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

时间:2019-05-14 04:3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

第一篇: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

承接村(社区)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

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承接乙方社区公共服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服务目的及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协会的社会职能,丰富百姓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目前整体情况以及相关要求,经协商决定,甲方承接与乙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第二条:服务群体

以辖区内的百姓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 第三条:服务内容

有关王羲之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活动。

第四条:服务形式

甲方以无偿服务的方式,定点为乙方提供服务。第五条:服务考核

甲方根据运作制定管理章程,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履行服务时,应向乙方说明原因;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自觉接受乙方的监督。乙方考核:活动参与、评估。第六条:服务费用

秉持着公益理念,甲方无偿为乙方提供服务。如有特殊服务需求,双方协商分担。

第七条:服务期限

1、本合同有效期从2016年 月至2017年 月止。

2、甲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得将服务项目委托给第三人。

3、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负责人:

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第二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

政府购买服务(公共安全)协议

甲方:

乙方:

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X府发[2011]16号)等有关规定。为保证所购的服务质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项目内容

第二条:服务项目及要求

(项目标准、量化指标、时间节点)

第三条:项目经费使用原则及支付方式

项目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支付方式:

1、合同购买服务价款总额为:(大写)

2、第一次划拨时间:

;金

第二次划拨时间:

;金

额第三次划拨时间:

;金

第四次划拨时间:

;金

本合同预留价款金额:

合同终止后根据绩效评估及合同履行中的过错或过失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的进行清算后支付。

第四条:合同期限与终止

1、合同期限为

年/月,自

****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止。

2、合同的终止

(1)合同期满,双方未续签的;

(2)乙方服务能力丧失,致使服务无法正常进行的;

(3)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现乙方不符合《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X府发[XXXX]XX号)中规定的服务供应方(社会组织)应具备的条件,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五条:项目绩效评估

乙方承接服务项目后,由丙方和局办公室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项目完成后,丙方会同局办公室对项目的工作绩效、服务对象受益情况、公众满足等进行评估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六条: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义务

1、项目为合同期内实施,甲方每季度了解安全保卫情况。

2、协调乙方在提供服务过程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单位、3、为开展绩效评估,甲方应对乙方制定具体的考评意见,对乙方提出安全保卫的合理化建议。

(二)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可要求甲方按本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拨付项目经费。

2、乙方承接甲方的服务项目的资金,其溢出部分主要应用于乙方的再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3、乙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得将服务项目委托给第三人,应按本合同如实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按时、按标准完成项目任务。如乙方未能在合同期内完成全部项目的服务内容,合同结束后,应将相应款项返还甲方。

第七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因违约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

第八条: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甲、乙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本协议一式肆份,甲方、乙方、丙方各执一份,在丙方见证下,经甲、乙方法定代表人签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地址:

签约日期:

****年**月**日

签约日期:

****年**月**日

丙方(公章)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地址:

签约日期:

****年**月**日

第三篇:广东省《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

粤府办〔2012〕48号

━━━━━━━━━━━━━━━━━━━━━━━━━━━

印发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财政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粤发〔2011〕17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和培育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粤办发〔2008〕13号)、《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等七个加强社会建设文件的通知》(粤办发〔2011〕22号)精神,规范和推进我省各级政府开展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进一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行政效能,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权责明确。各级政府根据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负责组织开展本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竞争择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购买服务的政府主体应向社会公开购买服务的有关项目及其内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平等参与服务供给的竞争选择。

(三)注重绩效。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应注重实效,突出社会效益和降低行政成本。实施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不断扩大购买服务的综合效益。

三、购买主体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购买主体)为:使用国家行政编制,经费由财政承担的机关单位;纳入行政编制管理,经费由财政承担的群团组织;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或公益服务职能,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的事业单位。

四、购买范围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安全、保密事项以及司法审判、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强制等事项外,下列事项原则上应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转由社会组织承担:

(一)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事项。

1.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公共就业等领域适宜由社会组织承担的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2.社区事务、养老助残、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社工服务、社会福利、慈善救济、公益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宣传培训等社会事务服务事项;

3.行业资格认定和准入审核、处理行业投诉等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

4.科研、行业规划、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社会审计与资产评估、检验、检疫、检测等技术服务事项;

5.按政府转移职能要求实行购买服务的其他事项。

(二)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服务事项。

1.法律服务、课题研究、政策(立法)调研、政策(立法)草拟、决策(立法)论证、监督评估、绩效评价、材料整理、会务服务等辅助性和技术性事务;

2.按政府转移职能要求实行购买服务的其他事项。

五、购买服务目录

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转移职能要求、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及财力水平等因素,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购买服务范围,并区分各购买主体相同购买服务需求和履行本部门职责所需的特殊购买服务需求,突出重点,拟订本级政府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录应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并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六、供应方条件

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

(三)具有独立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

(四)具备提供公共服务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五)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六)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竞争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年检或考核合格,社会信誉良好;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程序与方式

(一)购买主体应根据当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结合同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以及部门预算安排、本单位工作实际等因素,编制购买服务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主动向社会公开所需购买服务项目的服务标准、购买预算、评价方法和服务要求等内容,按规定开展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1、重大项目、重大民生事项或党委、政府因工作需要临时确定的重要事项需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由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

2、其余购买服务项目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购买主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实施;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除单笔金额较小的项目外,均应通过公开竞争方式实施,具体操作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三)通过以上方式确定承接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后,购买主体或其委托单位应及时与该社会组织签订购买服务合同,明确购买服务的时间、范围、内容、服务要求、资金支付和违约责任等内容。购买主体应将合同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八、资金安排及支付

根据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购买主体购买服务所需资金从其部门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或经批准使用的专项经费中解决。重大项目、重大民生事项或党委、政府因工作需要临时确定的重要事项,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和“一事一议”原则,专项研究确定购买服务资金规模和来源。资金支付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购买服务所需资金从购买主体部门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或经批准使用的专项经费中解决的,由各部门依据购买服务合同,按现行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程序支付。

(二)购买服务所需资金未纳入购买主体部门预算,但经批准可在部门管理的财政专项资金中列支的,由财政部门审核购买服务合同后,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

(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属于重大项目、重大民生事项或党委、政府因工作需要临时确定的重要事项,购买主体应在项目实施前,按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确定资金来源和数额,比照前述

(一)、(二)点规定支付。

九、组织保障

(一)明确分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落实责任。

1.财政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制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监督、指导各类购买主体依法开展购买服务工作,牵头做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资金管理、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2.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制订政府转移职能目录,明确政府职能转移事项。

3.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政府投资计划,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列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计划。

4.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核实作为服务供应方的社会组织的资质及相关条件,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绩效评价。

5.监察部门负责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绩效评价。

6.审计部门负责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绩效评价。

7.购买主体负责购买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对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跟踪监督,在项目完成后组织考核评估和验收。

(二)信息公开。购买主体应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的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主动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及社会监督。

(三)绩效评价。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价,可由财政部门实施或通过引入第三方实施。评价范围包括购买主体购买服务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的服务绩效两个方面。评价结果作为以后预算安排及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监督检查。购买主体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加强对购买服务的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予以处罚、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附则

(一)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是指依法登记设立并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维权、自律等作用的各类民间组织、中介组织。

(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建议

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建议思考

社会组织的人员结构具备多元化、社会化、目标一致化;社会组织的活动涵盖面宽、反应快捷、针对性强;社会组织处理问题程序简单、化解矛盾容易、客观公正。建立起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作供给模式,提升服务供给合力;拓伸扶持渠道。从而把更适合于的公共服务职能转让给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种新型方式。

一、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优势

1、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民营化到社会化发展趋向来看,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由其特定的优势所决定,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的好处在于,方法简单,直接针对服务对象。

