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市“十二五”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西安市“十二五”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规划
当前,我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已完成98.3%,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绝大部分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的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以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到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为目标,重组整合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益上来。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环境友好、绿色增长,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立足区域实情,求真务实,高瞻远瞩,创新发展理念,树立世界眼光,统筹国际国内、市内市外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下功夫培育一批优质大公司大集团,发挥地方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带动和吸引市内外多元经济成分资本的投入,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着力点就是: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十一五”成就及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取得新成绩的5年。5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服务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一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一手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
2005年1月西安市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从摸家底、抓基础做起,历经起步和探索、开创和奠基、深化和发展、规划和创新四个阶段,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产流动与重组,服务与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西安地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国资监管政策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政策法规工作作为国资监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能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资监管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制定规范性文件52份,积极参与地方法律法规起草;贯彻“十一五”普法安排,聘请国家机关领导、大专
院校专家学者举办多期系统讲座,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企业法制、知识产权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各项工作“立规矩、上轨道”,政策法规工作为规范国资监管提供了规范性制度保障。
(二)、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截止2009年底,全市通过股份制、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收购兼并、人资分离、资产整合等多种形式完成了265户国企改革改制,共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全市国企改革面累计达到98.5%,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本完成全市国企改革的工作目标。特别是以唐华集团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全市国资监管体系建设、监事会试点、经营业绩考核等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2009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额2312.8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4.5倍,年均增长35.03%;所有者权益合计426.9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3.6倍,年均增长29%;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由2005年的95.85%上升到2009年的99.78%;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6亿元,年均增长12.98%;实现利润总额17.61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35.6倍,年均增长104.34%。我市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做法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
1、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1)、全市国企改制工作目标全面完成。200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65户国企改制。其中,股份制96户,政策性破产17户,破产关闭54户,兼并收购33户,人资分离32户,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33户。通过改革改制,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到2009年底,全市国企改革完成面累计已达到98.5%,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国企改革工作目标。
(2)、政策性破产工作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实施的14个政策性破产项目,其数量相当于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10年间我市项目之和的两倍。14个项目17户企业涉及的34个案件,全部在年内实现了破产终结,安置职工7万多人,处置金融债务46亿元。2008年7月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项目下划我市实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孙清云书记和陈宝根市长任组长的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并选调10多名局级领导和50多名得力人员驻厂开展工作。市政府领导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局等部门领导亲自坐阵,现场研究解决问题,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了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其效率之高、难度之大、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3)、依法破产和人资分离工作成效显著。为探索困难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特困企业职工安置暨依法破产”试点,加大对“三无企业”改制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先后使用2.17亿元财政资金,使54户国有困难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完成改制,6300多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2009年我市实施了局级公司西安国际经贸公司的依法破产,化解处置了长期积淀的1.84亿元金融债务。与此同时,我市依托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对西安淀粉厂、高陵氮肥厂等30多户企业实施了“人资分离”,探索出一条先安置职工、再盘活资产和处置债务的改革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4)、培育资本市场和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在推进民生股份、开元股份两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让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2006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市精心策划,规范运作,圆满完成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标准股份、天地源股份、交大博通等5户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年国家股权益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8.7亿元提高到30亿元,增幅达60.4%,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后,我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监管,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我们全力推进陕鼓动力重组上市工作,经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精心运作,完成了上市前期各项工作,陕鼓动力股票于2010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我市还通过将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办法使经发地产、紫薇地产、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等企业实现“借壳上市”。同时,我们积极培育秦华天然气、五环股份、高科建材、自来水等国有优势企业加快重组上市步伐。
(5)、分离企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全面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中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的一项工作。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央属企业、铁路系统及省、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接收工作,共接收中小学114所、幼儿园8所、医院3家、中等专业学校2所,接收人员1.9万人,为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做精做强主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市企办中小学移交接收工作受到省上表彰。针对移交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产和费用等问题,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召开现场会或专题会协调解决问题,使移交接收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拟定了《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选择西码电机、泵阀总厂等企业开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试点工作。2009年,我们制定了《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意见》,对企业移交工作进行了规范,并按照“成熟一户,移交一户”的原则,完成了3538厂、3507厂、794矿等3户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接收工作。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
(1)、积极构筑资本运营平台。我市率先组建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工业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为了加大资产整合和工业再造力度,发挥 “聚集效应”,先后将63户工业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划转到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划入企业总资产90亿元,职工近10万人。5年多来,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多方努力,基本完成了划入企业的改制重组,并整合出4000多亩土地。该公司还发挥融资功能,贷款7亿元,取得20亿元授信额度,折扣处置金融不良债务2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理顺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营运体制,促使其成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资产运营和融资机构。近几年来,城投集团系统先后成功推进了公共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了市政公用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管理水平。2009年,我市整合组建了建工集团和水务集团,还将财政投资的金融类国有资产归并组建了市投资控股集团,这3户企业将成为本行业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的有效平台,对我市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市政公用行业资产重组取得突破。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的国企改革,把引进资金同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我市引入深圳、香港等地资本6500万元,组建了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圆满完成市天然气总公司的资产重组,引进资金7.4亿元。作为西北地区公用行业最大的国企改制项目,市天然气总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合资组建的西安秦华燃气有限公司,运营几年来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7年,我市整合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并吸纳社会资本,成立了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不仅实现了企业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而且提升了我市市政施工企业的资质和核心竞争力;2007年,我市在污水处理的“事转企”基础上,整合组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同时,实施了污水处理企业TOT改制,通过招标方式收回资金6.4亿元并引入天津环保股份公司,经营效果良好;2008年,我市以自来水总公司改制为基础,整合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企业资产和资源,实施了“西安水业资产重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事转企”之后,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将企业改制为职工出资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转换,迈出了研究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坚实步伐。
(3)、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我市在2004年将市机电局、化工局、轻工局、建材总公司、纺织总公司、冶金公司等6个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整合为轻纺建材和机电化工两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基础上,2009年又将这两个资产管理公司合并为市机电化工(轻纺建 4
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其管理的集体企业划归市工业联社管理;我市还将唐华宾馆、城墙景区以及“事转企”后的文化艺术团体等国有企业划归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将西安饮食国有股权划归西旅集团持有,将唐城集团、光华酒店、光华宾馆等企业划归西旅集团管理,使西旅集团成为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的西部最大旅游服务企业;将公交总公司、天然气总公司、热力公司等9户企业划入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总公司;将西安现代农业总公司划归经发开区暨经发集团实施管理和运营。这些企业和资产整合举措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国有资产和经营项目奠定了基础。
根据市委、市政府“形成大产业,建设大市场”战略要求,我市以优化经济布局结构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30多个重大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项目,引进各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陕鼓集团2008年分别对西仪集团和西安锅炉总厂进行了重组,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使重组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了扭亏为盈。2009年陕鼓动力重组上海鼓风机有限公司,有力地推动了陕鼓动力上市和陕鼓集团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目标的实现,也开创了我市优势国有企业重组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先河;西化“双三○”搬迁改建暨资产重组项目已完成立项、安评、环评及同战略投资者延长集团签署重组协议等工作的,目前正在按3月份市政府研究决策的方案组织实施,投资55亿元的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大型基础化工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投资52亿元的国电集团重组西郊热电公司三、四期扩建工程项目,在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后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为做精做强标准集团,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先后将西安电梯厂、西安锻压机床厂、中国机床总公司西安公司、西安电器开关厂等4户企业划入标准集团,经过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不仅扭转了这些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而且为优质资产注入标准股份实现再融资创造了条件;中水投集团投入9000万元收购延河厂破产资产,并投入3.3亿元实施技改扩建,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5%,迈出了将风力发电产品制造引入西安、实现年产值20亿元目标的重要一步;唐华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在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纺织产业整合重组及搬迁改造工作,研究确定了《西安三棉公司等五户企业整合改造搬迁总体方案》,西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后,将加大搬迁改造整合工作力度,促进传统纺织业的升级换代。近几年来,我市还推进了西京饭店——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焦化厂——天朗地产集团、建国饭店——北京首旅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在我市乃至更大层面上进行产业整合及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促进作用。
(三)大胆探索,科学创新,不断提高国资监管工作水平。
1、明晰产权强化监管,国资总量心中有数。
五年来,市国资委先后办理了180多户的土地划转、土地调处工作,完成并批复了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等260多户企业或破产企业资产处置、变现及国有产权占有、分离、变更、注销的审批工作,完成了市投资公司等68户企业的股权转让、划转的审批工作,完成了42户改制企业资产审计评估及职工安置费用的审核工作,完成了高科地产等14户企业股权质押、贷款担保等事项的审批工作,完成了西粮实业等26户改制、重组审定工作,审定、批准了西安新城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15户企业的成立,审定、划转了3538厂等3户中央下划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
全面完成了全市国有企业非经营资产的调研工作,摸清了非经营资产的总量和分布状况,建立健全非经营性资产档案信息,明确了管理责任,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止2009年底,这次普查共涉及我市34家主管部门228户企业,资产总值13亿元,宗地357处7000多亩土地,房屋2500多栋,10万余住户。严格落实产权登记制度,使全市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登记,集中管理,随时掌握了我市国有资产的变动、划转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情况,共办理全市国有企业产权登记834户,国家资本规模达到258亿元,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数。
