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

时间:2019-05-14 04: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

第一篇: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

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

“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汇报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09年6月22日

省政协领导:

现将我市发展生态经济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佳木斯市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工作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要抓手,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切入点,以大项目延伸大产业链,以大产业链构筑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避传统线性发展和增长模式,走出一条发挥特色优势与潜力的、代价小(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无污染)、步伐快(经济社会快发展)、效益好(高质量)、更协调、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路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总量GDP,更注重绿色GDP、人文GDP。2008年全市GDP完成398.5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5.7%,三年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三年翻

两番,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39.5%,三年翻一翻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158元和4864元。

(二)生态经济发展亮点

1、生态农业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黑土地的资源与生态优势,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力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核心区,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着力建设具有三江平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市各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试点的总面积已达15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3%。同江市和富锦市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努力构建综合、多样、高效、可持续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桦川、汤原等稻田养鱼、养鸭和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 “农、牧、企复合型立体种养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生态模式。

二是实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壮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450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比重达78%;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三个试点市之一;全市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1个,面积580万亩,带动农户16.6万户,桦南县是全省仅有2个绿色食品质量追溯试点县之一。

三是实施农业现代化生产推进工程,着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全市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7

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户,省级16户,牵动基地面积1100万亩,带动农户27万户;形成了以绿色稻米、特色果蔬、豆奶粉、甜菜等为代表的14条产业链。

2、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充分发挥风力、水力、生物质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新能源项目谋划和开发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以风电、水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新产业。目前全市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6.8万千瓦,占全省59.4%,位居全省首位,到今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能力将突破50万千瓦。秸秆制炭、沼气、酒精,稻壳发电项目陆续启动,汤原生物质发电实现并网发电,桦川生物质发电实现开工建设。以庆丰水电站和陶家水电站为代表的汤旺河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全面展开。特别是投资500亿元的中广核400万千瓦核电项目已着手前期工作,我市新能源项目集群发展态势强劲,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加快。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循环经济产业的途径和方法,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在建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建材产业为我市重要产业之一,以鸿基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群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渗透产业发展整个过程。鸿基水泥公司围绕主导产品水泥的上下游供需,新上了发电、焦碳等生产项目,形成了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该企业利用焦化生产线产生的尾煤气发电,产生的中煤作为主要燃料代替原煤,利用电厂产生的粉

煤灰作为水泥生产配料,生产空心砖与建筑砌块,利用电厂发电为水泥生产提供动力,通过产品内部的循环利用,把原料和中间产品尽可能的吃干榨净,有效控制了污染,使企业实现了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是在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上取得积极成果。我市为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大空间。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益集团在我市建设的益海粮油综合加工项目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的典型。该项目通过对水稻、大豆、玉米等进行深加工,除生产优质珍珠米、米糠油、维生素E、卵磷脂、谷维素等系列食品外,同时用传统废弃物稻壳进行发电,对发电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从水稻进厂加工到米糠油加工再至稻壳发电再到生产白炭黑的生产流程,彻底形成了吃干榨尽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粮油综合加工企业。此外,我们在农村地区发展草砖房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草砖房是以稻、麦草制作的草砖为基本建材而建成,与传统的砖房相比,具有保温保湿、造价低廉,节约燃料、抗震性强、透气性能好等优点。在造价上草砖房每平方米造价仅为320元,比普通砖房降低20%。冬季室温均恒稳定,比红砖房平均高出5度,每栋住户比原来少用燃煤在一吨以上。

三是在装备工业配套协作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市发挥产业产品基础优势,围绕配套和产业延伸谋划项目,主导和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我市以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大型煤矿机械设备、大型电动设备为主 的装配制造业发达,但在过去发展上也存在着材料浪费大和产品配套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市一方面积极推进企业综合改造项目,如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环保电机项目,通过改造,其产品高功率体积密度比相同容量电动机重量平均降低20%,提高效率3.3%,提高功率因数2.4%,原材料回收率提高10%,使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大为提高,电机、煤机产销连年实现翻番;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配套本地化项目,既降低了母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也盘活了一批中小机械加工企业,目前三机配套企业年产值已经达到一亿元以上。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中水回收利用、矿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4、建筑节能取得初步成果。通过采取在一定比例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充分借助国家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推进以太阳能热水系统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2007年以来我市新建建筑均按规定达到了节能50%设计标准。技师学院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被列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社会福利中心大厦、明海嘉苑两个住宅小区项目入选2008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同时,从2008年年底开始,我市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全面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纳入市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

范畴。围绕保持三江平原特有生态环境,实施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沼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了对湿地、草原和森林的保护。特别是围绕辟建三江自然保护带,实施了湿地保护工程,制定了《佳木斯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全市35万公顷草原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6.62%。围绕“十一五”规划减排目标,积极开展“碧水蓝天工程”,推进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对超标排放烟气的饭店、浴池、供热锅炉、生产炉窑进行了集中整治,积极推进供热小锅炉并网和天然气普及,依法淘汰了鸿福水泥、桦南煤矿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我市列入《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4个项目全部实现了开工建设。2006年以来,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量均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通过几年的治理,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松花江我市境内水质由四类变为三类,全年二级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30天,我市生态环境处于全省前列。

