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评选与管理暂行规定
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评选与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提高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福建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省级建筑施工文明工地评选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配套工程的市级文明工地的创建、评选与管理适用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监督管理;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监督管理;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是本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最高奖。其工程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应用“四新”技术等一系列建设施工生产活动行为应达到市内先进水平,工地实现管理有序、环境整洁、绿色施工、安全发展、和谐建设,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第五条 市级文明工地创建同工程质量创优等评选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并享有以下待遇:
(一)获得市级文明工地作为省工程质量“闽江杯”和部、省级文明工地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评选推荐条件之一;
(二)有开展创建市级文明工地活动作为市优良工程评选推荐条件之一;
(三)获得市级文明工地作为市优良工程评选加分条件之一。
第六条 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应当坚持“企业组织创建、过程考评管理、成果择优评定”原则。
第七条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监理,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共同推进建筑施工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第二章 创建程序和相关要求
第八条 市级文明工地创建程序:
(一)施工单位编制创建市级文明工地策划书,填写《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申报表》(附件一);
(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是否符合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条件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三)施工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备案的同时,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安站)或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进行创建申报,并提交《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申报表》和创建市级文明工地策划书;
(四)市质安站或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在创建申报后1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资料和现场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在申报资料中签署核查意见并予以发放“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牌匾;
(五)施工单位领取“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牌匾后,及时张挂在工地大门或其它醒目处,接受监督;
(六)创建过程考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要对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动态检查和管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阶段性的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等情况跟踪抽查和考评,阶段性跟踪抽查和考评频率见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七)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选申报。
第九条 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的规模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施工单项合同中,累计建筑面积在2000㎡及其以上的新建房屋建筑及其附属配套工程;
(二)施工单项合同价在200万元及其以上的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及其附属配套工程或二次装修工程;
(三)施工单项合同价在200万元及其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配套工程;
(四)工程规模未达到上述规定,但在创安全质量管理方面成绩特别突出的其他工程。
第十条 市管工程向市质安站进行创建申报,区管工程向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进行创建申报。市质安站、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应将当月同意列入“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的项目清单,于下月上旬前汇总上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牌匾的格式、内容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三章 评选申报条件和相关要求
第十二条 申报评选市级文明工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
(二)已被确定为“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选工程”并已获得挂牌的工地;并在建设中积极推广《厦门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与安全防护图集》做法;
(三)工程施工中,未发生致1人及其以上死亡或多人受伤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事件或行为;
(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督查综合得分或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市质安站阶段性或动态管理抽查平均综合得分在80分及以上的,其中仅允许一次综合得分小于80分但大于75分;
(五)安全施工或文明施工单项检查分数不低于85分;
(六)已通过建设各方竣工验收且为上年度10月份至本年度10月份期间竣工的建设工程。
第十三条 工程项目符合评选条件的,经市质安站、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签署相关推荐意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施工单位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递交申报评选材料。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申报评选市级文明工地时,须提交下列资料:
(一)《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评选申报表》(附件二,一式两份);
(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签署意见的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原件);
(三)创建文明工地书面总结材料一份;
(四)创建过程检查记录。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开工备案)、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高层建筑按每十二层作为阶段抽查批)、装修装饰阶段自检记录和监督抽查记录;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开工备案)、管道与路基或桥梁基础施工阶段、路面或桥梁主体施工阶段、附属设施施工阶段自检记录和监督抽查记录;
3、其它工程参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提交。
上述自检记录由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分别提交,监督抽查记录由市质安站或相应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提供。
(五)各施工阶段彩色效果照片及介绍施工过程录像资料各一份(采用光盘制作,录像放映时间5~10分钟)。