2、科学考核系统评价确保国有资产高效平稳运行
市国资委始终把业绩考核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重要抓手,在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下,制定出台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近年来,我市按照两个《暂行办法》先后在西旅集团等7户企业实行了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试点,试点企业三年利润平均增长了25.83%,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7.85个百分点;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3.04%,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3.93%,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1.34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之比由原来的22倍降至16倍,企业负责人平均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降至8倍。2006年到2008年,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年均增长14.6%,低于同期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5.8%的增长幅度,也低于利润年均增长25.83%的增长幅度。按照各企业分类指标完成情况,确定考核等级和企业负责人的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并严格跟踪监控,有效地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积极稳妥地推进外派监事会试点工作。
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实际,出台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实施意见》,在中国标准集团等3户企业实施派出监事会试点。外派 6
监事会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核查涉及的资产总量121亿元、投资子公司(项目)24个,重点抽查投资资金24.97亿元,发现问题资金6.74亿元,查出违规核算资金5.17亿元,揭示投资亏损3934.21万元,调整所有者权益975.65万元,累计查出违纪金额72368.73万元,提出整改建议20余条。《市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对高科集团等8户企业的内控制度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同市审计部门共同对2户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
4、增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国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市属国有企业(含集体企业)共计282户,其中:党委125个,党总支138个,党支部1160个,党员60133人。市国资委及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突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践特色,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各企业向在岗党员发放学习资料45707本,向流动党员寄发学习资料2629本,自编学习资料3383本;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1514次,撰写心得体会3717篇;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645场次,听报告人数32719人;到传统教育基地、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实地考察116批次;确定调研课题873个,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调研1293人,完成调研报告848篇;在岗党员参学率达到100%,下岗、流动、离退休党员参学率达到99.98%。各企业党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1418次,参加座谈会18909人,发放征求意见表57015份,设置意见箱661个,开通热线电话331部,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4510条;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党员领导干部(含扩大的中层干部)1281人,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党员(含党员领导干部)27495人;企业干部职工代表、服务对象代表、离退休党员代表7934人参加了分析检查报告满意度测评,平均满意率为95.9%。整改落实阶段,各企业党组织制定整改方案251个,制定整改措施31个,计划整改9969项,已经整改5094项,正在整改2696项,采取措施整改2179项。
市国资委党委和各企业党组织根据企业改革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文化力和竞争力。
5、规范产权交易保证产权安全流转顺畅
市国资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明晰产权、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使西安市产权交易市场飞速发展。05年至09年,在西安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完成的产股权交易项目共计317宗,其中市属211宗,区县83宗,其他23宗。涉及资产总额136.6亿元,交易金额28.89亿元,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率达100%。股权 7
托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对金融债权资产的处置,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了6户金融债权资产的处置。积极探索黄金交易所、环境交易所交易方式,推进国有涉诉资产的进场交易交易等品种多样化。
(四)、获奖情况
市国资委组建以来,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朝气蓬勃的工作集体,有令必行,行必争先,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五年迈出五大步。2005年至2009年底,获国家、省、市各种奖60余项,其中:获国务院国资委和中纪委监察部颁发的“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先进集体”;获省、市政府颁发的各种奖26项;获市级系统评比各种奖32项。
(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加强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相比,同全国其他城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力度相比,同全市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相比,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压力依然很大,有些问题需要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应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部分职责不到位,事权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我市在理顺国资监管体制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出资人监管制度有的落实不到位,难以全面实现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要求。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企业改制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在全市面上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后,市属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任务依然很重。同时,部分已改制企业积聚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由于处理信访稳定问题责任主体不清,导致矛盾积累,有时很难化解。
三是国资监管新方法的推行难度很大,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国资委成立以来,根据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重大事项报告、外派监事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委派财务总监等监管制度和手段,但由于国资监管体制不完善,加之部门利益制约,导致这些监管措施落实难度很大。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为着眼点,以建设重点项目为载体,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领域、优势领域和优质企业集中,以重点项目做强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主导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从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须进入和需要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和可以退出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坚持主导性原则。坚持出资人主导,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好国有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引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通过对在我市经济发展中起主导和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发挥国有资本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以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
三是坚持规模性原则。要努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在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同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提高国有经济对我市经济的引导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坚持流动性原则。要努力促进和加快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在坚持全市国有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打破条块分割,在更大、更广范围内推进资产重组,特别是要注重加强与中央企业及省内外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合作,加快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向股权形态的转换,促进国有资产存量能够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
五是坚持创新性原则。要努力建立促进国有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着力加强自主创新;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国有资本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或产业中进退有序和顺畅;通过依托新 9 的机制的建立,使对存量国有资产的不断调整和增量国有资产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进入,从一开始就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功能。
六是坚持有序性原则。要在调整和发展中,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三级监督管理体系的有序和监管方式的有序,统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有序,国有资本流动交易的有序,国有企业自身调整和发展的有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社会的稳定。
七是坚持分类委托指导规范国资统一监管原则。坚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分类授权委托的国资监管体系,分别确定不同类型企业的战略定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管控模式和考核目标体系。
八是坚持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性原则。维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让企业职工和社会共享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规范企业收入分配,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在发展中解决职工关注的问题,改善民生,为构建和谐西安作出新的贡献。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经营性国资基本集中到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到国计民生、城市安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先导性产业等支柱性产业或战略产业,为西安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供重要载体。
——基本完成产业类企业上市或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事业领域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和部分经营性资产剥离实行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含非经营性资产)的调整、整合。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支撑和引领西安产业升级发展的企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开拓、市场化、职业化的企业经营这队伍;建立一套参照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且透明、规范、高效的国资监管制度,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顺畅的国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
三、目标任务
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推动全市国有资产调整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功能,加大国有资产集聚力度,保持国有资产总量的稳步增长,发挥国有经济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提高国有 10
资产营运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西部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
(一)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是: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其基本思路是:转型、升级、强城、生态、普惠。
“十二五”期间,在完成市政府指令性经济社会目标的同时,市属监管企业生产总值年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企业员工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2015年重点项目及其他投资总额达到638.57亿元以上;进一步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分拆上市、招商引资等途径融资超过150亿元以上;各授权企业集团拥有1家以上上市公司或引进增量的合资公司。按照国家和省、市“十二五”节能减排计划规定,万元GDP能耗持续降低,CO2和SO2排放量继续下降;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
(二)布局结构调整目标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一是全市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在企业内部,将国有资产集中到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核心、主营业务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高附加值经营业务;二是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中已改制企业中保留的国有股权全部退出,其中到2015年降到5%以下。
优化国有经济产权结构。一是除承担投融资任务和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实行国有独资外,其他的企业均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到2015年,市属授权企业所属子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率达到100%。二是企业集团内的资产实行“内部收缩”,剥离与主业无关的辅业,缩短投资管理链条,将集团管理链条控制在三级以内。三是增强国有资本对其他社会资本的控制力,实现更多的支配社会资本。
(三)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一是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做大做强资产营运和投融资平台。整合各资产经营公司资源和调整授权企业集团数量,通过调整,逐步形成10家左右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核心业务突出、财务运营规范、治理结构完善的西安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和投融资平台。三是推进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机制,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四是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目标
一是明确和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能和监管范围,并进一步明确国资监管机构党委、纪委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实现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的相统一。二是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监管的方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对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单位)实行直接监管;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出资参股企业实行股权监管;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单位)的控股、参股企业实行委托监管;对市各区(县)及政府授权国资监管运营公司(机构、单位)国有经营性资产实行指导监管。重点是加强对直接监管企业(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国资委监管、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及投融资平台营运、多元化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
全面实行委派国有产权代表、监事或财务总监制度,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市场选聘职业经理人工作。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体系、国有资本经营综合统计体系。依托规划管理确定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目标、依托契约管理明确企业经营者任职期限和经营目标及其薪酬激励、依托预算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的财务指标和考核经营者任职情况。加强投资规划管理,建立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跟踪和分析,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
四、主要措施
(一)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