6、生态旅游发展较快。近年来,我市围绕开发生态旅游,建设了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区、富锦现代农业旅游区、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景区等重点景点景区34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森林、界江、现代农业、冬季滑雪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景观;形成了环佳木斯旅游中心区向周边辐射的长线、中短旅游线、旅游区(点)40多个。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2 亿元,同比增长21%;旅 6

游创汇2124万美元,同比增长26.9 %;旅游产业总体上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二、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优势

1、农业资源优势明显。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三江平原腹地,境内有省属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土壤肥沃,温度适宜,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辖区内耕地面积28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六分之一。我市作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已达1450万亩,是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三个试点市之一。2008年全市辖区内粮食总量达到180亿斤左右,商品量占80%以上。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生产区农垦建三江分局就在佳木斯辖区内,发挥农垦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潜力巨大。

2、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18条,其中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年径流总量达到3500亿立方米,目前仅利用3‰,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历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84小时,是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区。境内年均风速3.6米/秒,全年有效风力为4000-6000小时,可利用率达60%以上,在国内属于最佳之列。我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森林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齐全。我市是省东部地区国有重点林区之一,现有32个国有林场,5个国有苗圃,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森林公园,有林地面积29.4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16.9万公顷;林总蓄积2556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14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5.77%。我市是国家重要湿地分布区,天然湿地面积达到61.09万公

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4.1%;其中全国最大的黑土湿地-三江湿地和洪河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境内野生动植物丰富,拥有丹顶鹤、东方白鹳、东北虎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龙江、乌苏里江产的鲑鱼、鲟鱼、鳇鱼闻名于世。此外,境内生物质能源、地热、石灰石、天然气、矿泉水、泥炭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3、生态环境良好。境内共有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3684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6.6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全市所辖6县(市)全部达到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2008年全市二级以上质量环境天数超过330天,2006年佳木斯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

4、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作为祖国大陆的最东端,自然资源保持完好,民俗风情游、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游、边境购物游、湿地生态游、界江游别具一格。特别是抚远三角洲回归后,其独特的地理、政治含义和“各占一半岛”的世所罕见的边界景观,在生态旅游发展上的潜力价值非常巨大,是今后我市乃至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5、教育科技力量雄厚。我市教育科技水平处于省东部地区领先地位,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所,高校各类在校生4万多人,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在校生1.5万人;有省属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佳木斯大学,有省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拥有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了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等多所省内著名的农业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是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科研及产业

研发的中心。

6、区位地缘优势突出。我市是黑龙江东北部地区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均处于以佳木斯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经济区人口近1000万,拥有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和唯一的飞机场,同

三、鹤大等国家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内,是国家64个物流枢纽城市之一和省东部地区商品物流集散地。佳木斯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在我国对俄开放“金三角”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与俄远东地区资源富集区和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仅一江之隔。全市共有5个国家一类水陆口岸,两个公路口岸,一个航空口岸,是全国拥有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之一。即将开工建设的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将构筑起我国第三条欧亚大陆桥,成为继我市江海联运大通道后又一对外开放通道,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对俄合作的重要平台。

7、产业基础雄厚。我市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装备制造产业和技术实力十分雄厚。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大提升,医药化工、建材、林产业在调整改造中逐渐走出低谷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型城市潜力巨大。

三、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制约因素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制约明显。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整体实力不强,在工业加速发展同时要做好环境和生态保护难度加大;同时我市工业经济又主要以装备、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呈现重型化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形成新型环保产业。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土地整理、林地保护、节能减排、环保保护、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对发展生态经济制约明显。

三是科技水平不足。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机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生态经济发展远不能满足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四是规划管理水平滞后。目前尚无生态经济发展和保护综合性规划,缺乏领域专项指导,项目建设低水平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产业无序发展,不利于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生态经济主导产业。

五是生态意识比较淡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向江河排放废水、向大气环境排放废气、向社会环境排放噪音等行为缺乏法律意识,此外宣传教育力度也待提高。

四、佳木斯市生态经济发展重点

(一)着力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中国粮仓”和绿色食品城

1、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粮食增产战略工程和我省打造“千亿斤产粮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

化经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农业,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力争用五到八年时间,使我市行政区粮食产量由2007年的154亿斤,再增加100亿斤,总产达到250亿斤以上,全力打造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2、突出抓好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与转化工程。围绕大豆、水稻、玉米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和打造一批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规划总投资50亿元,重点加快建设益海粮油等100万吨水稻深加工、阳光生化等100万吨玉米深加工、吉庆豆业等100万吨大豆深加工、南华120万吨甜菜系列加工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玉米、大豆、稻米深加工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国绿色食品基地。