第十五条 市级文明工地评选申报每半年一次,上年度10月份至本年度4月份期间竣工的工地评选申报时间为本年度年5月1日至15日,本年度4月份至本年度10月份竣工的工地评选申报时间为本年度11月1日至15日。
第四章 检查内容和标准
第十六条 市级文明工地检查采用评分制,评分内容分为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和“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等3个分项,其中“四新”技术应用作为评审加分项。具体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按附件三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市级文明工地评分实行百分制,分项分值比重为: “安全施工”占40%,“文明施工”占60%,;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检查表中,满分值设为100分,表中各检查项目得分应为按规定检查内容所得分数之和,并按分值比重换算综合得分值。
第十八条 对应用“四新”技术的工程,可视具体情况给予直接加分,每个项目加0.5分,满分为5分,采用限制使用的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每个项目扣0.5分,使用淘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倒扣5分。
第十九条 市级文明工地综合得分=安全施工分值×40%+文明施工分值×60%+应用“四新”技术得分。
第五章 评选程序和相关要求
第二十条 市级文明工地评选程序: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建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对申报工地的资料进行审查,综合平时监督检查情况,形成书面审查意见,必要时,可抽查核实;
(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建评选委员会;
(三)召开评选委员会会议,主要议程有:
1、听取审查意见汇报;
2、查看申报材料;
3、评委评议;
4、确定市级文明工地和推荐省级文明工地候选工程。
第二十一条 市级文明工地评选实行公示制,对评选委员会确定的市级文明工地在网上公示后正式确定市级文明工地名单并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公布、授牌。
第二十二条 文明工地评选每半年一次,评审时间为每年5~6月份和11~12月份。
第二十三条 对获得市级文明工地的施工、监理企业和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给予以下表彰:
(一)授予申报单位《市级文明工地》荣誉证书与奖牌,授予参建单位荣誉证书,获奖工地的项目经理(建造师)、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一并通报表扬,记入信用档案;
(二)获奖工地作为企业浮动建筑意外伤害险费率、年终安全文明生产评比激励的依据;
鼓励、提倡建设单位对获得市级文明工地的施工、监理单位和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关人员予以一定奖励。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质安站、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创建文明工地工作的培植指导,积极帮助相关企业开展创建活动。
第二十五条 对已获得“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 牌匾的创建工地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监督部门要加强过程监管,市质安站、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机构应按要求进行阶段性动态抽查,建立检查记录台帐,记录抽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综合评价意见,填写各分项检查评分表和汇总表。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适时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作为该工地评审依据之一。
第二十六条 各级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或各类专项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社会环境存在严重问题的,可实施摘除“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 牌匾处理,并发出书面通知同时抄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摘除“创建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参评工程”牌匾(以下简称摘牌)分为临时性摘牌和永久性摘牌。临时性摘牌可待存在问题整改完毕,经复查符合要求后重新挂牌;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的,取消其申报评选资格。
第二十七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临时性摘牌处理:
(一)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不及时整改的;
(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无专项施工方案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的;
(三)各级监管部门随机抽查分数低于75分的。第二十八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
(一)工程施工中发生致1人及其以上死亡或多人受伤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事件或行为;
(二)累计被临时性摘牌二次以上的。
第二十九条市级文明工地创建和评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在申报和评选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履行相应职责,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进行
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执行。
附件一:《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创建申报表》 附件二:《厦门市建设工程市级文明工地评选申报表》 附件三:
1、厦门市文明工地检查评分表(安全施工)(表1-1~表1-3)
2、厦门市文明工地检查评分表(文明施工)(表2-1~表2-4)
3、厦门市文明工地检查评分汇总表(表3)
第二篇: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创建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创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根据水利部文明委《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水利建设工程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大中型(含1、2、3级堤防)水利建设工程(包括新建、改扩建、修复及加固)项目在建工地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条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以下简称“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
第四条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和全体建设者的积极性,大力倡导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营造和谐建设环境,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第五条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
简称“水利部文明办”)负责归口管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创建标准
第六条文明工地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内在、外观质量优良;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处理及时;质量档案管理规范、真实,归档及时等。
(二)综合管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周密,组织到位,制度完善,措施落实;参建各方信守合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全体参建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学习气氛浓厚,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信息管理规范;参建单位之间关系融洽,能正确协调处理与周边群众的关系,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三)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完善;制定针对性及操作性强的事故应急预案;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施工区环境:现场材料堆放、施工机械停放有序、整齐;施工道路布置合理,路面平整、通畅;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及警示标识规范;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整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防止或减少施工引起的粉尘、废水、废
