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信,微博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调查报告
微信,微博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研究
亲爱的同学:
为了了解微信,微博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我们特此展开这项问卷调查。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能参与我们的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现在的年龄?
A.0-15岁
B.15-18岁 C.18-22岁 D.22岁以上 3.您现在用微博、微信吗?
A.只用过微博 B.只用过微信 C.都用 D.都不用 4.您会一打开手机就立即登上微博、微信吗?
A.会
B.不会
5.您多长时间会更新一次朋友圈?
A.每天更新 B.想起就更新 C.随时随地D.从不更新 6.您是否喜欢用这类软件结交新朋友?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7.你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会经常刷微博、微信吗?
A.会
B.不会
C.偶尔
8.您认为玩微博、微信对学习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均等 D.无所谓 E,没想过 9.您觉得微博微信对您生活的影响怎样?(多选)
A.微博的话题讨论可以激发我的思考
B.微博成为我信息的主要来源
C.是我了解身边朋友近况的重要途径
D.微博、微信容易泄露自己的隐私
E.微博、微信打乱了我的作息时间
F.微博、微信耗费了我许多时间
G.其它:
10.你每次更新微博、微信的内容是?(多选)
A.转发别人的微博
B.分享其他媒介资源
C.原创心情记录
D.自己的新发现
第二篇: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的研究
一、关键词简介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手机网络表达、更新、传播等,而其所带来的滚雪球式的效应更是远远超越了此前的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体。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调查背景
1、社交形式发展,通讯方式多元化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涌现出诸如 QQ、人人网主页、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形式。伴 随着社交网络载体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打电话 与发短信,而有了更多更新颖的选择。
2、微信应运而生,功能强大,发展速度迅猛
2011 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微信”。该应用程序不仅支持在线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免费(需 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满足了多人手机群聊的消费需 求。“微信”通过其最具特色的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白的文字叙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时借助网络传送,突破距离的限 制,甚至能与国外好友使用微信对讲。除此之外,“微信”运用最新的位置基础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够基于原有 QQ,人人等交际圈保 持与旧友的联系,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好友”,还能“摇一摇”,搜索到附近陌生用 户,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这一系列的发展,受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网友青睐,用户数从零到亿,微信 用了 433 天。“微信可能是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知名 IT 评论人洪波如 是评价。据悉,微信 4.0 版已提交 AppStore 进行审核,据披露将包含三项重要功能更 新,这无疑又是微信的又一大发展。3、隐蔽性保护下的“陌生”威胁,范围小却影响大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从来不会缺乏传播渠道。与微博、人人不同的是,微信具有点对 点通话功能,其利弊共存,一方面,它保证了私人通话的隐秘性,使用户免于因交谈内 容的外泄所造成困扰,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使用者隐私权利,是微信的一大优点。但另一 方面,也正因为微信这一特点,交流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如这类公共平台具有可见 性,微信中的定位交友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与陌生人的交往难度,社会上借助微信进行 欺诈甚至人身侵害的人已不乏少数,如此一来,微信极易沦为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不良 信息的工具,而我们大学生很难对其进行辨识,进而很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又是 微信这一功能的一大缺点。因此,在微信日益融入大学生生活的今天,大学生能不能够 针对这一功能取精去糟,正确应对陌生朋友呢?
