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大全)
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推进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依照《济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特制订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一、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济南市认真贯彻国家产业发展指导方针,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功能纤维、高性能金属材料、光电子材料、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等领域产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现有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程技术中心5个,建立了国家火炬计划章丘有机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氟材料和氟化工产业链。为我市新材料产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统计部门资料,2010年年末我市规模以上新材料工业企业88家,企业产品涉及了当今新材料领域的多个方面。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4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约184亿元,同比增长26.6%。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1、玻璃材料
技术玻璃制品制造产业在我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涉及这一产业的企业有10家左右,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诺集团为龙头,主要生产真空太阳集热管、太阳能玻璃管等产品。该领域中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火炬计划济南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高硼硅玻璃太阳能集热管雄踞全国第一。高硼硅玻璃管材、棒材占国内市场65%份额,高硼硅耐热玻璃器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甲级玻璃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2、耐火材料
济南市耐火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的产业体系。济南镁碳砖、新峨嵋等龙头企业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和战略产品开发,产业链整体技术实力得到很大提升。耐火材料年能力为 7.5万吨,其中镁碳砖等定型产品6万吨,不定形耐火材料 1.5 万吨。出口创汇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新峨嵋为国家滑板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单位之一,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滑动水口产品产销量连续十几年居国内第一。
3、建筑材料
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产业一直是济南市的传统优势行业,目前有大约10家企业从事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制造、防水涂料、保温防腐材料等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产品具有节能环保,防腐防水等特点。龙头企业—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数条SBS改性沥青生产线、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生产线、木质素纤维生产线和乳化沥青生产线,具有沥青储存能力六万余吨的沥青中传库,年沥青周转量达30余万吨。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1、树脂材料
目前我市树脂材料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济南圣泉集团为龙头企业,有大约20家企业从事塑料及合成树脂的制造与生产,产品包括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化工树脂、PVC板材等大约30个品种。其中圣泉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企业,主持起草过8项酚醛树脂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与中科院合作成立“酚醛树脂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酚醛泡沫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致力于开发、生产用于耐火材料、磨具磨料、建筑材料、泡沫酚醛等用途的酚醛树脂,形成了10个系列800多个品种,具有年产10万吨酚醛树脂产能,国内市场占有率30%。
2、橡胶材料
我市从事橡胶制造的企业大约有5家左右,目前产业规模不大,以台橡(济南)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年产TPE/TP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5000吨,填补了大陆长江以北无专业生产热可塑性弹性体工程材料大型企业的空白。
3、合成材料 我市涉及其他合成新材料生产的企业还有10家左右,涉及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产品包括聚酰胺、无纺布、铝塑复合板、PTFE填充料等十几个品种。山东康洁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非织造布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公司实力雄厚,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年产各种无纺布可达21000吨。产品60%以上供出口,产品已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产业一直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济南市有60家企业从事化学品、化学试剂、专用化学品的生产与制造,产品包括上百个品种,其中氟材料是其中优势产业。我市涉及氟化工产业的现有企业中,生产型企业8家,氟树脂加工企业约3-5家。山东中氟公司的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单体、四氟丙醇、八氟戊醇、悬浮聚四氟乙烯等产品70%出口到国际市场。山东华氟公司的四氟乙烯单体、聚四氟乙烯树脂市场占有率达到12%,聚全氟乙丙烯树脂市场占有率达到33%,二、济南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分析
1、优势分析
(1)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把新材料作为我市“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重点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过去的5年,特别是近2年,市里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今后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较好的发展基础为今后的腾飞积蓄了力量
“十一五”期间,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济南市新材料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金属材料孕育了一批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产业增长点;复合材料产业也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3)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新材料研发力量雄厚 济南是省会城市,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有多家设计新材料研发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先进的科研手段、前沿的信息来源,其研发力量和成果将很好地弥补我市企业研发力量方面的不足,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山东大学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具备雄厚的科研力量,科研机构包括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20多个新材料类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济南大学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粉体工程、热工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与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山东轻工学院、山东建工大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在新材料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
2、劣势分析
(1)资源、成本等因素制约某些材料领域的发展 济南是山东省会,电、煤、水和土地等要素价格相对较高,对部分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新材料产业,在低端产品生产环节不具备竟争优势。而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也将增加某些新材料产业的环保成本,甚至使得某些新材料产业在济南的发展受到限制。
(2)产业链不完整,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各地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正呈现集聚趋势,特色基地的建设成为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济南新材料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上还有很大不足,尚未形成有明显特色的主导产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份额分散、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间的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三、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走开发型、国际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思路
以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本市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新材料,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若干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新材料产业。
1)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的思路。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2)坚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通过合资、合作等途径,抢占科技制高点;注重提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业优势。
3)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节相结合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要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形成济南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与特色。
4)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思路。依托现有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在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3、发展目标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建立起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渠道、社会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济南优势的新材料产品;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我国新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0%,总产值达到450亿元。
四、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顺应国际国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立足济南在金属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耐火材料和氟材料等产业优势,以及重点培育的胶体材料、半导体照明(LED)、节能环保等新兴材料产业,抓住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基础材料转型提升的内在要求,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逐步建设成为省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加工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下新材料产业:
(一)金属材料
1、新型钢材料产业。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和能源压力的增加,未来五年我国对新型钢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山东大学为技术依托,以济钢、济南冶金所等为载体,以节能降耗、短流程、降低成本、改善环境为核心,针对市场开展熔融还原技术、洁净化和细晶化钢铁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特种钢材产品。如高强度轻量化钢材、耐磨、耐热、耐蚀黑色金属材料、铌铸铁系列产品、无镍、少镍高温耐热、耐磨黑色铸造合金新材料等。
2、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在我市已初具规模,铝合金压铸件、铝硅合金、镁合金等合金材料的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比例。以济南轻骑铸造有限公司、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的铝合金压铸件、铝合金重力铸造件及低压铸造件。以平阴同鑫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铝锭、铝板材、铝线材、铝箔材。以山东山大吕美熔体技术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的用于提高铝硅活塞合金性能的特种Al-P中间合金,提高铝合金、镁合金性能的特种Al-Ti-B中间合金、Al-C和Al-Ti-C中间合金材料。努力把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链建设成为产能结构合理、制造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精良的一体化的创新型国际化产业链,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首选的高性能轻质合金生产基地。