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防范污染措施得当。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文明工地”:
(一)干部职工中发生刑事案件或经济案件被判处刑法主刑的;干部职工中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刑事处罚的;
(二)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或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环保事件;
(三)被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通报批评或进行处罚的;
(四)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或与当地群众发生重大冲突等事件,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五)项目建设单位未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的;
(六)项目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现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办理相关事宜的;
(七)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合同纠纷,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三章 创建与管理
第八条文明工地创建在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下同)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和相关单位齐抓共
管,各参建单位积极配合,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九条项目法人应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总体规划,根据文明工地的创建标准,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创建工作实施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条开展文明工地创建的单位,应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职责明确,档案资料齐全。
第十一条文明工地创建应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技能比武,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岗位能手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
第十二条文明工地创建要加强自身管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载体。要搞好日常的检查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巩固提高创建水平。
第四章 申报命名
第十三条 文明工地实行届期制,每两年命名一次。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考核评审、公示评议、审定命名的程序进行。在上一届期已被命名为文明工地的,如符合条件,可继续申报下一届。
(一)自愿申报。凡具备第六条条件且符合下列申报条件的水利建设工地,即: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半年以上;工程项目已完成的工程量,应达全部建筑安装工程量的20%及以上,或在主体工程完工一年以内;工程进度满足总体进度计划要求的均可由项目法人按自愿原则申报。
申报文明工地的项目,原则上是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所
管辖的一个工程项目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标段为单位的工程项目(或标段)为一个文明建设工地。
(二)逐级推荐。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考核,并逐级向上推荐。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文明办会同建管部门进行考核,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向本单位文明委提出推荐(申报)名单。
流域机构所属的工程项目,由流域机构文明办会同建管部门进行考核,向本单位文明委提出推荐(申报)名单。
中央和水利部直属工程项目,由项目法人直接向水利部文明办申报。
(三)考核评审。水利部文明办会同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组织文明工地的审核、评定,按照考核标准赋分;提出文明工地建议名单,报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水利部文明委”)审定。
(四)公示评议。水利部文明委审议通过后,在水利部相关媒体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水利部文明办会同建设与管理司组织复核。
(五)审定命名。对符合条件的“文明工地”工程项目,由水利部文明办授予“文明工地”称号。
第五章奖惩
第十四条文明工地由水利部文明办颁发奖牌和证书。第十五条对文明工地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获得文明工地称号的单位,可参照其所在地地市级文明单位奖励的规定,予以奖励。
第十六条文明工地荣誉称号可作为水利建设市场主
体信用等级评价的得分条件。
第十七条凡发现有第七条情形之一的,撤销其文明工地荣誉称号,且该工程不得参加下一届文明工地申报。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水利部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水利部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发布的《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评审管理办法》(建地[1998]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厦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最终版)
厦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厦府办(2007)266号
发布日期:2007-11-26
执行日期:2008-1-1
厦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我市安置房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法
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范围内安置房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计划、项目建设、配售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安置房是指由政府建设或收购的,用于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和其他
由政府负责拆迁的建设项目的安置用房,以及用于落实侨房政策、危房改造的安置用房。安置房应严格按本规定配售并专项用于所批准的安置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售,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 按照总量控制、集中管理、按计划建设的原则,全市安置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
设、统一配售、统一管理。
第五条 市建设与管理局负责全市安置房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市国土房产、发展改革、规划、财政、侨务、监察、审计等部门及各区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安置房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工
作。
市住宅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宅办)依据本规定具体负责实施全市安置房的建设与管理。市征地拆迁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拆迁办)具体负责实施安置房指标分配管理。各区建设局或区政府指定的其他安置房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区安置房管理部门)依本规定具体负责本区安置房的建
设,并协助市住宅办做好本区安置房管理工作。
