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整理后)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共建方案
xx县人民法院
xx县公安局 XX县司法局
关于开展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
法所联动联调共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我县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以下简称“一庭两所”)建设,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一庭两所”的职能作用,努力构建 “法公联动,法司联调、职能并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纠纷同调”共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新机制,现制定联动联调共建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妥善处理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调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统筹,衔接、共建、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资源力量,形成协调联动机制,突出抓早、抓小、抓超前预防的工作措施,及时发现、控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和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创造平安、稳定、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共建目标、意义
我国现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此社会形势下对司法的功能、司法的方式和司法的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是政法机关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最基层单位,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实现司法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供平台,进一步提升“一庭二所” 在基层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的协调功能,努力形成“一庭二所”及其他基层组织间多元化、立体式、针对性 强的矛盾化解网络平台,促进上下协调,左右联动,共同参与,促进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合力共建社会矛盾纠纷管理的新机制。
三、共建任务及职责
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与司法所共同构成的基层政法组织体系,共同担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建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协作意识,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共建单位进行首次座谈时,应介绍各自工作概况、目前工作现状、签订“联动联调共建工作”协议书,定期交流各自工作经验,探讨、协商“联动联调共建工作”的目标、方向及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人民法庭共建职责
1、人民法庭每月至少选择2件对当地社会有重大影响或典型的民事案件到乡村巡回审判,并邀请所在镇司法所人员和人民调解员旁听;
2、在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从事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工作;
3、对司法所通报的辖区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法庭视情况提前介入,共同做好调处工作,消除诉讼隐患;
4、法庭受理司法所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可以调取司法所调解笔录或其它证据,并邀请参加调解的人员共同调解。经司法所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后共同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法庭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5、积极配合司法所在辖区开展“社区矫治”工作及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并协助做好法律咨询与交流活动;
6、协同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积极开展以案释法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7、加强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8、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帮助消除治安隐患;
9、在处理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时,法庭及时介入,积极配合指导开展调处工作,同时定期派员到派出所、司法所(村委)设立的“法院联系点”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同时配合派出所、司法所(村委)做好老上访户的停诉息访工作;
10、建立稳控联动机制,法庭和派出所、司法所及时相互提供预警预报信息,共同协商紧急处理方案。对涉法涉诉类上访人员,派出所、司法所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法庭,共同做好停诉息访工作;
11、协助做好矫正与帮教工作,法庭和派出所、司法所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社区纠正与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
(二)派出所共建职责
1、为进一步加强法庭安全措施,人民法庭要与所在乡镇派出所建立日常安全联动机制,并在法庭设立“公安驻庭警务室”,派出所不定期到法庭巡查,加大对不安宁分子的震慑力度,为审判工作创造安全、良好的环境,确保人民法庭干警及参诉群众的安全;
2、为方便群众诉讼,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活动,当地派出所应提供支持和帮助,保障法庭及人员安全;
3、对人民法庭的审判工作提供职能帮助,需要查询当事人信息的,派出所应通过信息查询平台予以支持。同时发挥自身对社区居民熟悉优势,协助法庭开展送达、执行等活动。
4、定期同法庭召开碰头会,深入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同分析研判,对发现的铤而走险苗头、有可能制造事端的高风险人员,纳入公安治安防范处理范围,共同制定稳控预案,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5、人民法庭在审理重大、敏感案件时,需要派出所派出适当警力予以支持时,派出所应当予以配合;
6、对于一般情况,由法庭先行控制,派出所积极从警力上支持。发生突发的重大、复杂的情况,派出所应立即调集警力,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理;
7、各人民法庭和各派出所确定专人联系,紧密沟通,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派出所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迅速出警、妥善处置;
8、人民法庭对发现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苗头或可能制造事端的高风险的人员,事先将信息通报给派出所,使双方建立起信息互通的平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制定预案,确保审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对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威胁、恐吓法庭干警的情况,派出所务必及时追查、依法严肃处理;
9、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建立常态的信息征询与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对各自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其它涉及经济民生、社会稳定的事件进行通报。对在行业、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相似性的问题,在把握矛盾纠纷产生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共同形成处置意见,防止矛盾纠纷再次发生;