1.站在全局高度谋划和实现国有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国有资产结构调整要以体制创新为动力,综合运用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手段,打破行业与营运部门的分割状态,构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构架,突出抓好我市高新技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运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产权流动与重组中,要加大国有资产的集聚度,发挥集聚优势,相关国有资产按照行业分类向有关联度的板块企业集中,通过整合资产,增加企业集团资本实力和资本运作空间,使其成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对于上市公司及投融资板块企业,把相关行业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或持有的股权实施整合,壮大其实力;对于经营授权集团,要在核实资本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境内外有实力、有产品、有市场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嫁接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而从相关企业中剥离出的非经营性资产按照行业分类可由相应的企业集团统一进行管理,并解决分散运作营运成本过高的问题,对有成长性前景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短期管理或进行加工包装后适时退出,对成长性相对较差的非经营性资产经过整合后实施国有股权的退出。
2.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重点推进形成国有经济板块。
(1)制造业高端(高新技术企业)板块。以目前的陕鼓集团、标缝集团、12
西无二电子信息集团、西安纺织控股集团等以产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向为央企、省企配套航空、航天、兵器、输变电、、汽车、矿业、能源、机械制造等行业零部件延伸,鼓励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及软件、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和生物医药、新能源低碳等产业。按照“精强主业、多元发展、走向国际”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国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形成以上市公司—陕鼓动力、标准工业、西安旅游等上市公司为核心,以合资公司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市场优势的科技型企业。
(2)现代服务业高增值板块。以建设“华夏故都,山水之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西安”为目标,做强西安旅游服务集团、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等,拓展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影视、动漫产业;进一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形势,充分发挥企业各自优势,加强联合,推出更多的品种和业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依托西安港务区国家保税仓库等优势,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我市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国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及节点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依托欧亚经济论坛等具有地理资源区位优势的高标准国际会议中心及配套设施,并通过西安旅游服务集团、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龙头,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合作对象,嫁接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确保完成我市重大接待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曲江文化和“南京金陵”、“上海锦江”式的“西安(曲江)宾馆”。
(3)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板块。以地下轨道交通运输、城市公交经营、城市自来水、天然气等特许经营业务为主,进一步清理对外投资,退出其他特许经营关联度较小的项目,并加快管网建设与运营分离步伐,搞好地下轨道交通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运营与管理,推进城区、本市城际间交通客运运营一体化,不断加强管理,在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4)政府项目投融资板块。以城市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融资为目标定位,根据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加快沣渭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园区、灞桥工业园区等一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强新的投融资平台建设,并着力增强投融资项目的自身“造血”功能,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沉淀”及负债较高等问题。
要在对充分竞争领域的中小企业实施国有资本退出的同时,推进相关授权集团的整体改制;要集中并整合相关资源,着力做好政府代建项目等建设项目。要在处理好现有资产管理公司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推进资源整合,实施新的发展。
(二)着力构建国有资产调整与发展的实施载体
通过提高增强大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国际化之路。提高关键产业的带动力,着力推进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新发展,形成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并带动产业链或产业集成的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特别是要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提升我市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战略产业的渗透力,将国有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方向集中到涉及城市经济安全的能源、资源储备以及城市发展的关键战略项目上。提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的自控力,加快企业科技创新,着力发展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能提升技术能级、带动产业升级、培育和壮大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核心主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企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能够支撑企业做大、实力做强、品牌做响,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主业。
充分发挥集团所属上市公司的优势,在产业领域中不断扩张,在资本领域中不断裂变,实现超常规发展。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流动性和国有资本的融资能力,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融资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融资、盘活和变现存量资产。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抓好上市公司的股权重组,采取股权协议转让、股权划转与资金注入、资产置换等方式,有计划地实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重组,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支持鼓励优势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借壳、买壳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三)、市属部分国有企业“十二五”期间基本目标任务
——西安高科集团。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和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一伟大历史机遇,立足高新区,服务大西安,以“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创新机制体制,优化管理水平,加大资本运作,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主营收入达到102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安置就业岗位近1万个,将高科集团公司打造成为“房地产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业,区域服务业为重要支撑,全国知名行业先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西安经发集团。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功能,对13家所属公司、2所学校进行整合,将有效资产并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资产整体上市;2015年资产规模达到90亿元、主营收入40亿元、对计划安排的22个项目及其他投资额90.8亿元,安置就业3000人以上;全面提升投融资、服务、资本运营、管控四大核心能力,打造决策科学化、投资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效益最大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西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陕鼓集团和标准集团两个核心企业作用,利用好两个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将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成为大型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要承担起我市产业发展的引领 14
作用。公司所属陕鼓集团要着重围绕“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对现有业务进行调整,减低第一主业的比重,增加第二主业和第三主业的比重;标准集团整合系统资源,推进战略转型和国际化进程。通过对现有产业和整合的新型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引进战略合作等手段,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着力提升标准集团整体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西无二集团、陕重有限公司、太阳有限公司、海红有限公司、终南洒业等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快速成长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主要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公司经济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年产值过百亿企业1个,年产值过三十亿企业1个,年产值过亿、实现利润过千万元的小巨人企业5至7个;到2015年实现产值16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10亿元以上,对20个技改项目投资45.8亿元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西安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文化集团下属龙头公司--文化旅游集团来实现文化集团整体做大做强;建立有竞争力的业务赢利模式,同时进入高增长的新兴文化领域;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整合、重组等手段扩大文化集团整体规模实力;借助文化集团控股的陕西文化投资公司的区域发展优势,文化集团借势发展向省内进行快速扩张。
201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文化企业10强;营业额达到19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9.7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到119.8亿元以上;安置就业近7000人;12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额达到80亿元以上;管理运营不少于5个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景区;拥有不少于30个自主知识产权影视和演艺产品并获得5个以上国内外重大奖项;成为陕西省演艺和影视院线第一品牌并成功在各地市布局;建设具有旅游特征、西部最大规模的影视基地。
——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到2015年前主营收入60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净利润4亿元、投资总额60亿元、净资产45亿元以上。充分依托遗址保护区域的开发改造,积极实施跨区域发展,进行多项目开发,多元化经营,打造以文化城市运营、文化地产开发、文化遗址保护为主线,涉及资本运营、区域开发、地产开发、园林景观、物业管理、文化旅游、管理输出等产业的文化城市运营企业集团。
——西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资产注入、置换、出售、购买、委托经营等方式,科学合理地整合、配置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和业务,使集团内部的同类资源、同类业务、同质产品得到优化配置,使其各自的主营业务更加专业鲜明。重点做好:完成将西旅集团持有的西安海外97.9%国有股权作价转让给 15
西安旅游股份公司;完成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西旅洽川风景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进行转让;完成土门百货商场和大庆百货商场资产和人员并入西安惠群集团公司,注销大庆、土门商场;完成投资10.46亿元以上的7个重点投资项目;每年研发食品新产品10种以上;重视老字号品牌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即编辑“一部老字号系列丛书、一部老字号系列连环画、一部老字号长篇小说、一部老字号电视剧”,全面塑造老字号企业现代新形象。坚持做好“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挖掘应用工作,组织策划西安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到2015年,发展为总资产规模50亿元,年经营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近亿元,拥有较强的国内品牌影响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知名度的大型旅游企业。
——西安市物资总公司。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业态,完成玉林汽车自选市场和汽配市场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到2015年市场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完成朱宏物流市场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进一步完善工作,201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0万吨; 投资150万元建设重型工程机械市场,并完善其他配套设施;投资1.2亿元建西安市煤炭储备交易市场,实现储备煤炭40万吨,年销售煤炭160万吨,销售额9.6亿元;投资8000万元建西安市洁净动力配煤配送中心,年产150万吨洁净动力配煤,使我市GDP年单位综合能耗降1%;建中国物流西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物流公司在西北的中转基地和全国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投资300万元开发物资回收再生资源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联合西安理工大学组织实施火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间隙控制系统项目。以“做实基础、做精项目、做强企业”为目标,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西安纺织产业(西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及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依据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陕西省《纺织产业发展纲要》,以西安纺织集团整体搬迁为契机,整合企业优良资产,发展纺织主业,不断扩大和延伸纺织产业链,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终端产品;实施产品升级,加大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生态纺织品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高耗能、低效率设备,装配水平达到高性能纺织设备配置;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企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生产基地。
到2015年淘汰落后纱锭9.8万枚以上,新增纱锭10万枚,形成40万枚高性能纺纱生产能力;淘汰有梭织机1084台、剑杆织机36台,280㎝喷气织机104台,新增喷气织机433台,形成190㎝、230㎝、360㎝不同幅宽系列共1800台高性能喷气织机生产规模;纱产量3.5万吨,布产量19100万米,印染布700万米,企业产品出口合格率达到97.4%,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1%,入库一等品 16
率达到99.5%,纱一等以上品率达到100%;到2013年,投资17.76亿元完成8项重点投资项目;新产品研发293项以上;安置就业9638人;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年出口创汇8298.3万美元以上;年实现利润33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中日节能减排合作示范项目,实现年节电13.79 万度、节水45万吨,节汽19059吨,折合节标煤1414吨,节约成本1745.24万元;继续调整生产设备配置结构,解决企业纱、布生产不均衡问题;从主要依靠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向依靠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转变,实现比较优势的延伸;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发展纺织主业,并向印染、家纺、服装业延伸;达到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150亿元;利税总额4.5亿元;安置就业5000人;人均营业收入200万元;人均工资10万元;年融资3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IPO上市。使西安建工成为陕西省著名品牌,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品牌。
——西安热电有限公司。加快与国电的重组;4700MW装机容量,争取获得国家能源局项目“路条”和获得核准,适时开工建设;争取装机2800MW的8个热电机组建成投运,西联集中供热4×105MW锅炉全部建成投运;供热能力达3620MW,年发电140亿千瓦时,供热面积5600万平方米;3000MW以上机组占到机组装机100%,关停150MW供热小机组;完成5项重点及其他项目投资总额210亿元;最低发电31.5亿千瓦时、上网售电29亿千瓦时、供热750万吉焦;到2013年,全面实现扭亏增盈,其中:主营收入10.1亿元、利润总额5400万元、净利润5400万元、总资产35亿元、净资产8.7亿元。打造国电西安热电产业集群,培育以热电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从建设源头占领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竞争制高点;依托热电主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热电产业集群效益增长点。
——西安西化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到2015年,建设投资1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7.7亿元、净利润22.5亿元、利税30亿元;实现烧碱62万吨/年,聚氯乙烯69万吨/年,氯化聚氯乙烯混合料3.6万吨/年,环保水泥150万吨/年;对聚氯乙烯树脂和氯化聚氯乙烯进行深加工,新增0.5万吨/年氯化聚丙烯、2万吨/年氯醋共聚树脂、0.3万吨/年多晶硅、5万吨/年4A沸石、2万吨/年海绵钛等产品;创建国家级的化工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开展聚合工艺技术、氯化工艺技术及化工环保技术的研发。
西化搬迁改建项目必须走资源综合配制、循环经济的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产品,形成有机链接的产品链,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做强企业为主线,17
建成技术领先的、经济效益突出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氯碱化工企业。