3、突出抓好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挥辖区内有众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专职学校和国营农场优势,围绕加强场市(县)、院市(县)共建,加快研发、推广一批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科技支撑。改善和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交易领域,进一步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加大耕地保护,做好无害化病虫防治、无公害生态养殖等农业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

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健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流通的质量监控。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保证。

(二)着力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围绕省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生猪工程战略部署,着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在保护好现有草原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组织化、产业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化,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力实施500万头生猪和25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重点推进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 “品种、营养、环境、管理、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五环标准化养殖技术”和“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加快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尽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力争到2012年,奶牛存栏达到10万头,奶产量达到25万吨;生猪出栏达到500万头,农民养猪人均纯收入达900元以上。

(三)着力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紧紧围绕省实施三年绿化工程战略,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培育保护并举,生态与产业发展并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最大可能的节约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到2012年,规划建设总面积1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6.2万亩,封山育林35.8万亩,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18.8%,所辖各县(市)区基本实现平原、半平原绿化达标。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19.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全市农田草牧

场防护林、城镇、村屯、公路、及河渠堤坝等基本实现绿化,消灭宜林荒山荒地和超坡耕地,重点生态区域的坡耕地披上绿装,湿地恢复原生态功能,沙化地、水土流失地得到有效治理,风蚀、水蚀地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林茂粮丰、草肥水清、大地秀美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园林绿化新格局。

(四)着力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构建新型产业基地

1、突出抓好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以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核电为重点的新能源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新能源由“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方向转变,打造以“风能之都”为主干的新能源基地。重点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100万千瓦风电,25万千瓦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和松花江、汤旺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等水电项目;特别是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在核电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打造清洁、生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使我市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能源基地。

2、突出抓好生物产业。依托丰富的大豆、玉米、动物质等生物资源,应用最新生物技术,谋划开发建设生物食品、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化工、生物质能等生物产业集群,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3、突出抓好循环经济产业。以益海米业、鸿基水泥等一批成功试点企业为基础,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以佳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打造以水稻、大豆、玉米、生猪、奶牛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水泥、海锦钛、玻璃为重点新材料、以煤化工、医药化工、农

药化工、油气化工等为重点的新型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五)着力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

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现代农业、边境、界江、冰雪等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加强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区、富锦现代农业旅游区、富锦黑鱼泡湿地、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沿江十里景观带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强城市形象设计,联合东北各主要旅游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力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以华夏东极、三江湿地、现代农业游为核心,以边境跨国、地域文化游为两翼,以产业观光、历史文化、森林生态、冰雪娱乐、红色游为补充,集观光旅游、休闲避暑、疗养度假、科普休闲等多种产品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力争跨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六)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程

积极推进建筑行业节能,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建筑标准,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加大粉煤灰页岩烧结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压制砖、隔墙板、苯板陶粒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推广力度,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努力扩大应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范围。加强对列入国家千家节能行动计划企业和30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检查指导。继续抓好赛瑞南华糖业、三和亚麻能量系

统化工程、东兴煤化工煤气发电等工业节能项目建设,做好中福阳塑胶公司年产5万吨环保精细胶粉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抓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和脱硫设施建设,确保14个列入规划的项目全部实现竣工,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

(七)着力抓好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正确处理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加大耕地开发利用水平,做好山地文章,适度开发丘岗山地,通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加大土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闲散耕地整理力度,力争在五年内增加优质耕地300万亩。抓好水土保持。重点实施黑龙江、乌苏里江界江和松花江水土保持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村屯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治理坡耕地面积245万亩,造林面积20万亩,农田防护林网面积14万亩,生态修复工程面积15万亩,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实施总投资140亿元的“两江一湖”我市辖区内市属3个灌区和农垦建三江灌区工程,松花江老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中6个灌区建设,松花江水利航电枢纽等流域内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大对过境水的调控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加强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建设,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八)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力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建设。充分发挥生

态环境优势,加强环境宣教活动,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环境整治和监管,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区创建,全力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重点抓好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同时,结合全省开展的“爱家乡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个、生态文明村5个,加快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巩固和扩大我市生态优势。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大气净化工程、噪声集中整治工程、固(危)废与辐射安全防范工程。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问题,对超标排放烟气的饭店、浴池、供热锅炉、生产炉窑进行了集中整治,积极推进供热小锅炉并网和天然气普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五、发展生态经济政策建议

1、产业政策方面。

——关于煤电化基地建设方面。我省正在实施的东部煤电化基地战略,在实施中出现了煤电化产业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现象,一些煤炭主产地煤电化产业发展受到水、环境容量、人才、交通等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明显;特别是具有明显规模效益,带动能力强的生态型、环保型,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尚未形成。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建议省委省政府应由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市场经济转变,本着“分工联系、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产业互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错位发展、合作共羸”的原则,下决心打破各地区行政壁垒,综合考虑东部地区煤炭、水、土地、交通、环境、配套产业基础等各方面条件,整合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竞争,促进煤电化产业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循环发展,把省东部地区建设成生态环保,循环发展的新型煤电化产业基地。