三、调查目的
1、帮助大学生及早发现并规避风险
微信和微博因其处于新兴状态因而其很多特点不能及时突出的显现。鉴于这一原因,我们不 能及时发现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会对使用者造成什么影响。因 此很有必要及早去调研探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它的优缺点,以对其发展作出预测,使 大学生能够尽早认识到微信的优缺点,进而及时趋利避害,以免其对自己造成更坏的影 响。
2、有助于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时应如何趋利避害
然而每个的通讯媒介都有其利弊,微信虽然是基于现实的 QQ 好友、手机通讯录建立 起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即时通讯,但其本身具有强烈娱乐性,这难免会吸引使用者过度 投入和沉浸而不觉,对其现实生活产生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相对 较为活跃的社会消费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能够较快速地接受新兴事物,对 “微信”这一携带着娱乐因子的新生事物,有可能因为众多原因而不能恰当对待,对其 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对于陌生人好友所传递的信息,如不能提高 警惕,加以甄别而轻易取信,即便是极少数的个体,其造成的危害也可能是极其严重 的。
3、LBS 功能的广泛运用,使结论具有拓展意义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功能,即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 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 GSM 网、CDMA 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 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 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 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由于微信的“摇一摇”及“查找附近好友”中均运用了这 一技术,使得我们的大学生群体能够通过定位轻松地结交陌生人好友,为大学生交友方 式的更新开辟了道路。但是,LBS 功能并不仅仅在微信中有所应用,在我们熟知的具有移 动社交功能的应用程序中都能发现其踪影,如 QQ、米聊、人人、微博等等。因此,根据 此次调研中针对这一特定功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的通讯社交方式同样适用。不 光如此,微信的许多功能是在 QQ 等原有通讯软件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这样可以使我们 的调研具有更广泛的拓展意义。
四、调查方法
采用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
五、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组共在网上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只要通过每位小组成员的QQ好友邮箱、人人网好友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以及刚刚离校的大学生。被调查对象问卷填好以后主动收回,并对各题各选项进行分析总结。
六、调查过程
第三篇:微信微博
微信与微博推广
前言:
什么是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现今微信用户达到3亿以上。在2013年9月12日,第七届达沃斯论坛中,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曾说“……微信才是垄断。”由此可见,微信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
什么是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电脑网页)、WAP(手机应用软件或手机网页)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中有五方面的理解:
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两种;
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包括标点符号);
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
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
5、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
通俗的解释: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当然了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等。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例如你有200万听众(粉丝),你发布的信息会在瞬间传播给200万人。
微信与微博的对比:微博的天然特性更适合品牌传播,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微博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惊人,但是传播深度及互动深度不及微信。把微博试想成一个人下面有几万人听众的演讲场合,而把微信想成两个好友冬日下午在茶楼泡上一壶普洱茶席地而坐。哪个更有深度,哪个更有广度,可想而知了。
一、自媒体推广方向
前面说到微信与微博之间的对比是广度、速度、深度之间的关系。那么推广的大方向也是从这3方面出发。
1、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关注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不同于微博的微信,作为纯粹的沟通工具,商家、媒体和明星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是私密性的,不需要公之于众的,所以亲密度更高,完全可以做一些真正满足需求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