(四)、创新国资有序流动机制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做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将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的重要市场平台,推动国资跨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和跨所有制流动。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流转的操作规程,统筹国有股权权管理,探索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有效途径,服务于国资国企改革、城市产业转型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五)、以执行《公司法》为重点,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按照《公司法》要求,市属国有企业将决策层和经营成分开,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选择部分企业探索试行外部董事长制度,公益性政府投资类企业可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兼任总经理,监事会由市国资委选派组成,职工监事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选举产生。规范董事会组成结构,除总经理外,经理层原则上不进入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提名、薪酬、审计、决策等专门委员会中外部董事应占多数,主任委员一般由外部董事担任。研究制订外部董事、监事管理办法。成立市管企业董事、监事专业资格认定委员会。建立董事、监事人才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所有权、监督权、经营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三项改革”,增强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建立新型的企业用人用工机制,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失业风险保障机制,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形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用人机制。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业经理人遴选、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以组织、国资部门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参与制订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准入制度、出资人选聘制度和董事会考核制度。加强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建设。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抓好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储备与培训,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超前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职业经理人。规范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十二五”期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公开招聘企业职业经理人活动。
(七)、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营运体系建设。坚持和改善市、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架构,推进区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8
与机构建设,形成全市统一、分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外派财务总监和监事制度,完善财务总监、外派监事的职能,规范对财务总监、外派监事的考核管理,确保监督管理到位。加强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规范各单位的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国有资产投资规划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所监管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审核评估结果由产权代表向企业董事会通报,作为董事会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同时,有选择地对企业部分对外投资项目进行事后评估。指导企业制订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检查监督企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探索多样化的股权激励措施。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行兼具长短期激励目标的经营者激励制度。把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结合起来,加大激励的力度和灵活性,使经营者获得的报酬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和贡献,使之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年薪制进行长期化设计和改造,针对不同的企业,推行以年薪、基薪、期权、期股、虚拟股份、实股奖励等多种激励形式、不同组合方式的激励形式;以风险收入延期支付并与企业资产紧密挂钩,使经营者的部分收入与企业资产增长同进退,校正可能出现的短期化倾向。
(八)、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以国有资产管理建章立制为重点,形成包括授权经营管理、保值增值考核在内的一系列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定《西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产权变动管理、国有资产流失查处的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国有权益。
(九)、探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产业化运作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存量优势,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监管体系;大力开展资产经营,对经营性资产相对集中的行业实行规范的集团化运作,条件成熟的实行授权经营。通过产权转让、重组,激活存量,做大规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推进全市文化领域经营性资产的产业化发展以及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领域)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化运作,逐步提高社会事业资产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加强对不宜推行产业化运作的行政事业性资产推行委托监管。
(十)、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加强建筑节能。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认真督促监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政策措施。积极 19
实施西安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企业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加强与市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以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重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构建和谐企业
1、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举措,开展调查研究,把我职工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组织要参与决策,确保企业决策复核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附和宏观政策导向;要带头组织党员干部并带领职工努力完成企业改革发展计划、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要保证监督,对违反方针政策的行为敢于监督、及时反映,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对违法乱纪问题依法依纪查处。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继续完善党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
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党建工作。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切实增强凝聚力、渗透力和战斗力。坚持“三同步”原则,即新组建企业同事组建党组织、企业调整改制时同步调整设置党组织及机构、部署经济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按届改选,增强党员的主体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广先进典型的特设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出尽和谐的作用,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发现、锻炼和考验干部,选拔使用优秀干部承担改革发展重任。在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时,企业党组织要着重把好标准关和程序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自身利益问题。围绕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按照贯彻“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制定和实施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贯彻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规定,防止改革发展中出现腐败现象。
4、加强企业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企业改制中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保证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注重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
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保持企业大局稳定。
(十二)、加强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市委、是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合力。企业领导人员要做好职工思想发动和组织宣传工作,引导广大中共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确保本市国资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完成“十二五”制定的各项规划任务。
四、附则
(一)本规划所称国有资产专指企业国有经营性资产,不包括以下国有资产:企业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行政和事业性国有资产(其中含国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
(二)本规划所称的全市国有资产包括西安市属和区县属国有资产,不包括中央及外省市在西安单位的国有资产,但包括中央及外省市单位控股、参股企业中所含的本市国有资产权益部分。
(三)本规划所称国有企业为境内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类企业,又可称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参股企业,不包括非经营性国有单位。
(四)本规划所涉及数据是对表述企业规划的摘要,未涉及各区、县、西安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总公司、水务集团公司等未报规划的企业及其他主管部门管辖的所属企业。
第二篇:西安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安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安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西安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推动西安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了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冀希以金融的发展助推西安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整个大西北经济的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部署,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精神,以及省市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结合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法规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西安认真贯彻国家、省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西北地区首位,名列中西部地区前茅。2009年,西安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4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中的优势产业。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西安已初步建立起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等为补充的功能较为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十一五”以来,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总部大都落户西安,并将西安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截止2009年底,西安金融机构总数达200余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中等水平。银行类金融机构25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59家,其中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56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121家,总部设在西安的保险公司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1家、中介机构92家。与此同时,其他补充型贷款提供机构不断增加,为扩大西安企业融资渠道和改善融资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一行三局”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在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成立了西安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全市金融工作以及服务全市金融机构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金融工作的发展,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西安在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债券市场、增加机构数量、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协调发展的格局。
2、金融业务迅猛发展,规模总量持续扩大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22.93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提前3年完成《西安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4500亿元的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0.6%,增幅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25.29亿元,年均增长16.2%,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66.17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提前2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5%,增幅创近几个五年计划最高,高于“十五”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7和1.8个百分点。
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3841.70亿元,是“十五”末的11.7倍,年均增长85.1%。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47.54万户,年均增长8.6%。2009年末,西安拥有证券公司21家,比2005年增加3家;上市总股本112.18亿股,是2005年末的2.7倍,年均增长28.7%。
2009年,西安实现保费收入122.11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4%,提前1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90亿元,年均增长23.4%;寿险保费收入96.21亿元,年均增长29.9%。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5.1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7.5%。
3、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西安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国有大型控股银行积极推进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优化服务质量;股份制银行不断壮大,丰富了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为城市居民、中小企业和城市建设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在金融支持“三农”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业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电子充值券等金融创新服务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加速优化 “十一五”期间,西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建立了西安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西安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银行间企业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市及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制定实施了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债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强化了金融案件的办理力度,提高了诉讼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司法环境。此外,金融机构组建了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中代收付业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支付需求,提供了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金融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实力不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使金融业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当前西安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障碍。
1、金融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信贷结构不太合理。2009年末,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占64.5%,比2005年提高17.5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则从38.5%降低到25.7%,信贷资金不断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则有所减弱。
二是证券业务结构单一。从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成交额看,股票成交额占全部证券成交额的94.6%,而基金成交额、债券成交额则分别只有0.5%、0.1%,其他证券业务发展更是滞后。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失衡。尽管西安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但西安的保险业务发展较为不均衡,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产业保险、再保险等险种占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依然不强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的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战略引资,但实力依然不强,2009年末西安市商业银行存贷款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6.8%和6.4%,占比很低。与此同时,三家证券公司中除了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力稍强外,其余两家实力较弱,业务单一。