——关于我市高新区建设方面。目前我省正在实施“八大经济区”战略,有两大平原综合开发试验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等五个与我市密切相关。我们已着手在佳木斯市区东部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区域内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规划建设以钛产业为主,包括高档玻璃生产加工等在内的新材料板块;以煤碳下游产业为主,包括煤电联产、焦碳、甲醇、煤焦油等在内的煤电化板块;以特种电机、煤碳掘进机等装备制造及深度开发为主,包括配套产业在内的装备制造板块;以生物产业为主,包括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等在内的生物化工板块;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包括米糠油、稻壳发电及煤化工尾气、残渣综合利用等在内的循环经济板块。这五大板块构成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和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为此,恳请省给予支持,将该园区审批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关于新能源发展方面。当前我市正在实施以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为主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形成新型生态产业。建议省根据我市新能源发展实际,在立项、核准和前期资金、建设资金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力争早日取得实效,加快形成生态经济新产业。

2、财政政策方面。

建议省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土地整理、林地保护、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更好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3、关于林业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林业资源。目前林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在林业发展的需要,如我市市区范围内存在二个林业局,市林业局及郊区林业局,郊区林业局所管辖的林场最近距离市区几公里,最远不过三十公里,这种现象在全省只有我市存在,这无疑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浪费。二是要尽快修改林木采伐规定及政策。在《物权法》颁布实施后,目前实行的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林权变更权属管理等有关政策及规定已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林权权利人的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产生侵犯,影响了群众造林积极性。三是建议国家对发展生态林业及林下经济给予财政补贴和贴息政策;同时建议省政府参照农业用地标准,提高林地补偿标准,以鼓励发展生态林业。四是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包括森工系统,在木材销售上都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取消保护。

六、佳木斯市对外开放发展情况

(一)外贸发展情况

近年来,面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全方位拓展,中俄两国全面合作加快的战略机遇,我们强势推进沿边开放,促进边境地区合作,贸易额大幅攀升,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呈现快速

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1.8亿美元,三年翻两番;其中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14.7亿美元,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7.43%。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已经达到159户,其中超亿美元的企业达到6户,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5户。对俄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过去比较单一农副产品发展到食品、轻纺、建材、机电等5大类30多个品种。对俄经贸科技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涵盖科技、经贸、旅游贸易、劳务输出、建筑开发、资源开发等十几个领域;特别是成功引进中铝集团与俄阿姆阔约公司合作开发的3万吨海绵钛项目和龙江福100万吨纸浆两个中俄合作大项目,抚远三角洲开放开发得到两国高度重视,有望成为我省新的投资热点。对俄进出口园区和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批复的佳木斯对俄进出口加工园区、黑龙江同江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引进南京雨润集团、木材加工等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建材、家电、果蔬、轻工、机电、服装等批发大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佳木斯中俄科技合作中心运作良好,目前已储备国内、国际科技项目368项,储备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际专家46人。对俄投资不断扩大,从简单的劳务输出、种养殖业发展到对俄投资、合资合作、独资境外办厂,目前我市龙江福等企业已在俄罗斯建立境外企业35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民贸、劳务、经贸、办实业的人员达到2万多人。对俄口岸通道建设不断加快。全市五个水运口岸吞吐能力达240万吨,同江至日本酒田港江海联运首航成功,打通了北方水上丝绸之路;同江浮箱固冰通

道建成通车,使同江口岸实现了四季运营,全年通关;特别是正在推进的同江对俄铁路大桥、前抚铁路等大通道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均有望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对俄运力将空前提升。

(二)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外贸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出口所占比重过高超过80%,农机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过低仅占10%,地产品出口偏低不足20%,对俄贸易比重过大超过60%;外贸结构的不均衡使我市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较弱,对国内外贸易形势或政策变化比较敏感。

二是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主体弱小。我市对俄贸易30%以上是由个体商贩实现的,规模大,投资能力强具有跨国生产经营能力的市场主体不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发展受明显制约。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对俄经贸运输瓶颈问题十分突出,界江口岸季节性明显,口岸过货能力有限,半年闲的问题影响了我市对俄贸易的发展。

四是对俄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挑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使纺织品、鞋和家用电器等商品出口难度增加;加之俄罗斯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市边境旅游贸易和木材等大宗原料进口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开展对俄贸易的积极性。