不建议企业将微信作为销售平台,企业不缺渠道。企业缺的是品牌,缺的是信任,如果用户不接受你的品牌,不信任你,你的销售只会让用户反感。
企业应该将微信作为品牌的根据地,要吸引更多人成为关注你的普通粉丝,再通过内容和沟通将普通粉丝转化为忠实粉丝,当粉丝认可品牌,建立信任,他自然会成为你的顾客。营销上有一个著名的“鱼塘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就相当于这个鱼塘。
2、微博: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每天更新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互动,或者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就是新兴推出的微博营销。该营销方式注重价值的传递、内容的互动、系统的布局、准确的定位,微博的火热发展也使得其营销效果尤为显著。微博营销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当然,微博营销也有其缺点:有效粉丝数不足、微博内容更新过快等。
二、总结
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核心就是“粉丝”。没有“粉丝”再好的宣传、文章、观点等等。都无法实现最终的效果。所以:如何得到、吸引、留下更多的“粉丝”,是微信与微博推广的第一步。
第四篇:浅谈微博营销影响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互动方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微博具备很好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以下为大家分享下怎样玩转微博的方法。
1、利用优质文章吸引粉丝
可以记录每天做了哪些事情、到了哪些地方;
自己身边所见所闻、新鲜话题或者趣事;
参与某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转载网络上有价值的新闻或者信息等等;
2、更新频率和时间
每天更新5-10条比较适宜。上午9:30-12:00更新1-2条、下午3:30-17:30更新1-2条、晚上8:30-11:30更新1-3条。
3、MM策略吸引粉丝
这种就是先主动关注他,在等待对方收听。正常情况下,互听率为10%,但当利用MM策略互听率可达50%以上,效果非常的好。这种是迅速增加粉丝数的好方法,但是很容易出现僵尸粉,或者主题不明确以后的推广效果也不够好。这种虽然数量大,但效果低。
4、话题、提名字
比如#网络营销#,就是制作一个网络营销策划师话题,就是点名这样我自然就会被通知,那这个人也肯定会去关注下你的博客从而得到粉丝。
当然了,利用微博千万不能像博客那样制作负面话题或者对骂,不然会死的很惨的。另外做微博营销讲究的就是实时,所以粉丝的质量要求一定要高,千万别为了数据上的好看而弄些僵尸粉,最后损失的依然是你自己。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index.php/219
第五篇:微信微博作文
2015新作文:材料“微信与微博”考场佳作及阅卷标杆文
2015年广州二模作文阅卷标杆文评
〖金题回放〗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微博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作出评论。因此,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的看法。
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后收到的大多是点赞和肯定的评论,我觉得很开心。
乙:我更喜欢微博,在上面发布内容后,收到的评论有赞扬,也有批判,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责和嘲讽。我更需要这种氛围。
丙:我多用微信,更满足在朋友圈这种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交流。
丁:我偏爱微博,更喜欢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与认识和不认识的博友互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基本相同,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材料首段解释了微信和微博的区别,目的是为引出下面四种人对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的不同看法。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段文字陈述了“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特点以及因此引起人们不同的看法;第二、三、四、五段文字分别陈述了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
题目中所陈述的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不同在于交流对象不同。微信发布的内容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微博发布的内容可以让所有人看到并点评。
题目中所陈述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应分为两组。甲乙围绕两种交流方式所收到评论的不同结果进行讨论:甲喜欢在微信平台上所收到的肯定评论,乙更喜欢在微博平台上有赞有弹的评论。丙丁围绕两种交流方式不同的空间特点和交流对象进行讨论:丙喜欢微信私密的空间,更愿意与亲朋好友交流;丁喜欢微博开放的空间,更愿意与认知和不认知的博友互动。
从命题者意图看,四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没有对错、高下之分,而写作者本人对这四类人是可以有倾向性的,对他们的看法肯定或否定,或有所肯定、有所否定,都是合乎题意要求的。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因为微信和微博两种交流方式各有特点,所以人们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看法不同。
2.因为微信上收到的大多是肯定的评论,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信。