10、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重点关注,做好引导和安抚工作,千方百计地去化解,把不稳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加强对涉法涉诉重点人员进行摸排,掌握其动向,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灵活有效地做好高危人员的稳控工作;
11、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依托诉调对接平台,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通过对轻伤、轻微伤害案件,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合力参与、联合调解,实现职能上的衔接配合;
12、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定期加强调解人员的交流培训,整合各自在证据收集、法庭调处等资源优势,就一些容易产生矛盾激化或具有社会影响的代表性、疑难案件进行研 讨交流,深入分析矛盾成因、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3、设立专职联络员,建立警情直报渠道。对派出所处理的重大矛盾纠纷,法庭通过提前介入,共同协调,保障安全、稳妥、高效处置,争取第一时间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纠纷;人民法庭遇到复杂疑难案件可以邀请派出所相关人员参与案件研究。派出所遇有复杂疑难案件,在进行调解时,也可以邀请法庭派员参与调解工作。当事人在派出所调解结案的,由于一方当事人反悔拒不履行又诉讼到人民法庭的,人民法庭可凭调解书或告知书到派出所调阅案卷。
14、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向派出所报警的,经派出所干警审查认为不够治安处罚且不属于治安调解范围的,可建议群众到其纠纷发生地司法所或人民法庭进行调解。交法庭调解的,应及时与法庭取得联系,将纠纷移交。
(三)司法所共建职责
1、人民法庭在司法所设立“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司法所在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以此作为共建工作的平台;对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不成的案件,建议双方当事人到设在法庭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2、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时,司法所协助安排开庭场地并组织人民调解员和当地群众旁听庭审;
3、对司法所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起诉到法庭的,法庭需要调取调解笔录或其它证据的,司法所应当提供;
4、司法所到所在辖区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时,可以邀请驻地法庭的法官共同参与;
5、司法所利用熟悉本辖区村民的优势,协助法庭开展送达和执行等工作;
6、司法所在处理民间纠纷时,根据个案情况,可邀请人民法庭派员列席;
7、人民法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遇有需要司法所配合、协助的事项(如委托调解、邀请调解等),应主动与司法所沟通,司法所应当依法予以协助和配合;
8、庭、所共建活动中均应定期或不定期限分析研究辖区社会矛盾纠纷新情况,及时互通信息,积极共同预防、化 解社会矛盾,双方应进行定期座谈交流并总结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深入对接共建活动;
9、在辖区内发生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时,及时向法庭通报情况;司法所或人民法庭在办理、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纠纷可能矛盾激化,导致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接到对方通知后应立即派员参加疏导化解工作和现场控制,力求较早、较好地化解纠纷,确保矛盾纠纷不扩大,不扩散,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10、建立调解预警机制,形成联动合力。法庭、派出所、司法所针对突发性重大或群体性纠纷,建立调解预警机制。按照“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庭所共建办公室”应建立矛盾纠纷网络信息平台,做到管理区每月一排查,“春节”、“两会”、“夏忙”、“冬闲”等特殊时期,进行专项集中排查,最后由法庭和司法所对重大疑难纠纷制订预案,未雨绸缪,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四、共建制度
1、组织保障制度:成立庭所共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x(xxxxx、副院长)、副组长xxxx(xxxx民一庭庭长);副组长:xxxx(xxxxx法庭庭长)、xxxxx(xxxx法庭庭);副组长:xxxx(xx派出所所长);副组长:xxxx(xx司法所所长)组员: XXX、XXX、XXX、(法庭、派出所、司法所)
2、会商制度: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3、庭所共建领导办公室设于人民法庭,由庭所共建领导小组组员兼任;并设立联络员制度,各自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联络双方工作、组织实施、信息联络、数据统计等日常工作。
4、联席会议制度:以庭所共建领导办公室为平台,由人民法庭牵头,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参与,每季度未月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辖区内矛盾纠纷动态,对某些新型的或疑难纠纷,商讨制定合法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联合请求上级部门提供处理建议。并适时就庭所共建工作衔接与配合的有关事项和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并形成联席会议纪要。
5、信息汇报制度:每季度向辖区党委政府报送涉诉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帮助基层组织排查化解涉及民生、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
6、活动登记制度:结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工作实际,协商庭所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每次活动有签名、有记录。
二○一二年六月十日
人民法庭
(乡)镇派出所
共建
协
议
书
二○一二年六月
人民法庭、(乡)镇派出所
共建协议书
甲方:xxxx人民法院
人民法庭(简称甲方)乙方:xxxxxxx
(乡)镇派出所(简称乙方)
为促进相互了解,实现优势互补,增进司法能力与司法水平,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共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服务,xxxx县人民法院
人民法庭、(乡)镇派出所经双方协商,双方确立如下共建协议:
1、为进一步加强法庭安全措施,人民法庭要与所在乡镇派出所建立日常安全联动机制,并在法庭设立“公安驻庭警务室”,派出所不定期到法庭巡查,加大对不安宁分子的震摄力度,为审判工作创造安全、良好的环境,确保人民法庭干警及参诉群众的安全;
2、为方便群众诉讼,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活动,当地地派出所应提供支持和帮助,保障法庭及人员安全;
3、对人民法庭的审判工作提供职能帮助,需要查询当事人信息的,派出所应通过信息查询平台予以支持。同时发挥自身对社区居民熟悉优势,协助法庭开展送达、执行等活动。
4、定期同法庭召开碰头会,深入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同分析研判,对发现的铤而走险苗头、有可能制造事端的高风险人员,纳入公安治安防范处理范围,共同制定稳控预案,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5、人民法庭在审理重大、敏感案件时,需要派出所派出适当警力予以支持时,派出所应当予以配合;
6、对于一般情况,由法庭先行控制,派出所积极从警力上支持。发生突发的重大、复杂的情况,派出所应立即调集警力,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理;
7、各人民法庭和各派出所确定专人联系,紧密沟通,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派出所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迅速出警、妥善处置;