3、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截止2010年6月底,西安上市公司只有23家,另有2家通过证监会审核,但在副省级城市中较为靠后。与此同时,西安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盈利能力较弱,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债券市场发育滞后,发行份额小,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产权市场不完善,交易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央、省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努力把金融改革推向新的阶段。200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全国公选为十个地市配备了主管金融工作的政府领导,为确保全省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2010年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围绕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的目标、围绕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金融发展计划,认真谋划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西安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地方金融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从而为“十二五”期间西安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区位优势日趋显现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我市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此引领和辐射带动整个大西北地区,为西安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2010年7月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部署未来10年工作时,更是将西安定位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给西安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经济带动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2009年年均增长14.5%,不仅高于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也为建国以来西安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而随着西安人均GDP进入5000美元以上时代,西安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消费机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全新时期,西安吸纳金融要素的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对金融的带动力将持续增强。
4、各方挑战依旧严峻
首先,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金融机构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2009年底,已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我市,加拿大丰业银行已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同时,还有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到我市进行市场评估,我市金融机构必须在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等方面提升整体素质,才能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其次,国内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出台各种金融扶持举措支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这也为我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目标,都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按照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要求,依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政策,以“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为基本思路,即紧紧抓住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实现把金融发展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和把西安建设成为金融强市的目标,加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体系,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安全为着力点,全面加快金融业发展,提高我市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在未来的五年里,紧密围绕“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的基本思路,初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实现金融机构显著增加、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左右,在全市GDP中的比重达到8.5%左右,逐步将金融业由目前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全面实现金融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1)做大市场规模
信贷市场:到2015年末,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贷款达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3%左右;存贷比提高至70%以上;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每年实现双降。
资本市场:到2015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40家左右;股权融资规模达600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争取建立西部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发行信托规模达到100亿元;争取设立西部能源期货交易所。
保险市场:在未来5年内,保持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到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400亿元,力争保险深度达到6%,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以上。
(2)增加机构数量
银行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争取设立西部发展银行或欧亚银行;引进国内外银行类金融机构15家,设立村镇银行10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所突破。
证券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力争新增5家证劵营业部;争取新增5家期货经纪公司;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证券公司。
保险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吸引中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新增3-5家保险分公司;积极探索和努力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保险公司;继续支持永安、华夏等总部在我市的保险公司向保险集团公司发展;力争新增一批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
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未来五年内,着重发展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力争有1-2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司;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本地机构发展;加快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争取成立1-2家基金管理公司。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未来五年内,努力打造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为模块的金融服务区。为提供更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改进外币兑换、银行卡、旅行支票、电子汇兑、开立账户等服务,开发推广适合各类需求的理财、融资、结算等特色金融产品,协调推进支付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快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金融咨询、现代投资银行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保障金融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续完善规范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快速应对机制。同时,注重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结合,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特色产业金融创新基金。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1、健全机制,完善沟通渠道。进一步充实市金融办力量,强化其职能定位,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我市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配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同时,推动西部主要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间的金融协调,加强与省级金融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市级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和金融形势分析会,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沟通和业务研讨工作,及时研究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3、制定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市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在“次级区域金融中心” 的基础上,着手出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设立“西安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和发展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增强我市金融业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4、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做好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制定有力的防范、监控措施。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实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保障我市经济金融稳健、协调、安全运行。
(二)优化信贷市场结构
1、增加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引进金融机构的力度,引导聚集发展。加快西安金融深化和开放步伐,进一步开展对外资银行的宣传招商工作,吸引外资银行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并落实配套优惠措施。大力促进现有的全国性银行在我市增设分支机构。制定政策措施,重点引进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行。紧紧围绕我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大西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同时加快银行业自身发展,提升银行业的规模和综合竞争力,重点推动西安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并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上市。
2、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未来五年我市重点发展的八大工业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信贷结构,着重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金融与特色产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加大优势产业的融资力度,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市特色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创新型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对接,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问题。在整合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同时,落实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确保金融对我市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逐年提高。
3、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促进银行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鼓励其组建中小企业贷款中心,改进针对中小企业信贷授信审批制度,完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经营理念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广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链式营销和集群营销,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合规操作的前提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同时,鼓励银行针对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创新产品,争取在股权、商品权、专利权、著作权、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方面取得突破。(三)全面发展资本市场
1、兼顾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证券市场、期货、债券、产权等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应在积极引导和壮大现有机构的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融资机构,并注重风险投资公司、PE、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尽快完成试点并推广,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加快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结合我市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西安市加快企业上市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市鼓励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启动上市绿色通道。采取境内与境外、主板与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建立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上市规划。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
3、大力发展债券票据融资。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及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等筹集资金。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加快集合票据业务的推广,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同时,应做好发行的后续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市场有序扩容,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4、积极发展期货市场。结合我市优势,积极培育期货市场,争取陕西苹果浓缩汁成为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和申请设立西北能源期货交易所,填补期货市场空白。同时推动现有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壮大;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促进我市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5、进一步发展西安产权交易中心。落实我省以西部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建立西部统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机构整合步伐,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依托西安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天津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会员单位的优势,争取把西安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西部产权市场的龙头。注重扩大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和转让,规范股权交易模式开发产权交易品种,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托管与交易,并争取国家批准场外股份交易市场在我市试点,形成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机制。
6、加快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融资能力,要在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要素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的指导、扶持力度。同时注重对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拟在主板上市的宣传,储备资质良好的企业的信息资源,重点培养,争取企业在多层次融资平台融资,逐步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四)加快保险业发展和创新
1、扩大保险规模,推动市场建设。强化我市在全省保险区域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保险市场,提升我市保险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规范发展保险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实现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同时,推动保险业深化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内控机制改革,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2、鼓励产品创新,增加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和辅助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保险业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鼓励保险企业创新企业年金、公众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商业保险业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保险工作开展,积极发展涉农保险,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继续推广设施蔬菜保险试验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框架。