3、金属膜层涂镀产业。依托济南复强动力公司、山东大学焊接工程技术中心和济南鲁得贝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发挥金属膜层涂镀方面的技术优势,开拓更大市场。加快推进“绿色再制造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项目。完善纳米电刷镀、高速电弧喷涂、微脉冲冷焊、粘涂、微弧等离子熔敷等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并进行相关技术项目的落地生产转化试验工作,尽快启动微弧等离子融敷技术、剩余寿命评估技术等相关的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落地生产,带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LED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以山东大学为技术支撑,依托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济南半导体所、济南富川卓越科技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大于150mcd LED的红、黄、蓝、绿及紫外延片和管芯技术、大功率LED芯片及大功率多管芯超LED器件、提升LED芯片出光率的ITO新型材料、808nm 无铝大功率激光器等,同时加快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下游产品LED白光照明器件及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快瑞森华光、富士康、宝世达、宇科同茂等LED半导体照明材料项目推进,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力度,扩大产业规模,改善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上游企业数量较少、产量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现实,建设国内最大LED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2、耐火材料产业。培育新型耐火材料产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链整合。加快新峨嵋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和无穷尽焊接技术钢包内衬材料生产线建设,在节能型钢包内衬材料、高档滑动水口、炼钢出钢口、连铸产品方面增加新品种,在国内冶金炼钢行业用耐火材料企业中达到全国规模前三名、山东省内第一名的企业生产规模。
3、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材料产业。依托力诺集团、桑乐太阳能等企业,打造太阳能新能源产业链,全力打造全球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人均劳动率最优的太阳能光热基地,同时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支持力诺集团 1000兆瓦光伏电池片等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炭/炭复合材料产业。依托济南伟得热工材料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研究基础,大力发展快速制备高密度炭/炭复合材料工艺研究开发及其配套工程,重点推进碳纤维设备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制品等具有高强度、高模性、高热稳定性、高导热导电能力、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耐烧蚀、耐腐蚀、摩擦系数稳定等特点的产品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
5、高技术陶瓷产业。以山东部分高校、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加快高性能陶瓷粉体原料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配套装备开发,解决高技术陶瓷生产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依托济南安达刹车片有限公司、济南意星陶瓷精密仪量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为重点,重点研究开发高端陶瓷粒化摩擦材料刹车片、陶瓷量仪、陶瓷过滤网等系列产品。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优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尤其是新型墙体材料。粘土质墙体向非粘土质墙体材料发展;实心型墙体材料制品向空心型墙体材料制品发展;小块墙体材料制品向大块墙体材料制品发展;重质墙体材料制品向轻质墙体材料制品发展;现场湿作业多的墙体材料制品向现场湿作业少的墙体材料制品发展;单一材料的墙体向多功能复合材料墙体发展。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
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以济南圣泉集团为龙头,通过与国内大学院所联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开发满足铸造行业更高要求的各类树脂,建成全球最大的铸造材料供应商和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制造基地;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为依托,开展树脂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改进与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烧蚀与热防护材料、特种橡胶制品、密封材料、隐性材料、特种粘剂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打造山东五三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支持薄膜和涂料等有机硅共聚物的研究开发,硅橡胶及其共聚改性研究,特种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有机硅精细品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2、新型纤维产业。依托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齐鲁宏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大力发展特种高强低伸传动带、真空物理溅射镀银纤维及织物等新型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以天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内最大的新型导电纤维产业化基地。
(四)精细化工
1、氟材料产业。氟材料产业是我市在国内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利用氟化工产业起点高、潜力大和基础材料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氟聚合物、氟材料、氟精细化学品、建筑氟碳涂料等氟材料产业生产规模,合理配置氟化工发展资源,增强中氟化工的氟化学品和华氟化工的氟材料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学研、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发挥华临公司氟化学品广泛应用的科技开发能力。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形成以无水氟化氢为起点的四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电子材料为系列的氟化学产业链。做好氟醚、碳涂料树脂等含氟产品的市场开发;加快重防腐型氟碳涂料树脂、含氟黏合剂、含氟医用治疗鼻炎药物的双氟硼酸盐、含氟农药氟醚唑、含氟精细化学品三氟乙酸乙酯和三氟乙酰乙酸乙酯、氟铃脲原料中间体异氰酸酯的研发和应用。
2、特种化学剂产业。依托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国内阻燃剂行业的领军地位,推广硼酸锌、聚磷酸铵、高氮阻燃剂(MCA)、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功能母料、专用技术产品等产品在工程塑料、橡胶、电子、纺织、建材、通讯等行业的应用,建设国内品种和规格最齐全的阻燃剂供应基地。
3、精细化学品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造纸及水处理化学品、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抓好得呈化工的1000吨/年甜菜碱等项目建设。抓好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现场混装胶状乳化炸药车和现场混装乳化粒状铵油炸药车5000吨/年安全配套建设。
(五)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园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中心”)2010年11月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以“国家工程中心” 入驻济南市化工产业园为契机,济南市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工程中心”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在3年内完成“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并有不少于16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重点支持“银浆”项目的开工落实,跟进高效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电力用硅基胶体材料复合树脂等项目的引进,力争每年入驻1-2个项目,5年后入驻5-10个项目,建成油田胶体材料、军用胶体材料、胶体材料加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建立起胶体材料开发、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胶体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园区的行业影响力、产业聚集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五、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自主创新。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健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及专家库系统建设。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完善融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流动、协作的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把新兴产业有关技术列入市重大专项,开发重点共性技术,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大力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
(二)完善投入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统筹扶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基地、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各县(市)区也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市场培育,研究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开拓本地市场的扶持政策。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支持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境内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引进和设立各类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资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重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探索建立产业链贷款联保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实施“5150引才计划”,重点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的精英人才。继续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青年科技明星计划、留学人员创业计划,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实行政策津贴、企业津贴制度。落实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动员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进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对本土企业家及技能人才培养,做好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障工作,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四)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努力构筑服务高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各类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新兴产业聚集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新兴产业项目在济布局。
(五)提升产业层次。结合新材料产业高投入、高产出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建立高效投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新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壮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加大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产业的力度,提高传统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整个材料产业的层次。加强资金筹措,引导资金投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导资金,要有选择地向新材料产业倾斜。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落实好国家和省里制定的鼓励企业技术开发费列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改项目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各级财政设立的专项资金要向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 民间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
(六)推进国际化合作。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借助国际合作,解决技术来源、市场来源、资源不足、技术支撑、人才支撑、生产经营管理团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有实力的大企业全方位合作,在全市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运营中心,完善产业链配套。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调整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立与国际新材料产业接轨的运行机制,做大做强全市新材料产业。