8、人民法庭对发现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苗头或可能制造事端的高风险的人员,事先将信息通报给派出所,使双方建立起信息互通的平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制定预案,确保审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对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威胁、恐吓法庭干警的情况,派出所务必及时追查、依法严肃处理;
9、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建立常态的信息征询与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对各自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其它涉及经济民生、社会稳定的事件进行通报。对在行业、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相似性的问题,在把握矛盾纠纷产生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共同形成处置意见,防止矛盾纠纷再次发生;
10、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重点关注,做好引导和安抚工作,千方百计地去化解,把不稳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加强对涉法涉诉重点人员进行摸排,掌握其动向,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灵活有效地做好高危人员的稳控工作;
11、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依托诉调对接平台,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通过对轻伤、轻微伤害案件,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合力参与、联合调解,实现职能上的衔接配合;
12、人民法庭和派出所应定期加强调解人员的交流培训,整合各自在证据收集、法庭调处等资源优势,就一些容易产生矛盾激化或具有社会影响的代表性、疑难案件进行研讨交流,深入分析矛盾成因、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3、设立专职联络员,建立警情直报渠道。对派出所处理的重大矛盾纠纷,法庭通过提前介入,共同协调,保障安全、稳妥、高效处置,争取第一时间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纠纷;人民法庭遇到复杂疑难案件可以邀请派出所相关人员参与案件研究。派出所遇有复杂疑难案件,在进行调解时,也 可以邀请法庭派员参与调解工作。当事人在派出所调解结案的,由于一方当事人反悔拒不履行又诉讼到人民法庭的,人民法庭可凭调解书或告知书到派出所调阅案卷。
14、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向派出所报警的,经派出所干警审查认为不够治安处罚且不属于治安调解范围的,可建议群众到其纠纷发生地司法所或人民法庭进行调解。交法庭调解的,应及时与法庭取得联系,将纠纷移交。
协议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 有效期三年。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单位: 乙方单位:(盖章)(盖章)
代 表: 代 表:(签字)(签字)
二○一二年六月 日
第二篇:在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共建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在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共建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公安、司法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今天,XX法院XX人民法庭、XX人民法庭和XX派出所XX司法所在这里举行庄重的庭所共建签字仪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在此,我谨代表XX法院对XXX公安局、司法局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庭所共建,开展即时,意义重大。值此十八大召开前夕,我们开展庭所共建活动,十分即时,意义十分重大。庭所共建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以妥善处理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调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统筹,衔接、共建、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司法资源力量,形成协调联动机制,突出抓早、抓小、抓超前预防的工作措施,及时发现、控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和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创造平安、稳定、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庭所共建符合当前农村形势。我国现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而超过0.4的警戒线,就表明社会处于可能发生**的不稳定状态,而从最近公布的农村基尼系数更接近危险指数,农村与城镇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加大,从历史的角度,政权的更叠,社会的**都与农民有关,农村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和谐社会。在此社会形势下对司法的功能、司法的方式和司法的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是政法机关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最基层单位,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实现司法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供平台。
因此庭所共建活动,对农村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的措施,对夯实基层、维护社会各谐稳定,保障服务社会,对进一步构建“无讼村居、和谐乡镇”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从法庭的角度,谈几点关于“共建”实践的几点思考
法院要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要依靠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和谐共建。将庭所共建活动向纵深推进,将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人民法庭继续开展巡回审判,将XXXXXX。
二是人民法庭要积极向派出所、司法所一线的同志学习化解社会矛盾的先进经验,改变我们法庭的法官长于辨法、拙于析理的现状,增强法官们的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积极参与诉前矛盾纠纷化解,将联合调解、诉前调处、司法确认等工作开展好,将工作重心前移,为辖区稳定及和谐建设做贡献。
四是庭所共建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要取得更大胜利,就必须持之以恒,深入社区、联系群众,积极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机制并长期贯彻执行,将共建、深化和推进工作做扎实。
五是加强共建活动,要及时总结,大力宣传是共建活动“助力器”。共建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以宣传提高司法干警和社会各界对“庭所共建”的认识,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及时总结经验,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肯定“庭所共建”工作成绩,表彰先进,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庭所和个人,在评先评优时,应当优先予以考虑。
各位领导、同志们:法庭与各单位共建,密切了法庭与各单位的关系,密切公安、司法、与法官的关系,是一件顺民心,顺民意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实,做到底,做出成绩来!不辜负我们的初衷和愿望,不辜负党和国家以及老百姓的期盼,为XXXX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也为XX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愿我们的共建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谢谢!
