绿皮书》到如今的“大眼睛”影视课程的开发与运作,若没有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没有学校提供的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平台,没有健全的合作机制、评价机制是不会这样完美运作的,所以,再站在校长的角度,自己不断学习历练提升是人格引领的首要环节,带领团队、激励团队、发展团队,建立健全机制更为重要,既要宏观,更需微观。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从海门每个学校十来年项目推进的状态来看,海门的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能量,高出我们一大截的专业水平也有目共睹,这种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参观的教师。学校,需要一批批热爱创新改革的勇士,一批批勇于献身的花木兰。团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有一种向上的氛围,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

反思,如何朝向完美

在参观和欣赏了各校的精彩呈现和仅有的几节课堂展示后,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议:

第一、任何探索和实践都走在路上,不可能一下子真正完整和美好的。各校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可谓百花齐放,舞台表演技艺精湛。在这背后,学校在实施推进过程中,是否真正凸显了孩子自主的力量,关注了绝大部分的孩子的生命体验?孩子能否自由轻松地参与到课程的实践中,进而发挥自由的个性?课程叙事和展演魅力当然是他们单方面给予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和一群孩子的。无论是校长的课程叙事,个别学生、家长的访谈视频,还是某位教师穿插叙述的小故事,只是以舞台概貌的形式呈现,细节的东西很模糊,真正缔造完美的教室,让这间教室,让这间教室里的课程,教室里的生活都朝向一种幸福完整,不仅仅是海门,应是我们全部学校和师生共同迈进和经营的教育生活。

第二、任何教育改革的阵地当然还是在课堂。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还是在最自然的常态课堂和校园生活里,不是通过精雕几部剧作来实现的。从海门呈现的仅有的几节课堂展示,发现课堂并不很完美。一节引导孩子发现律动规律美的美术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只是和孩子在一起大部分的游戏,而没有引领孩子真正归属到体悟对称律动的美感。一节《假如》读写绘课堂,教师想呈现的应是读、写、绘整合的艺术课堂,没有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拘泥于发挥孩子“假如”的想象力的激发,想象表达过程无限拉长,学生的灵感在絮絮叨叨中走入死胡同。仅仅局限在让孩子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让孩子在“假如”的问题上自己提出发现,绘画的,句子的,生与生互动,也许这堂课的效果更理想一些。《穿越百首名曲》的音乐欣赏课堂展示,是我最想看到的,这所学校这个年级的孩子的音乐基础在什么层次,这群上课的孩子的音乐鉴赏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但他们进行乐感培养的“作坊活”我们窥见一斑:词曲格式、识谱听唱、听乐声谈体会、作为21世纪最美歌词的创作渊源、包括学堂乐歌的小知识点,文学的音乐的历史的若干知识都整合在这节课里面,这节音乐欣赏课的知识容量算比较大的。虽课堂效果一般,孩子的灵性没有激发出来,通过这么一节小课堂,看到我们与海门艺术教育层次上的差距。学校改革和师生成长的阵地永远是课堂,学校的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作为教师个体,追逐大流而不能忘了思考反思。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教学的思维方式,更要遵循孩子的认知水平,从孩子的角度和思维能力出发,多一些理性思考,打造课堂阵地,才能打造优质的教育。

略微遗憾的是,时间短暂,步伐太快,没有和海门的教师进行私下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只能从所见所闻中体悟他们的做法。具体的运作模式和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我还是很模糊的。

回到我们自身。不可否认,我们莱芜也在做着类似的尝试,比如 “晨诵午读暮省”、“完美教室缔造”、“儿童课程开发”、“学校文化缔造”等等,尽管有的较为扎实,但遗憾的是,没有理论支撑、不懈坚持和相关机制保障,有些“课程”如昙花一现,走走过场,有气势没力度,有气场不深刻,收效甚微。在学校文化缔造上,提出一个美好的愿景,描绘一张完美的蓝图,并不太难。行动起来,困难显山露水,实践是高度复杂的。

我们更为缺少的是自我学习的提升,从几次新教育学习培训活动得出,我们的专业阅读势在必行,专业书籍中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阅读又更为紧迫。教师的知识层次,学校文化积淀的厚度,发展的模式思想、根固历史,方方面面,制约了向前迈进的步伐。但是,很多学校知难而上,学校的教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展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巴普洛夫说,在你的工作中,在你的探索中,要有入迷的热情。热情,是任何研究的第一步。有了热情,再加入理性的思考和反思,在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中,课堂实践中,多问几个朝向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不一哄而上跟风,回避问题,不反思不改进,做事情不浅尝辄止,保持执着,我们的教育会越做越好。

吃过鲜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有了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人格会蜕变,教学水平会提高,就像常丽华老师所说,既要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要全力以赴,破茧成蝶。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给予我思想启迪--新教育,需要我们用细水长流、不急不躁、淡定和谐的心态来做,否则只能是“徒有形式,而无实效”的跟风运动!