第二篇: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仙桃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充分发扬中国体操之乡悠久的体育传统,充分体现体育服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进一步改善我市体育设施,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个人、企业、社会投入为辅的模式,全市新建改建网球场7片,羽毛球馆1个,室外游泳池1座,门球场3个。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体育场馆和设施1500多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700多个,非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8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系列群体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投入逐年增加、条件逐步改善,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健身活动日趋丰富,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人口达40%,2009年被国家总局评为2005-2008“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高。深入贯彻《奥运争光计划》,全面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体教结合模式,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实现了“奥运争光、全运夺金、省运进位”的目标。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仙桃输送的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5枚,特别是在第29届奥运会上,杨威、廖辉2位奥运冠军创造了3金1银的骄人成绩。2008年奥运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2010年3月仙桃市体育局被省体育局授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同时,授予仙桃市人民政府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体育产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和技术培训市场日渐兴旺,体育场馆效益日益突出,体育彩票销售量不断攀升。
存在的问题:群众健身的科学化、社会化程度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体操等项目的后备人才出现断档,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产业发展不稳定等等。
二、2011—2015年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体,坚持城乡统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在“十一五”取得的良好基础上,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仙桃的体育实力。大力实施体育强市战略,形成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组织网络、健身活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5%;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优化项目设置,提高业训水平,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保持竞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发展体育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突出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各类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工作基础条件;深化体育改革,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开创仙桃体育事业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㈠、体育设施建设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全市体育竞赛、训练和全民健身设施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1、加快李小双体操学校南迁及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步伐。在南城新区规划用地500亩,建设一个集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旅游、大型庆典、文艺演出、体育商贸,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武汉城市圈西翼、江汉平原的体育中心,布局分为“三馆(体操、游泳、综合馆)一场(体育场)一校(李小双体操学校)”、体育休闲区和体育生活服务中心区。
2、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实现全市村居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00个,室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个,建设小篮板、室外篮球场若干。
3、大力推进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建成乡镇农民健身中心5个:国家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2个,省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3个。
4、引导社会资金建设网球场10片,高尔夫球场1片,恒温游泳池1个、羽毛球馆1座。
5、积极争取资金改造篮球馆一座,新建综合性场馆1馆。
6、倡导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建设小型体育场馆,在职业学院和有条件的中学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小型体育场馆。㈡、群众体育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实现群众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体育人口达45%以上。
1、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宣传《全民健身条例》,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体育知识,推广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乡镇体育人口达到40%,城市体育人口达到50%。
2、挖掘、整理、保护并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创建1个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具有中国体操之乡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满足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多种需求。
3、认真组织好第八届全市运动会,各中小学每年举行春秋季田径运动会。以一年一次的“全民健身日活动”为主线,引导各体育协会,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举办每年至少一次常规赛和机关运动会。
4、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到2015年,各镇办场园要配备兼职体育工作人员,实现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民和老年体育组织全覆盖。全市单项体育协会和组织达到20个。
5、加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大社会指导员培训力度,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指导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一级指导员要达到150名,二级指导员300名,三级指导员达到600名。
6、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加大对全民健身科学研究的投入,定期开展全民体质监测,定期公布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常年为群众开展体质监测服务。㈢、竞技体育和人才培养
1、实施“金牌之路工程”,力争有1名仙桃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伦敦奥运会,并夺取金牌,延续仙桃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的历史。全运会力争2-3个项目、4-6名运动员参赛,夺得1-2枚金牌。
2、积极备战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争取优异成绩,金牌总数与团体总分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3、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合理布局业余训练项目,重点抓好体操、举重,巩固篮球、田径、乒乓球、摔跤、武术,发展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网球、棋牌类项目。全市业余训练的常年在训人数达1250人,其中体育传统300人、体育俱乐部600人、业余体校200人、李小双体操学校150人,周期注册人数保持在650人,年参加比赛人数达120人。
4、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水平和质量。新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个,5个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0所国家级、省级传统体育学校,以及一批市级训练基地、业训网点、传统学校。进一步健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招、训练、管理、输送指导,抓好人才输送的梯队建设,力争本周期向国家队输送2-3人,向省体校和省优秀运动队输送60人以上,向各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80人以上。
5、坚持人才强体,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工程:即一批优秀体育管理干部,一批高层次教练员,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一批国家级、省级裁判员,一批高素质体育教师,一批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经营管理人员,采取培养、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改善体育人才队伍的结构,积极构建适合仙桃体育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6、扩大办赛规模,提高办赛水平。争取承办一次国际比赛,每年承办1次国家级比赛、1-2次省级比赛,组织2-3次有影响的全市性赛事活动。
㈣、体育产业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体育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发展以本体产业为主的体育服务业,逐步构建适应大众消费水平、社会参与、管理规范的体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提高仙桃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1、规范体育经营活动。加大体育经营法规、规章执行力度,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体育服务标准认证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2、培育发展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寻求体育经纪伙伴,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引导体育消费、经营体育赛事、开拓消费市场,壮大体育经济。
3、稳健销售体育彩票。优化体育彩票工作机制,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制度,提高销售队伍素质,积极推广体彩新型投注方式,确保体彩销量稳步增加,力争2015年体育彩票年销售达到3800万元。
4、推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在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体育产业。大力支持杜柳农家乐体育休闲园的建设以及发展壮大。
5、建设仙桃体操运动休闲基地,打造国际乃至世界知名体育活动品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体育工作领导。按照中央和省两个8号文件(中发【2002】8号和鄂发【2003】8号)精神,加强体育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大体育”的格局。
2、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为体育事业营造良好氛围。
3、建立规划保障机制。保持政府投资为主,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优势,引导多方投资体育事业。
4、坚持依法治体,狠抓体育行风政风建设。
5、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责权统一原则,加快体育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篇: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 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加大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审计力度,建立和完善电子审计体系。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 落实和完善。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整体谋划、系统安排财政审计项目,按照清晰统一的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总结和改进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草案)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在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基础上,全面开展决算(草案)审计,力争2012年底前建立决算(草案)审计制度。
——加强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 政策措施的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2012年底前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3年底前建立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积极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智能信息处理、知识发现与管理等先进技术,探索内控测评、智能审计、风险评估,以及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
五、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品格为核心、能力为重点、作风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更加注重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更加注重加强整改、完善制度,更加注重提高素质、严格管理,加强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深入开展普法宣 传,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总结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方式。
——全面推进理论建设。进一步强化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进一步增强审计事业的凝聚力。
六、财政审计。以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推动完善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体系、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促进依法民主科学理财和提高预算执行效果为目标,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审计思路,增强财政审计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和时效性。