3、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结合当前我市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及融资变化,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遴选一些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同时又与保险资金性质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建立拟投资的项目数据库,加强我市相关部门与保险集团、保险总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设立以交通规费等稳定收入为担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担保资金、发展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使之成为我市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保险资金的理想投资模式。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1、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引导现有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投入,做大规模。鼓励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发起主办村镇银行,发挥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
(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1、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继续发挥投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核心作用。不断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优化平台投资回报机制,建立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和投融资决策等制度,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化,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加强政府信用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有效增强政府信用的运作能力,实现政府信用放大。深化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2、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有效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应用BOT、TOD、PPP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融资成效。加强投融资平台资金管理,建立平台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度和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财务成本。推行“拨改投”机制,利用规费、土地储备收益权、存量资产、国债、税收返还等多种方式,扩大平台的现金流或资本金,延长平台“资本链”,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
(七)完善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切实增强金融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强开展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增强公众现代金融理念,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全市营造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氛围。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西安”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社会基础信息中介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独立的资信评估机构,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另外,要强化法制建设,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加强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公安、海关及金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3、推进金融信息化。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联系,整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货币政策预测、金融统计、金融稳定监测、反洗钱监测、国际收支统计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的信用信息,形成一个高效的跨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西安企业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系统,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共享。建设“西安金融”网站,提供西安金融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实现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4、培养金融人才队伍。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利用我市高等科研院校聚集的优势,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既满足我市金融人才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制定有关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减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5、强化金融功能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传统金融商贸区为基础,高新金融创新实验区为核心,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新增长点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服务区。重点吸引国内外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代表处,及跨国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性金融组织办事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各类咨询机构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初步建成金融要素聚集、金融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区,以此增强整个西安金融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物化载体。
第三篇: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国资国企是本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服务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增强上海国有经济的带动力、影响力、控制力,对实现上海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以优化布局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完善治理,创新机制,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上海国有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十一五”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了“六个基本形成”目标:基本形成了“牢记使命、深化定位、联合委办、服务企业”的工作方针;基本形成了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的改革路径;基本形成了围绕主业上市融资发展和提升价值的发展新机制;基本形成了“出资监管为主、委托监管为辅”的国资监管全覆盖体制;基本形成了国资基础管理框架;基本形成了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中长期激励为重点的机制创新突破。
(一)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底至2010年底,全市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从5316亿元增长到10960亿元,年均增长21.2%。2006-2010年,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900亿元,累计税收4100亿元,分别比“十五”规划同期增长146%、144.3%。
国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清洁能源、生物医药、节能建筑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完成国家和本市确定的各项任务。
在应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及灾后援助都江堰建设、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地区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出色完成了世博园区80%的建设任务、70%的设计任务、60%的项目管理,为上海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国有资产在重点行业、领域和大型企业集团的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前20个行业中的国有资产总额占本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83.5%提高到2009年的91.4%。前10家大企业集团国资规模占出资企业国资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73.8%提高到2009年76.5%。
(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取得突破
2006-2010年,上海国有企业积极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各类重组涉及资产总额约2800亿元,资源进一步向具有主业突出的优势企业集聚。
(四)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累计超过1300亿元,上市公司融资超过1500亿元,资本证券化率从13.6%提高到30.5%。
(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筹备建立了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专业资格认定委员会”和候补人才库;研究制定了《市管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市管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荐产生了11家试点单位的35名外部董事;设立外部监事,由其与企业内部监事共同组成监事会,并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各方监督力量开展工作。
(六)政企分开、国资监管全覆盖工作顺利推进
按照“统一授权、统一规则、分类监管”原则和“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的要求,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对市属经营性国资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国资委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分别采用出资监管和委托监管两种模式,原则上以出资监管为主,委托监管为辅,实现国资监管全覆盖。
“十一五”规划目标“13588”完成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国有资产总量年均增长保持在一成以上
2005-2010年,全市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从5316亿元增长到10960亿元,年均增长21.2%,其中,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从4045亿元增长到8230亿元,年均增长20.7%。
2、三成以上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到上市公司中
截至2010年底,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达到30.5%
3、五成左右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聚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2009年底,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中国资总额占经营性国资比重65%(2005年为40%左右)。
4、八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布在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
2009年底,国资委系统资产总额排名前列的久事、城投、上汽、电气、上实、申能、地产、光明、上港、百联、同盛、机场、建工、国盛、临港等15家企业的国有权益占41家出资企业国有权益总数的86.5%。
5、社会事业领域八成左右的市属企事业集团探索实施多元化改制
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行推进,尚处于探索过程中
二、“十二五”改革发展的环境
(一)总体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内形势。
1、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上海国资国企加大调整和改造力度
国际金融危机、能源资源趋紧和环境气候变化促使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新产业将带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产业和依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已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点。上海国资国企必须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借助上海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加大调整和改造力度,抓住结构调整的主动权,着力增强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新的发展优势。
2、外向型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上海国资国企要更加注重开拓和发展国内市场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抬头,并日趋升温,这将影响未来世界贸易的增长。这些都将对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使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面对挑战和约束,上海国资国企必须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的步伐,在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的同时,要转变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支持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并购;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开拓和发展国内市场上,通过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抓住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机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努力形成全国性的企业,取得新的发展优势。
3、“四个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国资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后“世博”时代,上海将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符合上海发展定位和转型要求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形成相应的服务保障能力。在这些领域,上海国资要继续发挥战略性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精细化的运作管理方式,努力形成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逐步化解公益性国资运行压力。对于比较成熟、收益稳定的项目,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国有资本“投入—盘活—再投入”的滚动循环机制。同时,要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公益性国资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国资国企的社会责任要求更加明确和规范
“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国资国企要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在推动社会公平和谐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国资国企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和制度;必须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加快做优做强主业,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好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和社会风险评估、防范工作,加强国资国企监管的执行力,公开企业财务,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查。同时,也要求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支持国资国企改革,降低国资行业调整退出成本和企业改革成本,确保社会稳定。
(二)阶段特征
“十二五”期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将主要表现出如下阶段特征:一是国资结构调整进入纵深发展期,将从过去较多关注行业布局结构调整,转为国有资本行业布局结构、空间布局结构、国有集团经营结构、企业产权结构等多项结构的调整;二是国有经济发展模式进入加速转型期,“十一五”靠资金、资源密集投入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续,在内外压力的作用下,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主线;三是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国资运营体系、集团管控模式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四是国资监管进入规范完善期。
三、“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
(一)指导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优化布局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5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更加注重上市发展和透明运作、更加注重依托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资监管、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诉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市场化、国有资本证券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国资监管信息化,不断优化国资布局结构、集团经营结构、企业产权结构、管理组织结构、经济增长结构,使上海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群体,使上海国资成为证券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使上海国资监管形成透明化程度高、监管能力强的出资人体制,从总体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有经济稳步增长和功能提升,国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国企改革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个规划纲要》提出的市属产业类国资证券化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属产业类国资证券化率,力争90%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6%以上。形成2-3家充分发挥国资流动平台功能的资本经营公司,3-5家在全球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5-10家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集团,20-30家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法人治理建设,按照“资本人格化、治理规范化、激励市场化”的要求,根据上市公司治理指引,通过优化和细化法人治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更加注重整体推进和综合配套,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建立完善的股东导向机制、规范运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逐步使公司法人治理基本达到《公司法》规定的各项制度要求。