(三)对外开放发展重点

紧紧抓住中俄双方加快边境毗邻地区开发开放和我省加快沿边开放带建设的机遇,发挥地域优势,实现双边互动,打好同江跨江铁路大桥和黑瞎子岛开放开发两张牌,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合作的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中心,成为引领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对俄合作的大基地、大通道、大平台和桥头堡,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1、加快通道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铁路通道建设。加快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实现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同江口岸过货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三条对俄运输铁路大通道。完善后方通道建设,加快同江地方铁路、福前铁路扩能升级改造与佳福铁路复线建设。开工建设前抚铁路,2011年建成通车,使之与东边道和福前铁路相连接,成为我国联系南北和东西的重要大通道。加快哈佳快速铁路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实现开工建设,畅通开放前沿与腹地交通运输网络。二是加快水运通道建设。加快佳木斯、同江、抚远、富锦、桦川等五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配套服务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各口岸形成800万吨以上的吞吐能力。加快松花江悦来“航电”枢纽工程和松花江航道疏浚工程,改善佳木斯—富锦—同江的航运条件,使佳木斯至同江段行驶2000吨级船舶,同江-抚远达到3000吨级,抚远出海达到5000吨级通航能力。三是加快航空通道建设。争取佳木斯空港尽快验收,开辟连接俄远东地区乃至腹地和连接国内重点城市的空中航线。谋划建设佳木斯机场迁建,提升佳木斯机场运能。加快抚远支线机场建设,为促进对俄合作和抚远三角洲开发创造条件。四是加

快陆路通道建设。改造同江浮箱固冰通道,变季节架设为常年铺设,提高过货能力。升级改造同三公路,由现有二级公路改造升级为高速公路并延伸至抚远,增强公路运输保障能力;提升佳木斯市市区过境道路与桥梁通行能力,增强城际公路对口岸贸易支持。

2、加快基地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进出口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同江经济开发区、佳木斯对俄进出口加工园区、佳东新兴产业园区,推进对俄合作由沿边向松花江沿岸腹地发展。到2015年,使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形成完备的食品、机电、轻纺、建材等四大类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引俄资源建设形成以海锦钛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代表的集研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材料、林产品、新型化工产业基地。二是加强对俄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发挥佳木斯大学省级对俄科技合作中心的平台作用,促进双方技术交流和合作,力争在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生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俄罗斯远东市场需求,着重打造沿江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基地、百里蔬菜瓜果带、优质畜牧养殖基地。四是加快对俄物流园区建设,着重构建城市现代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农机、建材、机械、轻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形成重要物流基地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加快口岸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同江、抚远、富锦物流园区,把口岸建设成我省重要的对外贸易集散地、对外劳务输出的中转站、承载“南联北开”和“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的国际性口岸

物流中心。

3、加快对俄项目体系建设。

围绕开发利用俄远东地区资源,按照沿江开发战略,着重打造木材加工园区、稀有金属深加工园区、油气化工园区和争取以钢铁和铝材为重点的高技术金属材料生产加工等四大园区,鼓励俄罗斯企业在我方落户,建设一批利用俄资源的重点项目,构建对俄资源利用深加工沿江载能产业带,发展壮大佳泰钛业、龙江福、电机、煤机等50户进出口加工重点企业。当前重点抓好利用俄罗斯木材和矿石资源在我市重点建设的100万吨纸浆、3万吨海绵钛项目建设、200立方米木材加工等项目。积极做好引俄钢铁、电解铝、五氧化二矾、天然气、石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4、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异地办照、落地签证点争取、双方口岸实行5+2工作制和佳木斯市经同江和下列宁斯阔耶口岸至俄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市开展双方8座以下车辆进出境通关工作的进程。推进江海联运工作。进一步拓宽佳木斯—大连、佳木斯—天津等出海贸易通道,逐步建立一个包括海关、国检、边检等职能部门和税务、银行、报关等服务部门在内的“大通关链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条龙”服务。

5、加快经贸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培育和壮大贸易主体。积极推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引进一批资本实力强的外贸大户,扶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领域,在开放与共赢中壮大外贸企业规模。二是加快转变贸易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一

般贸易,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升电机、农用机械等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以大项目合作为纽带,引进一批资本技术实力较强的大企业,以投资与资源开发带动贸易,实现经贸主体的本地化和产业化,扩大地方产品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木材、原油、成品油、有色金属等资源性物资的进口,把资源性和能源产品进口作为新的增长点,加速新的产业链条形成。三是发挥地缘区位优势和我市产业优势,联合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和集团,围绕开发利用俄远东地区资源,在俄投资建厂,大力开展境外带料加工和装配业务,重点建设木材、油气、铁矿、石墨以及水镁石、钛、钒等稀有金属原材料合作基地。四是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和农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俄远东地区的耕地和林地资源,组织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业大户走出去,扩大在俄境内的农业开发项目,带动劳务、技术、设备向俄输出,建立更多的农副产品、林产品加工基地。五是积极拓展对俄建筑业、服务业等方面合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6、加快黑瞎子岛开放与开发建设。