——中央财政管理审计,围绕中央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预算的统一和完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财政管理的规范性。——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贯彻‚严格查处,立足整改,规范提高,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着力规范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深化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监督,完善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探索对部门预算执行整体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开展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关注压缩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成本政策执行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坚持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结果公告制度,促进预算公开的基础工作,推动部门预决算公开、透明;推进联网审计和中央部门与垂直管理京外单位‚上下联动‛审计,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
——中央转移支付审计,注重从完善中央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促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税收征管审计,在促进税务部门、海关部门依法履职的基础上,加强对税收征管机制、专项优惠政策和重大税收制度运行情况及效果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努力推动税制改革,促进税收政策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揭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收、分配、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国有 资本投资方向和领域,确保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和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益。
——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审计,积极开展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积极开展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大对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物资设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农业资金审计,加强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审计,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农业资金整合,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 到实处,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继续深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加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审计监督,促进基金管理规范、安全,促进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关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不断完善;继续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的发展。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审计,加强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应急处置、预防预警、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相关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七、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目标,揭示和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健全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关注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反映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的新情况,并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做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等全面审计的基础上,关注其法人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效果,有效揭示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制度缺陷,促进依法经营,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跟踪调查力度,促进金融机构调整优化资产结构,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水平。
——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审计,积极探索跨行业、跨市场金融活动的审计方法,提示系统性风险隐患,促进建立健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
——建立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经常性审计或审计调查,完善金融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体系,进一步改进信息化条件下以总行(总公司)为龙头的审计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不断提高‚集中分析,分散核查,专题研究‛的工作水平。
八、企业审计。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坚持‚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 展‛的审计思路,加快转变审计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推动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宏观政策、加强经营管理、防控重大风险、创新机制制度和推进反腐倡廉。
——全面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更加关注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加大对国有企业落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的审计力度,加强对重要经营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促进企业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国有经济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
——注重揭示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维护企业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与重点中央企业信息系统的联网,试点实时审计;统一整合和统筹调配审计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审计项目,建立‚点(单个企业)、线(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面(国有经济运行)‛联动的企业审计模式,提高企业审计的主动性、时效性、宏观性和建设性,实现经常性审计监 督。
九、资源环境审计。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目标,检查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贯彻落实、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资源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对土地、矿产、淡水、海洋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违规出让、无序开发、低效利用,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问题,促进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对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核能利用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防治规划政策措施不落实,违规处置、排放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营不正常,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加强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生物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防沙治沙、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的审计,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对节能减排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和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不到位、淘汰落后节能进展滞后、严重浪费能源资源等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计划与信息资 源的整合,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制度与规范。
——认真履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秘书处职责,加强亚洲环境审计协调服务;广泛开展环境审计国际交流,努力探索国际环境合作审计新模式;积极参与世界审计组织国际环境审计事务,不断扩大我国环境审计的国际影响。
十、涉外审计。以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履行国际责任为目标,着力整合涉外审计资源,拓宽涉外审计领域,提高涉外审计质量。
——继续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质量,全面推进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绩效审计,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援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探索我国对外援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维护对外援助资金的安全,提高对外援助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驻外机构审计。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开展驻外非经营性机构审计,促进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推进境外经营性机构和境外投资的审计,强化控制,防范风险,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
——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完成所承担的 审计任务。
十一、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审计思路,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巩固深化地厅级及以下行政领导干部、乡镇党委书记审计,推行县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逐步扩大市(地)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不断深化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在对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进行审计试点基础上,探索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建立和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轮审制度。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在认真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健全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配套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规范,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程序及成果运用等;探索经济责任审 计的有关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对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流程、审计方式方法等;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
——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水平。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审计内容和审计组织方式。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加大任中审计力度。探索和推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合理调配和整合审计资源,实现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依法规范审计评价,做到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加强对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制定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贯彻实施意见。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研究解决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逐步建立和推行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深入开展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逐步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体系,为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有序、工作高效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对审计署内部管理和省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积极开展对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和直属事业单位、省级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和推行任期内轮审制度,促进其加强内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十二、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修订工作,适时做好其他审计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规范体系。
——着力构建我国国家审计指南体系。以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为依据,立足我国审计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有步骤地开发审计指南,2014年基本构建起涵盖通用审计指南和专业审计指南的国家审计指南体系。
——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协调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完善审计机关层级监督机制,依法纠正下级审计机关违反国家规定作出的审计决定,推动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