第六条 安置房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原则上,用于拆迁城市住宅的安置房由市住宅办作为项目业主负责组织实施;用于拆迁农村住宅的安置房,由各区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由各区安置房管
理部门作为项目业主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建设计划
第七条 各区政府及市土地开发总公司、市侨办、市危改办等相关部门应于每年10月份向
市建设与管理局申报安置房需求计划和建设计划。
第八条 市建设与管理局牵头,会同市国土房产、发展改革、财政、规划等部门对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申报的安置房需求计划和建设计划进行审核,并综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政投融资计划、农用地转用计划、城市规划等因素,编制全市安置房建设资金预算、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安置房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供应计划,以划拨方式供应。
停止审批企业利用乡镇企业用地、工业用地建设安置房的申请。
第十条 安置房项目立项前,项目业主应向市建设与管理局申报安置房项目建设计划。市建设与管理局应依据市政府批准的全市安置房建设计划,综合项目安置对象、项目用
地及周边配套等因素审批安置房项目建设计划。
第十一条 市规划局按照全市安置房建设计划要求负责落实项目用地选址,并依据经审
批的安置房项目建设计划办理具体项目的相关规划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市国土房产局按照安置房建设计划要求负责将安置房的建设用地列入全市的土地供应计划,依据经审批的安置房项目建设计划办理具体项目的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市发改委依据经审批的安置房项目建设计划和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具体项目的立
项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负责安置房建设资金预决算审核,牵头协调安置房项目筹融资工作,审批安置房资金用款申请,批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以及对项目各项财务活动实施财政财务监管等。
第三章 项目建设
第十五条 安置房建设实行项目代建制。项目业主应委托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本市国有或
国有控股企业代建。代建单位的资质等级应与项目建设规模相适应。
第十六条 项目业主应按本市项目代建管理有关规定,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代建单位。
代建费按市财政性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计取。
第十七条 安置房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住宅建设技术规范,力求节能省地,适合安置。
安置房的户型、面积原则上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多层住宅建筑面积:一房一厅50-60平方米;二房一厅70-80平方米;三房一厅
85-90平方米;
(二)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一房一厅55-65平方米;二房一厅75-85平方米;三房一厅
90-100平方米。
用于拆迁农村住宅的安置房,可在上述户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100-150平方米的户型。安置房使用单位对安置房的户型有特殊要求的,可在申报安置房需求计划时向市住宅办提出。第十八条 全市安置房项目的配套设施、装饰装修应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具体建设标准由
市建设与管理局负责制定。
全市安置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所负责审查,确保建设标准的规范、统一。
第十九条 项目业主应对项目的建设标准、设计方案、设备配置标准和招标采购方案等进行审定,对涉及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重大变更进行确认,对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和检查。
第二十条 代建单位在代建合同约定范围内就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效益向项
目业主负责,并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负质量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安置房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依法必须招标的,应按招投标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第二十二条 安置房项目建设资金通过项目业主授权代建单位融资、售房款回笼、财政拨款
等方式筹集。安置房的建设费用由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审定。
第四章 配售管理
第二十三条 市拆迁办负责安置房指标分配管理工作,市住宅办、各区安置房管理部门负责
安置房的配售管理工作。
安置房配售价格由市建设与管理局、市财政局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市住宅办应建立全市统一的安置房楼盘信息系统,并与有关管理部门实现信息
资源共享。
安置房楼盘信息应包括安置房的具体地点、房号、户型、户型平面图、面积、现房或期房以
及房屋安置基本情况。
各安置房项目业主应在取得安置房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后15日内,按要求在安
置房楼盘信息系统上建立楼盘表。
市拆迁办应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经审核确认后15日内将安置信息输入安置房楼盘信息
系统。
第二十五条 拆迁安置房按以下程序配售:
(一)安置房使用单位向市拆迁办申请安置房指标,市拆迁办根据拆迁项目初步调查摸底情况进行审核,兼顾就近安置原则,出具《安置房指标分配通知书》。《安置房指标分配通知书》
应包括安置房的套数、户型、面积及地点等意见。
初步调查摸底可由拆迁人委托拆迁公司具体实施。
(二)安置房使用单位凭《安置房指标分配通知书》及拆迁项目相关材料向市住宅办办理购
买安置房手续。
(三)市住宅办根据安置房供需计划、《安置房指标分配通知书》有关安置房的套数、户型、面积及地点等意见,确定配售的安置房项目、房号等,与安置房使用单位签订《安置房销售协议》。
(四)安置房使用单位凭《安置房销售协议》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向市拆迁办申请
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五)安置房使用单位应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之日起5个月内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报市拆迁办审核,经市拆迁办审核确认后15日内向市住宅办核销房源。房源经核销后,市住宅办予以开具安置房专用票据,办理交房手续。
(六)核销后剩余的房源由市住宅办收回,退还购房款本金。
(七)拆迁项目需要增加安置房源的,按上述程序办理。
第二十六条 各区负责组织实施的拆迁安置房项目房源由区安置房管理部门按以下程序具体
实施配售管理工作:
(一)安置房使用单位向区安置房管理部门申报安置房使用计划,区安置房管理部门根据拆
迁项目初步调查摸底情况进行初审,提出配售方案分别报市住宅办、市拆迁办。
(二)市住宅办审核同意后,区安置房管理部门向安置房使用单位配售、核销安置房,具体
程序由各区参照本规定制定。
(三)安置房使用单位应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经市拆迁办审核确认后15日内向区安置
房管理部门核销房源,市拆迁办将安置信息输入安置房楼盘信息系统。
区安置房管理部门应定期将安置房使用情况报市住宅办备案。
第二十七条 全市安置房必须使用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安置房专用票据。
第二十八条 安置房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应提交安置房专用票据。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建立安置房监督检查制度。成立由市建设与管理局、市国土房产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负责跟踪、检查安置房的建设和使
用情况,并每半年一次向市政府报告全市安置房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
第三十条 对违反规定挪用、擅自销售安置房的,应依法将违法所得全额收缴财政。第三十一条 市住宅办与市财政局建立安置房共管帐户,实行共管专户管理,资金按规定专
项用于经批准的安置房项目。
各区财政、安置房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安置房专用帐户,统一管理安置房资金。
第三十二条 市住宅办、各区安置房管理部门应做好安置房项目建设、配售、安置资料的收
集、归档工作,建立完整的安置房项目档案。
第三十三条 在安置房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