——国资监管体制,以出资人监管为导向,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从资产管理向股权管理转变。结合资产证券化和资本运作平台的建立运作,建立适应上市公司监管要求的国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委托监管内涵,提升国资监管全覆盖的有效性。
——国资布局调整,市国资委系统9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前20个大企业集团,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城市安全、基础资源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加大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的调整和有序退出。行业布局从70个行业收缩调整到50个左右,企业集团有效管理层级原则上控制在三级次以内。
——履行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社会公众对国资国企的公共利益诉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社保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将履行社会责任落实至企业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经营等各环节。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体系和报告制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低碳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严格落实安全保障责任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四、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大力推进行业布局调整和空间布局调整,使国有资本进一步向支撑上海未来经济发展、关系城市安全、有利于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更好地发挥国资在上海产业结构重构和城市功能提升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进一步优化国资行业布局
一是加快制造业结构升级,推动国资向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聚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纺织等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上海地方国资具有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上汽、电气、上药、华谊、华虹、纺织等重点产业集团,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旅游、酒店、会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产业带动力的高端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能级,提高服务经济在上海国资中的整体比重。三是聚焦功能性领域,增强服务和保障功能,继续在机场、港口、隧道、轨道交通、能源、水供应、农副产品保障等关系本市国计民生、城市安全的功能性领域和民生保障领域发挥战略性支撑作用。
2、进一步加快国资空间布局调整
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推动国资国企优化地区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尤其要重视与长三角区域的联动发展。引导制造类企业进一步向开发区、园区等重大基地集中,引导服务型企业向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郊区功能性节点新城等重点区域集聚。结合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向张江高科技园区及其各分园集聚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
按照“重组是企业发展手段,重组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重组决策的主体是企业”的要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跨国界、跨地区、跨所有制、跨企业集团重组联合,推动要素在更大区域、更大范围流动,形成一批在上海注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企业(集团),吸引一批处于行业前列的研发机构、总部落户上海的公司,改造一批产业类集团,实现整体上市,促进国资、外资、民资多元融合、共同发展。
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制造业企业要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增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开拓发展的能力。商贸流通、酒店旅游、建筑设计等服务业企业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
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急需稀缺资源和关键技术领域对外合作力度,支撑主业发展,成为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集团。
推动市级创业类、产业类投资公司聚焦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协作,共同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发展
坚持以资产证券化为重要抓手,推动国有企业集团走上市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增强本市经营性国资的流动性。“十二五”期间,全市经营性国资证券化水平达到40%以上。培育20-30家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3-5家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公司。前30家上市公司资产、盈利、市值占到上市公司总量的80%以上。一方面,90%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做强核心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业务领域向主业集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经营者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坚持以公司法和市场化为基础,结合党委“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通过优化和细化法人治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形成较为完善的股东导向机制、规范运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1、根据不同的公司类型和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设置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
产业类公司全面建立董事会,普遍实行外部董事制度;政府投资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立监事会,并探索建立监事会审计与风险监控专门委员会。整体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资产经营公司参照国际投资银行等公司治理要求,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治理模式。
2、以董事会建设为中心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一是落实董事会权责。明确市国资委与董事会的事权关系,将部分股东权利授予规范运作的董事会行使,形成股东导向机制。二是探索外派监事团队监督的新机制。按照“外派监事组成工作团队,每个团队由外派监事会主席和若干名外派监事组成,与企业内部监事共同组成监事会”的要求,研究外派监事团队管理的新机制。三是依法落实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职工董事和监事的人数和比例依法确定,并在章程中明确。建立职工董事、监事评议制度,职工董事、监事每年向职代会报告工作,接受职代会质询和评议。四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推进党管干部和股东提名董事会人选有机结合。五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评价指标,研究出台董事会评价指引,形成选派、监督、评价、考核的制度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企业集团管控能力建设
按照“主动管理、合理授权、资源共享”的要求,构建适应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的管控体系和组织架构,实现企业战略控制协同化、资本价值最大化、经营活动最优化。
一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根据集团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能够高效管理、发挥集团业务协同效应的三层次企业组织结构。二是逐步调整集团下属企业股权结构。产业集团要通过调整下属核心企业的股权结构,优化集团产权链,增强集团的管控能力,逐步改变当前“企业级次越低,股权越分散;企业级次越高,多元化程度越低”的状况。三是加大力度压缩集团管理层级。推动企业集团聚焦主业,减少管理层级,逐步实现组织扁平化,出资企业管理层级原则上控制在三级次以内。四是健全企业管控体系。通过强化企业整体战略,加强集团总部职能,优化管控模式,加强重点环节的管控等手段进一步健全企业管控体系。
(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
一是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加强研发管控,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三是推进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大型风电机组、百万千瓦等级核电设备、重大装备大型铸锻件关键技术、本体ABS新材料产业化、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智能电网、高温超导等方面形成重大产业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建立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管理、知识、技能、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研发团队的创新动力。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地方国有企业R&D投入占全市地方国有企业GDP比重继续高于全市水平,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形成3-5个新型产业研发战略联盟,完成3-5项原创性技术开发项目。
(七)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完善市场化遴选人才的机制,进一步加强产权代表、经营管理者、企业党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企业领导人员后备人选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
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增市领军人才2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名,中央及市“千人计划”50名,高端人才、创新复合型人才队伍初步形成规模。
(八)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改革
以出资人监管为导向,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从资产管理向股权管理转变。按照“让企业紧贴市场,让政府远离企业”的要求,加快企业集团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实现转型改制。结合资产证券化和资本运作平台的建立运作,建立适应上市公司监管要求的国资管理体制,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
在出资人监管的基础上,依托市场力量,逐步形成行业主管部门、专业中介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监管体系和机制,切实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实现“市场监管优于政府监管”的目标。
继续加强国资战略、预算、评估、法制、财务监督、产权交易、信息化管理等基础管理体系建设。
(九)坚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十二五”期间,国资国企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一是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机制。把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并建立完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二是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按照“标准化、系统化、透明化”的原则,制定上海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工作指引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明确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编制流程和披露的程序等。“十二五”期间,推动实行董事会授权试点的企业集团先行试点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对外披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所有出资监管企业。三是推动企业全面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继续做好信访安保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积极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五、“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保障措施,全面推进规划落实。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衔接,分工落实。形成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基础,以相关专项规划、企业集团“十二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各类计划要按照本规划明确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二是加强配套保障。围绕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重大项目布局,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争取资金投入,优化国有资本支出结构,优先安排涉及企业转型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领域的支出和项目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国资国企涉及的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三是加强实施监督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国资国企改革
国资国企改革“大年”即将来临
2015年国资国企改革加速度: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
刘东;王川
导语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2014年12月31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2015年国企改革将有大进展和大动作,国资改革今年预料将会遍地开花。2014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新常态下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进行分析。会议要求,要“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与此相对应的是,自2013年12月底上海率先出台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意见以来,截至2015年1月4日,全国已经有上海、甘肃、山东等22省市出台了地方版本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部分省份意见虽未正式出台,但一些改革举措已在进行之中。南京、长沙等省会城市也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意见。随着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相关意见的逐步出台,2015年的国资改革将会迎来哪些进展?
本报记者 刘东
实习记者 王川 上海报道
地方改革遍地开花
彭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之前由于国家层面方案没有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突破较少,今年预料将“遍地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已经出台地方国资改革方案后发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公司制治理结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方向,绝大部分省市都对国资改革设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目标。
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甘肃提出到2020年国有经济中混合所有制比重达到60%左右,江西提出5年内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占国资的70%。
在国有资本范围方面,北京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要求,到2020年,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上海、江西、甘肃、江苏、重庆、四川、青海等省市也都将国资集中在关键领域的目标设定在“80%”上。不过,在对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进展进行评价时,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改革的力度并不如预期。中国社科院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刘小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国资国企改革的进展仍相对比较缓慢。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出台的国资改革意见里面存在两个问题,重复性比较强,各个省的意见都差不多,在具体操作上,还是缺乏一些可操作性。
顶层设计意见将出
原定于2014年年底出台的改革意见并未能如预期出现,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认为,可以说这些总体文件由于迟迟不能出台,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软肋,影响到国企改革总的进程。
此前有消息称,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由财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牵头制定,可能以“1+N”的形式发布。其中,“1”是指首先会出台一个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N”则是三四十个配套方案。这些配套方案将分阶段分批发布。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近日表示,2015年国资国企改革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而部分方案推出的时间表或将提前至春节前。
尽管如此,被称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元年”的2014年仍取得一定成就,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国家在把握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精准而坚定,此外,7月开始的“四项改革”试点,也为国资改革提供经验基础,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协调。
彭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央企方面,2014年各企业积极性较高,做了调研、制定方案等准备工作,待方案一出,央企动作应该比较大。此外,第一批国企改革试点工作到2015年也会有较大突破。若第一批试点进展顺利,第二批有可能扩大试点范围。
彭建国称,专项工作也会大有进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今年二级和三级公司会进行董事会试点等多项工作。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对2015年国企改革形势持乐观的态度,整个国资国企改革将会铺开,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和分类改革、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进展。