——大力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严格按照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开展审理工作,逐步规范审理工作流 程,明确审理工作标准,提高审理工作质量。
——探索建立审计质量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质量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加大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力度,提升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水平,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质量的核查,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督促审计干部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办事和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审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十三、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坚持和完善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成果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成果‚精品‛和 ‚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对重大审计新闻事项或事件,加强宣传的策划。发挥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重视网络民意,加强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对审计出版单位的管理。提高审计报刊和出版物质量,拓宽发行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对审计工作的宣传作用,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
十四、审计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继续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办法和票决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健全巡视制度,完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从基层一线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力度,拓宽与地方党委政府、审计机关干部交流的渠道;健全干部交流制度,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为重点,科学配置领导班子,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发挥整体功能;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重在培养、同样使用,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大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队伍;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教育培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培训审计干部,持续提高审计干部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发挥模拟实验室、网络和案例培训等方式的作用,逐步健全以面授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体系相结合,以师资体系、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体系相配套,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审计干部管理学院建设。按照共建协议,促进南京审计学院的教学科研能力建设。
——加强审计业务培训。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研讨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能力。为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教材与网络培训课件。
——加强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做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进一步拓宽培养干部的渠道。加大选派优秀干部到地方党委政府、地方审计机关交流任职的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审计署与地方审计机关互派干部到对方挂职或参加对方组织的审计项目;有计划地安排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等岗位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对直属单位的管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直属事业单位和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继续落实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党支部对离退休干部的教育引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舒心和谐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注重党建理论研究,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理念教育,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活 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实、高、新、严、细‛的良好作风,促进和谐机关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审计署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与防控,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为重点内容,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制度,建立和严格执行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审计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不断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加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强化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十五、大力推进电子审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健全电子审计体系。积极开展对国家信息化政策执行、规划实施和工程建设的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重大工程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服务效能和标准化水平的提 高,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继续推进金审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以审计业务信息化和审计管理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审计信息化系统。
——提高审计业务信息化水平。完善并推广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总结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对重要单位的联网审计;积极探索统一组织项目、联网跟踪等审计组织方式。加强综合数据分析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管理数字化水平。完善并推广审计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以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利用、审计资源调配、机关事务处理为主线的审计管理数字化,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方式。
——建成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完成各类专业审计数据规划和数据库建设,结合数据积累,完善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深化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审计评价,探索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审计评价。建设模拟审计实验室,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仿真预测等有效支持。
——建成审计信息网络及安全保障系统。建成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密要求的审计专网和审计内网;国家审计交换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中央地方审计机关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审计业务协同;保障视频、数据、语音等网络应用的畅通与安全。
十六、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提升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前期立项调研,发挥好审计项目计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审计目标和工作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覆盖面。统一境内外机构审计对象,实现审计情况有效衔接。发挥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相关审计工作。
——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提高计划编制与下达工作的时效性。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细化审计目标、审计范围、所需审计资源和关键时间节点。
——完善审计统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审计统计指标体系,提升审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强化审计统计数据有效利用,更好地为审计业务工作和审计机关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积极参与国际审计事务,认真履行审计署在地区、世界审计组织中的职责,办好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提高境外专业考察和培训质量。及时掌握国际审计动态,拓展国外审计理论研究,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审计的国际地位。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围绕审计业务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审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难点问题,实现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规范审计科研管理,提高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办好审计科研所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一批高层次国家审计研究人才,促进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审计学会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加强审计学会的组织建设,发挥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健全办事机构,搞好人员配备,规范社团管理。密切与审计业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根据审计实践需要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不断改进组织开展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
——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内部审计发挥在评价和改进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效果中的作用,推动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推进预算公开,努力做到申请计划有概算、正式进点有预算、审计过程有核算、项目结束有决算、成果绩效有评估,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绩效,适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署工作绩效报告。
——规范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巩固和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服务社会化,加强对特派办后勤服务管理的指导,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完 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平安机关。厉行勤俭节约,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积极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十七、切实履行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审计业务工作的领导。
——完善署领导对地方联系点制度,加强与地方审计机关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的新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指导地方加强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大力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推动地方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加强审计业务领导,及时总结研究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新经验;每年根据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研究提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计划指导,促进整合审计力量。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审计重点;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当安排和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
——按照统一管理、一年一定的原则,改进和加强审计业务授权管理。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为目标,科学确定授权审计项目计划。加强授权审计项目考核和重点抽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
——做好省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协管工作。根据审计 事业发展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加强和推进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对地方审计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上给予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强对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应用的指导。完成金审工程二期建设,启动金审工程三期建设,2015年基本完成审计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