3.因为微博上收到的评论具有多样性,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博。
4.因为微信的空间私密,交流的对象是亲朋好友,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信。5.因为微博的空间开放,交流的对象包括认知和不认知的,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博。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微信与微博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考生可从这两种交流方式出发,围绕交流方式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1.有的人喜欢能得到更多肯定与赞美的交流方式。
2.有的人需要能有多样性评论的交流方式。
3.人有不同的交流需求,有人渴望在私密的空间内交流,有人期待在开放的空间里互动。
4.网络的多样交流方式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交流需求。
三、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符合题意
只要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属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或与之相关的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主体部分与之无关;或者离开交流方式,只谈“表扬”“批评”或“私密”“开放”等,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离开“微信、微博/交流方式”,离开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仅谈“空间的大小”“时代”“如何评论”等,属于偏离题意。
如果考生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朋友”“信息”“氛围”“开心”等,但不联系“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则为偏离题意。
四、关于角度选择与立意参考
(一)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三、四、五段文字中任意一段(甲乙丙丁四种观点中任意一种)选择角度,也可以综合四种观点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单一角度:
1.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甲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2.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3.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4.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丁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复合角度:
除了以上所列的单一角度之外,还可以任选其中的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观点综合作为写作的角度。(说明:列出的甲乙丙丁四种观点,根据“自选角度”的要求,考生任选两种、三种、四种亦是可以的。)
(二)立意参考 1.直接评论甲观点,微信朋友圈中得到多数点赞,能愉悦身心,是值得提倡的人际交流方式。
2.对甲的看法商榷甚至质疑,交流中若只在乎表扬,容易使人忘乎所以,满足现状,不利于更好地成长或发展壮大。
3.直接评论乙观点,交流中有批评、指责、嘲讽,才会有自我反思、调整、进步。
4.评价乙观点,微博中表扬批评等多种评论俱存,有利于自己客观、理性去分析认知自己转发或发表的各种信息。
5.从丙的态度看,喜欢一种比较私密的交流方式,向往一种与亲朋好友相处的舒适、亲密的生活。
6.从丁的观点看,乐意置身于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缘于开放交流的种种好处,诸如广泛接触,有利于拓宽视野,择善而学,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等等。
7.比较微信、微博的点赞,分析其可信度,微信限于朋友交往,得到的表扬或出于礼节;微博亲疏不拒,获得的肯定多发自肺腑,由此告诫人们理性对待点赞,网络外的交流亦然。
8.如何对待微博的表扬与批评,也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因为交流方式的开放性,收到的评价会更加客观真实,有益自我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夸大其词的追捧或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都有可能,`需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样卷例评】
1号文
评分:
23+25+10=58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材料中的微信角度立意。第1段先比较了微博、微信的不同特征和人们对待它们的不同态度,继而提出中心论点:微信给我们提供的私密空间,能保护我们免受这纷扰世界的侵烦,是我们心灵的的港湾。立意符合题意。第2段开头提出中心句“自古至今,一个私密的空间一向弥足珍贵”,并对应举出古人五柳先生、今人南怀瑾及其它概括事例,强调“私密的空间,让人们的心灵躲避纷繁,在宁静的休息中,茁壮成长”。第三段紧承上文,指出“微信,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私密的空间”。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保有一个私密的空间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第五段举腾讯的例子对上一段作收束。第六段引用布莱希特的话再次强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私密的空间。最后两段分别以海子的事例、皮埃尔的话作结。