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用于落实侨房政策、危房改造的安置用房的配售程序由市建设与管理局会同市
侨办、市国土房产局另行制定。
安置房项目配套公建(含营业性和非营业性配套公建)的建设、配售、管理规定由市建设与
管理局、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建设与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安置用
房建设配售管理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04]186号)同时废止。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四篇: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
2006年5月29日
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印发《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国调办建管[2006]36号),全文如下。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管理工作,推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主体工程建设。
第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坚持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全过程、全方位提倡文明施工,营造和谐建设环境,调动各参建单位和全体建设者的积极性,做到现场整洁有序,实现管理规范高效,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促进工程顺利建设。
第四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承担文明工地评审等具体组织管理工作。
有关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受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委托,负责文明工地的初评,或参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评审考核等工作。
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其他各参建单位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贯穿工程开工至竣工全过程。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委托或代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下同)应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在进场后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在主体工程开工后,正式启动文明工地创建工作。
第六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按以下标准考核:
综合管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周密,组织到位,制度完善,措施落实;参建各方信守合同,全体参建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学习气氛浓厚,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信息管理规范;参建单位之间关系融洽,能正确协调处理与周边群众的关系,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内在、外观质量优良;质量缺陷处理及时;质量档案资料真实,归档及时,管理规范。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完善;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
施工区环境:现场材料堆放、施工机械停放有序、整齐;施工道路布置合理,路面平整、通畅;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及警示提示齐全;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整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卫生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防止或减少施工引起的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措施得当。
考核的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附件1。
第七条 南水北调文明工地原则上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所管辖的项目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标段(东线工程合同额大于等于1500万元,中线工程合同额大于等于3000万元)为单位进行申报。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每评审一次,申报时间原则上在每年第四季度。
已被评为上一文明工地的跨工程,可继续申报下文明工地。
第八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程序如下:
1.东线工程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经相关省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初评后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2.中线水源工程:由中线水源公司提出书面意见后报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3.中线干线工程:直管和代建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后报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委托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事前应征求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意见),经相关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提出意见后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表见附件2。申报单位需同时提供相关文字、声像等事迹材料。
第九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半年以上;
2.已完成工程量达到主体工程合同额的30%以上或完成主体工程合同额1亿元以上;
3.工程进度满足总体进度计划要求;
4.稽察、审计及各类检查中无重大问题。
第十条 对当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项目(或施工标段),不得列入当年文明工地评选范围:
1.发生人身死亡事故或其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
3.发生重大违纪事件和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4.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5.发生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第十一条 在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和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初评的基础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按照本办法附件1的评分标准现场考核打分,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二条 对施工、监理、建设管理、设计等单位按100分制分别打分(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再进行加权汇总。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在总分中的权重分别为20%、60%、15%、5%。如有多个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各单位应按评分标准分别打分,再按各自所占工作量的比例,加权计算得分。
文明工地各参建单位得分不得低于80分,加权综合评分不低于85分。
第十三条 通过评审的候选文明工地,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中国南水北调网公示10天。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组织进行复审。
第十四条 评为“文明工地”的项目(或施工标段),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有关项目(或施工标段)“文明工地”称号,授予相关单位“文明建设管理单位”、“文明施工单位”、“文明监理单位”、“文明设计服务单位”奖牌,同时授予有关项目建设管理、施工、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和设计单位代表“文明工地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获得“文明工地”称号的代建、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在参与今后南水北调工程投标时,其业绩评分可适当加分。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附件:
1.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
2.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表
第五篇: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
国调办建管[2006]36号
第一条 为规范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管理工作,推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主体工程建设。
第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坚持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全过程、全方位提倡文明施工,营造和谐建设环境,调动各参建单位和全体建设者的积极性,做到现场整洁有序,实现管理规范高效,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促进工程顺利建设。
第四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承担文明工地评审等具体组织管理工作。
有关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受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委托,负责文明工地的初评,或参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评审考核等工作。
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其他各参建单位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贯穿工程开工至竣工全过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委托或代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下同)应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在进场后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在主体工程开工后,正式启动文明工地创建工作。
第六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按以下标准考核:
综合管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周密,组织到位,制度完善,措施落实;参建各方信守合同,全体参建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学习气氛浓厚,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信息管理规范;参建单位之间关系融洽,能正确协调处理与周边群众的关系,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内在、外观质量优良;质量缺陷处理及时;质量档案资料真实,归档及时,管理规范。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完善;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
施工区环境:现场材料堆放、施工机械停放有序、整齐;施工道路布置合理,路面平整、通畅;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及警示提示齐全;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整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卫生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防止或减少施工引起的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措施得当。
考核的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附件1。
第七条 南水北调文明工地原则上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所管辖的项目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标段(东线工程合同额大于等于1500万元,中线工程合同额大于等于3000万元)为单位进行申报。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每评审一次,申报时间原则上在每年第四季度。已被评为上一文明工地的跨工程,可继续申报下文明工地。第八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程序如下:
1.东线工程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经相关省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初评后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2.中线水源工程:由中线水源公司提出书面意见后报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3.中线干线工程:直管和代建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后报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委托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事前应征求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意见),经相关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提出意见后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表见附件2。申报单位需同时提供相关文字、声像等事迹材料。
第九条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申报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半年以上;
2.已完成工程量达到主体工程合同额的30%以上或完成主体工程合同额1亿元以上;
3.工程进度满足总体进度计划要求; 4.稽察、审计及各类检查中无重大问题。
第十条 对当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项目(或施工标段),不得列入当年文明工地评选范围:
1.发生人身死亡事故或其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
3.发生重大违纪事件和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4.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5.发生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第十一条 在项目法人提出书面评鉴意见和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初评的基础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按照本办法附件1的评分标准现场考核打分,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二条 对施工、监理、建设管理、设计等单位按100分制分别打分(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再进行加权汇总。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在总分中的权重分别为20%、60%、15%、5%。如有多个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各单位应按评分标准分别打分,再按各自所占工作量的比例,加权计算得分。
文明工地各参建单位得分不得低于80分,加权综合评分不低于85分。第十三条 通过评审的候选文明工地,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中国南水北调网公示10天。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组织进行复审。
第十四条 评为“文明工地”的项目(或施工标段),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有关项目(或施工标段)“文明工地”称号,授予相关单位“文明建设管理单位”、“文明施工单位”、“文明监理单位”、“文明设计服务单
位”奖牌,同时授予有关项目建设管理、施工、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和设计单位代表“文明工地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获得“文明工地”称号的代建、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在参与今后南水北调工程投标时,其业绩评分可适当加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附件: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