——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审计工作情况的采集、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力度,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十八、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所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并付诸实施,确保本规划的完成。
第四篇: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产品范围包括三大部分,即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我省是建材大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工业体系较完整,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建材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十二五”是我省建材工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时期。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省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2009年与2005年相比,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达到3430户,增长了61.03%。完成销售收入3509.1亿元,增长1.28倍;完成工业增加值1074.1亿元,增长1.21倍;实现利润255.9亿元,增长1.48倍;实现利税404.3亿元,增长1.33倍。以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出口创汇额由2005年的10.3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4.99亿美元,增长44.27%,居全国第三位。
2、主要产品产量适度增长。2009年与2005年相比,水泥完成1.4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比2005年的1.41亿吨略有增长;平板玻璃完成6092万重量箱,居全国第三位,增长27.95%;建筑陶瓷完成12.76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三位,下降11.33%;玻璃纤维纱完成46.8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1.92%;石膏板完成5.62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0.30%;花岗石板材完成6036.65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增长53.17%。推广散装水泥8391万吨,散装率达59.78%,分别列全国第一位和第六位。
3、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到2009年,我省建材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以水泥及制品、平板玻璃及加工、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传统房建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建材机械加工等多产业、多门类、多层次的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成为我省六大传统产业之一。通过资源与市场的合理配置,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采选加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石膏板等产业基地。水泥工业已形成集中生产熟料,分散配套粉磨的生产格局。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淘汰落后和发展新技术,使产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全面提升,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达到了60%,比2005年的40%提高了20个百分点;水泥企业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37.3万吨提高到43.5万吨,山水和中联两大企业集团产能已占全省总产能的42%,占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的63.81%。预拌混凝土产能约达2亿立方米。玻璃工业的浮法玻璃比重已达到95%以上,适用于建筑节能的新产品不断增加,深加工率不断提高。建筑卫生陶瓷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花色品种,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品档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型建材以积极推广新型墙材为重点,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不断提高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无机非金属材料已形成了以泰山玻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在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五位,而且在产品的开发及深加工等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
5、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山水集团、泰山玻纤、金晶集团、德州晶华、威海蓝星、中联水泥、泰山石膏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发挥着领率作用。至2007--2009年,山东建材名牌产品总数已达到79块。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企业普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建材工业的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有了全面提升。
6、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依靠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和挖掘建材工业在吸纳消耗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行业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消纳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建成投产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站11座,总装机总量100兆瓦,吨熟料发电35千瓦时以上,年节标煤23.5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万吨。水泥单位综合能耗达到110千克标煤/吨,玻璃单位能耗达到18千克/重量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水泥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全省立窑水泥产能尚有3000多万吨。占水泥总量20%多。玻璃生产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平板玻璃的深加工率较国外差距更大。建筑陶瓷行业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少,名牌产品少,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配套水平低,个别地区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落后工艺仍占一定比重,先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缓慢,低端产品多,许多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小,高附加值产品少。全省仍有砖瓦厂3000多家,占地20万亩,每年生产实心粘土砖200多亿块标砖,毁田4万多亩。我省60%的石材产量为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所生产,石材加工企业70%是小型企业。
2、可持续发展问题仍是建材工业面对的最大挑战
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都严重制约建材工业的发展。目前建材及非金属矿山采选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乡镇矿山仍处于人工开采、手工分选的落后状态,分选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乡镇和个体矿山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开采或乱采滥挖等现象,使资源受到破坏。烧建材工业又是高耗能工业,其产品大都经过高温烧成或熔制工艺过程,建材工业能耗仅次于电力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如水泥,水泥生产吨熟料耗标准煤110千克; 全省水泥工业年耗煤达1600多万吨,约占全省煤炭产量的11%。环境污染较重。建材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生产中粉尘和废气的排放。目前我省水泥粉尘排放量占全省粉尘排放总量的80%。加上建材工业燃料构成以煤为主,每年CO2及SO2、NOX等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加强宏观调控、淘汰落后,优化结构为主线,重点发展优质水泥、优质浮法玻璃和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完善、延长建材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配套水平;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各种轻质、高强、低能耗的新型建筑材料,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学建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扶植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我省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二)主要目标
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25%;出口创汇2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
2、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标。水泥熟料产能1亿吨,全部淘汰立窑水泥,水泥散装率70%;平板玻璃产能9000万重量箱,进一步提高优质浮法玻璃比重;建筑陶瓷产能12亿平方米,进一步提高高档建筑陶瓷比重,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
3、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延伸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建材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建材产品平均能耗降低15%;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使用总量提高20%;水泥企业粉尘总量减少40%,建材企业生产达到环保要求。
三、“十二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水泥工业
1、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优化结构。“十二五”末,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亿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五年内全部淘汰立窑水泥产能,相应增加日产4000吨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年产100吨以上的的水泥粉磨站,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的特种水泥。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全省资源分布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水泥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及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禁止再建新的水泥生产线,同时要有计划地减少上述城市熟料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水泥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要支持优势企业集中布点,规模化生产。要加快大型水泥出口基地及散装水泥出口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水泥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3、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推动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重点支持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集团的发展,使其水泥熟料产能占全省水泥熟料总产能的80%以上。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规模化程度,使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0万吨左右。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向上、下游产业发展,延长水泥产业链。
4、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研究开发可利用废渣的超细粉磨技术,由此达到节料、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水泥粉尘和烟尘的达标排放,彻底改变水泥工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对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的水泥企业进行重点治理,强制关闭一批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
(二)平板玻璃工业
进一步提高玻璃实物质量,发展深加工产品,加强硅砂等原料基地建设,加快企业重组联合
1、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玻璃。通过技术优化与集成,全面提升浮法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使玻璃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超薄、超厚及大规格产品,开发多品种着色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研究深加工玻璃应用技术,开发新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以适应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需要。
2、抓好硅质原料开发,实现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发挥我省硅砂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硅砂原料基地,实现玻璃硅质原料的标准化供应。同时,对纯碱、芒硝、白云石、长石等原料的生产和供应亦要进行定点和规范,以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可靠。
3、加快企业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期间,我省玻璃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重点支持金晶、蓝星、晶华等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发展。推动淄博、青岛、威海、德州等地玻璃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组建大型玻璃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加快基地化建设。