全文围绕微信来论述私密的空间之于心灵的重要性,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述富有逻辑,语言自然流畅。
发展等级在立意深刻、材料丰富。
2号文
评分:
24+24+10=58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材料中的微博角度立意。开头以选择疑问的方式引入材料,简要阐释后提出中心论点:(微信的)温情固然让人沉醉,(微博)理性的碰撞却更能让人在交流中思辨,在思辨里成熟。立意符合题意。第二段从反面分析沉醉于(微信)赞扬鼓励中的消极影响。第三段正面论述微博以理性与思辨著称,引领了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思辨之风。第四段从微博延伸到现实世界,进一步论述“思想的碰撞交融是理性与智慧赖以生存的土壤”。第五段辩证分析微博中漫无目的的谩骂会让人无所适从,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指出理智地使用微博的重要性。最后一段升华中心,提出“百家争鸣,始于微博而不止于微博”。全文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且具有思辨色彩;内容充实,所举材料的内涵紧扣中心。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语言富有个性化和表现力。
中心论点中的“温情”和“理性的碰撞”应分别加上“微信”“微博”的限制语,第二段分论点中的“赞扬鼓励”也应加上“微信”的限制语,这样扣题会更紧一些;结尾处的对偶句略显生涩。
发展等级打在见解、构思有创意。
3号文
评分:
23+23+10=56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微博与微信空间的不同特点切入,层层深入,一直谈到这个时代下的社会应该有怎样的构建与担当,视野雄阔,境界高远。文章在第1段即指出了微博与微信的不同。随即第2段谈到从个人生活而言喜欢微信无可厚非。接着文章在第3段将讨论纳入社会的背景,比较了作为“小时代”价值产物的微信与拥有“大时代”气象的微博,究竟哪种交流空间更符合时代的需要。第4、5段辩证分析了微博开放空间的优缺点。结尾呼吁人们承担社会责任,呼唤一个“大时代”的中国。
全文围绕着微博和微信,分析了交流空间的开放性、私密性与时代的关系,对材料有准确而透彻的把握。文章结构工整、逻辑严谨,语言准确而富于思辨。
发展等级在立意深刻。
4号文
评分:
22+23+9=54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从微信朋友圈私密性的角度行文,深入当代人的心理层面,剖析了“朋友圈”这个屏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微信这个屏障是否带来了积极影响?第2段借用契科夫名篇《套子里的人》中的文学形象生动地描画出现代人躲入“朋友圈”的心理动因。接着文章3、4段以毕福剑、邹忌两例深入分析了躲入看似安全的朋友圈背后是不敢对自己言行负责的逃避心态。第5段呼吁人们消除屏障、共沐阳光。
全文围绕着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现代人生活的思考。考生熟练运用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语言犀利、眼光独到。但文章的观点稍嫌偏颇(私密性与开放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
5号文
我们更需多元的声音
微博与微信成为了时下人们热捧的宠儿。它们拥有相同的使用者,示有各自忠实的粉丝。它们的不同的功能让人们争辩不已。
在微信朋友圈中,你发布的内容只能被你的亲朋好友所看到。如果你所发布的内容与他们契合,那么他们就给你点赞,给你肯定的评价,若是不赞同你的观点,他们碍于面子,碍交情,只会默默地把你的朋友滑动开,假装看不见。试问,有谁在朋友圈中收到,“啊,你穿这件衣服好丑!别穿了!”这样的评论呢?
在微博上,境况则完全不同。由于不认识的人亦可看到你发布的内容,他们不需要有更多的顾忌,可以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吐露,所以说话更直接。诚然,相比起微博上不时出现的“世纪级”的口水战,微信朋友圈显得更加风平浪静,其乐融融。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蕴藏在矛盾运动中。你对你的见解沾沾自喜时,有网友指出你认识中的不足与错误。你对此愤愤不平,冲上去与之“撕杀”,几个争论的回合下来,你对事物的认识反而更全面了,顺带获得一股酣畅淋漓之感。你看,历朝历代哪位暴君不是自认英明而专断、蛮横的?而盛世的明主则多为广开言路、尊重各位臣子给他的意见。暴君身旁依附的是阿谀奉承的小人,明主身边则站着义正言辞的忠臣。国家凋敝抑或是开创繁荣盛世,不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声音。
当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微博,及时发布微博,保持信息的畅通,使决策更为透明。政府开通微博,各路网友献言献策。在不同的声音中政府可以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实在是乐事一件。的确,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更加私密的空间,但是,微博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亦可抒发我们自己对别人的见解。更多的不同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才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及时发现错误避免错误的倾向。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声音。一味的鲜花与掌声只会让人沉溺其间不能自拔,而“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声音。
评分:
20+21+8=49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本文从微信朋友圈与微博的不同功能对比入题,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明确提出“我们更需多元的声音”的中心论点,符合题意。
文中引用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博的例证,既是由题目中的材料展开的合理联想,又有效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用例恰当,分析较深刻。但第四段由对暴君与明主的对比而引出本文的观点,与题目的材料结合得不够紧密。本文语言流畅、生动,善于适当运用形象的描述;结构完整。