按照《国务院关于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有关问题的批复》精神,积极做好上岛路、桥等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尽快取得国家批复实现开工建设。以建设中俄开放合作示范区为目标,做好黑瞎子岛总体规划和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口岸和综合保税区的开通和建设。到2020年,把黑瞎子岛建成生态优良、环境友好,布局合理、内外联动,设施完备、通道顺畅,经贸发达、产业协调,富民强边的对俄及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在与俄友好协商、寻求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建设人员自由往来、货物顺畅进出、经贸文化交融、通关设施完备、双方过境无障碍的中俄友好的友谊城、中俄合作的自由岛,游岛游江游城(哈巴城、抚远城)的旅游区,培育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新亮点。

(四)对外开放相关建议

1、加大对中俄合作的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建议对类似同江铁路大桥、黑瞎子岛开放开发、海绵钛等对全省外经贸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的中俄合作项目在政策、资金、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重点支持。

2、加大外贸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尽快出台国家、省为促发展、保增长新设立的系列扶持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省政府给予的地方外贸发展金应尽快甚至提前下拨到基层,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地产品出口奖励资金额度,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企业出口。

3、对重点口岸建设给与重点支持。目前国家和省对国家级口岸建设的各类资金主要有外贸发展金(国家、省)、口岸运行费重点等,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效应,形成合力,有步骤、有的支持国家重点口岸建设,建议省整合各类口岸建设资金,重点向沿边开放带口岸城市投入,加快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对俄经贸发展优势。

第二篇:两型社会汇报材料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两型社会创建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会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中呼之欲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以土地折资入股和吸收社会资金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三益有机农场、三益有机生鲜超市公司和三益有机餐饮连锁机构组成。2008年2月正式审批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680万元,现有合作农户449户。发展至今,合作社已有10个直销店、两个批发点投入运营,已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余亩,其中:有机水稻2000亩;年出栏肉猪1000头的有机猪场一个;年产3000多羽的有机鸡场1个,年产2000多羽有机鸭的鸭场一个;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主要产品有:大米、蔬菜(含特种蔬菜)、宁乡土花(黑)猪、土鸡、土鸭、湖鱼、湖藕、豆制品等有机农产品,种养品种达50多个,引进和栽培了特种蔬菜10余个品种。合作社技术力量雄厚,有农艺师10人,农业技术员30人,长期聘请了区农业局、区畜牧局、区蔬菜局的有关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且和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教授专家、博士硕士等人才的优势,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了产研结合。

合作社始终坚持“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有益于农民收入增加、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办社宗旨,以人力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轴心、以顾客满意为己任,坚持诚信立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上实现合作社成员的合作共赢。在生产中始终做到“四个禁用”: 禁用化学农药、禁用化学肥料、禁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禁用转基因产品,采取传统耕种、秸秆还田、猪沼稻(菜)循环、菜土养蛙(赤眼蜂)、稻田养鱼(鸭)等生物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目前,合作社是益阳长郡•朝阳国际实验学校食品供应及校外环保与生态教育基地,是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2010年合作社荣获了“赫山区2010民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先进单位”、“省级示范合作社”等称号,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获得了全国有机转换资格认证证书,2012年获得了“国家农业示范合作社”。

自2011年以来,合作社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结合两型社会会议精神谋划工作措施并执行,各项工作稳步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与成绩:

(1)完成了猪场产仔床、保育床的改造、员工宿舍、围墙、排污通道的建造,确定了猪场污粪处理生产与生活分离等方案与设计,此项工作投入50万余元。

(2)蔬菜生产区域内的沟渠硬化完工,主要道理全部整理并铺上砂卵石,此项工作投入6万元。

(3)完成了主干道植树造林,诱娥灯、杀虫灯、粘虫板的安置,50亩蛙菜共生生产区建设,菜地喷滴灌系统覆盖率达50%等工作。

(4)投入5万元完成水泥主干道、涵洞式灌渠道建设工作。

(5)投入4万元安装地磅,并投入使用。

(6)投入50万元添购1套烘干机,购置1台高速插秧机以及推广晚稻的高速插秧工作。

(7)投入50万元添购了1台大型旋耕机,1台真空包装机,1台切菜机,1台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仪,3台机动三轮车。

(8)与赫山区农业局、蔬菜局合作,完成了测土施肥、有机农业生产肥水管理,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9)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大学生就业协议,引进相关专业大学生来基地工作。

(10)完成申报并获得了“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11)完成了QS证定点单位确定工作,通过了全国有机认证考评,获得了有机认证转换证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可追溯体系。

(12)积极开展了产品进社区活动实现了与客户直接对接,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建立了完整的农事活动网上监控系统,开通了网上商城实现了销售扩大了影响。

(13)完成了蔬菜基地标准化整治工作,申报并成为了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14)合作社因地制宜制订了不同作物的有机生产操作规程,并制作上墙;

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农药管理制度,农事活动档案记录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合作社具备农资存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产品检测、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实施设备,且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2011年,实现经营总收入1638.8万元,总支出1390万元,利润248万元。合作社初步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2012年合作社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2.社会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变了土地资源综合效益低的局面,而且还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有利于农民掌握科学种植与养殖技术,提高科技素质,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合作社还能吸收当地村名入社工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还能净化社会风气。