1、实施总量控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限制中低档产品发展,淘汰低档、低规模建筑陶瓷生产线和卫生陶瓷生产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改善燃料结构,节约能源,鼓励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等洁净燃料,淘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用工业尾矿和黄河淤泥、淤砂等作原料生产建陶产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2、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综合配套能力。建筑陶瓷重点发展大规格、多花色、多品种以及防潮、抗冻、抗菌和高强度产品;卫生陶瓷要向优质、节水、配套以及健康型、舒适型、豪华型发展。要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增加高档产品比重,注重开发多功能配套产品,延长、完善产业链,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3、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按照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的要求,搞好淄博、临沂建筑陶瓷工业基地和潍坊卫生陶瓷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加快建设陶瓷原料基地和色釉料生产基地,发展原料专业化工厂,改变目前落后的坯料配制和色釉料制备工艺。鼓励建设与卫生陶瓷配套的五金件、塑料件生产基地以及卫生间整体配套基地。搞好产、学、研联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
以建筑市场为导向,以改善建筑功能和推进住宅现代化为目的,围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的发展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发展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新型建材产品,重点抓好墙体材料革新,尽快使新型建材产品在全省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1、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降低实心粘土砖的比重。重点发展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各种轻质板材。空心砖要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高掺加量、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和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要重点发展承重砌块、双排孔或多排孔的外墙保温砌块及装饰砌块等;轻质板材要重点发展与住宅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的机械化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充分发挥我省石膏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进一步扩大石膏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生产规模,淘汰年产2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限制年产3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建设;鼓励开发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玻纤面石膏板、有机纤维面石膏板等石膏基复合材料及其系列制品,扩大石膏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利废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做原料生产墙体材料,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生产空心砖和装饰砖的新技术与新装备,推广高掺量高空洞率、高强度粉煤灰、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新工艺。发展生态建材产品,开发采用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新工艺。继续抓好利用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生产墙体材料的示范基地建设,尽快实现集约化生产。
2、加强主导产品开发应用,加快化学建材产业化发展。化学建材要以发展塑料管道、塑料门窗、土工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为重点,带动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要重点发展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三元乙丙、聚氯乙烯等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积极发展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努力开发硅酮、聚氨酯密封膏等建筑密封材料,淘汰低性能的纸胎沥青油毡。建筑涂料要重点发展环保型乳胶漆和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逐步淘汰聚乙烯醇类及其改性涂料和各类溶剂型内墙涂料,进一步提高玻璃空心砖、建筑涂料在内外墙装饰中的应用比重。新型装饰装修材料要重点发展高装饰性、耐久性、抗玷污性、低毒、无毒环保型材料,重点开发防火、阻燃、节能、节水等新型化学建材产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节能减排工艺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同步发展配套产品,进一步提高新型化学建材的配套应用技术水平和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型内外墙装饰材料、现代门窗以及新型管材管件等建材产品,加快新型建材的 基地化、产业化发展。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
大力促进玻璃纤维工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促进特种纤维、高性能陶瓷、人工晶体等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1、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无碱池窑拉丝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无碱玻纤生产能力。把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作为我省的战略性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在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加快扩张,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制开发,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如,风电叶片玻纤材料,覆铜板玻纤电子布,扩大玻璃纤维应用领域。淘汰坩埚拉丝等落后工艺,加快发展与池窑拉丝配套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制品深加工。
2、复合材料工业要向自动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片状模塑料模压(SMC)工艺、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和纤维缠绕技术及拉挤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FRTP)制品及配套原材料和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主导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泰山复合材料产业园、德州玻璃钢产业基地,把高起点、集约化、规模经济化做为发展目标,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如以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以及混杂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以满足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需求。
3、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抓好结构陶瓷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功能陶瓷材料,采用先进的粉体合成和加工技术,专业化生产各种高纯超细粉料,如氧化铝、氮化硅、钛酸钡和氧化锆及常温远红外材料等,以满足特种陶瓷生产需要。推动人工晶体的产业化发展,建立人工晶体工程化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开发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六)非金属矿物材料工业
加强对非金属矿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新型矿物材料及精细技术功能材料,加强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发新一代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非金属矿产品提纯、超细改性技术及设备,非金属矿产品改性、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1、加强石材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重点建设名优石材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异型材、超薄型石材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使石材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生产。大力培育莱州、平邑、五莲等石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以莱州市为中心的北方石材基地,发挥山东石材的整体优势。
2、抓好滑石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如超细滑石粉、改性滑石粉、无菌滑石粉以及造纸、塑料、医药、化妆品用的各种功能滑石粉及母料。加强矿山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四、“十二五”发展主要措施(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强调查研究,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资产出售和国有股份转让,使国有资本逐步从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建材领域退出,投入到成长性更好的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领域。改善资本结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非国有化改造。推进建材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改造传统建材工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向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倾斜,逐步取消立窑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免税政策。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
加快行业管理的法制化、社会化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建材行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尽快将建材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行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组建专家库,对建材工业发展战略、项目投资、技术创新等提供决策咨询;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和研究会等中介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建材行业的社会化管理。
(二)用信息技术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在建材行业中的应用,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系统,率先在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监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用2年时间,统计口径内的所有企业全部接入互联网,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独立网站、企业网页及内部网络管理系统。
(三)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材料领域863计划和新材料领域重大专项的竞争。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产业,依托重点企业,追踪世界前沿技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把引进关键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施人才工程,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建材科研人员的知识更新。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行业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的节约活动,减少资源消耗。引导建材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可行的节能措施和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消耗。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落实国家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消减废弃物的鼓励政策,大力支持能源和资源投入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低,不污染环境并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限制不具备合理开采规模的小型企业、个体企业低水平开采,鼓励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环保生态建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用工业废渣、废料做原料生产建材产品,加快对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的规模化利用,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经济的利废建材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污染防治,搞好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措施,控制水泥粉尘和烟尘排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研制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环保设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全程控制污染战略取代末端控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新建和扩建生产线要全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尚未达标的企业必须进行以环保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限期实现环保达标;对污染严重且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企业要进行淘汰。