2、因为社会组织可以更大范围激发公民的参与和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因此,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我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具体方式

我市的社会组织大慨六十多个,社会组织覆盖了助学、助残、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维权等众多领域。采取 “资金自筹”、“联合共营”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结成服务实体,涌现出了 “通江县爱心志愿服务社” “青年志愿社”等一批可圈可点的优秀社会组织。所以要广泛引入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既养事又养人”。

三、建议

1、可以考虑成立由市级分管领导牵头、专门统筹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联合民政、教育、发改、财政、税收等部门领导共同参加。协调小组统一考虑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扶持、人才培育、捐赠免税政策、购买公共服务等所有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政策法规,来协调各主要相关政府部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落实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和重点扶持机制,引导和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首先,从总体上,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种类、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围绕社会公众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编制社会组织设立的导向目录,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主持、引导和规划社会组织的合理发展。目前首先应加快培育有利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增加这类组织的数量,同时提高现有公益类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和有意引导,把为老服务、残疾人救济、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助学、公共医疗、法律援助等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整理从整个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中突出出来,专项扶持,为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提绿色通道,推动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社工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坚持在职培训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建立健全社工激励机制。

4、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建立起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一是明确将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二是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专项投入机制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三是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要建立健全财政程序,提高采购资金预算透明度,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购买行为。建立竞争性的政府购买机制,避免购买行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四是建立公共服务购买的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让社会和公众了解购买服务的全过程,并将其置于严格的社会监督和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五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作供给模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合力。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模式是“一主多元”,即坚持以政府为主,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多元参与,最终目的是满足公众需要,提高公众的公共物品消费水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组织的组织性决定了其公共服务供给集中在公益性和志愿性的公共服务上,帮助积极回应社会的生态、环境、贫困、弱势群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甚至是国际援助等问题,弥补政府、市场的不足。

5、拓伸扶持渠道,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公众的支持,政府应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加强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公众文化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开展公民教育,发展公民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培育志愿者队伍。志愿理念、志愿精神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土壤。因此,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个人和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免税政策的落实,第三成立党支部、党小组,协助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管,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贾芝华

2015-10-25

第五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民政论坛

时间: 2010-11-19 14:41

深圳市民政局 马宏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不再大包大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这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从深圳的实施情况来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加了社会福利供给,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本课题主要以深圳为样本,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提炼,试图从政策制订、政策实施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发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整体设计和具体措施角度,提出购买服务的政策取向、购买范围、购买方式、监管评估、配套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主要模式 1.政府转移和委托

深圳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比较活跃,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较为规范地承担了政府赋予的部分微观和行业协调管理的职能和事项。但是,社会组织真正大规模、规范化地承接政府职能和转移事项是在2009年深圳大部制改革之后。此次改革,有31个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及行政审批事项。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政府部门不再承担,转由社会和市场自行办理的职能和工作事项;二是政府部门继续提供,但委托社会和市场办理的职能和工作事项。对第一类职能和事项,政府部门主动退出,社会组织可以自行决定参与和提供服务,政府各部门按各自职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监管;对第二类职能和事项,由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资助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办理。目前,第一批核定的从17个局委办削减出的政府工作事项共有87项,其中,60项进行了转移委托,占69%,有27项还没有转移委托,占31%。各部门正在对转移的政府相关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有序的委托及承接。

2.政府采购

公共服务难于量化和用准确的价格来衡量,是其始终未能纳入政府采购系列的主要因素。深圳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并在社工岗位招投标上取得突破,为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积累了经验。“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亦被评为“2009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深圳社工服务招投标有以下特点:(1)引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由市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方案由市社工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政府采购部门协同制定;(2)社工岗位按照所属领域及数量划分为若干大项目和标段,由全市具备资质的注册社工机构选择竞标;(3)由采购人代表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的社工、财务、法律等方面专家一同组成评标委员会;(4)评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按照各机构上评估结果占70%、机构标书及答辩情况占30%的比例评分,根据最终得分高低选择中标机构。深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完全参照政府招投标的程序,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3.政府资助 在政府不足以包揽供给的现实面前,深圳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探索了补贴制、服务券制、项目制等多种资助模式,逐步形成“补对象、补服务、补项目”的公共财政供给方式。