附件: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
表1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建设单位)
一、综合管理25分
团队建设(10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健全(1分);有文明工地创建计划(2分);规章制度完善,主要规章制度上墙(1分);形象进度图、工程布置图等施工图表齐全、上墙(1分);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配备合理,分工明确(1分);业务能力及素质满足建设管理需求(1分)内部团结、协调,作风好,责任心强(1分);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有完整的学习计划和记录(1分);定期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1分)
其他(15分)积极协调施工外部环境,关系融洽,建设环境和谐文明(3分);与参建单位及地方配合密切,参建各方及地方关系融洽(2分);对参建单位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记录齐全(2分);对参建单位履行合同职责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记录齐全(3分);认真履行合同职责,公文处理规范及时(1分);职工遵纪守法,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1分);设有档案资料管理人员(1分);档案资料制度健全、管理有序(1分);信息管理规范,报送及时、准确,无瞒报、漏报、迟报(1分)。
二、质量管理25分
质量管理措施(13分)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质量目标明确(1分);监督检查参建各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以及质量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记录齐全(5分);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及考核(2分);及时通报检查和考核情况(1分);定期、及时组织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并及时上报(1分);及时上报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事故(1分);及时进行工程质量缺陷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1分);及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技术变更进行审查论证(1分);
质量评定、验收(6分)按照规定程序及时组织或参加工程验收(1分);已评定单元工程全部合格(1分);优良率在85%以上(1分);主要单元工程质量优良(1分);建筑物外观质量检测点合格率90%以上(2分);
质量事故(6分)未发生质量事故(6分)。
三、安全管理30分
制度与责任制落实(5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2分);严格落实各
级安全生产责任制(2分);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分)
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7分)督促参建各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2分);督促检查施工单位配备落实防汛设备、物资和人员(2分);督促检查参建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2分);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分);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责任单位做好整改(2分);建立安全生产检查档案(1分);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完整(3分);及时组织编制各项应急预案(2分);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各项应急预案(1分)。
目标、安全事故处理(8分)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3分);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5分)
四、施工区环境20分
管理措施(13分)监督检查参建单位环境管理和环保措施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对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4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无破坏国家文物等有价值物品的现象(3分);定期开展对施工区环境的检查,督促责任单位搞好整改(4分),整改效果良好(2分)。
生活区布置及管理(7分)有职工文化活动和学习场所(1分);职工食堂干净卫生,符合卫生检验要求(2分);办公室、职工宿舍整洁、卫生(2分);设立文明工地创建工作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标语醒目(2分)
表2 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施工单位)
一综合管理20分
团队建设(10分)班子团结务实,职工队伍工作作风好,责任心强,有良好的精神风貌(1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健全,有创建工作计划(1分);规章制度完善,主要规章制度上墙(1分);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投标书承诺的人员(2分);项目经理出勤天数不少于合同约定天数(2分);人力资源符合合同约定(1分);机械设备配置和数量及其他资源投入符合合同约定(1分);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对人员进行各项业务培训(1分)。
其他(10分)施工网络计划图、形象进度图、工程布置图等施工图表齐全、上墙(1分);安全保卫措施完善(1分);职工遵纪守法,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1分);与其他参建各方关系融洽(1分);正确协调处理与当地政府和周围群众的关系(1分);设有档案资料管理人员(0.5分);档案资料制度健全、管理有序(0.5分);劳务分包管理规范(2分);无违规分包(1分)。
二、质量管理25分
规章制度、机构及人员(5分)质量保证体系健全(1分);落实质量责任制(1分);工程质量有可追溯性(1分);专职质检人员数量和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工作称职(1分);持证上岗(1分)。
质量保证措施(7分)有独立的质检机构,现场配备合同承诺、满足要求的工地试验室或具有固定的委托试验室(1分);测试仪器、设备通过计量认证(1分);原材料、中间产品等检测检验频次、数量和指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2分);严格执行三检制(2分);对外购配件按规定检查验收,妥善保管(1分);
施工纪录(2分);施工原始记录完整,及时归档(1分);有施工大事记(1分)。
质量评定、验收(8分)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及时开展质量评定(1分);已评定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在85%以上(1分);主要单元工程质量优良(1分);建筑物外观质量检测点合格率90%以上(3分);按基建程序及时准备资料,申请验收,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填写验收及评定资料(2分)。
质量事故(3分)无质量事故(3分)。
三、安全管理30分
制度、机构及人员(6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1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有明确的目标(1分);配备齐全的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明确(1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1分);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预案(1分);为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1分)。
安全技术措施(11分)防汛设备、物资、人员满足防汛抢险要求(1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分);施工作业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无违章现象(1分)火工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领用制度严格(1分);道路、电气、安全卫生、防火要求、爆破安全等有安全保障措施(2分);施工现场有安全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罩、安全网(1分);各种机具、机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1分);安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性能可靠(1分);消防器材配备齐全(1分);施工现场各种标示牌、警示牌齐全醒目(1分)。