(五)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推动企业产权在不同企业、不同所有制之间依法合理流动,加快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公司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规范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按照扶优扶强、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采取股份制、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批主业突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带动行业的发展。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扶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支持以新材料为主导产品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尽快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规范中小型建材企业民营化工作,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建材行业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数量和影响力。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从国内外广泛吸纳可用之才,创造育才、引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创建国内一流的新型材料研发中心与孵化基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实施市场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适应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我省建材工业的比较优势,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开发高技术出口产品,培育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发展深加工产品,改变长期依靠原矿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抓住国际性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推动技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通过引进外资,跟上世界技术进步的主流,加快建材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在境外投资建厂,发展国际贸易,开发新的市场资源。
第五篇: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仙桃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充分发扬中国体操之乡悠久的体育传统,充分体现体育服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仙桃市体育事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进一步改善我市体育设施,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个人、企业、社会投入为辅的模式,全市新建改建网球场7片,羽毛球馆1个,室外游泳池1座,门球场3个。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体育场馆和设施1500多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700多个,非标准体育场馆和设施8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系列群体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投入逐年增加、条件逐步改善,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健身活动日趋丰富,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人口达40%,2009年被国家总局评为2005-2008“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高。深入贯彻《奥运争光计划》,全面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体教结合模式,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实现了“奥运争光、全运夺金、省运进位”的目标。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仙桃输送的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5枚,特别是在第29届奥运会上,杨威、廖辉2位奥运冠军创造了3金1银的骄人成绩。2008年奥运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2010年3月仙桃市体育局被省体育局授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同时,授予仙桃市人民政府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体育产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和技术培训市场日渐兴旺,体育场馆效益日益突出,体育彩票销售量不断攀升。
存在的问题:群众健身的科学化、社会化程度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体操等项目的后备人才出现断档,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产业发展不稳定等等。
二、2011—2015年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体,坚持城乡统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在“十一五”取得的良好基础上,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仙桃的体育实力。大力实施体育强市战略,形成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组织网络、健身活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5%;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优化项目设置,提高业训水平,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保持竞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发展体育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突出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各类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工作基础条件;深化体育改革,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开创仙桃体育事业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㈠、体育设施建设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全市体育竞赛、训练和全民健
身设施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1、加快李小双体操学校南迁及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步伐。在南城新区规划用地500亩,建设一个集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旅游、大型庆典、文艺演出、体育商贸,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武汉城市圈西翼、江汉平原的体育中心,布局分为“三馆(体操、游泳、综合馆)一场(体育场)一校(李小双体操学校)”、体育休闲区和体育生活服务中心区。
2、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实现全市村居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00个,室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个,建设小篮板、室外篮球场若干。
3、大力推进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建成乡镇农民健身中心5个:国家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2个,省级乡镇农民健身工程3个。
4、引导社会资金建设网球场10片,高尔夫球场1片,恒温游泳池1个、羽毛球馆1座。
5、积极争取资金改造篮球馆一座,新建综合性场馆1馆。
6、倡导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建设小型体育场馆,在职业学院和有条件的中学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小型体育场馆。
㈡、群众体育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实现群众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体育人口达45%以上。
1、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宣传《全民健身条例》,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体育知识,推广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乡镇体育人口达到40%,城市体育人口达到50%。
2、挖掘、整理、保护并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创建1个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具有中国体操之乡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满足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多种需求。
3、认真组织好第八届全市运动会,各中小学每年举行春秋季田径运动会。以一年一次的“全民健身日活动”为主线,引导各体育协会,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举办每年至少一次常规赛和机关运动会。
4、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到2015年,各镇办场园要配备兼职体育工作人员,实现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民和老年体育组织全覆盖。全市单项体育协会和组织达到20个。
5、加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大社会指导员培训力度,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指导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一级指导员要达到150名,二级指导员300名,三级指导员达到600名。
6、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加大对全民健身科学研究的投入,定期开展全民体质监测,定期公布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常年为群众开展体质监测服务。
㈢、竞技体育和人才培养
1、实施“金牌之路工程”,力争有1名仙桃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伦敦奥运会,并夺取金牌,延续仙桃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的历史。全运会力争2-3个项目、4-6名运动员参赛,夺得1-2枚金牌。
2、积极备战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争取优异成绩,金牌总数与团体总分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3、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合理布局业余训练项目,重点抓好体操、举重,巩固篮球、田径、乒乓球、摔跤、武术,发展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网球、棋牌类项目。全市业余训练的常年在训人数达1250人,其中体育传统300人、体育俱乐部600人、业
余体校200人、李小双体操学校150人,周期注册人数保持在650人,年参加比赛人数达120人。
4、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水平和质量。新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个,5个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0所国家级、省级传统体育学校,以及一批市级训练基地、业训网点、传统学校。进一步健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招、训练、管理、输送指导,抓好人才输送的梯队建设,力争本周期向国家队输送2-3人,向省体校和省优秀运动队输送60人以上,向各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80人以上。
5、坚持人才强体,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工程:即一批优秀体育管理干部,一批高层次教练员,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一批国家级、省级裁判员,一批高素质体育教师,一批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经营管理人员,采取培养、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改善体育人才队伍的结构,积极构建适合仙桃体育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6、扩大办赛规模,提高办赛水平。争取承办一次国际比赛,每年承办1次国家级比赛、1-2次省级比赛,组织2-3次有影响的全市性赛事活动。
㈣、体育产业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体育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发展以本体产业为主的体育服务业,逐步构建适应大众消费水平、社会参与、管理规范的体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提高仙桃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1、规范体育经营活动。加大体育经营法规、规章执行力度,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体育服务标准认证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2、培育发展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寻求体育经纪伙伴,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引导体育消费、经营体育赛事、开拓消费市场,壮大体育经济。
3、稳健销售体育彩票。优化体育彩票工作机制,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制度,提高销售队伍素质,积极推广体彩新型投注方式,确保体彩销量稳步增加,力争2015年体育彩票年销售达到3800万元。
4、推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在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体育产业。大力支持杜柳农家乐体育休闲园的建设以及发展壮大。
5、建设仙桃体操运动休闲基地,打造国际乃至世界知名体育活动品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体育工作领导。按照中央和省两个8号文件(中发【2002】8号和鄂发【2003】8号)精神,加强体育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大体育”的格局。
2、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为体育事业营造良好氛围。
3、建立规划保障机制。保持政府投资为主,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优势,引导多方投资体育事业。
4、坚持依法治体,狠抓体育行风政风建设。
5、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责权统一原则,加快体育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