3.生态效益

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有效防治连作障碍,适宜蔬菜全面推行垄或者高畦覆盖地膜栽培。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利用专门的育苗措施,采用穴盘或者泥炭营养块等集约化育苗方式,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需要育苗的实行100%集约化育苗。应用喷滴灌,测土施肥配方技术,基肥施用适量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全面应用杀虫灯和性诱剂、粘虫板等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生物药剂,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推广生态栽培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不仅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对田间危害作物的杂草、有害昆虫等起到有效控制,减少有机肥及农药使用量,确保粮食增产,鱼类增产、有机蔬菜生产。

三、发展和规划

合作社在各级领导的益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作为合作社保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使合作社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篇:两型社会汇报总结(推荐)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汇报

“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市委2011年重要工作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市委宣传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xx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责任分工》、《xx市建设“两型社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等相关要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扎实履行宣传职能,大力营造“两型社会”建设宣传氛围,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将我部上半年“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措施

宣传部历来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始终把“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

一、为保障我部“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切实为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和文化氛围,我部专门成立以副部长xx为组长,市属新闻媒体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业务科(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

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xx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责任分工》、《xx市建设“两型社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等工作要求,结合宣传部实际,制定了《中共xx市委宣传部2“两型社会”建设宣传报道方案》。三是按照2011“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目标要求,将“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和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把“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抓好落实,确保我部“两型社会”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大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宣传工作,落实工作任务。市委宣传部始终坚持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重点,要求市属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要加大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利用媒体进行曝光,使广大公众树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组织协调中央驻xx媒体、xx属媒体关注xx市“两型”工作进展情况,做出积极报道。

三、开展宣传教育,突出社会效果

1、加强阵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为保障“两

型社会”建设工作有普法工效开展,切实为“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良好舆论环境,我部将“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和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宣传工作。同时将“两型社会”建设宣传列入全年宣传报道任务之中,并在年初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予以强调,要求各县(市)区宣传部、市属各媒体把 “两型社会”建设列入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议程。

2、加强舆论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积极做好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工作,我部精心安排,认真部署,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主体作用,做好新闻宣传报道。一是加大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新闻宣传力度。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的总体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把握适度、内外有别的原则,切实起到树正气、鼓正气、促稳定等作用。组织协调各级新闻单位高度重视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严把质量关,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二是及时与各部门沟通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报道“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情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大力宣传各部门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准确把握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重点。xx市属新闻媒体已刊播“两型”报道稿件10余篇;中央驻xx媒体、xx属媒体刊播xx市“两型”工作报道等稿件近10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严格新闻发布和稿件送审制度。要求凡涉及“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方面新闻敏感性强的热门话题、专题、专栏等,重大意外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涉及市委、市政府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全局工作评论性的报道或社论、重要评论等,需向市委宣传部或有关部门进行报审。

第四篇:街道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

传播节约环保文化 建设富足和谐邾城

——邾城街“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7月8日,全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召开后,邾城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先后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和各站、办、所负责人会,结合会议精神谋划工作措施,对区下达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各顶工作已全面启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多种形式,深入发动,营造“两型社会”建设良好氛围

宣传发动既是搞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也是贯彻活动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街道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先后召开了两次干部学习讨论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市组织的“两型社会”宣讲团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电视宣讲活动,为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在街道专栏举办了“两型社会”专题板报一期,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建言献策,为我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上,印发了?致邾城街居民的一封信?,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并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对被采用的建议将给予奖励,大大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街道还充分发挥农民学校的阵地作用,在村极农民学校中定期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广播、阅报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村民中举办“热情迎奥运,文明我争先”等活动,强化了村民道德意识,环境意识,使“两型社会”建设进入千家万户,为我街改革试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建设节约型机关

为切实加强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在党委会上重点强调,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传达了上级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文件精神。在工作上,坚持领导带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本机关实际,既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大处着眼,更要注重从微观上入手,从平时最容易被忽视、看起来微不足道等最细小的环节抓起,把节约的着力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节水方面,加强了对上下水管道的维修,对供水管道锈蚀腐烂的分期分批进行了维修更换。在办公管理方面,严格文件、材料的制作份数,提倡一纸两面用,尽可能的使用网上传送文件。严把计算机耗材关,耗材要主要领导审批。另外,在财务、用电、车辆使用、待客进餐、办公用品以及采购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管理规定。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度是保证,为此,街道党政办公室建立了?办公室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向制度要节约,在正确处理好服务与节约的关系的同时,有机地把提高认识与狠抓落实结合起来,把认识变为人人行动的动力,把制度措施变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收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效。