安全教育培训(2分)对各级管理、特殊工种和其他人员有计划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并有记录(1分);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1分)。
安全检查(4分)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分);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认真整改(1分);建立安全生产检查档案(1分);安全记录、台帐、资料报表管理齐全、完整、可靠(1分)。
目标、安全事故处理(7分)安全事故按规定逐级上报,无隐瞒不报、漏报、瞒报现象(1分);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2分);无安全责任事故(4分)。
四、施工区环境25分
场地布置及管理(8分)施工场区按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搭设(2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1分);施工材料堆放整齐,标识分明(1分);施工区道路平整畅通,布置合理(1分);及时养护,及时洒水(1分);现场主门悬挂施工标牌,进出口设企业标志(1分);有门卫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佩带工作卡(1分)。
生活区布置及管理(6分)生活区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良好(1分);有医疗保健措施,并设专职或兼职卫生员(1分);有职工文化活动和学习场所(1分);职工食堂干净卫生,符合卫生检验要求(1分);办公室、职工宿舍整洁、卫生(1分);宣传教育氛围浓厚,设立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各种宣传标语醒目(1分)。
环境保护(11分)施工区排水畅通,无严重积水现象(1分);弃土、弃渣堆放整齐,垃圾集中堆放并集中清运(2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2分);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和职业健康保护措施(2分);无随意践踏、砍伐、挖掘、焚烧植被现象(2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无
破坏国家文物等有价值物品的现象(2分)。
表3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监理单位)
一、综合管理25分
团队建设(15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制落实,有创建计划(1分);规章制度完善,主要规章制度上墙(1分);内部管理规范,工作安排合理(1分);监理人员持证上岗(1分);总监理工程师为投标书承诺的人员(2分);出勤天数不少于合同约定天数(3分);人力资源符合合同约定,专业结构合理(2分);设备配置和数量符合合同约定(1分);监理人员恪守监理职业道德准则,认真负责(1分);熟悉监理业务,胜任岗位工作(2分)。
其他(10分)与其他参建各方密切配合,协调有力(2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有专人记录(1分);监理人员按规定填写监理日志和监理日记,记录详实准确(1分);及时准确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更及合同纠纷(2分);认真审核工程款支付申请,及时签署支付证书(1分);设有档案管理人员(1分);档案资料制度健全,管理有序(1分)。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1分)。
二、质量管理45分 质量控制措施(22分)质量控制体系健全(1分);质量目标明确(1分);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审查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组织和检测试验机构(2分);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健全完善(1分);质量控制点合理准确(2分);及时参加设计交底、核查并签发设计文件(3分);检查进场材料,确保进场材料符合质量标准(1分);检查进场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1分);加强现场控制,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采取全方位巡视、全过程旁站(2分);严格落实现场质量登记和检查验收制度(2分);审批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报告(1分);对工程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平行检测,检测数量满足合同约定(3分);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室设备、仪器、人员资质进行检查和监督(2分);
质量评定、验收(14分)及时合理进行项目划分(5分);按规定及时客观进行验收(5分);对已完分部工程及时进行质量评定(2分);验收资料规范完备(2分)。
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9分)无质量事故(5分);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隐患、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及时提出整改(2分);按规定对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并进行归档(2分)。
三、安全管理20分
制度建设(1分)安全生产控制制度完善(1分);
安全技术控制措施(12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方案,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1分);检查施工单位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1分);及时审查施工组织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2分);审查施工单位各项应急预案(1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汛设备、物资和人员的配备(1分)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记录完整,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3分);工作例会中对安全生产
提出要求(1分);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2分)。
目标、安全事故处理(7分)按规定上报安全生产事故,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3分);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4分)。
四、施工区环境10分 控制措施(6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环境管理和环保措施等制度(3分);指定专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环境管理和环保措施等制度的贯彻落实(3分)。
生活区布置及管理(4分)办公、生活区布局合理(2分);办公室、宿舍、食堂干净、整洁,摆放有序,环境卫生良好(2分)。
表4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评分标准(设计单位)
一、综合管理30分
制度建设(5分)设计文件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健全(5分)。
人员管理(25分)现场设代人员数量和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要(10分);能够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10分);设计单位现场人员无违法违纪现象(5分)。
二、质量管理50分
设计质量(25分)按有关规程、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进行设计(5分);设计单位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图纸,满足工程施工要求(10分);设计意图表达准确、完整,绘注清晰,签名齐全,图面符合制图标准(5分);设计无错误(5分)。
现场服务(25分)设计交底及时,表述清楚、完整(15分);对设计变更响应、处理及时、合理,报批手续齐全(5分);设计单位及时参加有关验收、例会(5分)。
三、安全管理10分
设计(8分)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处理意见(4分);及时指出施工中发现违反技术要求的操作或事故隐患(4分)。
人员现场安全(2分)遵守现场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2分)。
四、施工区环境10分
设计(5分)施工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合理,技术要求明确(1分)。
环境卫生(5分)办公区、生活区整洁卫生(5分)。