2012年8月23日
第三篇: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
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
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联系制度
一、派出所在收到刑释解教通知书后,在10日内将情况反馈到司法所,防止脱管情况的发生;
二、司法所落实帮教措施后,10天内将帮教情况通报给公安派出所,共同监管,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每月28日,司法所到公安派出所核对当月刑释解教人员,并相互通报相关情况,防止脱管、漏管和失控。
四、、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向司法所提供现有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法律文书和监督考察档案等有关材料的副本(或复印件)。司法所接收相关材料时,应认真做好核对和签收等工作。
五、对现有的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应当共同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谈话,告知其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责令矫正对象按要求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
六、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时,应当先到司法所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并持司法所出具的报到登记等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等相关手续。公安机关在办理社区矫正对象户籍登记手续时,应当询问其是否已到司法所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对未到司法所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及时到司法所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并在3日内将有关情况通报司法所。
七、对于相关法律文书等材料副本已经送达,而社区矫正对象未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内或离开监所之日起7日内到司法所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的,司法所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当地公安派出所,并会同公安派出所进行查询。
八、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应当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联系制度。公安派出所应当至少确定一名民警为社区矫正工作联络员,定期向司法所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情况,并参加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评议和考核。
九、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提出意见,县公安局、司法局审审批。县公安局、司法局审核批准后,由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当面告之该社区矫正对象,同时告之其请假外出期间应当遵守的相关规定,并做好记录。
十、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需要收监执行的,由司法所会商公安派出所提出意见,经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后,由县公安机关审核并依法办理。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司法所。
十一、司法所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有重新犯罪倾向或重新犯罪嫌疑的,应当采取必要的防范和管控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派出所;公安机关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司法所。
第四篇:警校共建协议书(派出所)
警校共建协议书
甲方: 银川市公安分局解放西街派出所 乙方: 银川市实验中学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学校普法教育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警校团结,巩固和发展和谐警、校关系,共同把未成年人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双方共同研究、商讨,自愿结成警校共建单位,特制定《警校共建协议书》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以来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六五”普法和创建“法制示范校”为总体目标,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促进派出所建设作为根本出发点,集聚资源,整合优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广泛深入地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有效进行青少年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开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探索警校共建的新思路、新模式。
二、组织领导
建立警、校共建领导小组。
组长:吴学林(西街派出所所长)王亚斌(银川市实验中学校长)成员:杨惠勇(法制副所长)王 鑫(副所长)田振霞 高春梅
霍文光(教学副校长)曹丹辉(德育副校长)郭建仁 王仙锋 谢永生
三、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一)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法制教育档案;
(二)负责制订和落实“警校共建”工作计划,协调共建工作;
(三)做好后进生、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四)定期召开联系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警校共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四、甲方责任和任务
(一)协助学校做好普法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交通安全法规常识教育,提高学校师生的思想认识;
(二)派出所派出一名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每学期对学生作一次以上的法制讲座报告,与行为偏差生结对辅导,对问题青少年进行帮教和好转化工作;
(三)加强校园内外治安管理的指导,帮助学校开展护校活动,搞好内部防范工作。
五、乙方责任和义务
重大节日(假日)活动,学校走访派出所,开展联谊文体活动,激励师生和警员互相帮助,警校携手共同奋进。
六、共同责任和义务 通过双方有关部门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也可联合组队参加区、市的有关活动,同时,加强节假日的交流沟通,进一步丰富警校精神生活。
定期召开共建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经常性向上级汇报工作并通过媒体、宣传共建活动内容,以求得广泛的支持。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存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生效。
所长: 银川市公安分局解放西街派出所(盖章)年 月 日
校长:
银川市实验中学(盖章)
年 月 日
第五篇: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法制宣传教育协作机制
1、确立法制宣传教育协作目标
“两所”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通过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于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村民依法行驶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
2、明确法制宣传教育协作内容
(1)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目标,增强群众法制观念,重点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调解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信访条例等。
(2)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3)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结合各地实际解决突出问题,要针对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开展法制宣传,要积极宣传依法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协作形式(1)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两所”干警深入村(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举办村(社)干部、党员法制培训班。利用赶集的机会,组织“两所”干警上街摆摊设点,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观念。“两所”干警要经常深入学校为师生上法制课和作法制报告,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编印法律测试题并由学生将测试题带回家中与家长一起共同答题。
(3)“两所”干警在执法调处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办理一件案件,调解一起纠纷,宣传一部法律,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置于各项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