发展等级打在语言有文采。
6号文
评分:
19+21+7=47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本文以一种近乎散文的笔法,叙述性地展开由微博的不足到微信朋友圈的诞生过程,进而提出“发现你的朋友圈——一个全新的情感纽带”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符合题意。
文章在第三段提出论点后,以一连串的排比句,铺排出微信朋友圈中传递的种种幸福美好的情感,真情溢于言表;紧接着的一段又重点叙写了“爸妈”加入自己的朋友圈后,自己与爸妈的情感“升华了”,进一步体现朋友圈这个“情感纽带”的作用。描写细致,情感真挚。
文章感情真实,语言流畅,结构较严谨。可惜的是仅停留于对朋友圈能表达爱这一表层的叙写,而未能作深入的分析,文章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丰富。
7号文:
评分:
20+18+7=45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本文主要是从“微信”与“微博”这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的特点谈起,第1段引用材料后随即提出观点:“我倾向于同时使用两者(‘微信’与‘微博’)”。第2段列举广州某一女生的事例,说明“微博”与“微信”在保护个人私密方面各有利弊。第3段举例说明“微信”比“微博”多了一份朋友的关爱。第4段再次用例说明微博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第5段是总结性段落,回扣第1段的观点认为“微信”与“微博”是互补的,“两微”应该并存。
全文能围绕“微信”与“微博”这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的特点展开论述,观点比较清晰,所用的例子均做到符合题意。语言通顺流畅,但出现明显的错别字。逻辑思维显得简单,欠深意。
发展等级打在用例较丰富。
8号文:
评分:
18+18+6=42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本文主要是从材料中“乙”的观点“我更喜欢微博”的角度来立论的。第1段引用材料后随即提出观点:“我更喜欢后者(微博),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广泛地进行交流。”从第2段至第6段共五个段落,以并列的方式说明微博的特点和功能。第7、8段论述微博信息的真实性与炒作的问题。最后一段总结微博的作用是“微小而博大”的。
全文围绕着微博的特点和功能写作,论证自己更喜欢微博的原因,对材料内容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中心较明确。语言通顺。但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限制了思维的展开,论证内容显得简单,程式化。
发展等级打在语言较有文采。
9号文:
评分:
16+17+6=39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本文主要是从材料中“乙”的观点“我更喜欢微博”的角度来立论的。第1段直接引用材料后指出自己更喜欢微博,因为微博可以让人听到不同的声音,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兼听则明。第2段分析网上评论赞许过多不是一件好事。第3段使用唐太宗接受魏征的意见的例子和秦二世轻信赵高的言的例子,对比论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重要。第4段采用假设论证,强调忠言逆耳的后果。最后一段只用一句话仓促结尾,说明自己的立场喜欢微博。
全文围绕喜欢兼听则明的微博而展开,整体上看是符合题意的。但第3、4段所用的例子论述的都是历史上“兼听则明”的故事,而并不是在微博、网络平台上的“兼听则明”,其用例是偏离题意的。可见作者在构思写作时,思维是不严谨的。第1、2段都能扣紧材料,但之后就渐行渐远了。最后一段仓促地回扣观点,显得空洞乏味。语言较通顺,结构较完整。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较丰富。
10号文:
评分:
15+16+5=36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三等文。
文章的第一段及倒数二、三段能扣住材料内容写作,谈到了网络交流的特点与作用。此外,文章能从正反对比的角度进行布局,结构比较清晰。
然而文章的中心为“网络的利与弊”,明显偏离了写作的范围。作者将“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理解为“网络”,属于过度引申,扩大了写作的范围;论述重点放在“利与弊”两方面,也与原材料中的交流结果、空间或对象等内容联系不紧密。虽部分内容能扣住材料来写,但整体是游离于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之外的,只能判作基本符合题意。发展等级打在材料略显丰富。
11号文
评分:
14+14+4=32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三等文。
文章的倒数第三段能扣住材料内容写作,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交流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还能借用童话故事及名言来说理,部分语言较生动。
文章分析了人们“喜听好话吹捧”与“难以接受真话批评”等现象及其原因,与“交流”有一定的关系,但除倒数第三段外,其余内容基本脱离了原材料中使用“微博”、“微信”进行交流的话语背景,故仍属基本符合题意。
发展等级打在文句略有表现力。
12号文:
评分: 11+12+3=26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三等文。
文章仅在第二段、倒数第三段提到“微信、微博/交流方式”,其余内容与材料基本无关,故作文属基本符合题意。作者将写作重点放在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事物、人生方向)”上,犯了较明显的“转移话题”话题的错误。
作文的思维水平比较低下,语言比较幼稚,有不少语法错误,字迹也比较潦草。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略显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