第四篇:新教育实验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参加庆阳五中

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3年10月11日,我受学校委派,赴庆阳五中参加了以“研发卓越课程”为主题的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通过聆听报告,观看课例展示,现场参观校园活动等方式,领略到学校厚重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看到了学校在践行新教育实验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果,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下面,就庆阳五中在践行新教育实验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并粗浅谈论些个人的认识。

近几年,庆阳五中以新教育五大核心理念为行动纲领,积极践行新教育“十大行动”,认真实施新教育“三大课程”,着力实现新教育的“四大目标”,使学校品质和师生的生命状态发生了极大转变。学校重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为突破口,围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研发实施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理念,研发实施了“礼仪修养”、“经典浸润”、“名言诵读”、“课前演讲”、“乡土文化”、“社会实践”、“诗意文学”、“活动选修”等八大类校本课程体系。学校逐步形成了“敬业、爱生、博学、善道”的教风和“勤学、守纪、厚积、善思”的学风,全校上下对教学价值取向、侧重点、关注点等问题逐渐有了更先进、更科学、更清晰的认识,构建了适合学生教育的“适学课堂”和富有学校特色的“适学课程”体系。通 1 过参加本次活动,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现阶段,新教育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而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二、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三、聆听窗外声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四、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五、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六、建立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七、缔造完美教室。其旨在于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人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八、推进每月一 2 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九、研发卓越课程。卓越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些新教育提倡的一些晨诵、读写绘等课程还包括一些老师自己研发的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确立一个明晰的理念,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形式提炼、升华、外显,折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风气,乃至于各种活动,总是这个理念的体现与实现。其次要从常规管理的文化抓起。三是要推动学校建立与丰富自己的节日文化。四是不断丰富特色文化,积累与创造学校的文化。

第二、营造班级文化。做新教育一定要从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教室做起。一是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让你的班级有自己的班训、班级标识等,有丰富的班级活动、班级节日,有温馨的班级环境、人文的班级制度、积极的班级管理等。二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适合学生需要的晨诵与午读课程,精心组织好每天的晨诵、午读活动

第三、打造理想课堂,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真正要实现从低效到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必须深度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全面构筑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教学活动真正从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才能落实新课程 3 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的汇报完毕,有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新教育实验》读后感

读《新教育实验》有感

今年暑假读了《新教育实验》一书,整本书读下来,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基本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详细做法,可谓是满满的干货,还有一些富有诗意的令人感到温暖温馨的句子,让我忍不住都一一做了批注,也让我在放假之初的那颗似乎有些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思考,也让我学习到很多新教育经过实践的很成熟的做法,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新教育是重视行动的教育,新教育人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上,为此,新教育正式提出了他们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位于行动之首的便是和阅读有关的,书中说:“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这也和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中有一段话比喻的特别形象,“学校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确实,当孩子有了阅读能力,不仅会拥有积极的人生观,还会不断修正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书中提到的“晨诵、午读、暮省”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特别是暮省,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创新,也很有意义,不仅记录学生自己的生活学习,还可以师生互动,对构建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特别有帮助。开学后我所带的班级将升为六年级了,我也打算尝试采用这种创新的方式,这也会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进步、快乐和幸福。一直以来,我们也在提倡孩子们阅读,也有阅读打卡之类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加上现在电子产品的干扰,所以一部分孩子还没养成阅读的习惯。书中也给出了建议,例如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班级竞赛、自制图书展示、撰写图书评论、图书戏剧表演、名著影视欣赏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结合本校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些阅读活动。特别是师生共读一本书,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教师应该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那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来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二来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走进孩子们,倾听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开学之初就和语文老师确定下适合共读的书目,并制定好计划。通过借助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近书、喜欢书,进而喜欢上阅读。

十大行动中的“每月一事”,也让我非常受教和震撼,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通过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培养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每月一事梳理提炼出12个习纲36个习目,习目里又详细的分为低中高年段,每个年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由浅入深。虽然我们每周都有主题班队会,主题也和每月一事的主题相似,比如环保、诚信、合作、感恩等,但是并没有将这些主题联系起来系统化,而且对一个主题的接触学习时间较短,孩子们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其真正内涵,那么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就会不理想,当然也不利于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操作模式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实施的第二个环节:深度阅读,强化意义。他们不是简单的告知这个月的主题是什么,而是精心挑选和这次主题相关的书籍,让孩子们真正明白主题的价值意义,这样也更让孩子更加自觉的参与进来,有利于好习惯的培养。

最后借用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的四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我也将以此鼓舞激励自己,做一个行动派,从“吉祥三宝”三个方面努力,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成长的路上,和孩子们同行,在孩子们在这里遇见美好,发现美好,成为美好。

下载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2年4月我校正式成为日照市第二批新教育实验学校,“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

    新教育实验总结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新教育与我校办学理念完全一致:近年来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在全面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正努力探寻一条新的教育之路。我们学校开展了大语文教育,......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接触新教育实验已经一年多了,期间,我紧跟着新教育的步伐,认真学习着新教育的内容,领悟着新教育的内涵,感受着新教育的魅力,吮吸着新教育的甘露,如今的我已经深......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新教育实验总结 沁阳市西万中心小学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年的工作又将结束,回顾本学年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工作,在我们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又增添了一道明媚的印痕,那里蕴......

    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推荐)

    2015东莞初中 2016.2. 新教育工作总结 东莞初中2015新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的新教育工作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实现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改变,学校发展模式和教育......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洛宁县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为载体,以缔造完美教室和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为规范全乡新教育实验工作,做好新教育实验与日常工作的结合文章,让新教育实验尽快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根据我校实际,制订本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努......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一、实验理念: 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继续扎实推进新教育儿童课程,努力丰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