(1)补贴制。按照“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扩大供给,提升水平。如对老年床位补贴等。

(2)服务券制。政府通过服务券直接将资助额转到服务机构,而不是补贴现金给服务对象家庭,确保资助款用于专项服务,同时扶持服务机构发展。如居家养老。

(3)项目制。政府直接资助服务项目。通过举办“公益创意项目电视选拔大赛”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征集、评选优秀公益服务项目,改变了传统被动的公益慈善理念和模式,为深圳发掘了一批优秀的公益慈善项目,初步构建起政府与民间互动、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公益发展机制,提升了深圳公益机构的专业水准,推动了公益金项目管理社会化。

二、主要做法

1.建立较为规范的民间运作机制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作主体民间化。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是平等的合同伙伴关系,双方按照购买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政府根据购买协议实施契约化管理,尊重社会组织的专业理念和价值观,社会组织根据协议提供服务,接受政府监管。二是运作方式市场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服务对象享有获取公共服务的主动权,可以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有助于获得更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

2.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评估、监督机制

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先后出台《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指引》等文件,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我治理能力,强化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资质审查和跟踪指导,保障社会组织能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外部监管机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分工协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形成部门监管合力。三是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制定评估办法,所有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评估,评估结果对社会公开,并作为下一年采购评标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如获得资助项目需要经过“项目初步筛选——专家评审——民政局局长办公会讨论——社会公示”四个环节产生,建立各领域人士组成的项目评审成员库,市社会组织总会作为独立第三方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

3.创新以公益金为种子基金的资金保障机制

在目前财政体系下,财政预算资金向民间机构拨付尚存一定障碍,相关的资金管理经验也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将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种子基金”,探索购买的服务领域、投入方式和价格标准等,同时建立公益金和公共财政资金的对接机制,待项目运作成熟之后,再将公益金项目转为财政预算项目。此项机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积极稳妥,减少改革成本;二是便于快速启动试点,加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进程;三是有助于积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经验,为将来庞大的购买公共服务资金安排奠定基础。

4.创造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从制度上解决了社会组织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推动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使大量民间发起的社会组织得以获得合法身份,促进了社会组织大发展。二是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深圳在改革中明确,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不再增加新的事业编制,以此来“倒逼”政府各部门转变职能,向社会购买服务。随着公共服务增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共服务存量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让渡的空间将越来越大,社会组织的舞台也将越来越宽广。三是建立扶持发展机制。启动“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小额补助、能力建设、组织架构、战略规划等服务。此外,深圳还将培育一批支持型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最近,深圳拟出台《深圳市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实施方案》,把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资助和政府奖励等扶持措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三、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议思路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之处。如购买服务的事项范围缺乏明确界定,社会组织资质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监管评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估指标和具体标准还比较粗糙,社会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研究上的粗放式,导致制定的相关政策的粗放式等。通过总结分析问题,提出如下完善意见:

(一)政策取向

1.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推行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

2.明确政府的角色职责。政府要从公共服务直接生产者向间接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解公民公共服务需求、制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公共服务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

3.确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平等合作、相互尊重、优势互补的多元共治模式。社会组织是政府的合作伙伴,必须保证社会组织的高度民间化,切忌变相成为政府隶属机构。

(二)购买范围和事项

可以界定为:除政府根本性职能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以政府购买方式履行外,其他职能均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其范围包括:

一是行业管理与协调职能。包括行业标准和行规行约的制定,行业准入资质资格、行业领域学术和科技成果评审等。

二是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包括法律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社区事务、公益服务等。