“混改”新内涵
不过,目前对于国资国企改革中的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不少争议。
彭建国认为,目前主要有三方面存在争议,即是否先对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经济是否该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以及是否采用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国资改革专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认为,要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契机,改变资本被板块化、碎片化,做到国有企业的实力加民营企业的活力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自然垄断行业应该把可竞争的板块逐渐分拆,通过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民营企业去家族化,建立有效公司治理。
彭建国也认为,虽然国企上市或多或少已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这种上市大多是形式上的,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革。
2014年12月底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只有竞争性国企适合做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公益性国企和自然垄断型的国企应坚持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楚序平则表示,中央企业总部最好保持国有独资,对绝大多数重要国有企业,政府要保留51%以上控制权。同时,混合所有制优先考虑包括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公众基金。
陈清泰建议称,混合所有制治理上,有五点需要考虑,过大股比的国有股权适当分散给若干持有者、所有股东都应通过股东会、董事会行使权利,确立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和战略地位。经理人由董事会选聘,董事会有权罢免。公司必须执行国家的法规接受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
去年七月,国资委将六家央企纳入“四项改革”试点,其中,中国医药、中国建材入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应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机制,保障“所有者到位”,才能真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去年七月,国资委将六家央企纳入“四项改革”试点,其中,中国医药、中国建材入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应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机制,保障“所有者到位”,才能真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争议分类监管
“准确分类是实现下一步国资改革的重要一步。”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不过,目前分类监管仍是争议颇多的一个领域,从地方的经验来看,上海将国企划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进行监管,四川则分为竞争类和功能类两种类型,其他省市基本按照三类进行分类监管,但类别名称有所不同。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上海国资改革中,一些功能类的国有企业更愿意被划分到竞争类企业中去,因为两者受国资委监管及考核存在较大差异。从国家层面来看,分成两类还是三类监管也有不同意见,陈清泰认为,国有经济有两大功能,国有资本应该分作两类,一是政策性功能,就是作为实现政府特殊政策目标的重要资源。二是收益性功能,那就是获取财务回报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而这两者的比例构成,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
刘小玄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类监管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分类不清,在理论上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这些分类的的具体含义到现在还没有很清晰地厘清。如果是“一锅乱粥”的话,改革很难推行下去。
彭建国则认为,分类监管之所以有这么多争议,是因为同一央企有不同业务板块,整体上很难划分,而同一块业务因同时具备公共服务、功能性等多种属性,难以进行归类。
彭建国称,按照分类,央企主要是商业1类和2类(竞争性、功能性居多),而中储粮等承担国家政策业务的属于第3类。第3类公益类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服务企业,如供热、供水。所以各央企针对分类监管,必须完善自身的功能定位,根据分裂进行监管、考核、薪酬制定、改革和结构调整。
具体来说,比如薪酬制定,商业1类要看市场,根据完成财务指标、是否实现保值增值功能来制定,而公益类则要紧盯社会功能,看其社会效益完成指标,商业2类(功能性)则两方面都要考虑。因此,在改革方面,要根据分类制定负面清单,使改革具有可操作性。
破题新常态
是否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存在争议,而此次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由于在国资委会议中并未被提及,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李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相关意见财政部负责制定,因此国资委工作会议对此并未多作提及。
彭建国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投资公司更多关注产业和实业投资,这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类公司要做到以管理资本为主,发挥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作用,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本保值增值和流动的属性,在相关领域有退有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此外还要注意上下权利义务的边界问题。
一个新的动向是,2015年1月1日开始,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正式实施,首批涉及72家央企共200多位负责人。
此外,“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的国资国企改革也受到关注,国资委主任张毅表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进入爬坡过坎的阶段,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大部分央企都面临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的巨大压力,有的企业大幅度减利甚至亏损,个别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张毅表示,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适应新常态,关键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做好加减乘除。
对此,彭建国建议称,国企尤其是央企改革一定要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即充当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创新驱动的领头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排头兵,国企要以真正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为目标,逐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较普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第五篇: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仙桃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充分发扬中国体操之乡悠久的体育传统,充分体现体育服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进一步改善我市体育设施,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个人、企业、社会投入为辅的模式,全市新建改建网球场7片,羽毛球馆1个,室外游泳池1座,门球场3个。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体育场馆和设施1500多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700多个,非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8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系列群体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投入逐年增加、条件逐步改善,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健身活动日趋丰富,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人口达40%,2009年被国家总局评为2005-2008“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高。深入贯彻《奥运争光计划》,全面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体教结合模式,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实现了“奥运争光、全运夺金、省运进位”的目标。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仙桃输送的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5枚,特别是在第29届奥运会上,杨威、廖辉2位奥运冠军创造了3金1银的骄人成绩。2008年奥运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2010年3月仙桃市体育局被省体育局授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同时,授予仙桃市人民政府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体育产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和技术培训市场日渐兴旺,体育场馆效益日益突出,体育彩票销售量不断攀升。
存在的问题:群众健身的科学化、社会化程度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体操等项目的后备人才出现断档,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产业发展不稳定等等。
二、2011—2015年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体,坚持城乡统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在“十一五”取得的良好基础上,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仙桃的体育实力。大力实施体育强市战略,形成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组织网络、健身活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5%;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优化项目设置,提高业训水平,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保持竞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发展体育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突出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各类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工作基础条件;深化体育改革,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开创仙桃体育事业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㈠、体育设施建设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全市体育竞赛、训练和全民健身设施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1、加快李小双体操学校南迁及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步伐。在南城新区规划用地500亩,建设一个集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旅游、大型庆典、文艺演出、体育商贸,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武汉城市圈西翼、江汉平原的体育中心,布局分为“三馆(体操、游泳、综合馆)一场(体育场)一校(李小双体操学校)”、体育休闲区和体育生活服务中心区。
2、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实现全市村居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00个,室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个,建设小篮板、室外篮球场若干。
3、大力推进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建成乡镇农民健身中心5个:国家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2个,省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3个。
4、引导社会资金建设网球场10片,高尔夫球场1片,恒温游泳池1个、羽毛球馆1座。
5、积极争取资金改造篮球馆一座,新建综合性场馆1馆。
6、倡导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建设小型体育场馆,在职业学院和有条件的中学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小型体育场馆。㈡、群众体育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实现群众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体育人口达45%以上。
1、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宣传《全民健身条例》,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体育知识,推广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乡镇体育人口达到40%,城市体育人口达到50%。
2、挖掘、整理、保护并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创建1个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具有中国体操之乡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满足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多种需求。
3、认真组织好第八届全市运动会,各中小学每年举行春秋季田径运动会。以一年一次的“全民健身日活动”为主线,引导各体育协会,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举办每年至少一次常规赛和机关运动会。
4、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到2015年,各镇办场园要配备兼职体育工作人员,实现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民和老年体育组织全覆盖。全市单项体育协会和组织达到20个。
5、加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大社会指导员培训力度,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指导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一级指导员要达到150名,二级指导员300名,三级指导员达到600名。
6、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加大对全民健身科学研究的投入,定期开展全民体质监测,定期公布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常年为群众开展体质监测服务。㈢、竞技体育和人才培养
1、实施“金牌之路工程”,力争有1名仙桃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伦敦奥运会,并夺取金牌,延续仙桃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的历史。全运会力争2-3个项目、4-6名运动员参赛,夺得1-2枚金牌。
2、积极备战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争取优异成绩,金牌总数与团体总分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3、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合理布局业余训练项目,重点抓好体操、举重,巩固篮球、田径、乒乓球、摔跤、武术,发展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网球、棋牌类项目。全市业余训练的常年在训人数达1250人,其中体育传统300人、体育俱乐部600人、业余体校200人、李小双体操学校150人,周期注册人数保持在650人,年参加比赛人数达120人。
4、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水平和质量。新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个,5个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0所国家级、省级传统体育学校,以及一批市级训练基地、业训网点、传统学校。进一步健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招、训练、管理、输送指导,抓好人才输送的梯队建设,力争本周期向国家队输送2-3人,向省体校和省优秀运动队输送60人以上,向各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80人以上。
5、坚持人才强体,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工程:即一批优秀体育管理干部,一批高层次教练员,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一批国家级、省级裁判员,一批高素质体育教师,一批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经营管理人员,采取培养、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改善体育人才队伍的结构,积极构建适合仙桃体育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6、扩大办赛规模,提高办赛水平。争取承办一次国际比赛,每年承办1次国家级比赛、1-2次省级比赛,组织2-3次有影响的全市性赛事活动。
㈣、体育产业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体育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发展以本体产业为主的体育服务业,逐步构建适应大众消费水平、社会参与、管理规范的体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提高仙桃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1、规范体育经营活动。加大体育经营法规、规章执行力度,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体育服务标准认证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2、培育发展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寻求体育经纪伙伴,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引导体育消费、经营体育赛事、开拓消费市场,壮大体育经济。
3、稳健销售体育彩票。优化体育彩票工作机制,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制度,提高销售队伍素质,积极推广体彩新型投注方式,确保体彩销量稳步增加,力争2015年体育彩票年销售达到3800万元。
4、推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在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体育产业。大力支持杜柳农家乐体育休闲园的建设以及发展壮大。
5、建设仙桃体操运动休闲基地,打造国际乃至世界知名体育活动品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体育工作领导。按照中央和省两个8号文件(中发【2002】8号和鄂发【2003】8号)精神,加强体育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大体育”的格局。
2、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为体育事业营造良好氛围。
3、建立规划保障机制。保持政府投资为主,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优势,引导多方投资体育事业。
4、坚持依法治体,狠抓体育行风政风建设。
5、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责权统一原则,加快体育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