三、调整结构,狠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邾城街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一个农业大街,全街共有耕地面积7。5万亩,其中旱地面积6。4万亩,水田面积1。1万亩,2008年,邾城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现代理念发展农业。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围绕蔬菜、蘑菇、林果、水产、畜禽五大板块做文章。先后在陈先、钱寨建成黄金梨基地1060亩,对基地实行高标准规划、公司化管理、高科技种植。同时抓好以“站桥瓜”“邱桥红菜苔”、“城西花菜”为代表的有机蔬菜种植,努力引进蔬菜加工项目,使站桥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力争实现年加工蔬菜总量突破1000吨。在巴徐村建设胭脂鱼试验养殖和虾鳖套养基地,与相邻的养鸡场、养鸭场及200亩生态林共同构成以巴徐村为主体的生态养殖基地;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开展信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打造农业品牌;四是开发农家乐项目,依托中心城镇,发展观光、垂钓、休闲农村产业经济。

四、保护农田,节约用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国策,我们一是在40个村设立了农田保护站,绘制了宣传土地保护的文化墙,宣写标语400余条,同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档案,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要求,严格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村支部书记责任制;二是切实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我们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行计划预报制,即提前预报街内较大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及时信息反馈,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汇总整理,由街道土管所及时了解和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土地利用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控制一般性用地,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手续,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对于建设占用土地的,我们从是否符合土地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计划,是否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等方面进行预案,非农业建设项目造址时,由街土管所严格现场把关,申请用地一律不准占用农田。另外,我们坚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大政方针,积极探索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路子,在落实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围绕如何处理好“基本国策”与“第一要务”的关系,一方面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规划调整的农田进行补划,切实做到了缺一补一;另一方面在立足存量,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上做文章,保证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我街经济建设项目落地,又有效地保护了我街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五、抓环境创新,促文明创建,大力构建和谐邾城

按照“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要求,年初全街召开了文明创建工作大会,确定了全年的创建目标,一是开展文明村组、社区、单位及“五好家庭”的创建活动,确定文明社区标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迁建停车厂,继续改造背街后巷泥巴路,整改地下排水管网,维护城区排水、绿化及公用市政建设。

在我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离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很多人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搞“两型社会”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是企业的事,与其它行业或个人无关,造成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生态建设不容乐观,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新洲的要求来看,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绿化率和农村坡地的森林覆盖率,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型、节能型、环保型农村民居的推广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3、社会共同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力度不够,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率先垂范,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我街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无公害种植,绿色生产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在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上下功夫。为建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邾城而努力。

第五篇: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2-11-24 20:25:0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表明了当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这五大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

二、建设“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要求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也内在地包含了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容和要求。因此,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2007年12月,中央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率先在全国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坚持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导向,按照国家批复的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要求,扎实推进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改革、管理等各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试验区顶层设计,布局和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启动和推进了十个方面的重点改革,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体系,初步形成了政策法规和“两型”标准体系,深入开展了“两型社会”示范创建活动,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前,“两型社会”改革建设进入纵深推进阶段,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建成两型社会,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继续推进今年提出的产业准入、退出、生态补偿、绿色出行等十项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在湘江排污口关闭、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垃圾分类处置、排污权和碳交易机制改革、“两型”小城镇建设、绿色金融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户籍制度改革、长株潭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绿色低碳消费改革等方面争取实现突破。二是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土地、财税、金融、创新、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两型”生产、“两型”发展和两型消费,建立“两型”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财政、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等“绿色新政”;尽快颁布实施《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湘江资源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促进条例》,强化法制保障。三是建立“两型”考核监督制度。探索建立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两型”社会建设的监督、评价体系和工作督办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执法问责制度;建立环境报告公示制度,完善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环保领域社会监督机制。

作者:陈晓红 来源:《湖南日报

下载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办事处建设两型社会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我办事处于***市中心城区,从200*年起,全处工业经济形成了医药包装、石膏建材、油品加工、农业肥料、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我省全面打响“两型......

    关于加快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调研汇报

    关于加快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调研汇报 首先,非常欢迎省市各位领导到**区检查指导工作。各位领导的到来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在此,我代表**区委、......

    某办事处建设两型社会调研报告

    某办事处建设两型社会调研报告一、城中“两型社会”建设现状城中街道办事处地处应城市中心城区,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现辖十个社区、五个行政村,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

    办事处建设两型社会调研报告(大全5篇)

    我办事处于***市中心城区,从200*年起,全处工业经济形成了医药包装、石膏建材、油品加工、农业肥料、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我省全面打响“两型社会”建设战役后,城中办事处积......

    以绿色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以绿色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近几年来,益阳市强化节能减排,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新技术和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措施,“十一五”期......

    会同大队服务“四化两型”经济调研文章

    浅谈公安交警如何为“推进‘四化两型’,实现 ‘两个加快’”提供服务和保障 会同交警大队梁高中 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既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五篇材料]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9 11:05:00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

    关于促进黑水县经济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黑水县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小组:第五组(余超 高永峰 饶骄 朱嘉豪 )教师:陈昌文日期:2013年10月22日一、县域地理位置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