三是技术服务与市场监督职能。包括统计分析、资产项目评估,行业内重大投资论证以及项目的责任监督等。

(三)购买方式

在选择具体的购买方式时,应当考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政府的管理目标、法律法规所允许的程度、资金供需、公共服务的特征、消费者群体的素质等。当通过市场化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则可以考虑采用合同外包方式。对于合同外包方式,由政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事项及具体要求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以招标方式确定服务供应方。对市场条件不充分的事项,也可采用除招标形式以外政府采购法允许的其他方式购买。当政府需要鼓励社会组织从事特定类型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从事该项服务,以保证服务项目能够可持续高效运转,可以考虑采取补贴制。当某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较强,需要满足不同服务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可以考虑采用凭单制。对于一个项目,购买时并非只能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来购买,如对居家养老就可以采取合同外包、补助、凭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购买。

(四)公共财政预算

1.设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的专项财政预算。政府对购买服务的随机性财政划拨转变为制度性的支出,由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将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列入财政预算。也可由预算单位在预算中申报购买服务的项目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安排。明确市区事权,建立市区两级财政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体系。

2.完善使用公益金和财政资金的使用界限及衔接机制。将用于购买服务的公益金定位于“种子基金”,主要用于新的社会福利项目的培育和扶持,项目一旦成熟则应当纳入财政预算支付体系。健全和完善公益金和财政资金衔接的程序机制,明确衔接的具体程序和责任划分。使用公益金购买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应当向有关机关提交项目成熟需纳入财政预算支付的论证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正式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五)受托组织资格条件

接受政府委托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2.具备提供政府购买所必需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行业管理部门有具体专业资质要求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要求;

3.具有相应的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5.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社会信誉良好; 6.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条件。

(六)监管评估 1.建立多元、公正、科学的评估制度体系

评估主体。评估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组织。

评估内容。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组织资质、服务需求、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建立各项服务的细致的、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服务供应方的资质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计量标准、服务成果评价标准等。具体内容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服务领域特点分别确定。

评估方式。事前,采用需求及组织资质评估的办法,确定购买项目及服务提供者;事中,采用政府部门抽查、服务消费者反馈意见、社会公众监督、服务组织自律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以保证组织自身按照协议规定及行业规章制度进行运作;事后,依照合同要求和评估标准对购买的服务事项实施情况评估。

评估结果使用。应建立基于评估效果的约束激励机制,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社会组织,可以给予一定形式的经费资助或者其他奖励形式,如放宽社会捐赠条件,给予提高社会组织等级等;对于评估结果差的社会组织,有权要求其限期改善服务,或者中止其承担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任务,严重的取消其从事公共服务的资格。

2.建立财务监管制度

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必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应为受资助组织订立明确的会计账目及记录、财务申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社会组织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必须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会计师或者审计师机构做出独立的财务报告。

3.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应当根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关系特点,制定相应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制度。一是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不仅要公开购买服务的项目、标准、预算等信息,还要公开服务质量、服务内容、资金使用、人员配置等信息,使公众更充分的行使知情权、选择权。二是扩大信息公开主体。明确将受政府资助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列为信息公开主体,社会组织应当公开其提供公共服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三是改革信息公开方式。建立信息公开形式多样化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搭建网络平台,举办听证会、论证会、交流会、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

(七)配套改革

1.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除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外,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对于未达到登记条件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备案范围,经备案即合法成立,不具有法人资格。

2.深化社会福利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过去单一的社会部门或个别主体来承担、推行的零散格局,对不同组织机构、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政策和行政对社会福利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福利的大系统。首先可以考虑建立跨部门的福利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平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其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3.深化行政指导管理制度。尽可能采用非强制性的行政指导来引导社会组织重视内部制度建设,制订社会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建立诚信档案,将社会组织的治理、财务等各项制度建设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一个资格条件和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手段引导其内部制度建设逐步走向规范。

下载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协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